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論以法治國以徳治國

論以法治國以徳治國

發布時間: 2025-04-25 23:32:20

① 如何理解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答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對於夯實國家治理的制度基礎和思想道德基礎,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法治和德治對社會成員都具有約束作用,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也都具有必須遵守的性質,但約束作用的內在要求和表現形式不同,行為人違反兩種規范以後承擔的後果也不相同。
①法治發揮作用要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預測作用、懲罰作用、威懾作用和預防作用對公民和社會組織的行為進行約束,並對違反法律的行為追究法律責任
②德治發揮作用主要通過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俗、社會輿論等進行道德教化,並對違反道德的行為進行道德譴責。
(2)法治和德治的實現方式和實施載體不同。
①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實施法律規范的形式來推進和實施,國家要保護什麼、不保護什麼,倡導什麼、禁止什麼,都得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實行法有禁止不得為,體現的是規則之治。
②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揚道德等途徑來推進和實施,道德是內心的法律,以價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現出來,引導人們自覺地在行動上符合道德才可為,違反道德不可為。
(3)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既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又要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要堅持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只有堅持以道德為滋養,法治才有堅實的社會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思想道德,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到法治建設全過程,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供有力支撐,為法治有效實施創造良好條件。

② 以法治國以以德治國相結合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第一,「法治」與「德治」、「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之間的緊密結合,應當成為我們治國的一個基本方略。由於法律重在懲罰已經違法犯罪的人,而道德則是重在教育那些尚未違法犯罪的人,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使他們不去犯罪,因此,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刑罰是治標的,而道德建設才是治本的。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大力加強道德教育,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才能使法制建設和法治得到有力的保證,才能從根本上維護社會的穩定。

第二,在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的實踐中,把「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聯系起來。立法要注意法律的道義基礎,把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直接納入法律的規范中;同時,道德建設特別是道德教育則要把遵紀守法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提出來,使法治和德治能夠相互滲透、相輔相成,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對那些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出現的嚴重違反道德的行為和現象,比如「見死不救」、「虐待父母」、「破壞家庭」等,就可以在立法時予以適當注意。這對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改善社會風氣,進一步推動法制建設,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在建立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同時,還要努力建立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這已經成為現實生活向我們提出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是關繫到我國能否保持社會的穩定、能否更好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至於能否更好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給道德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問題,特別是如何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怎樣對待公平和效率問題,等等。我們應當按照「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指導思想,動員各個方面的力量,為早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而努力。

③ 公務員面試題。。"依法治國、以德治國",請談談你的認識。

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又重申了依法治國和以判枯德治國相輔相成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這一論述,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新概括,它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目標,是新世紀新階段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建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客觀要求。對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法治和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更不能偏廢。法掘燃洞治屬於政治建設、屬於政治文明,德治屬於思想建設,屬於精神文明。二者范疇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把屬於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設和屬於政治文明的法制建設都放到治理國家基本方略的高度來論述,並強調兩者的結合,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是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治國思想的新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豐富和貢獻。兩個治國方略的提出完全植根於社會主義中國發展的現實,它對推進中國改革開放和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增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深刻理解和正確處理依法治國與依德治國的關系,也對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段大意義。

④ 辯論:以德治國比以法治國重要

因為沒有德治支持的法治,是沒有根基的。在當代中國加強德治是十分必要的。

法治與德治是相互促進的。一方面,加強法治能賦予社會道德規范以權威性,促進社會道德法制化;另一方面,加強德治能有效提高人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精神境界,從而在根本上防範和減少違法亂紀現象的滋生。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於道德在治國安邦中的地位與作用歷來予以高度重視和評價。馬克思曾提出,國家教育的重要任務就是使每個社會成員「把個人的目的變成大家的目的,把粗野的本能變成道德的意向,把天然的獨立性變成精神的自由。

基本內容

江澤民同志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指出:「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

「以德治國」,這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在我國社會經濟步入新的發展時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國方略,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治國經驗的基礎上作出的科學論斷,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重大發展。

熱點內容
飼料廠生產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26 04:03:36 瀏覽:840
婚姻法去身故保險金 發布:2025-04-26 03:40:30 瀏覽:294
2014陳印二建法規視頻 發布:2025-04-26 03:39:47 瀏覽:162
婚姻法ppt演示 發布:2025-04-26 03:30:44 瀏覽:858
法院抓好黨建工作 發布:2025-04-26 03:25:24 瀏覽:168
司法拍賣報名 發布:2025-04-26 03:19:32 瀏覽:857
鋁業公司規章制度牌 發布:2025-04-26 03:06:12 瀏覽:811
2016法治建設工作方案 發布:2025-04-26 03:06:07 瀏覽:767
石俊松律師 發布:2025-04-26 03:05:54 瀏覽:469
廣東德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4-26 03:01:08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