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傳牆畫
Ⅰ 廈門七星法治文化街區建成揭幕了嗎
12月4日——第四個國家憲法日正式揭幕開放。由廈門市委政法委主辦、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廈門市思明區委區政府承辦的法治文化共建共治共享活動4日上午在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辦。活動邀請廈門市人大、廈門市政協、廈門市政法委、廈門市文明辦、廈門市司法局、廈門市檢察院、廈門市公安局相關領導以及廈門市中院領導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各區法院院長,思明區政法委、文明辦、園林局、員簹街道有關領導,參加七星法治文化街區「法治格言徵集活動」的優勝代表以及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金橋社區代表出席,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法治文化街區從七星路南端起,向北延伸至康橋中學,全長約400米,街道寬6米,以兩側牆體、欄桿及立柱為主要載體進行統一規劃和設計改造。街區設計以法治文化發展進程為線索,展示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意義的法治文化內容;結構安排上,通過電子屏滾動展示面向全國徵集的「百姓說法」格言警句、欄桿上的名家書法作品和法治小故事銅版、世界五大法律體系介紹、牆體上的審判文化雕塑、「與法同行伴一生」主題石雕牆等載體綜合展示人類法治文明成果。各種浮雕、銅版畫、綠植、燈帶等綜合設計與法治文化公園交相輝映,彰顯司法文化的歷史厚重感和街區建設的現代藝術性。
Ⅱ 安全生產五要素是什麼
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責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
1、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即安全意識,是存在於人們頭腦中,支配人們行為是否安全的思想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於1986年針對切爾諾貝利事故, 1991年出版的(INSAG-4)報告即給出了安全文化的定義是安全文化是存在於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的總和。
2、安全法制
安全法制即指一個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危害、損失,並且按照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辦事,一方面要組織員工學習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條例;另一方面,要建立、修訂、完善企業安全管理相關的規定、辦法、細則等,為強化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據。
3、安全責任
安全責任就是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須加大安全科技投入,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來監控。對於完成責任書各項考核指標、考核內容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對沒有完成考核指標或考核內容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處罰。對於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單位,應對該單位領導和安全工作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
4、安全科技
安全科技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須加大安全科技投入,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來監控安全生產全過程。
5、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安全活動的一切人力和物力及財力的總和。人員、技術、設施等的投入、安全教育及培訓、勞動防護及保健費用、事故援救及預防、事故傷亡人員的救治花費等,均視為安全投入。
Ⅲ 什麼是文化牆
文化牆是以倡導文明、宣傳公益、健康運動、綠色環保、宣傳新城市文化、推動城市品牌建設以及幫助城市提升 品牌形象為己任。
把牆景美化作為支持城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一項行之有效的載體,與改善美化城市街景結合起來。把城市的形象品牌有效融合。描繪和諧、文明、人文、藝術的城市風景線。
在新農村建設中,把建設村中的一條文明街和一片「文化牆」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充分發揮民智民力,組織村中的「文化能人」根據各村的實際,因地制宜將政策法規、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社會治安、計劃生育、農業科技以及衛生保健常識等內容。
利用「順口溜」、「三字經」或者廣告畫、漫畫等形式,在各村主要街道用牆體彩繪上表現出來,成為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政策明白牆、科普指導牆、文化娛樂牆。
(3)法治宣傳牆畫擴展閱讀
據了解,廣州地鐵六號線首期22個車站根據站點所處的文化特徵,從「色、柱、牆」三方面進行文化表達:13個統一顏色的普通站;9個不同色彩、同時立柱面增加站點周邊歷史文化圖案的重點站;在4個特殊站點增加「文化牆」的設計。
四個特殊站包括文化公園站、北京路站、東山口站和團一大廣場站。其中,文化公園站的「文化牆」長18米,高3米,其背景採用砂岩浮雕的形式展現舊時珠江美景,上層採用鐵藝鑲嵌彩色玻璃,通過滿洲窗花的藝術手法。
將廣州舊海關、愛群大廈、迎春花會等元素融為一體。其他三個站點的「文化牆」也根據各自周邊的歷史文化背景,圍繞著「千年商都」、東山洋房、紅色革命文化主題展開。文化公園站和北京路站文化牆項目已率先完工,通過內部驗收,另兩站的文化牆仍在加緊施工中。
廣州地鐵公司表示,把歷史文化融入地鐵總體概念設計,旨在喚起市民對城市歷史文化的關注和自豪。新一輪地鐵線網裝修總體概念設計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今後新建線路也將結合所經地域特點,注重展現廣州自然地理和歷史文化特色。
Ⅳ 安全生產的五要素是什麼
企業要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實現安全生產長治久安,全面推進安全生產五要素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就五個要素在企業安全工作中的運用談點看法。
安全文化——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緊緊圍繞「一個中心」(突出「以人為本」這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安全理念滲透和安全行為養成),內化思想,外化行為,不斷提高廣大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責任,把安全第一變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為。由於安全理念決定安全意識,安全意識決定安全行為。因此必須在抓好員工安全理念滲透和安全行為養成上下功夫。要使廣大員工不僅對安全理念熟讀、熟記,入腦入心,全員認知,而且要內化到心靈深處,轉化為安全行為,升華為員工的自覺行動。企業可以通過搞好站場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來實施,如根據各時期安全工作特點,懸掛安全橫幅、張貼標語、宣傳畫、製作宣傳牆報、出版通訊、發放宣傳資料、播放宣傳片、廣播安全知識,在班組園地和各科室張貼安全職責、操作規程,還可在班組安全學習會上,不斷向員工灌輸安全知識,將安全文化變成員工的自覺行動。
安全法制——
要建立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必須堅持「以法治安」,用法律法規來規范企業領導和員工的安全行為,使安全生產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安全生產法制秩序。堅持「以法治安」,必須「立法」、「懂法」、「守法」、「執法」。「立法」,一方面要組織員工學習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條例;另一方面,要建立、修訂、完善企業安全管理相關的規定、辦法、細則等,為強化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據。「懂法」,要實現安全生產法制化,「立法」是前提,「懂法」是基礎。只有使全體幹部、員工學法、懂法、知法,才能為「以法治安」打好基礎。「守法」,要把以法治安落實到安全管理全過程,必須把各項安全規章制度落實到生產管理全過程。全體幹部、員工都必須自覺守法,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為目標,才能避免和減少事故發生。「執法」,要堅持「以法治安」,離不開監督檢查和嚴格執法。為此,要依法進行安全檢查、安全監督,維護安全法規的權威性。
安全責任——
必須層級落實安全責任。企業應逐級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責任書要有具體的責任、措施、獎罰辦法。對完成責任書各項考核指標、考核內容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對沒有完成考核指標或考核內容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處罰;對於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單位,應對該單位領導和安全工作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
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產的基本保障。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才投入,二是資金投入。對於安全生產所需的設備、設施、宣傳等資金投入必須充足。同時,企業應創造機會讓安全工作人員參加專業培訓,組織安全工作人員到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單位參觀、學習、取經;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招聘安全管理專業人才,提高公司安全管理隊伍的素質,為實現公司安全和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安全科技——
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須加大安全科技投入,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來監控安全生產全過程。如安裝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消防噴淋系統、x射線安全檢查機、衛星定位儀(GPS)、行車記錄儀等,把現代化、自動化、信息化全部應用到安全生產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