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法治群眾
㈠ 違反疫情防控規定,多人被處罰!
近期,多地發生新冠肺炎疫情。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我們_力同心、眾志成城,攜手共築疫情防控安全防線。但部分地方的群眾不顧疫情傳播風險,公然違反疫情防控管理相關規定,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針對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的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嚴懲不貸,依法嚴厲打擊處理。
現將近期6起典型案例通報如下,希望廣大市民以案為鑒、以案為戒,切實增強法治意識,全力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01
2022年9月6日,日照市黃海路派出所民警在檢查中發現,轄區居民孫某、韓某未按規定要求做核酸檢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對孫某、韓某均處以罰款200元的行政處罰。
02
2022年9月16日,日照市高興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高興鎮向陽村村民丁某某長期無故未做核酸檢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以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對丁某某予以行政處罰。
03
2022年9月29日19時許,棗庄市市中區田莊村一超市店主高某在明知市中區人民政府規定進入公共場所必須提醒監督掃驗場所碼,查驗健康碼、行程碼等情況下,仍然在顧客進店時不予提醒,且允許多名店員、顧客未佩戴口罩進入超市。其中一名顧客被確診為無症狀感染者,致使多人被集中隔離,嚴重影響疫情防控工作和周邊正常社會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之規定,違法人員高某因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由市中公安分局給予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
04
9月29日,貴州省黔西市金碧鎮丁某某在實行靜默管理期間,違反疫情防控相關規定私自駕車外出,在疫情防控卡點拒不停車登記,強行沖撞卡點設置的欄桿後離開。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依法對丁某某作出行政處罰。
05
2022年9月30日,河南省孟州市陽性感染者薛某某、張某某、喬某某三人自新疆運送水果至中牟縣萬邦果蔬市場,中途經過孟州市,三人均未向所在社區主動報備,抵孟後違反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出入飯店、菜市場等多個場所,造成疫情傳播風險。孟州市公安機關依法分別對薛某際、張某龍、喬某勝三人作出行政拘留和罰款處罰,其共同居住人隔離費用自理。
06
國慶期間,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召陵鎮出翠劉村村民劉某、平頂山市魯山縣讓河鄉紅崗村村民周某,二人系夫妻關系,現住地上海。劉某9月28號將前往漯河市召陵區召陵鎮出翠劉村的行程進行報備,10月1日返鄉。因其他原因改變行程,10月1號,劉某、周某從現居住地自駕車前往平頂山魯山縣讓河鄉紅崗村探望親人。10月3號,劉某、周某從平頂山魯山縣讓河鄉紅崗村自駕車前往漯河市召陵區召陵鎮出翠劉村探望親人,未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向目的地(漯河市召陵區召陵鎮出翠劉村)進行行程報備。根據漯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相關要求,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依法對劉某、周某以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處以警告的行政處罰。
㈡ 如何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
1、要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完善處罰程序,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
2、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法律法規,加強風險評估,依法審慎決策,嚴格依法實施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疫情蔓延。
3、要加大對危害疫情防控行為執法司法力度,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條例、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依法實施疫情防控及應急處理措施。
4、要加強治安管理、市場監管等執法工作,加大對暴力傷害醫務人員的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嚴厲查處各類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價格的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打擊抗拒疫情防控、暴力傷醫、制假售假、造謠傳謠等破壞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保障社會安定有序。
5、要依法規范捐贈、受贈行為,確保受贈財物全部及時用於疫情防控。要依法做好疫情報告和發布工作,按照法定內容、程序、方式、時限及時准確報告疫情信息。
6、要加強對相關案件審理工作的指導,及時處理,定分止爭。要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組織基層開展疫情防控普法宣傳,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治意識,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7、要強化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加強疫情期間矛盾糾紛化解,為困難群眾提供有效法律援助。
㈢ 對比中西方抗疫答卷,我們的制度有哪些顯著優勢
中國制度顯著優勢:
1、人民至上的價值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探索創建並不斷發展完善的國家制度,其承載的價值必然與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取向高度一致,即堅持人民至上。我們黨為之奮斗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
這次抗疫斗爭,生動地體現了我們黨的人民立場和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價值取向,也生動地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承載的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優勢。
2、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優勢:
黨的領導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既需要通過系統完備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來實現,同時又不斷釋放出推動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有效運轉的政治效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迅速將疫情防控工作上升為黨和國家的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全面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優勢。
3、全國一盤棋的合力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提高站位看問題,配合大局作謀劃,從而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
這次疫情防控斗爭,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構建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防控體系,充分體現了全國一盤棋的合力優勢。
4、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法治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包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在內的科學制度體系,其顯著優勢涵括「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這次抗疫斗爭,堅持在黨的領導下依法科學有序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法治優勢。
5、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就是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人民軍隊牢記習近平主席囑托,牢記人民軍隊宗旨,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最危險的地方,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㈣ 疫情防控過程中體現的法治現象思考
疫情期間,為了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國各地緊急動員,醫護人員更是堅守一線。然而在這非常時期,一些不當行為卻時有發生,比如:逃避抗拒隔離治療、擅自挖斷道路、封路等等,不僅擾亂了正常的疫情防控工作,而且還觸碰了法律的紅線,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病毒來襲,經受考驗的是人性,更多是對依法治理水平的檢驗。
1月30日,周某前往恩施市某超市購物,因未佩戴口罩被保安勸阻,周某不僅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還侮辱謾罵勸阻人員。公安派出所接警後,迅速趕到現場對周某進行告誡。周某不知收斂,繼續辱罵勸阻人員。隨後,民警將周某傳喚至派出所。疫情防控期間,周某不配合防控工作,侮辱謾罵超市保安人員,妨害社會管理秩序,依據兩高兩部《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要求,依法從嚴懲治。最終,周某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鄭州毒王郭某鵬,隱瞞處境史造成40多人被隔離觀察,被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
目前,我國應對傳染病疫情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比較完備,包括《傳染病防治法》、《刑法》、《治安處罰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最高法、最高檢2003年聯合出台的《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了《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等,這些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不僅是採取疫情防控措施的法律依據,也應該成為每一個公民在疫情期間的行為規范。
法治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依法防控,才能穩定民心,維護社會穩定。越是疫情嚴峻,越應該堅持嚴格依法防控;越是關鍵時期,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不能因疫情嚴重,就讓法治站到一邊;不能因嚴格管控,就可以目無法紀、各行其是;更不能因防控力量有限,任由個別人渾水摸魚、違法犯罪。尊重法治,不是疫情防控的障礙,而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根本保障。
疫情防控也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依法防疫,離不開健全完備的法律體系。從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到疫苗管理法、葯品管理法,我國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立體制度體系,確保了疫情應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戰「疫」打響以來,各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實行交通管控,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行為,深入開展疫情防控專項監督檢查,等等,在有法可依、以法為綱中確保了疫情防控的及時、有序開展。疫情在前,只有將犯罪與非罪的邊界劃得更加明確,使法治真正成為增強「社會免疫力」、提高「整體戰鬥力」的良方,才能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㈤ 湖北24小時最嚴格的封閉式管理開始執行
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告
當前,全省疫情防控已進入最吃勁的關鍵期,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為有效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決定》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現就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強化屬地防控責任。各市、縣、鄉鎮要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統籌整合力量,加強社區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社區要結合實際,完善上門排摸、人員核實、社區管理等聯動機制。
二、強化城鄉社區封閉管理。城鄉所有村組、社區、小區、居民點實行24小時最嚴格的封閉式管理。嚴管外來車輛,非必需不進出;嚴管外來人員,非必要不入內;嚴管住戶外出,葯品和必需生活物品等可採取集中采購配送等方式進行;嚴管經營門店,規范體溫檢測,控制人流量;嚴管不法行為,對不遵守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有關規定的,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三、強化車輛通行管控。全面加強各市域內交通管控,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減少機動車出行。除抗疫車輛、公務用車、公共交通、醫護人員用車、運輸生活必需品車輛和救護、消防、搶險、環衛、警車等特種車輛外,其他車輛一律禁止通行。
四、強化重點區域管理。所有非必需的公共場所一律關閉,一切群眾聚集性活動一律停止。超市、葯店等必需開放場所,要合理安排營業時間,嚴格控制人流量,做好人員導流、體溫檢測。實行零售葯店購葯登記制度,購買感冒葯、發熱咳嗽葯、退熱葯等葯品的人員,必須如實填寫姓名、聯系方式、身份證號碼、住址、體溫等信息,信息必須完整錄入電腦系統才能購買,強化風險管控。對出現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的社區、小區、居民點、樓宇、工作場所等基層單元,堅決實行14天封閉式硬隔離。
五、強化居民健康全面排查。對所有居民開展拉網式動態滾動篩查,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不斷一天」,確保全覆蓋、無盲區。加強對「四類人員」的流行病學調查,所涉單位和個人必須依法無條件配合,不得隱瞞病史、密切接觸史,不得逃避隔離醫學觀察。拒不配合的,由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強制措施。居民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必須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告。社區對發熱病人報告的健康信息認真核查,對確認的發熱病人就近轉送至發熱門診就診。
六、強化重點人群管理和服務。所有疑似、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和不能明確排除新冠肺炎的發熱病人,必須送集中隔離點單人單間留觀,不得居家隔離留觀。鄉鎮要組建工作專班,做好被隔離人員的醫療救治、生活服務、衛生管理、心理疏導、人文關懷等各項工作。要加強警力配備,維護診療秩序,防止發生次生事件。凡因隔離點建設不到位、床位籌集不到位,導致「四類人員」不能及時收治和隔離的,對因隔離點醫護人員、生活物資、安全保護等保障措施不到位,引發次生事件的,一律嚴肅處理。社區要加強對老幼弱、醫護人員家屬等群體的關愛,做好服務保障。
七、強化居民生活必需品保障。各地要因地制宜,靈活採取多種方式,保障實行封閉管理後群眾生活必需物資供應。要拓展社區配送服務,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強供銷對接保障,開展「電商+連鎖配送」,推行無接觸式配送服務,推進小區網上團購,憑證錯峰出門采買。
八、強化醫用防護物資保障。全省重點醫護物資生產企業的所有產品由省人民政府統一調配。全力支持重點醫護物資生產企業擴大產能,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技改轉產。加強對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醫護物資保障。
九、強化環境衛生管理。落實環境消毒制度,對重點場所定期進行通風和預防性消毒。所有社區、醫院、隔離點的生活垃圾和醫療廢棄物都必須分類收集處置,切實做到日產日清。
十、強化單位主體責任。實行企業復工復產報備制,未經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批准不得復工復產。經批准復工復產的企業要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機關事業單位辦公場所、園區、樓宇、復工復產企業等要加強體溫監測,認真篩查發熱人員,發現異常及時報告。
十一、強化下沉社區黨員幹部的工作責任。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必須就近下沉到村組、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接受鄉鎮的管理和調度。對不主動報到、不服從調配的,要堅決嚴肅處理,並追究所在單位主要負責人責任。各單位要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對本單位黨員幹部下沉村組、社區情況建立清單,並報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備案。
十二、強化個人法定責任。全體居民要自覺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定。嚴格遵守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規定,非必要不外出,不參加聚會和集體活動。對違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管控措施、妨礙疫情防控工作的,由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十三、強化示範帶動。全體黨員幹部、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要發揮帶頭作用,帶動家人親屬、街坊鄰居自覺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定。所有黨員幹部、居民必須服從統一領導和調度,積極參與防疫工作。
十四、強化工作紀律。對防控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的,對貽誤戰機、陽奉陰違、消極應付的,對因封閉管理不嚴、防控措施不力導致疫情蔓延的,對不服從統一調度、影響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的,一律從快從嚴追責問責。造成嚴重後果的,實行問責「上追一級」。
十五、強化投訴監督。各地必須向社會公布本地疫情防控服務熱線電話、網上服務窗口,接受群眾咨詢、投訴、舉報、求助,及時回應訴求,反饋辦理結果。出台舉報獎勵政策,群眾可通過「12345」熱線、鄂匯辦APP疫情防控專區等途徑,對發熱病人報告不及時、「四類人員」收治隔離落實不到位、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打折扣等問題進行舉報。
希望廣大人民群眾繼續理解配合、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支持一線人員開展工作,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堅決打贏全省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20年2月16日
㈥ 防疫法律法規咨詢
你去防疫站咨詢一下,戓是衛生院咨詢,肯定是有的,沒上戶口也可以打防疫針的
㈦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在疫情期間如何體現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原則,處理好改革和法治的關系,統籌考慮各類機構設置,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完善國家機構組織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全面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科學立法,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組織編製法律體系。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是制定機構設置和組織編制方面法律的根本依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就要加快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組織編製法律法規體系,推動機構編制科學化、規范化、法定化,改進機構編制管理方式。要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制定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完善機構和編制方面的黨內法規。協調發揮好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在規范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中的作用,把黨政機構統籌起來考慮、設置,構建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黨政機構新格局。要完善黨政部門機構設置、職能配置、人員編制方面的規定,依法管理各類組織機構和編制,充分發揮法律引領、推動、保障機構改革的作用,保障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順利、平穩、有序開展。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實現組織法定,為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奠定製度基礎。
深化改革,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在行政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上,要做到職責明確;在履行職能和行使權力上,要做到依法行政。要調整優化政府機構設置、職能配置,轉變政府職能,解決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責劃分不夠科學、職責缺位和效能不高問題。加強和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職能,完善市場監管和執法體制、改革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完善公共服務管理體制、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滿足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新需要。要深入推進簡政放權,精簡整合辦事機構,精幹設置各級政府部門及其內設機構,簡化辦事手續環節,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改革行政執法體制,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整合精簡執法隊伍,完善執法程序,嚴格執法責任,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解決執法不作為、亂作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等問題,營造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全面提高政府效能。
處理好改革和法治的關系,發揮法治在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政府職能轉變到哪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到哪一步。」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把握好深化改革和推進法治的關系。實現改革與法治相向而行、同步雙贏,要求立法要主動適應改革要求,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提供法治保障。要按照改革方案和政策要求,全面清理與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相關的法律法規,該修改的修改,該廢止的廢止,該制定的制定,為機構改革掃清法律障礙,為改革後的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提供製度保障。凡涉及法律設定的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事項,應當及時啟動法律修改和廢止程序,確保在法治的框架內推動改革。只有將改革全面納入法治軌道,以法治的方式推動改革,以剛性的制度管許可權權,才能增強改革的合法性與權威性,順利完成改革任務。十三屆全國人大修改憲法,賦予國家監察委員會憲法地位,用一節五條的篇幅規定國家監察機關的產生、性質、組成、體制、許可權和程序等重大問題,並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就是為了確保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於憲有源、於法有據,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要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相促進,既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用法治的方式促進改革,充分發揮法治規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又要在改革中完善和強化法治,主動適應改革需要,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法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