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體例
㈠ 張景張松輝的道德經好嗎
張景張松輝的道德經好。因為張景張松輝的道德經豐富「三全」體例,章節增加「解讀」部分,對本章重要的或疑難的問題加以詳細分析講解。用詞簡潔,不易理解,再加上老子由於逆向思維而產生的一些看似反常的觀點,張景張松輝的道德經好。
㈡ 國學著作有哪些
經部——儒學經典
經部分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群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石經類」、「匯編類」,主要是儒家經典和注釋研究儒家經典的名著。重要書目如:《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史部——各種體裁歷史著作
史部分為「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抄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匯編類」,重要書目如:《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戰國策》、《宋元明史紀事本末》等等。
子部——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為「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叢書類」、「匯編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耶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重要書目如:《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孫龍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孫子》、《山海經》、《藝文類聚》、《金剛經》、《四十二章經》等等。
集部——諸子百家及藝術、譜錄
集部分為「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詞曲類」、「閨閣類」,重要書目如:《楚辭》、《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等等。
㈢ 《老子》五個比較重要的版本簡介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老子集成》中,共收錄了自戰國到1949年265個不同時期、不同註解者的版本,其中稱《老子》的120部,稱《道德經》的145部。歷史中流傳最廣的當屬河上公本和王弼本,現今最重要的當屬楚簡和帛書,如下是五個重要版本的簡介。
1、《楚簡老子》:1993年出土於湖北荊門郭店楚墓,由荊門市博物館整理1998年5月出版。內容僅為兩千多字,是今本的五分之二,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老子》傳抄本。下葬時間約為BC374年之前,謄抄時間約為BC500年-BC400年之間。
2、《帛書老子》:1973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漢墓,由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整理1980年3月出版。帛書甲本由篆抄寫大約成書於BC250年左右有上下篇之分,帛書乙本由隸書抄寫大約成書於BC200年左右,有德經道經之篇名,兩本下葬於BC150年左右,比《河上公章句》早五六十年。
3、《河上公章句》:河上公一說是戰國時期人,傳六代之後到曹參(蕭何之後的丞相)。一說是漢文、漢武時期人,曾授漢文帝《道德經》真義。其徒弟安期生,號稱千歲公。蓋西漢神仙道流傳之故。又稱《河上丈人撰》,大約成書於漢武帝時期BC100年左右拿和,原注不分章,大體上是以黃老思想解釋《老子》。有黃老的元氣宇宙生成論,自然無為治國術,精氣神方士養生術。
4、《王弼老子注》:生於AD226年,卒於AD249年,以其短暫的24年生命,完成了《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論語釋疑》。如果說河上公探討的是宇宙來源問題,王弼開始之後探討的則是宇宙本體問題,王弼認為「天下之無,以無為本」,開啟了」以無譴有「的思辨哲學。是魏晉玄學的創始人之一。
5、《道德經古本篇》:北齊後主高緯武平五年(AD574年)彭城人開項羽妾冢所得,傅奕參考了9家注本進行整理,共 5556 字,與帛書文字有許多類同之處,但體例按通行本,《道經》在《德經》之前。此書現存於正統《道藏》中。其時代應與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相當。傅奕本保存了較多的古句、古語、古字。有許多優點,但因其是根據幾個舊本參校的,這些舊本本身就存在不少訛誤,且傅奕本在流傳過程中,被後人改動的地方也很多,存孫侍在訛文、衍文、脫文、倒置的情況,且有些篇次及文章內容也非《老子》原貌。
以上《老子》均是流傳之流傳的傳抄本,沒有一個是所謂的《道德真經》,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同一本書中還有自相矛盾的思想。就拿王弼本來說,有的注文引用是正確的,原文卻在後世流傳中抄錯了。不虛「 老子五千言,錯簡兩千年 」之稱。
任何一個時代的《道德經》解釋,都有當時的時代作用於價值。 王弼援道入儒是有政治目的的,是為了反對董仲舒之後的漢儒「名教」之風。魏代(曹丕時代)開始了」名教「和」自然「關系的討論,王弼是主張,名教服從於自然的。裴頠則著《崇有論》,從理論上用以有為本批判以無為本,提倡有為,否定無為,推崇名教,排斥自然。王弼以自然為本,建立起一套「以無為本」的「貴無論」體系。裴頠以名教為本,提出了一套「濟有者皆有」的「崇有論」體系。
離開當時的時代背景,去探討注者的解讀無異於紙上談兵。 讀河上公要對西漢之初的黃老學派,及當時政治環境,學術史有個大體了解。讀王弼不得不去了解魏國當時的學術潮流。只有明白了作者是在什麼背景之下,出於對什麼的考慮,才說這樣的話,才能盡可能的解決「代入感問題」,得出到一個比較接近真相的結論。「老學史」本身就是傳統文化史,古代思想史,沒有什麼學則敏吵問可以單獨而又孤立的通過一本書就能輕松掌握。
河上公以清靜無為解說老子,完善黃老思想。王弼以自然思想注老子,建立「貴無論」。跟現在那些人用成功學,管理學說老子,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時代需求不一樣了而已。
㈣ 易經&道德經是一本書么
不是滴``
《易經》與《道德經》是我國文化史上最早的兩部偉大哲學經典,先後編定於洛陽。《易經》基本上是集體創作的,是我國先民在與大自然的斗爭和社會生活過程中保存自我的預測記錄。它直接繼承了夏代的「連山易」、商代的「歸藏易」,前後大約千年左右,最後經周公姬旦於西周初年編定於洛邑成周。⑴《道德經》是一部個人著作,乃由東周守藏史老子創作,大體上成書於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之前的國都洛陽。⑵這兩部經典,「以其人格之偉大,思想之精深,遂乃皋牢百代,獨步千古,二千年來,百家群籍,浩如煙海,沿流溯源,幾乎無不以此二書為其本根,學者有志於中國哲學,固舍此莫由也」。⑶可見其影響的深遠了。
《易經》經文包括卦象64個,卦名75字,爻題384個768字,卦爻辭字數4000掛零,合計近5000字。歷來視其為一部古占卜書,「卦以示象,爻以示變,辭以明吉凶」,這說明「古者事必有卜,國家大事,悉以卜決之」。⑷「《易經》雖然以占卜書的形式出現,但卻堪稱我國哲學史上的第一本著作。」⑸
《道德經》是一部純真的哲學著作,是我國第一部從宗教哲學中脫胎出來的哲學專著,全書分81章,5000字,故又稱《老子五千文》,又因其分道、德兩篇,故又稱《老子上下篇》,後人簡稱《老子》。⑹
《易經》與《道德經》的內容,均是通過對宇宙現象的仰觀俯察,歸納總結出來的,其共同的核心是事物總處於變動不居的狀態。這種狀態是由事物的正反兩種性質所決定。盡管《道德經》的出世晚於《易經》500多年,而它的思想體系源溯於《易經》是不可置疑的。《道德經》傳世之後,道家學派遂崛世而立。此後,儒家興起,而《易經》由於種種原因被列為儒家經典。但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這兩部經典到東漢早期道教創建時,已被列為道教重要典籍,後被三國魏在洛陽任要職的青年學者王弼(226~249年)分別注釋,成為一家之言,遂盛傳於世。今就這兩部哲學著作的共同點略析於後。
一、 關於宇宙本體論
《易經》是以「棥薄? -」二爻所組成的八個卦象來體現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的。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實際上,可以合為四種物質:氣土水火。世上的萬物皆本源於此,而最概括的體現則為一代表陽,- -代表陰。陰陽相合,化生萬物。《易經》尊陰,直接繼承商代的易觀,所以稱「陰陽」。這「陰陽」卻被《易經》提出的宇宙本體的「道」所統帥。當代易家宋祚胤通過《易經·隨》的研究,揭示出「道」為《易經》的宇宙料本體觀。他一掃2000年來斷句之誤,對《隨》卦爻辭作了正確的斷句。《隨》卦九四爻辭說:「有孚在,道以明,何咎」,⑺三國魏的王弼和北宋的程頤對這條爻辭的解釋,基本上是正確的。但他們斷句為:「有孚,在道,以明,何咎?」王注為「心有公誠,著信在道,以明其功,何咎之有? 」程注為:「其至誠存乎中,是有孚也。其所施為無不中,在道也。唯其明哲,故能如是,以明也。復何過咎之有? 」宋對王、程之注稍有糾正,他的正確解釋是:「只是由於內心有『誠'存在,作為宇宙本體的『道'能能夠彰明,從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於是什麼壞事都能夠避免了。」⑻而《履》卦九二爻辭:「履道坦坦,幽人貞吉」中的「道」,也應作為宇宙本體的"道"的解釋才符合《易經》本意。而《易經》之《小畜》和《復》兩卦中的「道」才是按「道路」的「道」講。⑼《易經》中的「道」作為宇宙本體是在不起眼的爻辭行文中提出的,因此雖引起後來的王、程二位學者的注意並予以闡揚,但因他們的釋文欠明,所以又被淹沒了,最能根據《易經》探頤索隱、鉤深致遠並獨創一家的要數春秋學者老子了。
《道德經》是老子在洛陽任職期間的業余之作。他從《易經》中受到啟示,以鮮明的觀點,描繪和論證了「道」為宇宙的本源。老子提出:
「道者,萬物之注(主)。」(64章)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1章)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25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14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42章)
老子對道的功能作了揭示,對道的性狀作了描述,千方百計用人世間的有形物予以比擬,讓人們知道這個恍恍惚惚、無上無下、無頭無尾、不可名狀的東西就是「天下母」,全面、深刻,精入地說明了宇宙的本源。這就是用今天的科學術語所講的「元氣」、「能量」和「氣場」。可見,「道」是物質性的東西,雖然無形無象卻充滿宇宙。老子所說的「精」是指「其小無內」的「太素元精」。也即通常所說的粒子。它由至小的能量子組成至大無形的統一場,充斥宇宙,無所不在。簡言之,老子的「道」是能量化的氣場。這一明確的宇宙本源的論題的提出,就連外國科學家也為之折服。卡普拉說:「在中國哲學中,『道'只是隱含著場的觀念,而『氣'卻明確地表達了場的思想。」愛因斯坦說:「物質是由場強很大的空間組成的……在這種新的物理學中,並非既有場又有物質,因為場才是唯一的實在。」〔10〕這是說場是基本的物理實在,粒子只是場在局部地區的凝聚,是能量的聚合體,有形物體只是場的暫時表現而已。老子從中國古典哲學《易經》中得到啟發並形成自己獨特而完整的「道」論體系,代表了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華,也是世界人類文明史上偉大的里程碑,它對中國甚至外國的文化、藝術、科學、技術、政治、宗教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老子在提出「道」的同時,又提出了「無」,二者是「同出而異名」的。他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40章)這就是「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1章)的不同說法而已。這個實同名異的命題,兩千年來,人們都認為「玄之又玄」不可理解。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老子「有生於無」的論題到20世紀80年代成為世界天文物理學家們主攻的目標,並且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82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召開的一次早期宇宙討論會上,首次把「宇宙創生於無」作為一個研究題。當時蘇聯物理學家林德說:「宇宙創生於無的可能性,是非常有興趣的,應當進一步加以研究。有關奇性的一個最令人困擾的問題是:宇宙創生之前,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似乎是絕對的形而上學的,但是我們有關形而上學的經驗告訴我們,這類玄學的問題,有時卻由物理學給出答案。」〔11〕1983年,劍橋大學霍金教授即致力於發展一種宇宙自足理論解。〔12〕1984年,霍金和他的合作者、中國物理學家吳忠超教授共同研究給出了第一個「宇宙創生於無」的數值解。〔13〕這個創生解,是基於霍金等人所研究的量子宇宙理論而得到的,按照宇宙的定義,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存在於宇宙之外。利用這一條件,就完全確定了宇宙空間創生的幅度,只要根據動力學規律,就可以計算宇宙空間的創生幅度,這也就是「宇宙創生於無」的幅度,當然,這個目的的達到為期是不會太遠的。老子「有生於無」的宇宙創生說的偉大哲學論題,將揭示出自然之源的大迷。
由此可知,《易經》所闡述的基本原理和《道德經》里的縱橫原理是相同的。「易」理也就是「道」的運化原理。老子之後,《易經》「大傳」的作者受《道德經》的啟示,闡述了《易經》的陰陽學說,大大發揮了「道」的本意,把《易經》的哲學思想推到一個相當完美的高度,被推為「群經之首」,堪與《道德經》並列。
二、關於認識的辯證觀
中國的辯證法首先見示於《易經》,用於《道德經》。《易經》的辯證觀體現在卦與爻的相對變動上,先看對卦(圖一省略)。
上面32對之64卦,是兩兩相對的,即每二卦之陰陽爻相對(現行《易經》64卦排列,未按辯證但易辨認可查),這種相對的關系是辯證關聯關系,邏輯機念,非矛盾關系。因為按辯證邏輯原則,這兩兩相對之卦,有相互的蘊涵性,含有相同的本質因素。〔14〕
再說單卦:
每一單卦,其六爻也有辯證邏輯的關聯關系,不過它們這種關系是以陰陽周流六虛的變的原則顯示出來的。「每一個卦的內卦或下卦的第三爻,是該爻主題之初極;初極之時,其正意或願意已否初級;然後,上卦之下,反之正起,五變而辯證之,至上卦之上,一卦之極。本卦原意之反臻成,蘊蓄新的開始。這就是極而必反,反復遵也的意思。」〔15〕
對《易經》這種卦爻辯證的演變法則,當代易學專家金景芳先生作了另一種明確的探索:「《易經》64卦之排列,皆兩兩相對,而首《乾》、《坤》終《既濟》、《未濟》。每相反對之二卦,可視為一環。此一環中之前一卦為正,後一卦為反或對,其相鄰次環之前一卦可視為合,此與唯物辯證法之第三法則棗否定之否定棗相符合。為發展運動中進入一較高之階段,又每環中之前一卦。可視為一種事物、現象、過程所規定之質;其卦由初爻至上爻之遞進,可視為其質之量的逐漸變化而繼長增高;後一卦可視為突變轉化之新質。而否定其前卦之質,以下各環,依此方向而向上發展,適與唯物辯證法之第二法則棗質變與量變(由量到質及由質到量之轉化)棗相符合。又全《易》六十四卦可視為一鏈,以《乾》《坤》為始,《既濟》《未濟》則為向出發點之復歸,仍與否定之否定相合。而其每卦中所構成之質料,則為陰陽兩種符號,是又合於對立的統一也。」「否定之否定是向出發點復歸,為辯證法運動特徵之一,其所謂夏歸也,意非絕對的夏歸,乃成螺旋曲線以向上發展也。」〔16〕
《道德經》的辯證觀對後人的啟發最大。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是說向著相反的方向變化,是「道」的運動;保持柔弱的狀態,是「道」的作用。一語道出了辯證法的重要原則。老子受《易》之啟發,又見到宇宙現象的變動軌跡是進退、得失、安危、存亡、成缺、損益、寒熱、靜躁、新敝、先後、榮辱、禍福等一正一反兩種作用;剛柔、強弱、雌雄、白黑、美惡(丑)、善不善(惡)、巧拙、辯訥、明昧、上下、大小、長短、曲全、枉直、窪盈、多少等種種形性及其呈現的積極消極現象。
老子認為道的運動是有規律性的。從上述的宇宙現象的形式來看是在對立相反的狀況下形成的,這種轉化過程是無盡止的。再者,道的運動規律形態是循環性的。老子說:「有物混成……周行不殆」(25章)、「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各復歸其根」(16章)。這種萬物的形成與運動在於物本身的陰陽轉化。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42章)萬物內涵著陰陽兩種相對的勢力,這陰陽兩氣在互相激盪中而形成新的和諧體就是指的這一轉化過程。
我們認為老子「道」的「周行不殆」不是准圓周運動,而是與《易經》的「復歸」一樣的螺旋曲線向上發展。
看來,《道德經》與《易經》關於物質的形成的運動軌跡將是殊途同歸了!
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的《從歷史角度看四種相互作用的統一》一文中說:「在70年代99%的物理學家都相信,另有一個數學觀念要引用到物理中來描述所有的相互作用,這個數字觀念叫做纖維叢,物理觀念叫做規范場。」「其中電磁相互作用是一個規范場,……引力理論……弱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現在大家也都相信是規范場。總而言之,所有物理里的基本相互作用都是規范場。」
「普遍的規范場等同於纖維叢上的連絡。什麼叫作不平凡纖維叢……繆畢烏斯帶子,就是一條帶子的兩端一正一反連接來。一個纖維叢最基本的性質,不在它的某些部分,而在它的連接方式上……但目前絕大多數物理學家都認為規范場和纖維叢的觀念引入到物理中來是一個大家都接受的事實。」
當代著名數術學者陳維輝教授將《易經》的陰陽、八卦、64卦組成的圓形圖棗太極圖和《道德經》里的陰陽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周行」圖給合了起來,並進而統一在楊振寧的纖維叢觀念之下,得到了高度的、和諧的、科學的統一。他說:「不難發現,我們把太極環以陰偶環節點打開以後,形成了一個S型螺旋,不管上下自旋,卻有一定的自由度。」 由於上下兩個S形螺旋,按繆畢烏斯反帶就形成了一個8字的不平凡纖維叢。 這時,8字不平凡纖維叢有三個特點。
其一是:陽的部分從外而內,陰的部分從內而外,陽在外時為前進,陰在內時為後退,這是太極模型。
其二是:首先把太極開放成S形,二次把兩個S形封閉成8字形,三次把8字形開放成螺旋。這就是開放、封閉、開放的三生萬物。這時,三五相包,寓意五行於其中,螺旋外為五行相生,內為五行相剋,土位居中,這就是三五相包原理。
其三是:三生萬物。
我們把帶子反接成8字後,從縱向剪開。
道生一:那麼第一剪後,成為大8字不平凡纖維叢。
一生二:那麼第二剪後成為兩個套扣的8字型不平凡纖維叢。
二生三:第三次剪開後,形成三個8字型不平凡纖維叢。
三生萬物:剪開n次,形成套扣和n個8字型不平凡纖維叢。(圖二省略)
這樣,把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統一在太極模型之中,這個模型就是規范場和不平凡纖維叢。〔17〕
由此,《易經》與《道德經》這兩部各為5000文的哲學經典的「眾妙之門」已被自然科學的金鑰匙打開,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之源,也將面目真現,流澤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