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如輔
Ⅰ 中國古代社會是否崇尚法治
中國古代社會,在本質上屬於人治,所謂法治,也是對民不對君。即使有監察體系,也附屬於皇權之下。法治就是以刑事法律為准繩來治理國家。不論古代的那一位帝王,為了維護其世襲統治,歷來都是嘴上講的仁義道德,可突際上全是用嚴刑厲法來治理國家的。就連秦皇、漢武也是如此,也不過是表面講講信義道德,這只是籠絡人心的一種手段而矣。在秦以前,不論是國王治理國家,還是諸侯管理一方領地,都推行的是用「法"來治理。
法制服務於皇權
皇權至上,德法兼用。大部分的歷史時期都是這樣,這又分兩種情況,君主推崇德治,那麼身後多數能拿個仁宗、孝宗的廟號,而推崇法治的強勢君主就復雜了,如秦始皇、隋煬帝等。限於篇幅,這里不展開討論。法治為主,德治為輔。這種情況一般是君主較為弱勢,相權或其它權勢強於皇權,如曹操時期。
中國古代,雖說儒治、法治方略是基於在人性前提,比如儒家傾向善、法家傾向惡,企圖依賴思想教育(德育)或法律懲罰(律法)來進行國家統治,但是最終強化的還是君權為核心的統治結構,君主變化了,治國方略就會有變數。德治為主,法治為輔。一般是什麼德宗、寧宗時期,皇帝或許儒弱,同樣也有權臣。
Ⅱ 孟子對法治的看法
孟子並不反對法治,但他更加強調的是德治。
首先,孟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主張「性善論」,強調人性本善。他認為,人生來就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這些「善端」是天生的,因此,治理社會應該順應人的本性,注重道德教化,而不是過於依賴嚴刑峻法。在孟子看來,法治雖然可以維持社會秩序,但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人民沒有內在的道德約束,法律再多也是枉然。因此,他主張以德治為主,以法治為輔。
其次,孟子認為,德治的關鍵在於君主。君主應該以身作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主的道德品質對國家的治理至關重要,只有君主具備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道德修養,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從而有效地治理國家。因此,孟子強調君主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約束,認為這是實現德治的關鍵。
最後,孟子雖然強調德治,但他並不反對法治。他認為,法治可以作為德治的補充和輔助手段。在某些情況下,法律是必要的,比如對於嚴重犯罪和違法行為,法律可以起到懲罰和震懾的作用。但是,法治不能代替德治,只有通過道德教化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
綜上所述,孟子對法治的看法是:法治雖然有其必要性,但德治更為重要。治理社會應該注重道德教化,順應人的本性,同時以法治為輔助手段。
Ⅲ 中國之治主要由什麼組成
由人治和法治組成,古代主要靠人治,法治為輔,進入新中國,開始逐漸進入法治社會,依法治國。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中國治理體制和中國治理道路。中國之治,是歷史上從沒有過的新型國家治理體系,體現著對解決人類面臨共同問題的中國智慧,更具有中國氣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
(3)法治如輔擴展閱讀:
中國之治,體現著對解決人類面臨共同問題的中國智慧,更具有中國氣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的高效治理,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和強大自我完善能力,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罕有的持續70年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
新時代中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超越了西方政治家提出的「民治、民有、民享」的理念,創新實踐著中華民族「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理想,創新實踐著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提出的人民當家作主、人人全面發展的願景。
Ⅳ 關於法治的詩句和句子
1.關於法治的句子『
關於法治的句子
1、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彰顯法治力量,建設法治中國。
2、德行天下,法治社會,人人用法,和諧中華。
3、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讓法治精神成為全民的信仰。
4、學法辨是非,守法踐於行,憲法廣宣傳,社會更安寧!
5、以憲為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人為本,共同構建法治社會。
6、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堅決實施依法治國,讓憲法走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遍及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7、學法愛法維護法,知法用法行天下。
8、依憲治國,處處政通人和;依法興邦,人人安居樂業。
9、古語雲:「法不阿貴,繩不繞曲」。只有法律才能保障我們每一位公民的權利和只有!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母法,也是根本大法。大學生更是要主動知法、學法,帶頭做憲法的「代言人」!
10、學法以正,普法以誠,明法以精,尚法以恆。
11、積極學憲,懂法明理,規行矩步,一生受益;人人守法,處處和諧,更好明天,同心協力。
12、普法人甘願用自己的青春與汗水做法治中國的奠基石,致敬!我們和你們一起奔跑在實現法治夢、中國夢的路上。
13、法律知識很重要,學法懂法不可少!學法入心底,不觸高壓線!首發過生活,幸福有保障!用法維權益,說話有底氣!知法守法做表率,家鄰和睦安寧在,人人歡樂笑開懷。
14、忠於憲法,服務社會。
15、發揮憲法作用,樹立憲法權威,普及憲法知識與價值,讓憲法權威深入民心,人民才有法的保障,國家才能更加富強!
16、為官者依法,國泰民安;為名者依法,和諧發展;為商者依法,商機無限;為友者依法,高朋滿座。
17、知法分清榮辱,學法明辨是非,用法處理紛爭,懂法不會吃虧。手法從我做起,護法人人有責,宣法社會更美。
18、普法的核心在於普憲,依憲治國,發揮憲法作用,樹立憲法權威,塑造憲法信仰。憲法作為最重要之法律,一定要銘刻在公民的內心裡!
19、國泰於法正,民安於律清。
20、如果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一棵大樹,憲法就是這棵大樹的根基。憲法是法之統帥,從憲法出發,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21、學習憲法,就是要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憲法觀念,培養憲法意識,普及憲法知識,塑造憲法文化,使憲法更加貼近我們生活,成為生活中的規則與習慣。
22、新時期的憲法經歷了幾次修正以來,更具有獨特的中國特色,依法治國,保障人權寫入憲法,使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最終的受益者,憲法保障無處不在,憲法精神無處不在!
23、憲法讓我感受到國家對人民的尊重和保護,守法學法,從你我做起。
24、憲法,乃國之根本,民之倚仗。
25、憲法是根亦是魂,立國之本此為准,護法守法不在口,依法行事在走心。
26、感受憲法價值,擴大憲法基礎,注重憲法形象,維護憲法尊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駕,為人民幸福生活護航!
27、法由民出,權依法使,學法辨是非,守法踐於行,弘揚憲法,遵紀守法,辦事依法,最好辦法。
28、學法,知法,立身守法;用法,護法,辦事依法。
29、堅守努力,接力前行,法治的力量就會生生不息,法治中國的夢想也定會實現。
30、莫道行路難,守法路自寬。
2.有關法治的詩句、名言警句
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2、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3、法不阿貴,繩不繞曲。
——韓非子4、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5、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
——沈家本6、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 ——列寧7、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林肯8、我們成為法律的奴隸,是為了能夠保有自由。 ——西塞羅9、你所說的話不一定正確,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伏爾泰10、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11、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12、人無信不立, 國無法不安。13、普法是國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為人處事的根本。
14、誠信塑造美麗人生 法治鑄就平安中國。15、法律的保護比個人的保護更有力。
16、好的習慣比好的法律更有價值。17、任何權力都不得位於法律之上。
18、保護惡就是侵害善。19、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0、好人因為愛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壞人因為恐懼刑罰而憎恨犯罪。21、以身試法者愚 ,以法維權者智。
22、絆人的樁不在高,違法的事不在小。2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
——孟德斯鳩25、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幣,一面寫著平等,一面寫著自由,這枚金幣叫人權。——盧梭26、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27、與其責罵罪惡,不如伸張正義。——英國作家丁尼生28、不知事實可以作為借口,但不知法卻不能開脫(罪責)。
29、法律決非一成不變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風浪而起變化一樣,法律也因情況和時運而變化。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第7頁30、有損害即有賠償。
31、天平的一邊放上自由,另一邊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32、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英]波洛克33、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我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磚石上。高爾斯華綏34、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
35、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36、法,治國安邦之利器。
3.關於法制教育的詩與句子.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象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
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於立法者的教養。
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法律應該是穩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
法治概念的最高層次是一種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礎,應該是對於人的價值的尊重。
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付給律師的費用不應據其在法庭上陳述時間的長短,而應據其辯護質量的優劣。
婚姻的結合要求夫妻雙方都要忠實,忠實是一切權利中最神聖的權利。
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盡量大可能把關於他們的意志的知識散布在人民中間,這就是立法機關的義務。
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讓我們維護公平,那麼我們將會得到更多的自由。
如果法律沒有恐懼支撐,它絕不能生效。
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倘若世上沒有壞人,也就不會有好的律師。
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
刑罰的威懾力不在於刑罰的嚴酷性,而在於其不可避免性。
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
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
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
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
4.有關「法治」的詩詞有哪些
1.政理訟平法治天
作者:榮三金
原文:
執法嚴明善且賢,為民審案慎用權。
公私市物皆有度,政理訟平法治天。
2.法治進萬家
作者:鄒 寧
原文:
依法治國出奇葩,尚德崇儀遍中華。
黃鍾大呂風雅頌,春風伴我進萬家。
3.建設法治無錫
作者:曾壽松
原文:
塵事紛繁憑法治,潔身勤政法為先。
法規嚴峻齊遵守,社會和諧法治篇。
4.法治謠
作者:徐素娥
原文:
權言代法一帚銷,方略為綱看今朝。
法正民安神州樂,律清國治萬民昭。
5.依法治國萬年春 三首
作者:蔡棣華
原文:
改革開創新局面,國富民強巨龍騰。
建功立業須依法,無限前程旭日升。
社會和諧萬象新,城鄉錦綉四時春。
龍騰虎躍千帆疾,法制護航功業存。
創業艱辛守業難,紅旗不倒國方安。
遵循法度金湯固,華夏騰飛日可攀。
6.詠法治
作者:毛明強
原文:
常觀古與今,秩序法中尋。
國治商鞅令,家和琴瑟音。
時時依律則,處處得民心。
法治新城市,和諧勝萬金。
7.沁園春·吟無錫贊法治
作者:吳彩虹
無錫風光,千頃煙波,萬戶廠商。望波濤浩渺,連通皖浙;產銷暢旺,跨越洲洋。汽艇游湖,靈山禮佛,品茗泉邊興味長。清寧夜,看市容璀璨,滿目琳琅。 城鄉如此輝煌,幸法治英雄日夜忙。有人民法院,公平正義;公安民警,守崗巡防。檢察司法,糾紛化解,天網恢恢狐鼠慌。吟無錫,正千帆競發,追向朝陽。
8.記《無錫普法》雜志
作者:馮榮興
原文:清明盛世究原因,法治領先由此生。
銅表始終規天地,恩威到底不由人。
從來治國憑圭臬,畢竟安邦靠經綸。
法海迷航誰指引?當代韋陀點迷津。
5.關於法治的 詩句
西周 親親尊尊行五禮,(親其所親,尊其所尊;五禮:吉凶禮賓嘉) 質牛劑器貸傅別。
(買賣:牛、奴隸稱為質,器具等稱為劑;借貸關系:傅別) 六禮七出三不去,(婚姻六禮;休妻制度) 立嫡以長不以賢。(嫡長子繼承製) 聽訟斷獄表刑禮,(民刑區分;德主刑輔,出禮入刑,相為表裡) 辭色氣耳目真偽。
(五聽) 官來伙反內惟過,(五過) 群臣官吏刺國人。(司法三刺) 春秋戰國 鄭鑄刑書晉鑄鼎,(名稱不同,也有先後,但都在鼎上鑄) 鄧析私殺用竹刑。
(鄧析私寫竹刑,被王殺之,但用其竹刑,諷刺) 盜賊網捕魏雜具,(魏國李悝做法經六章) 商鞅律改法治秦。(秦改法為律,有內涵) 輕罪重刑法經論,(重刑原則) 六禁雜典具總則。
(六禁規定在「雜」章;「具」為總則,具其加減) 強秦勵耕軍功獎,(井田制、軍功等制度強國) 廢卿郡縣奸誣連。(削弱地方權力,建立縣亭制,誣告反坐,株連制度) 漢 上請恤刑相首匿,(上請制度;親親得相首匿:漢宣帝) 緹縈上文廢肉刑。
(文:指漢文帝;廢肉刑是「雖有減刑之名,卻有殺戮之實」) 春秋決獄心定罪,(春秋決獄的宗旨是:以心定罪) 秋冬行刑應天人。(秋東時節,天地肅殺,好日子,以後就有了「秋審」等) 三國兩晉南北朝 魏八議,(曹魏) 南陳北魏官當始。
(官當在兩個地方開始:南朝陳國和北朝魏國,不是三國的曹魏) 齊重罪,(重罪十條) 晉齊五服以制罪。(晉律北齊,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相犯者遠近高低各不同) 北魏死刑需復奏,(死刑復核) 南北宣布廢宮刑。
(法律宣布廢,但後世還有) 北魏胡刑鞭與杖,(胡人之刑:鞭與杖) 齊律啟後又承前。(齊律地位很高,但說隋律有承前啟後也是正確的) 隋 隋文煬帝開皇律,莫要十罪要十惡。
商周黥劓剕宮辟,(舊五刑) 更得笞杖徒流死。(新五刑) 唐 高祖建唐顯武德,(唐高祖奪天下,作《武德律》) 貞觀作律加役流。
(貞觀之治) 永徽高宗唐疏議,(高宗年代作永微疏議,史稱唐疏議,) 刑統匯編政六典。(刑法匯編;行政法典) 公罪私罪吏憂喜,(公罪輕私罪重,官吏兩為難) 未舉自首揭自新。
(自首和自新的界限) 類推以明舉輕重,(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 贓殺保辜化外人。(六贓;六殺;保辜;化外人) 宋 編敕破律宋刑統,(皇權當道,一人說了算) 折杖配役常凌遲。
(但《宋刑統》沒有正式規定「凌遲」) 契約細分買典借,(商事發達) 室女分承准妻離。(女人地位提高:在室女可以繼承;妻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提出離婚) 翻異別勘另審訴,(注意操作方式) 證據勘驗原被舉。
(講究證據調查;舉證責任明確) 南宋慶元凌遲定,(凌遲源於五代西遼) 立命繼子與絕女。(夫亡而妻在,立繼從妻,稱立繼,夫妻俱亡,立繼從其尊長,稱命繼;女子和繼子有繼承權,但分在室女和出嫁女時候各人繼承比例不同) 明 明刑弼教朱大誥,(大誥只在朱元璋時代用,明刑弼教是對刑罰理學角度另一種解釋) 大明會典學六唐。
(行政法) 重輕兩極衛廷杖,(標榜新意,重其所重,輕其所輕;「衛」是間諜;廷杖讓老臣顏面何存?借口奸黨充軍刑。(奸黨:是為皇帝任意殺戮功臣提供法律依據;充軍是流刑以外增加) 清 大清律例集大成,(封建法律的大成者) 事成條則例統稱。
(法律形式:事例、成例、條例、則例) 大清會典仿明政,(行政法) 文字無獄類大逆。(雖無「文字罪」,但將其視為「大逆」) 晚清 現行刑律渡新律,(清楚哪個是過度性的) 首創商律和民草。
司法行政始離異,欽定憲綱挽殘局。民國 臨時約法史憲件,(第一個憲法性文件) 天壇憲草限袁賊。
(孫文限制袁世凱的法律手段:共和制) 奈何約法復辟帝,(袁世凱也作約法掃除障礙) 賄選憲法正式行。(曹琨賄賂當選,正式實行憲法) 明清會審制度 (明) 重案朝審五大宦,九卿圓審翻供皇 (清) 京師熱,笞杖快決好空牢,(笞杖等輕刑集中復核,能放則放) 清秋爽,斬絞監侯死復審,(地方上報死刑(斬絞監侯)的復審) 霜降朝,刑部嫌重附京侯。
(1、刑部判決重的;2京師附近斬絞監侯的復審)。
6.關於法律的詩句有哪些
1、
《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膠西前輩鄭康成,千載遺風及後生。
舊學詩書儒術富,兼通法律吏能精。
還家彩服頻為壽,得邑河壖喜有兵。
民事近來多迫促,弦歌聊試武城聲。
2、
《送師道弟守德慶》
年代: 宋 作者: 陳宓
乃父高皇侍從臣,汝今潛邸牧疲民。
天低日近偏臨照,士曠人稀費撫循。
得暇詩書休釋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舟來勿寄南方物,只寄平反愜老親。
3、
《詠史上·宣帝》
年代: 宋 作者: 陳普
不將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數國囚。
4、
《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襄
我愛仙居好,公餘日在房。
憂民極反覆,責已未周詳。
法律行隨手,詩書坐滿箱。
老來須向學,多病喜平康。
5、
《次韻黃簿》
年代: 宋 作者: 陳造
先生不著惠文冠,須信論才當價難。
法律剡章真未盡,盍言粹學輩豪韓。
6、
《新作南門》
年代: 宋 作者: 蘇轍
於公決獄多陰功,自知有子當三公,
高作里門車馬通。定國精明有父風,
飲酒一石耳目聰。漢家宰相仍侯封,
左右中興始且終。我家讀書自我翁,
恥言法律羞丘戎。中年出入黃門中,
智巧不足稱愚忠,雖雲寡過亦無功。
不忮不求心粗空,舉世知我惟天工。
恃此知不累兒童,作門不庳亦不隆。
陋巷正與顏生同,勢家笑唾儻見容。
7.關於法制的古詩句
歌詩謠》之一百八十六 遵紀守法三句半
姒傳雙
引言
1.舊有《莫爭打》一詩
時閑憤怒便引拳,
招引官方在眼前。
下獄戴枷遭責罰,
更須枉費幾文錢。
2.舊有《莫應對》一詩
人來罵我逞無明,
我若還他便斗爭。
聽似不聞休應對,
一支蓮在火中生。
3.舊有《戒爭地詩》
他侵我界是無良,
我與他爭未是長。
布施與他三尺地,
休誇誰弱又誰強。
8.有關法制的古詩詞
自從四方多法律宋並敘 《次韻子瞻見寄》 8、不將法律作春秋宋陳普 《詠史上·宣帝》 10、掃除詩書誦法律宋蘇軾 《石鼓》 4、法律滲商君宋何夢桂 《和夾谷書隱先生寄題蛟峰石峽書院三十韻》 14、司馬八法律以規宋毛直方 《贈督師曹將軍》 15 1、法律忌脫遺宋張鎡 《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 20、法律行隨手宋陳襄 《和鄭閎中仙居十一首》 11、前人唯法律宋梅堯臣 《送何濟川學士知漢州》 17、兼通法律吏能精宋蘇轍 《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7、富貴拘法律宋梅堯臣 《長歌行》 16、恥言法律羞丘戎宋蘇轍 《新作南門》 19、先公法律自治身宋陳宓 《送師道弟守德慶》 9、惟用法律自繩己唐韓愈 《寄盧仝》 2、自従四方多法律宋蘇轍 《次韻子瞻見寄》 6、此雖法律所無奈宋蘇洵 《自尤》 18、法律存 *** 《唐受命讖》 3、始讀法律親笞榜宋陸游 《秋懷》 5、法律剡章真未盡宋陳造 《次韻黃簿》 12、法律森嚴信殊絕宋高斯得 《孤憤吟上十韻》 13、且說高王寬法律宋鄭剛中 《樓樞蜜過華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謹用韻作》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