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辦法治療青光眼
Ⅰ 青光眼怎麼治療比較好
1、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西葯治療青光眼比較常見、主要的方法。通過手術治療,可有效降低患者雙眼的眼壓,這對於控制青光眼患者雙眼眼壓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近幾年,由於醫療技術的發展,手術經過多次優化,治療效果也有明顯的提升。但手術治療無法根治青光眼,它只能緩解青光眼的症狀,因此,手術治療並非治療青光眼的最佳方法。
2、激光治療:這是一種通過高能激光束摧毀眼部病變組織的治療方式。激光治療讓患者避免了手術治療,但它也無法根治青光眼,只能緩解症狀。
3、飲食治療:相對於以上兩種治療方式而言,通過飲食治療青光眼無副作用,也更加溫和。比較常見的治療青光眼的飲食包括綠茶蜜飲、紅茶蜜飲、桑椹蜜膏、絲瓜花蜜飲、葡萄姜蜜汁等等。
Ⅱ 青光眼有哪些治療方法
如何治療青光眼
青光眼治療的方法是降低或控制眼壓,促使房水排出,因此根據青光眼的病因病機,可選擇性的運用葯物或手術治療。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首選葯物治療,先用β受體阻滯劑抑制房水生成,如0.5%噻嗎心安、0.25%貝特舒等;眼壓控制不滿意加用縮瞳劑,如1%匹羅卡品等,使小梁網間隙增寬,促進房水排出;通過單用和聯用兩類葯品仍不能控制眼壓或不能耐受者,可選用1%腎上腺素,該葯也能增加房水排出。葯物治療無效或效果不滿意,宜採用激光小梁成形術,術後常需輔用葯物治療。通過上述治療眼壓控制仍不理想,選用手術治療,通常可採用小梁切除術或其他濾過手術。術前眼壓較高者可口服醋氮醯胺,或應用高滲劑,如50%甘油和20%甘露醇,盡可能使眼壓降至正常。術後用5-fu等抗代謝葯球結膜下注射,減少術後濾枕疤痕形成。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一經確診,首選手術治療,葯物治療只限於為手術作準備及手術後眼壓控制不良或手術危險很大等情況下使用。急性發作期患者眼壓高,應先用葯物降眼壓,首選20%甘露醇靜滴,必要時可用1%匹羅卡品和噻嗎心安點眼,或加用醋氮醯胺口服。有條件時可作激光周邊虹膜打孔,激光周邊虹膜成形或激光瞳孔成形,解除瞳孔阻滯。術前務必使眼壓降至正常,眼壓控制後,檢查房角,即使有50%以上房角開放,仍可選擇虹膜根切術或小梁切除術等濾過手術。術後眼壓控制不良應輔用葯物。
先天性青光眼宜盡早手術。常用手術有房角切開術,小梁切開術和小梁切除術,也可二者聯用。術前、術後可輔用葯物控制眼壓,常用噻嗎心安,避用縮瞳劑。 繼發性青光眼種類很多,治療上也差異很大。治療原則是原發病與青光眼同時治療,繼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治療大致同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惡性青光眼的處理需特別謹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條件許可時首選全視網膜光凝術。晚期青光眼喪失視功能,有劇烈的疼痛。當發生大泡性角膜炎時,可選擇睫狀體冷凍或眼球摘除。
青光眼的中醫治療有顯著的突破,很多人選中葯治療。安全,無副作用,療效顯著。
Ⅲ 青光眼如何治療
青光眼的治療主要目的是降低眼壓,以保護視神經並防止病情惡化。治療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葯物治療
- 滴眼液:包括減少房水生成的葯物、增加房水流出量的葯物,以及復合制劑。
- 口服葯:常用的有碳酸酐酶抑制劑,通過減少房水生成來降低眼壓;還有輸液用的高滲脫水劑,可使眼球內脫水,從而降低眼壓。
二、激光治療
- 激光周邊虹膜切除術、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激光小梁成形術、睫狀體光凝術等,這些激光治療方式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以改善房水流出通道,降低眼壓。
三、手術治療
- 眼外引流手術:包括小梁切除術、引流裝置植入術、非穿透性的深層鞏膜切除手術等,其中小梁切除術是主流的術式。
- 微創青光眼引流手術:近年來較多應用於臨床,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
四、視神經保護治療
- 在治療過程中,還涉及到視神經的保護,可以使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抗氧化劑、神經保護劑、植物葯品等來保護容易受損傷的視神經。
五、前沿治療
- 幹細胞治療:目前前沿的治療主要集中在幹細胞治療上面,幹細胞可以對受損的視神經發揮持久的保護作用,阻止青光眼的病情進展,應用前景較好。
綜上所述,青光眼的治療方式多種多樣,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並定期進行復查,以監測病情變化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Ⅳ 如何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指虹膜和小梁表面有新生的纖維血管膜,導致周邊虹膜前粘連,阻礙房水排出引起的青光眼。由於新生血管容易破裂,反復發生前房出血,故又稱出血性青光眼,本病極頑固,用一般的抗青光眼葯物及濾過性手術往往無效。患者眼部充血,角膜水腫,劇烈眼痛、頭痛,常導致失明。虹膜新生血管常繼發於某些引起視網膜缺氧的疾病,如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視網膜靜脈周圍炎、惡性黑色素瘤、視網膜母細胞瘤、視網膜脫離和顱動脈炎等,尤以前兩種病比較多見。
症狀體征
臨床特點是在原發性眼病基礎上虹膜出現新生血管,疾病前期由於纖維血管膜封閉了房水外流通道,後期纖維血管膜收縮牽拉,使房角關閉,引起眼壓升高和劇烈疼痛。
治療方案
常規濾過性手術常常失敗,術前全視網膜光凝術或冷凝術使新生血管退化,或術中術後應用抗代謝葯可提高手術成功率。房水引流裝置或閥門植入手術近年也用於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若上述方法失敗,可考慮睫狀體破壞手術減少房屋水形成,降低眼壓以緩解症狀。視網膜缺氧和毛細血管無關注是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根源,一旦發現視網膜有缺血現象時應作廣泛視網膜光凝術,以預防虹膜新生血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