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關於新冠疫情和法治

關於新冠疫情和法治

發布時間: 2025-04-29 02:02:11

㈠ 對比中西方抗疫答卷,我們的制度有哪些顯著優勢

中國制度顯著優勢:

1、人民至上的價值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探索創建並不斷發展完善的國家制度,其承載的價值必然與中國共產黨的價值取向高度一致,即堅持人民至上。我們黨為之奮斗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

這次抗疫斗爭,生動地體現了我們黨的人民立場和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價值取向,也生動地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承載的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優勢。

2、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優勢:

黨的領導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既需要通過系統完備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來實現,同時又不斷釋放出推動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有效運轉的政治效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迅速將疫情防控工作上升為黨和國家的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全面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優勢。



3、全國一盤棋的合力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提高站位看問題,配合大局作謀劃,從而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

這次疫情防控斗爭,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構建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防控體系,充分體現了全國一盤棋的合力優勢。

4、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法治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包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在內的科學制度體系,其顯著優勢涵括「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這次抗疫斗爭,堅持在黨的領導下依法科學有序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法治優勢。

5、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就是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人民軍隊牢記習近平主席囑托,牢記人民軍隊宗旨,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最危險的地方,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㈡ 違反疫情防控規定,多人被處罰!

近期,多地發生新冠肺炎疫情。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我們_力同心、眾志成城,攜手共築疫情防控安全防線。但部分地方的群眾不顧疫情傳播風險,公然違反疫情防控管理相關規定,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針對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的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嚴懲不貸,依法嚴厲打擊處理。
現將近期6起典型案例通報如下,希望廣大市民以案為鑒、以案為戒,切實增強法治意識,全力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01
2022年9月6日,日照市黃海路派出所民警在檢查中發現,轄區居民孫某、韓某未按規定要求做核酸檢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對孫某、韓某均處以罰款200元的行政處罰。
02
2022年9月16日,日照市高興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高興鎮向陽村村民丁某某長期無故未做核酸檢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以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對丁某某予以行政處罰。
03
2022年9月29日19時許,棗庄市市中區田莊村一超市店主高某在明知市中區人民政府規定進入公共場所必須提醒監督掃驗場所碼,查驗健康碼、行程碼等情況下,仍然在顧客進店時不予提醒,且允許多名店員、顧客未佩戴口罩進入超市。其中一名顧客被確診為無症狀感染者,致使多人被集中隔離,嚴重影響疫情防控工作和周邊正常社會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之規定,違法人員高某因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由市中公安分局給予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
04
9月29日,貴州省黔西市金碧鎮丁某某在實行靜默管理期間,違反疫情防控相關規定私自駕車外出,在疫情防控卡點拒不停車登記,強行沖撞卡點設置的欄桿後離開。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依法對丁某某作出行政處罰。
05
2022年9月30日,河南省孟州市陽性感染者薛某某、張某某、喬某某三人自新疆運送水果至中牟縣萬邦果蔬市場,中途經過孟州市,三人均未向所在社區主動報備,抵孟後違反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出入飯店、菜市場等多個場所,造成疫情傳播風險。孟州市公安機關依法分別對薛某際、張某龍、喬某勝三人作出行政拘留和罰款處罰,其共同居住人隔離費用自理。
06
國慶期間,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召陵鎮出翠劉村村民劉某、平頂山市魯山縣讓河鄉紅崗村村民周某,二人系夫妻關系,現住地上海。劉某9月28號將前往漯河市召陵區召陵鎮出翠劉村的行程進行報備,10月1日返鄉。因其他原因改變行程,10月1號,劉某、周某從現居住地自駕車前往平頂山魯山縣讓河鄉紅崗村探望親人。10月3號,劉某、周某從平頂山魯山縣讓河鄉紅崗村自駕車前往漯河市召陵區召陵鎮出翠劉村探望親人,未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向目的地(漯河市召陵區召陵鎮出翠劉村)進行行程報備。根據漯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相關要求,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依法對劉某、周某以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處以警告的行政處罰。

㈢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國始終堅持什麼的原則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國始終堅持

一,反事實框架、政策干預與設計原則

二,堅持科學、依法和人性防控的原則

原則1:堅持科學化防控,強調防控要講究理性和專業主義,讓專業的人員和知識在防控中發揮更大作用。

原則2:堅持法治化防控,強調防控要按照法律規則和精神來進行,使得防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原則3:堅持人性化防控,強調防控要體現對人民生命和身體健康的真正關懷,從關心人和將心比心出發,做好各項防控工作。

㈣ 指出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1、要研究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2、要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

3、要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常備不懈,將預防關口前移,避免小病釀成大疫。

要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衛生資源投入結構,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防控能力建設,織密織牢第一道防線。

(4)關於新冠疫情和法治擴展閱讀:

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

1、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體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精準解決疫情第一線問題。要健全科學研究、疾病控制、臨床治療的有效協同機制,及時總結各地實踐經驗,形成制度化成果。

2、完善突發重特大疫情防控規范和應急救治管理辦法。

要平戰結合、補齊短板,健全優化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支持一線臨床技術創新,及時推廣有效救治方案。要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

㈤ 如何理解「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疫情防回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答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這一論斷為當前依法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指明了方向。

國奉圭臬,治依良法。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即便是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也絕不允許突破法治底線。「法無古今,惟其時之所宜與民之所安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蘊含著黨領導廣大人民應對歷次重大挑戰的實踐智慧,疫情防控越到最吃勁的時候,就越要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顯著優勢,以統籌各方力量,兼顧不同利益,彰顯社會公平正義。

㈥ 依法抗疫的基本前提是什麼

2月9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發布疫情防控2號責任令,要求制止無理由擅自升級管理措施,以及層層加碼的簡單化管理手段。比如隨意限制普通居民正常出行、隨意關閉居民生活必需品門店等,確保科學恢復生產秩序。
依法治國是我國基本方略之一,即使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期也必須堅持,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當然不例外。然而從根本上講,法治與應急處置之間存在天然的緊張關系,應急措施經常是「少法可依」。
原因有二:
首先,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立法者提供規則作為常備工具,執法者照章辦事處理具體事務。然而突發事件出沒無常,全社會都缺乏常備應對工具。尤其像新冠肺炎,不僅在醫學史上從未見過,還一上來就暴擊九省通衢的大都市武漢,再加上春節人口大遷移,可資沿用的應急經驗不多,出現局部「亂作為」也在意料之中。
其次,法治的另一要素是規則穩定,不能朝令夕改,以便全社會形成穩定預期,將規則內化為「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習慣。然而面對「非常態」的突發事件,原本處理常態事務的規則可能不再適用,決策者必須「見招拆招」,甚至必要時「臨陣變招」。如此一來,出現「亂招」也在所難免。
簡而言之,「少法可依」的應急狀態是對法治的天然考驗。面對新冠肺炎這種突發疫情,不管政府還是個人,都沒有「久病成醫」的現成經驗,只能在事發後見機行事。在迎難而上的應急處置中,一些措施雖以防疫為出發點,卻可能引發「次生災害」。比如有疫情輕微地區將疫情嚴重地區的緊缺防護物資徵用,有地方挖斷公路阻斷交通要道,有小區禁止醫護人員返家,有基層對湖北籍住戶鐵鏈封門等,不一而足。面對這些亂象,立法者固然無法一一預見並事先防範,但藉助法治的基本框架,我們至少可以從三個層面解決應急措施的合法性問題:其一,政府應急擴權時,其手段的界限何在?其二,政府決定應急措施時,應受到何種程序約束?其三,個人對政府和他人,可以採取何種應急措施?
第一、政府應急擴權的界限何在?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概括性授權,面對新冠肺炎這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政府權力得以臨時性擴張,可以強制隔離、限制聚集、管制場所/交通或停工/停業/停課等。視疫情發展,政府還可以靈活調整應急措施的種類和力度。然而公權擴張的代價是私許可權縮,盡管立法上沒有明確的紅線,政府應急措施依然受到法治原則的強力約束。簡而言之,可歸結為「一條底線、三條准繩」。
「一條底線」指保障基本權利,至少是不得因應急措施危及個人生命安全。比如在強制隔離時,一要進行必要的醫療救治,二要滿足飲食住宿等基本生活條件,三要對被隔離者撫養的無生活能力者提供幫助,欠缺任何一項都構成違法。同理,大范圍地關停糧油蔬菜等民生必需品商店,也因威脅到公眾生存權而違法。
「三條准繩」指「禁止過度」的比例原則的三層意思。一是手段有效,即對私權的限制必須有助於維護所追求的公共利益。比如新冠肺炎期間限售退燒葯,可以避免感染者私下購葯壓降體溫以逃避隔離治療,屬於有助於保護公眾健康的合法手段。相比之下,如果限售糖尿病人必須的胰島素,則屬於不合法的無效手段。
二是侵害最小,即在足以實現相同目標的多種手段中,選擇對私權侵害最小的一種。比如對強制居家隔離的個人,可以採用貼封條、電子監控或鎖死入戶門等多種辦法。前者的侵害程度最低,當屬首選。後者固然效果好,但同時造成消防和急救等隱患,對私權侵害過大,不應採用。
三是損益均衡,即所保護的利益和付出的代價大致相稱,不存在「高射炮打蚊子」的極端選擇。比如若非疫情極其嚴重地區,不宜採用徹底封城、全民禁足的措施,也不能「一刀切」地關停包括民生必需品在內的銷售門店,或是隨意拔高復工標准阻止企業復工。由此,必須警惕抗疫措施「比誰更狠」的傾向,在這一點上,先有公安部反復強調不得擅自封堵交通要道,後有浙江省政府專門發文糾正過激措施,都值得各級決策者認真借鑒。
第二、政府應急決策應受何種程序約束?
決策程序本身不是應急手段,但卻足以提升手段的正當性。應急決策與日常立法不一樣,首先是緊急,必須迅速決策並立即實施;其次是獨斷,沒有時間通過民主程序進行充分論證。即便如此,法治原則也對決策程序有以下約束:
一是不得越權決策。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事件應對法》,涉及限制個人權利的多數隔離/管制類應急措施,只有縣級以上政府有權實施,街道/鄉鎮、派出所/衛生所、社區/村隊以及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公司等主體,都無權自行決定。像鐵鏈封門、禁止醫護人員進小區這種從未上過縣級以上政府紅頭文件的做法,顯然就屬於非法越權決策。
二是強調專家參與。應急決策效率優先,大規模民主協商不可行,但應盡量小范圍聽取專業意見,尤其要注意一線專家的聲音。比如面對新冠肺炎這種新型傳染病,風險如何、應否封城等關鍵判斷,國家高級別專家組的意見極為重要;但在確診標准、是否人傳人等問題上,一線醫生的意見就值得特別關注。畢竟相比遠程指揮的高級參謀,與敵人刀槍相對的一線將士可能有更深刻的認識。
三是保留調整空間。應急決策事出緊急,又經常缺乏成例可循,考慮不周甚至掛一漏萬在所難免。正是因此,在迅速「一刀切」實施的同時,必須保留調整空間。具體而言,首先要允許執行中對特殊情況「開口子」,並暢通「開口子」的決策通道,比如封城時要為非傳染病重症患者保留異地求醫可能,暫停公共交通時要考慮醫務人員的出行需求等。其次要善於改進,該修正先前決策時絕不猶豫。畢竟應急決策重在效率和效果,而不求規則穩定。這就要求決策系統保持信息暢通,及時接收並處理決策實施中的反饋信號。
第三、個人可以採取何種應急措施?
就應急抗疫法律關系而言,個人主要有三種角色:一是政府行為的相對人,也即私權受到臨時限制的個體;二是自治成員,包括村社成員、小區業主等身份;三是市場主體,尤其是經營抗疫防護用品和緊缺生活必需品的商家。第一個角色相對被動;第二三類角色則可能成為侵犯他人權利的主體。
作為公權相對人,個人除容忍並服從政府的應急擴權行為之外,還應保持足夠的權利敏感,一則避免自身權利受到過度侵蝕,二則提醒政府及時修正不合理的應急抗疫措施。
作為村社成員、小區業主等自治成員,個人在應急抗疫中又很容易壓制他人權利。比如集體投票禁止醫務人員進小區、挖斷村道阻止外人進村等行為,其非法性本來不難判斷,但一則民眾大多不熟悉法律,二則借口非常時期集體決策而有恃無恐。問題的解決,一要靠政府尤其是公安機關嚴格執法,「該出手時就出手」,二要靠民眾強化共情心理,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更多換位思考。
至於作為抗疫商品經營者的個人,必須認識到應急狀態下的商品價格並不必然反映供需關系。或許多數經營者不懂相關法律,但只需記住一點即可:任何輕易賺大錢或快錢的方法,尤其是在應急背景下,都一定寫在了《刑法》中。
(作者:蘭榮傑,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律博士)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熱點內容
王牌律師電視劇 發布:2025-04-29 06:04:30 瀏覽:320
打小三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29 05:53:16 瀏覽:575
依法治國課外知識競賽試題 發布:2025-04-29 05:50:50 瀏覽:977
2016一級法規真題答案解析 發布:2025-04-29 05:36:36 瀏覽:790
人大立法公文樣式 發布:2025-04-29 05:27:59 瀏覽:990
刑法主體是指 發布:2025-04-29 05:19:58 瀏覽:220
勞動法試用期解僱員工 發布:2025-04-29 05:11:20 瀏覽:489
承銷商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9 05:10:46 瀏覽:182
勞動合同法中的計時工資 發布:2025-04-29 05:05:47 瀏覽:230
成都私人法律顧問費用 發布:2025-04-29 05:05:45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