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港國安立法生效時間
Ⅰ 國安立法什麼時候開始執行
法律分析:根據《決定》規定,《港區國安法》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在香港公布實施,有關公布已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簽署,並於今(六月三十日)晚刊憲生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則亂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 五、 香港特別行讓老政區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負責審查並確認立法會議員候選人的資格。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警務處維護國家安全部門的審查情況,就立法會議員候選人是否符合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要求和條件作出判斷,並就不符合上述法定要求和條件者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出具審查坦盯升意見書。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審查意見書作出的立法會議員候選人資格確認的決定,不得提起訴訟。
Ⅱ 香港的政治制度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是行政長官負責制,即行政主導、司法獨立、行政與立法既內相制約又相配合。容香港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其行政地位同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同,但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貨幣發行權。
(2)涉港國安立法生效時間擴展閱讀:
香港回歸祖國後,「一國兩制」由科學構想變成生動現實。中央政府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辦事,認真履行憲制責任,堅定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繼續保持繁榮穩定,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
中央擁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權力,也包括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中央具有監督權力。
Ⅲ 英國政府允許香港BNO護照持有人獲得英國國籍給香港帶來什麼或哪些危害
中方不再承認BNO護照有何影響?持照港人境外無法得到協助
1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即BNO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BNO護照
這並不是外交部第一次就BNO問題表態。事實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和華春瑩早在去年7月23日和12月4日就已分別表示,英方曾明確承諾不給予持有BNO護照的香港中國公民在英居留權,然而英方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執意為有關人員在英居留和入籍提供路徑,公然違背承諾,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中方將考慮不承認BNO作為有效旅行證件。
所謂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也即BNO護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中方不再承認,對港人又意味著什麼?
BNO的由來:
源於帝國對殖民地最後的念想
1981年,英國通過了《1981年英國國籍法令》,將英國及殖民地公民重新分成三大類 :英國公民、英國屬土公民和英國海外公民。由此,出生於英屬香港的人屬於英國屬土公民,擁有英國屬土公民護照。
1982年,中英兩國正式開始就處理香港問題展開談判,其中一個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香港英國屬土公民在香港不再是英國屬土後的國籍問題。在談判中,中方表明不接受回歸後中國香港公民保留英國屬土公民地位,因為這與中國國家主權相矛盾。
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參加香港回歸儀式
中英兩國於1984年12月19日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正式明確香港回歸相關事宜,殖民地政府亦於1985年10月17日宣布,在香港正式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所有由殖民地政府簽發的英國屬土公民護照即告失效。
而外交部此番官宣不予承認的「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簡稱BNO護照,就是英國通過《1985年香港法令》制定,專門讓香港的英國屬土公民在回歸前申請的新英國國籍,目的是「讓香港人選擇與英國保留某種聯系」。BNO護照持有者被英國視為英國海外公民,擁有英國國籍,但英方承諾BNO護照持有者不擁有居留權或其他公民權利,護照僅作為出入境證件使用。
英國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接納大量港人湧入英國本土,撒切爾政府當時更是明確表示英國無力、也不願承擔這種壓力,並稱不認為會有大量港人真正離港。根據英國社會當時的普遍認知,「英國不欠香港的」, BNO護照只能算是帝國給殖民地留下的最後一絲念想,沒有什麼實際效益。
BNO的實質:
一張允許入境並滯留6個月的長期旅遊簽證
根據英國政府估計,目前約有共540萬港人有資格申請BNO護照,其中包括290萬名有BNO身份資格的港人和230萬名親屬。
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曾在英國國會會議上公開表示,接納港人移民可為正因「脫歐」和新冠疫情遭受嚴峻經濟打擊的英國帶來巨大的財政收益;與此同時,預計大部分有資格申請BNO護照的港人會選擇留在香港,政府不必擔心接收過多移民對英國帶來的沖擊。
想得倒是挺美。
我們翻看歷史可知,英國國籍的門檻,從來便不是非白人移民能夠輕易跨越的。
的確,在歷史上曾有過只要在英國領土(包括殖民地)出生的人都被視為英國公民,享有同等權利的時期。而這種國籍認證在大多數人都留在殖民地生活時,沒有對英國造成多大影響。但在1950年左右,隨著大英帝國的衰落和殖民主義的退潮,大量來自非洲和亞洲殖民地的非白人開始移民至英國本土務工。不希望接納大批移民的英國便迅速頒布了《1962年英聯邦入境法令》,限制殖民地人士前往英國本土,除非這些人的出生地是英國或愛爾蘭。9年後,這一限制稍有放鬆,允許「祖父母出生於不列顛群島」的被殖民者移民至英國本土。也就是說,英國對自己公民身份的判斷,取決於你是否至少有一部分白人血統。
這兩個法案將這一限制描述為「與英國有密切關系者」才可擁有英國的居留權,但實際上是為了起到只接納白人移民,而將其他種族的被殖民者拒之門外的歧視性作用。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BNO護照的規定——不難看出,這本護照基本等同於一張允許持有者入境並滯留6個月的長期旅遊簽證,並不承諾持有者任何基本的公民權益,與英國一貫「排斥非白人移民」的態度是一致的。
1967年,一名香港居民與白人警察對峙
中方不再承認BNO護照有何影響?
——在境外發生意外,將無法得到協助
BNO在設計時既然是明文規定的「僅作為出入境證件使用」,為何又搖身一變成為挑動中英雙方神經的「在英居留和入籍途徑「?
2020年7月22日,拉布宣稱中國政府在香港地區實施《國安法》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並宣布自2021年1月31日起,英國將因此為持有BNO的港人開創一條「定製的移民途徑」,將允許滯留的期限從6個月延長至5年,可在滯留5年後申請成為永久居民,並可在獲得居留權1年後申請成為公民。
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
雖然拉布在國會發表的演說,變相承認了的這一「5+1」新政策最終只是為了起到「表態」作用,但這一政策明顯違反了英國政府在香港回歸時對中國政府作出的承諾,改變了《中英聯合聲明》里所註明的BNO護照「不可擁有居留權」的性質。
因此,趙立堅於1月29日宣布,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認所謂的BNO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香港特區政府也在當日晚些時候宣布:不再允許BNO護照用於在香港出入境或作為任何形式的身份證明;乘客乘坐前往香港的航班時,必須出示香港特區護照或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這意味著,如果港人持有BNO護照入境外國,證件將不被當地中國領事館承認,而一旦發生意外將無法得到協助。這種情況在去年4月就曾發生,當時正值新冠疫情暴發時期,一批港人因秘魯宣布封國而滯留當地。當時,香港特區政府派專機接港人回家,其中8名持有BNO護照的港人因遲遲無法獲得當地英國大使館的批准,而最終沒能回家,不得不繼續滯留當地。
與此同時,外交部「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的范圍十分廣泛,不排除進一步的反制行動。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曾在去年發表聲明稱:「英國的這一新措施履行了我們與香港的深厚歷史和友誼。」然而諷刺的是,他口中「深厚的歷史和友誼」指的是在英國統治期間,香港同胞從未享受過與英國公民相同的待遇和權利,一直都因黃種人的膚色而被當作「二等公民」和「下等人」對待的屈辱回憶。
約翰遜或許忘了,1997年7月1日,大英帝國張牙舞爪的殖民統治就已經正式結束,失去了對他國領土指手畫腳的權利了
Ⅳ 古巴代表支持國安法52個國家有哪些
52個國家名單並沒有完全公布,已知的國家有古巴、巴基斯坦、埃及、緬甸。
2020年6月30日,香港國安法獲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後,正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次會議上,古巴代表巴基斯坦、埃及、緬甸等53個國家作共同發言,支持中國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
古巴代表在發言中指出,不幹涉主權國家內部事務,是《聯合國憲章》的重要原則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國家安全立法屬於國家立法權力,對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是如此。這不是人權問題,不應在人權理事會討論。
古巴代表說:「我們認為各國都有權通過立法維護國家安全,贊賞基於該目的採取的舉措。我們歡迎中國立法機關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並重申堅持『一國兩制』方針。我們認為,這一舉措有利於『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有利於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香港廣大居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也可在安全環境下得到更好行使。」
這位代表強調說:「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外界不應干涉。我們敦促有關方面停止利用涉港問題干涉中國內政。」
(4)涉港國安立法生效時間擴展閱讀:
美歐日「小動作」頻頻 但難以形成統一步調
香港國安法落地實施,獲得了世界和香港各界人士的發聲支持,但美國、歐洲及日本的一些政客卻仍在炒作這一議題,企圖借涉香港問題對中國公開施壓。不過,他們出於各自政治目的「小動作」也暴露了他們之間的嚴重分歧。
在美歐日中,美國對香港國安法正式生效的反應最為激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6月29日曾威脅稱,美國不會對此袖手旁觀,即日起停止向香港出口美國生產的軍用裝備,同時要求軍民兩用產品出口香港需事先申請出口許可證。
美國商務部也宣布,暫時取消美國給予香港的特殊地位待遇,包括暫時取消出口許可證豁免,並將評估是否永久取消這項待遇。美國參眾兩院一些議員6月30日還推出所謂「賦予香港部分居民避難優先權」的提案,企圖幫助亂港分子逃避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