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
①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的學院機構
知識產權法研究所
名譽所長:徐德敏
所長:楊 巧
副所長:孫昊亮
社會法研究所
名譽所長:郭 捷
所長:謝德成
副所長:梁高峰曹 燕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研究所
名譽所長:竇玉珍
所長:韓利琳
副所長:張炳淳
企業與公司法研究所
所長:郭富青
副所長:楊 森 鳳建軍 胡改蓉
金融法研究所
所長:強 力
副所長:傅 瑜 楊為喬
反不正當競爭法研究所
所長:王興運
副所長:陳紅霞 孫 靜 鄭燕馨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所
所長:王興運
副所長:郭 琛 杜小衛
農業法研究所
所長: 王興運
副所長:義海忠 李集合
房地產法研究所
名譽所長:黃 河
所長:義海忠
副所長:李建民 李集合
土地法研究所
所長:義海忠
副所長:楊為喬
反壟斷法研究所
所長:鄭艷馨
副所長:王振玉 朱時敏
科技法研究所
所 長: 牛曉艷
副所長:李 艷 楊 倩
網路法研究所
所長:李艷
副所長:張愛國
證券法研究所
所長:傅瑜
副所長:李 軍 石忠麗
財稅法研究所
所長:戴芳
副所長:魏明英 傅 瑜
能源與資源法研究所
所長:張炳淳
副所長:王繼恆 黃 政
西部農村環境法制研究所
所長:張炳淳
副所長:黃政 楊倩
法律經濟學研究所
所長:李永寧
副所長:王瑩瑩
國有資產法研究所
所長:楊森
副所長:席曉娟 彭立峰
歐盟法研究所
所長:周興生
副所長:朱時敏
中西法文化研究所
所長:周興生
副所長:楊為喬 經濟法學教研室
主任:王興運
知識產權法學教研室
主任:孫昊亮
副主任:楊巧(兼)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教研室
主 任:謝德成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教研室
主任:張炳淳
副主任:韓利琳(兼)
公司企業法學教研室
主任:楊 森
財稅金融法學教研室
主任:傅 瑜 勞動法診所(顧問:郭捷)
負責人:謝德成 培訓部長:義海忠 代理部長:劉陸訓
辦公室
主任:翁曉磊
教務辦公室
教務主任:曹中輝
資料室
穆 陽 賈 鵬
②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的學院領導
左起:經濟法學院副院長李集合教授
經濟法學院黨委書記張志強副研究員
經濟法學院院長強力教授
經濟法學院副院長郭富青教授
經濟法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李慧軍老師 強力, 漢族,1961年10月27日出生,陝西彬縣人。1983年7月畢業於西北政法學院,獲經濟學學士學位.。現為西北政法大學教授、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院長、經濟法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組組長、西北政法大學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金融法、經濟法、商法。獨著、主編、合作專著、教材10餘本,發表論文30餘篇。主要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規劃國家級教材《金融法》(獨著 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司法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規劃教材《金融法》(獨著 法律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英合作《金融法》(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金融法教程》(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司法部全國政法院校通用教材),《金融法》(專著 合著群眾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中國經濟法》(主編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第1版,《保險法原理》(合著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主要社會兼職: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證券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理事、陝西省法學會金融法研究會會長、陝西省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陝西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陝西省人民政府法律顧問、西安仲裁委員會仲裁員、陝西省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西安市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證監會陝西證監局專家咨詢小組成員。 1、郭富青,男,1962年11月26日生,漢族,河南省開封縣人,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西北政大學法學學士,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南京大學法學博士。自1986畢業留校後,一直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97年晉升為副教授職稱,擔任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2001年,應邀赴香港城市大學作訪問學者半年,2002年晉升為教授職稱,2005年擔任經濟法專業研究生導師組副組長。
社會兼職有: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陝西省司法廳重點建立項目法律服務團法律宣傳咨詢組成員;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學專家特邀咨詢員;咸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學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西安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長期以來從事商法學、經濟法學的教學研究工作,尤其是致力於企業法、公司法領域的理論與實務研究,有較深的造詣。主要論著有《中國非公司企業法研究》、《合夥企業法論》、《商法學案例教程》、《公司法教程》、《企業法》等10部,並在《法律科學》、《法商研究》、《比較法研究》、《法學》、《甘肅政法學院學報》、《經濟法制》、《河北法學》、《社會科學家》等刊物,公開發表法學專業論文近60篇。其中有8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3篇被收入《中國商法精粹》,1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其中產生廣泛社會反響的代表作為《公司收購中目標公司控股股東誠信義務探析》(發表於《法律科學》2004年第3期);《從股東絕對主權主義到相對主義公司治理的困境及出路》(發表於《法律科學》2003年第4期);《論公司要約收購與反收購中少數股東利益的保護》(發表於《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建立我國拍賣法律制度初探》一文曾於1996年榮獲中國社會科院法學研究所舉辦的「中國法治之路」青年法學論文優秀獎;《論現代企業集團組織運行的法律機制》,1998年榮獲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優秀論文三等獎;《建立我國商事信用法律制度體系及營造社會信用環境的思考》,榮獲2002年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優秀論文三等獎;《論商法的立法模式》,榮獲2004年中國法學會頒發的,中國商法學研究會青年優秀論文2等獎。《地名資源商業化開發的法律秩序研究》,榮獲2007年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2、
李集合,男,1966年生於陝西省禮泉縣,1989年7月畢業於西北政法學院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主要從事合同法、房地產法、土地法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現為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西安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國商業法學會房地產法與物業管理法協會理事。
主要著作有:《土地徵收徵用法律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獨著)、《農業法視野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法制保障研究》(中國法學會2006年部級法學研究課題成果,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合著)、《土地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5年出版,副主編)、《合同法》(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編審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5年1月出版,主編)、《監獄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合著),並在《西北大學學報》、《寧夏社會科學》、《法學雜志》、《政法學刊》、《法律適用》、《理論導刊》、《河北法學》、《人大復印資料》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③ 西北政法大學專業經濟法主要學什麼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現有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知識產權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四個碩士學位點、一個法學(經濟法方向)本科專業。設有經濟法、知識產權法、資源與環境保護法、財稅金融法、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企業法與合同法六個教研室及經濟法學、房地產法學、金融法學、知識產權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法律經濟學、社會法學等12個研究所,基本形成了在國內法學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六個研究方向,即房地產法研究方向、金融法研究方向、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研究方向、企業法研究方向、科技法研究方向、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研究方向。
學院秉承經邦濟世、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在課程設置上突出強調實踐性與應用性。除教育部和學校確定的18門法學核心課以外,為學生開設財稅法、金融法、房地產法、科技法、環境與自然資源法、公平交易法、公司法、司法會計、合同法、證券法實務與證券法、保險實務與保險法、票據事務與票據法、知識產權法研討與疑難案例評析、經濟法案例評析、勞動法案例評析等經濟法方向的選修課,為學生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
學院簡介
在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本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根據法制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經過不懈的努力,我院在辦學規模、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該學院是我國西北地區目前最大的經濟法教學、研究、培訓和信息資料中心。
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概念是經濟法學研究的首要問題,也是經濟法立法,司法等活動的基礎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經濟法現象在世界各國大量出現,經濟法概念問題也成為經濟法學界爭執最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