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市場經濟

依法治國市場經濟

發布時間: 2025-04-15 19:40:03

A. 依法治國對我國經濟發現的積極影響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對經濟發展法治化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能否從官主經濟、人治經濟轉向自主經濟、法治經濟,從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務政府轉變,關繫到這場改革的成功與失敗。當前,在市場監管中,仍然存在一些缺位、越位問題,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還在直接干預企業的微觀活動,甚至包辦代替企業招商引資和投資決策,有的下達招商引資目標、制定獎懲規定,這些做法都有很濃的「人治經濟」色彩。從「人治經濟」到「法治經濟」,應該依法加強和規范經濟管理。第一,依法明確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只有明確了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范圍,政府在管理經濟時才能明確「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政府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國民經濟,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明確政府管理經濟職能的范圍是政府高效能管理經濟、促進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第二, 依法正確定位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在以市場經濟為主要資源配置方式的社會經濟中,政府的重要責任是以彌補市場失靈而確定的配置、穩定和分配等責任。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主要有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就要綜合運用政府宏觀調控的各項手段,穩定經濟,促進經濟的發展。正確定位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是政府對經濟管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必要條件。第三,依法優化經濟發展的軟硬兩個環境。通過建設良好的服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政策環境、社會誠信度等軟環境,著力營造「親商、安商、尊商、富商」氛圍。本著「規劃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原則,加快城區建設,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強對外吸引力。第四,健全完善依法行政監督制度。充分發揮行政體系內部的監督和行政體系外部的監督作用,及時反映政府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的「越位」或「錯位」等行為,使相關部門能早發現、早糾正,保障市場經濟靠法律規范和經濟規律發展,避免人為違反法律和經濟規律進行干擾。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