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 2025-03-30 16:22:27

A.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主要任務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根本任務是:

1、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2、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

3、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4、從提高基本素質作起,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從未成年人抓起,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又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第十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務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

B.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案

首先要明白未成年人是祖國家庭的未來只希望;教育是第一首要!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二、要全社會參與:學校、家庭、宣傳系統等進行道德與文化的宣傳教育。
三、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一定一定要把文化層次分布建設部署好,這是搞好人文環境大問題!千萬不能搞濁低媚俗泛濫「文化」;權政者文化專家者必須明白文化概念:文是聖說覺悟的理律;化是覺明之歸;道化、德化、化育、造化、中化、中國化的文化;在高度人文環境中未成年人就自然得到教化培育。
道德,道遍萬物,貫穿一切,無不在道中。是宇宙不變的本體,老子釋有七律參明,並在一切存在、運動中普示普證其不可抗拒不可更改性。正是這一道的本體、究竟、統一、不變存在,才綱紀了一切生命行為的禍福生死、勝敗苦樂。說其有拿不來、摸不著、看不見,說其無律不離、則不廢、果不昧。而且人類一切文化、一切行為都不外是在試圖超越著什麼,又試圖在得到著什麼。如果把這兩個東西統以道代稱究之,結果可能真的非常意外的明確,而且它們本來就一個不可變的東西。所以是否可結論,人類一切文化、一切行為的奔波、分爭、尋究其最終本質,都不外是在求道、識道、用道、合道、直至得道而一弊之。若以識論之,道是絕對真理的極頂,若以在論之,道是相對至明的極心,普查人類的所有真理追求和設想,無一比老子的道更准確、更真實、更本然、更周圓。妙音賜禪,以究竟有而極虛、究竟無而極真、究竟尊而不為、究竟卑而不改、究竟生而若滅、究竟死而若生,故成一切生追求的最終統一最佳自然自在真本然。

德是道之用,是智慧、能量、境界、依受的實土之積,是智明的選擇,是主體我對依體眾順逆的利害。體用只可分解識而不能分立存,其合於道者曰積德自進道明,其背於道者耗德自墜苦暗。社會的權如此、勢如此、命如此,無一能超越道的德能綱紀。德中包括德能、德為、德受,為是緣起之根、聚散之因、運命之本。為的最佳效果是無不為,為的最高形式是無以為,單從字面之識實難確見老子真面目,不免錯判出唯心、消積的反向誤導。有為執皮,無為及本,生活社會中如果不存在無效於有、柔制於剛的事實,那就不是道的普遍性了。比如一件事的不同處理就本在著有無之別,而且無處不有,遍及世宇。無為不背有為,德治不背法治,只是明確揭示為的最佳狀態。人墜水中不為何以救,世面淪喪不治何以止。但法治不棄教治、不棄德治,這就是有無的統一,這就是不可能社會始終處在有為的法治狀態。當下生滅有亦無,當下執著無亦有,統一落實於生命的全部支撐是眾生。在這個實土上,古今聖明同倡范朴明天下、寧天下,此既德的無教無不教、無為無不為。

C.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主要內容

1、如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1)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揮道德模範的榜樣作用。

(2)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3)自覺加強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

2、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原則

(1)堅持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 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原則。

(2)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

(3)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

(4)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

(1)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2)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

(3)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4)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擴展閱讀:

以項目化運作的方式,整合各部門優質資源,精心設計教育實踐活動。在中央文明辦支持的示範項目基礎上,將各部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融入「圓夢工程」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依託各地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科普大篷車、體育俱樂部等陣地開展活動。

探索創辦「我是接班人」湖南省網路大課堂,以「廣電湘軍」力量,借鑒影視大片和網紅IP的製作方式,依託覆蓋全省城鄉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陣地「班班通」,開設「我是接班人」網路思政課,2019年底開播至今,觀看超4億人次,師生家長滿意度達91.2%。在疫情防控期間,精心製作推出《在戰「疫」中成長》系列課程,取得良好育人效果。

D.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是:

(1)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2)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

(3)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4)從提高基本素質作起,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擴展閱讀

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須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思想道德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中小學教育的全過程。

加快中小學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的改進和建設,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種德育資源,深入研究中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和特點,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機統一於教材之中,並保證佔有適當份量。

努力構建適應21世紀發展需要的中小學德育課程體系。積極改進中小學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和形式,採用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教學,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

要積極探索實踐教學和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的有效機制,建立科學的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綜合考評制度。要因地制宜,積極開展各種富有趣味性的課外文化體育活動、怡情益智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勞動,培養勞動觀念和創新意識,豐富課外生活。

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使二者有機統一,相輔相成。要在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珍惜生命、遠離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邪教教育,堅決防止毒品、邪教進校園。要加強工讀學校建設,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進行矯治和幫助。

要採取堅決措施,改革課程設置、教材和教學方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為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資料:意見_中國政府網

E. 如何去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教育工作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新的思想觀念、利益觀念、競爭觀念不斷涌現,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如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好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他們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成為了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下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優化校園環境和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的育人作用
校園環境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也是日常德育的重要載體。學校應打造優美的環境氛圍和高雅的校園文化,以激發學生向上的力量。可以通過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站等渠道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二、將思想道德建設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學科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注重學生的心理調適、輔導和教育,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開展豐富多樣的學校及班團隊活動,全面落實德育目標
利用節假日等時間組織有意義的活動,以「愛國主義教育、勞動實踐」為載體,引導學生樹立「五愛」觀念。同時,注重從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德育教育,避免空洞說教和盲目「拔高」。
總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國家棟梁。

F. 求幼兒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施方案

幼兒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案 「德是為人之本」,是人一生的基礎。新世紀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挑戰,既不是技術革命,也不是經濟發展,而是道德問題。幼兒階段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初步形成的基礎階段,因而加強學齡前兒童的思想道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一、將思想道德工作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當中 我們今天的中國家庭,多以獨生子女為核心。「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愛己,不知愛人」是當前獨生子女的通病,為培養孩子愛的情感,讓他們學會「關愛」他人,懂得感恩,我們將思想道德工作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當中,每時每刻對他們進行教育:從幼兒早晨入園開始,教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問好;晨間活動時,各班都對幼兒進行德育十分鍾教育;在組織喝水時,教育幼兒排隊接水,不推擠,不浪費水;區域活動時,讓幼兒懂得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相互謙讓、與人合作;戶外活動前,領孩子們撿起院中飄落的樹葉、紙屑等,增強幼兒文明意識。 二、將思想道德工作滲透到主題教育活動中 教師在設計教育活動時注重將知識、智能、品德及情感融合在一起,通過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活動,教師和孩子共同協作探索研究,一起布置牆飾,讓幼兒通過收集、繪制、剪貼、評論、欣賞等,深化了思想道德和情感。教育幼兒感受生命,理解父母的艱辛,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三、將思想道德工作滲透在各種環境之中 1.幼兒園環境創設。園容整潔、舒適、優雅,室外張貼了幼兒文明用語和環保標語,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空間。倡導幼兒回收廢舊物品,變廢為寶,製作游戲材料,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2.隱性環境——教師行為榜樣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 。幼兒年齡小,最喜歡模仿心目中崇拜的人,而教師往往就是他們的模仿對象。我們通過各種形式,對教職工進行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為幼兒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同時,努力營造良好的師幼關系、同伴關系,使幼兒園的精神文明水平不斷提高。 3.家庭、社區教育環境。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單靠幼兒園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必需取得家庭、社會的配合,構建好幼兒園、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幼兒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實現整體育人的目的。 (三)開展豐富多彩而又講求實效的家庭教育培訓指導活動 (1)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委會會議。 (2)辦好家長學校,利用連心橋簡報和不定期家長培訓活動,幫助家長掌握科學育兒知識。 (3)通家長開放日活動,與家長溝通信息,形成教育合力。 (4)通過互訪,了解幼兒在園、家庭的主要活動表現和進步狀況,共商教育兒童的方法。 四、節日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八」婦女節、「學雷鋒日」、「植樹節」、「五一勞動節」、 「六一兒童節」「國慶節」來到時,我們抓住時機,組織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培養了幼兒愉快的情緒,增進了幼兒與父母的情感,使幼兒在實踐中得到體驗。

G. 求未成年(中學)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方案!!!!

為提高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的精神境界,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上級的統一部署的實施意見,結合實際,現制定《xx中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要求,貫徹落實《愛國主義實施綱要》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認真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遵循德育理論邏輯發展規律,從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出發,結合本校工作實際,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勞動、社會主義民主與遵紀守法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指導原則:

1、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原則。

2、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多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多用疏導的方法、參與的方法、討論的方法,進一步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既要重視課堂教育,更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注重自覺實踐、自主參與,引導他們在學習道德知識的同時,自覺遵循道德規范。

4、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思想道德教育與社會管理、自律與他律互相補充和促進的運行機制,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有效地引導他們的思想,規范其行為。

三、教育要求:

(一)、積極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序列化。

重點加強未成年人的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制定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序列》:

1、抓好《中學生守則》教育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培養和鞏固其衛生習慣、文明禮貌習慣,培養其紀律習慣。

2、進行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加強意志品格方面的鍛煉,樹立美的觀念。

3、不斷提高道德認識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發展個性,培養其社交能力。

4、培養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勇於思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做事講方法,有恆心。

(二)、構建學生德育課程體系。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可愛的祖國》、《誠信你好》、安全教育、消防演習、《青春期教育》、《誠信史話》、《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法制報告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法制教育、名人傳記、創造精神與創造能力培養

通過改革課程設置、教材和教學方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把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貫穿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同時把誠信教育納入學校德育工作計劃中。

(三)、加強教師隊伍職業道德建設。

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切實加強教師隊伍職業道德建設,教育引導廣大教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以淵博的學識、高尚的品行、誠信的作風教育和影響學生。建立優秀班主任評選表彰機制。

(四)、廣泛開展中學生思想建設實踐活動。

加強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一是組織學生認真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二是完善「學生一日常規」,修訂檢查考核細則,檢查結果納入班級每月流動紅旗考核評比中。

三是在全校學生中開展「爭做文明學生,爭創文明班級」主題教育活動,有力地促進學生文明素質的提高。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組建心理咨詢室,配備專職心理教育教師,設立心理咨詢信箱,接待學生來信來訪,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

同時,把預防愛滋病健康教育列入教學計劃,保證每學年不少於6課時。

四、組織實施,加強領導。

學校成立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負總責,分管校長靠上去抓,政教處、團委、婦委會、班主任、政治教師親自管。健全工作考核機制,明確責任目標,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一)、積極為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創造條件。

充分利用節日、紀念日等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道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開展「讀好書、唱好歌、講好故事、看好電影」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結合實施「校校通」工程,建立校園「陽光網吧」,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網上空間。

(二)、積極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法制環境。

加強學生法制教育。一是把法制教育納入學校課程計劃,做到「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二是聘請學校法制副校長,為師生做專題法制教育。三是組織學生開展「如何做一名遵紀守法好學生」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法律意識,增強遵紀守法觀念。

(三)、積極打造「平安校園」。

學校確立每周星期一為學校「安全教育日」,班主任建立學生安全教育手冊,每周不間斷地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飲食安全、樓道安全、宿舍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加大安全檢查力度,每天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盡快解決,真正做到安全警鍾長鳴。

積極探索新時期新階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特點和規律,及時發現、借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典型和經驗,抓住熱點、難點、重點問題,開拓創新,狠抓落實。

H. 怎樣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戰略工程、民心工程、系統工程,必須從完善和健全工作機制入手,大力開展符合未成年人特點和成長規律的道德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培育未成年人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素質。

一、用「三個融入」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讓孩子們在核心價值觀的沐浴下健康成長。一是融入學校教育。開展《中小學德育課程》優秀教學成果評選、交流和展示活動,有效推動核心價值體系進課堂、進頭腦。定期督促檢查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把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管理。二是融入社會實踐。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設施、各類校外活動場所整合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實踐基地,把少先隊入隊儀式、成人儀式辦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升華孩子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受和理解。三是融入文化傳承。在中小學中普遍開展經典誦讀活動,設立誦讀示範點,結合「流動書屋」活動的開展豐富國學典籍,舉辦「誦經典、揚美德」演講比賽,促進未成年人對中華優秀道德文化的認知傳承。

二、用「三個深化」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建設實效

堅持實踐育人,廣泛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增加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一是深化主題實踐。開展系列活動引導廣大中小學生熱愛祖國、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二是深化公益行動。組織中小學生參加關愛空巢老人、文明交通宣傳與勸導、清潔家園等活動。開展「書法童星送春聯」「慈善一日捐」等公益活動,使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風。三是深化典型示範。用明禮守紀、勤學創新、身心健康、自立進取的道德小模範教育和感染身邊人,形成弘揚美德、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推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深入開展。

三、用「三個拓展」不斷匯聚思想道德教育合力

著力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路,努力形成黨政各部門、社會各方面攜手育人的良好局面。一是拓展工作格局。建立健全長效化管理機制,凈化網路、網吧、熒屏聲頻、出版物市場和校園周邊環境。加大安保投入,加強安全監管,切實維護中小學校、幼兒園安全。發揮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作用,在各學校、社區普遍設立心理咨詢室,舉辦社區、廣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詢。二是拓展工作載體。充分發揮「網上家長學校」功能作用,活躍家長沙龍,推廣家教知識和經驗,不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關愛幫扶留守流動兒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體。充分發揮「五老」作用,推動「綠色上網」等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探索有效的激勵機制,動員和鼓勵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三是拓展活動陣地。所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設施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並按照場地、隊伍、活動、制度「四有」標准進行再提升,強化教育功能。

熱點內容
造謠涉及刑法 發布:2025-04-01 17:52:05 瀏覽:558
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4-01 17:49:40 瀏覽:629
趙九江書法學校地址 發布:2025-04-01 17:48:47 瀏覽:281
快訊法治熱點 發布:2025-04-01 17:47:07 瀏覽:623
廣宗法院 發布:2025-04-01 17:45:11 瀏覽:49
法治幸福生活 發布:2025-04-01 17:44:22 瀏覽:585
全國司法推進會 發布:2025-04-01 17:29:49 瀏覽:619
社會測量法的創立者是 發布:2025-04-01 17:16:21 瀏覽:408
合同法學區房 發布:2025-04-01 16:50:50 瀏覽:972
電白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4-01 16:39:05 瀏覽: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