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道德會
1. 老子講「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對比佛經老子此時證得須陀洹果了嗎他死後生在無色界天嗎
佛教《法句經》也說:昔世尊在祇園精舍,有四比丘,共論世間何者最苦?一言淫慾,二目飢渴,一言嗔恚,一言驚怖,共諍不止。佛言:「汝等所論,未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嗔恚、色慾、怨仇,皆因有身。身者,眾苦之本,禍患之源!」
所以,聖人說這話,是在警告世人,並不是說凡是這樣說的,都是沒證果的凡人。
老子境界與佛相同。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開篇就說出宇宙真相,直接了當,真實了義!
無盡藏比丘尼在向六祖慧能請教時,大師說不識字。她說你連字都不識,怎麼能理解經文?大師對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乃大異之。佛祖經年說法,竟問: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又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也。
佛家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離語言相、文字相、心緣相」、「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古今中外,都在講宇宙本體,組成世界的最小成分。《莊子-天下篇》也說:「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說明物質無限可分,永遠沒有什麼最小的組成成分!佛教的世親菩薩在《唯識二十頌》里「極微與六合,一應成六分,若與六同處,聚應如極微」,就闡述了當時外道學說,即組成物質世界的最小成分——「極微」,根本不存在的原因。
窺基的 《述記》中說:「東極微處無理容有餘五方處極微。」這樣一來呢,一個極微就 可以劃為六個組成部分。既然一個極微可以分做六個組成部分,則極微還能叫極 微嗎?極微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無法再分的單位呀~~既然它可以分為六個組成 部分,那麼它一定不是最小的單位,既不是最小的實體單位,那也就不是極微了 ,這就犯自教相違的毛病。你們還有什麼話說呢?
結論是:物質世界的最小組成成分不存在!或者說:最小的組成成分根本不是「實在的(客觀實在)」!
2、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欲」的狀態就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的狀態。 「妙」實際上是現量,指本來的面目和真實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狀態和屬性,佛學講「清凈本然」「常住妙明」。
「徼」是表面的東西,外在的東西。「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里講的是認識論。佛學上的六根、六識、六塵相互關系叫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老子只用「有欲」兩個字就概括完了。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正是「常無欲」的認識狀態。「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是「觀其妙」。《中庸》中講:「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這里的「至誠」也屬於「常無欲」的認識狀態,「知天地之化育」屬於「觀其妙」。
釋迦牟尼佛總結為:「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而老子總結為:「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證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實存在的證悟之見證!
3、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不要意氣用事,要有冷靜客觀的理性觀照。「毋必」,做什麼事情不必一定要如何,隨順因緣,無可無不可,通權達變,法無定法。「毋固」,不要那麼固執,一條黑道走到底。「毋我」,不要我執,吾人悉有與生俱來的我執身見,常常以我為中心劃線,以我為中心做事情,以我為中心作出種種情緒反應。其實一個君子的行為,或者一個能做成事業的人,一定要把小我放下,一定要多想別人,多滿足別人的願望,多讓別人歡喜,多體察別人的需求,這就是普賢菩薩的恆順眾生。
釋迦牟尼佛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而《法句經》也說:昔世尊在祇園精舍,有四比丘,共論世間何者最苦?一言淫慾,二目飢渴,一言嗔恚,一言驚怖,共諍不止。佛言:「汝等所論,未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嗔恚、色慾、怨仇,皆因有身。身者,眾苦之本,禍患之源!」
4、「常使民無知無欲」的「無知」,是指不要有「無明」,不要有分別之「知」。因為,「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無知」就無「無明」,這是叫老百姓不要產生無明啊!這里老子說的「無知」,就是不知見立知。所以,老子是要人們(民)轉識成智,「常使」(開、示、悟、入)人們「知常曰明」。
「使民無知無欲」,正是佛家講的破見思惑。「知」是見惑,「欲」是思惑。見惑給人們帶來「所知障」,「思惑」給人們帶來「煩惱障」,眾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此二障所造成的。
老子講的「無知」,不是「愚昧無知」,而是了達究竟一相,無二無別的大智慧之聖智。凡夫的知見,如來稱為「無明之本」,是我們不能開顯本具妙明智慧的最大障礙。清除這種「知見」,才能脫離愚昧的「無知」。所以,佛陀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凈。」「因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
5、凡夫「不知常,妄作凶」,不由自主,二元對立心識剎那不停,妄心妄念相續不斷,此為動不善時。事相中,把握機宜,教化開啟學人,啄啐同時,不失時機,是禪宗大師善施機教的「動善時」。孔聖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亦屬「動善時」。
居善地,心善淵:一個心凈的人,他到哪裡都是凈土,就是「居善地」。「心善淵」就是一個真正開智慧的解脫者,他是虛懷若谷,身心很柔軟,不懂的我們就學習!
6、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前不見頭,後不見尾,佛家謂之曰「前前無始,後後無終」,都是一個意思。道是從古至今,本來就存在。孔子曰:述而不作。孔子說他自己只是在重復講述古聖先賢說的話,沒有一點發明創造。孟子也說萬物皆備於我。佛法講「自性、真如、法身。。。。。。」,基督教說終極真理,柏拉圖說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來,不是要通過發展自然科學技術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從沒離開我們的真心。
9、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一般的見識以為道家是逍遙世外或者應時而動,而這句話說明:要學聖人之道的人,更應該有為世人與眾生,挑負起一切痛苦重擔的心願,不可一日或離了這種負重致遠的責任心。這便是「聖人終日行而不離輜重」的本意。「終日行而不離輜重」是說志在聖賢的人們,始終要戒慎恐懼,隨時隨地存著濟世救人的責任感。如果真正有道之士,到了這種地位,雖然處在「榮觀」之中,仍然恬淡虛無,不改本來的素樸;雖然燕然安處在榮華富貴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貴榮華而自累其心,這才是有道者的自處之道。這里的「榮觀」的「觀」字,是破音字,應作古代建築物的「觀」字讀,不可作觀看的「觀」字來讀。「燕」字,通作「晏」,便是安靜的意思。
這就是「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真正的無為,為而無為,無為而為,心不染著。表面上熱忱的做,心裡若無其事。無為不是消極避世,不做事情;也不僅僅只是遵循自然規律,應時而動。孔子,聖人也,「只其不可為而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為」嘛。這真是曲解聖人本意,金剛經上也提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聖人雖入聖程度不一,卻都是物我兩忘,寵辱不驚,也即金剛經上所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在我看來,耶穌也是菩薩,說法教化雖與我們不同,但也是隨緣示教,見機說法(隨西方人的根機因緣:那個時候西方就那個層次的環境和文明程度,沒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最後主動捨生取義,為眾生贖罪。 看來,耶穌基督也是破除了「二元對立」的聖者,因他知道眾生一體,否則怎肯舍掉自己身軀;倘若眾生不是一體,眾生又怎麼會因耶穌贖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斷真正的聖者無為,根本的標準是「心地」!
「雖有榮觀」當榮華富貴來臨的時候,也是「燕處超然」,以平常心來對待。
孟子說: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10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道是無所不在,法界的真理實相也是無所不在、超越時空。不必到遠方去找,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道、找凈土,因為我當下就在道的懷抱裡面,還要到哪裡去找呢?!我不必打開窗戶,不必心外求法。前文是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後文是不必心外求法,不必到外面去找,同樣都能夠見到天道。不為而成就是來到無修、無證、無所得的境界。
南宋著名理學家陸九淵雲:「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吾心即宇宙,宇宙吾即心。」說的就是天人合一、物我一如的境界。主體和客體同為道的不同層面,猶如一個硬幣的正反面。離開自身向外求道,恰如緣木求魚,南轅北轍,註定是枉功勞形了不可得。
11、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致於無為。
煩惱障、所知障越多,道心越被障礙覆蓋。菩薩的我執、法執破除了,就到無為(一真法界)了。故佛家雲: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維摩詰經》上講不二法門,唯有維摩詰「默然無言」,大智文殊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金剛經》講:「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信心銘》曰:「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莊子·天道》中桓公與輪扁的對白說得很明確。「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的確,這樁公案中「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的微妙,唯證者所知。輪扁以得心應手的體證體悟,體現出心手一相無礙相通,而二相的語言要表達一相的得心應手,就顯得蒼白無力。這正說明了二相的極性「有欲認識」只能「觀其徼」(糟魄而已),而一相的「無欲認識」才能「觀其妙」(得心應手而口不能言)。
14、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朴實、厚朴)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和老子「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是同一道理。「使由之」是指要解脫百姓的二元對立觀念之束縛,要教化百姓認識「有欲認識」方法不對,放縱感官享樂不對,不要極化人們的「有欲」之本能,「使民心不亂」。所以,聖人化民,將百姓從有欲中解救出來,入無欲的自由解脫,莊子稱為「逍遙游」。
自古以來,真正體道、悟道的人,如果要教化眾生或是攝化眾生,不是要越展現世智辯聰,以及我是、我能、我慢,越來越聰明、越厲害,因為這是人類自我越膨脹。將以愚之的愚之,不要以為解脫者是推行要愚民政策,而是讓你返璞歸真,回到敦厚、朴實、忠厚、老實的本性。
「民之難治」為什麼百姓會難治理呢?「以其智多」因為智巧偽詐、世智辯聰,錯誤的教育方式越多,人民反而越來越狡猾,越會鑽法律漏洞,或是智能型的犯罪,都是錯誤的教育教導出來。「故以智治國,國之賊」如果是用世間思維、世智辯聰治理國家,就是國家的賊,會越治越亂。這樣的教育普及未必是好,人民反而失去敦厚的質量,離道越遠。
15、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為普度眾生;儉是淡泊寡慾,是清凈心;不敢為天下先是因為體會整個法界就是無我、無私的精神,當悟道之後,就是「不與眾生爭」,而且會甘心居眾人之後。
老子的三寶,正是佛家所說的利樂有情(「慈」)、庄嚴佛土(「儉」)、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敢為天下先」)。
16、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你知道「你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如果你能夠知道說「哦!我真的不知道」,明「無明」。我們在講十二緣起的時候,有講到最深的,但是當我講出這些,一樣我又被攻擊!說:「人家經典不是這樣講!」好啊!隨便啊!佛陀所講的十二緣起,是在探討第一因,到最後是來到「無明」,我在《阿含經》課程裡面有提到,所有問題最終的答案就是「沒有答案」。問題最終的答案是「沒有答案」,如果你認為你很行,我很有學問、知識很高,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一方面因為你是在無明的世界,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展現我是、我能、我慢,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苦海裡面,但是你還不知道,你還在麻痹的情況裡面。所以,知道「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佛家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同理。
17、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怨以和來解,和後仍有餘怨,這不是最好的辦法,故稱不上為善。因為,和解是兩相調諧,不是一相相融,只有不二一相,同體不分,才無有怨,何談余怨。老子要人們體道一相,無怨可和,才是為善。老子主張「報怨以德」,佛陀主張「若人捶詈,同於贊揚」,和怨要以無怨為「和」,「若人捶詈」(打罵),要以贊揚視之,自然與道不遠。「故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者,有債主之契據(合同),卻無有債權之索還心。佛家稱作三輪體空(債權、債務和債物,當體皆空,本無自性),無施可施。施不求報,亦無求報心。道本一相,一相焉有能施所施?!故有道者體道,三輪體空,無人無物,何有責人之說?有德之人體道之一相(「有德司契」),無求無索,無人無我,在生活中盡是奉獻施與,「為而不爭」,「利而不害」。無德之人二相執著,識心分別,故像追索租稅一樣攀緣攝取,極性極化,人我對立,順喜逆瞋,私慾情念不息,親疏遠近熾然,差別對待分明,違背天道平等,與「道」之無私、無欲、無為、自然相異。
金剛經雲: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於相不著,於人不著,自然不苛責於人。
2. 「萬佛歸宗」的意思
歸宗才能成佛。
佛已通曉萬法,證徹心源,回歸自性(宗),何需再次歸宗。
需要歸宗的,應該是那些至今仍然流浪在生死苦海的眾生。
其實,人們常說的是「萬法歸宗」,而不是「萬佛歸宗」。
萬法歸宗。宗:宗旨、目的。道家哲人認為宇宙間萬事萬物,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但其本體是唯一的——道(融能量、原理、規律於一體,超越萬象,規定和制約萬象)。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天下萬物起源於道,最後還要回歸於道(宇宙間萬事萬物,從進化的角度上看,最終都要進化到道的層次)。
不止道家講萬法歸宗,儒家也有這個說法。易傳中,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雖然道路不同,但最終都會走到同一目的地,比喻採取不同的方法,但最後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