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弗蘭克
❶ 德育原理的學校德育理論的主要議題
1.德育與德育理論的發展
2.現當代德育思想流派
3.德育的本質與功能
4.德育對象與德育主體
5.德育目的與德育目標
6.德育內容與德育課程
7.德育過程與德育方法
8.學校德育的社會環境
哈什等人在《德育模式》中從一個道德行為的組成要素的角度,認為道德教育理論應當關注關懷(caring)、判斷(judging)、行動(acting)三個方面,主要集中在德育目標和內容上。
道德哲學家弗蘭克納·威廉認為道德教育理論至少應當關注四個方面的問題:①道德教育要培養的人應當具有什麼樣的品質,換言之,什麼樣的人才能算是受過教育的人。 ②支持這些品質的理論基礎如哲學立場、理論前提和實驗因素是什麼。 ③道德教育方法上的建議。 ④支持這些德育方法的理論前提與依據有哪些。
查贊·巴里則認為當代德育理論共同關心如下九個問題:①個人與社會; ②道德原則; ③倫理學中的理性; ④德育內容和形式; ⑤行動; ⑥在道德上受過教育的人的概念; ⑦灌輸和道德教育; ⑧教師的作用; ⑨教學的方法、過程、材料等。
❷ 林航哲學家
林航,這位1983年12月出生於福建省的哲學家,專攻道德哲學,特別是倫理學領域。他的研究興趣廣泛,包括道德心理學、元倫理學、形而上學、政治學以及功利主義和應用倫理學。
他在學術道路上取得了顯著成就,擁有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的博士學位(2007年),碩士學歷來自於(2005年),而他的學士學位則來自北京物資學院經濟系(2001年至2005年)。他的專業論文「道德意識」在2004年的世界哲學雜志上發表,探討了道德意識的本質;「無立場方法及其後果」也在同年發表,深入剖析了該理論的影響。他還撰寫了關於莊子哲學的道德虛無主義分析,以及專著《論證功利主義》,對這一道德理論進行了深入探討,該書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2007年出版。
林航的著作不僅限於理論研究,還包括翻譯作品,如拉里·希克曼的《新舊實用主義:羅蒂還是杜威?》和卡倫·威根的《大陸的神話》。他在教學方面也有豐富的經驗,包括古希臘歷史、康德道德哲學、弗蘭克納道德哲學、邊沁的功利主義以及功利主義總論等課程。
林航的專業領域包括應用人文科學和道德哲學,他的能力集中在道德心理學、功利主義、元倫理學和應用倫理學的研究上。他的電子郵件地址為[email protected],對於他的學術成果和研究領域感興趣的人士可以通過此郵箱進行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