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統計表
1.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廢止《江西省三資企業管理暫行規定》等87件省人民政府規章的決定
江西省人民政府令
(第108號)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廢止〈江西省三資企業管理暫行規定〉等87件省人民政府規章的決定》,已經2002年1月15日省人民政府第76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
省長 黃智權
二00二年一月十七日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廢止《江西省三資企業管理暫行
規定》等87件省人民政府規章的決定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新形勢的需要,經2002年1月15日省人民政府第76次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廢止《江西省三資企業管理暫行規定》等87件省人民政府規章。
附件:江西省人民政府決定廢止的規章目錄(共87件)
## 附件 江西省人民政府決定廢止的規章目錄(共87件)
序
號規章名稱
文號
廢止理由
1
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批轉省計委
、省糧食局、省勞動局《關於
改進我省職工生活補貼的報告
》的通知贛革發[1979]60號
適用期已過。
2
江西省革命委員會關於做好部
隊退伍義務兵傷殘戰士安置工
作的通知贛革發[1979]136號
已被贛府發[1998]124號
文取代。
3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
西省農作物病蟲測報站工作條
例》的通知贛政發[1980]108號
絕大部分內容已不適應新
形勢。
4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批轉南昌
鐵路局《關於制止損壞鐵路設
備的緊急報告》的通知贛政發[1980]194號
已被國家鐵路法及其他有
關規定涵蓋
5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頒發《江
西省標准化管理試行辦法》的
通知
贛政發[1980]236號
已被1997年10月23日省八
屆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
通過的《江西省標准化管
理條例》宣布廢止6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頒發《江
西省漁業許可證、漁船牌照實
施辦法》的通知贛政發[1980]262號
已被國家漁業法等法律、
法規和我省的相關規定涵
蓋。7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國務
院[1980]285號文件和批轉《
江西省統計報表管理暫行實施
細則》的通知
贛政發[1981]63號
該細則發布後,國家先後
頒布並修改了《統計法》
、《統計法實施細則》,
國家統計局也發布了《部
門統計調查項目管理暫行
辦法》,已對相關內容進
行了規范。8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
西省工礦企業總工程師職責條
例(試行)》的通知贛政發[1981]76號
適用期已過。
9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頒發《江
西省漁政管理辦法》的通知贛政發[1981]102號
已被國家漁業法等有關法
律法規涵蓋。10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執行
《火車與其他車輛碰撞和鐵路
路外人員傷亡事故處理暫行規
定》的實施辦法贛政發[1982]52號
已被國家鐵路法及其他有
關規定涵蓋。
11江西省節約能源單項獎勵辦法贛府發[1983]43號適用期已過。12
江西省新增用能設備申報審批
辦法贛府發[1983]43號
適用期已過。
13
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江西省
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批轉勞動
人事部等部門〈關於加強農林
第一線科技隊伍的報告的實施
細則〉的通知》贛府發[1983]70號
適用期已過。
14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批轉省計
委《關於改進計劃體制的若干
暫行規定》的通知贛府發[1985]27號
適用期已過。
15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展我省
小水電的規定贛府發[1985]28號
適用期已過。
16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批轉省高
等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省教
育廳《江西省中等專業教育自
學考試暫行辦法》的通知贛府發[1985]52號
適用期已過。
17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
西省寺觀教堂管理試行辦法》
的通知
贛府發[1985]61號
已被1998年1月5日政府第
79次常務會議通過的《江
西省宗教事務管理辦法》
(省政府第62號令)取代
。18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頒發《江
西省鄉(鎮)財務管理實施辦
法》的通知贛府發[1985]65號
適用期已過。
19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頒發《江
西省殯葬管理實施辦法》的通
知
贛府發[1985]79號
已被1998年11月27日省政
府第12次常務會議通過的
《江西省殯葬管理辦法》
(省政府第85號令)宣布
廢止。20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
農民戶辦和聯辦企業若干問題
的暫行規定贛府發[1985]90號
與市場經濟規則不符。
21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振興我省
中醫事業的決定
贛府發[1985]91號
已被2000年6月24日省九
屆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
通過的《江西省發展中醫
條例》取代。22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
西省保護水文測報設施的暫行
規定》的通知
贛府發[1985]113號
依據的上位法(國務院《
測量標志保護條例》)已
作重大修改,且已被新的
有關規定所取代。23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批轉省物
價局、省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廳
《關於〈江西省商品房價格管
理試行辦法〉的請示報告》的
通知贛府發[1985]120號
適用期已過。
24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堅持剎住
「三風」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贛府發[1985]2號
已被國家和本省新的有關
文件取代。25
江西省建築施工企業行業管理
和施工承包管理暫行辦法
贛府發[1986]18號(
同文發布的《江西省
建築工程質量監督暫
行規定》暫予保留)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且
適用期已過。
26
江西省建築施工企業經濟承包
責任制暫行規定贛府發[1986]18號
適用期已過。
27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關
於向省人民政府報送文件的規
定》的通知贛府發[1986]22號
已被國務院和省政府新的
公文處理規定取代。
28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
二輕集體經濟若干政策問題的
暫行規定贛府發[1986]54號
已被國家新的行政法規涵
蓋。
29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在縣以上
城鎮貫徹執行《國務院徵收教
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的實施
辦法贛府發[1986]62號
已被相關法規涵蓋。
30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批轉省輕
工業廳等部門《江西省二輕集
體所有制企事業單位職工退休
保險金統籌暫行辦法》的通知贛府發[1986]80號
已被國家新的有關文件涵
蓋。
31
江西省《國營企業招用工人暫
行規定》實施細則贛府發[1986]76號
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且
適用期已過。32
江西省《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
工暫行規定》實施細則贛府發[1986]76號
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且
適用期已過。33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頒發《江
西省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外資
金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贛府發[1986]85號
已被《江西省預算外資金
管理實施辦法》(贛府發
[1997]21號)取代。34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頒發《江
西省科研事業費撥款管理暫行
規定》的通知贛府發[1986]92號
適用期已達。
35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展國際
經濟聯合的優惠辦法
贛府發[1986]93號
不符合WTO規則和市場
經濟要求,且其中有關稅
收優惠的具體規定與國家
立法法的規定相悖。36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擴大南昌
市若干經濟管理許可權的通知贛府發[1986]95號
適用期已過。
37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我省貫徹
國務院《高等教育管理職責暫
行規定》的實施意見贛府發[1987]6號
適用期已過,且與高教體
制改革不適應。
38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
西省老舊汽車報廢更新暫行辦
法》的通知贛府發[1987]9號
已被國家新的規定涵蓋。
39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當前科技
體制改革若干政策的暫行規定贛府發[1987]33號
已被贛發[2000]9號、贛
府發[2000]14號文取代。40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國務
院《關於深化企業改革、增強
企業活力的若干規定》的實施
辦法贛府發[1987]36號
適用期已過。
41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工業企業
租賃經營試行辦法贛府發[1987]36號
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已
停止執行。42
江西省人民政府目標管理考評
、獎懲暫行辦法贛府發[1987]44號
已停止執行。
43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江西省建
築工程招標投標實施細則等四
個規定的補充規定贛府發[1987]49號
已被國家新的有關規定涵
蓋。
44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認真貫徹
國務院《加強生產資料價格管
理制止亂漲價亂收費的若干規
定》的通知贛府發[1987]51號
適用期已過。
45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布《江
西省關於加強城市建設工作的
若干規定》的通知贛府發[1987]67號
適用期已過。
46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精簡文件
和會議加強組織協調提高效率
的暫行規定贛府發[1987]73號
已被國家和本省新的有關
規定涵蓋。
47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布《江
西省選拔省級有突出貢獻的科
技人員並優先提高工資待遇的
試行辦法》的通知贛府發[1987]77號
適用期已過。
48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
西省保護城鎮集體所有制工業
企業合法權益的暫行規定》的
通知贛府發[1987]114號
已被國家有關法規涵蓋。
49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展省際
橫向經濟聯合優惠辦法的補充
規定
贛府發[1987]116號
不符合WTO規則及市場
經濟要求,且其中有關稅
收優惠的具體規定與國家
立法法的規定相悖。50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鼓勵外商
投資優惠辦法
贛府發[1987]116號
不符合WTO規則,且已
被國家和本省新的有關規
定涵蓋。51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外地來省
開發農業資源的優惠辦法
贛府發[1987]116號
不符合WTO規則,且其
中稅收優惠的具體規定與
國家立法法的規定相悖。52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布《江
西省城市建設綜合開發公司管
理暫行規定》的通知贛府發[1987]119號
已被國家和國家有關部委
新的規定涵蓋。
53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強化農業
科技推廣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贛府發[1987]123號
已被贛發[2001]2號文取
代。54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開
發山水資源的幾項規定
贛府發[1988]7號
其中有關承包合同、開發
基金和稅收優惠等具體規
定與國家有關法律、政策
的規定相悖。55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城市醫院
改革若干政策的暫行規定贛府發[1988]25號
已被國家和本省新的有關
文件取代。56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科技
與經濟結合的若干規定贛府發[1988]27號
已被省委新的文件取代。
57
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建
立省級農業開發基金的試行辦
法》的通知贛府發[1988]41號
適用期已過
58
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小
城鎮建設的暫行規定》的通知贛府發[1988]42號
已被省委、省政府新的文
件取代。59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
西省鄉鎮集體個體煤礦礦長安
全資格審定暫行辦法》的通知贛府發[1988]49號
已被煤炭部煤辦[1994]第
55號文及有關地方性法規
涵蓋。60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布《江
西省招標選擇企業經營者暫行
辦法》的通知贛府發[1988]62號
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且
適用期已過。
61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
西省農葯使用管理辦法》的通
知贛府發[1988]65號
已被國家新的有關規定涵
蓋。
62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布《江
西省旅館、刻字、印刷、舊貨
業治安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
贛府發[1988]69號
已被1993年6月20日省八
屆人大常委會第3次會議
通過的《江西省特種行業
治安管理條例》宣布廢止
。63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南
昌地區粉煤灰綜合利用暫行規
定》的通知贛府發[1988]71號
有關內容已被國家明令廢
止,且已被國家和本省新
的有關規定涵蓋。64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辦理人大
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暫
行規定
贛府發[1988]101號
已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
《關於人大代表建議、政
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規定
》的通知(贛府發[1994]
3號)取代。65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布《江
西省全民所有制工業交通企業
設備管理若干規定》的通知贛府發[1989]10號
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且
適用期已過。
66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布《江
西省行政執法檢查試行辦法》
的通知
贛府發[1989]48號
已被1995年8月30日省八
屆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
通過的《江西省行政執法
監督條例》涵蓋。67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布《江
西省工業企業勞動衛生管理辦
法》的通知
贛府發[1989]73號
已被1999年8月20日省九
屆人大常委會第10次會議
通過的《江西省職業病防
治條例》涵蓋。68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發布《江
西省收費許可證管理辦法》的
通知贛府發[1989]81號
已被國家計委新文件涵蓋
。
69
江西省採用國際標准若干政策
暫行規定省政府於1989年批准
與WTO規則不符。
70
江西省化學危險物品經營許可
證發放實施細則
贛府發[1990]42號
已被1998年2月20日省政
府第1次常務會議通過的
《江西省化學危險品經營
許可證管理辦法》(省政
府第77號令)宣布廢止。71
江西省戶外廣告管理辦法
贛府發[1990]48號
已被2000年12月23日省九
屆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
通過的《江西省戶外廣告
管理條例》宣布廢止。72
江西省防止民間糾紛激化有功
集體和個人獎勵辦法(試行)贛府發[1990]66號
適用期已過,已停止執行
。73
江西省企業定價許可證管理辦
法贛府發[1990]96號
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且
已被國家價格法涵蓋。74
江西省三資企業管理暫行規定
贛府發[1990]111號
與WTO規則不符,且已
被國家新的有關法律、法
規涵蓋。75
江西省人民政府擬定地方性法
規草案和制定規章程序規定
省政府於1991年批准
已被國務院2001年11月公
布的《規章制定程序條例
》涵蓋。76
江西省建築防火監督管理規定
省政府於1992年批准
已被公安部第30號令所涵
蓋。77
江西省統計管理經濟處罰細則
省政府於1992年批准
已被統計法等有關法律、
法規涵蓋。78
江西省鼓勵扶持重點鄉鎮工業
企業若干規定省政府令第12號
(1992年)與WTO、市場經濟規則
不符。79
江西省關於鼓勵開發昌九工業
走廊的規定省政府令第12號
(1992年)與WTO規則不符。
80
江西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行政
復議工作規則
省政府令第15號
(1992年)
與1999年出台的《中華人
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不
一致。81
江西省昌九工業走廊房地產開
發經營管理規定省政府令第17號
(1992年)與WTO規則不符。
82
江西省外商投資企業用地管理
辦法
省政府令第18號
(1992年)
規定的優惠政策易形成不
公平競爭,與WTO規則
不符。83
江西省徵兵工作實施細則
省政府令第20號
(1993年)
已被1997年8月15日省八
屆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
通過的《江西省徵兵工作
條例》宣布廢止。84
江西省公墓管理暫行辦法
省政府令第27號
(1994年)
已被1998年11月27日省政
府第12次常務會議通過的
《江西省殯葬管理辦法》
(省政府第85號令)宣布
廢止。85
江西省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
服務價格監審規定省政府令第38號
(1995年)與國家價格法相悖。
86
江西省建設用地附加費徵收管
理辦法省政府令第39號
(1995年)該收費項目已經取消。
87
江西省基本農田保護辦法
省政府令第46號
(1996年)
已被1998年國務院制定的
《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涵
蓋。
2. 備案表是什麼
備案是什麼意思
按照字面的意思:備案就是存檔備查。它是相對於"審批"的一個概念,既你有義務讓上級主管機關或有關機構知道某件事,但不需要他們的批准同意.
實踐中有很多種備案,具體內容各有所不同;
1。行政法角度看備案,實踐中主要是《立法法》和《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的規定。
2。《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當事人以商品房預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當事人約定以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商品房預售合同生效條件的,從其約定,但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除外。」
4。房屋租賃合同備案。
5。中國能效標識備案。
6。依據《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對核准目錄外的企業投資項目,無論規模大小,均實行備案制。由企業自主決策、自擔風險,並依法辦理環境保護、土地使用、資源利用、安全生產、城亂大咐市規劃等許可手續和減免稅確認手續。項目實行屬地備案制。
7。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第十六條「業主委員會應當自選舉產生之日起30日內,向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 *** 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規定,備案由業主委員會在業主大會選舉產生後進行。
8。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
9。CCC標志備案。
10。司法資格證書年度備案。
11。海關備案手冊就是你公司將來用來做退稅的時候的海關留底資料。
12。國家商務部規定只有通過商務部備案的企業的才是正規合法的特許連鎖加盟企業,企業得符合商務部規定的條件和具備一定的實力才能在國家商務部備案,達不到條件和實禒不夠的企業國家商務部不予備案。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種
備案是什麼意思喲
你說的是網站備案吧。
你要是買國外的空間網站就可以不用備案的。要是買國內的空間就得備案。
icp備案:信息產業部對網站的一種管理,為了防止非法網站。就像是官方認可的網站,就好像開個小門面需要辦營業執照一樣。 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第33號令》精神:為了規范網路安全化,維護網站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保障網民的合法利益,促進互聯網行業健康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第十二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將於2005年3月20日起施行。對國內各大小網站(包括企業及儲人站點)的嚴格審查工作,對於沒有合法備案的非經營性網站或沒有取得ICP許可證的經營性網站, 根據網站性質,將予以罰款,嚴重的關閉網站,以此規范網路安全,打擊一切利用網路資源進行不法活動的犯罪行為。
編輯本段備案的目的
備案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在網上從事非法的網站經營活動,打擊不良互聯網信息的傳播,如果網站不備案的話,很有可能被查處以後關停.非經營性網站自主備案是不收任何手續費的,所以建議大家可以自行到備案官方網站去備案.
用工嘩純備案表有什麼用
勞動用工備案主要用來記錄包括用人單位名稱、經濟類型、組織機構代碼、招用員工的人數、姓名、性別、公民身份證號碼、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的起止時間、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等各項內容。
《對外貿易經營者登記備案表》是什麼
《對外貿易經營者登記備案表》如下圖所示:
注冊方法以及流程:
1、登錄網址: iecms.ec/iecms/index.jsp
2、選擇「備案登記」後,在所屬省市處選擇,備案登記機關處選「錦州市外經貿局」 點擊提交。
3、經營者中文名稱:必須與營業執照上的名稱一致;
4、經營者中文地址:必須與營業執照上的住所一致;
5、經營者英文名稱:英文力求翻譯准確。在輸入英文名稱時英文單詞全部大寫;
6、組織機構代碼:輸入時一定要將代碼中的「-」去掉;
7、經營者英文地址:不用寫city,province,china。
8、備案地區:選擇企業所在地的行政轄區;
9、經營者類型:與營業執照上的企業類型一致;
10、企業聯系電話和傳真:不得填寫手機號碼,應該填寫長途區號及固定電話(要用半形字元輸入電話及傳真號碼);
11、注冊資金折美仿悄元一欄不用填寫;
12、申請企業的各項資料認真輸入並仔細確認無誤後,點擊「提交備案登記」,然後記下登記表系統編號,便於你隨後列印登記表;
13、選擇「列印登記表」,通過輸入登記表系統編號來確定申請企業;在列印界面中,有正面和背面要分別列印。首先點擊「正面」,然後再點擊「背面」。
14、在列印好的登記表背面,加蓋企業公章並由企業法人(或企業負責人)簽字。
15、申請材料的報送。申請企業可直接向當地市外經貿局報送申請備案登記的相關材料,各種復印件均需加蓋企業公章。
備案是什麼意思
備案是指向主管機關報告事由存案以備查考。行政法角度看備案,實踐中主要是《立法法》和《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第十二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應當辦理備案!未經備案,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而對於沒有備案的網站將予以罰款和關閉。
備案概述
備案是指向主管機關報告事由存案以備查考。行政法角度看備案,實踐中主要是《立法法》和《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的規定
備案大體分成兩種:一是經營性備案,二是非經營性備案。後者相對較多,前者一般由於條件限制很多無法拿到審批。就現在國內互聯網的發展情況來看,嚴格地區別二者的差異相對較為困難,多數網站多多少少都會有盈利現象。
性質簡介
1.網站性質為個人,提供資料:備案書面文檔、網站負責人身份證、域名證書、備案核驗單(個人簽名)、照片。
2.網站性質為企業,提供資料:備案書面文檔、網站負責人身份證、域名證書、備案核驗單(負責人簽名+蓋公章)、照片外加營業執照。
備案方式
網站備案可以自主通過官方備案網站在線備案或者通過空間商兩種方式來進行網站的備案.
一種是自主備案,
一種是代理備案。國家通信管理局規定,備案不收取任何費用
備案意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第十二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應當辦理備案!未經備案,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而對於沒有備案的網站會予以罰款和關閉。
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必須取得互聯網信息服務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或辦理備案手續。
互聯網信息服務,是指通過互聯網向上網用戶提供信息的服務活動。
互聯網信息服務可分為經營性信息服務和非經營性信息服務兩類。
經營性信息服務,是指通過互聯網向上網用戶有償提供信息或者網頁製作等服務活動。凡從事經營性信息服務業務的企事業單位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申請辦理互聯網信息服務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申請人取得經營許可證後,應當持經營許可證向企業登記機關辦理登記手續。
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是指通過互聯網向上網用戶無償提供具有公開性、共享性信息的服務活動。凡從事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的企事業單位,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備案手續。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從事有償服務。
備案須知
申請經營性網站備案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網站的所有者擁有獨立域名,或得到獨立域名所有者的使用授權;
(二)網站的所有者取得北京市電信管理機關頒發的《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以下簡稱《ICP許可證》)。
網站有共同所有者的,全部所有者均應取得《ICP許可證》。
(三)網站所有者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中核定有「互聯網信息服務」或「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經營范圍。
網站有共同所有者的,全部所有者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中均應核定有「互聯網信息服務」 或「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經營范圍。
經營性網站名稱應當符合以下規范:
(一)每個經營性網站只能申請一個網站名稱。
(二)經營性網站備案名稱以通信管理部門批准文件核准為主要依據。
(三)經營性網站名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和文字:
......>>
住房公積金貸款信息備案表是什麼 備案是什麼意思?
就是知會相關的部門,並且交上相關的材料
職工備案表是什麼
職工備案表,是該單位在職職工的登記表。是人事部門用來登記並統計職工信息的表格。
公司備案是什麼意思?
按照字面的意思:備案就是存檔備查。它是相對於"審批"的一個概念,既你有義務讓上級主管機關或有關機構知道某件事,但不需要他們的批准同意. 實踐中有很多種備案,具體內容各有所不同; 1。行政法角度看備案,實踐中主要是《立法法》和《法規規章...
工程報建備案是什麼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備案申請表及備案表:
申請表要開發、施工雙方單位蓋公章、法人章。
備案表需要一式四份,不蓋章,填好相關信息留給備案部門蓋章。
文明施工費的具體金額可以在文明施工協議裡面找到,一般會附在施工合同的後面。如果浮有,還需要另簽。
中標備案收訖通知書及中標通知書:需要收原件1份。
注意如果表上沒寫日期的話,還需要讓當時做招投標備案的人員寫上日期。
備案收訖一共有4份原件,要記住都發給哪些部門了。如果萬一合同與招標備案信息不一致,就需要重新招標備案,需要把原來的4份備案收訖都要回來,還給招標站,才能重新備案。
施工合同、勞務分包合同、監理合同(國家投資項目不需提交)及相關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一定要要)。
如果沒有勞務分包,施工單位有實力一起做完的話。需要出一個相關的情況說明,需要雙方蓋公章、法人章。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法律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法律全文源於中央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zhengce/2015-04/25/content_2853642.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年10月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廣告內容准則
第三章廣告行為規范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廣告活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廣告業的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提供者通過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業廣告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廣告主,是指為推銷商品或者服務,自行或者委託他人設計、製作、發布廣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本法所稱廣告經營者,是指接受委託提供廣告設計、製作、代理服務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本法所稱廣告發布者,是指為廣告主或者廣告主委託的廣告經營者發布廣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本法所稱廣告代言人,是指廣告主以外的,在廣告中以自己的名義或者形象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三條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以健康的表現形式表達廣告內容,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
第四條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
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第五條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從事廣告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誠實信用,公平競爭。
第六條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廣告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廣告管理相關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廣告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廣告管理相關工作。
第七條廣告行業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和章程的規定,制定行業規范,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發展,引導會員依法從事廣告活動,推動廣告行業誠信建設。
第二章廣告內容准則
第八條廣告中對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允諾等或者對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允諾等有表示的,應當准確、清楚、明白。
廣告中表明推銷的商品或者服務附帶贈送的,應當明示所附帶贈送商品或者服務的品種、規格、數量、期限和方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廣告中應當明示的內容,應當顯著、清晰表示。
第九條廣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使用或者變相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國歌、國徽,軍旗、軍歌、軍徽;
(二)使用或者變相使用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義或者形象;
(三)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
(四)損害國家的尊嚴或者利益,泄露國家秘密;
(五)妨礙社會安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六)危害人身、財產安全,泄露個人隱私;
(七)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
(八)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內容;
(九)含有民族、種族、宗教、性別歧視的內容;
(十)妨礙環境、自然資源或者文化遺產保護;
(十一)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十條廣告不得損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的身心健康。
第十一條廣告內容涉及的事項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與許可的內容相符合。
廣告使用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引證內容的,應當真實、准確,並表明出處。引證內容有適用范圍和有效期限的,應當明確表示。
第十二條廣告中涉及專利產品或者專利方法的,應當標明專利號和專利種類。
未取得專利權的,不得在廣告中謊稱取得專利權。
禁止使用未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和已經終止、撤銷、無效的專利作廣告。
第十三條廣告不得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
第十四條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能夠使消費者辨明其為廣告。
大眾傳播媒介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變相發布廣告。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廣告」,與其他非廣告信息相區別,不得使消費者產生誤解。
廣播電台、電視台發布廣告,應當遵守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時長、方式的規定,並應當對廣告時長作出明顯提示。
第十五條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等特殊葯品,葯品類易制毒化學品,以及戒毒治療的葯品、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不得作廣告。
前款規定以外的處方葯,只能在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共同指定的醫學、葯學專業刊物上作廣告。
第十六條醫療、葯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
(二)說明治癒率或者有效率;
(三)與其他葯品、醫療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或者其他醫療機構比較;
(四)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葯品廣告的內容不得與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說明書不一致,並應當顯著標明禁忌、不良反應。處方葯廣告應當顯著標明「本廣告僅供醫學葯學專業人士閱讀」,非處方葯廣告應當顯著標明「請按葯品說明書或者在葯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推薦給個人自用的醫療器械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請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或者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購買和使用」。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明文件中有禁忌內容、注意事項的,廣告中應當顯著標明「禁忌內容或者注意事項詳見說明書」。
第十七條除醫療、葯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葯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第十八條保健食品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
(二)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三)聲稱或者暗示廣告商品為保障健康所必需;
(四)與葯品、其他保健食品進行比較;
(五)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保健食品廣告應當顯著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葯物」。
第十九條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音像出版單位、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療、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第二十條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發布聲稱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嬰兒乳製品、飲料和其他食品廣告。
第二十一條農葯、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
(二)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技術推廣機構、行業協會或者專業人士、用戶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三)說明有效率;
(四)違反安全使用規程的文字、語言或者畫面;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二十二條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戶外發布煙草廣告。禁止向未成年人發送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
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務的廣告、公益廣告,宣傳煙草製品名稱、商標、包裝、裝潢以及類似內容。
煙草製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發布的遷址、更名、招聘等啟事中,不得含有煙草製品名稱、商標、包裝、裝潢以及類似內容。
第二十三條酒類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誘導、慫恿飲酒或者宣傳無節制飲酒;
(二)出現飲酒的動作;
(三)表現駕駛車、船、飛機等活動;
(四)明示或者暗示飲酒有消除緊張和焦慮、增加體力等功效。
第二十四條教育、培訓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者合格證書,或者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
(二)明示或者暗示有相關考試機構或者其工作人員、考試命題人員參與教育、培訓;
(三)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教育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第二十五條招商等有投資回報預期的商品或者服務廣告,應當對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責任承擔有合理提示或者警示,並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對未來效果、收益或者與其相關的情況作出保證性承諾,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等,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利用學術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第二十六條房地產廣告,房源信息應當真實,面積應當表明為建築面積或者套內建築面積,並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升值或者投資回報的承諾;
(二)以項目到達某一具體參照物的所需時間表示項目位置;
(三)違反國家有關價格管理的規定;
(四)對規劃或者建設中的交通、商業、文化教育設施以及其他市政條件作誤導宣傳。
第二十七條農作物種子、林木種子、草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和種養殖廣告關於品種名稱、生產性能、生長量或者產量、品質、抗性、特殊使用價值、經濟價值、適宜種植或者養殖的范圍和條件等方面的表述應當真實、清楚、明白,並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作科學上無法驗證的斷言;
(二)表示功效的斷言或者保證;
(三)對經濟效益進行分析、預測或者作保證性承諾;
(四)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技術推廣機構、行業協會或者專業人士、用戶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
第二十八條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
廣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虛假廣告:
(一)商品或者服務不存在的;
(二)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規格、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或者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以及與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允諾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對購買行為有實質性影響的;
(三)使用虛構、偽造或者無法驗證的科研成果、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信息作證明材料的;
(四)虛構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效果的;
(五)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廣告行為規范
第二十九條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出版單位從事廣告發布業務的,應當設有專門從事廣告業務的機構,配備必要的人員,具有與發布廣告相適應的場所、設備,並向縣級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廣告發布登記。
第三十條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之間在廣告活動中應當依法訂立書面合同。
第三十一條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得在廣告活動中進行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
第三十二條廣告主委託設計、製作、發布廣告,應當委託具有合法經營資格的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
第三十三條廣告主或者廣告經營者在廣告中使用他人名義或者形象的,應當事先取得其書面同意;使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名義或者形象的,應當事先取得其監護人的書面同意。
第三十四條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廣告業務的承接登記、審核、檔案管理制度。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依據法律、行政法規查驗有關證明文件,核對廣告內容。對內容不符或者證明文件不全的廣告,廣告經營者不得提供設計、製作、代理服務,廣告發布者不得發布。
第三十五條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應當公布其收費標准和收費辦法。
第三十六條廣告發布者向廣告主、廣告經營者提供的覆蓋率、收視率、點擊率、發行量等資料應當真實。
第三十七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以及禁止發布廣告的商品或者服務,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
第三十八條廣告代言人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應當依據事實,符合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並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
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
對在虛假廣告中作推薦、證明受到行政處罰未滿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利用其作為廣告代言人。
第三十九條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內開展廣告活動,不得利用中小學生和幼兒的教材、教輔材料、練習冊、文具、教具、校服、校車等發布或者變相發布廣告,但公益廣告除外。
第四十條在針對未成年人的大眾傳播媒介上不得發布醫療、葯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酒類、美容廣告,以及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路游戲廣告。
針對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勸誘其要求家長購買廣告商品或者服務;
(二)可能引發其模仿不安全行為。
第四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加強對利用戶外場所、空間、設施等發布戶外廣告的監督管理,制定戶外廣告設置規劃和安全要求。
戶外廣告的管理辦法,由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規定。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設置戶外廣告:
(一)利用交通安全設施、交通標志的;
(二)影響市政公共設施、交通安全設施、交通標志、消防設施、消防安全標志使用的;
(三)妨礙生產或者人民生活,損害市容市貌的;
(四)在國家機關、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名勝區等的建築控制地帶,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禁止設置戶外廣告的區域設置的。
第四十三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當事人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發送廣告,也不得以電子信息方式向其發送廣告。
以電子信息方式發送廣告的,應當明示發送者的真實身份和聯系方式,並向接收者提供拒絕繼續接收的方式。
第四十四條利用互聯網從事廣告活動,適用本法的各項規定。
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路。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
第四十五條公共場所的管理者或者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對其明知或者應知的利用其場所或者信息傳輸、發布平台發送、發布違法廣告的,應當予以制止。
第四章監督管理
第四十六條發布醫療、葯品、醫療器械、農葯、獸葯和保健食品廣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進行審查的其他廣告,應當在發布前由有關部門(以下稱廣告審查機關)對廣告內容進行審查;未經審查,不得發布。
第四十七條廣告主申請廣告審查,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向廣告審查機關提交有關證明文件。
廣告審查機關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作出審查決定,並應當將審查批准文件抄送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廣告審查機關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批準的廣告。
第四十八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或者轉讓廣告審查批准文件。
第四十九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履行廣告監督管理職責,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對涉嫌從事違法廣告活動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二)詢問涉嫌違法當事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其他有關人員,對有關單位或者個人進行調查;
(三)要求涉嫌違法當事人限期提供有關證明文件;
(四)查閱、復制與涉嫌違法廣告有關的合同、票據、賬簿、廣告作品和其他有關資料;
(五)查封、扣押與涉嫌違法廣告直接相關的廣告物品、經營工具、設備等財物;
(六)責令暫停發布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的涉嫌違法廣告;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權。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廣告監測制度,完善監測措施,及時發現和依法查處違法廣告行為。
第五十條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大眾傳播媒介廣告發布行為規范。
第五十一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法規定行使職權,當事人應當協助、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第五十二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對其在廣告監督管理活動中知悉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五十三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投訴、舉報違反本法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向社會公開受理投訴、舉報的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接到投訴、舉報的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投訴、舉報人。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舉報。接到舉報的機關應當依法作出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及時告知舉報人。
有關部門應當為投訴、舉報人保密。
第五十四條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對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以及其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依法進行社會監督。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兩年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廣告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並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醫療機構有前款規定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法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吊銷診療科目或者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兩年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廣告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由有關部門暫停廣告發布業務、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有本條第一款、第三款規定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先行賠償。
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前款規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第五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對廣告主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吊銷營業執照,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對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
(一)發布有本法第九條、第十條規定的禁止情形的廣告的;
(二)違反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發布處方葯廣告、葯品類易制毒化學品廣告、戒毒治療的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廣告的;
(三)違反本法第二十條規定,發布聲稱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嬰兒乳製品、飲料和其他食品廣告的;
(四)違反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發布煙草廣告的;
(五)違反本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利用廣告推銷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或者提供的服務,或者禁止發布廣告的商品或者服務的;
(六)違反本法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在針對未成年人的大眾傳播媒介上發布醫療、葯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酒類、美容廣告,以及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路游戲廣告的。
第五十八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並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一)違反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發布醫療、葯品、醫療器械廣告的;
(二)違反本法第十七條規定,在廣告中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以及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葯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的;
(三)違反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發布保健食品廣告的;
(四)違反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發布農葯、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廣告的;
(五)違反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發布酒類廣告的;
(六)違反本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發布教育、培訓廣告的;
(七)違反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發布招商等有投資回報預期的商品或者服務廣告的;
(八)違反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發布房地產廣告的;
(九)違反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發布農作物種子、林木種子、草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和種養殖廣告的;
(十)違反本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的;
(十一)違反本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廣告代言人的;
(十二)違反本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內或者利用與中小學生、幼兒有關的物品發布廣告的;
(十三)違反本法第四十條第二款規定,發布針對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廣告的;
(十四)違反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未經審查發布廣告的。
醫療機構有前款規定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法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吊銷診療科目或者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有本條第一款規定違法行為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由有關部門暫停廣告發布業務、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
第五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對廣告主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廣告內容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的;
(二)廣告引證內容違反本法第十一條規定的;
(三)涉及專利的廣告違反本法第十二條規定的;
(四)違反本法第十三條規定,廣告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的。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有前款規定違法行為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廣告違反本法第十四條規定,不具有可識別性的,或者違反本法第十九條規定,變相發布醫療、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對廣告發布者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條違反本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出版單位未辦理廣告發布登記,擅自從事廣告發布業務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由於字數超出規定要求,其餘內容,詳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zhengce/2015-04/25/content_2853642.htm
4. 行政規章有哪些
法律分析:
行政規章:指國務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設區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等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稱為部門行政規章,其餘的稱為地方行政規章。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條例》等。行政規章對於一般行政相對人來說,是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約束力的規范。它不同於一般的行政指導、行政建議、行政號召等,後者行政相對人只是可以接受其影響,而並不是必須予以服從。行政規章靠國家權力的強制力保證其實施。如對於違反行政規章所規定的行政法義務的當事人,有關的行政主體有權依法實行行政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八十條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
第八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
(二)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據本條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政府規章,限於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已經制定的地方政府規章,涉及上述事項范圍以外的,繼續有效。
除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外,其他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開始制定規章的時間,與本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的本市、自治州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時間同步。
應當制定地方性法規但條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規章。規章實施滿兩年需要繼續實施規章所規定的行政措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
衍生問題:
行政規章分為哪幾類?1、內部規章和外部規章.內部規章主要指行政機關自身的工作規則。諸如行政事務分工、會議形式、文件簽發收發周轉、情況匯總、表報統計等規則。外部規章主要指行政管理規章,其中內容大都涉及行政主體的職權職責、行政相對人的權利和義務,且包括一定的罰則條款。行政損權現象一般發生在此類規章的實施過程中。2、中央規章和地方規章。中央規章又稱部委規章,主要指國務院各部、委規定的規章。其授權源自憲法法律,在本系統范圍內適用於全國。特點是適用單一的領域,專業性較強。地方規章亦稱政府規章,主要指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上政府制定的規章。其授權源自地方組織法,特點是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其內容既具有針對某一事項的特定性,又具有針對一般情況的綜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