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樣子
1. 什麼樣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
人總是趨利避害的,對於沒有利益的事不會有動力去做的。古語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干,虧本的買賣沒人做。」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遇事不要總以道德的標准去衡量去譴責別人,而是要利用人性的特點,讓人通過合法的途徑去賺取利益。
關於這一點,孔子反而比某些現代人看得更清楚。《呂氏春秋·察微》里就記載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說,魯國有一條規定,凡是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的,如果有人碰到了,把他們贖回來,就可以到國庫里報銷贖金。這個獎勵機制聽上去挺不錯吧。孔子的弟子子貢,有一次在國外就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回了國之後他不想去拿贖金。因為他認為這樣才是道德。孔子卻不這么認為,他對子貢說:「你這么做,以後就不會有人替魯國的奴隸贖身了。你如果收了國家的報銷金,並不會損害你的行為價值。」我們仔細想,就知道,如果大家都向子貢學習,就要自己花一筆錢去贖買奴隸;如果不向子貢學習呢,又顯得自己境界太低。這么一來,就陷入兩難了,乾脆就不贖買了。可見,極端的道德主義,容易把人逼得走投無路,一般人做不到就只能視而不見了。
另一個例子,恰恰和子貢贖人的事相反。有一天子路救了一個落水的人,這個人為了表示感謝,就送了子路一頭牛,子路高高興興地收下了。孔子說,從這以後,魯國人一定會勇於去救落水的人。這其中的道理和贖買奴隸是一樣的。
《呂氏春秋·察微》在這兩個故事之後評論說:「孔子在細微之處,看見了大問題。」
雷鋒,是一個為他人做好事時代標桿,對於這樣的典型確實要樹立、要學習。但是現代社會我們是不是要改變過去那種做好事的方法呢?
就拿抗洪搶險來說,這件事專業性還是比較強的,需要一定的經驗,與其讓那些沒有經驗的人上堤壩礙事,還不如大家捐助一些財物,請那些有經驗人去防守,這樣能各施所長,取長補短,反而對整個社會更有利。前一段時間南方暴雨連連,水災不斷,長江中下游沿岸防汛壓力如泰山壓頂之勢。在如此嚴峻的防汛形勢之下,在個別地方防汛竟然難以找人上堤壩巡邏搶險。有的人就說,這是現在世風日下了,過去老百姓都是自發地上堤進行抗洪搶險,哪像現在,有些地方還要花錢請人上堤,巡邏的主力是各級幹部。
我想,這其中不能只用道德來衡量人心,還是要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現如今圩區大部分房屋經九八洪水之後都搬遷到洪水淹不到的地方去了。其次,農村大部分農田流轉出去,基本是一些大戶在種植。因此這次洪水除了極少老百姓外,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抱著無所謂的心態,既淹不到田又淹不到房,換作是你,你會急嗎?
在目前勞力資源短缺的時代,一位60歲以上的勞力出去做一天小工也會有一兩百元的收入,難道他還會為了與自己無關的事去出力嗎?即使有些還有一兩畝田地的人家,一畝田的收入算好的也只有1000元多一點,並且後期還要投資投勞力,還不如出去打點零工挽回損失來得更快。
2. 你滿口「道德」的樣子,真讓人討厭
我想,「道德」這個字眼大家都不陌生吧?不論我們面對什麼事,什麼人,都會與「道德」掛邊。總是在微博里刷到「年輕人沒有給老人讓座而受到批評」,甚至會被網路暴力影響到生活。
我想這種奇葩的事在我身邊應該是不會發生的吧,可是就在前幾天正巧就發生了。那天正好來例假,准備做公交車回家。肚子微疼,我上了車就找了位置坐下了。車越來越擠,肚子也越來越疼。一個中年婦女帶著一個7歲左右的孩子上了車走到我旁邊。她用眼神示意我,大概是想讓我給她讓座,當時肚子疼的很厲害,我就沒有理會她。過了一會她開口了:「小姑娘,你能不能給我讓個座呀,我帶著我的孩子還要坐很遠呢!」我捂著肚子回她:「阿姨,我沒幾站就能下,我現在很累,待會我下了就讓給你們好嗎?或者你讓孩子坐我身上,我是真的很累不好意思阿姨。」她又接著說:「我孩子不習慣和陌生人坐,你就讓個座吧,你看你長得漂漂亮亮的,心腸也一定很好,你就算是積點德做做善事好吧?」「阿姨我……」。「現在的小姑娘還真是的,嬌生慣養的。」
我吞吞吐吐地打算告訴她我肚子很疼卻被她打斷了,旁邊的人也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我。然後,我給她讓了座,下了車在路邊打車回家了。
我很不甘心,為什麼一定要給她讓座,我已經讓出退步了,她為什麼要咄咄逼人呢?也許她很累可是不能互相理解嘛。
回到家後我跟阿姨發了一頓牢騷,阿姨竟也幫著她說話「她帶著個孩子不方便,你就別計較嘛!」
道德一向都沒有標準的呀,這都是人們口中認為的理解的不經過考慮別人的。
在微博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我有三個蘋果,你走過來想要一個,可我很需要這三個蘋果所以我不想給你。這時旁邊的人說我自私小氣。可是…這本來就是我的呀!
以前從來沒有過這種體會,經歷了後才知道,人們口中的道德真的讓人很難受。
道德評判真的是一種讓人很不舒服的行為,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他就被看做是不道德或者邪惡的。例如:他比我小,我的玩具就必須讓給他,不然就是自私。他遇到困難,如果我沒有幫的上忙,那我就是人品不行。
蘇菲派詩人魯米曾說道:在道德與不道德的區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將在那裡看見你。然而,語言使我們陷入是非之中,它擅長將人分類,把人看做好人或者壞人、正常或者不正常、負責或者不負責、聰明或者愚蠢,等等。
人一旦遇到不喜歡的人或事,就會想到別人有什麼不對。
如果老師布置的作業我不想做,那他就「太過分了。」如果有人闖紅燈,那他就是「混蛋。」下屬達不到你的期待,那他就是「有毛病。」
我們一心分析和確定錯誤的性質,而忽視別人的需要和想法。
因此,如果你的女朋友只是想和你多相處多關心你,你就認為「她太粘人。」朋友很在意細節,他就是有「強迫症。」反之,你如果比他更在意細節,那他就是「粗心大意。」
我相信,諸如此類的評論暗含著我們的價值觀及需要。不幸的是,以這樣的方式主張自我,很有可能招來敵意,即使他們接受批評,作出讓步,但通常也不是心甘情願的。
如果他們出於怨恨或者內疚來迎合我們,或遲或早,我們將會發現對方不再那麼友好。
什麼是可貴的品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評判你認為錯誤的行為,你就能提升你的品質嗎?你就是道德了嗎?
你知不知道,你將「道德」常常掛於嘴巴,不分青紅皂白評判別人的樣子,多讓人討厭。
3. 有道德的人是什麼樣子的道德是什麼,怎麼樣的人才算是有道德的人
有道德的人是自來覺遵守自道德規范的人。
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1、學好科學。道德規范以科學知識為基礎,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才能自覺遵守道德規范。
2、明確規范。道德規范在中國已經系統化、精煉化,熟記這些規范,不但有助於應對一些重要的考試(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我們立身做人。
①個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②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③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④家庭美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3、見賢思齊。「學習雷鋒,好榜樣。」
4、助人為樂。道德品質的養成需要道德實踐。
4. 怎樣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追求真善美的人
那麼首先需要理解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樣子叫做道德高尚。1.什麼是道德高尚呢?道,德,仁,義,禮,智,信大部分能夠做到的人,能夠為人師表,身為師范的人;也就是別人接近他的時候,能夠從內心深處受益,安心,尊敬的人。2.什麼是春悔真善美,內心純粹不夾雜為真,慈悲利人為善,和順諧調為美;3.怎麼做到呢,首先立下這樣的志願,志願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成為一個真善美的人,其二閱讀古聖賢的書,其三真實實際的根據古聖先賢的話去做,其四能夠審時度勢,善巧方便,真正生出智慧,利益到別人,而不是死搬硬套,事與願違。其五,堅持,在堅持,不放棄,堅持到底,因為這條路很長,很艱難,甚至沒有人會贊嘆你,還會傷害你,但是在你心睜租里一定扒早正要知道什麼是對的,一直能夠走下去。
5. 形容男人有品德的詞語
形容男人有品德的詞語:
正氣凜然——正氣:剛正之氣。凜然:可敬畏的樣子。形容正氣威嚴不可侵犯。
高風亮節——高風:高尚的品格;亮節:堅貞的節操。形容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大公無私——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金玉其質——質:本質,品質。品質有如金玉,指人的品質高潔。
不磷不緇——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堅貞高潔的品質,不因外界影響而有所改變。
璞玉渾金——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淳樸善良。
光明磊落——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懷坦白,正大光明。
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現多指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襟懷坦白——襟懷:胸懷;坦白:正直無私。形容心地純潔,光明正大。
胸懷坦盪——形容人心胸寬廣,對事物的寬容和承受力
高風峻節——高風:純潔清高的風格;峻節:堅定不移的節操。形容高尚堅貞的風骨節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