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存在

道德與存在

發布時間: 2025-04-12 09:30:41

『壹』 道德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新的《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給德育課程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帶來了新氣象,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隨之出現,比較典型的是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現如下:
1、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中倡導活動化教學,注重相互溝通、與生活的聯系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種他人田,荒自家園」的現象卻屢見不鮮。在探討某一個話題時,把很多時間花在唱歌、跳舞、繪畫、游戲上,一節課下來,學生興 奮過度,課堂倒是熱熱鬧鬧,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和體會方面的收獲卻令人懷疑。筆者認為,課堂活動不等於課堂活力,學生參與活動的多少並不是活動化教學的精髓,品德與生活課也不應是完全的「唱遊」 課、「游戲」 課、「美術」課、「舞蹈」課。我國第八次新課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學科的課程設置,就在於學科之間有相對的獨立性,每一門學科有自己的教學任務。
2、通過培訓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種示範,如果「照葫蘆畫瓢」,原封不動地搬到自己的課堂上,失去了原來特定環境下的幽默與風趣。品德課十分強調回歸兒童的生活,教學一定要結合不同環境、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學生實際。教學的活力來自於每位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和依據自己的真實體驗對課堂教學的重構與創新。

『貳』 公務員道德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1.對待本職工作缺乏道德責任感。權力與責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在其位必謀其政,然而,在現實的政治生活中,個別公務員把權力與責任截然分開,諸如:養尊處優,脫離群眾;辦事拖拉,不講效率;遇事推諉,不負責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荒疏公務,不盡職責;小病大養,萎靡不振等。與貪官相比,這些幹部或許可以算做清廉的幹部,但他們以消極的精神狀態對待本職工作,缺乏應有的事業心,從政治倫理學的視角看,我們仍然將他們視作缺乏道德情感的不稱職幹部。

2.對待人民群眾沒有道德義務感。在我國現實政治生活中,個別幹部以蠻橫、強硬的霸道作風和簡單、粗暴的衙門作風對待人民群眾提出的合理要求,經常大講「命令主義應該,官僚主義有理」的歪理邪說,將黨和國家交給自己的工作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對立起來,完全喪失了對待人民群眾的基本道德感情,徹底忘記了我黨的一切工作皆是為了人民群眾謀福祉這一根本宗旨。

3.個人不當情慾泛濫失控。我國儒家歷來把人倫親情當作道德倫理的基礎,但這種血緣親情在「愛有差等」原則的指導下不加限制地發展下去,經常會吞噬正義的制度和法律約束,演變為非道德情感。反映在我國當前的政治生活中,就是不少公務員被親戚情、同鄉情、同學情、戰友情等各種「情」所累,逐步走向公私不分、公事私辦、裙帶關系盛行的境地。

『叄』 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有:缺乏誠信、缺乏尊重、缺乏責任感、缺乏同情心。

1、缺乏誠信:說謊、欺騙他人或隱瞞真相等行為,可能損害他人的利益和信任。缺乏誠信就是缺乏責任感,凡事只想著自己,很少替他人考慮,不懂得設身處地。

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

1、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把人的利益和幸福放在首位。社會主義道德的目標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人的素質和幸福感,實現個人的自由、平等、正義和公平。

2、共同進步:共同進步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之一,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和共同進步。背離了單個人的私利,倡導社會各個成員相互支持、合作共贏,攜手推進社會發展和進步。

3、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之一,強調社會的公正和良知。它要求社會各個領域的資源分配、機會公平以及法律和正義的普遍適用,保障每個人享有等價的權利和機會,消除社會不平等和不公正現象。

4、誠信友善: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之一,強調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和友愛。它要求人們誠實守信,遵循道德規范,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促進和諧相處、互助互愛的社會關系。

『肆』 對於人類來說道德觀念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1、有助於人們的幸福生活
從道德修養的產生來看,道德修養是人類幸福的必要條件。道德規范的存在與人們的追求幸福的活動有直接關系,可以說道德的存在本身就是以人們在追求幸福的活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相互沖突為前提,如果人們所追求幸福的活動本身之間不存在任何沖突,彼此天然地相安無事,那麼,道德的存在就是無意義的。
對於一個社會成員來說,道德規范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他追求幸福的活動的環境的構成部分。社會成員總是在一定的道德規范等制約因素之中從事自己追求幸福的活動,他如果要追求不合於道德、不合於法律的幸福,往往就會受到社會的譴責與阻撓,這對於他自己來說就已經是一種痛苦了,因此他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所以,道德教育有助於人們的幸福生活的實現。
2、有助於大學生的素養發展
對於接受道德教育的人來說,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基礎,成長為有用的人,還可以幫助人正確認識「德」和「才」的辯證關系,深刻理解兩者的關系,避免走入:「重智輕德」的誤區,從各方面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從青年大學生自身發展狀況看,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
比如在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願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決心和恆心。這就需要在學校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完善自己。
進行道德教育,對於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幫助大學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營養,獲得真、善、美的心靈啟迪,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3、有助於個人的發展
道德反映社會發展的的客觀必然性,就能引導和激發人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調節社會整體和個人的關系,使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逐漸完善和諧,是人們的行為逐步從「實然」向「淡然」轉化。
道德往往藉助於道德觀念、道德准則、道德理想等形式,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認識自己對家庭、他人、社會的義務和責任,使人們的道德實踐建立在明辨善惡的認識基礎上,從而正確選擇自己的道德行為,積極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所以,道德教育有助於個人的發展。
最後,道德教育對人生的意義重大,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並形成自己關於責任和義務的觀念,確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覺的揚善抑惡、明辨榮辱、選擇高尚、棄絕卑下,保持社會和個人的健康發展。 

『伍』 道德修養上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的任務不僅要學習掌握科學知識,還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但是當前很多高校大學生都存在很多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存在的問題文章內容。
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存在的問題
(一)誠信的問題。大學校園里,考試作弊現象普遍存在,已經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作弊也由過去的抄夾帶、傳答案等形式發展到公開抄襲、集體作弊等等,帶手機,發簡訊,甚至找人替考。盡管各高校在考試前會發起「誠信教育」等活動,對作弊者也會採取嚴厲的處罰措施,但是這種現象並沒有被杜絕,學生誠信意識的缺失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們教育制度所導致的。
(二)組織紀律性差,自我求知意識不強。經過高中的緊張學習,大學環境相對寬松,學生到大學後組織紀律性不強,學習方面不求上進,上課經常遲到,無故曠課,不愛學習,喜歡網游、沉迷網吧、抽煙喝酒,有的甚至夜不歸宿,不重視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只注重過分強調自我,互相攀比,甚至有的學生跟風戀愛,在公眾場合出現不文明行為,在這其中,有的學生沒能處理好戀愛和友誼的關系,最終採取極端的行為方式。
(三)心理承受能力差。大學生由於一直在學校這個環境,沒有經歷過社會的磨練,所以心理承受能力一般都比較低,有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少獨生子女更是像個「瓷娃娃」。70%的大學生在人際關系、學習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的時候,都會向父母和身邊的朋友求助,僅有30%的學生選擇自己想辦法解決。在對影響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因素進行統計時發現,被選率排前三的有「人際關系」、「就業壓力」 以及「學習問題」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