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道德綁架
㈠ 什麼是道德綁架
尊老愛幼,乃人類社會基本的倫理框架和行為准則。在現代社會,"愛幼"方面,幾乎無可挑剔。為了孩子,有人聲稱可以犧牲自己的性命。而對於生養自己的母親,則需要"靠邊站"。"孝"行為的下斜,必然導致孝行的失衡。失衡的標志之一,就是對包括父母在內的老年人的失尊、失敬。公共交通工具上,這種失衡更是屢見不鮮。站著的老年人,坐著的年輕人,成了一道獨特的社會新景觀。這種景觀,和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格格不入,和西方文明也風馬牛不相及。它是當代中國人自己的"畫作"。改變這幅和現代文明不相稱的畫作,是早晚的事情,問題是應該用何種方式來改變。鄭州市人大常委會,正在醞釀自己的思路。
2008年7月2日,鄭州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上,審議了《鄭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條例(草案)》。其中規定,乘客應主動讓位給老人、孕婦等特殊乘客。不履行義務,駕駛員、售票員可以拒絕其乘坐,城市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門還可以對乘客處以50元罰款。很多市民聽說後提出了異議。 地方人大頒布的《條例》,屬於法規的一種。用法規的形式,賦予老人、孕婦坐下的權利,這種立法精神,值得贊許。但是,該草案用罰款和剝奪拒不讓座者乘車權利來迫使乘客履行讓座的義務,則大謬矣。以道德綁架的方式迫使某人就範,動機崇高,手段錯誤,每每尷尬收場。同樣,用法規來綁架道德,硬性要求乘客如何,也犯了類似的錯誤。並且,這種錯誤比單純的道德綁架性質上更惡劣。用權力意志,強奸了另外一些人的自由意志,盡管後者的自由意志可能是不道德的。問題在於,後者的這種自由意志,譬如說不想讓座,雖然與道德倫理格格不入,但他並沒有給其他人造成威脅。而法規聲稱有權對他罰款、剝奪乘客的權利,則是赤裸裸的暴力行為了。這種法規綁架,不僅違背了現代法治精神,而且是現代文明的倒退。如果立法者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就知道這個審議中的《條例(草案)》,不是在調和社會矛盾,而是在製造新的社會對抗,無端增加人們的反感情緒:我讓座與否是我個人的自由選擇,憑什麼要受到法規的威脅和恫嚇?既然恫嚇了,我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怎麼樣? 法規綁架道德,解決不了道德危機。現代社會的道德狀況固然不容樂觀。我們的社會道德取向,站在了兩個極端:從極端的無私道德取向一步跨越到了極端自我道德的取向的邊緣,缺少中和的地帶。事實上,社會道德取向的最佳立足點剛好在集體利益和個體利益的中間,甚至說略微靠近個體利益。我為社會的前提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的"為",不是不要自我利益的"為"。也只有這樣的"為",才是可持續的"為"。反思以前"大公無私"取向的倒戈,恐怕正在於沒有照顧到個體利益所致。如今鄭州市審議的這個條例,如果再將乘客個人的利益犧牲掉,即便推行,也長久不了,因為這是違背社會規律和人類意志的規定,是不文明、不合法的規定。
㈡ 何為道德綁架,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概念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直白地說道德綁架實際上就是借道德標簽實施的一種語言暴力,一種輿論攻擊行為。
鄰居孩子太調皮,來竄門時弄壞了我的東西,不道歉還罵人,父母見了對我說「那麼點孩子,你跟他計較什麼,你都多大的人了」
我們當然永遠支持用網路的力量維護人間的正義,但是也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惡。當一個人突然發現自己可以隱藏自己的一切,可以隨意給另一個同類施加影響,而且不用付出任何代價,那個時候很多平時看起來很和善甚至怯懦的人,就會在電腦屏幕閃爍的光幕中露出邪魅的微笑……
㈢ 生活中常見哪些語言道德綁架
生活中的道德綁架,就是讓你在道德上產生一定的愧疚感,社會總是傳輸一種高尚是每個人應該擁有的品德,但如果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話,這個詞語又為什麼叫做高尚呢?高尚是一種選擇,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去擁有,接受自己內心偶爾的自私,不必強迫自己去成為一種虛偽的高尚。
請遠離那些生活中動不動就要你大度的那種人,他們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根本沒有經歷過你所經歷的一切,你所傳遞出來的負面情緒在他們眼裡就是小氣自私不大度的存在,但如果你在當下將他們惹毛了,他們會立即炸毛,他們只會用道德來綁架你而不約束他們自己,所以遇到這種人直接不聽不聽,王八念經就好,本就是雞同鴨講到存在,多說無益。
㈣ 你目前聽過的最惡心的道德綁架的話是什麼
最惡心的道德綁架的話——「人家都道歉了,你就原諒人家吧」。
1、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㈤ 何為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這個詞不知何時流行了起來,人們對它的理解也都各種各樣,甚至可以說是混亂。其實一種思想理論出現混亂的情況是很正常的,因為每個人的經歷和學識領悟都不一樣,俗話說:「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雖然說對一種思想理論出現爭議是正常的,但也需要撥亂反正!
何為道德綁架?我的理解是:道德綁架是利用所謂的道德做借口來協迫別人做錯誤的事情,做不合理,不合情的事情。
道德綁架的成立條件是協迫別人做不合理的事情,做錯誤的事情!如果別人用道德的觀點,勸解別人做正確的事情做合情合理的事情就不能稱之為道德綁架!
關於道德綁架很多人會有誤解!把正確的道德疏導,道德監督,道德提醒也稱作道德綁架。有些人確實不明白,有些是人雲亦雲,還有些就是利用所謂的道德綁架來為自己的冷漠、麻木、自私、無情找借口,為自己開脫,讓自己的自私冷漠、麻木、自私、無情更心安理得,更不會受到他人干擾!有部分人的想法是:「我不遵守道德,你也不能管我,你如果管我那你就是道德綁架。」有很多人不講道德卻不想被他人批判,所以拿道德綁架作為借口,他自己不遵守道德還不允許別人提醒他講道德。自掃門前雪休殲做管他人瓦上霜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為人准則。如果一個人連最起碼的道德標准都沒達到,連道德義務都沒盡到,用道德底線的標准、盡道德義務的要求對他進行道德批判就不僅不是道德綁架,相反是在捍衛作為一種「公共善」的道德。
人們對道德綁架的認知容易出現偏差,道德綁架的定義是利用所謂的道德做借口來協迫別人做錯誤的事情做不合理的事情,但是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不合理的呢?難點就在於此!實事求是是最好的武器,不要動不動就開「帽子公司」「棍子公司」前虧不要動不動對別人扣帽子打棍子,不問世事,不問因果,帽子不是隨便扣的,名詞也不是隨便用的。
為什麼人們喜歡批判別人道德綁架呢?因為人性最厭惡的就是別人教自己怎樣做人做事,不管別人教的是對的還是錯的一概反對!不論別人是道德綁架還是實事求是,這是人性的弱點。
道德是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是全人類存在的基礎,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智慧文明的象徵。如果沒有道德世界將陷入混亂。道德需要我們全體人類維護!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我只要不觸犯法律就可以,法無禁止則自由沒必要遵守道德,但其實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是做人的底線,是作為一個人必須遵守的底線,法律有大部分條文也是遵照道德制定的。如果一個人僅以做人底線為標准為人處世,那隻能勉強稱作人而已!一個冷漠麻木的人!漸漸的可能連底線都守不住了。這個世界是靠法律和道德共同維系的,沒有法律僅僅靠道德維系著社會運行是不可能的,而沒有道德僅僅靠法律維系的社會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僅僅靠法律維系那麼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行走在法律邊緣鑽法律空子,就是所謂的氏悔衡灰色區域,就是在不犯法的基礎上,干不道德的事,甚至犯了法法律卻沒有明文規定也相當於沒有犯法,從而得不到懲罰。
道德不像法律一樣有明文規定,法律是在強力作用下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都有義務去遵守的。如果不遵守,就會受到懲罰,而道德必須要靠我們的自覺心和自律,是沒有強力作用的而這時道德監督就會起到作用,這個監督是靠大眾去維持的,它在無形之中可以化解很多犯罪,是能夠維持正義的,是能感化民眾的,如果道德綁架這個詞被亂用的話,會使更多人變得麻木無情冷漠。
試想如果沒有法律和道德的制約,人們想干什麼就干什麼,那麼這個世界將毫無秩序可言,將變得混亂不堪,文明便會消失,人類也會消失。道德的存在是必要的,道德監督和輿論也是一種威懾力,當有人想做不道德的事情前會想想後果,會遭到所有人的鄙視,厭惡,排斥。道德會維系正義,會促使社會向著更文明的方向發展,會讓人類更進步。
道德這個詞 似乎現代人都羞於談論,如果這個社會都不談論道德,都不知道什麼是道德,都不遵守道德,那這個社會慢慢的也會變得越來越糟。社會上的人們也會變得越來越冷漠,麻木無情。道德的存在是必要的,社會上人們的道德監督,道德提醒也是必要的,不能與道德綁架混淆,要注意分辨。如果沒有道德到最後連真理都會喪失。
㈥ 道德綁架是什麼
道德綁架(Moral blackmail)指的是一種操縱和控制行為,通常是在爭辯或辯論中使用。它是通過將道德問題或社會價值觀置於爭議的問題中來迫使陵兄一個人或團體做出特定的決策或行為。
例如,尺芹襲如果一個人首好反對某項政策,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但另一個人卻指責他不關心弱勢群體而要求他支持該政策。這種行為就可以被視為道德綁架,因為它試圖用道德上的譴責來壓制對方的立場。
道德綁架也經常被用於個人關系中。例如,一個人可能認為他需要履行某個任務,即使這個任務對他產生了負面影響或者不合理。但是另一個人可能會對他說:「如果你愛我,你就會做這件事情。」 這也可以被視為道德綁架,因為它試圖用情感上的勒索來影響對方的決定。
總之,道德綁架是一種控制和操縱行為,在許多不同情境下都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