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聖經和道德經

聖經和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4-11-11 02:53:08

A. 道德經在國際上的地位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文化名著總銷量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

在西方《道德經》的銷量已經超越了《聖經》,躍居所有經典之上,現已榮登世界書籍排行榜榜首之位。在中國,《論語》比《道德經》影響大;在國外,《道德經》比《論語》影響大;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各國經典名著中,《道德經》是被翻譯成最多種語言、發行量最大的傳世經典。

《道德經》的外文譯本總數近500種,《道德經》的德文譯本多達82種,研究老子思想的專著也高達700多種。

老子是2500年中國歷代君王的導師,影響中國2500年的歷史。德國電視台的一項調查表明,老子還是德國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國人」,每四個德國人家裡就藏有一本《道德經》。

當代管理巨著《第五項修煉》風靡全球,他的作者「學習型組織」的創始人彼得•聖吉最推崇老子的管理思想。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最推崇老子的管理哲學。在松下公司花園里有一尊老子的銅像,下面石座上刻著中文:道可道,非常道。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任時,曾在電視講話中呼籲,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道德經》,可幫助人們解決思想上的困惑。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2008國際論壇說:「俄羅斯應該用中國老子的智慧走出經濟危機。」

美國總統里根把《道德經》奉為寶典,在第二次總統就職演說中,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來闡釋他的治國理念。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最初正是根據伏羲黃老的陰陽學說提出了二進制思想。

黑格爾師承康德,把老子學說看成是真正的哲學,將老子所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其哲學邏輯合理,充滿生氣,理論新奇,論述動人。黑格爾研究每一個命題,都完全按照太極圖的正(陽)反(陰)合(中)的三維形式,創立了三段式解讀法。

哲學家海德格爾更把老子的「道」視為人們思維得以推進的淵源。海德格爾認為老子與自己的思想很吻合,他將老子「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的字句掛於牆,懸於壁,是老子忠實信徒。

尼采說《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入汲桶,垂手可得。

日本學者湯川秀樹說:「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達到的狀況。」

美國學者卡普拉驚奇地發現了道家哲理與高能物理現象的吻合,他在《物理學之道》中說:「中國的哲學思想,提供了能夠適應現代物理學新理論的一個哲學框架,中國哲學思想的『道』暗示著『場』的概念,『氣』的概念與量子『場』的概念也有驚人的類似。」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欣賞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了當時他最喜愛的格言。

道祖老子在短短的五千言中,以其精煉的語言和深邃的智慧,探究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深刻揭示了宇宙生命發生發展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真諦。

參考鏈接搜狐客戶端:http://www.sohu.com/a/114862265_488530

參考鏈接騰訊:http://news.qq.com/a/20070510/001383.htm

參考鏈接中國網—國際道德經論壇: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gjddjlt/node_7017047.htm

B. 道德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老子》是相傳是由老子所著,又分為《道經》和《德經》,故稱《道德經》。但出土的《老子》中《德經》卻是放在《道經》前面的。《道德經》被奉為道教最高經典。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C. 《道德經》到底是講什麼的,為何被那麼多人推崇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是道家、道教的最高經典。從古到今,註解它的書層出不窮:有以儒解老的,有以佛解老的,有從修行實操來解老的,有從權謀運用來解老的。各行各業,各類人群,好像都能從中得到啟示,包括歷代帝王也不例外。正如尼采所說:「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那麼《道德經》都講了些什麼內容,揭示了些什麼道理,能歷經兩千多年都流行不衰,在世界范圍內都備受推崇呢?(據說:曾經在譯成外國文字的世界文化名著發行量上,《聖經》排第一,《道德經》高居第二。因為譯文太多和偏向領域的重疊,《道德經》幾年前就超過聖經了。)

一、宇宙觀

在人們還流行聽天由命,普遍崇拜神靈的時代,老子已經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了。他指出,天地萬物都是由一個叫做「道」的東西造生而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掌握了「道」的秘密,那麼「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執道而行走天下,根本用不著求助於鬼神。

道生萬物是這樣一個過程:道→無→有→萬物,老子概括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是有形有象有名,因為有形有象,故而有上有下,有內有外,可以分割為「二」;「無」,因為無形無象,故而無上無下,無內無外而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至於「三」,它源出於「有」(二),但又不同於那個母體的「有」,所以被稱為「三」。就好像一顆石頭,它具有堅硬、白色的性質,但如果把這顆石頭碾成分子原子,也就不再具備這些性質了。而「物」,如果沒有了屬於自己的特性,也就不成其物了。就像一個人,把他分拆成細胞,也就不能再稱之為人了。天下萬物,都具備自身獨有的性質,都來源於這個「三」。

「無」,之所以能造生「有」,因為它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只是擁有沒有形狀的形狀,具備沒有形體的形象(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就像我們的意識一樣,沒有形狀,沒有形象,但並非空無,可以有意識空間,可以造生夢境。

所以無中生有的過程,是非常玄妙的,老子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只要我們能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那個「無欲」的情狀下,「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就能體會到無中生有的妙處。

比如我們在放鬆身體,放空心靈的時候,常常就能靈機一動,激發出靈感來。靈感即出,心念已動,身體已行,此時為「有」。處於「有」的狀態時,就能在同為「有」的萬事萬物中運用和檢驗它。

這兩種狀態的區別在於,「無」是不用意識主導的,是空虛寧靜的感悟狀態,也就是「常無欲」;而「有」是用意識主導的,是主動有為的有意狀態,也就是「常有欲」。

這「無」和「有」,在於道,同樣源出於道;在於人,同樣源出於人。它們就像形體和影子一樣不可分離,就像聲和音一樣同生共存。它們是道生萬物並讓萬物得以持續演化發展的玄妙法門,也是人得以認知和運用道之玄妙的總法門。

生之,又生之,任何事物推及到它最終的根源,指向的一個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道」。所以把握住了道,也就把握住了天地萬物。

二、處世之道

這里的處世之道,包括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人與人的相處方式,人與事、物的相處方式。與之相對應,老子提出了「嗇」、「柔」、「小」、「朴」四個概念。

嗇: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治人」,是指治理人事,在人間世闖盪;「事天」,是指服侍上天,在天地中生存。

不論是生存在人間世,還是應對於天地自然,都沒有比收斂自己的慾望而不妄作,珍惜自己的精力而不妄為更加重要的了。

老子又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生之徒,是指沒有遭受意外夭折的人;死之徒,是指遭受意外夭折的人。但還有一些人,想要讓自己得到更多,活得更好,活得更長久,結果反而遭到橫死。為何?

因為他們被主觀欲求控制了頭腦,結果失去本心清明;拋棄根本而追逐外物,以致看不清形勢,妄動入死地而不自知,這正是導致他們橫死的原因。

柔: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又說「曲則全」。這三者之間有關系嗎?當然有。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曲得下來,才能得到保全;只有自身柔弱了,才能馳騁天下,而不會受到阻礙。

自然生成的事物,形態沒有一個是絕對筆直的。經歷那麼長時間的生存發展,它們最終都選擇了最適合保全自身的「曲」,所以曲才可以保全。就算是在生活中,也幾乎沒有一直一帆風順,想什麼就來什麼的情況出現,所以才有「委曲求全」這個成語。

因此,彎曲著反而能得到更好的伸展,因為保全了自己;曲折前行反而能更快到達目標,因為避開了障礙。柔弱,故而能夠「全生」,能夠「葆真」,所以老子說「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守柔曰強」。

柔弱之所以強大處上,正是因為它在下、在後,老子所謂「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善用人者為之下」。所以聖人常常把自身放在最後,但卻能站在前方領導眾人;並不一心為自己謀取福利,但卻能得到天下人的保護和擁戴。這就是無私反而成其私,處下反而居上,柔弱反而勝剛強。

小:老子說「見小曰明」。見小,是因為「知常」,掌握了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故而再細微的地方都能掌握。

任何難,都成長於易;任何大,都成長於小,所以掌握了小,也就掌握了大。因此「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處理困難的問題,要在它還很容易解決的時候就開始處理;治理大的問題,要在局面還沒有發展至混亂的時候就開始治理;成就大的功業,要從很小的事情開始做起。所以聖人從來不會等小事變成大事之後才開始有所作為,故而最終能取得大的成就。

因此,真正善於治理國家的人反而不會留下什麼值得記錄的重大事件,因為國家是太平無事的。真正善於打仗的人反而沒有赫赫之功,因為他根本就不會讓戰爭打起來,未戰已先勝,不戰而屈人之兵。真正善於成大事的人看起來反而無所事事,或者只是在做小事。

事物在趨勢之初的時候,事都還是小事,都還是容易的事。但我們不能因為事情「小」就輕視它,因為事情「大」才重視它。因為「大」都是由「小」發展起來的,只有像對待「大」那樣去對待「小」,才能輕松做事,成功做事。「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人們做事,常常在即將成功的時候失敗。如果不論是在開始的時候,還是在結束的時候,都能始終如一地謹慎對待,也就不會再有失敗的事了。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如果把什麼事情都看得很容易,最終就一定會碰到大的困難;如果輕易去許諾別人,最終就會失信於人。所以話說太多就顯得很廉價,行為太隨便就顯得很輕浮。

朴: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眼睛是用來視物的,而不是用來追求視覺享受的,五顏六色看多了反而會讓眼睛受到損害;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而不是用來追求音樂享受的,靡靡之音聽得多了,反而會讓耳朵受到損害。

嘴巴是用來吃飯的,而不是用來追求口舌享受的,品嘗的味道多了,反而會讓味覺受到損害;內心是要保持淡泊寧靜的,過度的馳騁娛樂只會刺激得人心中狂躁;生活是要過得自由自在的,身上珍貴的東西放多了,反而連走路說話都變得小心翼翼了。

所以過於追求外物,就會損害自身。最大的罪過莫過於放縱自己的慾望,最大的災禍莫過於不知足,最大的過錯莫過於貪得無厭。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個人自己知道滿足而得到的滿足,才是真正恆久的滿足。

人不需要外物來襯托和裝扮,物也同樣如此,質朴才是最美。《韓非子》說:「和氏壁,不用五彩修飾;隋侯珠,不用金銀修飾。它們的本質極美,別的東西不足以修飾它們。事物等待修飾然後流行的,它的本質不美。」

老子說「大巧若拙」,我們總覺得大自然不夠完美,於是對自然的素材進行加工。自以為手法靈巧,卻不知這素材本身,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我們總是否定自己,主觀去雕琢自己,修改自己,自以為「成器」。卻不知這真正的大器,是不需要也無法通過主觀人為來造就的――「大器免成」。

三、治國方略

治國,取天下,也是《道德經》中比較突出的主題了。老子用了很多的篇幅,提出了三個理念:1、中正;2、無為;3、少私。

中正: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如果得「正」?守中而已。守中而得正,天下就會向之歸順和依附,就能成為天下的根本。也就是老子所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無為、好靜、無事而無欲,即為「清靜」,故「清靜為天下正」。

我不憑自己的主觀意志強行管理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有序發展;我喜好清靜而不折騰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和諧安寧;我不人為生事而侵擾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富裕;我不為自己的私慾而驅使百姓,百姓自然而然就能朴實。

中正,故而能視天地萬物如一,故而能以百姓為芻狗,不會有特別的偏愛或偏恨,故而能得公平公正。「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於天地而萬物備,歷心於山海而國家富。」(《韓非子?大體》)

泰山不以自己的好惡來選擇山石,故而能成就其高;江海對細小的流水也不拒絕,故而能成就其廣。所以君王如果能像天地一樣對待萬物,就會人才齊備;如果能像山海一樣心胸寬廣,就會國家富足。

無為:老子說「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如果把天下當成自己的私產而隨意處置,那麼最終就會失去它。同樣的,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去治理國家,那麼最終也會失去它;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處置自己的身體,那麼最終也會失去它。

天下神器,它自然而生,自有其運轉規律存在,如果隨意去干涉,就必然會遭受失敗。所以「以無事取天下」,所以「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大的國家,就好像烹制小魚一樣,不能隨意的翻來翻去,否則一來二去小魚就被翻爛了。

故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大道看上去好像無所作為,但實際上它無所不為,萬物都由它而生。侯王如果能持守道來治理天下,萬物將自然而然的有序成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慢慢有各種慾望產生,有各種負志強行的行為出現,此時就需要以「無名之朴」鎮之。讓人們「無知」以保守自然天性,「無欲」以保持清靜無事。如此,天下自然也就能得到和諧安寧了。

所以「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國家政令寬厚,則民眾淳樸真實;國家政令繁苛,則民眾狡詐多智,難以治理。

少私:老子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人民之所以會挨餓,是因為統治者橫征暴斂無度,所以才會導致人民挨餓。人民之所以會難以治理,是因為統治者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治理國家,所以才會覺得人民難以治理。

人民之所以連死都不怕了,是因為統治者讓百姓都沒有了活路,為了生存下去,才會不怕死。所以那些居於上位的人,如果不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那麼重,不處處想著盤剝人民利益自己,他就是善於造福人民的賢主了。

如果人民一直都不害怕死亡的話,拿死亡來威脅他們又有什麼用呢?如果人民一直都很害怕死亡的話,那麼對於那些為非作歹的人,我就把他們都抓起來殺掉,又還有誰還敢再去作惡呢?

自有上天來除去那些必死的人,而不是由統治者來決定誰當死誰不當死。如果硬要替代上天來執行殺人的任務,就好像替代技藝高超的木匠去砍木頭一樣。替代木匠去砍木頭,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的。

因此:「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如果我對道稍微有所認知,那麼行走在大道上,我就會唯恐有所偏差而走入歧途,所以不敢憑借自己的主觀妄然行事。

否則的話,朝政無人打理,田地一片荒蕪,倉庫非常空虛。但卻有人穿著華麗的衣服,行走佩帶利劍,山珍海味吃到厭煩,財產貨物多到用不完。這不是一群強盜在治理國家嗎!

四、個人修養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我一直有三樣寶貝,並堅定不移的持守著它:一個叫「慈」,一個叫「儉」,一個叫「不敢為天下先」。

「慈」,是不傷人,不害物,守護培育的意思。父母因為有「慈」,所以能養育自己的子女,所以能「勇」到不顧自己的生命來守護自己的孩子。

「儉」,是少欲的意思。少欲的人,他們不會被外物所驅使,不會因利而貪得,不會把得失放在心上,所以能夠積累到很多很富有。

「不敢為天下先」,是不爭的意思。不爭的人,不會把自己的得失放在天下人的前面,而更願意站在天下人的後面。他們把自身放在最後,所以能夠得到大家的推崇,可以成為眾人的官長。

如果舍其慈,勇於傷人;舍其儉,貪得無厭;舍其後,處處爭先,這樣的人,就算能夠風光一時,最終也必會給自己招來無窮的禍患。

「慈」,用於作戰則百戰百勝,用於守護則無人能破。所以上天將要成就一個人,就會讓他心中恆有慈念。

因此「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善於輔佐治理天下的人,不會以武力逞強於天下;善於作戰的人,不會表現出很兇猛好鬥的樣子;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會給敵人正面硬拼的機會;善於用人的人,對人態度都很謙下。

因此「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聖人不會為自己爭奪利益,而是用來成就他人,成就的人越多,他的德性就越廣博;聖人不會為自己累積財貨,而是用來造福他人,造福的人越多,他自己就越富有。所以天道有利於萬物,而不會傷害他們;聖人造福於萬民,而不會與人相爭。

熱點內容
房產遺囑怎樣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4 12:04:11 瀏覽:259
中介在法律上付多少責任 發布:2024-11-24 11:48:40 瀏覽:374
企業設立的概念及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4 11:42:44 瀏覽:907
有法律和沒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4 11:30:29 瀏覽:989
車輛掛靠法律責任相關批復 發布:2024-11-24 11:10:15 瀏覽:671
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 發布:2024-11-24 10:16:09 瀏覽:514
擔保公司出具保函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4 09:47:11 瀏覽:146
法律援助工作機制探索研究 發布:2024-11-24 09:22:00 瀏覽:842
民法典開本 發布:2024-11-24 09:12:34 瀏覽:254
上海12348電話法律咨詢怎樣 發布:2024-11-24 09:11:10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