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關於道德
❶ 如何從道德層面加強疫情防控
(1) 團結合作精神顯著增強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全體社會成員團結互助、互相關心,同社區居民幫被隔離居民購買食物和生活用品、醫務人員給確診病患無微不至的關心,社會成員給醫務人員的支持和關愛,全國人民對湖北的幫助……中國人民真正做到了同呼吸共命運,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的挑戰。團結合作,就是各地區各部門緊急行動起來,群防群治。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和個人也紛紛行動起來,伸出援助之手,捐贈防疫物資、生活用品和款項等。全國各省市緊急抽調醫務人員,支援湖北省疫情比較嚴重的城市的新冠肺炎治療工作。社會各界、全體人民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與新冠肺炎疫情作斗爭,展現了人們之間團結互助的偉大精神。
(2) 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大大增強
此次疫情讓我們看到社會全體成員的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明顯增強。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中,有的是白發蒼蒼的老人,有的是新婚的年輕人,有的是還在讀書的學生。為了抗擊新冠肺炎,他們直面危險,奉獻自我,服務社會。95後女醫生騎共享單車三天兩夜返回武漢,只為趕回醫院參與新冠肺炎治療工作;參與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工人部分是志願者,醫院建好後,他們沒有領取工資也沒有留下聯系方式就離開了;湖北一名大學生跟隨父親一同參與了火神山醫院的修建;一些居民自願組成車隊,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和運送確診患者;許多老年人簡朴一生,卻自願為抗擊疫情捐出畢生的存款;許多大學生在家期間志願加入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在這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每個人的行為都更加的充滿了社會責任感。
(3) 環境道德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環境道德是為了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善待環境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習慣。[3]在我國,保護環境也是公民道德的一項重要內容。新冠肺炎的爆發為人類敲響了警鍾,使人們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最初研究認為,新冠病毒最可能來源於蝙蝠,雖然目前暫時還不清楚病毒是如何從蝙蝠傳染到人身上的,但其中可能存在著中間宿主,也就是說可能是某種動物與蝙蝠有接觸或吃了蝙蝠,之後這種動物又把病毒傳到了人的身上。根據這樣的推測,保護環境、保持公共衛生、愛護自然、關愛大自然里的每一個生命成為此次疫情危機在人們觀念意識里引發的重大變化,人們開始自覺形成「拒吃野味,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的思想觀念。
❷ 在新冠疫情中大學生如何做道德先鋒
在新冠疫情中大學生如何做道德先鋒:
我們大學生就需要勤洗手,把衛生分部打掃干凈,最好不要隨便吐痰,吐痰的話就容易感染這些,還有一旦有人感冒,就盡量戴口罩。挺指揮,服從管理,不要到處亂跑,不要聚集,盡量在學校裡面帶著,不然容易出風險,這樣才會對社會有貢獻有幫助。
宣傳防疫知識。有一部分人群還不太理解疫情,也有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隔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站出來,為其他人普及與疫情相關的知識,人們明白其中的利弊,自然也能積極地響應國家的號召,自然也就不會為國家添亂了。
這樣也是為國家減輕了很大一部分負擔。雖然大學生不能像有很多經驗的醫生一樣奮戰前線,不能像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警察一樣為社會維持秩序,但我們也能用我們所學得的知識,所擁有的能力去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自己。握畝握雹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 ,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證實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通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修訂為「COVID-19「。3月11日,世衛組織認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稱為全球大流行 。
4月4日,中國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8月18日,國家衛健委修訂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9月3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共同主席在成員國吹風會上宣布段皮森了專家組成員名單,鍾南山入選。
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9日18時11分(北京時間3月10日1時11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48313293例,累計死亡病例6011482例。9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1704208例,死亡病例新增6487例。
截至2022年3月9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4610例(其中重症病例7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03139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12385例,現有疑似病例12例。
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729080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12423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❸ 疫情來臨時你是如何面對道德考量的
1.疫情來臨之後作為共青團員的自己首先明確了自身該有的正確道德價值觀,這些規定了自己能夠相信我黨的強大能力,能夠讓自己做好自身的防護並且也幫助周圍的人做好自身的服務,不宣傳盲目相信虛假的信息。
2.疫情來臨,作為醫生,警察,司機中的千千萬萬的人們,他們在自身舍小家為大家的道德原則驅使下毅然而然的奔赴於抗疫的第一線,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築起了一道道堅實的防護,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聽從黨指揮,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面對這次疫情的沖擊,最後希望疫情早日結束
❹ 結合新冠疫情及自身實際談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職業道德是個人綜合素質里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每個從業者自我實現的重要保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整個社會對各類從業人員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業者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個人的內在需要。
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愛崗敬業就是對職業工作認真負責,熱愛本職工作,為實現職業的目標而奮斗努力。
誠實守信就是實事求是地為人做事,講信用,守諾言,這是職業道德的最基本准則。辦事公道就是指處理各種職業事務時要公道正派,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公開公平,對不同的對象一視同仁,不區別對待。服務群眾是指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群眾需要,端正服務態度。
(4)疫情關於道德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此次疫情發生後,如果出現合同不能履行的情況,當事人應當及時履行通知義務以及證明義務,向合同相對方發出通知,並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政府的通知或者命令等)。通知應當採用雙方約定的通知方式,盡量採用書面,郵件,簡訊等多種形式發送,並保留通知發出以及合同相對方收到通知的證據。
若因為疫情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當事人也應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及時向合同相對方發出通知,並留存相關證據。若相對方提出異議,則當事人應及時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起訴訟或仲裁申請,請求確認解除合同。
❺ 在疫情防控中,大學生要怎樣錘煉個人品德
提高自我要求。對學校所布置的任務認真完成,不忽視行敬任何一個任務,不放過檔橘慎任何一個機會。認真聽課,積極與老師互動。
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展開奉獻自己的力量。
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多讀書,讀好書。用讀書取代看手機的時間。看書有益於鍛煉我們的思維能力和道德修養。
定時進行自我伍態反思。不斷自省,反思自己的日常行為和言語是否存在不道德的問題,即使控制不良念頭的發生。
積極陽光的對待生活。不輕易抱怨他人的行為。
❻ 新冠疫情下,如何更好堅守職業道德
寫作思路: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盡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即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正文: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國上下採取一系列措施。隨著疫情的發展,也引發了醫護人員、患者、廣大人民群眾的一些負面情緒,如焦慮、無助、恐懼等。
疫情中不同人群可能出現的心理狀況,如何理解和應對,進行正面的心理疏導,排解不良情緒?澎湃新聞近日就相關問題采訪了福州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趙凌波、著名心理咨詢師柏燕誼及福建一高校心理學教授林儒(化名)等多位心理學方面專家。
「除了在一線緊急援助的醫護人員,服務崗位上參與一線管理的人員,都承受著非常大壓力,人人都是這一場戰『疫』上的戰士,每個人都守土有責。」趙凌波認為,要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覺察後就會接納,接納變化,認識到疫情中所產生的心理反應都是非正常時期的正常反應。
「疫情形勢嚴峻,大家恐慌、害怕在所難免。尤其是前線醫務人員和高危人群,心理狀態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林儒認為,應讓有一定專業基礎和實踐操作技能的人員去引導,針對性地對不同的人群有序地開展心理疏導和心理應激干預。
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規范,言行舉止,嚴守職業道德,不能做出有損國家形象的事,更不能做有損黨形象的事。
我們必須從知識、能力、責任心三個方面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水平,從生活態度、價值觀念方面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善、自我提高,使自己在理論、知識、思想、道德品質等方面達到一定的水平,按照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在職業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算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和達到一定的職業道德境界。
人文精神是人類社會與醫學發展的珍果,是歷史與現實的統一;彰顯出特有的社會功能與職業價值觀,是社會責任與職業道德的統一;實現著人民的願望與國家的企盼,是「真善美」的統一。
❼ )談談道德與法律在此次疫情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道德是用復來約束有道德的人的,所制謂道德對這種心狠手辣且沒有道德感的垃圾人沒有任何的約束作用,法律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盡可能的對犯罪分子發揮一些懲處作用,即使他最後被判處了死刑,受害者生理上受到的傷害以及心理的陰影也永遠揮之不去。總會有一些人喜歡跟大家唱反調,自以為自己是理中客,想像出一些絲毫沒有任何依據的借口替犯罪分子開脫,可是就算有百般種理由也不是你傷害別人的借口。殺人最殘忍的方式莫過於誅心,希望法律在量刑方面要不要只考慮後果,一定要著重考慮犯罪分子的動機和手段,這么殘忍的手段比殺人更可怕,雖然犯罪分子死不足惜,但是死刑也算是對受害者以及受害者家屬小小的安慰吧。記得高中老師曾經說過寧願得罪十個君子,也不得罪一個小人,也希望大家以後一定要擦亮眼睛遠離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垃圾人。
❽ 試從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分析在新冠疫情中中國和美國的不同態度和措施
外國人過於注重自由和平等,他們過分要求自由,國家要求個人權利。因此,當版疫情來臨時,他們覺得個人利權益至上,而我們則要求集體利益。
從道德和法律的角度來看,在流行病中。中美兩國在態度和措施上的不同,是由於中國以人命為重,蚌埠以個人利益為重,而美國只顧自己的利益。因此,中美兩國由於態度不同,採取的措施也不同。
(8)疫情關於道德擴展閱讀: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的努力是有效的、鼓舞人心的,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副所長克利福德·瑞安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經驗和措施具有開創性和啟發性,可以幫助其他國家避免繞道而行。
他說,中國人民團結一心,顯示出強大的凝聚力。「各崗位人員都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我們動員和組織大家充分發揮集體行動的力量和合作精神,肩負起阻止疫情蔓延的共同責任,積極參與抗擊疫情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