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動機理論

道德動機理論

發布時間: 2024-12-18 05:50:28

㈠ 不是看行為道德而是看行為動機是否正確是哪種倫理理論

一、道德行為的理論認定

對一個行為作出判定,一般是從評價的角度進行思考和分析的,特別是道德評價。正確的認識道德評價在社會中的地位,對道德行為作出具體的認定,能夠更好的使得人們對某種道德行為的實施有一個具體的、清晰的認識。

從中國傳統思想觀念中講,道德中的「道」其實蘊含著兩層意義:「一是行動的方向」『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二是行動的方式 『一達之謂道』(《說文解字》)。」[2]而道德中的「德」是指品德、德行即道德品質,其本義為:「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者也。」(《四書集注·學而篇》)由此而知,道德中的「道」是行為的外在表現和規范,具有易變性和不穩定性;而道德中的「德」是行為的內在表現和規范,具有內在性和穩定性。從評價的角度,可以理解為,道德中的「道」是行為評價的實際效果,是根據某一行為規范行事的實際後果,主要體現在社會對個人的評價。道德中「德」是行為評價的動機,是行為者自主自願的、內在的心理規范,主要體現在個人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就是說道德行為是具有自知性、自主性和自擇性。自知性指行為者是有完全行事責任的人。一個患有精神病的患者,無論其做出怎樣的有利於社會的行為,那都不能看成或稱為是道德行為。自主性指行為主體是自律的,是自己為自己立法,是意志自由的行為。自擇性指行為者是自主、自願選擇的行為,不是外界強加給自己的。本文主要從道德評價中的動機與效果這一層面,對道德行為做理論上的評價和認定。

二、道德行為中的動機論和效果論

「行為的主觀因素便叫做動機,行為的客觀因素則叫做效果。」[3](P.356)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主張,動機和效果的辯證統一,二者不可分割、互為條件又相互滲透。而王海明主張:「動機效果分別論——評價行為者品德依據其動機;評價行為本身依據其效果。」[3](P.357)有學者對其觀點進行了批判,他舉例子說,某人勇敢的救落水兒童,但是兒童沒有救活還搭上了另一個人的生命,我們能說他是一個作出了極其不道德行為的道德品質人么?顯然這是無法理喻的。有的學者雖然強調動機與效果的統一論,但是同時說明了「個人的動機決不是在真空中孤立存在或者任意馳騁的自由意志。」[4]動機是行為的思想意識、心理因素,是行為者對於所從事的行為的思想,也是對行為的目的和行為手段的思想,亦是對行為結果和行為過程的預想。張黎夫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動機與效果的闡釋模型。他認為:「道德活動是道德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這一活動過程既涉及道德主體的主觀性要素,如動機、意志、道德實踐能力,又涉及當下的客觀環境要素,如自然環境要素和社會環境要素。」[5]有的學者認為,要根據道德活動的具體環節(動機、行為和效果),進行道德評價。綜上所述,對某種道德行為進行評價時,動機與效果是分不開的,只看其中一個是不全面、不徹底的。

(一)動機論分析

動機的產生一定是要有一個行為,行為是有意識的主體出發的行為,我們稱之為行為者。行為者的德性與行為,是一種主觀的、觀念的、意識的東西;而不是客觀的、實際的、物質的東西。所以,對行為者的德性進行評價時,不能依據實際發生的後果和行為的實際的效果。道德中的「德」是一個人品行和德性的表現,是善心,善行。對行為者品德做出評價時,應只看動機,不看行為之實際效果。見義勇為者跳水救落水兒童,但是由於突然發生意外,沒有把兒童救活。我們可以說他的品德是好的,是好人。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事情的實際效果雖然是不好的,但動機卻是好的。因此,評價一個人的「德」應只看動機,而不看實際之效果。

「只有存在於思想中的目的才屬於動機,而實現的目的則屬於效果。」[6]例如,我們說見義勇為是一種道德行為,有行為的發生,就有一定的動機,而動機是存在於思想中的,實現了思想中的這個目的是效果。但是當人們見義勇為時想要到達的是善的效果,看到遇到危險的人被救成功,這樣才會達到思想中的目的。所以當我們發出道德行動時,指導我們去行動的不是客觀的規則,而是和我們自己的意志密切相關的主觀的行為准則。這種主觀的行為准則,怎樣去判斷,就需要我們有一種判斷和選擇的能力,這種能力用康德的話說就是實踐判斷力,也可以稱為道德實踐能力。張黎夫提出道德實踐能力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是道德判斷與決策能力;其二是相關的業務技能;其三是統御環境的能力。他認為:「客體現存狀態總是處在一定的外部環境中,要改變客體的狀態,道德行為主體就必須具有審時度勢、有效利用環境中的有利因素、轉化不利因素或盡量減少不利因素的能力。」[5]見義勇為是在緊急情況下發生的,出手相救的見義勇為者也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但這就需要他們有一個道德實踐能力。如果看到有人落水,你想出手相救,而你又不會游泳,這時根據你的判斷和決策你可以撥打求救電話或者高喊可以相救的群眾。這就是在事發突然的情況下,需要你做出的反應,也是需要個人的一種能力,判斷能力。

㈡ 動機論是什麼意思

動機論是一種在道德評價中主張根據人的主觀願望來確定行為的道德意義的理論,它與「效果論」相對。它認為人的行為善惡取決於動機是否善良,而非行為所產生的效果。在這種理論中,判斷或評價行為的善惡只須看動機,不必看效果。然而,這種理論割裂了動機與效果的辯證統一關系,是片面的。動機論的代表人物包括康德、布拉德雷、儒家以及基督教倫理學家。動機論亦稱「意向論」,是一種片面強調動機的道德評價理論。

在中國,儒家倫理具有明顯的動機論傾向。孟子主張「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董仲舒則明確提出「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春秋繁露》)。他們認為人的行為善惡,主要看他是否出於「道」、「理」動機,而不在於功利效果。儒家倫理強調的是內在的道德義務和善良意志,認為道德評價的標準是根據人的行為的動機、意向、行為所遵循的規則等道德的因素,而不去考慮行為結果對人對己的利與害。

動機論在倫理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康德在其道德哲學中,強調了動機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出於道德義務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善行。布拉德雷則進一步強調了意志的純粹性和道德律令的重要性。儒家倫理中的動機論傾向,同樣強調了內在道德意願的重要性,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應該出於內心的善良意志,而非外在的功利效果。

然而,動機論也存在局限性。它忽視了行為的實際效果對道德評價的重要性。一個行為即使出於善良動機,但如果導致了嚴重的負面後果,從效果論的角度來看,這個行為依然是不道德的。因此,動機論與效果論之間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更加全面地評價行為的道德意義。

㈢ 如何進行道德評價,從動機論和效果論兩方面論述

倫理學復要研究道德評價,不能不涉及制動機與效果問題。人們對別人或被別人進行功過是非道德善惡的評價,也不可避免地遇到這個問題。那麼,怎樣正確地認識動機與效果以及道德評價的關系呢?在對一個人進行道德評價時,是以他的行為的動機還是以他行為的效果為根據呢?在歷史上,對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回答:一種是動機論,即認為應當以動機為道德評價的根據;一種是效果論,認為應當以效果作為道德評價的根據。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談到文藝批評,文藝作品的好壞標准時,提出了動機與效果的統一論。但是,出於我們對毛澤東同志的論述的理解不同,運用不當,在理論和實踐上仍不免引起一些新的混亂。「

熱點內容
如何正確認識依法治國風 發布:2024-12-18 09:02:32 瀏覽:554
勞動社會保障法心得 發布:2024-12-18 08:51:21 瀏覽:618
刑訴證明責任理解以及法律規定 發布:2024-12-18 08:51:20 瀏覽:266
隱私泄密法律咨詢 發布:2024-12-18 08:48:31 瀏覽:560
新的民事訴訟法154 發布:2024-12-18 08:32:06 瀏覽:505
政府經濟管理法治化 發布:2024-12-18 08:15:06 瀏覽:700
法律顧問制度銀行 發布:2024-12-18 07:31:55 瀏覽:65
商法基礎概念 發布:2024-12-18 06:37:05 瀏覽:488
通許法律顧問 發布:2024-12-18 06:36:56 瀏覽:694
各高校法律碩士報錄比 發布:2024-12-18 06:35:32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