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立法環保調研
㈠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是什麼單位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宗旨
關注社會焦點熱點、弘揚正氣遏制邪惡、反映民情民意,促進公平正義,展開學術爭鳴,推動法治進程。(從事企業戰略發展調研與策劃、政府重大項目戰略發展調研與策劃、重大法治個案調研、執法執政行為調研、綠色環保全面調研)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簡介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是司法部主管、中國行為法學會下屬的國家級綜合類法治調研單位。下設辦公室、顧問辦、研究室、社會工作部、宣傳部、機要室、對外聯絡部、機關事務接待處、內參部、編輯部、教育培訓中心、疑難及重大案件論證中心、事業發展部、資料檔案室、各省市聯絡處、法治人物評選委員會、全國培訓基地(暫定北京、湖南、浙江、廣東、遼寧)、等機構。
工作職能:進行法學理論及立法行為、行政行為、監察行為、審判行為、檢察行為、偵查行為、法律語言行為、企業商事法律行為、律師執業行為等實踐性調查研究。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的調研員和研究員分布全國多個領域,由著名法學家、行為科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經濟學家、大法官、高級檢察官、高級警官、高級律師、人代代表和政協委員組成,其調研形成的《調研報告》,可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國務院法制辦、著名法學院校、法學研究機構及地方黨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等部門和領導的決策依據。
重大法治動態、優秀調研報告和具有參考價值的調研報告,調研中心不定期以《內參》或《法治動態》形式刊發並轉送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領導及各省、市主要領導。
調研、監督、策劃、指導地方執法、執政、執教、醫療和環保行為是本中心義務。若有重大事件和個案,歡迎投稿或投訴。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
1、主 任:鮑衛兵
2、常務副主任:唐建華
3、副主任: 黃開堂、楊繼純、劉旭輝、任樹輝、何雨春
4、首席調研員:
5、各省、市調研分部主任、調研員
6、各機關、企業研究員
7、基層通訊員、聯絡員、監督員
中國法治網通聯部
部長:曹衛國
中國法治網通聯部湖南分部
主任:史有德 副主任:羅修雲、史承龍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
㈡ 提高立法質量的途徑
提高立法質量的途徑主要包括加強立法調研、推進立法公開、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以及加強立法後評估。
首先,加強立法調研是提高立法質量的基礎。立法調研能夠深入了解社會實際情況和人民群眾的需求,確保立法更加貼近民生、符合實際。例如,在制定關於環境保護的法律時,通過實地走訪污染嚴重地區、聽取當地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可以更加准確地把握問題的症結,從而制定出更有針對性的法律條款。
其次,推進立法公開是提高立法質量的重要途徑。立法公開可以增加立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讓人民群眾更加了解立法的過程和結果,同時也能有效防止立法中的腐敗現象。比如,通過公開徵求意見、召開立法聽證會等方式,可以廣泛收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使立法更加民主、科學。
再者,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對於提高立法質量至關重要。人大作為國家的立法機關,應該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確保立法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人大還應該加強對立法草案的審議和修改,確保法律的嚴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人大可以建立專門的立法工作機構,負責對立法草案進行初步審查和完善,從而提高立法效率和質量。
最後,加強立法後評估也是提高立法質量不可忽視的一環。立法後評估可以對法律的實施效果進行客觀評價,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修正,確保法律的有效實施。比如,定期對已頒布的法律進行實施情況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法律進行必要的修訂和完善,可以保障法律的時效性和適應性。
綜上所述,通過加強立法調研、推進立法公開、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以及加強立法後評估等途徑,可以有效提高立法質量,為國家的法治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㈢ 運用人民代表不會制度的有關知識,說明全國人大是怎樣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誕生記:1989年12月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環境保護法,1995年到2011年,全國人大代表共有2474人次提出修改環境保護法的議案78件。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修改環境保護法列入五年立法規劃論證項目,2011年1月至9月,全國人大成立環境保護法修改小組,多次聽取環保部等有關部門和專家的意見,並分別赴湖南等地進行調研和召集部分全國人大代表進行研討。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 ,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兩次在中國人大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共有10404人次提出14082條意見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有關知識,說明全國人大是如何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12分)
答案:二者可以任選一
1、根據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的新要求,全國人大適時啟動修法,通過實地調研、廣泛聽取有關部門和專家意見,提高了立法的科學性。(4分)
2、全國人大自覺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揮人大代表在修法中的主體作用,向社會公布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不斷拓寬公民參與立法的途徑,提高了立法的民主性。(4分)
3、全國人大自覺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嚴格按照法律程序修訂法律,堅持法制化和規范化的工作機制,保證了立法的科學性和民主性。(4分)
或者
1、全國人大自覺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通過實地調研、廣泛聽取有關部門和專家意見網上徵求意見等方式,不斷拓寬公民參與立法的途徑,堅持了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4分)
2、全國人大代表自覺履行職責,依法參加行使國家權力,通過提出和審議反映客觀實際與人民訴求的議案,提高了立法的科學性和民主性。(4分)
3、全國人大嚴格按照法律程序修訂法律,堅持法制化和規范化的工作機制,保證了立法的科學性和民主性。(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