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邏輯起點

法學邏輯起點

發布時間: 2024-11-18 21:46:49

A. 請問法的本質是啥

長期以來,「法的本質」問題由於被視為法學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而被置於非常重要的地位,法學界為揭示法的本質也已經傾注了過多的熱情,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不僅人們未能找到一個普適的法的「真正本質」,而且最後就是對「法的本質」問題本身存在的價值也開始產生了懷疑。很顯然,對這個問題,關鍵是要從「本質」的哲學含義上尋找突破口。本文的目的主要就是試圖通過梳理「本質」的哲學含義來達到對「法的本質」問題的理解;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本質」和「法的本質」問題進行解說:
「本質」的含義從源頭上是如何發生岐變的?理念主義本質觀的意義和局限性何在?我國法學界在法本質問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尋求一種新的「法的本質」觀如何可能?

一、亞里士多德的本質觀探源
從嚴格意義上說,法的本質並不純粹是一個法學問題,或者說首先不是法學的問題,而首先是如何認識事物「本質」的哲學問題。可以說,離開了對「本質」的理解,對「法的本質」的認識就根本無從談起。但不幸的是,事物的本質問題在哲學上又恰恰是最難說清楚的。羅素就認為,雖然「本質」概念作為「自從亞里士多德以後直迄近代的各哲學家的一個核心部分」,但
「本質」壓根兒只是「一種糊塗不堪的概念」,[2] 「是頭腦混亂的一種舉動,是根本不可能精確的」。[3]
但盡管如此,羅素還是試圖去理解亞里士多德「本質」概念的基本含義。他認為,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本質」就是一個事物之所以為該事物的屬性。如,你的「本質」就是「你的本性所規定的你之為你」那些屬性,如果你喪失了那些屬性就不成為你自己了;並且不僅一個個體事物有本質,而且每種品類也有本質。一個個體事物或品類的定義就應包括它的本質。[4]

根據亞里士多德的「本質」概念,我們可以將「本質」存在的含義具體化為以下幾個方面:1、本質是事物特有的屬性,這種屬性決定了「你之所以為你」,它是事物成為自己的原因;由於這種屬性是事物自身特別「擁有的」,因此本質同時具有「內在」的性質,具有一定的客觀性;
2、本質是一事物的特有屬性也意味著它不是其它事物的屬性,這說明本質同時也是一個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特徵,它是一個事物與其它事物進行比較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本質」實際上又是一個關系概念。一個事物的本質不能脫離與其它事物的比較而存在;3、本質既然是決定事物性質的那些屬性,那麼它必然是人們認為事物最重要的那個或那些屬性,這也是「本質」區別於一般「特徵」的地方所在。由於對屬性重要性的理解可能因人而異,因此從這一點看,本質也必然具有一定的主觀性;4、事物的本質是同事物的定義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如果要給事物下定義,該定義就應將該事物的「本質」包括在內;反過來說,只要給出了一個或某類事物的定義,一般也就揭示了該事物的本質;
5、亞里士多德又提出,對事物下定義的方法一般是通過「屬」加「種差」的方式進行的,即「外延較大的種可以用來述說那外延較小的種」,[5]而本質又包含在定義之中,因此,事物的屬或那些重要的種差都可能構成法的本質。

如果我們仔細地分析亞里士多德的本質概念,我們就可以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即從亞里士多德的本質概念竟可以同時演繹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本質觀,從其本質概念出發我們既可以推導出理念主義的本質觀,也可以推導出經驗主義的本質觀。

首先,亞里士多德的本質概念存在著演化為理念主義本質觀的可能性。亞里士多德設想的本質是一個事物之所以成為它自己的屬性,「這些性質一經變化就不能不喪失事物自身的同一性」[6],這意味著「本質」與事物是同一的,「本質」可以說即是事物本身;由於「本質」是屬於事物自己「擁有」的屬性,這種「自己的」屬性是事物成為自身的原因,因此人們很容易認為它可以不依賴於對其它事物的認識而獨立存在。由於亞里士多德的本質概念存在這樣一種內在化理解的傾向,這種傾向很容易導致這樣一種認識:每一個事物內部都存在一個決定自己的終極因素即「本質」,只要認識了這個本質也就認識了事物本身。在這個意義上,亞里士多德的「本質」幾乎成了柏拉圖「理念」的代名詞,只不過「本質」比「理念」更富知識論的色彩罷了,在這里「本質」如「理念」一樣實際上也成了一種終極性的最高知識。[7]

其次,我們對亞里士多德的本質概念也完全可以進行經驗主義的理解。本質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是一個事物具有而其它事物不具有的屬性,這說明它是與其它事物進行比較的結果,因此,人們只有在一事物與其它事物的「關系」(區別)中才能理解本質,這時事物的本質又成了與其它具體事物進行比較時表現的具體知識(即具體區別)。亞里士多德關於事物的本質可以通過定義的方式加以認識的觀點更為本質的外在化提供了依據。亞里士多德認為事物本質可以通過定義即「屬」(即類)加「種差」的方式進行,這就意味著一事物在與同類(屬)其它事物進行比較時,在定義之中最重要的種差就可以是事物的本質,而在與不同類(屬)的事物比較時,這種「類」或「屬」本身也可以說是事物的本質。如,如果將法定義為「法是由國家制定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那麼,在法與道德規范、宗教規范、黨規黨紀之類與法同屬「行為規范」的事物進行比較時,人們認為重要的種差——「由國家制定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就都可以構成法的「本質」;但假如在法與桌子等非行為規范類的事物進行比較時,法的類名稱「行為規范」本身即構成法的「本質」。由於與一個事物可以進行比較的其它事物的種和類是極其多樣的,人們認為的事物屬性的重要性也是不同的,因此一個事物在具體的比較中呈現的本質必然是多元化的。如,當我們將法與道德進行比較時,它們的種差「國家意志性」、「國家強制性」可以構成法的本質,但若有人認為「國家強制性」才是法與道德比較時最重要的屬性時,「國家強制性」也不妨成為法的本質;而當我們將法與國家政策進行比較時,其類的區別「規范(性)」就可以構成法的本質。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被後世認為基本上是經驗主義的,但他的哲學仍然具有很濃厚的柏拉圖痕跡,「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大致說來,可以描述為被常識感所沖淡了的柏拉圖」。[8]
亞里士多德試圖對本質的概念作經驗主義的理解,但在他的哲學中「本質」最終又不知不覺被柏拉圖的「理念」所誘惑,所以在羅素看來,「似乎亞里士多德對於柏拉圖形而上學實際上所做的改變,比起他自己所以為的要少得多。」[9]也正因為如此,亞里士多德的「本質」概念也主要在理念主義的意義上被後人所理解和繼承。

二、對理念主義本質觀的哲學反思
亞里士多德在不知不覺中將本質的理念主義含義和經驗主義含義結合一起,但實際上,理念主義本質觀和經驗主義本質觀在對事物的認識上體現了完全不同的兩種認識思路。理念主義的本質觀意味著事物的本質是事物特有的內在屬性,本質與事物相同一,事物的內在本質決定了事物的外在特徵,但是這種本質屬性不隨著語境的改變而改變,也不依賴於與其它事物的比較關系而存在,因此本質必然是一元的、絕對客觀的。但經驗主義的本質觀則認為,事物的本質只是在與其它事物的具體對比關系中表現的特殊屬性,一旦離開具體的對比關系,這種屬性就可能不再是該事物所特有的了。因此經驗主義的本質是依賴於具體語境、具體對比關系而表現的事物的屬性,它在現實表現上必然是多元的、多變的。理念主義的本質觀要求事物的本質在任何場合下都與事物保持永恆的同一,但經驗主義的本質觀卻只能保證在具體的場合下與事物保持一種暫時的同一。理念主義本質觀體現的是一種向事物內部探求對事物認識的超驗方法,試圖通過探求事物「是什麼」而知道事物「怎麼樣」;經驗主義本質觀則相反,它體現的是試圖在與其它事物的聯系中達到對事物認識的經驗方法,它的認識思路是,通過認識事物在具體現實中「怎麼樣」而知道事物「是什麼」。

理念主義的本質問題在哲學上一直被當作是一個本體論問題。自從蘇格拉底完成哲學的形而上學轉變以來,人們一直試圖通過知道事物「是什麼」而知道事物「怎麼樣」。蘇格拉底認為只有知道事物「是什麼」才能真正知道事物「怎麼樣」,就如同只有「綱舉」才能「目張」。對於事物「是什麼」的問題,柏拉圖的回答是「理念」,而亞里士多德的答案則是「本質」。但問題是又怎樣才能認識「理念」和「本質」?這個所謂的事物「是什麼」的本體問題仍然不能不通過事物「怎麼樣」這個認識論問題來回答,而事物「怎麼樣」卻必然是個經驗問題。亞里士多德提出可以通過給事物下定義的方法解決本質問題,但實際上只要給事物下了定義,就必然要運用了經驗的認識方法,因為「種差」與「屬」必然要通過此事物與具體的其它事物比較區別才能獲得,並且在經驗的范圍內,我們不可能同時與「所有」的其它事物進行必較,這時所獲得的結果也必然是具體語境下經驗主義的具體「本質」,它並不能獲得理念主義本質超語境的普遍性。這樣看來,理念主義的本質只能是一個先驗的問題,在人類經驗的范圍內,我們只能通過事物具體「怎麼樣」來回答事物在具體語境下「是什麼」,但永遠不可能脫離事物經驗的「怎麼樣」而回答事物在任何場合下都「是什麼」。

對事物「是什麼」問題的魅力與其存在的認識論困難之間的矛盾,許多哲學家早就有所認識。蘇格拉底是最早提出形而上學的事物「是什麼」的問題,他認為懂得「是什麼」是懂得「怎麼樣」的前提,但問題是怎麼可能離開事物「怎麼樣」就先驗地知道事物「是什麼」呢?蘇格拉底對此困境深有自知之明,所以他雖然處處以智者們沒有回答「是什麼」而對他們進行詰難,但蘇格拉底深知自己也並不能回答這個問題,所以只能到處承認自己的無知。對於蘇格拉底「是什麼」的問題,柏拉圖以「理念」作回答,但柏拉圖也清楚知道「理念」最終只能是一種假定,「……相應於上述每一組多個東西,我們都假定了一個單一的理念,假定它是一個統一者,而稱它為每一個體的實在。」[10]康德對此問題則更有清晰的認識,他在富有洞見地批評了柏拉圖將假定當成真實的不自覺傾向後認為,作為本體意義的認識對象「物自體」本身是不可認識的,我們只能假定它存在,但卻永遠不可能認識它。

理念主義本質觀具有的上述矛盾實際上反映了古典本體論的基本缺陷。這種「古典本體論始終在重復一個錯誤:它把本體論命題當作是經驗世界的最高級的解釋」[11];它總抱有這種幻想:只要認識了事物的本質,就會如同天眼的開啟,事物在現實世界中的經驗知識就會驟然全部展現在眼前;追求這種所謂的「最高知識」固然反映了人們美好的理想,但實際上又是一種非常簡單化的思維方式:以為只要發現了事物「本質」,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事物的經驗知識問題。康德早就明白這種「最高理想」對認識的局限性:「擔任合理性的『理念』都只能作為一種假定的『好像』存在的最後原因或最高智慧,用以指導經驗的探求,而不能代替這種探求,不能從這種所謂最後原因、最高智慧中推演出或直接論證經驗世界的知識,或作為經驗知識的現實來源或基礎。」[12]因此「本體論無法推論出任何一門科學,或者說,本體論命題不是任何經驗命題的基礎」[13]。

不可否認,理念主義本質的假定性和不可知性並不等於就是無意義的。從功能主義的角度而言,理念主義本質觀對事物的認識還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這種意義類似於宗教信仰對於人們具有的意義,它反映了人們試圖超越自身經驗限制的渴望,表達了一種對事物知識統一性的信念,這種渴望和信念在某些情況下有助於激發人們不斷追求知識的熱情,有利於培養人們對知識的批判精神。它具有如同柏拉圖的「理念」所具有的作用:「那是為了我們可以有一個樣板。」[14]有了這個樣板,我們就可以知道怎樣改造現實世界。也具有如同康德的「物自體」所具有的積極意義,這個意義就在於它對認識具有「范導」作用,具有引導知性永遠追求經驗最大系統的統一、完整和秩序,這樣就有助於知識擺脫零碎性,有利於科學原理的發現。[15]

但是理念主義本質觀的終極性質又決定了在實踐中它也是一種危險的本質觀。「本質」如同「理念」一樣,它的完美性決定了它只能作為高高在上的彼岸世界而存在,它在現實的經驗世界裡並不具有直接的現實性;它只能是一種假設,一種信仰,而不可能是關於事物的實在知識;它如同柏拉圖的「理念」一樣只是「思想的對象,不是看見的對象」,[16]也如同康德的「物自體」一樣「不能知之,只可思之」。[17]一旦將這種理想性的東西付諸實踐,其危險性就會立刻顯示出來:它的完美性會使現實中的人們要麼以為只要是理想的東西就一定可以變成現實,從而不顧一切地反對一切現狀,要麼以為現實就已經是理想本身,從而又不顧一切地維護現狀。這種唯美主義傾向對認識事物的危險在於,人們可能為了追求這種終極知識而忽略具體知識對於生活的意義;或者容易將事物具體的某一方面的知識誤認為是普適的「本質」本身而導致獨斷論。長期以來,人們對法的本質問題的認識就體現了這一點。

三、驅除法本質問題中的理念主義迷霧
從亞里士多德開始,本質概念的形而上學化不可避免地使人們對具體事物的認識也陷入理念主義的迷霧。由於長期受傳統意識形態的影響,我國法學界在法的本質問題的研究中表現出的理念主義色彩尤其濃厚,這種理念主義的傾向主要表現在尋找永恆的法本質和普適的法定義的傾向上。

首先,將法在某一方面表現的重要屬性斷言為法的最終本質是理念主義法本質觀的通病。法律作為人類社會的一種客觀現象,由於它與其它事物的聯系以及它對人們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它表現出的屬性也必然是多方面的。但如果將法在具體歷史情境中表現的某一重要屬性理念化,就會導致唯我獨尊的獨斷論。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傳統馬克思主義法學將法本質僅歸結為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本來,法具有表現統治階級的意志這一屬性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階級對抗嚴重的歷史背景下對法表現的強烈社會政治性的一個重要發現。但由於其在政治斗爭中曾經起過的巨大社會動員作用,[18]
「階級性」這種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法所凸顯的特殊屬性就被理念化了,於是法的階級意志性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成了法的「最重要的屬性」,在這個時候,如果說法律還有其它屬性的話,那也是階級本質決定下的外在屬性。但事實上,從法的階級性這一「本質」既不能推論出法的規范性,也不能推出法的強制性等其它屬性,它除了有助於說明「法不同於原始社會規范」或「我們無產階級法律(觀)與資產階級法律(觀)是不同的」之類的問題外不能說明其它任何法律的問題。這樣看來,法的階級意志性實際上並沒有獲得理念意義上的本質那樣的終極性和普遍性,它被宣布為
「法的本質」,既不是因為它能推論出關於法的其它一切經驗知識,也不是因為它具有永恆的重要性,而只不過在於它具有被某些權力者認同的「政治正確性」。

亞里士多德將蘇格拉底苦苦尋求的「是什麼」問題歸結為就是下定義的問題,他認為本質也可以通過下定義的方式予以揭示,事物的定義也可以說就體現了事物的本質。因此,理念主義的本質觀同樣也表現在探尋法的定義方面。人們既然相信法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本質,那麼相信能夠找到一個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法定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當維辛斯基在他的法定義中強調了法的規范性、國家強制性和階級意志性這幾種法的重要屬性時,人們就認為這個定義過於強調統治階級的意志,因此應該加上法的物質制約性,這樣才不至於陷入唯意志論;同時還應加上法的權利義務性,這樣才顯示出對人民權利的重視。[19]但很快有人提出這還不夠,因為要使法與其它社會規范區別開來,在法的定義中還必須加上「作為司法機關辦案依據的」、「具有普遍性、明確性和肯定性的」社會規范;同時又認為法的制定主體既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一國范圍內事實存在的各政權,因此定義中國家的意志性應改為「政權的意志性」。[20]不過這顯然仍沒有最終使人滿意,有人馬上認為,法的概念不僅應包含某一層次的「法」,而且還應將國際法、教會法以及氏族社會中的公共規則包含在「法」的范圍內,因此法的制定主體不能只是「國家」或「政權」,而且應該泛指「一定地域內的公共權力機關」。[21]當然,這仍然不可能是最終答案。對於法是「國家意志的體現」的傳統觀點,有人又繼續提出質疑:「法僅僅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嗎?」法應該「亦為國際社會主流意志的體現」……[22]

上述對法的定義的探求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試圖得出一個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法的定義,這個定義要求適用於法的所有類型,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反映法本質的普遍特性。這種對法定義普遍性的追求可以說是理念主義本質觀的典型體現。首先,他們都相信可以找到一個普適性的、全面反映法本質的法的定義,這個定義可以適用於法的所有種類、揭示法的所有重要特徵。但黑格爾從關於法理念的完美性出發早就警告「市民法中的一切定義都是危險的」[23]。因為生活在經驗世界的人們永遠也不可能具備上帝般的眼睛,能夠同時洞察事物的一切方方面面。因此人的局限性註定了任何時候人們對法的認識都只能是片面的、暫時性。其次,理念主義的觀念使得他們都抱有這樣一個共識:越是全面的法定義越是接近法的本質,所以越是全面的定義就越具有科學性因而也越具有普遍意義。但問題是人們生活的世界是具體的世界,這種所謂「科學的」深刻認識並不見得必然就最具普遍意義。對人們最有意義的不一定是關於事物的「所有的」或「深刻的」知識,而往往是對某些具體(可能是表面的)知識的具體運用。在具體的特定的生活時刻,事物某一或某幾方面的「片面」知識對特定的問題或許就已經足夠了。因此那種對大而全法定義的追求既體現了一種對認識能力的自負,也體現了對知識所謂「科學性」的自負。

按照理念主義的本質觀,只有揭示了法的各個方面所有重要屬性的法的定義才具有科學性、因而對人們也最具價值,[24]如果按照這種邏輯,下述法的定義一定更科學更有意義:法是由一定地域內的公共權力機關制定或認可的,首先或主要體現由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統治者意志的,以權利義務為調整機制並通過公共權力機關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性、明確性和肯定性特點的各種社會行為規范的總和。[25]但事實卻並不見得如此,在許多情況下,像「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這樣的定義或許也就足夠了,因為一般的人可能只關心他們生活於其中的「國家」的法是什麼,法與其類似的道德、團體的規章制度以及政策之類的區別怎麼樣,並不見得像理念主義者那樣會對所有的「法」以及它與所有其它事物的區別都感興趣。人們可能只想了解直接影響他們生活的國家的法是什麼,但理念主義者卻要告訴他們包括遙遠的氏族社會的「法」和從未見過為何物的「教會法」在內的所有的「法」是什麼;人們可能只感興趣的是法與道德的區別,但理念主義者卻仍試圖告訴他們法與所有其它事物的區別。這種「科學回答」的方式就好像當一個人問「你是誰」時,回答卻是「我是居住在大城市、從事自由職業的、有自己生活理想的中國人」一樣,回答是全面的,但對於所針對的問題卻可能是無意義的。對於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問題,所謂「片面的」法的定義或法的本質並不一定就是不科學的或不好的,事實可能恰恰相反,正因為它的「片面性」才更加顯示出對人生活中面臨的特定問題的意義。「法是具有國家意志性和國家強制性的行為規范」,對於「國家法律與我們生活中的道德的區別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已經是有直接意義的回答了,而完全沒必要再增加「物質制約性」、「階級意志性」之類在此不能顯示任何意義的「屬性」;霍姆斯法官認為法律是「法官對事實上將做些什麼的預測」,這個「片面的」對法本質的揭示對於說明法官在法律適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法律在現實生活表現的不確定性方面卻極具說明力,但那個大而全的「科學的」定義對這個問題卻完全無能為力。

上述理念主義本質觀和定義觀信奉的是卡爾·
波普所謂的「整體主義」認識方法。這種認識方法論認定人們可以通過同時對一共名之下的所有事物以及事物的所有方面進行研究,並且只有通過這種整體主義方法認識事物的結果才可能是全面的也是科學的認識。但問題是事物的整體具有幾乎無限多方面的聯系,而人們對事物的觀察和認識總是有目的性的和有選擇性的,「如果我們要研究一個事物,我們就不得不選擇它的某些方面。」[26]人的局限性和目的性決定了人們只能並且也只會選定有興趣的事物的某些方面進行研究。人們既不具備上帝般的「全視角」,也不可能同時對所有事物以及事物的所有方面感興趣,因此某一階段人們對事物的「片面」認識是無可避免的,但是其對生活的意義仍可以是實實在在的。其實,理念主義本質論者追求的大而全的法的定義也只是眾多視角中的一個;它要解決的問題只是試圖使法這個類概念涵蓋盡可能多的法的種類,使法的定義盡可能多地反映法與其它事物的聯系。這種追求對於以此種追求本身為目的人是有意義的,但對那些只想了解法的某一種、了解法的某一方面的人卻又可能是荒謬的。

實際上,在理念主義本質觀支配下的對大定義的追求,問題並不是出在它有沒有意義,而是出在理念主義思維所導致的擅斷論和絕對主義上。本來,對試圖「全面」揭示法本質的法定義至少對這種追求本身是有意義的,但具有這種追求的人卻總是自以為是地認定「中外法哲學家關於法的概念的觀點和認識,語言表達各不相同……但從總體來說相去不遠,大多停留在法的現象上(有的甚至是在假象上)、靜態上、表面上、特殊性上和抽象性上,未能深入考察法的本質、動態、普遍性和具體性從而得出關於法的概念的正確認識。」[27]似乎只有他們得出的法的定義才是全面的、科學的,因而也是最深入法的本質、最具有普遍意義的。他們都攻擊別人的以偏概全,但又幾乎一致對自己定義全面性、科學性深信不疑。由此可見,理念主義本質觀在思維方式上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為了更好地深化對法的認識,我們確實有必要對理念主義的本質觀進行改造,對法的本質進行重新理解。

四、尋求一種新的法本質觀
理念主義的法本質觀認定所有稱為「法」的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的客觀本質,這種本質反映了法的內在的穩定的規律性,「透過現象看本質」是尋找法本質的基本方法,於是人們一個普遍的傾向就是要找出一個能夠反映所有法現象共同本質的法定義。這種本質觀所產生的思維方式會導致一系列的不良後果:首先,本質成了事物終極性的客觀真理,成了一種最高的知識,這意味著尋求這種形而上的知識成了人們最高的使命,而具體的知識則成為次等重要的東西了,這樣知識無形之中就有了等級高下之分。其次,在實踐中,在對這種本質的探尋過程中,人們很容易將事物在某一或某些方面表現的重要屬性斷言為就是法的最終本質,從而導致獨斷論,對事物認識的探索過程由此被無端終止。第三,這種本質觀最要命的後果是不知不覺表現出的絕對主義傾向:本質是客觀的最高的知識,所以只有反映本質的知識才最深刻、最有意義;同時由於人們認定本質對事物的經驗知識都具說明力,所以人們也會理所當然認為反映本質的定義越全面就越科學,而片面的定義就是不科學的,這種絕對主義必然導致對知識之於人們生活所具有的多元化意義的否認。

不僅如此,理念主義本質觀的思維方式還會使「本質」這個詞的語言運用也會出現問題。理念主義的「本質」想要表達的是一種最高的知識,它本身就具有終極性。如果按照這種詞義,任何人只要宣稱某事物的本質是什麼,就必然意味著該事物的終極真理是什麼,這就是說,理念主義「本質」這個詞本身就決定了對事物本質的表達語氣必然是專斷的,這也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持理念主義本質觀的人總是給人一種不容置疑的印象。但在另一方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在對「本質」這個詞的用法中並不都是想宣稱關於事物的一種絕對的終極的知識,有時只是為了突出事物某一或某幾個屬性在某一語境中的重要作用,如「法的本質是一種行為規范,它主要調整人們的行為關系而不是思想關系。」在這個語境中,「本質」的用法只是要強調在法律的調整對象這一點上,法主要表現的特徵是行為規范而不是思想規范。但按照理念主義的本質觀,這種用法是不可容忍的,因為定義應該是「全面的」,法怎麼可能只是「一種行為規范」呢?法應該是「具有國家意志性的、階級性的、物質制約性的……行為規范」才對;或者按照理念主義者慣有思路,法的本質怎麼會是行為規范呢?「階級性」和「物質制約性」才應該是法的真正本質。這樣看來,理念主義本質觀確實還妨礙了我們對只具相對意義的「本質」一詞的日常使用。

正因為理念主義本質觀以其絕對、終極的性質不可避免地導致獨斷論和絕對主義,它不僅妨礙了對法律認識的不斷深入,而且還極大地阻礙了法學的進一步發展,人們不僅發出「法的本質是一種實在還是虛無」的疑問[28],還有人則乾脆認定法律的本質壓根兒只是「一個虛構的神話」[29],無比美麗卻

B. 請問法治與德治的區別

法治與德治的區別:

一、出發點不同或者說邏輯起點不同

法治,是通過具體的規則去約束人們的外在行為,它的邏輯起點是對人的悲觀理解,對社會生活中的人失去了信任、產生懷疑,人本身不能自覺遵守社會規則,不能自覺地約束自身行為,如果沒有外界規則以及人們對這些規則的畏懼,人們生活的秩序將陷人無序狀態。因此,為了不讓社會陷入危險之中,就必須用法加以約束和限制它。

德治的邏輯出發點是對人性的看法充滿了樂觀的態度,認為人們能自覺用道德來約束他們的思想行為,認為人們對這些道德規則是自發的自覺自願遵守。前者是約束人們的外在行為,後者是約束人們的內心動機,對人們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因此,從邏輯出發點來看,是兩種不同的治國方略。

二、兩者價值追求不同

盡管兩者的現實目的一樣,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為使社會正常運行。但是法治與德治的價值追求不同。如果說法治的價值是追求政治生活的有序化和可能的正義,那麼,德治的價值則是追求政治生活的更高質量。迄今,沒有任何一部法律能滿足所有人的意願,法律是不能最終地、一勞永逸地解決人們所面臨的困境。

德治這種思想和願望在人類歷史之中,從來就沒有失去過,如同人類從來沒有失去過理想一樣。因此,我們可以說,提倡德治的主張,是人們對更高生活質量的嚮往、道德自覺,是人類有史以來夢寐以求的政治理想,是人們企圖超越他們所生存的環境而表現出來的絕對意義的追求。

(2)法學邏輯起點擴展閱讀:

如何讓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一、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體現法治要求,發揮道德對法治的滋養作用,努力使道德體系同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銜接、相協調、相促進。在道德教育中更加突出法治內涵,注重培育人們的法律信仰、法治觀念、規則意識,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全社會都講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環境。

二、更加重視發揮全面依法治國的作用

(1)在立法上,法律應當樹立鮮明道德導向,弘揚美德義行,推進社會主義道德的法律化,把實踐中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及時上升為法律規范,用法治強化對社會文明行為的褒獎,對失德行為的懲戒,引導全社會崇德向善。

(2)在執法司法上,要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堅持嚴格執法,弘揚真善美、打擊假惡丑,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代價,堅持公正司法,發揮司法斷案懲惡揚善功能,使社會主義法治成為良法善治。

(3)在守法上,要把全民普法與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緊密結合起來,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使全體人民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同時要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法治」與「德治」是花開兩朵共表一枝

C. 張保生的學術觀點

(1)主張事實是證據法的邏輯起點,並論述了事實的三性。
傳統的證據法學通常將證據作為證據法的邏輯起點,張保生教授提出「事實是證據法的邏輯起點」,進一步拓寬了證據法的研究視野。在此基礎上,張教授論述了事實的三性,也就是真實性、經驗性和可陳述性。
(2)論述了證據法的四個價值支柱。
在前人研究基礎上,論述了證據法的四個價值支柱:准確價值、公正價值、和諧價值與效率價值。其中,和諧價值是張保生教授在總結作證特免權規則、不得用以證明過錯和責任的證據規則等的基礎上提出的,具有一定創新性。
(3)提出了「證據之鏡」原理。
證據是事實認定的必要條件;證據提出者用證據所證明的是各自的事實主張;因此,事實認定者對證據提出者所主張事實( 「鏡中花」 )之存在可能性,通過經驗推論作出的事實認定或查明的事實真相,是一個「思想產品」或概率真理。
(4)探索了「一二三四」的證據法理論體系,即一條邏輯主線:相關性;證明責任和證明標準是證明過程的兩個埠;事實認定過程的三個法定階段即舉證、質證和認證過程;准確、公正、和諧與效率是證據法的四個價值支柱。
(5)提出證據制度建設是司法改革首要任務。
張教授認為,中國目前的司法改革存在忽視證據制度建設的問題,日趨嚴重的司法行政化和自由裁量權的濫用 也對證據裁判原則形成沖擊,這是造成司法不公、不廉的真正根源。證據制度是整個司法制度的基礎,目前中國證據制度還很不完善,存在著體系不全、理念缺失、 內容重復、邏輯混亂和適用不統一等問題。因此,應該將證據制度建設作為司法改革的首要任務。
(6)提出推定是證明過程的中斷的觀點。
張教授提出,推定是標志基礎事實與假定事實之間法律關系的證據法范疇,是法律基於某些社會政策而創設,是一種暫時性假定。無論是運用可反駁的還是不可反駁的推定來認定案件事實,都會造成證明過程的中斷。由於推定在價值追求上偏重政策和效率價值,而對事實認定的准確性有所忽視,故應對其在刑事訴訟中的應用進行嚴格限制。
(7)提倡在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的層面編纂「統一證據規定」。
張教授從理論上分析了中國證據立法當中經常遇到的兩大難題,一是大陸法系傳統沒有獨立的證據法典,二是三大訴訟的特殊性問題,他運用艾倫教授等提出的證據法是法治的基石、證據法具有普適性的觀點,通過統計現行訴訟法和司法解釋中證據規則的大量重復,從必要性、可行性和經濟性的角度論證了制定統一證據規則的正當性。他認為,證據制度不健全,以審判為中心就會變成一句空話。從司法實踐的需要來看,由最高法院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制定一部適用於三大訴訟的證據規定,實現「三證合一」,有利於建立完善的證據法律體系,「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這種採取「軟體升級」方式的證據規則系統編纂,當然要建構體系以解決理念缺失的問題,合並同類項以解決重復問題,但當務之急是正本清源以消除一些明顯的原理性錯誤和法律沖突。
(8)他提出了廣義證據科學和狹義證據科學的區分,特別是提出狹義證據科學等於「證據法學+法庭科學」的觀點,倡導開展證據法學與法庭科學的跨學科研究。不僅著力構建證據科學的理論體系,而且還帶領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團隊開展一系列學科建設、課程體系開發工作,形成了證據科學的實踐學派。他作為項目負責人開展了管理決策和法庭決策中的證據評價問題研究。主張證據法學家與哲學家、歷史學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等開展對話。

(9)法律推理領域。
張教授認為,法律推理是為法律結論提供法律理由和正當理由的活動;既是一種法律思維活動,又是一種制度實踐,建立法律推理的審判制度是實現法治的必由之路。法律推理包括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兩部分,事實認定是以相關性為邏輯線索的經驗推論過程,是發現法律推理小前提的操作。法律解釋是法律推理的一個環節,只有把法律解釋納入法律推理的軌道,它才能服務於法治的目的。
(10)開發了司法文明指數作為一種法治評估工具。
張教授帶領的課題組借鑒WJP世界法治指數的評估方法,設計了一套由10個一級指標36個二級指標組成的司法文明指數指標體系,設計了兩套調查問卷(公眾卷和專業卷),通過對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實踐的實際測量,可以體現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滿意程度,反映各地司法文明建設的全景或全貌、強項和弱項,描述隨時間變化的司法文明進步軌跡,為其加強司法文明建設提供一面「鏡子」。

D. 我現在是大一,學法學,我想讀黑格爾的《邏輯學》,但我知道他有些觀點從現在的角度來說是不正確的,既然

觀點是自成體系的,現在法學的觀點已經和過去幾百年的觀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了。但是你不內能說之前的法容律是不合法的。
這個就好像理性主義持續的幾千年,法律也從這個起點出發,但是走到近代,突然法律變成了實證主義了。因此,你也不能說因為實證主義是唯物主義范圍,所以法律的起點理性主義是錯誤的。
從多角度的視點看待問題,這個叫做哲學。單從法律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個叫做法律。你要是打算從完善法律系統的角度出發,就該多看看這些哲學的書籍,從更多的角度去挖掘現代法律的不完善性。你要是只是想學好法律,那就多看看倫理學和法制史。
你要知道自從三權分立的想法出現,司法立法和行政都是分離的,這也對專業人員的要求產生了影響。司法人員需要僅僅以法律的角度看待問題,不能被其它想法影響。而立法則要考慮的更多其它的因素。

E. 想學法律,不知道怎麼來入門。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不知道你在文科方面功夫如何,但不管怎樣,要想盡量多的通過考試,就必須注意學習的方法,要有一個明確的思路,復習每一科都要有一個整體的復習 提綱,把重點和非重點分清,在重點的章節多下功夫.我認為重要的還是 把全書要梳理清楚,要上下貫通的學,把每一章都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答起題來才不會亂抓.但要想通過考試最主要的還是要把業余的時間好好利用,盡可能多的予以全面的復習.
要看你想達到什麼程度,處於什麼目的。
比如是經濟金融等相關行業或是政府機構的工作者,那麼就是掌握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最好的途徑就是有針對性地學習一些相關的法律實務類的內容。比如你是證券公司的,那就學下證券法、經濟法、公司法等。
如果你是對法律整個學科感興趣,那就要從基礎做起,先學法理、憲法這樣的法律基礎學科,對法律專業的相關名詞有一定掌握的情況下再按自己的興趣發展/
如果你是為了自考得到法律相關文憑或者是要參加國家司法考試,那麼你的學習已開始就可以放在上述考試的指定教材上,以應試為目的。
要更具體的回答您要先說清楚:)

大學法律本科的課程:1民法 2民事訴訟法 3刑法 4刑事訴訟法 5行政法及訴訟法 6憲法 7法理 8國際法 9國際經濟法 10國際貿易法 11國際私法 12中國法制史 13外國法制史 14婚姻家庭法 15經濟法 16法律語言學 17知識產權法 18勞動法 19公司法 20公正與律師制度 21保險法 22房地產法 23犯罪心理學 24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25合同法 26法律文書寫作 還有幾科公共課 如果是業余愛好,建議學民法 、民事訴訟法 、刑法 、刑事訴訟法 、行政法及訴訟法 、憲法 、法理 、國際法

先買本舊書看看吧,自學法律科目有14門之多呢。
你隨便買本自考教材的法律看看先,看後還有興趣就買一本看一本好了。我推薦是先買法理或者是民法或者是刑法。看得進去,確實有興趣的,再接著買來看。
絕對不推薦你先買國際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
另外,司法考試教材也不推薦,那個等你自學有一定基礎後再看。附上國家自學考試課目你看看吧
我的建議是先看法理學或者有的學校叫法學導論的書,然後看實體法,比如民法和刑法,然後看程序法,就是三大訴訟法,最後看國際法們。

根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律專業考試計劃》,法律專業本科自學考試要求在總體上與全日制普通高校法律專業的水平相一致。課程共設15門(不考外語者須在選考課中選擇四門課程加考),由全國考委統一命題,一年開考兩次(4 月底和10月底)。每學期的課程安排詳見當期的《考試報名通知》。課程設置如下:

序號 課 程

必考課
1 毛澤東思想概論
2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3 外語
4 法律文書寫作
5 國際私法
6 國際經濟法概論
7 合同法
8 公司法
9 勞動法
10 環境法與資源保護法
11 知識產權法
12 婚姻家庭法

選修課(任選三科)
1 外國法制史
2 中國法律思想史
3 西方法律思想史
4 金融法
5 稅法
6 票據法
7 保險法
8 公證與律師制度
9 房地產法

加考課(非法學類大專以上考生加考課程)
1、法理學
2、憲法學
3、民法
4、民事訴訟法
5、刑法

想學法律?不管學什麼都要從基礎做起嘛!所以,去看法理學,法理一定要學好,沒有基礎上層不會建好的。一些法律術語要知道怎麼樣去理解,怎麼去解釋,要讓別人能聽懂你所說的。法學有很多門呢,自己要學的話要能夠堅持

熱點內容
法院訴訟費發票 發布:2024-12-22 22:58:22 瀏覽:189
法院判決離婚的標准 發布:2024-12-22 20:50:42 瀏覽:546
由法院 發布:2024-12-22 19:37:59 瀏覽:940
中央十二社會與法重播時間 發布:2024-12-22 19:33:12 瀏覽:333
法碩轉考法學 發布:2024-12-22 18:17:45 瀏覽:407
山東法官員額最新消息 發布:2024-12-22 18:15:48 瀏覽:758
執行分公司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2-22 17:58:30 瀏覽:201
法律法規宣傳材料 發布:2024-12-22 17:30:52 瀏覽:941
國家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4-12-22 17:09:23 瀏覽:340
平陰趙律師 發布:2024-12-22 16:44:40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