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第二
① 道德經第二章,憨山大師註解
《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憨山大師註解:
此釋前章可名非常名,以明世人居有為之跡,虛名不足尚。
聖人處無為之道以御世,功不朽而真名常存之意也。意謂天下事物之理,若以大道而觀,本無美與不美,善與不善之跡。良由人不知道,而起分別取捨好尚之心,故有美惡之名耳。
然天下之人,但知適己意者為美。殊不知在我以為美,自彼觀之,則又為不美矣。譬如西施顰美,東施愛而效之,其丑益甚。此所謂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惡,丑也。又如比干,天下皆知為賢善也,紂執而殺之。後世效之以為忠,殺身而不悔。此所謂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此皆尚名之過也。
是則善惡之名,因對待而有。故名則有無相生,事則難易相成,物則長短相形,位則高下相傾,言則音聲相和,行則前後相隨,此乃必然之勢。譬如世人以尺為長,以寸為短。假若積寸多於尺,則又名寸為長,而尺為短矣。
凡物皆然,斯皆有為之跡耳。凡可名者,皆可去。此所謂名可名,非常名也。是以聖人知虛名之不足尚,故處無為之道以應事。知多言之不可用,故行不言之教以化民。
如天地以無心而生物,即萬物皆往資焉,不以物多而故辭。雖生成萬物,而不以萬物為己有。雖能生物,而不自恃其能。且四時推移,雖有成物之功,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其功,故至功不朽。不尚其名,故真名常存。
聖人處無為之道,亦由是也。蓋萬物作焉已下,皆是說天地之德,以比聖人之德。文意雙關,莊子釋此意極多。
② 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及譯文
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及譯文如下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梁顫鏈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萬物作焉而不辭 一作:萬物作焉而不為始)
譯文:天下的人都能認清美好的事物,就顯露出醜來了。都能認清善良的事物,就顯露出惡來了。因為事物都是互相對立而出現的,所以有和無由互相對立而誕生,難和易由互相對立而形成,長和短由互相對立而體現,高和下由互相對立而存在,音和聲由互相對立而和諧,前和後由互相對立而出現。這是永遠不變的——恆。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拒絕他們,生養了萬物而不佔有,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是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才不會泯滅
③ 《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 原文、今譯及解讀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è)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今譯】天下人都認定美為美,惡即已顯現;都認定善為善,不善即已存在。
【解讀】美與惡,善與不善,本為對立之物,世人皆知,美善之名,實已種下惡不善之根。
【原文】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hè),前後相隨。
【今譯】有與無相生相成,難與易相互促進,長與短相互對比,高與下相互映襯,音與聲相互融合,前與後相隨相依。
【解讀】世間萬物,皆由對立相生,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相互轉化。
【原文】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今譯】聖人以無為的方式處理事務,用無聲的教誨引導民眾;萬物自行生長,聖人不為其始,不為其主,不恃其功,功成而不自居。
【解讀】聖人以不幹涉、不強加的方式,讓萬物自然生長,聖人功成而不居,彰顯其謙遜、不貪之德。
【原文】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今譯】因為聖人不居功,所以其功績不離。
【解讀】聖人不居功,其功績自然持久,彰顯其深遠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