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成敗圖
1. 老子的《道德經》是如何著成的
老子以史官所特有的博學多識和深切的歷史意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著書言道德之意,即後世所傳之《老子》,又稱《道德經》。
2. 還原版《道德經》第三章:道沖
還原版《道德經》第三章全文如下:
本章前五行對應王弼本《道德經》第四章,第六行對應王弼本第六章最後一行。本章文本以帛書乙本為底本,並對底本作了校訂。
上一章,老子從道與物的關系出發,闡明道雖不是物,但萬物及其變化都是道的體現,道與萬物融為一體,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中都有道的影子,謂之「惚乎恍乎,中有象乎;恍乎惚乎,中有物乎;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特別強調了,道不僅與萬物同在,而且與萬事同在。傳統老學因為將「情」誤讀為「精」,因而完全忽略了道與萬事的同在。
本章老子引進了「道沖」的概念,將道對萬事萬物能無限滲透這一屬性命名為「道沖」。本章就是老子對「道沖」的定義,「道沖」代表了道對宇宙的無限滲透。「無限滲透」具有雙重內涵:一、道不僅存在於萬事萬物,而且充滿了萬事萬物,絕對沒有道缺席的地方;二、道不僅存在於萬事萬物,而且始終在作用於萬事萬物,絕對沒有道不起作用的時候。特別是第二點,傳統老學對此的認識恰恰與老子思想背道而馳,是兩千年來老學領域根深蒂固的一大誤區。
老子思想自問世以來一直在被後人誤讀誤傳,涉及本章的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對「無為」的誤讀,將「無為」解讀為「順其自然」,自王弼為《道德經》作注開始流行,訛傳至今;二、無中生有地引入了「虛靜」的概念,是對老子思想不折不扣的篡改,其中「靜」字源自後人對老子原文中兩個字的誤讀,分別是「清」和「爭」字。還原版《道德經》將在後續章節對這兩點逐一加以詳細論證。基於此兩大原因,傳統老學錯誤地認為道的作用幾乎就是平躺,任萬物自化,誤以為這便是「無為而無不為」,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起列荒謬的理論。
「道沖」的本質是「道的絕對性」,而對此傳統老學並無清醒認識。「絕對」體現在空間上就是「大就是小」,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體現在時間上就是「過去就是將來」,道自身永遠不變,沒有「古道」「今道」之別;體現在存在性就是「無就是有」,道虛而不空,虛而愈作,無中充滿了有;體現在運動性就是「靜就是動」,道永遠沒有運動,但始終都在作用。所謂「周行而不殆」完全是後人妄自添加的謬論,所謂「道尚虛靜」根本就是後人無端的臆想和憑空捏造。「無就是有」、「靜就是動」是解讀「道沖」的基本出發點,其結論便是道無處不在,又無所不作,且作而不息。
「道」始終在不停地忙乎,這是傳統老學中沒有道概念,但這恰恰是老子思想的精髓,貫穿整個道論。「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植若屈」、「大器曼成」,這些都是老子對道在不停忙乎的具體描述,但老子相關的「論道」都被傳統老學改頭換面成了「品人」,將道的屬性說成了是人的品性。比如「大器曼成」是說道成就了一切,花兒的綻放、鳥兒的歌唱、泉水的叮咚、還有舉手投足、男歡女愛、愛恨情仇,所有這一切都是道的傑作,但道卻躲在它們的背後,一點不讓你察覺。後人卻來了一句「大器晚成」,宣稱只要君子自強不息,便必有出人頭地之時,與老子所言八桿子打不到一塊。本章的「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也同樣被後人將「論道」說成了「品人」,人、道混為一談。
傳統老學未能真正理解老子的辯證邏輯,視虛為無,視不見為不為;而老子思想的精髓則是,虛中充滿了有,不見中滿是忙碌。萬事萬物,看似自化,實為道化。大千世界,千變萬化,然而這一切變化無不是道的作用所至。道不僅決定了萬物的生死,而且決定了萬事的成敗。只可惜道無形無象,無聲無狀,道的所作所為完全不為人知,人們竟將道化誤以為是自化,冒名頂替了道的所有功績。因此,「道沖」不是在說道「虛空」,而是在強調道始終在忙忙碌碌,忙前忙後,忙得不亦樂乎。道對宇宙無限滲透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宇宙生態的運轉不出絲毫差錯,道既是監督員,又是修理工,遍布宇宙的每一個角落,這叫作「道沖」。
通過老子本章對「道沖」的定義,從此「道沖」便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動詞,而成了一個哲學概念,表達了道的一種屬性。老子後續的論述「至虛,亘也。守沖,篤也」、「多聞數窮,不如守沖」、以及「玄同」、「玄德」和「三寶」等論述,都是直接建立在「道沖」這個概念之上的。
還原版《道德經》將「綿綿乎其若存,用之不堇」一句納入本章作為結尾,完善了老子對「道沖」的定義。道對萬事萬物的無限滲透不僅表現為道的存在,而且表現為道的作用,道對宇宙的無限滲透就是為了發揮作用,發揮作用才是道存在的正真意義。「挫其銳,解其紛」就是在講述道的作用,「用之不堇」正是在強調這種作用的無窮無盡,永不停息。「綿綿乎其若存」表達的是道的存在,似有非有,似在非在,但卻沒有起始,沒有終結,延綿不斷;而「用之不堇」則明確了道的作用,表明道無時無刻,過去現在將來,都將永遠是萬事萬物的主宰,發揮著無窮無盡的作用。「無處不在」與「無處不用」為「道沖」的定義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綿綿乎其若存,用之不堇」在王弼本《道德經》中屬於第六章,但王弼本第六章實際上是由老子原本的兩個章節殘片拼湊而成。另一段文字是在闡述「道生萬物」這一主題,與本章的主題「道沖」分屬不同范疇,還原版將兩者各就各位,「本章勘正說明」對此有進一步說明。
「道沖」就是道對宇宙的無限滲透
「道沖」旨在表達道對宇宙的無限滲透,重點在解釋什麼叫「無限滲透」,有哪些具體內涵。所謂「無限滲透」,就是道不僅在萬物中,還在萬事中,不僅存在,而且始終在起作用。這四大要素是「道沖」的完整內涵。傳統老學因為沒有認識到道是宇宙的反面,從而不能充分認識「道沖」具有這四大要素,對「道沖」的種種解讀也因此與老子思想相去甚遠。
傳統老注往往將「沖」解讀為「虛」。如范應元註:「沖,虛也,和也。」又如朱謙之案:「『沖』,傅奕本作『盅』。《說文皿部》:『盅,器虛也。』」諸家或以「沖」為「虛」,或以「沖」為「盅」之假借,又以盅言虛。這是傳統老學根深蒂固的誤區,認為道就是「虛空」且「無為」,並將「無為」理解為躺平、任萬物自化。實際上老子的論斷恰恰相反,道虛而不空,無而忙碌,只有穿透茫茫虛無,才能領略道的絢麗風采。「道沖」就是跨入道的聖境的第一個里程碑。而傳統老學都被擋在了這個里程碑之外。
道沖,好比往被子里倒水,道能將自己注入萬事萬物之中,無論多小的地方,道都能鑽進去,而且想裝多少就能裝進多少,絕不會滿出來。
「道沖」就是在闡述「道」對宇宙萬物的無限滲透。「沖」,本義將水或氣注入體內,今天的「沖茶」、或給氣球「沖氣」就是這個用法。「道沖」表達了「道」注入萬事萬物這樣一個動作,「而用之又弗盈也」則是在強調「道」沒有進不去的地方,只要「道」想鑽進去,就一定擋不住,無論多小的地方,「道」想裝多少進去,就能裝多少進去,絕不會滿出來。這里,「用」的主語是「道」;「之」代指「沖」這個動作;「又」是轉折副詞,相當於「卻」,「又弗盈」是說卻不會滿出來,這是在用否定的修辭來表達可以無限地往裡注入。這種修辭手法將「道」的無窮無盡渲染的淋漓盡致。
莊子在《齊物論》中寫道:「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彼」就是道,「非彼無我」指出,道創造了一切,因此沒有道便沒有我、便沒有我的愛與恨、便沒有我的成與敗。「取」通「娶」,表示匹配,「非我無所取」強調,整個世界的每一個細節都是道的體現,你我的每一回顧盼、每一份喜悅、每一絲憂慮,都是道作用的顯現,折射出道的取捨,體現了道的主宰。這便是莊子視角下的「道沖」,與老子的定義互為印證,相得益彰。
「道」無孔不入,又能無限濃縮這一神奇的屬性,只有在「道」與「物」的互動中存在,只適用於「虛」對「實」的滲透,本質上是「超物」對「物」的降維操控。而「物」與「物」之間的互動,哪怕是空氣往氣球里裝也有裝滿的時候。這就是「絕對」與「相對」的本質差異。道的這種絕對屬性自《道德經》問世以來從未被人們正確認識。
「沖」,始見於甲骨文,象形地下有個暗洞,四周的水不斷往裡注入,所以,「沖」的本意表示「注入」,作動詞。『沖』,古作「沖」,反義詞是「浧」。「浧」為楚字,從口從土從水,表示地面上有個洞,水從洞里滿了出來,也是動詞。「沖浧」対舉是楚人的用法,用作灌進去與滿出來的對比。「盈」為秦字,從夃(gū)從皿,表示器皿中裝滿了東西。因此,「盈」表示充滿、滿足,最初並沒有淌出來的意思,反義詞是空虛。「盈虛」対舉是秦人的用法,用作滿足與空虛的對比。李斯統一文字後棄「浧」從「盈」,混淆了「浧」與「盈」的區別。後人以「盈」倒推「沖」為「虛」的說法,忽略了春秋時期秦楚兩國文字的差異,從而誤讀了「沖」的確切內涵。
「沖」,老子本字當作「中」,是以「中」假借為「沖」,這可以從楚簡《老子》「大浧若中」四字的寫法得到推斷。這里的「中」就是「浧」的反義詞「沖」。後人將「中」作了不同解讀,分別是「沖(沖)」、「盅」和本字「中」,導致出現了傅奕本的「道盅」和「多聞數窮,不如守中」的訛傳。實際上,「盅」和「中」都應讀作「沖」,為「道沖」和「多聞數窮,不如守沖」。
「道沖」的雙重內涵——道「無處不在」和「無處不用」
道充斥宇宙,遍布宇宙的每一個角落,與萬事萬物融為一體,彷彿世間萬物都成了道的身影,道又好似化作了世間萬物。道與萬事萬物同在,不僅存在於有形的物質中,也存在於無形的物質中;不僅存在於物質世界,也存在於精神世界;光與熱、塵與煙、智慧與力量、希望與夢想,林林總總,無不見道的身影。
這里特別強調「宗」讀作「蹤」,不是「祖宗」的意思。
傳統老注將「宗」作「祖宗」解,犯了個明顯的邏輯錯誤。老子明確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萬物的嫡傳祖宗,沒有半點含糊,又哪來的「好似」呢?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什麼叫好像是萬物的祖宗?那到底是「是」還是「不是」呢?顯然,老子決不會忘了「道生萬物」!
「宗」,通「蹤」,表示蹤影。「蹤」字出現相當晚,老子時代應該還沒有這個字。「宗」最早代表宗廟里的牌位,由一個牌位慢慢增加到一長串的牌位,追溯了祖先的發展軌跡,於是,「宗」也就有了「蹤跡」的含義,進而又引申出「蹤影」的含義。這就成了一字多意,後人為了區分不同的含義,於是添加了不同的邊旁部首,這才有了後來的「蹤」字。
「淵」,原指水潭深不見底,強調的是無底,這里則引申為無邊無際,指茫茫宇宙無處不是道,哪兒都是道,哪兒都是道的影子。「淵」就是老子在自序中所描述的「恍乎其未央哉,惚乎其若海」,兩者表達的是同樣的意境。
「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是說道在一切光亮之中。無論是日月照亮了天地,還是德光照亮了心靈,你都能看見道的影子,與日月同輝,與神明共舞,讓你豁然開朗。
「同其塵」,是說道在一切塵埃之中。塵代表最細小的物質,是構成萬物的最基本單元,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都可以化作一粒塵埃,於是「在塵埃」就是在萬物,就是在螻蟻,在稻草,在瓦礫,在屎尿!
老子的「和光同塵」就是莊子的「道在屎溺」。《莊子·知北游》極為精彩地講述了道的無處不在:
東郭子問莊子道在什麼地方,而且要言之有據,於是莊子開出了一串清單:在螞蟻里,在稻草里,在磚瓦里。東郭子越聽越不是滋味,不斷地犯嘀咕,怎麼越說道越下賤了呢?沒料到莊子最後居然說「道就在大小便里!」東郭子終於無語。
「挫其銳」,是說道能夠挫敗一切銳氣。而挫敗一切銳氣,就必然有力量,也就是說,道在一切力量之中。道就是人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無窮力量,這是老子把無形的道形象化了。
「解其紛」,是說道能夠化解一切紛爭。化解紛爭就是解決問題,需要的是智慧和方法,也就是說道在一切智慧之中。化解一切危機,解決一切問題,無論多高明的方法,你都能見到道的影子,這是老子把無形的道再次形象化了。
「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是在「論道」,而非「品人」。老子採取了他慣用的以點帶面的表現手法,以「塵」代指一切有形的物質,以「光」代指一切無形的物質,以「力量」代指一切事物變化的動力,以「智慧」代指萬物的思想及靈魂。層層遞進,逐步升華,將道對宇宙的無限滲透展現無余,完美詮釋了什麼是「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將道的無處不在從有形拓展到無形,從物質世界拓展到了非物質世界,精神、智慧、情感、追求都在與道共舞,都是道作用的結果。道不僅賦予萬物以生命,還駕御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得失與成敗,光榮與夢想,歸根結蒂居然都是道的傑作,這便是道的無處不用——萬事萬物無一不是道作用的結果。
而傳統老學則完全迷失了方向,將老子這十二個字扯上了個人修養,如范應元註:「人能用道以挫情慾之銳,解事物之紛,瑩心鑒而不炫其明,混濁世而不污其真。」范氏註解頗具代表性,反映了自王弼以來傳統老學對此的主流認知,常常在論道與喻人之間來回跳躍,時而論道,時而又說人,無視邏輯混亂,實則望文生義,以偏概全,沒有領會老子的思想體系以及本章的主旨。
「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諸本均作「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被提到了句前,這與老子在上一章先論物再論情的順序不符,也與本章邏輯發展的順序不符,故還原版將順序作了調整。
「和光同塵」今天已成為成語,但其釋義卻已面目全非,被說成是收斂起你的鋒芒而混同於塵世,宣揚的是儒家低調做人、謙卑行事的做人之道,與老子的道論完全風馬牛而不相及。老子的「和光同塵」就是莊子的「道在屎溺」,表達的是道無處不在,體現了道對宇宙的無限滲透。
「道沖」——道不僅能無限滲透,而且這種滲透永不衰竭
道無處不在,無處不用,但定下神來,事還是事,物還是物,道又好像躲進了萬事萬物,變得無影無蹤了。物有生死,事有始終,但任憑世事輪回,萬物更替,道卻始終如一,與萬物相伴,為萬物所用。萬物生生不息,代代相傳,道悉心呵護,不離不棄,永無止境。
「湛」,本義沉沒,指消失在水中,這里引申為道隱沒在萬物之中。「似又存」,隱隱約約好像又存在。「又」,表示轉折,「卻」。道無處不在,萬事萬物之中似乎都少不了它的身影,但定下神來,事是事,物是物,道就像躲進了萬事萬物之中,變得無影無蹤了,剩下的只是一種朦朧的感覺,揮之不去,求之又不得——「湛乎又或存」!
「綿綿」,連續不斷。《詩經·大雅·文王之什》:「綿綿瓜瓞(dié)。」指延綿不斷的藤上結了大大小小的瓜,象徵子孫昌盛,延綿不斷。
「不堇」,「堇」,楚篆的寫法是「上黃下土」,代表黃土,指生命的歸宿;「不堇」,表示沒有生命的歸宿,意思是永生不滅。萬物有輪回,故「天道圓圓,各復其堇」;但道沒有輪回,故「用之不堇」。
「綿綿乎其若存,用之不堇」,指道看似不見,卻又決定著萬物的生死;萬物生生不息,代代相傳,道則始終與之相伴;道之所以能始終守護著萬物,是因為道沒有輪回,永生不滅。
「不堇」,各傳世本《道德經》作「不勤」。勤,王弼作「勞」解;高誘在《淮南子·道原》注中作「盡」解。高誘解實屬望文生義,毫無依據,卻被今人視作正解,以「勤」通「盡」收錄進了現代漢語詞典,不可不謂誤人子弟。反之,楚人以「堇」喻「黃土」,意指生命的歸宿,則因後人誤讀而從文獻和詞典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本章勘正說明
1. 相關章節重組及其依據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經》第四章與王弼本第六章最後一句重組而成。
王弼本第六章實際上是由老子原本的兩個章節殘片拼湊而成。上段為「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這段文字是在闡述「道生萬物」這一主題,邏輯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段落,所承接的上文是「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巧若拙,大盛若黜,大植若屈」,所啟用的下文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整篇是在闡述道無所不能,無所不成,而道生萬物是老子對道無所不能的舉例說明。三段文字在邏輯上貫通一氣。
而本章的主題是「道沖」,旨在闡述道無處不在,無處不用,這兩個屬性是道無所不能的基礎和保障,分屬不同的范疇。無處不在和無處不用重點在講道對萬物的無限滲透,強調的是道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形式。「綿綿若存,用之不堇」恰恰是針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而「道生萬物」一章的主旨則側重於道究竟有哪些功能和作用,存在僅僅是個前提條件,而不是問題的焦點。
因此,還原版將王弼本第六章分拆為兩段,按照各自代表的主題,各就各位,分別納入了本章和「道生萬物」章。
2. 版本對勘及關鍵字考證
以下例舉了還原版與十個主流版本的比較對照,並對還原版的校訂及取捨作了說明。
(1)「沖」、「沖」、「盅」之辨,「又」、「有」、「或」之辨:
「沖」,老子本字當作「中」,是以「中」假借為「沖」,這可以從楚簡《老子》「大浧若中」四字的寫法得到推斷。這里的「中」就是「浧」的反義詞「沖」。後人將「中」作了兩種不同解讀,分別是「沖」和「盅」。「沖」是「沖」的異體字。「盅」是對「中」的誤讀,上文已就此作了詳細說明,這里不重復。
「又」,帛書甲乙本和漢簡本均作「有」。「有」古假借為「又」。《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願言則嚏。」鄭玄箋:「有,又也。」王弼本、河上公本和嚴遵本「又」作「或」。「或」或為老子本字,讀作「又」,楚人「又」讀作「有」,「有」讀作「或」,「或」又讀作「又」,是慣例,不贅述。
景龍碑本「又」作「久」,「久」當為「又」之訛誤。
再者,「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一句,帛書甲乙本比其他版本句尾多了個「也」字。「也」在這里起到了加強語氣的作用,有比沒有文義更佳,故還原版保留了「也」字。
(2)「淵」、「潚」、「深」之辨,「似」、「始」、「佁」之辨:
「淵」當為老子本字。帛書甲本「淵」作「潚」,「潚」當為「淵」之訛誤。景龍碑本「淵」作「深」,「深」為避唐高祖名諱而改。
「似」,楚簡《老子》作「亻㠯」,「佁」當系誤讀「㠯」為「台」所至,「始」為「佁」之訛傳。
又,語氣詞「乎」,諸本或作「呵」、或作「旖」、或作「兮」,皆非老子本字,老子本字當為「唬」,通「乎」。還原版取「乎」。
最後,想爾本「淵」後脫語氣詞「乎」,系抄漏。景龍碑本「似萬物之宗」脫「似」和「之」二字,系後人刪減。
此段文字還原版與諸本的差異是將「和其光,同其塵」提到了句首,理由上文以作說明,這里不重復。
「和其光,同其塵」,帛書乙本「其」作「亓」,「亓」通「其」;漢簡本作「和其光,同其袗」,「袗」或為「軫+土」之誤,「軫+土」為「塵」的異體字。
「挫其銳,解其紛」,帛書甲本脫「銳」字,系抄漏;帛書乙本「紛」作「芬」,當系「紛」之訛;想爾本及景龍碑本「紛」作「忿」,疑係抄錄中將此句與「玄同」一章的「剒(畜刂)其奰(爾+賏),解其忿」用字相混所至,「忿」用在此文義難通。
「湛乎似或存。」「乎」與諸本差異如上文所述。「似」,帛書乙本和漢簡本作「佁」,「佁」為「似」之誤。「又存」,帛書甲乙本等作「或存」,河上公本作「若存」,想爾本和景龍碑本作「常存」。「或」讀作「又」,楚簡中習見。「若存」是將「或」讀作了「好像」,而非轉折副詞「又」,此種解讀文義勉強能通,但「似」、「若」連用罕見,非老子本義。「常存」語義不確,「湛」義為「沒」,與「存」相對,而「常」則與「暫」相對,故「湛」與「常」不能形成對文,由此判斷「常」系「或」之訛誤。景龍碑本此句又脫「似」字。
「綿綿」,多本作「緜緜」,兩字古通用。「綿綿乎其若存」,帛書甲本脫「其」字,漢簡本脫一「緜」字,皆系抄誤。其他諸本皆無「乎其」二字,系被後人刪減,以求對文工整。本章中,上文的「淵」、「湛」都是對道的狀態的描述,是一種近似的類比,所以老子添加了「乎」字以表示在這種近似。此處的情形相同,「綿綿」也是一種近似的類比,故按同樣的邏輯,下文當有「乎」字。「其」在這里用作下文「用」的主語,若無則語義不清,故有勝於無。
「堇」,當為老子本字,會意「黃土」,指生命的歸宿。漢簡本讀「堇」為「墐」,各傳世本讀「堇」為「勤」。「墐」義為掩埋,在此文義不通。「勤」本義勞,但高誘在《淮南子·道原》注中將「勤」作「盡」解,實屬無中生有,望文生義而已,但卻被後人認可,傳承至今,於是有了「勤」通「盡」的說法。但「盡」在此文義亦不十分貼切。「不堇」義為道永生不滅,「不盡」指道用之不盡,與上文「綿綿若存」並非直接的承接關系。故「墐」、「勤」二字皆系對「堇」的誤讀,「堇」用本字,讀作「亡」。
附錄一:王弼本《道德經》第四章:
附錄二:王弼本《道德經》第六章:
3. 老子 這個是是什麼朝代的詳細點謝謝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 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東太清宮鎮)人,有人說又稱老聃。在傳說中,老子一生下來時,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來稱為老子。相傳生活在春秋時期。老子著有《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始祖,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學於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個很主要的神仙,被稱為太上老君,尊為道祖。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還說老子重視房中術。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一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說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萊子。《老子》一書是否為老子所作,歷來有爭論。
《老子》(《道德經》)
《老子》一書也稱《道德經》。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老子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
哲學觀點
《漢書·藝文志》謂:「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西漢史學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謂:「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
1、宇宙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2、價值觀
無、道、德
老子的價值觀由「無」、「道」、「德」三者所構成。
老子言「無」,嘗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當宇宙尚未形成,萬物不會存在,故稱「無」。天地初開,形成宇宙,故稱「有」。「萬物」由「有」所衍生,而「有」從「無」所衍生,天下萬物均起於「有」而終於「無」。
老子言「道」,嘗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老子認為「道」是宇宙本體,乃萬物之根源,故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於天地萬物之先,獨立長存於萬物之外,不斷循環運行,遍及天地萬物,絕不止息。老子又認為「道」不可觸摸、莫可名狀,故謂:「無狀之狀,無物之泉。」只能用「道」來代表,亦可勉強稱為「大」。故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謂「道」是玄妙深奧的,常人難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語來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當宇宙萬物形成之際,人類會給萬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衍生出來的。人為自然萬物之一,故須遵守自然法則,故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賦予萬物生機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認為「道」是萬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認為「德」乃「道」之體現,而「德」應服從於「道」,故謂:「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家強調人應當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養,避免犯過。
守柔
老子言「守柔」,嘗謂:「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剛。」「道」之所以能循環不息,因為「道」具備了柔弱的特質,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勝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又謂:「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強調以柔制剛,認為「強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謙卑遜讓,以退為進。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謂:「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豁;為天下豁,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意謂人可有雄心壯志,但不可逞強好勝,應抱持柔弱謙下之道,保持質朴本性。老子強調「守柔」,皆因認為除了「道」之外,世間萬物總有沒落的一日。故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老子又認為世事難測,故謂:「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老子強調「守柔」,要求人清虛自守,勿剛強好勝,否則不得善終。
居後不爭
老子認為人應有「居後不爭」之心,嘗謂:「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只有仁慈、儉朴、謙讓不爭的人,方能具備道德勇氣,進而博施於人,受人尊敬擁護而成大器。老子嘗謂:「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只要人能舍棄爭先爭勝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之理。莫自恃聰明,鋒芒太露,應抱持以退為進的處世態度,從而達致「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境界。
寡慾
老子謂人應「寡慾」,故謂:「罪莫大於可欲,禍其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人若懷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則貪念自生。只有「知足」帶來的滿足感,才是真正的滿足。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沉醉於聲色犬馬和口腹物慾會使人神昏意亂,使身體的感官和靈性受損。故老子要求人「無欲」、「去欲」,故謂:「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又謂:「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於生活起居、待人處事應「見素抱朴,少私寡慾」,達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的境界。
3、政治觀
無為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
「無為」,不能理解為無所作為。《淮南子·原道訓》:「無為為之而合於道」。 道家的「無為」,是清靜自守之義,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達到的「合於道」 的理想境界。能達到這種理想境界便無所不能為(無為而不無為)。
善為下
「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仁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
4、知識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新說
老子文產生於中國春秋末期,史經周景王變法、戰國紛爭、秦始皇「焚書」和漢武帝對老子「絕其道」,其諸多版本仍然傳抄、傳印了2500多年!這個歷史奇跡用漢武帝下屬司馬遷《史記》解釋說:是老子見周朝將亡,隱居到邊關,為關尹寫的五千餘言道德文章。這,難以令人信服!周王室的諸多古籍都沒流傳下來,而一位所謂的「古代圖書館長」在邊關寫的文章,竟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傳文全國、流傳百世?純屬無稽之談!歷史上肯定是掩蓋了周朝末期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以及老子的其人、其事。
經過對先漢史料的邏輯考證,認為歷史上周朝春秋末期所謂的「王子朝之亂」實際是「單穆公之亂」!「王子朝之亂」是中國歷史上一樁最大的冤假錯案!它的主要矛頭就是針對老子文和景王變法,並因此引發了一場以單穆公為首「親下以謀上」的反變法派對以周景王、斌起和王子朝為首的官道理論變法派的大屠殺和中國兩千多年的理性黑暗,這在先秦的《左傳》《國語》等史科中均有記載。
老子文是公元前 522年周景王改革周朝 300年來政策欽定的「令德」,因為這一年《左傳》記載:魯大夫閔子馬公開攻擊周朝不學周禮,歪曲老子改革周禮的「無學」理論是「不學」。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無射鍾的律文,因為這一年《國語》中記載單穆公反對景王鑄無射(「宣市哲人之令德」的鍾),他攻擊老子文「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過慝之度……三年之中而有離民之器二焉,國其危哉」!也因為鍾上的律文無先後之分,造成了帛書抄本「德經」在先,而其它抄本「道經」在先的差別。正因為以上的原因,戰國時期的韓非子才稱老子文是「老子貴虛靜而重變法」,說單穆公政變是「親下以謀上」,說老子文是《周書》,留傳下了春秋末期各國的不同抄本。
老於文是春秋末周朝變法的綱領、中華的《義經》,由於公元前 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單穆公才得手勾結晉國政變,實現了大貴族的霸道對追求為民作主的王室、舊臣和百工的野蠻殘殺!至此,中國這頭雄獅才沉睡了兩千多年,周朝理想才成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國人的一種慰藉的夢幻。人民懷念他們,把他們稱為中國的神,把老子奉為「太上老君」。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認真研究一下老子,澄清一下歷史、上可以告慰古人,下可以警示來者,今可以借鑒經驗,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重要工作。
老子生於公元前 570年左右,約比孔子大二十歲,是他的老師。老聃是王族,《左傳·定公四年》說:「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為大宰,康叔為司寇,聃季為司空,五叔無官。」家族世襲周朝司空之職。《史記·管蔡世家》說:「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封季載於冉。」冉即聃,因此季載又君稱聃季——聃國的君主,老聃就是這一事實的繼承人,因此又官稱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陽子。老是對文王老兒子聃季族的族稱,老子本名老陽子,字來,學稱陽子,爵稱伯陽,師稱老子(子學家),官稱老聃或老君,隨王子朝攜典籍奔楚國曲仁里時字稱老萊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澤——聃國彭地(開封一帶),後人又稱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漢武帝反黃老之道時,對「聃季」兩字各去一半的貶義反稱,無先漢依據。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單氏取周」後離周去秦問祖歸宗,死於泰國。
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道德經》,在戰國時韓非子稱為《周書》,在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時則直呼《老子》,《史記》始稱「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漢景帝以黃子、老子義禮改子為經,楊雄《漢志·蜀王本紀》說「老子為關尹喜著《道德經》」,《邊讓老子銘》說「見迫,遺言道德之經。」可見,對老子文最早的稱謂,是韓非子的《周書》。周時,晉國師曠稱此舉為「修《義經》」,周太子晉說是「立義治律」。最近,安徽渦陽縣鄭店村考古發掘出老子在楚國時居地,有關尹墓和聖母墓及聖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時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誕」等殘片。
依據這些線索,我們很容易找到《周書》——老子文與兩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鑄無射」鍾的關系:因為當時各諸侯國抄寫鑄在圓鍾上的《周書》順序和六書文字不同,造成流傳到現在的漢墓帛書《德經》先於《道經》而其它傳本《道經》先於《德經》,以及文字等差異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無解。
老子的社會哲理博大精深,主張辨而不辯、知無創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會精神和機遇建設,他是古今少有的社會辨證邏輯大師。
老子故事
老子降生
公元前576年夏六月,宋國國君共公去世,右師華元執掌國政。以左師魚石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謀政之心,無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見共公去世,欲乘機起事。由於謀事不密,走漏風聲,被以華元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國。此後,即任向戎為左師、老佐為司馬、樂裔為司寇;立新君,這就是宋平公。
魚石率桓氏宗族一行二百餘人逃往楚國,客居楚國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國起兵伐宋,攻克宋國的彭城(今江蘇徐州),封魚石、魚府守城,並留下三百乘戰車協助鎮守。
宋平王為此召朝臣議事,問道:「敵強我弱,楚兵侵佔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視不理,後患無窮!誰願為我拔此要塞?」話音剛落,班中走出一人道:「愚臣願往!」平王一看,只見此人身高丈二,濃眉大眼,闊腮寬肩,威武雄健,原來是司馬老佐。華元表示憂慮,對平王說:「魚石狡詐,魚府兇殘,彭城盤踞著楚國戰車三百、守卒三千,力量很強。司馬雖藝高膽大、剛健勇猛,恐難必勝。」老佐據理說道:「魚石,蛀書之蟲也;魚府,縛雞之犬也。有何懼哉!老佐願攜家小以圍彭城,城不克臣不歸!」平王允諾。遣老佐為上將軍,率二萬人馬去收復彭城。
話說宋國圍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軍士氣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軍便危在旦夕。一日,魚石、魚府在城上督戰,見宋軍人多如蟻,個個奮勇,架梯登城,人人爭先;又見一員大將銀盔銀甲、金戈白馬,馳騁於疆場之上,調兵遣將。一楚將問道:「這位宋將是誰?」魚石答道:「是新任司馬、圍兵主將老佐。」楚將紛紛議論說:「攻城主將,不在軍後觀敵了陣,卻突於軍前左馳右騁,怎能不鼓舞士氣!如此看來,彭城太危險了!」但魚石是個有心計的人,他又對部下說:「事將成而敗,事將敗而成,歷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軍必敗?老佐英勇雄武,身先士卒,這是他成功之本;剛愎自用,目中無人,這又是他失敗之根。又怎知他的軍隊必勝?」楚將問:「左師好像成竹在胸,有什麼好計策?」魚石回答說:「兩軍相對,帥在前還是在後,要見機行事。現在宋兵攻城,主將突出在前,冒著箭矢而馳騁,這是兵家的大忌呀!我有一條小計,如果照計行事,宋軍成敗,還很難說。」
原來魚石是讓部下放暗箭,射殺老佐,老佐正在軍前督戰,忽然飛來一箭,入胸五寸。不幸墜馬身亡。宋軍群龍無首,潰不成軍,四散逃竄。
老佐眷屬正處宋營軍帳中,有侍女、十數家將、數十侍衛。忽聞老佐陣亡,又見潰軍如潮湧來,眾家將急忙駕車,保老夫人奔逃。且戰且逃,至傍晚,追兵雖已不見,但老夫人身旁僅剩下兩名侍女、一位駕車家將了。家將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擇路,沿西南方向奔去。第二日天明時分,來到一個偏僻村莊,向村民問去宋都之路,均搖頭說不知。家將只知應向西行,豈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繞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見宋都,卻來到了陳國相邑(今河南鹿邑東)。正行之時,老夫人突覺腹中疼痛。原來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為踐君前諾言,以必勝之心攜眷出征。此時兵敗,老夫人又有喪夫之悲,亡命他國,心中焦慮,身體疲勞,以至腹中胎動,疼痛難忍。侍女驚慌無措,家將忙停車於路旁,奔至村中尋一老婦前來。不過幾刻時光,只聽篷車之內響起「哇哇」哭聲,一個早產男嬰出世,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老子降生,體弱而頭大,眉寬而耳闊,目如深淵珠清澈,鼻含雙梁中如轍。因其雙耳長大,故起名為「聃」;因其出生於庚寅虎年(公元前571),親鄰們又呼之曰小狸兒,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間人們把「貓」喚作「狸兒」,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兒」便成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傳下來了。
接生老婦見母子可憐,讓一行五口住進自己家中。老丈以開葯店為生,陳姓,人稱陳老爹,所以都稱老婦為陳媽媽。陳媽媽膝下無兒無女,為人厚道熱情,讓出三間西廂房,留老夫人一家居住。老夫人在危難之際,遇此善良之人,心中感激不盡;雖說戰亂中顛沛流離,畢竟出於大戶人家,隨身攜帶細軟尚夠度日。加之家將常幫陳老爹營生,二位侍女料理家務,老幼五口,日子過得也還滋潤。從此,宋國戰將老佐的妻兒便在陳國住了下來。
聰穎少年
老聃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常纏著家將要聽國家興衰、戰爭成敗、祭祀占卜、觀星測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龍,請一精通殷商禮樂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禮儀,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間人為貴,眾人之中王為本。」老聃問道:「天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問:「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問。「清者窮盡處為何物?」先生道:「先賢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仰頭觀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為何物,徹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長短堅脆可別也。」老聃問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先生道:「皆神所為也。」老聃問道。「神何以可為也?」先生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為也。」老聃問:「神之能何由而來?神之功何時而備?」先生道:「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視物而思,觸物而類,三日不知飯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則廢,民不順君牧則罪,此乃治國之道也。」老聃問道:「民生非為君也,不順君牧則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則如將在外也;將在外則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則天意有所不領。」老聃問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聽命之君乎?」先生道:「先聖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濕,迎風不覺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為貴。失和則交兵,交兵則相殘,相殘則兩傷,兩傷則有害而無益。故與人利則利己,與人禍則禍己。」老聃問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爭,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則得小禍,然而君可以治也。國爭,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則得大禍,大禍者,君之過也,何以自治?」老聃問:「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遍訪相邑之士,遍讀相邑之書,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入周求學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來向老夫人辭行道:「老夫識淺,聃兒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學授??
今來辭行,非老夫教授無終也,非聃兒學之不勤也。實乃老夫之學有盡。聃兒求之無窮,以有盡供無窮,不亦困乎?聃兒,志遠圖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閉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
周都,典籍如海,賢士如雲,天下之聖地也,非入其內而難以成大器。「老夫人聞聽此言,心中犯難:一乃聃兒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難返,去周都豈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獨行?正猶豫不知怎麼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為難處,忙說:「以實相告,老夫師兄為周太學博士,學識淵博,心胸曠達,愛才敬賢,以樹人為生,以助賢為樂,以薦賢為任。家養神童數位,皆由民間選來。不要衣食供給,待之如親生子女。
博士聞老夫言,知聃兒好學善思,聰慧超常,久願一見。近日有家僕數人路經此地,特致書老夫,意欲帶聃兒去周。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務望珍惜!」老夫人聽後,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薦,使聃兒有緣入周,登龍門有路;悲母子分別,何日能見?思至此,好似聃兒已在千里之外,不覺心酸難抑,潸然淚下。老聃撲人母親懷中,泣言道:「母親勿須傷心,聃兒決不負老師厚望,待我業成功就,定然早日來接母親!」說罷,母子二人相抱而泣。
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轉而為喜,拜謝先生舉薦之恩。三天後,全家與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馬隨博士家僕西行而去。老夫人遙望聃兒身影遠去,方才鬱郁入車,悶悶返回。」
老聃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而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老聃處其中,如蛟龍游入大海,海闊憑龍躍;如雄鷹展翅藍天,天高任鳥飛。老聃如飢似渴,博覽泛觀,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後又遷任守藏室史,名聞遐邇,聲播海內。
4. 在道德經中,人是因為差了哪3點才區分出了牛人和普通人
大家都知道,《道德經》就是一本智慧書,上到萬物起源,下到為人處世,還有一些人生的成敗法則,老子都把這些的本源,想的非常通透。
關於一個人如何成功的具體問題上,老子在《道德經》中零散地談到很多,我覺得第三十三章講的最接地氣,就算不能融會貫通老子五千言,只要對著下面的這38個字死磕到底,每個人都會有不凡的成長。
如果只能讓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那這本書就一定是《道德經》,這本書第一次讀,可能看不出什麼,但是當你經歷過「風波」之後,再看《道德經》就會發現其中的道理。
當初曾國藩就是在中年,人生低谷的時候,重讀《道德經》,看完之後,真的有種大徹大悟之感,從此開始了自己以及整個人生的脫胎換骨,走上了成功之路。
5. 【國學文化】《道德經》:你的人生,要懂得及時歸零!
歸零,是真正的大智慧。歸零,不僅是一種境界,還是一種獲得智慧的方法。歸零可以達道,達道以後還須歸零。
歸零思想起源於道家思想,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用五千字的《道德經》成就了中國古代哲學的高峰。
在此時,我們不妨讀一讀《道德經》,用老子的大智慧,感悟人生歸零的真諦。
1
歸零:心歸於道,瀟灑從容
零是結束,萬物之終結歸為零;零又是新的開端,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老子《道德經》里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說:「有無相生。」
意思: 「無」中可以生「有」,「有」也免不了終結於「無」。
老子認為,無是世界的本源,一切都源於無,最後又歸於無。無中生有、有生於無,就是這個意思。它不是零中生出一來,而是零歸於零。
因為,一切都是從不存在到存在,然後再到不存在的。如果不存在是零,那麼世界就是從零到零,哲學也是從零到零,萬物都是從零到零。
所以,道就是「零」,道生萬物,萬物最後又復歸於道,歸零就是歸於「道」。
👆 點擊上方圖片
進入 《 道德經的智慧應用 》 線上課程
人生應當及時「歸零」,所有的成敗相對於前一秒都是一種過去,過去能支撐未來,卻代替不了明天。
成功時,把自己適時「歸零」,可以戒驕戒躁,不讓成功和榮譽等成為阻礙前進的包袱。
失敗時,固然會失去很多,但能夠在失去時勇於「歸零」,才能重新面對自己,從頭開始,積極奮斗。
人生,難免會有成功與失敗、順境與逆境。無論何種境況,能適時把自己「歸零」,總是讓人海闊天空、心胸豁達。
歸 零於道,心胸豁達,更能瀟灑從容地應對一切。
2
歸零:大道至簡,讓心歸零
歸零的智慧,就是減法,就是刪除法,把一切多餘累贅,全部刪掉。
世事可能蕪雜,但是人心應該歸零,就像青天白日,簡單純粹;有時也應該「心如枯井,波瀾不生」。
老子《道德經》里說:「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意思: 「素」是沒有漂染的絲線,「朴」是沒有經過加工的木材,就是要保持一個樸素的思想境界,本色自然,簡簡單單地活著就行了。
心簡單了,世界也就簡單了;只有讓心歸零,才能笑對人生。
簡單,是生活的一種態度,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它讓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思想變得健康,撫慰日益疲憊的精神和肉體。
簡單,不是空白。它是經歷千錘百煉「復雜」後的狀態,匯集了人生百味的豐富與情感。
嘗盡人間百味,還是清淡最美;看過人生繁華,還是平淡最真。簡單,是看透人生的智慧結晶。
大道至簡,讓心歸零,一切安好。
3
歸零:有舍有得,戰勝自己
歸零是從頭開始,從零開始,不破不立,不捨不得,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蛇類每年都要蛻皮才能成長,蟹只有脫去原有的外殼,才能換來更堅固的保障。舊的思想如果不舍棄,新的思想就不會誕生。
著名作家劉震雲說:「歸零心態就是把自己心靈里的一切清空,把已經擁有的一切剝除,一切歸於零的心態。」
人生也像時鍾一樣,到了子夜就要「從零開始」,只有歸零,才會有新的周期與輝煌。
適時把自己「歸零」,才能不斷學習、重新開始,永葆青春。
人生最大的敵人莫過於自己。一個人是否成功,大抵決定於能否在不斷「歸零」的過程中戰勝自己。
比如,有些人取得了成績或榮譽,卻沒有「歸零」心態,就會不思進取,總躺在成績和榮譽上「睡大覺」,也就無法再次取得成功。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放棄也是一種選擇,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放棄,又不斷得到的過程。
杯子倒空了,才能裝水。攥緊巴掌,手裡什麼都沒有;張開雙手,就會擁有整個世界!
適時歸零,有舍有得,戰勝自己。
4
歸零:回歸本心,包容萬物
老子《道德經》里說:「道者,反之動也。」
意思: 「反」是反復、返回的意思。道就是宇宙向其自身回歸的運動規律。
萬事萬物從哪裡開始,也將會在哪裡結束;在哪裡結束,也將會在哪裡進行新的開始。
萬事萬物,都是一個螺旋式的上升,不斷的回歸,又不斷的更新,每一次突破都源於當初的歸零,像冬天把萬物生機收藏,將自己歸於原點,醞釀著春天的鳥語花香、青草綠樹。
讓心歸零,就是向我們的本心回歸,也就是那美好而純粹的初心,在紛擾變化的世界中,初心最真實、最珍貴。
讓心歸零,就是不忘初心,永不言棄。不為世俗所羈絆,不為名利所誘惑,不被虛無縹緲所牽制。
面對紛繁雜亂的世事,常懷「歸零」的心,不被外部世界所擾,才能堅守心中的那份寧靜,才能更好地接納新的挑戰,包容世間萬物。
「歸零」,人生之樹才會常綠:「零點」就是起點,不斷「歸零」,不斷開始;不斷「歸零」,不斷出發、從頭再來!
5
《道德經》:體悟智慧,人生更從容
《道德經》,是歷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2000多年來,它是中華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主峰。看其他書是踏上進步的階梯,讀《道德經》則是直接登上高山之巔,仰可觀宇宙之變化,俯可察世事之浮沉。
帝王把《道德經》看作是治國理政的法寶;兵家把《道德經》看作的克敵制勝兵法;養生家把《道德經》看作的長生久視的聖經;道家把《道德經》尊為得道成仙的祖訓。
總之,它是一部值得你去反復閱讀反復體驗的文化典籍。雖然它並不能為你提供成功的要義,但是它可以為你提供全新的啟迪。
但是古文理解起來晦澀難懂,非專業人士又很難系統地解讀它的全部含義,從而來指導自己的生活。
6. 中國歷史上有哪四位皇帝為老子《道德經》做過注
中國歷史上有四位皇帝為老子《道德經》做過注 他們分別是:唐玄宗李隆基, 宋徽宗 趙佶 , 明太祖朱元璋,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7. 怎樣看待馬王堆版《道德經》與通行版《道德經》不同的現象
據我所知,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 甲、乙本,書名不是《道德經》而是叫《老子》,這本《老子》是1976年3月 中國文物出版社刊行的首版。把《老子》這本書的書名改成《道德經》是在公元前179~前157 年的漢文帝時代,《老子》原文只分上.下篇,上篇 道經,下篇 德經。漢文帝時代以後的版本《道德經》才分為九九八十一章,而且,因漢文帝姓劉 名恆,封建時代的文人墨客著書立說都避諱當今皇帝的名字,因為漢文帝 名「恆」所以《道德經》的第一章中就把「恆」字換成了「常」字。
把《老子》的原文再一次的修改者是「五斗米道」創始人張魯,道徒們尊稱他為「張道陵」,張魯把《老子》版本內的 之、乎、者、也、矣、焉,大部都刪掉後,定《道德經》為五千字,張魯 修改《老子》原文的目的,是為了讓教徒們誦經時 順暢且便於記憶。我們閱讀《道德經》時,確實比閱讀《老子》要容易背誦和記牢。
《老子》原文與通行版《道德經》確實是有諸多的不同,閱讀《老子》原文,與閱讀《道德經》在理解經文的內涵上是有很大不同之處的。但是,語義還未到被破壞得體無完膚的程度。漢文帝時代把「恆」字換成「常」字;為避諱漢高祖劉邦的「邦」字,把《老子》原文里的「邦」字改成「國」字,這些改動只是體現了封建君主的威勢而已,還不致於成為專權者的一種治國手段。
老聃的學說,據《漢書-藝文志》說,是「出於史官」。就是說老聃作為周朝的史官,著書立說的思想來源是從歷史上的「成敗、存亡、禍福」之中吸取經驗教訓而總結出來的哲學理論。
老聃書中所提倡的柔弱、謙下、不爭、無為 等概念,對於我們著眼於「修身養性」的有識之士來說,有非常好的借鑒作用的。
《老子》與《道德經》雖然字數不同,理解老聃學說的內涵也會不同。但是,我覺得對於初學者來說,閱讀《道德經》比較容易理解、容易背誦和記憶。若是想進一步全面了解和理解老聃學說的深刻內涵,還是以《老子》版本為好,因為《老子》版本是以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 甲本 為底本的,比較接近於老聃學說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