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現狀

道德現狀

發布時間: 2020-12-17 22:58:09

① 中國現階段道德狀況是怎樣的

目前中國的道德現狀既非在「滑坡」(1976年10月之後),亦非在「爬坡」版(大張旗鼓地加強權精神文明建設包括道德建設時期),而是處於一個新的正常發展階段。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與「經濟發展新常態」相對應,目前中國處於「道德發展的新常態」。

1、對於社會中出現的不道德現象(事件)不必大驚小怪、憂心忡忡,不要否定主流、否定發展;可以進行必要的譴責,不必連篇累牘地報道。

各類媒體要多宣傳道德楷模和身邊好人,推動道德進步。

2、青少年要少看網上不道德的奇葩新聞,多看權威媒體及其網站宣傳的道德楷模。從而有利於自己積極進取、奮發向上,在報效國家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② 如何評價當前社會道德現狀

我覺得當前社會的道德現狀總體是好的,總體是積極向上的,充滿了正能量,只有幾個不道德的現狀,期待著大家都能向好的方向發展

③ 如何看待當前的道德狀況

一段時間以來,關於道德的負面新聞頻頻見諸報端,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現象時有發生,良知的底線不斷被侵蝕。我們的道德水平究竟怎樣,一時成了問題。
這些年,我們身邊的美德從未缺少。
最美女孩兒刁娜捨身救人,讓人看到心靈的美好;孫水林、孫東林兄弟千里送薪,詮釋「誠信」二字的含義;「最美媽媽」吳菊萍不計後果愛心托舉,給墜樓女童帶來生的希望……最近涌現出一個個道德榜樣,用實際行動書寫人間大愛,像紅燭一樣照亮道德的天空。
這些年,我們的道德建設也在不斷進步。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道德體系和誠信體系建設,2008年的汶川地震,全國人民慷慨捐助,彰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道主義精神;北京奧運會上,140多萬志願者提供熱情服務,展現首都群眾文明素養;上海世博會上,會場內外無數市民用實際行動,讓世界再次深刻感受文明有禮的國人形象。
道德焦慮,背後是社會問題
當前人們的種種道德焦慮,凝結在一點,就是我們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面臨著諸多新挑戰。
提起「扶不起的老人」,許多不作為的理由都似乎指向同一個案例:南京彭宇案。2006年,南京小伙彭宇下車時攙扶起一位摔倒老太,卻被告上法庭索賠13萬。遺憾的是,法院沒有給出是非判斷,卻和稀泥式的各打二十大板,判彭宇敗訴。如果做好人不僅沒有回報,反倒有可能成被告,這讓很多人在做好事前變得猶豫了。
2010年,鄭州青年李凱強因一起交通事故被告上法庭。一些媒體在報道時,卻只選擇了李凱強扶起老太太成被告的事實,就將此事件定性為鄭州版的「彭宇案」。而事實上,李凱強本人都已經承認是自己駕駛摩托車與老人發生了碰撞,並不是純粹的助人為樂。
從經濟的角度看,道德就是通過犧牲眼前的小我利益,來換取長遠的更大的社會利益。但道德評價機制的不健全,可能會使不誠信或失德的成本太低,一些人可以輕松越過道德底線,而無須承擔相應的損失。無論是司法的模糊判斷,還是新聞報道的錯誤導向,又在無形中提高了當好人的「風險成本」。
因此,不是道德出現了滑坡,而是公眾對道德的感知發生了變化,是在面對新的道德現象時,人們普遍感到缺少確切的判斷標准,從而產生了世風日下的感覺。
道德沒有敵人,她從來都是高尚人生的追求,永遠能給世界帶去溫暖,給有道德的人以內心幸福和安慰。然而,道德在社會上並非孤立存在,它需要外部環境來促進和推動。我們的社會不缺少道德觀念,缺少的是如何為這些道德觀念提供有力的後援——道德建設需要每個人的力量。

④ 中國近代道德有哪些狀況

我國傳統道德是以小農自然經濟生產方式和宗法血緣家庭生活方式為基礎,近代帝國主義的入侵和大機器工業生產方式的發展,破壞了傳統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卻並沒有取代後者,在近代我國絕大部分地域和社會生活大部分領域,傳統生產和生活方式仍然占據著重要甚至主導地位,它們是傳統道德存在和抵禦近代道德的深厚根基。

我國近代道德核心內容和基本價值觀念是西方的舶來品,盡管學者們力圖把它和我國傳統道德相結合,但由於沒有把它和我國近代社會實踐相結合,對於我國近代社會生活始終具有外在性。

在「五·四」運動以後,我國出現了三大思潮,即西化派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和復興傳統的現代新儒學,但卻找不到獨立的地位,只能附屬於西化派或新儒學,這是歷史的證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並沒有在我國建立起來,近代的社會轉型根本沒有完成。

新民主主義革命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兩大歷史任務,先進的中國人把馬克思主義與這一社會實踐相結合,經過幾十年浴血奮斗,終於建立了人民共和國,並在社會主義改造之後完成了社會轉型,構建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完成了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的轉型。現代社會主義道德取代我國傳統道德,這是歷史發展必然,也是對近代道德轉型不徹底的歷史超越。

⑤ 對當前社會道德現狀的認識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舉什麼樣的旗幟,擁有什麼樣的信仰,這是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方向的根本問題,是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她將在世界上的位置。

當離開毛的旗幟,紅軍會失去根據地,中國共產黨會失去方向;、
當離開毛的旗幟,中國會再次淪為資本家的冒險樂園;
當離開毛的旗幟,人民將再次被壓迫,被剝削;
當離開毛的旗幟,一個偉大的黨也會蒙羞,會變成帝國主義幫凶;
當離開毛的旗幟,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會變成鎮壓人民的機器;
當離開毛的旗幟,人類社會就會重復著少數人高高在上,多數人被統治,被奴役的「人吃人」的歷史和現實;
當離開毛的旗幟,人類社會就會失去公平、正義、理想、尊嚴!

善良的人民啊!是時候了!我們要高高舉起毛澤東的旗幟,把人民的「上帝」——毛澤東,請回人民的「聖殿」。

將那些污泥濁水清洗,將那些妖魔鬼怪掃盪。

善良的人民,只有真正團結一致,舉起了毛澤東的旗幟,拿起了毛澤東主義這個金光閃閃的武器,我們才能獲得力量,獲得正義、公平和尊嚴。

人民才能夠重新做回自己的主人。

中國才能有他的國魂。

中華民族才能真正強大地崛起。

人類社會才能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⑥ 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

一、當代大學生的誠信度降低。談及誠信,這是一個從古到今的話題,誠信往往被人們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質,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確保未來還是這樣,所以在誠信面前任何人沒有選擇,只有誠受,何況是論及我們時代的精英們。但是目前的大學校園里,誠信實在是處於一個很微妙的位置,即被看得很神聖,同時也有可能被遺棄。考試作弊是當代大學生誠信度降低的一個很好的見證,無論是國家級的考試還是學校的結業考試,都存在著作弊的現象,因為考試成績都是關繫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為了眼前的利益,誠信悄悄地被時代的精英們遺棄在灰暗的角落。
二、當代大學生道德目標自我化、標准多元化、取向功利化和行為庸俗化。大學生的道德取向影響著他們自身的發展,也可以說從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整個未來社會的發展,所以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標准應該是即符合自身健康成長,又有利於社會的良性發展的。可是近年來卻連續的出現了這樣的在校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模式走向了目標自我化、標准多元化、取向功利化和行為庸俗化,現代的大學生出現道德觀念與道德行為的二重性,許多的大學生的道德行為表現為庸俗化,實在是令整個社會擔心。
三、尊師的氣氛在高校校園里慢慢的淡化。嚴格的講,尊師是作為學子們的最重要的、也是必須嚴格恪守的。雖然今天的高效校園仍然和以往一樣充滿著活力和朝氣,可是尊師的氣氛卻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淡化。近幾年的媒體報道中,也很多的談到大學校園里尊師的問題,一些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人連自己的任課老師的姓名都不知道,有的同學甚至都瞧不起老師,更何況談及尊師了,這值得人們思考,因為無尊即無孝。
四、在理想與信念方面,對奮斗目標不甚確定,缺乏社會責任感,甚者走向思想空虛、人雲亦雲、玩世不恭、游戲人生;在生活態度方面,羨慕或者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者崇洋媚外、鋪張浪費、情趣低俗、追求享樂。隨著物質生活的多姿多彩及其巨大的誘惑力,使得當代的大學生中存在著很大一部分這樣的青年,的確耐人尋味。
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是當前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問題,但是我們在看到問題的同時,應該摒棄這樣的看法:不應把個別大學生的道德失范,當作大學生群體的道德問題;但同時也不應該掉以輕心或忽視,社會必須在分析清楚原因的基礎上提出解決的最好的對策,以便於很好的解決這個社會性的問題

⑦ 如何看當今的道德現狀

我們現在的許多中國人,對道德的看法很矛盾很微妙:一方面承認人不能無道德,另一方面又認為道德在人生中所佔的比重不太大。能給災區捐些款、公交車上能給老人孕婦讓個座,就證明自己已是個很有愛心的人了,自己是個講道德的人。

這樣想、這樣做,當然沒有錯,只不過跟我們中國文化中的道德觀還差了一大截。

中國人說:道,道路,就是人人在此生都應該所走之路,此之謂「人道」。人道從天道而來。德,得也,由於所走人生道路正確而於己有得,如孝弟忠信即是。只有講道德,人類大群才能和睦幸福、長治久安,從而個人幸福也自在其中了。有良好的社會秩序才會有個人自由,社會秩序的維系主要靠道德,故講道德是每一個人天生的本分事。

正因如此,所以中國人視道德為人生第一要務,慾望、財富、享受等都是等而下之之事。具備了起碼的道德修養,才無愧於「人」之稱號,故中國人說「做人難」,一輩子都要努力做人。我們現代人都認為慾望的滿足才是人生第一要務,只有充分地「享受」了人生才算不枉在此世界來一遭,道德只是第二、第三位之事。這和傳統中國人的人生觀大相徑庭。

如三國第一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自己卻清苦終生。其高風亮節為一般人所不及,故歷代中國人瞻仰不盡。今天我們提起此人,仍然發自內心的敬佩不已
。可見,道德來自於人之內心,是天生的,自然的,絕非外力強加。若諸葛亮當時憑借權勢作威作福,以慾望滿足為第一事,誰還會敬仰他呢?

許多人認為他人有難,自己能伸出援手,這才是講道德。實際上講道德並不需任何外在條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本分事,就是最大的道德。做了父親,孝敬父母,愛護妻子,教育子女,這就是講道德;工作中,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這就是講道德;生活中,與人言而有信,為人謀而盡忠,這就是講道德。可見,道德是人人可為之事,只需要盡己本分而已。就這么簡單。

問題是,當代社會中的許多人,連自己的本分也不願盡不想盡。做了丈夫,仍然只顧自己在外面吃喝玩樂,不顧愛人,不顧家庭;做妻子的,動輒威脅離婚,甚至紅杏出牆,還美其名曰尋找真愛;做官的不為民服務,做教師的誤人子弟,做醫生的草菅人命,做警察的警匪一家,﹒﹒﹒﹒﹒﹒大家都認為道德是可有可無之人生末事,慾望享受才是人生頭等大事,可人人都沒有基本道德,人的享受又從何而來呢?

進一步說,道德才是真享受,慾望滿足離享受還隔了一層。你是企業家,你辦好企業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發財而是出於社會責任感,當你看到成千上萬員工因為你的出色管理而安居樂業時,你的快樂是無法替代的,你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人生價值;你是教師,當你真正是以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參加工作時,學生的健康成長就是你最大的快樂,你會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沉,自己有多麼重要。慾望滿足只是動物性本能,道德修養才是人類所獨具的。只有在此處,才將人類與動物區分了開來。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豈不令人深思?

⑧ 當前社會公德的基本現狀是怎樣的

當前社會公德的基本現狀就是社會公德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社會公德的內容是對公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出的基本規范和要求。在我國現代社會中,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為:

第一,文明禮貌社會公共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和諧相處,舉止文明以禮相待。自覺杜絕說臟話、隨便猜疑、欺騙他人等惡習。這是處世做人最起碼的要求。

第二,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是社會成員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調整相互關系的最一般的行為規范之一。在公共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愛人者人恆愛之,信人者人恆信之。

第三,愛護公物愛護公共財物是社會公德極其重要的內容。尤其在公共場合更要注意這一點。要愛護國家及公共財產不受侵犯。

第四,保護環境為了保持社會公共生活的環境整潔、舒適和干凈,保障社會成員的身體健康,每個公民都應當講究公共衛生、保護生活環境,這也是社會公共生活中人們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

(8)道德現狀擴展閱讀:

自覺遵守

社會公德作為人類社會生活中最起碼、最簡單的行為准則,是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是適應社會和人的需要而產生的。它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具有特殊且廣泛的社會作用。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1.遵守社會公德是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條件。社會公德是維護公共場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環境、維護現實社會生活的最低准則,是人們現實社會生活穩定發展的基本條件。

2.遵守社會公德是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社會公德發揮著維護現實的穩定、公道、揚善懲惡的功能,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起著強大的輿論監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

社會公德的這種作用體現在:一方面肯定、維護和促進一切有利於或有助於社會和個人生存、發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為;另一方面否定、抑制和阻止一切有礙於或有害於社會和個人生存、發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為。

這主要是通過社會公德的規范方式來促進社會和個人棄惡揚善,扶正祛邪,從而指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非強制性地調節和規范著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言論和行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秩序,有效地為滿足社會與社會成員的需要服務。

熱點內容
勞動法企業曠工處理 發布:2024-11-16 05:23:57 瀏覽:792
哈爾濱學院法學 發布:2024-11-16 05:12:55 瀏覽:14
刑法139條規定的 發布:2024-11-16 04:28:54 瀏覽:937
科研工作條例 發布:2024-11-16 04:24:13 瀏覽:882
衛生條令條例 發布:2024-11-16 03:10:36 瀏覽:133
保護原則刑法 發布:2024-11-16 03:04:55 瀏覽:488
民法典手卡 發布:2024-11-16 02:55:41 瀏覽:838
單位法律知識講座通知 發布:2024-11-16 02:30:12 瀏覽:182
觀其復道德經 發布:2024-11-16 02:21:55 瀏覽:301
七零九律師 發布:2024-11-16 02:20:19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