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務員職業道德的價值取向包括

務員職業道德的價值取向包括

發布時間: 2025-04-05 01:02:04

① 衛生系統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內容

那是屬於A類得,就是說要考兩門。一般是上午考《綜合基礎知識》就是類似於行測。下午考衛生專業。

② 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2.6.29)

一、單選題

1.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成果。其建成通車,極大縮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間的距離。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將:

①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結構的優化

②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資本體制一體化

③優化粵港澳大灣區生產要素的配置

④奠定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基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

第二步,①項:廣東、香港、澳門在不同產業和行業中有不同的優勢,經濟機構也有不同,港珠澳大橋加速了三地聯為一體,加速三地經濟交流和融合,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①項正確。

③項: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成立,廣東、香港、澳門經濟發展更加緊密,有利於整合大灣區的生產要素,加速人員、技術、資金的流動和往來,優化生產要素的配置,區域內生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③項正確。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②項:“一國兩制”條件下,我國大陸地區實施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地區實施資本主義制度,三地的資本體制有一定的差異,“資本體制一體化”表述有誤。②項錯誤。

④項:粵港澳大灣區建立的基礎是生產力發展程度和國家政策引導,港珠澳大橋帶來的交通上的便利加速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④項錯誤。

2.公務員職業道德的根本價值取向是:

A.提高工作效率

B.提升道德境界

C.維護社會公正

D.培育高尚人格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職業道德知識。

第二步,公務員職業道德價值取向是指公務員在職業道德觀念指導下,在執行公共權力、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中,形成的穩定的心理和行為傾向。其中 公務員職業道德的根本價值取向是維護社會公正。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公務員職業道德價值取向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基礎價值取向——謀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2.核心價值取向——建立健全責任監控機制;

3.根本價值取向——維護社會公正;

4.目標價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3.西方近代的管理思想中,( )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對提高勞動生產力效率的重要性,認為人是有需要的有機體,反對將人視為機器。

A.查爾斯·巴貝奇

B.亞當·斯密

C.羅伯特·歐文

D.弗雷德里克·泰勒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

第二步,羅伯特·歐文(1771年5月14日—1858年11月17日),威爾士空想社會主義者,現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驅。歐文對當時很多資本家過分注重機器而漠視人的做法提出了強烈批評,並採用多種辦法致力於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他是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對提高勞動生產力效率的重要性,認為人是有需要的有機體,反對將人視為機器。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查爾斯·巴貝奇(1792—1871),英國發明家,科學管理的先驅者。他制定了一種“觀察製造業的方法”。進一步發展了亞當·斯密關於勞動分工的利益的思想,分析了分工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原因。在勞資關系方面,他強調勞資協作,強調工人要認識到工廠制度對他們有利的方面。但他並非是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對提高勞動生產力效率的重要性。A項錯誤。

B項:亞當·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英國經濟學家、哲學家、作家,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他是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創立者,強調自由市場、自由貿易以及勞動分工,被譽為“經濟學之父”。他並非是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對提高勞動生產力效率的重要性。B項錯誤。

D項: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1856—1915),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經濟學家,被後世稱為“科學管理之父”,其代表作為《科學管理原理》。泰勒認為只有用科學化、標准化的管理替代傳統的經驗管理,才是實現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他認為人是單純的“經濟人”,為利益所驅使,並非認為人是有需要的有機體,反對將人視為機器。D項錯誤。

4.下列法律行為中屬於單方行為的是:

A.李某訂立遺囑將全部遺產都分給長子繼承

B.王某為購買轎車提供訂金

C.費某為於某代理購買化肥

D.成某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民事法律行為知識。

第二步,單方行為僅基於當事人一方意思表示即可依法成立的法律行為,是“雙方行為”的對稱。按照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學理論,單方行為可分為有相對人的單方行為和無相對人的單方行為兩類。前者是指行為人須向特定人作出意思表示,無須其承諾即可依法成立的法律行為,如免除債務、撤銷代理等行為,又稱“相對的單方行為”;後者則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無須針對任何特定人即可依法成立的法律行為,如遺囑行為、懸賞廣告行為、放棄繼承行為等,又稱“絕對的單方行為”。由此可知,李某訂立遺囑將全部遺產都分給長子繼承屬於單方行為。

因此,選擇A選項。

5.有關行政許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對於有數量限制的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應根據發出申請的先後順序做出行政許可

B.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做出行政許可決定

C.行政許可申請通過信函、電報、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

D.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及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許可知識並選錯誤項。

第二步,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根據《行政許可法》第五十七條,有數量限制的行政許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申請人的申請均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行政機關應當根據受理行政許可申請的先後順序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而不是發出申請的先後順序做出行政許可。故A項說法錯誤,但符合題意,當選。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根據《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二條,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B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C項:根據《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九條,行政許可申請可以通過信函、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C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D項:根據《行政許可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及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D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二、多選題

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作出了如下決定:

A.徹底清算了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

B.徹底清算了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C.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

D.選出了以瞿秋白為書記的中央臨時政治局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共黨史知識。

第二步,八七會議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後,在關系黨和革命事業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會議批判和糾正了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撤消了他在黨內的職務,選出了以瞿秋白為書記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方針,決定發動秋收起義。毛澤東出席了這次會議,並提出了著名的“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論斷。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等議案。八七會議在中國革命緊急關頭及時地向黨和全國人民指明了斗爭方向,反對政治上的“右”傾機會主義,使黨在革命中前進了一大步。由此可知,B、C、D項正確,當選。

因此,選擇BCD選項。

【拓展】A項: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內的統治;A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7.甲、乙、丙三人在甲的家裡吃晚飯,期間乙的錢包(內有5000元現金)掉到地上,乙走後甲將其據為己有。飯後乙因喝醉酒無法回家,丙主動步行送乙回家,途中乙醉酒不醒,丙急於回家,便置乙於路邊不顧。第二天,乙被人發現已凍死路邊。在本案中甲和丙的行為性質是:

A.甲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B.甲的行為構成侵佔罪

C.丙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D.丙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分則知識。

第二步,B項: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條,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構成侵佔罪。物品遺失在建築物中,該物品由建築物所有者合法佔有,所以,乙的錢包是由甲暫時保管,然而甲將乙的錢包據為己有,所以成立侵佔罪。B項正確。

C項:丙護送乙的先行為產生對乙救助的義務,但丙急於回家,並未履行應盡的救助義務,致使乙被凍死,故丙成立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C項正確。

因此,選擇BC選項。

【拓展】A項: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構成盜竊罪。此題甲成立侵佔罪而不是盜竊罪。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排除。

D項:丙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故錯誤,排除。

8.下列行政行為中,行政行為相對人可以提起行政復議的有:

A.佳和酒店因消防設施不合格而被公安機關責令停業整頓

B.校長因在網路中編造傳播虛假信息而被公安機關處以7日行政拘留

C.小李因違章停車被公安機關處以200元罰款

D.小鄭申領機動車駕駛證未被公安機關批准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復議知識。

第二步,A、B、C項:根據《行政復議法》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一)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責令停業整頓、行政拘留和罰款均是行政處罰,均符合上述規定,所以,行政行為相對人都可以提起行政復議。A、B、C項正確。

D項:根據《行政復議法》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八)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小鄭申領機動車駕駛證未被公安機關批准符合上述規定,所以,小鄭可以提起行政復議。D項正確。

因此,選擇ABCD選項。

三、判斷題(正確為A,錯誤為B)

9.我國憲法的修改,必須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

A.正確

B.錯誤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憲法基本理論知識。

第二步,根據《憲法》第六十四條,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所以,我國憲法的修改,必須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因此,本題正確。

10.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但是,邏輯證明也可以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 )

A.正確

B.錯誤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認識論知識。

第二步,在唯物辯證法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邏輯證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在一定意義上具有了檢驗理論的真理性和普通性的作用。但是邏輯證明只能回答前提與結論的關系是不是符合邏輯的問題,而不能回答是不是符合客觀實際的問題。邏輯證明不能取代實踐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准。

因此,本題正確。

③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考什麼

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具體考試內容: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

2、毛澤東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4、當代中國的政府與政治:中國的國體與政體、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務。

5、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價值取向、道德修養、行為規范。

6、法律知識: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等(報考全省法院、檢察院系統法律專業職位的加試內容,包括上述范圍及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知識)。

7、語文基礎知識和公文寫作:漢字、詞彙、語法、修辭、文學常識,黨政機關公文基本知識、常用公文寫作、常用事務文書寫作、公文處理。

8、經濟知識和科技知識: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國際經濟、金融經濟、產業經濟,科技創新、科學前沿、科技常識。

9、歷史知識: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現代史。

10、其他知識:最新的時政知識。

(3)務員職業道德的價值取向包括擴展閱讀:

公務員考試分為中央和地方兩種形式:

國家公務員考試是指:中央、國家機關以及中央國家行政機關派駐機構、垂直管理系統所屬機構錄用機關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的考試。

地方的公務員考試是指:地方各級黨政機關,社團等為招錄機關工作人員和國家公務員而組織進行的各級地方性考試。

中央和地方考試單獨進行,不存在從屬關系,考生根據自己要報考的政府機關部門選擇要參加的考試,也可同時報考,相互之間不受影響。

中央公務員考試和地方考試性質一樣,都屬於招錄考試,考生填報相應的職位進行考試,一旦被錄取便成為該職位的工作人員。具體公務員政策可參看國家公務員網的相關政策。

④ 公務員職業道德價值取向包括哪些方面

公務員職業道德價值取向是關於公務員在職業道德觀念指導下,在執行公共權力,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中,形成的穩定的心理和行為傾向。

加強公務員的職業道德修養的方式有:

1、健全對公務員進行教育的長效機制,加強公務員道德教育和培訓工作,提高公務員道德素養。我們要提高公務員職業道德認識,使公務員深刻理解和把握「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行政職業道德要求形成服務人民、服務國家的職業道德觀念。

2、建立和完善道德規范體系。公務人員正確的行政行為,不僅要靠法律規范,而且還要有—定的道德覺悟,特別是正確的行政道德和規范作為判斷是非,評價善惡的標准。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的規范體系,使得公務員在日常工作和處理突發事件時在道德上沒有—個可以遵循的統—標准,這也將導致公務員道德失范的現象發生。


3、建立有效的社會監督機制。建立透明的行政機制,政府在實施公共管理過程中,除法律、法規規定不宜公開的以外,與公民個人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應公開公示,並且把這些信息由媒體通過最容易理解的形式發布。

⑤ 公務員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是什麼

公務員考試一般不考公共基礎知識,只有事業單位考試才考公共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部分就相當於公務員考試中的常識部分,但難度明顯降低了。

從考試范圍上來講,一般涉及政治、經濟、管理、公文、事業單位概況、道德、科技人文等知識。從考查方式上來看,絕大多數題目為識記性考題,考試題型上以客觀題居多。

公共基礎知識在不同的地方所叫的名稱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叫做綜合知識、有的地方叫做綜合基礎知識還有的地方叫做公共知識等。需要根據公告中所描述的內容或歷年真題來判斷是否是我們常說的公共基礎知識。

拓展資料:公共基礎知識題型及內容

在考試題型方面為判斷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糾錯題、簡答題、公文實務題、案例分析題、綜合分析題、閱讀理解題和材料概括題等形式。在上述形式中選擇4-6種,既有客觀性試題,又有主觀性試題。部分地區公共基礎知識考察的時候,一般都伴隨有寫作題。

關於公共基礎知識科目的考察要求:主要測試應試人員對公共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務員義務的必備能力和素質。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

2、毛澤東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4、當代中國的政府與政治:中國的國體與政體、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務。

5、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價值取向、道德修養、行為規范。

6、法律知識: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等(報考全省法院、檢察院系統法律專業職位的加試內容,包括上述范圍及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知識)。

7、語文基礎知識和公文寫作:漢字、詞彙、語法、修辭、文學常識,黨政機關公文基本知識、常用公文寫作、常用事務文書寫作、公文處理。

8、經濟知識和科技知識: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國際經濟、金融經濟、產業經濟,科技創新、科學前沿、科技常識。

9、歷史知識: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現代史。

10、其他知識:最新的時政知識。

熱點內容
公司麵粉法院 發布:2025-04-05 11:22:47 瀏覽:242
合同法審議 發布:2025-04-05 11:21:05 瀏覽:451
原高法院長 發布:2025-04-05 10:51:39 瀏覽:475
國際經濟法什麼時候合同成立 發布:2025-04-05 10:50:54 瀏覽:401
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判文書 發布:2025-04-05 10:50:52 瀏覽:593
管鐵流律師 發布:2025-04-05 10:40:01 瀏覽:54
刑事法律援助律師資格 發布:2025-04-05 10:39:09 瀏覽:290
法律責任與權利義務的關系 發布:2025-04-05 10:39:06 瀏覽:227
法官判決前 發布:2025-04-05 10:38:27 瀏覽:888
高燕律師 發布:2025-04-05 10:24:26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