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講酒
A. 《道德經•第九章》賞析
前言:
晨,天光微亮,烏雲半遮天,時有微雨滴落,公司組織團建,正好在車上構思第九章的賞析,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適可而止的觀念。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譯文: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堆滿廳堂,沒有人能守地住;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必定會留下災禍。功成名就,就該激流勇退,這樣做才符合自然規律。
觀點:
老子在第九章提出了重要的哲學觀點,做事情要留有餘地,不能太過,太過則物極必反。悶遲戚第一句就是總領,執持盈滿,不如適可而止;第二句和第三句是類比的關系,鋒芒畢露和金玉滿堂都不得長久;第四句寫富貴而驕的後果是災禍隨身,第五句給出了道的解決方案,功遂身退。
感悟:
一,針對做事情來說,什麼是需要適可而止呢?我第一個想法就是與人溝通,溝通有兩個方面可以做到適可而止,一是信息發出去的時候,如果對方是個聰明人,點到為止,響鼓不用重錘;如果對方是個不聰明的,多說等於對牛彈琴。二是信息收回來時候的做法,信息回來之後,不管是贊美之詞還是貶低之語,都可以借鑒太極拳懷中抱玉的招式,吸收-接納-處理-推出,有用的信息吸收利用,無用的信息推出身體,不影響心性的穩定。
二,針對身外之物的態度,可以參考《菜根譚》的描述,「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鋒芒外露,指的是名,金玉滿堂,指的是利,凡此兩項,且旦彎不必看中,順勢而為,保持「守中」,不然,很容易召來災禍。
三,那是不是說年輕人可以躺平了?當然不是。老子說,功遂身退,就是要先成功了,然後不貪功,退其身給繼任者。螞陵很多人還沒有努力到成功的地步,自然談不到功成,更談不上身退了。這裡面的身退,就是對管理層而言,需要在任的時候順勢而為,並且培養好繼任者,當功成名就的時候,順勢讓位給繼任者。能做到這樣的人就是得道了。
滿招損,謙受益,老子在第九章告誡大家順應天道,做事情適可而止,這是長保的法門。
B. 道德經【15】:人生最好的狀態是酒飲微醉
一、原文(通行本)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簡歲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二、譯文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深邃,神奇通達,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正因為難以理解,所以才勉強來形容它:小心起來就像冬天涉水過河;慎重起來就像害怕四方鄰國的攻擊;嚴肅起來就像在外做客;自在起來就像冰雪初融;敦厚起來就像未經雕琢的木頭;空曠起來就像幽深的山谷;寬容起來就像渾濁的河水。
誰能止住混濁?安靜下來,就會慢慢地澄清。誰能一直保持安定?變動起來,就會慢慢地煥發生機。
具有這種「道」的人,不會追求圓滿。正是因為不求圓滿,所以才能歷久迷新。
三、拓展思考
本章老子用「猶豫、慎重、莊重、自在、敦厚、開闊、包容」七個詞語,來形容「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的特徵。
最後得出道「不盈」的結論。正是因為「道」不求圓滿,才長久地煥發勃勃生機。
洪應明在《菜根譚》中說過:「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逗兆,便成惡境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欣賞花卉以含苞待放時為最美,飲酒以略帶醉意為適宜。這種山咐租花半開和酒半醉的境界,有著別樣的意趣。若到花已盛開、酒已爛醉,便大煞風景了。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很好地詮釋了老子「不盈」的道理。
宇宙萬物在不斷發展變化著,事物達到頂點必然會走向沒落。人生最好的狀態是「花看半開,酒飲微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C. 《道德經》第12章的賞析
《道德經》第十二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橡銀;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譯文]五彩斑斕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紛繁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無比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沒有節制的縱情狩獵,易使人心情放盪發狂;世間稀有的物品,易使人行為不守常規,防礙正法的施行。因此,聖人為了全心全意服務天下,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寧願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本章啟示: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這里讓我想起了充滿辯證法的酒色財氣歌,酒色財氣歌完整十二句是:「酒是穿腸毒葯,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
以上幾句是從反面來說的。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倒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以上幾句,又是從正面說的。
「色財氣歌伍如螞」四字,從出世間的反面講來說,它是有害的;從入世間的正面來說,它也是有益的,就看我們怎樣去對待了。
回到《道德經》第12章,在現實生活中,這五色、五音、五味、馳騁畋獵、難得之貨,這些東西利用好了,也有好的一面,比如這幾個方面都是可以發展經濟,提高和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但是如果不能節制,不能利用好它的話,當然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本章節所講的這幾個方面的壞處。而為何聖人主要看到了不好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好的一方面呢?因為好的一方面大家都知道,聖人在這里就不用敘述了。但作為不好的方面,聖人為了防微杜漸,所以在這里詳細地進行了論述。
如果作為普通人,大家通過眼耳鼻舌,有節制地享受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不違背法律,不違背良俗,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道德經》是講給統治階級聽的,古代的萬乘之主承國器之重,如果不腔埋節制自己的慾望,就有可能成為國家的災難,比如宋徽宗過分喜歡花石,導致國力空虛,遭遇到靖康之難。後唐庄宗李存勖過分寵愛伶官,導致武將不滿,最後在兵變中被殺。唐玄宗過分寵愛楊貴妃,導致朝政腐敗,引起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而衰。這些事件的起因都是人之常情,如果不過分,也沒有什麼,但是一旦過分造成的災難就是毀滅性的。
所以佛教講:菩薩畏因,凡夫畏果。道家聖人知道防微杜漸,所以才主動節制感覺器官的放縱,用比較激烈的言辭警醒大家,希望引起治國者的高度重視,也希望引起我們普通人的高度重視。
D. 解讀《道德經》第十八章
《道德經》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雲淡風輕~張書雲:
譯文]
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雲淡風輕~張書雲:
[注釋]
1、大道:指社會政治制度和秩序。
2、智慧:聰明、智巧。
3、六親:父子、兄弟、夫婦。
4、孝慈:一本作孝子。
Seven:
國君不行仁政,仁義的道德觀就會出來與他斗爭。大智慧誕生以後,就會有大虛偽的東西出來與它唱對台戲。家族不和睦,孝慈的道德觀就會出來主持公道。國家混亂的時候,忠臣就會站出來力挽狂瀾
Seven:
老子在本章里通過幾種相互平衡制約的社會現象,闡述了一個中國人的重要哲學觀點:任何事物都有其自由發展的空間,但是還要有制約條件。自由空間和制約條件,就是平衡和制約,是正反兩個方面的關系,正是這對正反兩個方面的對立統一,才維系了事物的生存、進化、發展。這也和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不謀而合。
道中梅花:
聽著大家,越讀越有味道了[玫瑰]
道中梅花:
俺一會,也來一章[憨笑]一起樂
道中梅花:
自讀的家人們[玫瑰][玫瑰][玫瑰]
道中梅花:
道德經第十八章:個人感悟
道中梅花:
有好一定有壞
道中梅花:
一切心裡不和合的外境,只因為心裡有分別
Seven:
道德經第十八章:個人感悟
大道之規則,便是平衡,平衡為靜,不靜則失衡。
Seven:
用這個思維看待世間一切,心也接受了。
Seven:
如同一個「二」字,先古聖人取字,也一樣告訴我們,有一短必有一長。
Seven:
這樣的視角,心會不會更加的容易平衡呢
普亨:
道德經第十八章個人感悟:
有好就有壞,
有善就有惡,
有白天就有黑夜,
這就是陰陽和合,大道自然。
不可能只有好沒有壞,
也不可能只有白天沒有黑夜,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玫瑰][玫瑰][玫瑰]
Seven:
靜能生慧,遇到任何問題,靜下來,便容易找到解決的法子
梧桐樹:
報告,我有空就來緊追大家,可別把我給扔了哈
道法自然:
任何社會發展的現象都有相對應的社會現象應需而生
ilyKaren:
@道法自然[強]
Seven:
@ilyKaren
就這樣簡單的讀,悟,每天一章節
Seven:
九九八十一章,大家一起讀。
冬日暖陽:
本章體現了老子的辯證思想:
冬日暖陽:
「大道」盛行時,仁義自然存在於人的行為中。
因不缺乏,就感覺不到它存在,也就沒有強調的必要了。
冬日暖陽:
因為慾望膨脹,偏離大道越來越遠,直接後果就是自取滅亡。
冬日暖陽:
所以人們制定一些行為規范加以約束。
冬日暖陽:
人有所作為,就有了好壞之分。
冬日暖陽:
老子主張回到道,回到人類的本始狀態
冬日暖陽:
目的是實現社會安定,公平。
冬日暖陽:
解讀完畢,大家都可說一下自己的認識[玫瑰]
雲淡風輕~張書雲: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道,德,仁,義,禮,智,信。
雲淡風輕~張書雲:
就像我們修行就是逆修返還道上!
雲淡風輕~張書雲:
要想回到道上,就要斷七情六慾,財色名利是障礙我們的。
初心:
偏離了道就出來了後期的陰陽,對錯,是非。應回到淳樸本質的道上。
雲淡風輕~張書雲:
道德經博大精深哦!其中就暗含一些修行的精髓
何義峰:
@雲淡風輕~張書雲[強][強][強]
冬日暖陽:
回到人的本始狀態,按照自然規律去做,就是回歸「道」
雲淡風輕~張書雲:
@何義峰哈哈不是教出來,是悟出來!
何義峰:
@雲淡風輕~張書雲沒毛病
雲淡風輕~張書雲:
@何義峰[強][強][強]道還是要通過實修體悟,感受最深![呲牙]
何義峰:
這就是反者道之動弱智道之用
雲淡風輕~張書雲:
初級先致虛極守靜篤,[呲牙]
何義峰:
一體智慧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明亮:
@雲淡風輕~張書雲要想回到道上,就要斷七情六慾,財色名利是障礙我們的。
沒有經歷過,何談斷,如何放下?都是紙上談兵。
雲淡風輕~張書雲:
達到空性,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無,物無其物[呲牙]
雲淡風輕~張書雲:
@明亮哈哈有覺知,這是個過程!
雲淡風輕~張書雲: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雲淡風輕~張書雲:
這是一部清凈經,跟道德經同屬於修行的法門[呲牙]
雲淡風輕~張書雲:
這是悟道的一個過程,[呲牙]每天讀一遍配合道德經,會有很大的收獲[強][強][強]
Seven: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雲淡風輕~張書雲:
@何義峰慢慢來!不是著急的事,[呲牙]
雲淡風輕~張書雲:
@Seven嗯嗯!聖人行不言之教,都是自己悟,每個人都不一樣[強][強][強]
Seven:
@雲淡風輕~張書雲
你悟道了[呲牙]
雲淡風輕~張書雲:
@Seven哈哈生活到老學到老,沒有終點,清靜無為,無為而為這就是道法自然!
何義峰:
@雲淡風輕~張書雲你真的在道上了,恭喜[擁抱]
雲淡風輕~張書雲:
三千年讀史無非功名利祿,九千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呲牙]
雲淡風輕~張書雲:
道在我們每個人的身,每個人的心,我心即是道,道即是我心。
雲淡風輕~張書雲:
佛家講,人人皆具如來智慧徳相,本自具足[呲牙]
雲淡風輕~張書雲:
如來就是不來不去,不生不滅,就是那個道,就是我們的靈魂[呲牙]
雲淡風輕~張書雲:
所以說學習道德經要學精髓,慢慢悟,慢慢覺知,慢慢改變,依道而行!
道法自然:
@雲淡風輕~張書雲[強][強][玫瑰][玫瑰]
雲淡風輕~張書雲:
道德經主要講的是宇宙大道的運行規律,宇宙實相,和我們人的實相。我們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
Seven:
歡迎大家邀請身邊喜歡讀書的朋友入群,一起讀書,甚至帶著孩子一起讀。
雲淡風輕~張書雲:
人的身體內五行,心肝脾肺腎,宇宙是外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保養好自己的身體是最重要的,性命雙修,命很重要[強][強][強]
Seven:
群很簡單,每天一讀,自由依主題自由討論,生發。
雲淡風輕~張書雲:
@Seven我離題了吧!今天的分享結束!不讀道德經不足以為官,不讀道德經不足以經商,不讀道德經不足以成為大智慧[強][強][強]
Seven:
@雲淡風輕~張書雲
沒事,自主生發。
雲淡風輕~張書雲:
@Seven還是大家共同的學習,共同的覺知,共同的提升[強][強][強]
銘誠:
個人感悟,萬事萬物遵循道。哪裡出現問題,自然會有對應的解決方案,一切自然應運而出。終歸平衡、合一
Seven:
[玫瑰][玫瑰][玫瑰]
銘誠:
@Seven隨時隨地在[強][強][強]
銘誠:
一起[握手][呲牙]
木懷山:
唯有德才能證道、育道
木懷山:
混沌中大道顯化不了,才看見了仁義、巧智、孝慈、忠臣。
石家莊新生活化妝品誠招加盟(陳):
智慧出,有大偽
石家莊新生活化妝品誠招加盟(陳):
對於這一句有點感悟:
石家莊新生活化妝品誠招加盟(陳):
偽:人為就是偽。凡是走腦不走心的,為了達到某一目的而說的話,做的事都是虛偽的
石家莊新生活化妝品誠招加盟(陳):
以前去公司開會時,領導為了能夠引領別人,就會選出優秀員工進行分享,分享沒有什麼。但是分享之前要被領導按著她想要的目的,對被分享人員進行框架式的雕刻,我一直都感覺假的,虛偽。今天明白了,因為是人為的,不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就是虛偽的,假的,自然就不能引起共鳴。
董超:
自然,則無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