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三禍

道德經三禍

發布時間: 2024-12-29 12:50:51

㈠ 《道德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xiàn)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chén,通假字「沉」),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tuó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pìn)。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柔致,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cī)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hé),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gǔ),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shānzhí)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ǒu)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tián)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繩繩(mǐnmǐn)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泊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dǔ)。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lěilěi)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zi)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zhé);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歔(xū)或吹,或強或羸(léi),或挫或隳(huī)。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xi)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kui)牖you,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sì)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復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shì),猛獸不據,攫(jué)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zuī)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第六十一章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不慎終也。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六十八章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無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jiang)斫(zhuo),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傷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㈡ 《德道經》的原文是什麼

原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常無,欲觀其妙;常有,欲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


道沖,而用之久不盈.深乎!萬物宗.挫其銳,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塵.湛常存.吾不知誰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門,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人治國,能無為?天門開闔,能為雌?明白四達,能無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聘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為我有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故貴身於天下,若可托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在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語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已.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若朴,渾若濁,曠若谷.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能弊復成.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雲雲,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沒身不殆.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由其貴言.成功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大道廢,有人義.智惠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忙□其未央!眾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魄未兆,若嬰兒未孩.乘乘無所歸!眾人皆有餘,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純純.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淡若海,漂無所止.眾人皆有已,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孔得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窈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然?以此.


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或.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豈虛語?故成全而歸之.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天地.天地上不能久,而況於人?故從事而道者,道德之;同於德者,德德之;同於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企者不久,跨者不行,自見不明,自是不彰,自伐無功,自矜不長.其在道,曰餘食贅行,物或有惡之,故有道不處.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如何萬乘之主,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不可開;善結,無繩約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常善救物,而無棄物.是謂襲明.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迷,此謂要妙.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蹊.為天下蹊,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常得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得乃足,復歸於朴.朴散為器,聖人用為官長.是以大制無割.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夫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接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以,是果而勿強.物牡則老,謂之非道,非道早已.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而上,故不美,若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者,不可得意於天下.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哀禮處之.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不敢臣.王侯若能守,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將知止.知止不殆.譬道在天下,猶川穀與江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大道泛,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成功不名有.愛養萬物不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出言,淡無味,視不足見,聽不足聞,用不可既.


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勝剛,弱勝強.魚不可脫於淵,國有利器,不可示人.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㈢ 老子辯證法精華包含在《道德經》的哪些名言中

老子《道德經》中的許多名言都反映出老子的辯證法智慧。本文選取其中六個名言,並通過它們來解釋老子的辯證法智慧。

一,「物壯則老」


道德經

可信的語言往往是普通的,過於美麗的語言往往是不可信的。語言適當地往好里說還可以,如果達到花言巧語的程度,就是假話。這就是真話和假話之間的辯證關系。

老子的辯證思想還有很多,能夠領悟老子辯證法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有益處。

㈣ 道德經的作品賞析

《道德經》主題思想: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道法自然」的法哲學思想內涵
一、「道」與「德」之內涵界定
1、「道」:老子在《道德經》開篇闡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於「道」這個概念的總括性的描述:道,非當時社會一般的道, 即人倫、常理之道,也非當時時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裡已經超越了世俗社會生活,更加接近於自然法則之道,因為天地萬物的始基與母源在於「道」,由道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來描述道的特殊性與深奧性,而其實這個「道」雖然「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捪之而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並不遠人,這里只是老子用「玄」來強調他所言之道與當時社會所言之道的差異性,並且闡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與根基性。
所以老子在後面的論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蕭呵,潦呵,獨立而不垓,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句話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體存在,它幽靜無聲,廣闊無邊,無依無靠又長存不改,它就是化育萬物的慈母。「我」——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強稱它為「道」,命名為「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質性,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原始動力源,並且它的存在獨立而不可丈量,具有無限性。對於「道」這種力量,老子自己是無法給予它確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認為,道只是權宜之稱。
道的特性:老子說,「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道體似虛而實,所以體內蘊含用之不竭的物質和能量,但不會因自滿而溢出。老子認為,道體柔而不剛,內部單純,外部樸素無華,且清澈透明,長存於天地之間。所以道無處不在,不管是個人,還是人類社會,包括天地萬物都應該效法道而運行,而道法自然,返璞歸真。這里的「自然」字面解為自己如此,但是道與自然規律是同一的,也即「國中四大」皆應效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特性,從而保持自身「天長地久」。
老子所處當時西周社會,諸侯各國窮兵黷武,戰亂頻仍,社會之禮儀倫理已無法恢復,所以老子看透人類社會之所以會紛爭不已,都是由於聖人、禮儀、法令、慾望、智慧等有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為社會看中名利、實力、好勝等榮譽,所以天下才會出現資源有限性的佔有之爭。老子因此提出回歸自然,順應無為而治、清凈絕智的自然世界的規律,從而才能守弱勝強,達到小國寡民的平靜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2、「德」:「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因此由道進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會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轉而論述人的行為規范。德與法都是規范社會與人的行為的約束力量,但在老子那裡兩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認為,上德的本質與道之德的本質同於一,因此上德源自於「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於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失德,失德兒後失仁,失仁而後失義,失義而後失禮。」
老子認為,上德主張無所事事,一切順應自然,帶有明顯的「無為」特徵,可理解為因循自然的行為規范。這種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輕名利,持守清靜,戒除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達, 自然無為,同時以百姓之心為心,將自身與自然融為一體,最後歸於道。下德由上仁、上義及上禮組成,需要人實際去實行與推廣,帶有明顯的「有為」特徵,注重人為的行為規范。從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裡,孔子推行的仁義理智信只是人為教化的結果,沒有達致真正無為超脫的上德境界,所以貶之為下德。上德的無為境界與法本身需要國家制定、國家干預以及公之於世的特性相違背,所以法律不過是下德的范疇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與仁、義、禮又有所不同,老子並沒有把法納入到下德的探討范圍之內,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認為,仁義禮是高於法律的,而法律不過是一種治國之器物。
老子之德與孔子之德有區別,同時也不同於「禮」,但是世俗之法與禮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某種程度來講,春秋戰國時期,禮法之間是合為一體的。孔子之德在老子看來是屬於「下德」范疇,是屬於人為規范的領域,而老子認為,上德表現為無為,即不去考慮德與不德的問題, 反而是最大的德。
二、「道法自然」的本體論意義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註:「人當法地安靜柔和也,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道清靜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王弼註:「法,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也;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相法也。道順自然,無故資焉;地法於天,人故象焉,所以為主,其一之者,主也。」可見,「法」此處並非法令制度,而作動詞「效法」之意。《道德經》第25節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據帛書記載,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為,道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並不是把道與自然對立起來,道是終極的、絕對的,沒有「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這一概念在老子的學說中一般有三方面構成,即一是不幹預,自由發展,二是不勉強,三是出於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見,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規律達致「無為而無不為」之境。此處,「法」一詞在句中作為動詞,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無法則、法律之意。
當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則之意,即遵循社會常理、常識、常情,而這些既是「道」的引申義,從而也可作為世俗法律之根基與合理性之評判。
老子認為,「國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君王大」。天、地、王三者都要依循道來成就,他們之間的關系就在於道是根基、母體之所在。而王作為國家的統治者要治理國家,也應遵循老子所言之道,而此道運用到政治治理之中,也即法律、倫理、政策、規則等都應順應道的發展規律。
2、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於古書一般沒有標點與分段,所以後人在加註的時候,囿於不同的學識,從而對此句話產生不同的意義理解。這種劃分是由唐代李約在《道德真經新注》斷句而成,他將「人」改為「王」而銜接上句國中四大之君王大。
李約註:「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謂「域中四大」。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謂之「德」。凡言人屬者耳,其義雲「法地地」如地之無私載。「法天天」,如天之無私覆。「法道道」,如道之無私生成而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例也。後之字者謬妄相傳,皆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則域中有五大非四大矣。豈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天地無心,而亦可轉相法乎?又況「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為天地之父,自然之子,支離決裂,義理疏遠矣。高明也在《帛書老子校注》中認為,李說雖辨,而歷代學者多棄之不用或謂「乃小兒牙牙學語」單詞重疊,非老子之。雖說不詞,但確為古之一說,況且如今尚有信從者。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所言非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而謂人,地,天皆法於道也。若此句法如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雖謂「三生萬物」不言而喻,生萬物者當為「道」絕不會理解為生萬物者「三」耳。
古棣在《老子校詁》中解釋此四句說:「法地地」,是說以地之所以為地者,為法,地之所以為地,即地無私載;「法天天」,是說以天之所以為天者,為法,天之所以為天,即天無私覆;「法道道」,是說以道之所以為道者,為法。
道之所以為道者的特質,即「道法自然」 。「自然」便是自己如此,即自因、自成、自本、自根,「道法自然」,即道以自己如此,自成、自因為法,而不橫加干預,亦即「無為」。這里「法」字有法則之意,君王要以大地的無私載、謙卑無爭為法,以天之無私藏為法,以道之自然為法,從而道與自然歸一。
此處之法乃道之法,對道的遵循可以使得天、地、人三界秩序井然,得以理治。高定彝認為,此句表達了古人的系統論的觀點, 宇宙萬物是一個整體,人、天、地、自然等構成了一個有層次、結構、整體的系統,相互聯系,相互制約。
當然由王到地、天,最後到道、自然,葉海煙先生認為,這一層層遞進之中也有超越之意在其中,也即「法」可以擴充為「歸向」、「超越」的意蘊,而不止於「依循」、「效仿」 。
三、「道法自然」的法哲學意義
1、「道」與「法」的關系
一是老子之道是一種特殊之物,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人們無法確定其名,以「道」相稱。這種特殊之物有具體與抽象之分,道不僅指「道路」、「路程」、「途經」等,還指代「方法」、「技藝」、「事理」、「規則」、「常理」、「思想體系」等。而特殊之物主要是從具體之道層面而言。如第二十五節,「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二是精神性范疇之道,主要指老子將道對自然界的作用抽象化,演化為「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
三是規則或常理層面之道。如第九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四是方法層面之道。如第五十九節,「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上述四層關於「道」義的闡述中,第三層規則或常理層面之道與法律之法是相通的。法是對常理常識常情的一種規范化,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這種剛性規則得以實施。而作為規則或常理之道更多的是一種自然法層面的東西,或者道之規則為自然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否則將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常理之道是社會生活之道,主要體現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之中,是一種普遍認同的社會規律或習俗習慣,受到倫常關系的制約。
從這兩個層面來說,道之規則與常理是法形成的環境與基礎,法不過是以正式的形式規范化了的自然規律與常理,因此法與道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法來源於道,且反過來要順應道的運動。
2、「道法自然」思想異於西方自然法
《老子》中體現的就是中國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國道家法律學說的肇始。在中國古代,老子是第一個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觀點的。老子的「道法自然」與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質上不一樣。西方自然法思想發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自由主義和理性主義傳統,正義、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礎,並且作為評價實在法或人定法的應然性依據。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於萬物的本原,即「道」,試圖通過認知「道」來達到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終極把握,從而依「道」而生。這種「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義等理念和評價標准,而是一種「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種「天長地久」的規律性東西,兼具物質和精神層面,存於天地之間自我循環。
總而言之,老子認為,統治者治理國家貴在「無為」「無事」等聖人之治,而聖人之治的手段並不是通過制定刑法等國家制度來對老百姓加以規制,聖人以合乎自然、不行強制來推行其統治。而法律制度是治國者統治人民的工具,是統治者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與維持社會秩序建構的國家機器,老子認為這些法律制度以及國家機器的存在都是統治者的有為措施,而這些有為措施又體現了統治者雄心、私慾、智慧等產生爭戰、貧富、盜賊等禍害的緣由的因素,往往滋擾人民按自然之道來生活,所以老子極力反對這些措施與法令制度。因此,從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中可以得出結論,法需要順應「道」與「德」的運動,效法自然之律,在辯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治理作用。 音韻之美
《道德經》句式整齊,大致押韻,為詩歌體之經文。讀之朗朗上口,易誦易記。體現了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二章)、「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三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四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五十八章)。這些詞句,不僅押韻,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韻美,也有旋律美。朗誦經文,是一種美的享受,在音韻之美中體味深刻的哲理。
講究修辭
《道德經》的語言非常講究藝術性,運用了多種修辭方式,使詞句准確、鮮明、生動,富有說理性和感染力。
1、對偶
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一章)、「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三十九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六十三章)。對偶句子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便於記憶、便於傳誦。
2、排比
排比可以增強語言的氣勢、鼓動力。《道德經》中排比句較多。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心妨」(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二十四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四十一章)。
3、比喻
《道德經》中比喻亦多。如:「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六章),以玄牝喻「道」,生養萬物。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擬人化,贊頌得道者的高貴品質。再如:「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十章)、「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二十章)、「復歸於嬰兒」(二十八章),皆以嬰兒喻道者的純潔、天真、朴實無華。又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塔,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六十四章),連用三個比喻,講明從小做起的道理。這些比喻,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加深了讀者的印象。
4、設問和反問
如:「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十三章)、「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二十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七十四章),這些設問與反問,增加了語言波瀾,扣人心弦,起到了引人注意、思索的效果。
5、聯珠
聯珠又叫頂真,是把前一句後邊的詞語作為後一句開頭的詞語,把語言連續說下去的一種修辭手法。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聯珠使語氣連貫,結構嚴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機聯系。
語言精闢
《道德經》有些語言極為精闢,是至理名言,至今是成語、格言、座右銘。如:「天長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慾」(十九章)、「弱之勝強,柔之勝剛」(七十八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四十六章)。有的原句,今已演變為警句,廣泛流傳。如:「功成,名遂,身退」(九章),現為「功成身退」;「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現為「知白守黑」;「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四十五章),現演變出「大智若愚」;「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現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現為「知足常樂」;「寵辱若驚」(十三章),現為「寵辱不驚」。 小國寡民
理想主義與浪漫情懷:以「小國寡民」為例
1、文學幻想與文學性
《道德經》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段文字展示了一個具有理想色彩的世界:國家很小,人口很少,但是卻和平幸福。從物質上來看,「什」表示「眾」「雜」之意,「什伯之器」是說生活物資或物質生活資料十分豐富。「雖有舟輿」表示這里的交通和交通工具是較為發達的。食物、衣物、居所等一應俱全。從民眾的素質上講,這里的人們不貪生死卻對死亡充滿了敬意,心境淡泊寧靜,雖「什伯之器」豐富也沒有貪婪成性,「樂其俗」表明精神生活的充實,這說明人口素質很高。從國際形勢上說,這里很和平,雖然他們都有武器資源,卻「無所陳之」。這不是一個國家能決定的事,必須所有國家一致認可才能達到的境界。從國際交往上看,這里的人們交流都很單純,因過著知足常樂的生活,交往反而顯得不必要了。交流的減少帶來的是世俗事務的減少,這使人的心靈從凡俗中解放出來,真正達到了為心靈而生活的層次。「所謂『詩性的』含義是指人的『創造性的想像力』或者說是『憑想像來創造』。」可見,老子構建的這個世界充滿了詩性的魅力。
「小國寡民」的理想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實現的,這種「烏托邦情懷」是一種單純天真的夢想,充滿了詩人一般的理想主義與浪漫情懷。老子營造的這個世界,極具文學幻想的特點。這種幻想從人的基本訴求出發,是人類對和平美好生活的共同的渴望。《道德經》作為文學文本的重要價值就體現在它具有這樣一種真切的人文關懷,而這也正是「文學性」在老子《道德經》中的體現。
2、「小國寡民」傳達的復雜信息
浪漫情懷
《道德經》中說老子具有「浪漫情懷」是指一種不斷流露並延續出來的溫暖的感情,這種感情關乎作家所關心和在意的一切現實,同時也涵蓋了作家所創造的世界,它能反映或是代表作家的理想、願望、生活態度等。例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第八章) 。老子從感性的角度對高尚情懷進行闡釋,以水的物理特性作為切入點,將水擬人化,使之有了生命和情感意識,即使是以教化為目的,也讓人感覺到一種脈脈的溫情。浪漫主義具有深切地人文關懷,「真切地表達了人回歸自我本然狀態的嚮往,反映出人追尋本體終極關切的本真意蘊」。而形式手段的介入,會將這種情感態度的氛圍加以擴大,更有益於審美接受。所以浪漫情懷的表達一般也都輔助有相對應的較為講究的表現形式。
「小國寡民」與老子的理念
文學作品中的文學幻想,通常都是作家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或距離自己的理想太過遙遠而在自己的作品中進行虛構的一種行為。文學幻想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但是無論作家如何表現,它都會有作家理念與思想的流露。
「小國寡民」傳達的正是老子對「國家」這個感念的認知,體現的就是「理想國家」的理念。民眾不過分看重自己的身體,不貪生,不貪財,安居重死,不會遠離故土。雖然這里有兵器,但是沒有戰爭。世俗的事務很少,結繩記事就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民眾對衣食住行都十分滿意,並衷心喜愛自己的風俗習慣和生活。相鄰的國家很和平,彼此都能聽到雞鳴狗吠的聲音,充滿了平靜生活的幸福感。這種美好的富足的生活,和人們淡泊的欲求,使民眾不需要來往交易就能得到安逸和滿足。
單純來看「小國寡民」傳達的「國家」理念就是,沒有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壓力,每個人都能得到幸福。
春秋戰國是一個戰亂頻仍的時代,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做到「雖有甲兵,無所陳之」。缺乏安定的生活就無法保證農業的正常進行,進而導致生活物資的缺乏。溫飽無法保證的時代,「人」的意義就無法得到基本合理的對待和尊重。「小國寡民」恰好是這種現實的反面,是一個作家人文關懷的體現。
「小國寡民」:浪漫情懷與冷靜理智
「小國寡民」作為文學幻想,具有詩性的浪漫情懷。
中國文化的本體是詩,其精神方式是詩學。一言以蔽之,中國文化是詩性文化。老子就是中國詩性文化的重要一環。從《道德經》中,也能感受到老子詩性的浪漫與詩性的理智。從文本本身看,首先,抒情性的表達。
老子對國家的形容從「衣食住行」幾個基本的感性的方面進行描述,這樣的思維方式具有一種原始美。回歸自然的生活訴求,是道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體現。而老子形式上使用「使……使……」,「雖有……無所……雖有……無所……」反復的手法句式整齊;「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排比使得句子充滿張力; 另外,三言、四言短句與七八言的長句相間,「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富有歌唱性。其次,想像和創造本身就是一種詩性的智慧,它們具有一種浪漫的情調與氣質。「小國寡民」本身就是一種詩意化的創造和想像,老子對其意境氛圍的營造也十分到位,使這種生活方式充滿了柔和堅韌的吸引力。
老子並不是一個文字游戲者,所以讀者還要跳出文本,從文本背後入手來看其文學性。說老子的冷靜理智並不是政治家式的,而是詩人式的:他追求自由,主張守住自己的心靈凈土。他認為「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 ;做事要守住自己的心,不要太執著「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第六十四章)「功成身退,天之道」(第九章) ,心守住了才能進退自如自由自在。
老子在《道德經》中表示自己的心要掌握在自己手裡,「躁勝寒,靜勝熱,清凈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只有保持著一份清醒,才能做到「勝寒」、「勝熱」,進退隨心所欲,由自己的心決定自己的路,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強調守住自己的心和自由,從老子的角度說,只有這樣才能看到世界的美醜,保持純潔的嚮往不失自我判斷的能力,這是浪漫的前提。老子原本奉職於國家圖書檔案館,近距離接觸政治很容易失去自我,但是他的身份又讓他對時事與政治無能為力。進入太深就會受傷害,隨波逐流就會失去是非的判斷力。「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恰好來形容其心情:老子提倡「愛民治國」(第十章) ,他看到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五章) ,主張要「民利百倍」(第十九章) 。但是,統治者是「盜誇」(第五十三章) ,他力不從心。這個世界「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第七十五章) ,他看在眼裡,心懷悲憫,於是創造了「小國寡民」的理想之境,在留下《道德經》之後出關而去,不復再見。
老子傳達出的信息是復雜的,涵蓋了作家個人的價值觀、歷史時局、情感理念等方面。真正的文學就是在小小一部作品中以文學的方式體現豐富的信息世界和世界的豐富信息,這也是《道德經》文學性的一個重要特徵。

㈤ 《道德經》~ 馬王堆帛書版

道經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謂)。玄之有(又)玄,眾眇(妙)之【門】。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訾(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隋(隨),恆也。是以聲(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聲(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潚(淵)呵始(似)萬物之宗。銼(挫)其,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誰】子也,象帝之先。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聲(聖)人不仁,以百省(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鑰輿(與)?虛而不淈(屈),踵(動)而俞(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浴(谷)神【不】死,是胃(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胃(謂)【天】地之根。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堇(勤)。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聲(聖)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輿(與)?故能成其私。上善治(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爭),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潚(淵),予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靜(爭),故無尤。(殖)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之□,□可長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貴富而(驕),自遺咎也。功述(遂)身芮(退),天【之道也。戴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摶氣至柔,】能嬰兒乎?修(滌)除玄藍(鑒),能毋疵乎?愛【民活國,能毋以知乎?天門啟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毋以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是謂玄】德。卅【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然(埏)埴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五色使人目明〈盲〉,馳騁田臘(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方(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是以聲(聖)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罷(彼)耳〈取〉此。龍(寵)辱若驚,貴大梡(患)若身。苛(何)胃(謂)龍(寵)辱若驚?龍(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胃(謂)龍(寵)辱若驚。何胃(謂)貴大梡(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梡(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梡(患)?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女何〈可〉以寄天下。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致)計(詰),故【而為一。】一者,其上不,其下不忽。尋尋呵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是胃(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謂)【道紀。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達,】深不可志(識)。夫唯不可志(識),故強為之容,曰:與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凌(凌)澤(釋),□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濁,呵其】若浴(谷)。濁而情(靜)之,余(徐)清。女〈安〉以重(動)之,余(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至虛極也,守情(靜)表也。萬物旁(並)作,吾以觀其復也。天物雲雲,各復歸於其【根,曰靜。】情(靜),是胃(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沒)身不怠。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侮)之。信不足,案(安)有不信。【猶呵】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省(姓)胃(謂)我自然。故大道廢,案有仁義。知(智)快(慧)出,案有大偽。六親不和,案有畜(孝)茲(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絕聲(聖)棄知(智),民利百負(倍)。絕仁棄義,民復畜(孝)茲(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唯與訶,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恍呵其未央哉!】眾人(熙)(熙),若鄉(饗)於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兆),若【嬰兒未咳。】累呵如【無所歸。眾人】皆有餘,我獨遺。我禺(愚)人之心也,蠢蠢呵。鬻(俗)【人昭昭,我獨若】(昏)呵。鬻(俗)人蔡(察)蔡(察),我獨(悶)(悶)呵。忽呵其若【海,】望(恍)呵其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以悝(俚)。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物,唯望(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望(恍)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嗚(冥)呵,中有請(精)〈呵〉。其請(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以此,炊者不立,自視(示)不章,【自】見者不明,自伐者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曲則全,枉則定(正),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聲(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自】視(示)故明,不自見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全者幾】語才(哉),誠金(全)歸之。希言自然。飄風不冬(終)朝,暴雨不冬(終)日。孰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況】於人乎?故從事而道者同於道,德(得)者同於德(得),者〈失〉者同於失。同德(得)【者】,道亦德(得)之。同於失者,道亦失之。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綉(寂)呵繆(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筮(逝),筮(逝)曰【遠,遠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為巠(輕)根,清(靜)為趮(躁)君。是以君子眾(終)日行,不離其甾(輜)重,唯(雖)有環官,燕處【則昭】若。若何萬乘之王而以身巠(輕)於天下?巠(輕)則失本,趮(躁)則失君。善行者無(轍)跡,【善】言者無瑕適(謫),善數者不以檮(籌)(策)。善閉者無(關)龠()而不可啟也,善結者【無 】約而不可解也。是以聲(聖)人恆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財,是胃(謂)明。故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齎(資)也。不貴其師,不愛其齎(資),唯(雖)知(智)乎大眯(迷)。是胃(謂)眇(妙)要。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恆德不雞〈離〉。恆〈德〉不雞〈離〉,復歸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浴(谷)。為天下【浴(谷),】恆德乃【足。】德乃【足,復歸於朴。】知其,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恆德不貣(忒)。德不貣(忒),復歸於無極。(朴)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炅(熱)或【吹,或強或挫,】或壞(培)或撱(墮)。是以聲(聖)人去甚,去大,去楮(奢)。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居,楚朸(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強焉。果而毋(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胃(謂)【果】而不強。物壯而老,是胃(謂)之不道,不道蚤(早)已。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銛襲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便(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殺人眾,以悲依(哀)立(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道恆無名,(朴)唯(雖)【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谷〈合〉,以俞甘洛(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浴(谷)之與江海也。知人者,知(智)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壽也。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則恆無欲也,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弗】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聲(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格(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談(淡)呵其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將欲拾(翕)之,必古(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去之,必古(固)與之。將欲奪之,必古(固)予之。是胃(謂)微明。友弱勝強,魚不脫於潚(淵),邦利器不可以視(示)人。道恆無名,侯王若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辱。不辱以情(靜),天地將自正。

德經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皮(彼)取此。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霝(靈),浴【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為正。其致之也,胃(謂)天毋已清將恐【裂】,胃(謂)地毋【已寧】將恐【發,】胃(謂)神毋已霝(靈)【將】恐歇,胃(謂)浴(谷)毋已盈將將恐渴(竭),胃(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夫是以侯王自胃(謂)【曰】孤寡不(谷),此其賤【之本】與?非【也】?故致數與無與。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上士聞道,堇(勤)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褒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勿(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故人【之所教,】夕(亦)議而教人。故強良(梁)者不得死,我【將】以為學父。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致(至)堅。無有入於無間。五(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敝)。大盈若(沖),其用不(宭)。大直如詘(屈),大巧如拙,大贏如。趮(躁)勝寒,靚(靜)勝炅(熱)。請(清)靚(靜),可以為天下正。·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規(窺)於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為而【成。】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將欲】取天下也,恆【無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聖人】之在天下,(歙) (歙)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屬耳目焉,聖人皆【咳之。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蓋【聞善】執生者,陵行不【辟】矢(兕)虎,入軍不被甲兵。矢(兕)無所椯(揣)其角,虎無所昔(措)其蚤(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無死地焉。·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長之,遂之,亭之,□之,【養之,覆之。生而】弗有也,為而弗寺(恃)也,長而弗宰也,此之謂玄德。·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悶),閉其門,終身不堇(勤)。啟其悶,濟其事,終身【不棘。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毋道〈遺〉身央(殃),是胃(謂)襲常。·使我 (挈)有知也,【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食,貨【財有餘。是謂誇。誇,非道也。】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逢(蜂)()(虺)地(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會而朘怒,】精【之】至也。終曰〈日〉號而不,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即老,胃(謂)之不道,不【道早已。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悶,閉其【門,和】其光,同其(塵),坐(挫)其閱(銳),解其紛,是胃(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淺(賤)。故為天下貴。·

以正之(治)邦,以畸(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而邦家茲(滋)昏。人多知(智),而何(奇)物茲(滋)【起。法物滋章,而】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為也,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其政閔閔,其邦屯屯。】其正(政)察察,其邦夬(缺)夬(缺)。(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紲,光而不曜。治人事天,莫若嗇。夫惟嗇,是以早服。早服是謂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胃(謂)深槿(根)固氐(柢),長【生久視之】道也。【治大國若亨(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傷人也。非其申(神)不傷人也,聖人亦弗傷【也。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郊(交)也,牝恆以靚(靜)勝牡。為其靚(靜)【也,故】宜為下。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於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過欲兼畜人,小邦者不過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故大邦者宜】為下。【道】者,萬物之注也,善人之(寶)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賀(加)人。人之不善也,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雖有共之璧以先四馬,不善〈若〉坐而進此。古之所以貴此者何也?不胃(謂)求【以】得,有罪以免輿(與)?故為天下貴。·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未(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冬(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猷(猶)難之,故終於無難。·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為之於其未有,治之於其未亂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台,作於羸(虆)土。百仁(仞)之高,台(始)於足【下。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聖人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民之從事也,恆於其成事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是以聖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而復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故曰: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知(智)也。故以知(智)知邦,邦之賊也;以不知(智)知邦,【邦之】德也;恆知此兩者,亦稽式也。恆知稽式,此胃(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大順。江】海之所以能為百浴(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為百浴(谷)王。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樂隼(推)而弗猒(厭)也,非以其無諍(爭)與?故【天下莫能與】諍(爭)。·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遠送〈徙〉。有車周(舟)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邦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天下皆謂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宵(肖)。若宵(肖),細久矣。我恆有三葆(寶),之,一曰茲(慈),二曰檢(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為成事長。今舍其茲(慈),且勇;舍其後,且先;則必死矣。夫茲(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建之,女(如)以茲(慈)垣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胃(謂)不諍(爭)之德,是胃(謂)用人,是胃(謂)天,古之極也。·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為主而為客,吾不進寸而芮(退)尺。是胃(謂)行無行,襄(攘)無臂,執無兵,乃(扔)無敵矣。(禍)莫於〈大〉於無適(敵),無適(敵)斤(近)亡吾吾葆(寶)矣。故稱兵相若,則哀者勝矣。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無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褱(懷)玉。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聖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民之不】畏畏(威),則【大威將至】矣。· 母(毋)閘(狎)其所居,毋猒(厭)其所生。夫唯弗猒(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故去被(彼)取此。·

勇於敢者【則殺,勇】於不敢者則栝(活)。【知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戰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彈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若民恆且不畏死,】奈何以殺(懼)之也?若民恆是〈畏〉死,則而為者吾將得而殺之,夫孰敢矣!若民【恆且】必畏死,則恆有司殺者。夫伐〈代〉司殺者殺,是伐〈代〉大匠斲也。夫伐〈代〉大匠斲者,則【希】不傷其手矣。·

人之飢也,以其取食之多也,是以飢。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為【也,】是以不治。·

民之巠(輕)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巠(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貴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仞賢(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細,生之徒也。」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恆。強大居下,柔弱微細居上。天下【之道,猶張弓】者也,高者印(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故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乎?【惟有道者乎?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也,以其無【以】易【之也。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也。故聖人之言雲,曰:受邦之(詬),是胃(謂)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胃(謂)天下之王。【正言】若反。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善?是以聖右介(契)而不以責於人。故有德司介(契),【無】德司(徹)。夫天道無親,恆與善人。

熱點內容
合同法一百五十八條 發布:2024-12-31 05:39:47 瀏覽:856
刑事訴訟法前沿問題 發布:2024-12-31 05:21:49 瀏覽:875
司法考試c證難嗎 發布:2024-12-31 05:15:08 瀏覽:143
洪澤法律援助 發布:2024-12-31 05:15:00 瀏覽:888
用別人的卡付首付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2-31 03:54:43 瀏覽:101
勞動法對兼職工作的具體規定 發布:2024-12-31 03:54:40 瀏覽:96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免費下載 發布:2024-12-31 03:33:50 瀏覽:381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0 發布:2024-12-31 03:03:09 瀏覽:427
解讀中辦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發布:2024-12-31 02:53:50 瀏覽:980
事業單位能否設立公司法律規定 發布:2024-12-31 02:48:43 瀏覽: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