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泛道德

泛道德

發布時間: 2024-12-16 21:57:28

『壹』 泛道德取向是什麼意思

就是泛道德化,認為應該用道德解決一些本應用法律等其它手段解決的問題。
泛道德主義是一個倫理學概念,也是一個社會學概念。它是指,在某個社會下,社會形成的道德規范或者對個人人品要求在正常人的能力范圍之外,以至於惟道德是論。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各種社會問題往往都歸結為人的道德境界問題,歸結為自私、物慾、怯懦,歸結為犧牲和奉獻精神的丟失。對於沒有按照社會道德從事的人,將遭到道德批判。

『貳』 論述我國現在都是法制社會,為什麼還要靠道德來調整各種社會關系

法律與道德都是人類社會特定經濟關系的產物,法律屬於社會制 度范疇,道德屬於意識形態范疇。兩者都是調控社會關系和人們行為 的重要機制。法律是由國家制定並強制實施的行為規范,道德是依靠 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思想教育調整行為的規范。兩者既相互 區別,又相互滲透、互相支持、互相轉化、相輔相成。法律與道德的 有機結合、協同發展,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法德並舉:歷史的借鑒 法律與道德關系為中國歷代統治者所重視。早在西周時統治者就 提出「明德慎罰」的思想。它標志著奴隸主階級對法德之間的關系有 了自覺的意識。孔子是儒家倫理道德思想的創立者,他意識到法律和 道德是兩種不同的治國手段,認為善德觀念只能以道德教育來引導, 僅靠刑罰是不行的。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 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秦用嚴法和酷刑 排斥道德而短命,西漢統治者總結了秦亡的教訓,提出「禮法並重」, 繼而董仲舒論證了「德主刑輔」的思想,認為「刑者德之輔,陰者陽 之助也」(《春秋繁露·天辨在人》)。無論是「明德慎罰」、「禮 法並重」,還是「德主刑輔」,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的倫理綱常。封建 的「法治」是人治下的「法治」,是泛道德主義,是把法律作為手段 來配合推行封建的倫理道德。數千年來,歷代統治者把倫理道德與政 治相結合,禮與刑融為一體,使僵硬的法律規范藉助於道德提升為人 們自覺的內心信念和行為標准。 西方對法律與道德關系的探討也源遠流長。早在兩千多年前,古 希臘思想家柏拉圖就認為,法律是維護正義的手段,正義就是以善待 友,以惡對敵。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主張守法是人的道德責任,法 律的制定必須著眼於德和善。亞氏曾說,法律的實際意義應該是促成 全邦人民都能進行正義和善德的永久制度。他認為,法律應當是實現 正義、美德和幸福的各項原則。西方許多著名法學家都認為,人對社 會道德理想的追求是通過法治體現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是斯多哥學 派的自然法,它對羅馬法和羅馬法學產生了巨大影響。自然法的核心 就是認為法律是善良和公正的藝術,自然法構建了自然、理性、正義、 平等的價值體系。17、18世紀以後,自然法思想又被資產階級法學家 作為反對封建專制的武器。自然法學派最突出特徵是認為符合道德的 法才有效力,與道德沖突的法則是惡法。在西方傳統中,有許多值得 我們借鑒的關於「守法」的道德觀,如柏拉圖的「人們必須有法律並 且遵守法律,否則他們的生活將像最野蠻的獸類一樣」的名言;近代 的「愛法律」作為「國民公德」的核心等等。這些道德觀強調守法是 公民的道德責任,自律就是對法治的強有力的支持。 從中西方法律與道德關系的發展脈絡中可以看出:東方倫理法與 西方自然法都主張把外在的法律內化為人們自覺的意識,法律只有成 人們的心理、情感需要才能得到普遍自覺的遵守。法律與道德是互相 滲透、互相融合、相互轉化的。法律總是代表著社會最基本的道德追 求,如勿偷盜、勿殺人就是社會最基本的道德。 法德並舉:理論的剖析 法律與道德雖然屬於不同范疇,調整著不同領域的社會關系,但 它們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具有共同的基礎和目的。它們都以權利和義 務為調整內容,存在著相互滲透、互相轉化、相輔相成的關系。 社會主義的法律和道德都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它們一 旦形成便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並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巨大的能動作 用。社會主義的法德目的和方向都是一致的,它們都是為維護社會主 義的經濟基礎服務的。 社會主義的法律道德有著相同的價值導向和功能。人對生命意義 的價值追求和信仰,對是非、善惡、美醜價值的選擇和評價是人類社 會獨有的。這種價值追求和信仰存在於每個時代、每種社會形態中。 同樣,社會主義絕不僅僅指它的國家形式,其核心是具有社會主義信 仰並具有共同的衡量善惡、美醜、是非價值標準的共同體,是為振興 中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同奮斗的群體。這種具有共同理想、共 同目標、共同價值標准和追求的民族精神,才是當代社會主義中國得 以存在發展並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柱。 社會主義法律與道德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一方面,社會主 義道德建設需要法律的保障。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成 員有先進與後進之區分。道德是多層次的,而且是多元的,不可能用 同一標准去要求所有的人,況且社會上還總有些置基本道德於不顧的 極端個人主義者。為了保護人民長遠的、根本的利益,必須有法律強 制力,這種強制力就是對違反基本道德的威懾。法律一旦形成,對社 會主義道德起著增補、強化和保障的作用。盡管沒有一個國家完全靠 強制力來維持,但如果沒有強制力的保障,任何一個國家都很難保持 長治久安。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法律的實施和遵守,必須依賴於道德 的支持。作為維護社會秩序的法律,反映了社會主義基本的道德,體 現為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和價值觀。 如果法律違背了社會主義最基本的道德標准,不僅得不到公眾的承認, 而且會破壞生產力,阻礙社會的發展。 法德並舉:時代的要求 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只有大力加強法制建設,才 能最終保障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確立。當代世界各國出現了道德法律 化的趨勢,大部分公眾道德被納入法律框架之中,但要真正得以實施, 還必須把外在的他律變為人們內心的自律。這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法律與道德之間存在著互為條件、彼消此長、相互轉化的動態互 動補機制。即是說道德向法律轉化,稱之為道德法律化;法律向道德 轉化,稱之為法律道德化。這種互動互補機制的建立,會使社會成本 消耗減少,效益增大,從而成為調控社會關系和行為的有效杠桿。這 是因為法律和道德各有優長,也各有局限。特別是在經濟活動中,由 於利益的驅動和市場的擴大,多元經濟主體之間的活動雖然需要道德 的支持,但必須有強有力的法律制度進行規范,才能使有不同動機、 不同目的的多元主體有秩序地合作。如「誠實守信」原本是道德原則, 但隨著商品經濟發展,「誠實守信」已進入西方許多國家的民法典和 我國的民法通則。目前無論東西方都有道德法律化加強的趨勢,特別 是對環境、生態的保護方面強化了道德的法律化。尤其是高科技的飛 速發展,對社會倫理帶來一系列困惑和危機,更需要法制的強制力, 因為,在強制方面法律優於道德的自律。 法律與道德互動機制的另一方面還有法律的道德化。因為法律也 不是萬能的,它有自身的局限性。一是法律所適用的范圍與道德相比 狹窄得多,而且法的穩定性往往也就是它的滯後性;二是在現實生活 中,人們的行為變化萬千,豐富多彩,用僵硬的、機械的規則,難以 取代充滿個性色彩的現實生活的「個案」。這就需要道德的補充,無 論立法、執法全過程中都離不開道德的支撐。可見,法律與道德是不 可分離的有機整體。因此,科學地評價法德之間的關系,並合理地開 發利用這兩種資源,對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疑具有現實而深 遠的意義。

『叄』 中國傳統文化的泛道德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1、提升文化的凝聚力。我國是人口大國,我們要擁有統一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規范,這也就是現如今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只有被人民群眾掌握才會凝聚成社會共識,表現出文化發展最主要的民族凝聚力,所以我們必須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核心任務。
2、提升文化的吸引力。為了提升文化軟實力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展示出該國家或是該民族特色的文化吸引力。這是因為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傳統文化可以通過依附在語言和其他載體上,逐漸凝固和演化成一個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通過這種文化環境引導她的國民的行為,達到協調整合社會的作用,並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3、提升文化的普及力。也就是加強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教育,讓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廣大。我們要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充分利用大眾傳媒,有意識地引導廣大民眾喜愛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最終使其成為民族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價值觀念,沉澱在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心靈深處。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要有意識的加強傳統文化在學生中的學習力度,在教學中增加對傳統文化的學習,開展具有濃厚傳統文化色彩的活動,使他們自覺願意接受和欣賞。
(二) 振興中國文化產業
就目前形勢來看,文化競爭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主要特徵,我們要找准我國文化的發展方向,滿足人民對文化的要求,提升文化軟實力,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因此,我國要大力發展我國文化產業。首先我們要制定科學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制定文化產業的管理辦法,盡量減少政策辦法中不足的地方。其次是深化和完善文化產業的政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體系,找到一條適合中國文化自己的道路。最後就是加大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扶持。設立規范化的文化產業組織,政府積極引導文化產業發展,加強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和支持。 (三) 加強文化傳播和交流
關於文化傳播和交流,首先可以想到的就是文化外交,在國際交往中,文化往往能夠起到政治和經濟難以達到的作用。所以文化外交在國際中成為一個熱點話題。我們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對外傳播策略,擴大其在國際傳播中的份額,使其他國家能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文化,進而了解中國;促進漢語的標准化和規范化,提高世界對漢語以及中國文化的認同,形成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全力打造中國品牌的文化,創造出一批原創性比較強的文化產品,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
大力弘揚和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緊迫任務。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國家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每一個中國人,我們要努力發揮自身的文化優勢,重視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

『肆』 泛道德主義的特徵

泛道德主義要求社會排斥一些「不道德」的人,因此會出現人與人之間無法正常相處。由於每個人都存在「不道德」的地方,只不過被各種表現出來的假象和謊言所掩蓋。因此,任何人隨時都可能遭到各種攻擊。人和人之間往往會互相防備。
除此之外,還會造成「不承認錯誤」、「一錯錯到底」的現象。在這種社會體系下,人和人之間有任何誤解或者矛盾,往往不會通過溝通、分析和反省來解決,而是會採用很多極端的方法,如雙方都採用暴力的手段來解決。因為,任何一方如果進行分析和反省,必然自身有造成矛盾的責任。有責任,那麼這一方在「道德上」就吃了虧。所以,就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如果發生沖突,互相都不能回頭。最後必然是,實力大的一方佔領道德制高點,取得「勝利」。 「不道德」者由於遭到他人批判、貶低,甚而達至虐待的程度,會導致反抗社會的心裡。即便一些社會道德確實是不文明的行為,被攻擊者也會予以否認。因此會出現仇恨社會、仇恨他人,最終導致大量的人棄善從惡,導致社會災難。

『伍』 泛道德主義特徵

在泛道德主義的社會環境中,人們普遍抱有高標準的道德期待。集體中,人們被鼓勵展現出無私、堅韌、樸素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如在互相批評和自我批判的文化中,如中國的文革時期,道德上的瑕疵往往會成為被指責的對象。若有人公開表示難以達到這些要求,往往會遭受他人的攻擊和質疑。



在這個社會中,道德被視為衡量個人品行的首要標准,而非現代社會所倡導的寬容、禮貌、智慧和誠信等特質。這里的「道德」更像是一套被廣泛接受的行為准則,或稱為「世故」。個人的道德評價至關重要,一旦被大眾否定,可能導致在社會中難以立足,如「先做人後做事」的觀念就體現了泛道德主義的特點。



在人際沖突中,泛道德主義傾向下,人們不再通過溝通和理性的討論來解決問題,而是通過爭搶道德制高點來占據優勢。這種情況下,人們可能會不擇手段,道德武器成為攻擊他人的有力工具。



對於那些未能遵循社會主流道德的人,他們往往會遭受嚴厲的懲罰,這些懲罰可能超出必要,如身體暴力、排斥和誹謗。就連與「不道德」者交往的人,也可能被社會大眾孤立,反映出社會對道德一致性的嚴格要求。


(5)泛道德擴展閱讀

泛道德主義[1]是一個倫理學概念,也是一個社會學概念。它是指,在某個社會下,社會形成的道德規范或者對個人人品要求在正常人的能力范圍之外,以至於惟道德是論。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各種社會問題往往都歸結為人的道德境界問題,歸結為自私、物慾、怯懦,歸結為犧牲和奉獻精神的丟失。對於沒有按照社會道德從事的人,將遭到道德批判。[2]

『陸』 泛道德主義的解決方法

理性和寬容是解決泛道德主義的唯一方法。現代社會的公民不僅應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更應該具備基本的法律常識和清醒的理智。只有不觸犯法律的邊界,才能形成真正良善而不矯作的道德氛圍。對他人寬容,對他人理性。遇到矛盾理智思考,理智分析才能夠讓社會遠離泛道德主義,促進社會健康發展

『柒』 孔子的觀點

施教的方法,它的最大特點是著重在啟發。孔子根據每個弟子的性格、主要優缺點,而加以相應的及時的教育。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裡能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復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孔子說:「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事實上冉有和子路的主要毛病正在這里。冉有曾告訴過孔子:「不是不喜歡你講的道理,就是實行起來力量夠不上呢。」孔子說:「力量夠不上的,走一半路,歇下來,也還罷了;可是你現在根本沒想走!」這就是冉有的情形。子路不然,子路是個痛快人,孔子曾說他三言兩語就能斷明一個案子。有一次,孔子開玩笑地說:「我的理想在中國不能實現的話,我只好坐上小船到海外去,大概首先願意跟著我的準是仲由了。」子路當了真,便歡喜起來。孔子卻申斥道:「勇敢比我勇敢,可是再也沒有什麼可取的了!」這就是子路的脾氣。孔子對他們說的話,都是對症下葯的。
孔子對其他弟子也同樣有中肯的批評。顏淵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但因為顏淵太順從他了,便說道:「顏回不是幫助我的,因為他對我什麼話都一律接受!」又如孔子是主張全面發展的,如果單方面發展,他認為那就像只限於某一種用處的器具了,所以說:「有學問、有修養的人不能像器具一樣。」可是子貢就有陷於一偏的傾向,所以他就批評子貢說:「你只是個器具啊!」子貢問道:「什麼器具呢?」孔子說:「還好,是祭祀時用的器具。」意思是說,從個別的場合看來,子貢是個體面的器具,卻沒有注意到全面的發展。

循循善誘:
孔子注重啟發,他善於選擇人容易接受的機會給予提醒。他說:「如果一個人不發憤求知,我是不開導他的;如果一個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鑽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覺困難的時候,我也不會引導他更深入一層。譬如一張四方桌在這里,假使我告訴他,桌子的一角是方的,但他一點也不用心,不能悟到那其餘的三隻角也是方的,我就不會再向他廢話了。」
孔子又往往能使人在原來的想法上更進一步。子貢有一次問道:「一般人都喜歡這個人,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這不夠。」子貢又問:「那麼,一般人都不喜歡這個人呢?」孔子說:「也不夠。要一切好人都喜歡他,一切壞人都不喜歡他才行。」
孔子對弟子使用的語言往往是含蓄而富有形象的,讓人可以咀嚼,卻又很具體。孔子看到有些人雖然不是不可教育,但根本不努力,又有些人卻努力而不得其道,因而也沒有成就,便對弟子們說:「莊稼是莊稼,可是光有苗頭,長不出穗兒來的,有的是;長了穗兒卻是個空殼兒,不結米粒兒的,也還是有的是呢!」
孔子在教導弟子的時候,最反對主觀自是。他說要根絕四種東西:一是捕風捉影的猜想,二是把事情看得死死的,三是固執自己片面的看法,四是把主觀的「我」看得太大,處處放在第一位。

「三人行必有我師」:
孔子也常常以自己虛心的榜樣來教育弟子。他曾說:「我不是生來就知道什麼的,我不過是喜歡古代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很勤懇、很不放鬆地去追求就是了。」又說:「三個人一塊兒走路,其中就准有我一位老師。」還說:「我知道什麼?我什麼也不知道。有人來問我,我也是空空的。但我一定把人們提的問題弄清楚,我盡我的力量幫他思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一個當慣了教師的人,往往容易擺出一副無所不知的架子,有時甚而不知道的也冒充知道。但作為一個教育家的孔子卻一貫虛心,對於求知是抱有嚴肅認真的態度的。孔子曾向子路說道:「仲由啊,你知道什麼是教育嗎?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才是真知道。一個教育者是應該這樣的啊。」

活到老學到老:
孔子常常以自己的不斷求知、積極學習態度來鼓舞弟子。他說:「我學習的時候,老怕趕不上,又怕學了又丟掉。」他又說:「十戶人家的村子,找我這樣忠厚信實人不難,可是找我這樣積極學習的,就比較少。」他時常以不疲倦的學習,以致忘了憂愁、忘了衰老來形容自己。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和思考都重要,他說:「光是學習,不去思考,就得不到什麼;光是思考,不去學習,也是白費精神。」但孔子更重視學習,他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弟子們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只管想來想去,但是沒有什麼收獲,不如實實在在的學習有益處。」

要有恆心,堅持不懈:
弟子有在學習上鬆懈的,他就加以批評。宰我白天睡懶覺,孔子就說:「爛木頭是不能刻上什麼的,爛土牆是不能畫上什麼的,我對於宰我還有什麼辦法!」子貢忙著批評別人,而放鬆自責。孔子便也對他說:「端木賜啊,你這么聰明嗎?我就沒有這么些功夫!」

不能自滿:
孔子最反對人在學習上自滿。子路看見古代詩歌上有這么兩句:「也不害人,也不求人,走到哪裡,也是好人。」便老背這句話,滿足了。孔子於是說:「這哪裡配稱好人呢?」

「溫故而知新」:
在學習中,他很注重溫習,也就是把學習到的東西要鞏固起來。他說:「學習會了的東西,時常溫習一下,不也很有樂趣嗎?」溫習就能熟練,熟練就會有創造,所以他又說:「溫習舊的,能產生新的心得,這樣就有資格當老師了。」

不恥下問:
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麼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後,為什麼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弟子們想:「老師常向別人求教,也並不以為恥辱呀!」

孔子思想在中國兩千多年歷史中,一直占據統治地位。其許多教條,「學而時習之」,「三十而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克已復禮為」,對舊時代許多受過教育的人,均是琅琅於口的。一些思想,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成了許多中國人人格修養的重要內容。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繞不過孔子這個名字。

孔子及其思想,在相當一個時期,沒有人責疑,也不允許人們責疑。責疑孔子,是大逆不道,正如對皇帝出口不遜,也是大逆不道一樣。直到近代,在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背景下,隨著中西文化交流增多,人們才開始反思孔子及其思想的消極性,並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自此,孔子及其思想雄風不再,而科學和民主、個人自由與價值的思想,以不可阻擋之勢在社會上蔓延發展開來。這是一種時代進步。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有一場批林批孔運動,孔子被貼上奴隸主階級代理人標簽,遭到猛烈批判。林彪四人幫被打倒,孔子作為文革受害者,處境有了一些改善。九十年代,中國掀起一場抵制西方文化運動,於是孔子進一步熱了起來。一些「資深」學者辦起雜志,搖旗吶喊。一些大學辦起「國學研究所」,為孔子思想復興進行理論准備。一些城市辦起國子監,向少年兒童灌輸孔聖人「治家修身平天下」道理。使人看到,在不久的將來,對孔子及其思想的尊重,又會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光明前景。

「五四」時期的民主和科學,可以不講。它太西方了,不合中國國情。而孔子則絕對不能不講的。正如前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大人所說:「孔子之道,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樹萬世之師表,亘百代而長新」。不崇孔子,國將不國,民將非民,中華將無以為中華也!

孔子何許人?儒家、儒教思想,又是何物?果真如此超凡入聖、妙不可及乎?

非也非也。世間既無聖人,也無聖物。誇大孔子及其思想,是荒謬的。愚味了自己的頭腦,也愚昧了整個社會。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自幼喜歡傳統的儀禮制度。同時也做過其他事情。如倉庫管理員、管理牧場牛羊的事。三十幾歲時,開始講學為業。有眾多學生,相傳收弟子三千多人,其中較有名的有七十二人。他整理上古時代的文化典籍,如《詩》、《書》、《禮》、《易》,在保存古代文化上做出一定貢獻。晚年專門編修魯國的史書《春秋》。孔子熱心於政治,曾周遊列國,宣傳他的仁政。但終不見用,鬱郁而終。其思想觀點,集中見這於後人編撰的《論語》。

作為一個教育家,孔子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他第一個大規模地招收弟子,在中國教育史上開了一個先例。他主張「有教無類」,使一些貧寒之士也受到了教育。他的許多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不憤不啟」,閃耀著教育思想的光輝。即使是時間過去了兩千多年的今天,人們仍然可以從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借鑒到不少有益的東西。

作為一個思想家,孔子用格言方式發表了許多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他的文字很短,缺乏進一步展開。與古代希臘、羅馬的一些思想家相比,孔子的思想,顯得更直觀、表面了一些。

孔子的思想觀點,有許多積極的東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十分可取的,與基督教的博愛思想,佛教的慈悲思想,有著相通之處。這也是孔子最大的閃光點吧!「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體現了一位智者對人生的豁達態度。「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的人格境界,令人嚮往。「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體現其愛護人的生命的樸素情感。「軍旅之學,未之學也」,體現其崇尚和平的精神。「古之學者為己」,體現其一種更高的治學態度。「鳥獸不可與同群」,體現其積極的入世精神。尤其是子路、曾晰、冉有、公西華侍坐」章,更是體現了孔子對自由人生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孔子這些思想,是中國思想文化寶庫中的一筆珍貴財富。在世界思想文化中,也有一席之地。正因如此,托爾斯泰、愛默生、伏爾泰,都曾經以尊敬的態度對待孔子。聯合國有關單位,也把孔子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但是,孔子的思想畢竟是幾千年前形成的。受個人經歷和時代條件限制,不可避免地具有深刻局限性。許多思想,不但在現代社會看,是十分落後的,而且也背離了當時的社會實際,不利於推動社會的進步。

試從四個方面進行說明。

其一,孔子是復古的,守舊的,而不是向前,創新的。面對變動不已的時代,人們不知何去何從,迫切需要新的價值觀去指導時代,促進時代發展。在尋找新的價值觀上,孔子是完全失敗的。他夢想的是回到西周社會那種「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舊秩序。在《論語》這本記錄孔子語言的小冊子中,不時可以看到孔子嚮往西周的言句:「周監於兩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復夢周公」。他以復古而沾沾自喜:「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面對新時代新現象,孔子感到困惑不解,甚至破口大罵:「八俏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又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在社會大踏步前進時,孔子卻試圖用舊辦法阻住社會的前進,終究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其二,孔子的泛道德主義,是對社會生活的簡單化。人類生活離不開道德。道德可以協調人與人關系,維護社會秩序,也有利於個人心靈和諧、事業發展。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僅僅依靠道德,卻是遠遠不夠的。人性是十分復雜的,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要為社會盡必要的責任,又要維護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人性的復雜性,要求社會從經濟、文化、首先、法律、教育、政治等方面,採取不同措施,引導人的思想和行動,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但孔子則不然。孔子片面誇大道德的價值,似乎只要倡導了道德,社會便太平無事,一切問題均可解決。而對人的權利,正當慾望和利益上的需要,孔子則強調不多。《論語》的許多格言,都體現孔子這種思想傾向。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德治來排斥法治;「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把「義」與「利」完全對立起來,否認追求個人利益的積極意義。「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以種種道德誡條約束人們的個性,,抑制人性的正當需求。這種泛道德化的做法,一方面培養了許許多多「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偽君子,另一方面又抑制了人們的正當利益和慾望,壓制了社會的發展。不能不說,孔子及儒家所主張的泛道德主義思想,是中國社會發展緩慢的深層次原因之一。

其三,孔子的嚴格的等級思想,對社會進步,也是一種反動。孔子總是把「孝」字掛在嘴巴。他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為了盡孝道,甚至可以犧牲社會公德:「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他宣稱,「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使下一代儼然成了上一代的附屬品。孔子還有著很深的忠君情結。孟子說,「孔子三月無君,則惶惶如也」。孔子要求每個人都要做與其社會地位相符合的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其門生曾子也雲:「君子灄不出其位」。孔子把最高統治者放在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人們「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忠實地為最高統治者效勞。嚴格的等級思維,束縛了民眾的自由個性和思維,培養了一個個奴才型人格,給國家和民眾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越是現代社會,我們對孔子這種等級思維帶來的禍害,體會越深!

其四,孔子缺乏一種窮根究底的思維品質。真正優秀的學者,都是真理本位的。如屈原,「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如亞里士多德,「我愛我師,我尤愛真理」。但是,對孔子來說,並不是真理本位,而是仁政本位。正如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仁政的人性基礎是什麼?孔子無力解決,也不想解決。使其仁政,終成一種虛幻的烏托邦。不僅如此,孔子對其它許多重大問題,也缺乏進一步思考。如宇宙是怎麼產生,人的生命從何處來,為什麼會有愛情,靈魂怎麼一回事,等等,統統不予追問,缺少對人的命運和世界發展的終極關注。對哲學有一定研究的人知道,這種終極關注,對於思想的廣度和深度的開拓,是有十分重要意義的。不但如此,孔子還缺乏求異思維。孔子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否定不同的思想觀點存在的價值。所有這些,都使孔子的思想的價值,大打折扣。

由此看來,孔子思想,也是有其嚴重不足之處的。過份誇大孔子思想的價值,是不實事求是的。

孔子逝世後,他的思想繼續流傳。若干年後,又出現了孟子。孟子繼承了孔子的許多思想,又有不少新的開拓。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派別。

儒家的出現,並不是一個悲劇。它有積極的地方,也有消極的地方。其實世間哪一種學問,不是如此?儒家的真正悲劇,是從漢代開始的。漢武帝為維護其專制統治,採納其幕僚董仲舒建議,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儒家逐漸發展成為具有宗教意義的儒教,而學者孔子也搖身一變,儼然成了儒教教主。隨著封建專制主義不斷加強,封建帝王網球羅了許多文人學士,對儒家學說進行全面改造,增加了「三從四德」、「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慾」等大量體現皇權思想的內容,曾經在百家爭鳴中展示過驕人豐採的孔孟之道,終於淪為封建統治者奴役和壓迫廣大人民的幫凶!

儒家發展成為儒教,是中國數千年思想文化史最大的悲劇。它帶來的副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儒家思想的進步,從此停止。後來只能在孔孟文章的條條框框中去思考,不能質疑,不能批判,從而不能有新的發展。二是其他思想派別,難以得到自由發展。春秋戰國時期,有百家爭鳴。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在思想文化創造上的無窮活力。經過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他思想派別也就遭到嚴重摧殘。與儒家思想不同的觀點,被視為洪水猛獸。只有道教,關注的是成仙不老之道,佛教,關注的是死後如何超生極樂世界之術,對儒教主和世俗君主不構成威脅,才網開一面,得以生存和發展。三是個人的自由個性和意志,遭到了嚴重摧殘。「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存天理,滅人慾」,一條條禁規戒律,使億萬民眾的思想和個性癱瘓,成了封建社會的馴服工具!作為現代社會的自立公民,又有誰不為這么多的人被培養成為封建社會馴服工具,而無限痛心?

孔老夫子在天有靈,理應為自己創建的儒家思想,墮落到這一地步,而痛心疾首!

近代社會喊出「打倒孔家店」,向孔子及儒家思想開戰,實屬社會發展之必然。孔子及儒家思想不倒,則皇權有可能借屍還魂,則人的個性難以解放,則民主和科學旗幟沒有辦法進一步高舉,則社會的進步發展無從談起。正如中國近代最優秀的學者之一胡適先生所言:「二千年吃人的禮教法制都掛著孔丘的招牌,故這塊孔丘的招牌——無論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來,搗碎,燒去。」一個世紀中國的思想解放,就是從「打倒孔家店」開始的。

近年來,國人開始對孔子及儒家思想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是一件好事。進行客觀深入的研究,批判其糟粕,吸收其精華是有利於我民族前進的。

不過,筆者要提醒的是:一,孔子及儒家思想是幾千年前那種宗法社會的產物,總體上是落後的。能為當代人採用的東西,是不多的。當代人的思想文化,歸根到底是要根據當今及將來社會發展的要求,去創造建設,走出一條新的道路。二,儒家、儒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儒家,不過是一種學術思想,有積極之一面,也有消極之一面。而儒教則是一種為封建專制主義服務的社會意識形態。它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是完全消極的。三,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儒教是主體,絕不等於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主要部分在於儒家思想。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精華,並不在於儒家,而在於共工怒觸不周山、愚公移山、後羿射日這樣的古神話,在於唐詩宋詞這種明朗的時代精神,在於魏晉時代對個人自由和價值的追求,在於地動儀、印刷術等一個個天才創造中,在於黃宗羲、李摯等許多封建叛逆的新的思想中,在於勞動人民對美好的嚮往中!這些思想文化,在封建主義社會,是備遭到壓制的,卻體現了人性中的健康因素,符合社會發展要求。新的時代,理應發揚光大!

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推翻封建主義制度的同時,也在積極致力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現代化。現代化的思想文化,必將更高舉起五四運動以來的民主和科學旗幟,宏揚人的的個性自由和獨立,宏揚人的正當利益和慾望,倡導人的獨立思考和創新。傳統社會的儒家思想,只有經過深刻改造,才能得以生存發展。希望在未來時代,有一個儒家的偉大復興,完全是痴人說夢!

日正長,路也正長。迎著社會發展的方向,大膽創造去吧!有誰扮著「千年聖賢」、「萬年祖宗」的面孔,阻住你前進的路,一一把它推翻,無論它是妖是鬼,是神是仙!這樣才會有社會的進步,才會有人類的更加美好的生活。

參考資料: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33232/3512142.html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頻道天網2012 發布:2024-12-17 00:12:37 瀏覽:742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七條 發布:2024-12-17 00:09:25 瀏覽:992
道德標准要求 發布:2024-12-17 00:06:04 瀏覽:587
血管瘤什麼方法治療好 發布:2024-12-17 00:05:19 瀏覽:172
關於立法投票 發布:2024-12-16 23:54:31 瀏覽:474
柯一壯道德 發布:2024-12-16 23:45:44 瀏覽:379
中國勞動法社會背景 發布:2024-12-16 23:40:06 瀏覽:175
國家司法考試難嗎 發布:2024-12-16 23:34:25 瀏覽:594
河南滑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4-12-16 23:20:59 瀏覽:333
道德積分項目 發布:2024-12-16 23:20:56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