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立法
❶ ACCA是什麼啊有什用啊
說到ACCA,相信很多同學都有聽說過,而且因為較高的就業率和更高的年收入更是搞得很多同學心癢癢。但是關於ACCA的詳細內容,大家可能就沒那麼熟悉了。還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學ACCA,小測一下就知道了,戳:ACCA學前評估
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是全球最具規模的國際專業會計師組織,為全世界有志投身於財務、會計以及管理領域的專才提供首選的資格認證。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專業會計師組織,ACCA目前在中國擁有超過23,000名會員及43,600名學員,並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沈陽、香港以及澳門共設有8個代表處。
為什麼要考ACCA?
◆知識技能
ACCA是一個比較完善的系統知識體系,學到的東西也絕不僅是會計層面,學習後對公司制度的本質有了蠻大的了解。課程是根據現時商務社會對財會人員的實際要求進行開發、設計的,特別注意培養學員的分析能力和在復雜條件下的決策、判斷能力。系統的、高質量的培訓給予學員真才實學,學員學成後能適應各種環境,並逐步成為具有全面管理素質的高級財務管理專家。說實話,一個經過良好的培訓、能用流利英文溝通、會寫英文報告、精通中國和國際會計制度、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又有一張外國會計證書的人在中國還是稀缺資源,自然頗受僱主青睞。
◆高薪崗位
根據官方統計,ACCA會員收入在50萬至100萬之間的比例高達21%。受訪會員最高年薪超過200萬。作為全球最具規模的國際專業會計師團體,ACCA不僅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可,在中國也擁有超過500家「認可僱主企業」。包括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等眾多會計師事務所,還有像華為、中興、騰訊、中國工商銀行、中國移動等大型國企和民企,以及戴爾、通用電氣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匯豐銀行、花旗銀行等跨國銀行,GP摩根等世界知名投行及艾森哲等金融咨詢服務機構,都是ACCA認可僱主。這些企業都認可ACCA的含金量,在招聘和錄用員工時都會優先考慮ACCA學員和會員。
◆三重保障
本校學歷+英國本科學位+ACCA證書,學員通過ACCA前兩個階段的考試後,在國內即可申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的應用會計理學士學位,申請英國和英聯邦成員國很多著名大學MBA或金融和會計學碩士學位有諸多免考科目。
◆出國優勢
ACCA留學簽證率高,移民更可獲得技術加分。ACCA會員可在工商企業財務部門、審計/會計師事務所、外資銀行等金融機構、財政稅務部門、跨國公司、國內境外上市公司等從事財務和金融分析咨詢工作。中國遵照WTO約定全面開放銀行、保險、投資等金融業務,國內涉外的專業金融人才缺口三百多萬。
◆超高含金量證書
ACCA是英國具有特許頭銜的四家注冊會計師協會之一,也是當今最聞名的世界性會計師組織之一。具有ACCA資歷就具有了翻開這一作業開展之門的金鑰匙,因而被稱為「世界財會界的通行證」。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會計師組織,有10萬會員和20多萬學員,分布在全球160個國家。
ACCA讓來自不同背景的有志之士都有機會進入財會行業,並且不斷創新、修訂並推廣專業資格,滿足學員和僱主的多樣化需求。
★全面完善的課程體系
ACCA的課程使學員全面掌握財務、財務管理、審計、稅務及經營戰略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提升分析能力並拓寬戰略思維。
★理論與實際的密切結合
ACCA的專業資格是理論知識與實際經驗的高度緊密結合。新考試大綱充分表達了僱主和專業人士的意見,反映了現代商務社會對財會人員的要求。
★對專業價值和職業操守的重點強調
ACCA創舉性地開設了在線職業操守訓練課程,它給予學員一系列的職業操守的理念,並設置了多個自我測試題,檢驗學員職業操守的價值觀和行為。取得ACCA會員資格要完成三個「E」,即通過考試、完成在線職業操守訓練課程、並取得三年相關工作經驗。
★國際標准與本地實情的和諧統一
ACCA考試大綱以國際會計准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和國際審計准則作為依據設計考試內容,並提供了包括中國在內的40多種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與稅務方面的試卷,這使得ACCA成為最切合中國實際的國際性會計師資格。
★公平一致的考試標准
ACCA的專業資格考試採用全球統一標准,即統一教材、統一考試、統一評卷,最後會員取得全球統一的證書。
★遍布全球的考點網路
學員在一個國家向ACCA注冊後,可根據需要在全球350多個考點中選擇、更換適合自己的考試中心。
★認證與學位的相互補充
ACCA在全球范圍內尋求與優秀院校的廣泛合作。滿足一定的條件後,ACCA學員將有機會獲得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應用會計理學士學位。
★靈活的學習方式
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參加培訓班或自修以及網上培訓來完成ACCA考試。
多久考ACCA最好?
小編的建議是,大學期間就可以開始准備了哦。
原因一:ACCA適合大學生報考,當然盡早最好。
厲害的證書很多,但是大學期間就能考的厲害證書,ACCA算是為數不多的其中之一。自16年改革之後,ACCA現在每年有4次考試機會,大學生空閑時間比較多,恰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利用好這些空閑的時間,安排好自己的ACCA考試。將來工作之後再考證,絕對是一件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事,在大學里有效利用還未踏入社會的時間,盡早將ACCA全科拿下,提升綜合能力,可以為將來的求職和職業發展道路提升競爭力。
原因二:提升求職競爭力,讓你的簡歷閃閃發光。
一般來說,大三的時候,大多數同學都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並且為此付出行動。其中,考證黨也算是一個群體。一紙證書能夠給應聘者和招聘單位都帶來安全感。很多人拼了命去考ACCA,就是為著「一張ACCA證書等於年薪六十萬」的目標而努力。而這個目標的實現,要從每年的校招開始。76.4%的ACCA學員未來都想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剩下的則偏向企業財務、金融方面等。事實也證明,ACCA對於進入四大確實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綜上,大家一定要借著在大學里的時間好好努力攻克ACCA哦,任何時候都不晚!希望大家都能拿到滿意的成績!還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學ACCA,小測一下就知道了,戳:ACCA學前評估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❷ 員工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可否解除勞動合同
一、誠實信用原則在勞動法中的體現——從一個案例入手
司法實踐中,與誠信相關的解僱理由主要集中在勞動合同的簽訂與履行過程中。因此,司法機關在判斷解僱是否合法時通常需結合義務人在勞動合同簽訂及履行過程中的誠信義務來審查。本文著重探討勞動合同訂立過程中勞動者的誠信義務問題。關於勞動合同簽訂過程中的誠信義務,在《勞動合同法》中具體體現為第二十六條及第三十九條第五款。《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主要規定了違背誠信原則導致合同無效的幾種情形;第三十九條第五款則進一步明確了符合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違背誠信原則行為的,用人單位可以行使即時解除權。那麼在勞動合同訂立時,勞動者到底負有怎樣的誠信義務,怎樣違反誠信的行為才會導致解僱呢?下面筆者想從一個簡單的案例1深入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勞動者唐某於2008年1月應聘進入某機械公司蘇州辦事處從事專業設備銷售服務工作,並根據招聘要求提交了畢業於某大學材料工程系的學歷證明復印件。公司與其簽訂了至2010年12月31日的勞動合同。入職後,唐某簽署《任職承諾書》一份,內容為:「本人作為公司員工,特作如下承諾:……本人以往提供給公司的個人材料均是真實有效的,如有做假,願意無條件被解除合同……」 該公司《員工手冊》亦規定:「員工有下列任一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情況的,公司將予以解僱,且不給予任何經濟補償:……(2)、以欺騙手段虛報專業資格或其他各項履歷……。」唐某在入職後數次填寫的員工登記表中履歷部分均填寫為某大學材料工程系的學歷。2009年2月唐某所在辦事處負責人調離。因有人舉報,公司人事部門在審查該負責人移交的材料時發現唐某學歷資料存疑,經與該院校核實,並無唐某學歷信息,其提供的學歷證書復印件系偽造。公司遂以唐某求職時學歷造假存在欺詐行為及虛報履歷違反公司規章為由,與唐某解除勞動關系。唐某不服,認為辦事處負責人早已知道其學歷不真實,其不存在欺詐,且學歷要求並非崗位必須,其能力是勝任該工作的。故認為公司與解除勞動關系違法,要求支付其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仲裁委員會裁決認為唐某欺詐行為成立,對其要求公司支付唐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請求未予支持。唐某不服裁決,提起訴訟。一審法院認為對唐某入職時的學歷用人單位未盡審查義務,辦事處負責人在事先已知唐某學歷造假應視為公司已經知道,唐某欺詐之說不成立,故判決支持唐某訴請。公司不服提起上訴,認為員工聘用系公司人事部門負責,唐某原所在辦事處負責人從未向公司匯報過已知唐某學歷造假之事,且在事發前不久填寫的履歷表中唐某仍填寫了虛假學歷,其欺騙公司的行為存在主觀故意。而公司未盡審查義務不是免除唐某欺詐行為後果的理由,故要求判令不支付唐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雙倍賠償金。二審法院審理後,撤銷了原審判決,改判公司無須支付唐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雙倍賠償金。
這個案件,三次裁判得出了兩個不同結果。處理結果的一波三折說明對簽訂合同過程中不誠信引發的解僱糾紛在司法審查有在很大的分歧,涉及對如實說明義務范圍的界定、違反如實告知義務行為的性質認定及對僱主行使解僱權的影響。後文中,筆者就這些問題深入地進行剖析。
二、如實告知義務的立法比較
(一)國外立法對雇員如實告知義務之規定
勞動關系是需要勞動合同雙方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互相協作,在遇到問題時相互理解、幫助解決才能在既定期限內存續和順利實現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的順利實現依賴於雙方一定程度的了解、信任。在建立勞動關系前盡必要的告知與注意義務,促使合同得以善意地成立,並得以全面履行,從而最終實現雙方當事人對合同預期的目的。因此,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是確保雙方知情權,保障勞動合同切實履行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誠信原則在勞動合同領域的延伸和體現。我國勞動立法實踐短,經驗不足,比較分析國外相關立法經驗,對於我們正確理解《勞動合同法》相關條款的內涵和界定悖信行為的性質及其法律後果,使誠信原則在勞動法律關系的調整中發揮真正的作用,是非常有益的。
對於雇員的告知義務各國亦有相應規定。法國勞動法確立了職業自由原則。職業自由包括營業自由和勞動自由。招聘自由是營業自由的具體體現,而為了保障社會公共利益的實現,法國勞動法對招聘自由設置最大的限制就是平等原則,即禁止招聘中的歧視行為。同時出於對個人私生活的保護,企業招聘中收集信息也要遵守兩項原則(法律卷第1221-6條),一是「目的性原則」,即收集的信息資料等不論形式如何,只能用來評價應聘人員此時應聘崗位的工作能力;二是「適當原則」,即這些信息必須和應聘工作崗位有著直接的、必然的聯系。2
同時,還它規定了禁止收集民族、社會出身、政治觀點、宗教信仰、工會入會情況、應聘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婦女是否懷孕等具體個人信息。德國勞動法認為,在僱傭初期,僱主與雇員之間的准備關系就像一個先合同信任關系,在雙方之間產生帶有勞動法特點的特定義務。雇員必須在沒有要求的情況下,在勞動合同中,對未來勞動關系中與勞動給付義務的履行相關聯的有實質意義的所有情況進行真實的陳述公開。對與勞動關系雖然沒有實質意義的一些事實,但獲知這些事實對僱主存在合法利益的,求職者也應當主動告知。至於宗教信仰、黨派屬性,僱主原則上不允許提問,除非其應聘的是教會的職位或是在政治黨派中擔任領導職位。如在招收出納員崗位時對財務犯罪前科的提問,由於客觀上存在著正當的實質性理由和必要性,這種提問便認為是合法的3 。而《日本勞動標准法》則規定,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僱主必須把工資、工作時間、其他勞動條件當面向勞動者說明。對於工資事項必須根據命令所規定的方法予以說明。根據前項規定所當面說明的勞動條件如與事實不符,工人可立即解除勞動合同。而雇員對個人經歷的虛假陳述則屬於「歸因於雇員的原因」,亦屬於解僱合法的合理原因。
(二)我國勞動法對勞動者如實告知義務之規定
在實施勞動合同制度前,我國勞動力的流動遠沒有如今那麼頻繁,員工入職和調動有著繁復的手續和審查過程,企業對員工的學習背景、工作經歷、工作能力都比較熟悉,內部勞動用工關系相對穩定,員工相關信息是否需主動告知並不那麼重要。同時,由於固定用工制度的存在,員工往往是屬於被選擇的一方,對於將從事何種工作,有何種職業風險並無發言權,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服從組織分配」。因此,在勞動合同制度實施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知情權是被完全排除的。但隨著勞動合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方和勞動者都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同時,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人口流動也愈加頻繁,人與人、人與企業之間因地域而產生的自然的熟悉感不復存在。2008年頒布實施的《勞動合同法》首次將如實告知義務寫入了法律。該法第八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上述條款包括了用人單位及勞動者各自負有的如實告知義務。用人單位的如實告知義務重在平衡雙方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對等,而勞動者的如實告知義務則主要出於保障用人單位對勞動力的合理使用及合同目的順利實現的考慮。
三、勞動者如實告知義務之范圍界定
從國外立法不難看出,對於雇員在應聘時應盡如實告知義務,各國基本持肯定態度,但對於勞動者告知義務的范圍,即哪些情況應當如實告知,規定各有不同。我國《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的告知義務簡單表述為「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該表述非常原則。現實生活中對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應當誠實告知的事項范圍產生了不同理解,由此引發的悖誠行為是否必然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及被解僱的法律後果的不同判斷。比如學歷、婚育狀況是否屬於告知義務,未如實告知將產生怎樣的法律後果,在司法實務界就存在不同觀點,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對類似問題的處理結果亦迥然不同。對此,筆者以為,對於在勞動合同簽訂過程中勞動者告知義務的范圍界定,《勞動合同法》的表述雖然原則,但其理解和把握還是有跡可循的。勞動合同關系是一種特殊的合同關系,誠信原則作為這種調整特殊法律關系時的一項指導原則,應當考慮勞動法的特點。對於「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的把握,筆者以為採用德國勞動法的觀點更為科學。將勞動者如實告知的事項分為與勞動給付義務的履行相關聯的有實質意義的所有情況以及對僱主存在合法利益的其他情況。與勞動合同履行有實質意義的情況,通常可以包括勞動者個人身份信息資料、能一定程度反映勞動者工作能力、技術熟練程度的工作履歷、原單位的推薦信函、特殊崗位必須具備的資格證書或身體健康資料等,如工廠招用電工就需要其持有電工上崗資格證,飯店招用廚師需要應聘者持有個人衛生許可證、一些有毒有害的特殊崗位的招工,需要告知是否存在該崗位禁忌的疾病等。
前述案例中涉及的是應聘時提供虛假學歷證書的問題。這類情況在日常生活中也時常發生。學歷是否是與勞動給付義務的履行相關聯的有實質意義的而必須如實告知的事項呢?持否定態度的人認為「學歷不能代表能力,文憑不能代表水平」,對學歷虛假陳述對勞動合同的履行不產生影響。這也是本案當事人唐某主張的主要理由之一。而持肯定觀點的則認為學歷雖然不能完全代替能力,在沒有實際聘用的情況下,學歷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應聘者的教育背景,是對其是否能勝任崗位需要的判斷依據之一,其屬於勞動合同履行有實質意義的情況。筆者贊同後者的觀點。學歷與履歷通常是用人單位甄別和選擇勞動者,判斷合同目的能否達成的重要指標,是雙方合意的基礎條件之一,無疑屬於勞動者如實告知義務的重要告知事項。用人單位明示要求,勞動者應當主動告知。在勞動用工領域,對勞動者締約過程中違背誠信的行為多停留在道德批判的角度,而用法律手段對其進行懲戒的寥寥。而對用人單位行使解僱權合法性的嚴格審查,也使得一些企業不得不採取背景調查,簽署承諾書等手段來應對,不僅大大增加了用工成本,亦導致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互信、合作的基礎盪然無存,對勞動用工秩序的穩定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以偽造學歷的方式獲得就業機會,對於篤守誠信的其他應聘者而言也是一種嚴重的不公。因此,筆者以為,從體現社會公平、促進社會誠信機制建設的角度出發,在司法裁判中對學歷、履歷是否與勞動合同履行有實質意義應做肯定的理解。
四、違反如實告知義務行為的性質認定及對解僱權之影響
司法實務中,用人單位以勞動者簽訂合同過程中存在違背誠信的行為而行使勞動合同解除權的,通常依據《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三十九條第五款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即簽訂合同中存在欺詐行為導致合同無效的,用人單位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權。而何種有悖誠信的行為將導致合同無效是此類解僱糾紛合法性審查的關鍵。對此,理論與司法實務界尚未形成統一的意見。筆者以為,此類解僱糾紛的合法性審查中對誠信原則的把握應當結合勞動合同的特殊性來綜合評判。
合同是當事人雙方合意的結果。合同只有在不與立法目的相抵觸時才受法律保護,即合同依法有效,對雙方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當合同存在違反法律規定的要素時,法律會視情做否定性的評判,即不讓合同有效。按照信賴責任的理論,法律行為(特別是合同行為)的效力根源在於行為人的意思表示使相對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產生某種信賴並據此作出准備或安排,進入所謂的「法律狀態」;行為人違反法律行為設定義務並給相對人造成損失或「信賴損失」時,應當按照誠信原則、公平原則或保護交易安全原則承擔責任,而法律行為的效力正是指違反自己意思表示造成他人損失時應承擔責任的必要性。4 勞動合同是一種特殊的合同,合同雙方地位的不平等性影響了他們的自由選擇。勞動者必須在僱主「招聘」的前提下才能有締約的機會,勞動力資源的豐富、層出不窮的勞動替代工具,勞動者自身素質的局限,這些都使得勞動者對於交換的需求遠比僱主急迫,所以僱主才真正享有話語權。 而正是由於在勞動力供求關系中的不平等性,使得雙方在勞動合同磋商過程中的談判地位也出現了差異。作為弱勢地位的勞動者而言,出賣勞動力獲得報酬是其維持生計的主要方式,勞動合同效力的評價對其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在運用誠信原則對合同效力進行評判時必須考慮到勞動合同的特殊性,即從屬性。
(一)與勞動合同履行存在實質性意義事項的不誠信行為是法律規制的對象
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良性競爭加以推動,而企業保持其競爭力的手段之一就是確保勞動力的合理使用並最大限度地創造價值。而《勞動合同法》在勞動合同簽訂過程中設定勞動者如實告知的義務,目的亦是為了確保勞動合同目的的實現。對勞動合同簽訂過程中不誠信行為進行規制也應出於此目的。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基於應聘者的陳述,對其工作能力、創造能力產生了一定的預期,並在此基礎上與對方就崗位、薪酬甚至合同期限進行協商達成合意。雙方勞動合同的建立是基於用人單位崗位的需要以及勞動者符合崗位條件的陳述具有一致性。而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就工作經歷、學歷、特殊崗位的職業資格等與勞動合同履行直接相關的事項所作的虛假陳述,會誤導用人單位做出錯誤判斷,影響合同目的的實現。基於此種虛假意思表示而產生的合意當然不發生法律效力。因此,此類與勞動合同履行有實質性意義的事項,勞動者必須如實陳述,一旦發現勞動者違反誠信做出了虛假陳述,用人單位就有權以違反真實意思表示為由主張合同無效。
司法實踐中爭議最大的莫過於對婚育狀況做不實陳述的性質認定及其對解僱合法性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企業在錄用女職工時均要求填寫婚育狀況,其中不乏借如實告知為名,行就業歧視之實。對此類問題的處理,司法實務界出現過迥然不同的裁判。筆者以為,權利的行使必須在合理的范圍內,否則就構成了濫用權利。在處理此類糾紛時應該考慮在勞動合同簽訂過程中設立誠信原則的目的,而不能僅僅強調用人單位的知情權。婦女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進入勞動力市場謀得職業,通過勞動獲取報酬,並參與社會工作是憲法賦予婦女的一項基本權利。在招用勞動者的過程中禁止性別歧視,這是各國勞動立法通行的慣例。我國的勞動法亦明確規定,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婚姻、生育狀況通常與勞動合同的履行沒有必然的關系,屬於個人隱私探究。對用人單位以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對婚育狀況做不實為由主張合同無效並據此解除勞動合同的,一旦認定解僱合法,則無疑助長了用人單位規避法律、借誠信為名,行就業歧視之實的行為。因此,在雙方當事人合同談判地位嚴重不對等的狀況下,將弱勢一方因就業壓力被迫對與勞動合同履行無直接關聯的事項所作的不實陳述作為認定合同無效的依據,與勞動立法目的相悖,顯然不可取。
在勞動合同簽訂過程中貫徹誠信原則,目的還在於實現勞資雙方談判能力的平衡,保障勞動者平等的就業權和集體談判權。從《勞動合同法》規定來看,勞動者告知義務的范圍,不僅僅涉及與勞動合同履行相關聯的實質意義事項,還包括與用人單位存在合法利益的個人信息。如:勞動者的聯系地址,系企業在履行相關通知義務時需要知曉的事項,信息錯誤,可能給企業帶來一定損失;勞動者主張的未及時退工損失、未提前通知解除的待通金等;家庭信息、連續工齡信息,這些信息涉及到企業應給予勞動者享受的法定待遇,包括探親假、年休假等的享受,信息錯誤可能導致用人單位帶來不必要損失,如應休未休年休假的二倍補償等。此類信息與勞動合同目的的達成並不具有必然聯系,不是與勞動合同履行相關聯的實質意義的事項。因上述事項的虛假陳述而認定合同無效,對勞動者亦過於苛刻,與《勞動合同法》立法目的相悖,亦不利於勞動用工秩序的穩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對此類不誠信行為的放任。其雖對合同目的達成無實質影響,但確實影響到企業合法利益的。由此導致企業利益受損的,勞動者應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二)勞動合同簽訂中的虛假陳述構成欺詐是僱主行使解僱權的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在勞動合同簽訂、變更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的,勞動合同無效。從上述規定不難看出,勞動者的如實說明義務與合同法上的欺詐制度緊密相連,是誠實信用原則在勞動合同領域的延伸和體現。英美法系國家在合同法的闡述中將虛假陳述分為四類,即非惡意虛假陳述、欺詐性虛假陳述、疏忽性虛假陳述以及隱瞞事實。其中,欺詐性的虛假陳述是必將導致合同被最終認定為無效的行為,而構成欺詐性虛假陳述需滿足以下條件:第一,造成根本性錯誤;第二,當事人因為相信了欺詐性的虛假陳述而訂立合同;第三,受了欺詐性虛假陳述的一方主體有能力恢復原狀並接受返還。5 對於欺詐行為的定義,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中則做了明確。所謂欺詐,是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行為。據此可知,欺詐的重要認定標准之一是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即當事人存在主觀故意;二是相對人基於行為人的行為陷入認識錯誤,從而做出了錯誤的意思表示,即虛假陳述的故意與合同的訂立有內在的聯系。勞動者的如實告知義務系法律為增進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相互了解,以便雙方順利履行勞動合同,減少勞資糾紛而設立的法定義務。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應遵守和履行。但只有當其履行上述法定義務存在欺詐之時,才可能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法律後果。
回到前面的案例,我們不難發現,唐某對自己的學歷情況是明知的,持有偽造的學歷證書前去應聘亦為故意,目的是為獲得具有相應職位要求的崗位。而正因其上述不誠信行為,使用人單位產生了錯誤的認識而與其建立了勞動關系。唐某的上述行為完全構成了法律意義上的欺詐。
❸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合同的基本原則主要是:一、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專等,一方不得將自己屬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二、自願原則: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三、公平原則: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四、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五、權利濫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則: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❹ 最大誠信原則在我國的立法缺陷與司法困境以及如何完善
我國1995年制定的《保險法》,帶有明顯計劃經濟體制烙印,存在一些法律空白和缺陷,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范圍上,都已越來越不適應保險業自身發展和保險經營環境的變化。本文約5000餘字,試從保險立法中「近因」原則的缺失;不利解釋原則適用上的模糊;合同陷阱的隱藏;不易把握的明確說明義務及滯後的保證保險立法等五個方面分析了我國保險法律法規存在的問題及缺陷;並從完善保險活動的基本原則、規范保險人義務,加大對投保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強化監管機構職能,提高監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對建立與國際慣例相一致的現代化保險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議,以求拋磚引玉。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條規定:「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證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投保人為了預防危險,將一定的保險費支付給保險人,如果危險事故發生或出現合同約定的條件,保險人則須按合同約定向被保險人或者保險受益人支付賠償金或保險金;作為保險人的保險公司則通過建立保險基金來分散危險,消化損失。由此可見,保險是為了分散危險、消化損失的一種商業活動,其目的是通過合同法律行為來實現的。保險合同具有「最大善意」、「雙務、有償」、「射幸」等特徵。
我國自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保險立法經歷了以無到有,由粗到細的過程,逐步完善了相關法規:1983年實施《財產保險合同條例》,1985年發布《保險企業管理暫行條例》,1992年通過《海商法》,1995年通過了《保險法》。為了更好地貫徹實施《保險法》,中國人民銀行於1996年、1997年、1998年分別發布了《保險管理暫行規定》、《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定(試行)》、《保險經紀人暫行規定(試行)》。這些法律法規對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保險事業的發生,解決保險爭議,完善商事法制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但也還有許多不成熟和不規范的地方,對比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完善的保險體系還 存在著相當的差距。主要表現為保險活動的基本原則不夠全面,規范保險新業務的立法相對滯後等方面,以下筆者試從「近因」原則缺失、條款文字歧義等方面分析我國保險法律體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求拋磚引玉:
一、「近因」原則的缺失
《保險法》規定保險活動的基本原則有:自願原則、試實信用原則和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原則。而「近因原則」這一被國際保險業普遍運用的原則在我國缺乏運用的法律依據。所謂「近因原則」是指保險人按照約定的保險責任范圍承擔責任時,其所承保危險的發生與保險標的的損害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在近因原則中造成保險標的損害的主要的,起決定作用的原因,即屬近因。只有近因屬於保險責任,保險人才承擔保險責任。而近因原則的缺失正是導致保險合同當事人,尤其是投保人產生凡是投保的利益遭到損失時皆可獲得賠償的想法的根源,從而導致一些不必要的糾爭。近因原則作為常用的確定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的損失是否負保險責任以及負何種保險責任的一條重要原則,在我國《保險法》、《海商法》竟未作出明文規定,不得不說是我國保險立法的一重大缺憾。
二、不利解釋原則適用上的模糊
投保人和保險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通過保險合同來確立的,而作為附合合同的保險合同,不論是投保單、保險單還是特約條款,大部分都由保險人制定,在制定時,必然經過深思熟慮,反復推敲,內容多對自己有利,且已經基本實現了格式化。格式保險合同由保險人備制,極少反映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意思,投保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一般只能表示接受或者不接受保險人擬就的條款。再者,保險合同的格式化也實現了合同術語的專業化,保險合同所用術語非普通人所能理解,這在客觀上有利於保險人的利益。因此,一旦合同成立而雙方發生糾紛,投保人將處於不利的地位。為了保護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利益,各國在長期的保險實務中積累發展了不利解釋原則,以示對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予救濟。在格式保險合同的條款發生文義不清或者有多種解釋時,應當作不利於保險人的解釋,實際上是作有利於被保險人的解釋。我國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保險法第三十條也規定:「對於保險合同的條款,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爭議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應當作有利於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我國關於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的規定,已經實際上確立了不利解釋原則,與國際慣例是相一致的。這對於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經濟上的弱者)的利益維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但在司法實踐中,由於缺乏統一明確的標准,以及不承認判例的拘束力,不同種類的保險合同用語經不同的法院解釋,關於該用語的正確含義,所表達的當事人意圖,以及由此產生的效果,可能會存在相互沖突甚至截然相反的結論。而由於不利解釋原則在適用上缺乏統一的標准,究竟何種條款能適用該原則,特別是不利原則能否適用於國家保險管理機關核定發布的基本保險條款,將直接影響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的爭議結果。而我國保險法律法規中對此既沒有相應規定,關於這方面的案例和研究也鮮見於眾。
依照我國保險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商業保險的主要險種的基本保險條款,如保險法第十八條規定的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名稱和住所;保險標的;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保險價值;保險金額等條款,由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制訂。基本保險條款是運用於主要商業保險險種的保險條款;商業保險的主要險種,由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核定;凡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核定為商業保險的主要險種的,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制訂基本保險條款。國家發布的基本保險條款,各保險公司應當執行。此類條款所使用的語言被保險管理機構依法規定核准,理應不存在歧義,但實際生活中,保險人根據其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為了謀取最大化的利益,在備制保險合同時依自己需要將基本條款插入其中,而投保人對保險合同的備制不能做任何事情,而且往往在訂約時也難以全面知曉保險合同的性質和內容,根本就無從知曉哪些條款屬於基本條款,就更別提理解了,例如對「現金價值」一詞,有的保險合同中將其定義為:「本合同的保證現金價值、所有繳清增值保險的現金價值以及累計紅利之和。」有的保險公司則乾脆對其未作任何解釋,投保人對該詞只有靠自己理解,但實際上「現金價值」一詞的定義應該是責任准備金扣除退保費用後的金額,而責任保證金指的是保險公司從保戶累積的保險費中扣除被保險人的死亡成本以及分攤保險公司所發生的費用再加上利息計算後所得金額。所以被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中的弱勢地位是顯而易見的。一旦當事人對基本條款發生歧義或者文義不清的爭議時,法院對是否應當適用不利解釋原則就會因缺乏統一的認知標准而感到無所適從,不僅會影響被保險人的利益和保險人的商業信譽,也會給國家法制的統一和法院裁判的權威性帶來不利的影響。
三、合同陷阱的隱藏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保險人與投保人應各自依約履行義務,承擔責任,其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和責任有:告知義務、維護義務(包括維護保險合同標的安全及其危險程度增加的通知義務)、繳納保險費的義務;保險人的主要義務和責任則是:說明義務、及時賠償、解約限制和承擔費用等。可以看出,在交付保險費與賠償方面,投保人的交付保險費的義務與責任,與保險人承擔賠償的義務與責任,兩者是相互獨立的。誰違反自己的該項義務,便要承擔與該項義務相應的責任。但雙方的義務與責任之間不具有此消彼長的對應性,投保人交付保險費義務的違反,並不必然導致保險人賠償責任的減輕或免除。但有些保險公司(主要指財產保險公司)在使用格式合同與投保人協商財產保險費的交付與賠償方式時,作出了如下約定:經雙方同意,投保人未按約定繳付首期保險費的,保險合同不生效,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不予賠償;投保人未按約定繳付第二期保險費的,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保險事故,保險人按下列一種方法賠償或承擔保險責任:1、按實交保費與應交保費比例折扣支付賠償金額;2、按實交保費計算保險期限,過期不負賠償責任。上述賠償方法是按實交保險費與應交保險費的比例,來確定保險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實際上將投保人違反交費義務的責任,規定為減輕或免除保險人賠償義務的依據。通過保險人制定解釋格式條款的優勢,全部或部分地剝奪了投保人獲取賠償的主要權利,加重了投保人的責任,這與《合同法》的公平原則和《保險法》的立法宗旨是明顯相悖的。而且該賠償方法還隱藏著非經留意難以發現的合同陷阱。如按第1種方法,當投保人交付了第一期保險費後,在第二期交費義務履行期限未至時,如發生保險事故,盡管投保人無任何違約行為,也只能獲得部分賠償。按第2種方法,實際上賦予了保險人根據投保人交費情況而單方變更保險期限的權利,甚至免責,對保險事故不負擔任何責任。保險人巧妙地利用格式合同設置了能使自己規避應盡的部分或全部義務而使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喪失利益的陷阱,充分說明保險人在擬制這種格式合同時,已經嚴重地違背了誠信原則。此類條款的適用,違背了現代社會民事法律關系中最基本的公平與誠信原則,損害了許多被保險人的利益,應受到保險監管部門依職權的主動干涉。
四、不易把握的明確說明義務
《保險法》第十六條詳細規定了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情況的說明義務以及保險人對保險條款的說明義務,第十七條則規定了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明確說明義務。上述兩款雖對投保人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和違背義務的責任,作了詳細明確的描述和規定,但對保險人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履行卻沒有規定相應的形式,使其在實踐具有極大的彈性和不確定性。僅從以上述條款的字面上來看,第十六條針對投保人故意隱瞞事實,不履行或因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情形分別賦予保險人有解除保險合同、不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的責任、不退還保險費或視情況退還保險費的權力。而對保險人未盡明確說明保險條款的責任則未作任何規定,而保險人對其責任免除條款未作明確說明的後果也僅是導致該有關條款不產生效力而已。通過對比,不難看出《保險法》在這一問題上對投保人明顯科以了較保險人為重的責任,有違民事主體雙方權利義務平等原則之嫌。作為素有「最大善意和最大誠信合同」之稱的保險合同,在現實生活中,卻因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履約過程中對合同中使用的語言文字理解不同從而產生爭議的例子屢見不鮮,恐怕與《保險法》對保險人上述義務的規定太過寵統有著一定的關系。此外,因《保險法》對有關保險中介組織規定不完善,以及國內保險行業體系的不成熟,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專業化的保險代理公司或經紀公司,一些保險公司大量聘用(嚴格意義上來說,只能算是使用,因保險公司與個人代理人員之間並未建立勞動關系)個人代理從業人員,此類人員數量雖多,素質卻差次不齊,而且流動性極大,他們為了獲取傭金,在對一些可能影響投保人決定的合同條款進行說明時,也難免會為了一己之利而有意作出含混甚至違背條款本義的解釋,所以導致爭議的發生也就無足為奇了。
五、滯後的保證保險立法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趨活躍,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的交易方式,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交易方式日漸增多,特別是隨著分期付款這一現代消費方式的出現,涉及到保證保險的問題越來越多,不少保險公司均開辦了此類業務,但《保險法》除在第九十一條確定財產保險業務范圍時提到信用保險外,根本沒涉及到保證保險。作為一種特殊的財產保險合同,保證保險合同是保險人為被保證人(債務人)向被保險人(債權人)提供擔保而成立的保險合同。投保人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在被保險人因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等原因遭受損失時,由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保險人的地位相當於保證合同中的保證人,所以也可以說保證保險合同實際上屬於保證合同的范疇,只不過採用了保險的形式。在保證保險合同中,保險利益是債權人的債權,而債權屬於財產權,因此,保證保險在性質上仍屬於財產保險,原則上法律對於財產保險的規定也可適用於保證保險,但其與一般的財產保險又存在著顯著區別,保證保險承保的危險是針對被保證人信用不良造成的主觀性損害,具有明顯的信用性。由於保證保險是從擔保法中的保證制度演變而來,同時兼具二者的特徵,是保證制度同保險制度的融合,其當事人(關系人)在法律上具有多重身份,使之難以同保證合同截然分開。
由於《保險法》未對保證保險合同作出明確的規定,對保證保險的性質及保證保險和保證的關系也存在爭議,所以就導致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往往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保險人除考慮收取保險費外,常常在保證保險合同中訂立很多的免責條款,而被保險人卻以為一經投保即可萬事大吉,糾紛的產生也就不足為奇了。由於保證保險既涉及保證又涉及保險,對此類糾紛是適用但保法還是保險法?由於保證保險合同往往與另一合同相關,如汽車買賣合同、借款合同等,而且保險合同一般是買賣合同或借款合同的附屬合同,因而發生糾紛時,涉及兩個合同、三方當事人,債權人或被保險人如何起訴就存在著爭議。在司法實踐中也極易將保證保險合同糾紛定性為保證合同糾紛,從而導致適用法律的混亂和失誤。
綜上所述,由於我國在保險立法上存在的一些法律空白和缺陷,現行的帶有明顯計劃經濟體制烙印的《保險法》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范圍上,都已越來越不適應保險業自身發展和保險經營環境的變化,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後,中國的保險市場必將逐步同國際接軌。1997年底,佔全球金融服務貿易95%以上的70個WTO成員國在《服務貿易總協定》基礎上又達成《金融服務協議》。其中,有六個基本准則適用於發展中國家保險業的開放問題:1、最惠國待遇准則;2、透明度准則;3、發展中國家更多參與准則;4、國民待遇准則;5、市場准入准則;6、逐步自由化准則。這些基本准則中任何一項准則都會對我國現行的計劃保險制度提出明確的挑戰,任何一項准則的實施都將沖擊我國現行的保險制度。如何抓住保險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加強保險立法建設,盡快調整、修改、制定出符合WTO要求的保險法律法規,優化保險市場的法制環境,以引導並保障我國還處於初步階段的保險業健康發展,使其在規范軌道上運行,就顯得尤為迫切。在此,筆者僅就如何完善我國保險法律法規發表一下個人的淺見。
一是完善保險活動的基本原則。要在進一步完善自願、最大誠信和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規原則的基礎上,在保險立法中將公平原則、近因原則等符合民法基本原則和國際保險行業普遍運用的原則作明文規定,以充分發揮保險合同「最大善意」、「最大誠信」的作用。此外,還應根據WTO成員國約定的協議與保險市場發展的趨勢,將考慮市場准入政策、取消外資優待、實行國民待遇,逐步自由化等問題的規范化納入立法的視界,盡快建立起與國際慣例接軌的保險基本法律制度,促進國內保險業的規范化發展,以更好地參與競爭,迎接挑戰。
二是規范保險人義務,加大對投保人合法權益的保護。主要是要強化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應履行的解釋、告知等義務和責任,對超額保險、重復保險等規定應載入保險合同的專項備注條款,並盡善意提配和說明的義務,當保險人未盡上述義務時,賦予投保人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權力,使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平等,以保護弱勢地位的投保人合法權益。此外,還可推行《確認書》制度,對於雙方應履行的告知和說明義務,由雙方逐項簽署一式兩份確認書來作為雙方已盡各自義務的證明,以把保險合同的最大誠信原則落到實處。既可維護保險合同的穩定性,又可避免雙方在發生糾紛時各執一詞卻又無法提供證據。
三是強化監管機構職能,提高監管水平。保險業監督管理機關要在檢查保險公司的義務狀況、財務狀況、資金運用狀況和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進行監督管理的同時,加強對商業保險合同中非主要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監管,對存在合同陷阱,規避法律法規和加重對方義務責任等情況的合同條款要依職權主動進行查處,責令限期改正,並予以一定經濟處罰。同時對一些應用廣泛,易引起歧義如「現金價值」一類的保險專業詞彙,實行統一的標准化解釋,並作為強行標准載入相關合同條款,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紛爭的出現,促進保險業的健康發展。
四是要逐步建立與國際慣例相一致的保險法律法規體系。通過借鑒發達國家保險業制度的先進之處,結合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保險投資的相關法規,通過立法,據展投資領域,控制投資比例,細化保險資金運用的規范,提高保險投資的盈利能力,為保險公司提高投資回報率創造條件;完善有關保險中介組織的法律法規,加強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及其相關組織的管理,規范保險中介行業及其從業人員的責、權、利;加快保險精算報告、保險機構資產管理及保險機構的接管等配套法律法規的建設,以建立起一整套既具有中國特色,又能與國際慣例接軌的保險法律體系。
❺ 什麼屬於違建
違章建築主要包括:
(1)未申請或申請未獲得批准,並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而建成的建築物;
(2)擅自改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成的建築物;
(3)擅自改變了使用性質建成的建築物;
(4)臨時建築建設後超過有效期未拆除成為永久性建築的建築物;
(5)通過偽造相關材料向主管部門騙取許可證而建成的建築物。
有一種觀點認為,所謂違章建築,是指未經主管部門的許可而擅自動工興建的各種建築物和構築物。然而這種觀點雖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並不盡科學,其並沒有指明「違章建築」中所謂「違章」的本質,只是一個籠統表面的定義,容易在指導實務中出現差錯。
違章建築依其「違章」的程度不同,有各種不同的情況。從表面上看違章建築建築人有無土地使用權上說,違章建築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建築人未取得土地使用權,因而也無法取得建築許可證;二是在自己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上建造違章建築物,即雖有利用該建築物佔有范圍內的土地建造房屋等建築物的權利,但未經取得建築許可證而擅自建設的建築。
(5)誠信立法擴展閱讀:
歸屬與利用
司法實踐中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⑴不動產說。即認為違章建築為不動產,建築人享有產權。
⑵動產所有權說。即認為作為違章建築整體,因其違法性,所有權及其他派生的權利不得承認,但構成違章建築的建築材料本身作為動產是合法的,因受法律的保護。
⑶佔有說。即認為建築人對違章建築的佔有,作為一種事實狀態受法律保護,除執法機關依法處理外,建築人可以對建築物可以自己佔有與一定的使用,禁止他人侵犯建築人對違章建築的佔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違章建築
❻ 誠信乃國之根本。但誠信立法有哪些困難。
這個太寬泛了,每人都有各家之言。坦白說,電視上呼籲誠信,其實挺諷刺的。中國太多的法律,但法律有用?如果法律都不怎麼起作用,那討論這個問題就沒什麼意義了。錢才有意義,這個比法律的作用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