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簡述道德變化

簡述道德變化

發布時間: 2025-03-28 14:26:09

㈠ 如何看待道德隨時代的變化呢

‍‍

人類道德的根本和出發點永恆不變,那就是指引人們獲得精神和物質的快樂。所有的時代,所有的道德領袖制定的道德准則都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環境,指引人們獲得當時所能獲得快樂最高值的行為規范。古代物質財富相對現代缺乏,主流的人們從精神層面獲得快樂的方式還是相對公平的,出現了如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仁者愛人等等。但現在社會隨著科技革命,人們獲得物質財富的數量急劇增長,更多地人能獲得物質層面的享受,也驅使著更多的人追逐物質財富。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西方為代表的功利主義思想。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是有智慧的,是有更高層次精神方面的最求。在二十一世紀中,伴隨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滿足人們物質方面的需求的情況下,更多的人會轉而更傾向於精神方面的追求。看一些世界500強企業CEO的人生經歷和價值追求,從那些卓越的商業領袖身上可以發現,現在很多人在物質滿足的情況下,從自己的早期經歷中尋找人生的終極使命。歷史有時是個循環,人類的道德也在物質快樂-精神快樂-物質快樂-精神快樂中不斷的變遷。二十一世紀,相信會出現真正引領精神快樂的道德領袖。透過顯現看本質,不能養活自己的人就需要依附別人過活。這些依附者就經常被道德批判。女人的三從四德本質上是因為女子在家需要父親養活、出嫁需要丈夫養活、夫死需要兒子養活。現在女性能夠自己養活自己了,所以封建糟粕就被推翻了。以後發展方向基本上是,人們都不去管別人的閑事。法律來負責人們不會互相傷害。

‍‍

㈡ 道德變化發展的形態有( )。

道德變化發展的形態有:原始社會的道德、奴隸社會的道德、封建社會的道德、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

道德發展是個體心理發展的一個方面。個體認識社會倫理道德規則和准則,形成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的過程。既受到個體周圍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也受到個體的成熟和認知、情緒發展,特別是其從事的交往和道德活動的制約。

道德起源於實踐,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

㈢ 社會經濟的變化會引起道德的變化嗎

1. 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必然導致道德的變革。當舊的社會經濟關系被新的所取代時,原有的道德觀念也會隨之更新。
2. 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決定著道德的變化。新舊社會經濟關系的更迭,往往伴隨著道德觀念的轉變。
3. 在一個社會中,社會經濟關系的內部變化會引起人們對利益關系的重新審視,這為調整相關道德規范增添了新的含義。

㈣ 職業道德的歷史變化包括哪幾個階段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職業道德的涵義包括以下八個方面: (1)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規范,受社會普遍的認可。 (2)職業道德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 (3)職業道德沒有確定形式,通常體現為觀念、習慣、信念等。 (4)職業道德 依靠文化、內心信念和習慣,通過員工的自律實現。 (5)職業道德大多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6)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對員工義務的要求。 (7)職業道德標准多元 化,代表了不同企業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觀。 (8)職業道德承載著企業文化和凝聚力,影響深遠。 職業道德,professional morality 職業倫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指在職業范圍內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習俗的總和。它是調節職業集團內部人們之間的關系以及職業集團與社會各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評價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善惡、榮辱的標准,對該行業的從業人員具有特殊的約束力。 產生和發展 職業道德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並出現相對固定的職業集團時產生的。人們的職業生活實踐是職業道德產生的基礎。在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產和交換的發展,出現了農業、手工業、畜牧業等職業分工,職業道德開始萌芽。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又出現了商業、政治、軍事、教育、醫療等職業。在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基礎上,這些特定的職業不但要求人們具備特定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求人們具備特定的道德觀念、情感和品質。各種職業集團,為了維護職業利益和信譽,適應社會的需要,從而在職業實踐中,根據一般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逐漸形成了職業道德規范。 在古代文獻中,早有關於職業道德規范的記載。例如,公元前 6世紀的中國古代兵書《孫子兵法·計》中,就有「將者,智、信、仁、勇、嚴也」的記載。智、信、仁、勇、嚴這五德被中國古代兵家稱為將之德。明代兵部尚書於清端提出的封建官吏道德修養的六條標准,被稱為「親民官自省六戒」,其內容有「勤撫恤、慎刑法、絕賄賂、杜私派、嚴徵收、崇節儉」。中國古代的醫生,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形成了優良的醫德傳統。「疾小不可雲大,事易不可雲難,貧富用心皆一,貴賤使葯無別」,是醫界長期流傳的醫德格言。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西方最早的醫界職業道德文獻。 一定社會的職業道德是受該社會的分工狀況和經濟制度所決定和制約的。在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封建等級制不僅限制了職業之間的交往,而且阻礙了職業道德的發展。只是在某些工業、商業的行會條規以及從事醫療、教育、政治、軍事等業的著名人物的言行和著作中包含有職業道德的內容。在這一社會的行業中,也出現過具有高超技藝和高尚品德的人物,他們的職業道德行為和品質受到廣大群眾的稱頌,並世代相襲,逐漸形成優良的職業道德傳統。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分工的擴大,職業和行業也日益增多、復雜。各種職業集團,為了增強競爭能力,增殖利潤,紛紛提倡職業道德,以提高職業信譽。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還成立了職業協會,制定協會章程,規定職業宗旨和職業道德規范。從而促進了職業道德的普及和發展。在資本主義社會,不但先前已有的將德、官德、醫德、師德等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而且出現了許多以往社會中所沒有的道德,如企業道德、商業道德、律師道德、科學道德、編輯道德、作家道德、畫家道德、體育道德,等等。但是,由於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和金錢至上的觀念,使職業道德的作用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受到很大的局限。也由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決定了某些職業道德的虛偽性,需要時提倡它,不需要時就踐踏它,並往往做表面文章,自我吹噓。 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是適應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在共產主義道德原則的指導下,批判地繼承了歷史上優秀的職業道德傳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社會主義的各行各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職業內部的從業人員之間、不同職業之間以及職業集團與社會之間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因此,不同職業的人們可以形成共同的要求和道德理想,樹立熱愛本職工作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中國各行各業制定的職業公約,如商業和其他服務行業的「服務公約」、人民解放軍的「軍人誓詞」、科技工作者的「科學道德規范」以及工廠企業的「職工條例」中的有些規定,都屬於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內容,它們在職業生活中已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職業道德與一般社會道德 任何社會的職業道德總要受到該社會占統治地位的一般社會道德的影響和制約,它們之間在一定意義上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資本主義社會的職業道德,尤其是資產階級直接操縱和參與的那些職業的道德,受資產階級利己主義道德原則的影響和制約最直接、最嚴重,它們是資產階級一般道德原則的體現和具體補充。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則受共產主義道德原則的指導,同時又是共產主義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各行各業的具體體現和補充。職業道德較之一般社會道德,具有以下特點:①職業道德是在歷史上形成的、特定的職業環境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常常形成世代相襲的職業傳統和比較穩定的職業心理和習慣,因此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②職業道德反映著特定的職業關系,具有特定職業的業務特徵,因而它的作用范圍僅僅局限於特定的職業活動中,只對從事特定職業的人們具有約束力;③職業道德通常以規章制度、工作守則、服務公約、勞動規程、行為須知等形式表現出來。 在階級社會中,一般社會道德總是一定階級的道德。作為意識形態的特殊形式的職業道德,總是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的反映,並體現一定階級的要求和願望,為一定階級的利益服務。這是因為階級社會中的職業最終都與一定階級的實踐活動相聯系,並受本階級的道德原則所制約。不同階級的人們必然會把本階級的觀點和情感帶進自己的職業生活中,形成不同的職業觀和職業道德。剝削階級總是把一些職業看作是「高貴」的,把另一些職業看作是「卑賤」的。那些所謂高貴職業的職業道德,往往更直接體現剝削階級的利益和剝削階級道德原則的精神,而勞動人民從事的那些所謂卑賤職業的職業道德,往往具有反抗剝削階級的要求,同剝削階級的道德原則相對立。但由於不同職業與統治階級聯系的遠近、疏密程度不同,因而不同的職業道德受統治階級道德影響的程度也不一樣。不過,即使是醫療、體育、科學研究等這些並非直接隸屬於統治階級的職業的職業道德,也因其從業人員的職業活動不能擺脫該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和統治階級道德原則的制約和影響,所以也具有一定的階級性。 內容和類型 職業道德的內容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規范和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觀念、情感和品質。職業道德規范集中體現了社會的或階級的利益和職業集團的利益,是職業道德的核心。從業人員在職業實踐中,經過職業道德教育和修養,認識到本職工作的社會意義,掌握了職業道德的內容,樹立起獻身本職工作的決心,就逐步形成職業責任感、自豪感、職業良心、職業理想以及職業道德品質,從而在一定職業集團中樹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職業道德風尚是社會風尚的重要方面,也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 社會主義社會的職業道德是共產主義道德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層次,它具有多種多樣的類型。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如醫務道德、教師道德、商業道德等等,共產主義道德原則體現於這些具體的職業道德之中。 醫務道德 社會主義醫務道德的基本原則,是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它要求醫務人員對不同社會地位、政治派別和宗教信仰的病人,要一視同仁地給予治療;要全心全意地為病人服務,待病人如親人;要樹立獻身醫療事業的精神,等等。 教師道德 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基本原則,是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它要求教師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具有誨人不倦、甘為人梯的精神;嚴於律己、為人師表,在教師、校長和教輔人員之間互相尊重、團結協作,發揮集體的作用;注意思想修養、語言修養和品質修養,不斷增強控制自己情緒的自製力,學會用透徹的真理、准確的知識和感人、生動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努力培養無私、善良、公正、誠實、謙虛的美德以及勤奮追求知識和真理的精神。 商業道德 社會主義商業道德同商業信譽及社會的精神文明密切相關。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是社會主義商業道德的基本原則。買賣公平,誠信無欺,尊重顧客,優質服務是社會主義商業道德的主要規范。商業道德還要求營業員注意語言修養,做到舉止文雅,說話和氣,接待顧客要主動、熱情、耐心、周到,樹立起職業責任感和榮譽感。

㈤ 為什麼道德在不斷變化,根本原因是什麼

道德是一個群體對於一件事共同認知,認為就應該這樣做。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演變,道德標准也在變化。九十年代提倡學習賴寧,但現在不提倡了,認為學生首先要保護自己,價值觀變了

熱點內容
假報工傷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3-31 12:23:37 瀏覽:371
法院審監部 發布:2025-03-31 12:20:43 瀏覽:373
注冊會計師造假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3-31 12:08:08 瀏覽:744
張艷法律碩士 發布:2025-03-31 11:47:23 瀏覽:310
道德綁架英文作文 發布:2025-03-31 11:47:18 瀏覽:301
依法治國哲學知識主觀題 發布:2025-03-31 11:34:36 瀏覽:221
協議與合同在法律效力 發布:2025-03-31 11:29:04 瀏覽:309
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3-31 11:29:03 瀏覽:794
自考本科司法考試 發布:2025-03-31 11:15:36 瀏覽:143
民法典是法律 發布:2025-03-31 10:35:27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