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現代法治源頭

現代法治源頭

發布時間: 2025-04-04 21:50:21

㈠ 分析羅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高一歷史,求解

高一歷史:
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和影響:
當時:羅馬法有利於調節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糾紛,緩解社會矛盾,鞏固奴隸主的統治。
近現代:羅馬法中的自然法思想在近代成為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發展資本主義的有力武器。羅馬法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司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羅馬法成為現今很多國家法律和司法制度的源頭(能舉例:美國的1787年憲法、英國的權利法案、法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德國的德意志帝國憲法等)。

㈡ 如何理解"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理論來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自,社會治理具有主體多元化特徵,國家權力、地方力量、社會組織、廣大民眾等在其中相互交叉、彼此影響。對這種復雜的互動關系需要進行必要的規范和調整,而法治就是最有效的規范和調整手段之一。法治具有系統性、規范性、穩定性,沒有法治就沒有善治。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社會公共事務日趨復雜,社會建設任務繁重艱巨,社會治理創新十分緊迫。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必須藉助法治力量、運用法治方式。為此,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㈢ 「法治」概念最早由誰提出

法治最早應該源於夏商時期的理官。後形成法家學派。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制內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容派, 《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其思想源頭可上溯於夏商時期的理官,春秋、戰國亦稱之為刑名、刑名之學,經過管仲、士匄、子產、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樂毅、劇辛等人予以大力發展,遂成為一個學派。戰國末韓非對他們的學說加以總結、綜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圍涉及法律、經濟、行政、組織、管理的社會科學,涉及社會改革、法學、經濟學、金融、貨幣、國際貿易、行政管理、組織理論及運籌學等。
法家思想作為一種主要派系,他們提出了至今仍然影響深遠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觀念,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法制的高度重視,以及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這些體現法制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中央集權者穩定社會動盪的主要統治手段。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

熱點內容
保險經紀相關知識與法規 發布:2025-04-05 15:02:21 瀏覽:51
2014中級經濟法考點總結 發布:2025-04-05 14:53:39 瀏覽:40
經濟法第一套答案南財 發布:2025-04-05 14:42:07 瀏覽:74
2016律師法律援助條例 發布:2025-04-05 14:41:18 瀏覽:796
酒店聘用法律顧問合同 發布:2025-04-05 14:36:45 瀏覽:259
東莞法官梁聰 發布:2025-04-05 14:35:53 瀏覽:884
房產字據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05 14:21:43 瀏覽:486
審批民法典 發布:2025-04-05 14:21:09 瀏覽:108
法院之訴 發布:2025-04-05 13:58:56 瀏覽:110
單方免責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05 13:49:00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