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技術偵查的立法來源

技術偵查的立法來源

發布時間: 2025-04-04 03:02:41

⑴ 特情引誘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全國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中曾指出,運用特情偵破案件是有效打擊犯罪的手段,但在審判實踐中應當注意的是,有時存在被使用的特情未嚴格遵循有關規定情況,在介入偵破案件中有對他人實施毒品犯罪的「犯意引誘」和「數量引誘」等問題。對具有「犯意引誘」情況的被告人,應當從輕處罰,無論毒品數量多大,都不應當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對具有「數量引誘」情況的被告人,應當從輕處罰,即使超過判處死刑的毒品數量標准,一般也不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這給全國法院系統審理有特情參與的毒品案件制定了一個相對統一的尺度,也說明了審判此類案件的特殊性。根據我國毒品犯罪的現狀和司法實踐,在審查屬「特情引誘」的毒品案件時,應根據刑事立法的精神,針對不同案件的具體情況,根據特情引誘對被誘惑者主觀上的影響不同,區分不同情形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 公安機關在立案後,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人民檢察院在立案後,對於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追捕被通緝或者批准、決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過批准,可以採取追捕所必需的技術偵查措施。

⑵ 試述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立法基點及適用范圍

由於法律制度的不同,各國對於非法證據的效力的認定也不盡相同。現時,我國法律對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沒有做出明確規定,但司法實踐中對此規則已有所涉及。面對刑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這一熱門話題,筆者將對我國建立刑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理由、價值取向及應遵循的原則進行淺析,並得出結論我國建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是利大於弊。非法證據的效力問題一直是各國立法的要點。
非法證據問題除了包含技術層面的因素,還涉及了法律的本質、價值觀等更為抽象的價值層面的因素。所以在諸多證據規則中,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所引發的爭議和分歧也相對較多,而這些沖突都決定了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應是我國證據可采性規則的主要部分。目前,我國沒有統一的證據法,從總體上講也沒有成體系的證據的可采性規則,正是由於這種不足,為理論界對非法證據方面的理論研討和制度設計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研究這一課題,對於我國如何建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具有重要意義。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適用范圍:
1.《高法解釋》第61條:
「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凡經查證確實屬於採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2.邢法第54條:
「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3.變化:
將排除的非法證據范圍從言詞證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陳述和證人證言)拓展到了物證、書證。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適用程序如下所示:
1、有審判人員依據職權或者是依據當事人的申請啟動非法證據排除的調查程序。
2、非法證據排除程序啟動後,有人民檢察院對有異議的證據進行證明該證據的合法性,不能證明的,該證據將會被排除適用。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人民檢察院接到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發現偵查人員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進行調查核實。對於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員工名冊勞務合同法 發布:2025-04-04 20:48:57 瀏覽:864
登報聲明的法律效力及時間要求 發布:2025-04-04 20:48:10 瀏覽:894
黨員道德品質 發布:2025-04-04 20:38:05 瀏覽:389
社會主義法治思維 發布:2025-04-04 20:28:40 瀏覽:787
貴州常住戶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04 20:18:23 瀏覽:33
勞動合同法關於不簽勞動合同 發布:2025-04-04 20:18:21 瀏覽:625
地稅局稅收法規 發布:2025-04-04 20:12:05 瀏覽:727
深圳計生條例什麼時候落地 發布:2025-04-04 19:55:40 瀏覽:259
合同法39條案例分析 發布:2025-04-04 19:54:00 瀏覽:277
法院判後多久 發布:2025-04-04 19:53:03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