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稅基層稅務機關
A. 堅持依法治稅 為統領,打造依法行政新常態
中國江蘇網2月13日訊 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後依法治國進入新常態,而依法治稅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稅收領域的集中體現,深入推進依法治稅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選擇。為此,稅務部門應堅持以依法治稅新常態為指引,以建設「科學、規范、高效、廉明」的稅務機關為目標,牢記忠實履職、安全履職的要求,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進依法治稅建設,奮力譜寫稅收法治新篇章。
要深刻領會依法治稅新常態的內涵。依法治稅的要求伴隨新常態而步入「升級版」,社會公眾和納稅人稅收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必然要求稅務部門打造高標准、法治化「稅收生態環境」。作為一種公共財產,稅收來源於納稅人,最終服務於納稅人,也經由法律體現納稅人的意志。因此,稅法變成了用來授予、規范和監督政府征稅權的法律,依法治稅成為稅收活動共同奉行的基本准則,成為征納雙方共同的內心認知,其成果也必須體現在稅務幹部法治意識、水平與納稅人稅法遵從上。
要堅持法治思維提升依法治稅能力。堅持以依法治稅理念統領稅收工作全局,堅持「法定職權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行政規則,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也不擾民,使各項工作始終沿著法治化的軌道運行。要健全和落實「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新進幹部初任學法、執法幹部法治輪訓、領導職務任前考法」制度,把稅收法律法規作為各類培訓班的必學內容加以強化。要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做到征納雙方法律面前義務地位平等。要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建設稅收法治文化,將稅收法治原則作為稅收行為先導,將法治要求運用於認識、分析、處理事項各環節,培育稅收法治思維整體生成。注重運用法治原理和法律規定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實踐鍛煉,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提升依法治稅的能力和水平。
要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系統謀劃「法治稅務」建設規劃,加強對依法治稅工作的領導,領導班子要明確依法行政責任,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帶頭遵法信法守法用法,堅決防止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落實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實施行政許可,建立涉及權力運行所有環節的制度規范。加大稅收執法督察力度,全面落實稅收執法責任制,規范執法行為和行政處罰裁量權。規范運用稅務稽查、稅收行政強制等執法手段,加大對涉稅案件的查辦和執行力度。全面落實納稅信用管理辦法和稅收「黑名單」制度,聯合相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積極營造依法誠信納稅的濃厚氛圍。堅持以公開為常態,拓寬行政公開范圍,推行稅收執法結果公開化控制,讓稅收執法權力在陽光下健康運行。
要完善制度建設保障依法治稅的落實。推行稅務重大決策和重大執法行為的合法性審查制度,落實重大稅務案件集中審理制度,加快推進內控機制信息化升級版建設,進一步明確崗責體系,細化確定執法風險點,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起「橫向道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監控體系。加強外部監督,主動接受人大、政協、司法、審計等部門的監督,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及各種新媒體、特邀監督員和納稅人代表對稅收執法的監督作用。完善稅收政策執行情況反饋制度、基層聯系點制度,及時研究解決政策執行中的問題。對於征管質量、政策執行、納稅服務、稅務稽查、廉政建設等情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督查、跟蹤問效。建立健全獎懲並舉的法治考評機制,進一步完善稅收執法責任制,加大對執法過錯行為的懲戒力度,對於執法違法的行為,特別是玩忽職守、不作為的行為,以及亂作為、損害納稅人利益、破壞稅收公平正義的行為,堅決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及相關領導責任。
B. 依法行政在稅收工作中如何貫徹落實
國.務.院印發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經過十年左右堅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稅務機關作為國.家稅收執法機關,應當牢記「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工作宗旨,要堅持將依法治稅貫穿於稅收工作的始終,全面規范執法行為,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堅持執法為民,加快轉變執法觀念,積極實現從整治型稅務向服務型稅務轉變;要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提高執法效能,牢固樹立為民、務實、高效、廉潔的政府機關形象。
(一)以規范執法行為為核心,全力提升依法行政的效能
圍繞規范稅收執法行為這一核心,從狠抓內部管理入手,建立和完善制度體系,不斷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能力。
一是堅持納稅服務與打擊稅收違法行為並重。一方面要加大稅法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稅法遵從意識。在執法環節上,牢固樹立嚴格依法治稅就是對納稅人最高層次服務的思想,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執法,最大限度保護納稅人利益,把優化服務體現到依法治稅、依法行政之中。另外,要加大涉稅大要案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各類偷、逃、騙、抗稅行為,維護稅收法律法規嚴肅性,確保依法治稅、依法行政。
二是全面推行執法責任制,貫徹落實執法過錯追究制。要把稅收法律、法規和規章進行分類,具體落實到每個業務科室,每個稅務幹部,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讓稅務人員明確自己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做的不好怎麼辦」,解決疏於管理、淡化責任的問題。對違法行政的,要嚴格按照稅收執法過錯追究制度追究其責任。
三是強化稅收執法的日常執法檢查,及時發現並糾正存在的不規范稅收執法行為,在每年抓好稅收執法重點檢查的同時,要積極推進稅收執法檢查工作的日常化。
四是建立執法情況通報制度,督促整改,講求實效,將執法檢查的結果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
(二)優化稅收執法環境,營造依法行政和諧氛圍
一是加大稅法宣傳。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讓稅法深入人心是稅務機關的責任。各級稅務機關要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堅持不懈地向廣大納稅人和社會各界宣傳稅法、普及稅法,要著重把納稅人關注的熱點、敏感問題公開,增強稅收政策透明度,增強全社會依法誠信納稅意識、提高納稅遵從度,為依法治稅和依法行政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是優化納稅服務。堅持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切實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要以提高稅法遵從度和方便納稅人及時足額納稅為目標,加強和改進納稅服務工作。在具體稅收征管中要注意減輕納稅人負擔,提高辦事效率;要合理簡化辦稅程序,方便納稅人辦稅;要通過稅務機關的優質服務、規范執法,體現先進的治稅理念,構建和諧的征納關系。
(三)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推崇「法治」,摒棄「人治」思想。針對當前以言代法、以權代法的不良現象,保證有法必依,無疑是最重要的一環。因此要強化地方各級領導的依法治稅意識,克服計劃經濟的傳統影響,摒棄管理稅收的「人治」、「權治」思想和做法,嚴格執法,制止隨意改變、變通政策和自由執法的行為,保證稅法的嚴肅性和統一性。
二是強化培訓,提高幹部依法行政素質。素質的高低,關繫到稅收執法行為是否公正,關繫到稅務機關的形象,關繫到稅務行政執法質量。鑒於部分稅務人員素質不高、能力不強的問題,必須通過學習培訓來解決。一要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稅收法律法規的學習,使廣大稅務幹部在知法、懂法的基礎上能夠正確執法。二要開展具體執法操作程序的培訓。三要實行培訓考核與執法資格掛鉤辦法,對不參加培訓或考核不合格的,不發給對外執法證。四要以提高幹部素質為核心,加強執法主體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稅收執法隊伍。只有通過嚴格的執法教育培訓,提高稅務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執法辦事的能力,才能保證依法治稅的實現。
(四)優化納稅服務,實現和諧執法
要把黨中央提出的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動具體落實到依法治稅實踐之中,轉變治稅理念,推崇人性化服務,把尊重、理解、關心納稅人的服務宗旨貫穿到稅收征管的全過程。進一步規范辦稅服務廳建設,設置全職能辦稅窗口、服務區、查詢區,不斷優化辦稅環境。堅持推行「一窗式」管理、「一站式」辦稅、「親情」服務、「提醒」服務,真正實現辦稅零距離、服務親情化。積極探索多元化納稅申報方式,推行個體戶銀行批量扣稅業務,努力構建電子辦稅服務平台,組織企業網上申報和培訓,提高納稅服務工作水平,提升稅務機關和稅務幹部的社會形象,實現規范執法和優化服務的有機結合。
(五)加快信息化建設,以現代化的征管手段規范執法行為
征管手段的改進,既是提高征管質量的有效途徑,又是防止以權謀私的重要措施。通過建立行政管理、稅收業務、決策支持、外部信息應用等所有職能的功能齊全、信息共享、監控嚴密的稅務管理信息系統,把稅務管理的各個環節都納入到統一的征管軟體中,達到「機器管人」的目的。如稅收定額、納稅數額、停歇業等基本信息一旦生成,基層徵收單位必須向上一級主管部門請示後,方可變更。這樣就大大削弱了基層執法人員的權力。上級稅務機關也可通過稅務管理信息系統,監控所有稅務人員的執法行為。
(六)完善目標管理辦法,推進依法治稅
目標管理責任制是考核和檢查各項工作具體成效的規范性辦法,是細化工作目標、明確工作責任的一種有效措施,也是推進依法治稅的重要手段。在這方面,談談正確處理好稅收計劃與依法征稅的關系。
一是改革收入任務分配方式。要逐步淡化對稅收任務指標考核的剛性,各基層徵收單位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緊密結合稅源狀況,堅持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同時,在稅收計劃的下達方面,要先對各徵收單位的稅源情況進行認真地調查預測,摸清稅源底數,增強稅收計劃的指導性和科學性。
二是改革計劃管理考核辦法,突出抓好征管質量考核。為促進依法徵收,結合開展「征管質量年」活動的要求,對收入工作由考核計劃指標逐步轉為考核征管質量,大力推行收入進度和征管質量「雙軌制」考核,並以征管質量考核為主。對征管工作到位、質量較高但未完成年度收入計劃的基層徵收分局在年度目標管理考核時可視同完成。
(七)加強稅收執法監督,確保依法行政良性運轉
一是強化內部監督,加強執法考核。要加強對稅收執法權和行政管理權的監督制約,促進稅務幹部隊伍建設。要深入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嚴格執行過錯責任追究,加強執法監督和責任考核。進一步推廣應用稅收執法管理信息系統,通過計算機進行自動考核。要扎實開展稅收執法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稅收制度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二是強化外部監督,公開執法行為。稅務機關應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新聞監督,虛心聽取其對稅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配合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機關的工作,自覺接受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機關的監督決定。接受檢察機關的監督,共同做好預防稅務幹部職務犯罪工作,增加稅收工作透明度,讓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稅收工作。
C. 依法治稅依法治稅對稅務機關提出的要求
在推進依法治稅的過程中,稅務機關需從多個方面著手,以確保稅收制度的公正和有效執行。
首先,稅務人員的法制觀念和專業素質是關鍵。解放地稅局強調依法行政,反對地方保護主義,確保稅收公平公正。他們提出「質量、清繳、服務」收入策略,並通過教育活動,如人生觀、權力觀等主題教育,以及業務大練兵,提高稅務人員的使命感和積極性。
其次,強化監督制約機制是保障依法治稅的重要環節。內部監督通過推行執法責任制,規范執法行為,並通過計算機考核和稅務行政賠償制度保護納稅人權益。外部監督則通過公開制度,邀請特約監督員參與,增強稅收工作的透明度。
征管改革是體制基礎的強化,涉及納稅申報、分類管理、稅源監控、集中徵收等多個方面,以提升稅收管理的科學性和准確性。稅收計劃制定需與經濟發展相適應,避免空轉稅和過頭稅,通過改革稅源監控,使稅收計劃與地方經濟緊密相連。
宣傳稅法是引導納稅人依法納稅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統一的稅法公告制度,增強稅法的普及和透明度,定期開展稅法宣傳月,讓納稅成為公眾共識。
協作網路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稅務部門需與各部門密切合作,如在房屋租賃業稅收檢查中,邀請協稅人員參與,提高稅收征管效率。
最後,稽查力度的加大是依法治稅的強有力保障。設立稅務違章案件舉報中心,推行陽光稽查服務,確保稽查程序公開透明,嚴懲稅務違法違紀行為,增強了稅法的剛性。
(3)依法治稅基層稅務機關擴展閱讀
依法治稅,是依法治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指通過稅收法制建設,使征稅主體依法征稅、納稅主體依法納稅,從而達到稅收法治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