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自然法學派概念

自然法學派概念

發布時間: 2025-01-22 14:31:14

1. 自然法學派和分析法學派關於惡法是如何規定的

惡法亦法資產階級分析法學的一個論點。最先提出這一論點的是英國法學家專、分析法學派屬的創始人約翰·奧斯汀(1790—1859),他認為法(實在法)是主權者以制裁作為後盾或威脅的強制命令。法與道德無關,或至少兩者不存在必然的聯系,法律即使是不道德的或不正義的,但只要是合法地制定的,仍應具有法律效力
「惡法亦法」論反映了已取得並鞏固了政權的資產階級要求充分運用資產階級的國家和法鎮壓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反抗斗爭,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政治要求和願望,它為資產階級推行司法專橫,實行對勞動人民的專政提供了理論依據。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法西斯政權的崩潰,「惡法亦法」論遭到許多資產階級法學家特別是新自然法學家的抨擊,這些法學家強調法與道德的緊密聯系,認為法應從屬正義之類的價值准則,不道德的、違背正義的法律不是法,不應當具有法律效力。

2. 統一法學、自然法學、分析法學、社會法學四大法學流派的基本觀點及實踐意義

我記得抄不是很清楚: 1。統一法學派襲:主張法學概念,法學價值,法學方法的統一,其實就是法學的折中與綜合,代表人物是博登海莫的《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 2。自然法學派:是17世紀以來強調自由,平等,人權,和法治,典型的表達方式就是「社會契約」,「自然權利」。提出契約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行法定」的資本主義法制原則,有利地推動了現代法制的發展和民主的建立。 3.分析法學派:以功力主義和實證主義為基礎,注重對實在法的概念和邏輯的分析,找出法律的正確適用 4.社會法學派:20世紀西方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呼籲法學新的理論的產生在此情況下,強調法律的社會作用以及法律同其他的社會調空手段的結合,

3. 西方自然法學派、實證分析法學派、社會法學派關於法律概念的界定

1、自然法學派是指以昭示著宇宙和諧秩序的自然法為正義的標准,堅持正義的絕對性,相信真正體現正義的是在人類制訂的協議、國家制訂的法律之外的、存在於人的內心中的自然法,而非由人們的協議產生的規則本身的法學學派。
2、從狹義上講,實證主義法學就是指各種分析法學派。因此又稱分析實證主義法學,它強調的是實在法,即國家制定的法。
實證主義法學派的基本觀點是:法學的研究范圍僅限於實然法,至於應然法和道德則是倫理學應該研究的;法是國家主權者的命令,是一個「封閉的邏輯體系」。在法和道德本質聯系的問題上主張不符合道德的法不影響法的實在性的觀點。由此可以自然推定出惡法亦法的觀點,這也是其與自然法學派主要的分歧之一,自然法學派主張惡法非法,從自然法和道德的合理性基礎上探討法的合理性問題。
3、社會法學派:從社會本位出發,把法學的傳統方法同社會學的概念觀點、理論方法結合起來研究法律現象。注重法律的社會目的和效果,強調不同社會利益整合的法學流派。

4. 自然法學派Vs社會法學派

(1)、自然法學派的主要內容是:

其一,關於法的本質。自然法學派認為,法在本質上是一種客觀規律,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須以客觀規律為基礎,這種客觀規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

其二,法來源於永恆不變的本性、自然性、社會性、理性。真正的法律應當與之相符合,特別是與理性相符合,或以理性為基礎,它永恆不變,並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其三,法的功能和目的在於實現公意和正義。

其四,&127;法律及其觀念應當與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相一致,自然法是人類尋求正義之絕對標準的結果。

歸納而言,自然法學派特別重視法律存在的客觀基礎和價值目標,即人性、理性、正義、自由、平等、秩序,他們對法律的終極價值目標和客觀基礎的探索,對於認識法的本質和起源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在法學研究中表現為一種激進的理想主義情懷,以諸如正義、平等、自由等抽象價值來構建自己的批判武器,在破解傳統法律理念,重塑時代法律神聖性的歷程中,功勛卓著。但自然法的方法論如天空之流雲,綺麗卻飄渺,它宣言法的未來,但無力構築通達未來現實的路徑。更令人憂慮的是,自然法的自大與泛濫還有可能使法學籠罩於空泛與虛幻之中而難以成長與成熟。

(2)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主要觀點是:

其一,著力分析真正的法或「嚴格意義的法」,即國家制定的法律「國家法」,而不是什麼自然法,由於這種法律能為經驗所感知和真實存在著,因而也叫實在法或實證法。至於其他所謂的「法」,如自然規律、自然法、榮譽法則,只是有比喻意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法,不值得研究。

其二,&127;實在法或國家法是由法律規則構成的,是一個法律規則或法律規范的體系。

其三,法律是中性和價值無涉的,也就是說它是一種純粹技術性和工具性的東西。至於政治道德等價值觀念、意識形態與法律並無內在的和必然的聯系,因此不能從政治上和道德上對法進行評價,即不存在什麼道義與不道義、良與惡的問題。「惡法是法」。

其四,一個由立法機關制定的好的法律規則體系,即形式上合理性的法律規則體系是以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為宗旨的,執法者或法官只要遵循規則就可以審理各種案件,也就是說,執法者只是法律推理的機器,不應當有任何的自由裁決權。

在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指導下,西方社會在其後的幾十年裡,法律規則迅速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規則體系。在西方法學中,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完成了對自然法學這一純思辯、理想的批判和清算。它運用實證的方法,&127;否定了那種不可捉摸、虛無縹渺的「自然法」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法學的進步。正是從奧斯丁開始,法學研究重心才開始從法律的外部關系,如法律與宗教、法律與道德等方面,轉移到法律的內部結構、范疇體系和邏輯關系等方面,因而,這種研究方法,對法學研究、對法學家們的思維方式有啟迪作用,開創了法學研究的新領域。

&127;但如果將法律僅停留在作實證的分析,不研究法的理想和正義,割斷法律與道德和社會的關系,主張「惡法亦法」,這對法律的沖擊和破壞是巨大的,有可能發生法的合法性危機,導致法的暴政與專制。法律發展的歷史表明,一旦法律「理性」的面紗被撕去,法律前景就極為可悲和可怕。法律一旦脫離了價值判斷的領域,僅作形而下的理解,法律的社會意義也大為遜色。因為這種方法,無助於人們培養對法律的感情,法律就會僵死,就會變成支離破碎,就會失去了它的神聖性與可愛,從而使法律在歷史的長河中失去源頭的活水而趨於枯竭。它的最可怕的結果是最終導致法學走上極端形式主義的道路,使具有豐富內容和極大活力的法律變成了一套單調、死板、枯燥和毫無生機的抽象的法律概念和范疇的堆砌,把活生生的法律概念、范疇變成了純邏輯的推理和演繹,在面臨復雜的社會生活和尖銳的矛盾沖突時,難以提出多樣化的法律方案。

(3)、社會法學派的主要觀點

社會法學派將社會學的分析框架和理論工具引進到法學領域,在社會中研究法律,並通過法律研究社會,強調法律的社會作用和效果。

其一,法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秩序,真正有效的和主要的法律不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規則,而是社會立法中的秩序或人類聯合的內在秩序。

其二,法律與國家之間並沒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它並非一定由國家機關特別是立法機關所制定和實施,在沒有國家的時候和地方也存在著法律。

其三,法律絕非僅僅是規則的體系,而是由規則、原則、政策多種復雜的要素構成,法律的本身必不是單純的一種規則。

其四,法律不僅是一個規則體系,還是一項過程和事業。

社會法學派的觀點,&127;表明了他們堅持在法與社會的相互關系中,以法的實際運作為對象,目的是揭示法產生於社會之中,消解彼此利益之間的矛盾、沖突、對立和斗爭。而且,他們把法律置於整個社會之中,分析各種社會的、政治的、心理的以及文化的諸因素對於法及其運作的作用和影響。應當說,法律社會學有助於對法的外延的理解,有利於擴展法學研究的領域和視野。

我也藉此機會學到了不少東西,謝謝樓主

5. 什麼是自然法學

1、早期自然法學

「自然法學派」是一種概括性分類,最早有「自然法」意義的是古希臘的哲學家,這其中包括亞里士多德和智者學派中的畢達哥拉斯、普羅塔哥拉等,他們在政治思想和哲學論著中肯定了「自然主義」的正確性。但是早期西方國家都還處在蒙昧狀態,法學還只是宗教、哲學、倫理規則中的一種模糊概念,直到古羅馬時期才相對明確提出「自然法」概念,斯多葛主義出現使自然法觀念的到加強,他們認為自然法的核心即是正義。到了中世紀,西方文藝、思想、政治受到神學的禁錮,自然法思想也被曲解為「神學自然法學」,這段時間的自然法學就不為道也。

2、古典自然法學

文藝復興開始,歐洲社會發生巨變,隨著新教崛起、重商主義出現、政治實行開明的專制主義,古典自然法學派認為,自然法在效力上從人的理性中推導出法律原則高於實在法,是適用於自然狀態的。換個角度從哲學上來說,理性是人類特有的一種認識方式,有著演繹和推理的特點。古典自然法學的主流觀點是主張人應該處於一個自然的狀態,這是人類的早期狀態,沒有國家、政府和法律的存在。[1]換句話說,這一時期的自然法學派認為君主制定的叫「人定法」,他的效力是比不上「自然法」中的正義思想的,人民應該以自然法中的正義為最高行事標准。

3、新自然法學派

19世紀,自然法學派遭到歷史學派(主要思想:法律不是理性產物,而是民族精神的傳承;社會的法律其實是歷史慢慢自發產生的;法律的根本淵源是習慣而不是立法)和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主要思想:惡法亦法;聚焦於現行法律法規研究;法律是國家當權者的命令)的攻擊。他們認為自然法是一種虛無縹緲,甚至是虛構的體系,只是一種理想主義的存在。但是在20世紀連續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看到了納粹政府的殘暴,法律可能會變成推行集權和暴行的工具。因此人們重新認識自然法學,他們大都認為自然法是基於人的道德,是與生俱來的、不成文的法律規范。

實際上,法學歷史源遠流長,因此誕生過諸多流派,包括自然法學在內,還有歷史法學、注釋法學、分析實證主義法學、哲理法學、社會法學、批判法學、存在主義法學等等。而當今學界定義的三大法學流派即自然法學派、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社會法學派,他們最大的不同在於對法律的認同相宜異。自然法學派在意法律是否正義,即「惡法非法」,人們不必去遵循它;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在意法律對社會秩序的規范作用,即「惡法亦法」,法律一經確定人們就必須遵守;社會法學派則更加在意實用主義,即「有用即法」,法律是為了促進社會發展的,只要受益大於損失,那它就是好法。

熱點內容
小學生道德發展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412
新婚姻法女方多少歲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909
刑法66條 發布:2025-01-22 16:20:00 瀏覽:677
共青團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5:53:24 瀏覽:418
九江法院位置 發布:2025-01-22 15:45:06 瀏覽:734
聯考法律碩士國家線 發布:2025-01-22 15:38:07 瀏覽:508
公司法電影 發布:2025-01-22 15:10:56 瀏覽:871
審理法官是什麼 發布:2025-01-22 15:05:27 瀏覽:74
員工辭退賠償勞動法 發布:2025-01-22 14:46:58 瀏覽:51
道德公民圖片 發布:2025-01-22 14:31:53 瀏覽: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