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如何樹立法律權威

如何樹立法律權威

發布時間: 2020-12-18 00:38:46

A. 如何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問:如何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答: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樹立,既有賴於國家的努力,也有賴於公民個人的努力。從國家角度來說,應當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消除損害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因素。例如,要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保證法律的科學性、合理性;改善法律實施的狀況,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從個人角度來說,應當通過各種方式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至少應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
努力樹立法律信仰。
一個人只有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會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大學生應當通過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深入理解法律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精神,從而樹立起對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信仰。
2、
積極宣傳法律知識。
大學生在自己學習和掌握法律知識的同時,還要向其他人宣傳法律知識。特別是要宣傳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幫助人們徹底根除「權大於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等封建殘餘思想,宣傳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優越性,使人們了解、熟悉和認同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從而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良好風尚。
3、
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違法犯罪行為既是對社會秩序的破壞,也是對法律權威的蔑視。大學生不僅要有守法意識,自覺遵守國家法律,而且要敢於和善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自覺維護法律權威。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既包括事前採取有效措施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後制止、檢舉、揭發違法犯罪行為。

B. 如何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

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推進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依法治國必須樹立法律權威.

一是必須增強法律意識。法律是國家制定,反映社會公眾意志和共同利益,並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當人們看到法律一詞時,首先應當想到其神聖和庄嚴。在「五五」普法活動中,應當把普法的重點放在培養和增強法律意識上,通過法制宣傳教育使法律至上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根植於人們的靈魂深處。在廣大民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頭腦里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使法律在人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具有高度信仰和普遍認同,形成人人尊重法律、服從法律、維護法律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是必須崇尚法律思維。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應,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經過思慮判斷得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在私人決策或公共決策過程中,與思維有關的方式主要有政治思維、經濟思維、法律思維和道德思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思維方式有不同的標准,不同的思維標准會得出不同的認識結論。在法治社會中,要求人們在分析解決問題和作出決策時,要首選法律思維方式,即以合法性標准作為分析、判斷和處理問題的方式。當法律思維與政治、經濟、道德思維發生矛盾時,應當以法律思維作為基準性思維,在合法性思維范圍內盡可能地考慮政治、經濟、道德效果的最大化。
三是必須重視法律權威。樹立法律權威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浩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由黨委政府主導和實施。因此,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把樹立法律權威作為一項長期戰略任務來抓,列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明確相關部門做好樹立法律權威工作的責任,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在樹立法律權威工作中的作用。對樹立法律權威工作,要做到有組織領導,有目標任務,有方法要求,有檢驗標准,有保障措施。要動員社會各層面和廣大公民積極參與到樹立法律權威的工作中去,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觸動社會的每一個份子,使樹立法律權威這一社會系統工程盡早構建起來,為和諧社會建設打好法治基礎。
四是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集合體,是指導和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從中國社會主義國體和政體出發,立足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的時代要求,以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為指導,深刻地認識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要求、精神實質和基本規律,系統地反映符合中國國情和人類法治文明發展方向的核心觀念、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改革開放後,我國建立起了各種各樣的法律制度。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制度建設在量上有了驚人積累後,法律權威的缺失卻構成了目前制約法治進展與水平的關鍵性問題。制度的構建必須要有理念支撐。推進現代法治,既要重視制度構建與制度創新,更要注意發掘、培植與發展法治理念。理念是推動法治進步的一種內在的、隱性的但非常巨大的動力。法治的實現與否,關鍵不在於法律制度表層的建構,而是依賴於人們的自然習性和逐步養成的法治理念。樹立法治理念必將對我國法治建設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3、不斷強化執法機關執法的公正性。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公正執行,公正執法是樹立法律權威觀念的重要手段,也是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保障,為此要做 到這樣幾點:一是要有法可依。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形勢發展的需求,及時對法律進行立、改、廢,滿足社會對法律全面、切實與適時的要求。立法要立「良法」,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反映人民根本利益,體現便民、快捷和效益,創造人人可用法、事事可依法、處處可見法的法律氛圍;二是要有法必依。一方面要幫助公眾自覺用法,依法解決糾紛,表達訴求,維護權益。同時強化執法者的法律操守,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服務和違法追究機制,既為有法必依提供便利的外部環境,又體現法律不放縱任何違法行為的威懾性,引導整個社會邁入有法必依的軌道;三是要執法必公。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執法責任制、執法公示制、執法過錯責任制和執法督察制,使執法機關嚴格按照法定的權責和程序行使職權。四是要違法必究。要在全社會強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的現代法治理念和制度,消除「權大於法」、「法不責眾」、「不知者無罪」等陳舊觀念。

C. 如何樹立法律的權威性

  1. 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推進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2. 依法治國必須樹立法律權威.

一是必須增強法律意識。法律是國家制定,反映社會公眾意志和共同利益,並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當人們看到法律一詞時,首先應當想到其神聖和庄嚴。在「五五」普法活動中,應當把普法的重點放在培養和增強法律意識上,通過法制宣傳教育使法律至上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根植於人們的靈魂深處。在廣大民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頭腦里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使法律在人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具有高度信仰和普遍認同,形成人人尊重法律、服從法律、維護法律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是必須崇尚法律思維。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應,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經過思慮判斷得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在私人決策或公共決策過程中,與思維有關的方式主要有政治思維、經濟思維、法律思維和道德思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思維方式有不同的標准,不同的思維標准會得出不同的認識結論。在法治社會中,要求人們在分析解決問題和作出決策時,要首選法律思維方式,即以合法性標准作為分析、判斷和處理問題的方式。當法律思維與政治、經濟、道德思維發生矛盾時,應當以法律思維作為基準性思維,在合法性思維范圍內盡可能地考慮政治、經濟、道德效果的最大化。
三是必須重視法律權威。樹立法律權威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浩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由黨委政府主導和實施。因此,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把樹立法律權威作為一項長期戰略任務來抓,列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明確相關部門做好樹立法律權威工作的責任,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在樹立法律權威工作中的作用。對樹立法律權威工作,要做到有組織領導,有目標任務,有方法要求,有檢驗標准,有保障措施。要動員社會各層面和廣大公民積極參與到樹立法律權威的工作中去,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觸動社會的每一個份子,使樹立法律權威這一社會系統工程盡早構建起來,為和諧社會建設打好法治基礎。
四是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集合體,是指導和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從中國社會主義國體和政體出發,立足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的時代要求,以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為指導,深刻地認識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要求、精神實質和基本規律,系統地反映符合中國國情和人類法治文明發展方向的核心觀念、基本信念和價值取向。改革開放後,我國建立起了各種各樣的法律制度。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制度建設在量上有了驚人積累後,法律權威的缺失卻構成了目前制約法治進展與水平的關鍵性問題。制度的構建必須要有理念支撐。推進現代法治,既要重視制度構建與制度創新,更要注意發掘、培植與發展法治理念。理念是推動法治進步的一種內在的、隱性的但非常巨大的動力。法治的實現與否,關鍵不在於法律制度表層的建構,而是依賴於人們的自然習性和逐步養成的法治理念。樹立法治理念必將對我國法治建設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3、不斷強化執法機關執法的公正性。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公正執行,公正執法是樹立法律權威觀念的重要手段,也是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保障,為此要做 到這樣幾點:一是要有法可依。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形勢發展的需求,及時對法律進行立、改、廢,滿足社會對法律全面、切實與適時的要求。立法要立「良法」,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反映人民根本利益,體現便民、快捷和效益,創造人人可用法、事事可依法、處處可見法的法律氛圍;二是要有法必依。一方面要幫助公眾自覺用法,依法解決糾紛,表達訴求,維護權益。同時強化執法者的法律操守,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服務和違法追究機制,既為有法必依提供便利的外部環境,又體現法律不放縱任何違法行為的威懾性,引導整個社會邁入有法必依的軌道;三是要執法必公。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執法責任制、執法公示制、執法過錯責任制和執法督察制,使執法機關嚴格按照法定的權責和程序行使職權。四是要違法必究。要在全社會強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的現代法治理念和制度,消除「權大於法」、「法不責眾」、「不知者無罪」等陳舊觀念。

D. 法律樹立權威所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要素

一、是法律在國家和社會治理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佔主導地位和起決定作用的法律有權威,否則無權威;

二、是法律本身的科學程度,反映客觀規律和人類理性的法律有權威,否則無權威;

三、是法律在實踐中的實施程度,在實踐中得到嚴格實施和一體遵循的法律有權威,否則無權威;

四、是法律被社會成員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反映人民共同意願且為人民真誠信仰的法律有權威,否則無權威。

(4)如何樹立法律權威擴展閱讀

法的作用

一、明示作用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

二、矯正作用

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校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像法律所對的一些觸犯了法律的違法犯罪分子所進行的強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違法行為得到了強制性的矯正。

三、預防作用

對於法律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絕對禁止的,觸犯了法律應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麼,違法後能不能變通,變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四、最終作用

1、法律的最終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群眾的人身安全與利益。

2、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指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提供某種行為模式,指引人們可以這樣行為、必須這樣行為或不得這樣行為,從而對行為者本人的行為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說,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通過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來實現的,它涉及的對象主要是指本人的行為。

3、法的評價功能(作用)是指法律對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或違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斷、衡量的作用,也就是說,法的評價作用涉及的是法的律他作用,即對他人的行為的評價,這是區別指引作用(涉本人的行為)和評價作用(涉他人的行為)的關鍵所在。

4、法的預測作用是指人們可以根據法律規范的規定事先估計到當事人雙方將如何行為及行為的法律後果,也就是說,預測作用的對象是人們相互之間的行為,這里的人們應作廣義的理解,即包括國家機關的行為。

5、法的強製作用是指法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實現,運用國家強制力制裁、懲罰違法行為的作用,也就是說,法的強製作用只能針對違法犯罪人的行為,如果沒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那麼法的強製作用就不能顯現。

6、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過法律的實施,法律規范對人們今後的行為發生的直接或間接的誘導影響,也就是說,法的教育作用針對的是一般人的行為,例如,通過對違法行為實施法律制裁不僅對違法者本人起到警示、警戒的作用,而且也對一般人產生了教育性影響。

E. 結合馬諾案談談如何樹立法律權威

名譽是特定人所受到的有關其品性、才具、功績等方面的社會評價的總和。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文章雖使用了「刻薄、拜金女」等詞彙形容馬諾,但這是馬諾以其自身言行所導致的社會輿論對其不符合主流價值觀言行的客觀評價,並非捏造事實。

F. 聯系實際談談如何維護法律權威

靠實施來維護法律權威。自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形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要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至為關鍵。

法律的高效實施,依賴於守法觀念的形成,而守法觀念的形成,首先就要求政府嚴格依法辦事。以守法、高效、廉潔的政府帶動社會守法氛圍的形成。

(6)如何樹立法律權威擴展閱讀:

法律權威塑造

一是加強馬克思主義法律理論和公平正義觀的研究和創新。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在中國,怎樣使公平正義的價值觀真正轉化為國家民族的精神追求,成為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准,中國的學術界應承擔起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法律理論和公平正義觀、使其中國化的時代使命。

二是發掘傳統文化對弘揚公平正義及法治精神的可能意義。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古今中外觀,傳統文化應得到批判繼承並被加以超越、創新,其中潛藏著的可作現代轉換的精神資源可以經由充分發掘,實現與時俱新。

G. 簡述如何維護法律權威

一、來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源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推進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二、必須增強法律意識、崇尚法律思維、重視法律權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三、不斷強化執法機關執法的公正性。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公正執行,公正執法是樹立法律權威觀念的重要手段,也是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保障,為此要做 到這樣幾點:
是要有法可依。
是要有法必依。
是要執法必公。
是要違法必究。

H. 如何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

法律是一種公平的規則,是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的保證實施為手段。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要做到以下幾點:
1、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
3、堅持走群眾路線,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
4、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總之,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樹立和維護,既有賴於國家的努力,也有賴於公民個人的努力。要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保證法律的科學性、合理性;改善法律實施的狀況,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從個人角度來說,應當通過各種方式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只有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會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每個人應當通過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深入理解法律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精神,從而樹立起對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信仰。在學習和掌握法律知識的同時,還要向其他人宣傳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幫助人們徹底根除「權大於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等封建殘餘思想,宣傳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優越性,使人們了解、熟悉和認同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從而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良好風尚。

I. 如何增強法治觀念,樹立法律權威

(一)全民法治觀念的培育是法治社會建設的先決條件。法治觀念反映出社會成員對法律的信任和依賴程度,影響著法律規范轉化為現實制度的范圍及程度,決定著一個國家法律制度建設的進程及成效。加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用法律來保障、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進程,讓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夠在法治觀念的指引下積極參與到改革中並能夠分享改革的紅利,既是改革進一步深化和改革成果得以鞏固的內在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建設的現實需求。
(二)法治觀念深入民心是法治社會建設的根基。法治在本質上是「法律至上」之治,根基在於全民守法。法治的直接目標是規范公民的行為、管理社會事務、維持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終極目標是保護公民自由、平等、公正等基本的政治權利。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通過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能夠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能夠引導全民強化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將法律制度內化於心,逐步形成崇法守信的社會風尚,為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建設打下牢固的根基。
(三)法治觀念是建設法治國家對公民的基本要求。國家的法治化,既要有公民社會的參與,又不能脫離社會的法治化。法治觀念不僅僅是執政黨和政府的信念,同時應該成為全體公民的信念;不僅應該融於執政黨依法執政和政府依法行政的實踐中,也同時應該融於每一個國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中。法治社會建設的現實需要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普及法治精神,喚起民眾對法治的認同,讓民眾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讓法律銘刻在每個人的心裡;只有每個公民都自覺遵紀守法,才能真正實現法治社會。
(四)樹立法治觀念,讓法治成為化解社會矛盾的利器。在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進程中,應當推進多層次、多領域的依法治理,讓法治精神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法律成為化解社會矛盾的終極武器,這是法治社會的基本內涵。在法治社會建設過程中,要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加強法治基礎建設,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平安建設現代化水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五)樹立法治觀念,讓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成為法治社會建設的助推劑。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備要素。法治社會建設需要完善公共法律服務網路、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拓展公共法律服務領域,不斷提高公共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讓廣大群眾感受到「法律在我身邊」,逐步建立「有事找律師、有事找法官」的法律自信,在遇到法律問題或權利受到侵害時能夠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在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培育的過程中應當讓廣大群眾更加深刻體會到法治社會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的精神,讓人們普遍感知法律,促進全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贏得廣大群眾對依法治省的擁護和支持。

J. 如何維護法律權威

  1. 切實有效地實施法律。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全黨和全國人民法的現念有了很
    大加強,法的權威正在逐步建立。但也毋庸諱言,法律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執行,使法律喪失權威的情況仍時有發生。如有的地方和部門從保護自己的利益出發,制定的法規和政策與國家法律相沖突,造成法律互相沖撞。

  2. 樹立法律的權威,要重中並堅決貫徹憲法確立」的法治原則: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這是社會主義法制的一個根本原則,依法治國必須在堅決貫徹這一原則下進行。

  3. 樹立法律的權威,必須維護社會主義法律的統一。法律的權威有賴於法律本身的內在力量,這種力量來自於它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並能有效地保護公民的權益。這樣的法律才能做到內在的協調和統一,而不是相互矛盾沖突,所以,一方面法律本身要立得正、立得高,不為部門和地方利益所驅動;另一方面,在利益多元,立法主體多樣化,立法沖突和不協調有時又是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更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對法律的審查制度。

  4. 設立有權威的機構,及時解決法律之間的矛盾、沖突。法律的內在協調和統一,是樹立法律權威的前提。 樹立法律的權威,黨政機關及領導幹部必須率先垂範,尊重法律,嚴格遵守法律。

熱點內容
刑法139條規定的 發布:2024-11-16 04:28:54 瀏覽:937
科研工作條例 發布:2024-11-16 04:24:13 瀏覽:882
衛生條令條例 發布:2024-11-16 03:10:36 瀏覽:133
保護原則刑法 發布:2024-11-16 03:04:55 瀏覽:488
民法典手卡 發布:2024-11-16 02:55:41 瀏覽:838
單位法律知識講座通知 發布:2024-11-16 02:30:12 瀏覽:182
觀其復道德經 發布:2024-11-16 02:21:55 瀏覽:301
七零九律師 發布:2024-11-16 02:20:19 瀏覽:465
廣東司法親子鑒定 發布:2024-11-16 01:59:43 瀏覽:104
民法典之意 發布:2024-11-16 01:57:40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