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稅立法
1. 哪四部稅法立法 我知道的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車船稅,還有什麼
我國現行正式通過全國人大立法的稅法共有四部,分別是《稅收徵收管理法》、《專個人所得稅法》屬、《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
如果要繼續細分的話,其中《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是通過全國人大立法的,屬於基本法律;而《稅收徵收管理法》、《車船稅法》是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的,屬於一般法律。
2. 哪些稅種被納入法律
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關稅等稅種被納入法律。
詳細解釋如下:
在中國稅收體系中,多個稅種已經被納入法律,具有法定性和強制性。其中,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關稅是最為重要和常見的稅種,它們在國家稅收法律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1. 增值稅是對商品和服務的增值部分征稅,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經濟交易,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由於其涉及面廣,為保障公平性和透明度,增值稅的徵收標准和程序被明確納入法律。
2. 消費稅是針對特定消費品徵收的稅,旨在調節消費行為,引導資源合理配置。消費稅的徵收范圍和稅率也是通過法律進行規定的。
3. 企業所得稅是對企業盈利部分徵收的稅,用以調節企業利潤分配。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和征稅標准在國家稅收法律中有明確規定。
4.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所得收入徵收的稅,旨在保障社會公平和縮小貧富差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扣除項目及計算方法等均在法律中有明確規定。
5. 關稅是國家對進出口商品徵收的稅,具有保護國內產業和調節進出口貿易的功能。關稅的稅率和徵收方式通過國家立法進行規定。
這些稅種的徵收標准和程序被納入法律,確保了稅收的合法性和穩定性,也保障了納稅人的權益。
3. 新《企業所得稅法》的立法原則是什麼啊
新企業所得稅改革遵循了以下原則: 1.貫徹公平稅負原則,解決目前內資、外資企業稅收待遇不同,稅負差異較大的問題. 2.落實科學發展觀原則,統籌經濟社會和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環境保護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發揮調控作用原則,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優化國民經濟結構. 4.參照國際慣例原則,借鑒世界各國稅制改革最新經驗,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企業所得稅制度,盡可能體現稅法的科學性、完備性和前瞻性. 5.理順分配關系原則,兼顧財政承受能力和納稅人負擔水平,有效地組織財政收入.6.有利於徵收管理原則,規范征管行為,方便納稅人,降低稅收征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