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信貸道德風險

信貸道德風險

發布時間: 2020-12-18 01:10:42

① 如何有效防範信貸人員道德風險

有效防範道德風險的關鍵。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1)、「打鐵還須自身硬」,各級管理人員一定要做執行制度的帶頭人,處處以身作 則、率先垂範,要求信貸人員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決杜絕以往個別領導同志道德缺失、 利益驅動,親自或指使信貸人員違規操作貸款行為。營造「人人講合規、人人合規操作」的 濃厚氛圍,取得「不令而行」的良好效果。
(2)、嚴把貸款「三查」關:主任(行長)一定要克服官僚主義,決不能當甩手掌櫃 的,要經常深入到企業、到村、到戶,隨時掌握借款人、擔保人的生產經營狀況、償債能力、 潛在風險狀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對信貸人員貸前調查真實性、貸款手續的齊全性、合規合 法性及貸後管理制度、風險預警制度落實情況進行嚴格把關。
(3)、明確貸款許可權,規范審批程序:堅持集體審批,實行層層把關,堅決杜絕「一 言堂」、「主任(行長)說了算」的不良現象。各級信貸審批人員一定要高度負責,恪盡職 守,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敢於抵制違規行為和各種干預,堅決杜絕被人指使、同流合污、 暗箱操作、編制虛假材料違規貸款等行為。
(4)、會計人員也一定要堅持原則,嚴格按照「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的要求規范貸款 業務結算程序,杜絕因信貸人員道德風險引發頂冒名貸款及信貸資金挪用等違規行為。
(5)、各級業務管理部門一定要加大調研力度,注意發現、總結信貸管理工作中的漏 洞、隱患及薄弱環節,及時修訂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以適應信貸業務穩健發展的 需要。
(6)加大懲處力度,加大違規違紀成本,使其不敢為。 以往「憐憫思想」、「老好人思想」在各單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出現重查輕處或不處 理,甚至出現根本不查、視而不見、聽之任之等不良現象,大大降低了違規違紀成本,也助 長部分執迷不悟的信貸人員逾越道德底線、大肆違規操作的囂張氣焰。

② 信貸風險的類型

是這樣的:

一、商業銀行信貸風險概述
信貸風險的類型可以從總體上劃分為市場性風險和非市場性風險兩類。市場性風險主要來自企業(借款人)的生產和銷售風險(即借款人在商品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由市場條件和生產技術等因素變動而引起的風險;非市場風險主要指自然和社會風險。自然風險是指由於自然因素使借款人蒙受經濟損失無法償還信貸本息的風險;社會風險是指由於個人或團體在社會上的行為引起的風險。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防範, 主要是不良信貸的防範。工商銀行的信貸手冊里有一段名言:「我們收取的利息再高, 也難以彌補信貸本金的損失! 」我國2002年全面實行信貸五級分類制度, 該制度按信貸的風險程度, 將銀行信貸資產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不良信貸主要指次級、可疑和損失類信貸。銀行信貸風險是指由於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在銀行的經營與管理過程中,實際收益結果與預期收益目標發生背離,有遭受資產損失的可能性。信貸風險是指借款企業因各種原因不能按時歸還信貸本息而使銀行資金遭受損失的可能性。銀行信貸業務中佔比重大的是信貸業務,信貸具有風險較高、收益突出的特點,對整個銀行的經營舉足輕重。因此,研究信貸風險意義重大。一般來說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具有以下特徵:
(一)客觀性
只要有信貸活動存在,信貸風險就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確切地說,無風險的信貸活動在現實的銀行業務工作中根本不存在。
(二)隱蔽性
信貸本身的不確定性損失很可能因信用特點而一直為其表象所掩蓋。擴散性。信貸風險發生所造成銀行資金的損失,不僅影響銀行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更多是引起關聯的鏈式反映。
(三)可控性
指銀行依照一定的方法,制度可以對風險進行事前識別、預測,事中防範和事後化解。

二、商業銀行信貸的主要風險及對策

一、操作風險
1)操作風險的概念:入市承諾的兌現使得我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度不斷提高, 本土商業銀行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這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基於本土商業銀行產權缺位、內部控制機制缺乏, 流程設計失當等因素所造成的操作風險日益凸顯。
根據巴塞爾委員會在協議第段所給的定義, 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及系統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
操作風險依據風險成因又可細分為兩類一類是操作失敗或失誤風險, 包括人員風險、流程風險和技術風險等, 另一類是操作策略風險, 指在應對外部事件或外部環境時, 如政治、稅收、監管、政府、社會、市場競爭等, 由於採取了不適當的策略而導致損失的風險。前者主要與內部控制效率或管理質量有關, 又稱為內部風險後者主要與外部事件有關,又稱為外部事件或外部依存風險。
2)操作風險管理對策及建議
解決操作風險的方法, 根據新協議, 主要有基本指針、標准法和內部模型法三種, 核心是根據不同的風險權重配置資本。但對我國商業銀行來說, 由於個人住房信貸操作風險數據收集困難和業務開展時間尚短, 基本上無法採用統計法和信息模擬, 操作風險的不可預測性在我國尤為突出, 因此比較現實的做法是把防範操作風險的重點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強化流程的管理
1對現有流程進行檢查和梳理, 杜絕可能存在的漏洞。目前我國各商業銀行雖然都設有法規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 但沒有具體的操作風險管理部門, 更談不上個人住房信貸的操作風險管理部門。在借款合同、借款流程上存在較多的漏洞, 如果不及早進行糾正, 將嚴重影響
到業務的發展。
2對新開發的產品進行認真的分析和市場調研, 進免盲目投入、無效投入和高風險投入。目前個人住房信貸業務的產品更新逐漸加快, 各行為了搶占市場份額, 在還款方式、擔保方式、辦理方式等很多方面進行了大量創新, 但這些創新是否經過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嚴格的操作風險審查, 值得懷疑。據了解, 我國的商業銀行在推出一個新的個人住房信貸產品前, 很少進行精確的數據分析和預測, 住往根據經驗和領導的主觀判斷,這既是由於資料庫尚未建立, 也因為我國商業銀行對市場調研的不重視。應急手段的建立和完善。對檢查出來的漏洞和風險, 應通過合理的手段進行規避和改正, 盡量避免採用過急的手段和霸王條款進行處理。目前, 我國商業銀行在這點上做得還不夠, 尤其是對提前還款的處理, 銀行在理解到提前還款可能造成的損失後, 採用立即加收違約金和限制提前還款的措施, 因在借款合同中並無相應規定, 造成了社會的強烈反響。
二規范嚴格制訂業務手冊
針對個人住房信貸的操作人員, 應該有詳細的管理手冊。目前, 部分商業銀行有了類似的管理辦法、操作規范和實施細則, 但還遠遠不夠。一本內容齊備的業務手冊是基層人員進行規范操作的必要條件。相當多的情況下, 操作風險來源於操作人員對業務的不熟悉。這樣的操作手冊必須盡可能詳細, 對每一個可能發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解釋和處理手冊的制定應特別注重對操作風險易發環節的設計與處理。
三資料庫的建立、管理和維護
目前部分商業銀行對資料庫的建立、管理和維護已經引起重視, 並開始建立自己的個人住房信貸資料庫。需要指出的是, 我國商業銀行還沒有認識到一個好的資料庫對業務發展的良好推動作用和在操作風險防範中能起到的指導作用。個人住房信貸的資料庫, 並不僅僅是
個人信息的資料庫, 它還應當包括提前還款、違約風險、操作風險等多方面的數據信息。沒有這些全面的數據信息, 就無法通過數學模型對個人, 住房信貸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 也無法制訂出最終行之有效的政策。對目前危害很大的假按揭一個好的操作風險防範手段, 是建立防範假按揭發生的資料庫,收集大量的案例進行統計分析, 提取出高度相關的因素, 方便在具體操作中對假按揭進行防範。但遺憾的是, 雖然我國商業銀行遭遇到大量的假按揭, 但類似的資料庫卻從來沒有建立過, 直到現在,防範假按揭風險的唯一手段, 也僅是通過信貸人員對開發商的靜態報表和項目情況的經驗判斷。
四加強人員管理, 優化風險管理崗位設里
個人住房信貸業務的操作人員同公司業務的信貸人員有明顯的不同, 他們既負責對項目的調查、審批, 又負責對借款個人的調查、審批和手續辦理, 也可能僅僅負責兩者中的一塊。所以, 對操作人員的管理, 是防範操作風險中最重要也是難度最大的一環。經驗數據表明, 一旦有銀行內部職工的參與, 操作風險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沒有優良的人才配備和科學的激勵機制, 再完美的管理框架也是無法運作的。從市場發展的要求來看, 商業銀行的發展是在風險與機會中不斷謀求平衡的過程。因此, 在風險管理體系內建立「 風險經理制」 , 其職能宜確定為以效益為中心, 以風險控制和防範為責任, 在信貸審查、檢查和不良信貸的管理中將風險控制在更低點。

二、擔保風險
1)擔保風險
信貸擔保只是發放信貸的必要條件而不是發放信貸的充分條件。目前,商業銀行對信貸擔保還存在一種錯誤認識,即過於看重信貸擔保的作用,認為只要有信貸擔保就可以發放信貸。信貸擔保只是分散了信貸風險,提供了一種補償功能,但它不能改變借款人的信用狀況,也不能保證足額償還信貸,因此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信貸風險。缺乏判斷抵押品評估機構評估資格和識別評估結論准確與否的標准。對於是由銀行還是由借款人聘用評估機構、聘用具有什麼資格的評估機構、如何考核評估機構的資信狀況、如何判定評估機構的評估結論是否准確等沒有明確要求。實際情況是評估機構基本上是由借款人聘用,支付評估費用,受聘的評估機構往往考慮借款人的要求,高估抵押物價值,銀行只要看到評估機構的評估報告後就予以認可,造成大多抵押物價值高估,銀行處置抵押物時,要麼抵押物有價無市,要麼清算價值大大低於賬面價值。另外也沒有判斷抵押物變現能力的標准。造成實際工作中無法判斷抵押物是否為市場所接受,接受程度如何。
2)擔保風險管理對策及建議
1)銀行必須健全保證人擔保制度,加強對保證人的風險審查,對其償債能力進行深入分析:一是從單個保證人出發,考核該保證人的保證能力,其財務狀況是否能夠承擔對外保證的數量,對外提供保證總額與其有形凈資產是否在合理的比例關系之內;二是從風險控制角度,把相互保證的保證人視作一組借款人,審查其信用集中情況,防範由於保證不充分而導致的風險過度集中;三是設定授信企業的擔保額度,嚴格限制超額企業的信貸准入。加強對保證人財務實力的分析。在分析保證人的財務實力時,首先要分析掌握保證人的財務狀況、現金流量、信用評級和或有負債的信息。其次,要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判斷保證人是否有履行其義務的能力,分析重點:一是保證人的或有負債情況,特別是目前保證人所提供的數量和金額;二是對外提供保證總額與保證人的有形凈資產是否在合理的比例關系之內。
2)加強對抵押物、質押物的分析。要按照Mark to Market的原則評估抵押物、質押物。對於抵押物,要考慮抵押物的可變現性和未來的清算價值;對於股票、股份和收費權來說,要考慮公司狀況和市場變化的影響,股票未來的價格變化,也要考慮學校、高速公路收費權的不確定性,以切實保護銀行的債權。
3)銀行應對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的資格和聲譽進行調查,內容包括:評估機構與借款人是否存在資金或其他利益關系;評估機構與借款人或與銀行內部人員之間的關系;評估機構使用的評估方法是否適用於評估項目,評估機構以往的評估結論是否符合實際情況等。
4)規范信用擔保機構。一是對於擔保公司要視同信貸客戶管理,經過統一授信確定其擔保額度。同時,在授信時,探索建立符合擔保公司經營管理實際的評信授信體系。二是認真審查擔保公司披露的擔保額度是否全面,擔保額度是否超過擔保公司注冊資本的一定倍數,風險補償機制是否健全。三是注意防範借款人與擔保公司聯合欺詐銀行產生的風險,考察擔保機構所設定的反擔保措施是否完備。對於擔保機構所出具的受擔保企業的評估報告,銀行還需派人對借款企業進行調查等。

三、道德風險
1)道德風險的概念
道德風險是委託人與代理人簽約後,在履行過程中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具有信息優勢的一方有可能為實現其自身利益最大化,採取不利於他人的行動,侵佔他人的利益,從而造成他人損失的可能性。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著多層次和多方面的委託代理關系,因此由於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道德風險在商業銀行的經營過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和客觀存在。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仍然是信貸業務,信貸業務的道德風險問題也成為近年來商業銀
行風險防範的研究重點。
2)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信貸過程中道德風險層次及其表現形式
根據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管理體制和操作流程,道德風險主要存在於以下三個層次,並具體表
現為:
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決策層的道德風險:目前商業銀行信貸的決策層主要是各級行的領導和信貸審批人員。在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產權體制下,進行信貸決策的個人大多不擁有與其職權相適應的產權,事實上並無足夠的經濟能力對決策結果負責,或者只負有微不足道的責任,而且在目前的我國商業銀行內部管理機制下,決策人員對信貸所創造的風險和收益所承擔的責權利也是不對等的,這是決策層存在道德風險的根本原因,具體表現在決策行為的非市場化,對高級管理層的約束力軟化,對違規行為反應遲鈍等等。
商業銀行管理層的道德風險:商業銀行的管理層主要指各級管理行的信貸業務管理人員。決策層的道德風險增加了管理層的道德風險,如表達意見不是從實際出發而是「迎合上意」,利益目標短期化,在決策層對管理層的約束力軟化的情況下,不同形式的越權經營,對下級違規行為反應麻木甚至默許,賬外經營,操縱會計報表,人為調整統計數據,報喜不報憂等等。
商業銀行經營層的道德風險:商業銀行的經營層是指信貸業務的直接經辦人員。他們是信息的收集者,是微觀信息量最豐富的層次,由於其獲取的微觀信息量最大,當管理層的監督不到位時,成為商業銀行內部道德風險發生頻率最高的層次。如工作人員利用制度漏洞,高素質人員利用電腦作案,信貸及不良資產管理人員刪除不利信息或提供不實信息誤導管理層等等。
3)我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產生道德風險行為的防範對策
由於我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產生道德風險問題的原因復雜,影響因素較多,因此,要有效防範道德風險就必須內外部、制度和人及產生道德風險的各層次進行綜合防範。
首先,建立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應該說國內商業銀行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作為我國商業銀行主體的國有商業銀行仍然沒有完全擺脫政企不分的局面,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股東作用仍然有限,產權不清、內部人控制等問題難以有效解決,股東大會及商業銀行內部監督系統還無法實現對決策層和高級管理層的有效制約。必須真正建立起商業銀行決策層以其自身權益對銀行的經營效果負責,經營者直接承受經營失敗的經濟責任的管理體制,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的道德風險控制才可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其次,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將我國商業銀行部門分散管理的風險管理方式變為流程管理和系統管理。根據商業銀行的日常經營管理行為將風險控制分為業務流程的風險控制與管理流程的風險控制進行分別的研究與設計。要在既定的組織結構下,加強各部門內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有效控制各項管理工作及工作流程中的風險,從而充分發揮內部控制體系在道德風險防範中的作用。
第三,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外部監督,可有效地降低商業銀行內部道德風險。充分發揮銀監會及銀行同業公會的作用,如建立金融從業人員信息庫,對不適合擔任商業銀行高級管理職務的人員信息予以充分披露,提高商業銀行獲取人力資源信息的能力;要求各商業銀行提高對違規經營責任人員處罰的透明度等等。同時也要明確監管部門的責任,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外部監督的及時有效。從而促使商業銀行在進行高級管理人員任用時不僅僅限於銀行監管部門的資格審查,而且從自身的風險控制角度自覺加強人事任用的審慎性,降低商業銀行信貸過程中管理層的道德風險。
第四,以法約束,加大對信貸人員從事道德風險行為的懲罰力度。
制訂嚴格執行剛性的法律制度對防範銀行信貸人員的道德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根據香港
《防止賄賂條例》第九條(香港法例第201 章) 規定,銀行信貸業務人員為本人或親屬接受客戶的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如金錢、禮物、職位、服務、優待等利益,從而在處理信貸業務中給予優待,即為違法,其最高刑罰是入獄7 年及罰款港幣50 萬元,同時將招致最高7 年的禁止擔任任何法團或公共機構管理人員職位或在任何專業中執業的處罰。通過嚴厲的刑罰,發揮了其在維護金融秩序中的巨大威懾作用,遏制了信貸業務人員的貪欲,使信貸業務人員不以身試法,防止了信貸業務中的道德風險行為。
第五,塑造誠信企業文化,建立廉潔高效的信貸人員隊伍。
企業文化是決定企業運作的核心模式和信念。健全的道德文化,是各級員工處理日常事務的決策基礎。如果各級信貸業務人員都能自發地維持高的道德標准,則銀行無須擔心違法活動的發生。通過建立誠信企業文化,加強對信貸人員的誠信管理。要經常留意各級信貸人員的行為,及早發現問題;要通過不同的人與客戶進行聯絡,防止其對信貸人員進行腐蝕;要通過內部投訴機制,舉報各種舞弊行為;要針對員工的具體情況,安排周密的培訓計劃,如經常開展案例分析,以案說法等防範教育,使信貸從業人員認識到風險,加深其對法律、監管規定、道德標準的認識,提高其對道德兩難問題的警覺性及處理有關問題的技巧。

③ 「信貸市場的道德風險」概念

Moral Hazard是指參與合同的一方所面臨的對方可能改變行為而損害到本方利益的風險。

例如,當泰國、韓國向國際貨幣基金求援的時候,有人說,不應當輕易給予援助,否則會鼓勵道德風險。他們認為這些國家遭遇金融危機的原因是其金融體制不健全,為了追求高回報而沒有採取足夠的風險防範措施。如果給予援助,等到他們度過難關之後可能會更加傾向於高風險投資。如果投資成功,他們可能獲得很高利潤,如果投資失敗則要求國際救援。因此,他們主張,援助的前提條件是要求這些國家徹底改革金融體制。

另外一個例子。人們常常批評說,正是日本政府死保最大的20家銀行造成了金融業的道德風險。90年代初期,泡沫經濟崩潰,日本銀行系統出現了大量壞帳。由於日本最大的20家銀行規模龐大,日本政府擔心,一旦這些大銀行破產將震動國本,帶來更大的經濟和政治危機。日本政府不得不給這些大銀行注入資金,輸血搶救。結果,這些大銀行有持無恐,為了擺脫困境,更傾向於高風險、高回報投資。在亞洲金融風暴中,許多日本企業在東南亞的投資損失慘重,給日本金融體系帶來極大困難。這些銀行本應為自己的經營失誤承擔責任,可是,由於日本政府的干預,金融危機的後果被轉嫁給了全體國民。日本經濟在泥淖中掙扎了12年,到今天還沒有起色。

在討論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時候,有人認為,如果儲戶有了存款保險,他們就沒有動力來監管銀行。這也是一種道德風險。在研究企業制度的時候,有人提出來,由於企業經理們掌握有信息優勢,他們如果追求高風險、高回報投資,如果成功了經理可以得到豐厚的收入,如果失敗了,則由股東來承擔損失,這也叫做道德風險。

信貸市場的非對稱的信息直接或間接地造成這些道德風險。

④ 信貸風險的風險概述

信貸風險的類型可以從總體上劃分為市場性風險和非市場性風險兩類。市場性風險主要來自企業(借款人)的生產和銷售風險(即借款人在商品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由市場條件和生產技術等因素變動而引起的風險;非市場風險主要指自然和社會風險。自然風險是指由於自然因素使借款人蒙受經濟損失無法償還信貸本息的風險;社會風險是指由於個人或團體在社會上的行為引起的風險。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防範,主要是不良信貸的防範。工商銀行的信貸手冊里有一段名言:「我們收取的利息再高,也難以彌補信貸本金的損失! 」中國2002年全面實行信貸五級分類制度,該制度按信貸的風險程度,將銀行信貸資產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不良信貸主要指次級、可疑和損失類信貸。銀行信貸風險是指由於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在銀行的經營與管理過程中,實際收益結果與預期收益目標發生背離,有遭受資產損失的可能性。信貸風險是指借款企業因各種原因不能按時歸還信貸本息而使銀行資金遭受損失的可能性。銀行信貸業務中佔比重大的是信貸業務,信貸具有風險較高、收益突出的特點,對整個銀行的經營舉足輕重。因此,研究信貸風險意義重大。一般來說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具有以下特徵:
(一)客觀性
只要有信貸活動存在,信貸風險就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確切地說,無風險的信貸活動在現實的銀行業務工作中根本不存在。
(二)隱蔽性
信貸本身的不確定性損失很可能因信用特點而一直為其表象所掩蓋。
(三)擴散性。
信貸風險發生所造成銀行資金的損失,不僅影響銀行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更多是引起關聯的鏈式反映。
(四)可控性
指銀行依照一定的方法,制度可以對風險進行事前識別、預測,事中防範和事後化解。
商業銀行信貸的主要風險及對策
一、操作風險
1)操作風險的概念:入市承諾的兌現使得中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度不斷提高,本土商業銀行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這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基於本土商業銀行產權缺位、內部控制機制缺乏,流程設計失當等因素所造成的操作風險日益凸顯。
根據巴塞爾委員會在協議第段所給的定義,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及系統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
操作風險依據風險成因又可細分為兩類一類是操作失敗或失誤風險,包括人員風險、流程風險和技術風險等,另一類是操作策略風險,指在應對外部事件或外部環境時,如政治、稅收、監管、政府、社會、市場競爭等,由於採取了不適當的策略而導致損失的風險。前者主要與內部控制效率或管理質量有關,又稱為內部風險後者主要與外部事件有關,又稱為外部事件或外部依存風險。
2)操作風險管理對策及建議
解決操作風險的方法,根據新協議,主要有基本指針、標准法和內部模型法三種,核心是根據不同的風險權重配置資本。但對中國商業銀行來說,由於個人住房信貸操作風險數據收集困難和業務開展時間尚短,基本上無法採用統計法和信息模擬,操作風險的不可預測性在中國尤為突出,因此比較現實的做法是把防範操作風險的重點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強化流程的管理
1對現有流程進行檢查和梳理,杜絕可能存在的漏洞。中國各商業銀行雖然都設有法規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但沒有具體的操作風險管理部門,更談不上個人住房信貸的操作風險管理部門。在借款合同、借款流程上存在較多的漏洞,如果不及早進行糾正,將嚴重影響到業務的發展。
2對新開發的產品進行認真的分析和市場調研,避免盲目投入、無效投入和高風險投入。個人住房信貸業務的產品更新逐漸加快,各行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在還款方式、擔保方式、辦理方式等很多方面進行了大量創新,但這些創新是否經過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嚴格的操作風險審查,值得懷疑。據了解,中國的商業銀行在推出一個新的個人住房信貸產品前,很少進行精確的數據分析和預測,住往根據經驗和領導的主觀判斷,這既是由於資料庫尚未建立,也因為中國商業銀行對市場調研的不重視。應急手段的建立和完善。對檢查出來的漏洞和風險,應通過合理的手段進行規避和改正,盡量避免採用過急的手段和霸王條款進行處理。中國商業銀行在這點上做得還不夠,尤其是對提前還款的處理,銀行在理解到提前還款可能造成的損失後,採用立即加收違約金和限制提前還款的措施,因在借款合同中並無相應規定,造成了社會的強烈反響。
二規范嚴格制訂業務手冊
針對個人住房信貸的操作人員,應該有詳細的管理手冊。部分商業銀行有了類似的管理辦法、操作規范和實施細則,但還遠遠不夠。一本內容齊備的業務手冊是基層人員進行規范操作的必要條件。相當多的情況下,操作風險來源於操作人員對業務的不熟悉。這樣的操作手冊必須盡可能詳細,對每一個可能發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解釋和處理手冊的制定應特別注重對操作風險易發環節的設計與處理。
三資料庫的建立、管理和維護
部分商業銀行對資料庫的建立、管理和維護已經引起重視,並開始建立自己的個人住房信貸資料庫。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商業銀行還沒有認識到一個好的資料庫對業務發展的良好推動作用和在操作風險防範中能起到的指導作用。個人住房信貸的資料庫,並不僅僅是
個人信息的資料庫,它還應當包括提前還款、違約風險、操作風險等多方面的數據信息。沒有這些全面的數據信息,就無法通過數學模型對個人,住房信貸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也無法制訂出最終行之有效的政策。前危害很大的假按揭一個好的操作風險防範手段,是建立防範假按揭發生的資料庫,收集大量的案例進行統計分析,提取出高度相關的因素,方便在具體操作中對假按揭進行防範。但遺憾的是,雖然中國商業銀行遭遇到大量的假按揭,但類似的資料庫卻從來沒有建立過,直到現在,防範假按揭風險的唯一手段,也僅是通過信貸人員對開發商的靜態報表和項目情況的經驗判斷。
四加強人員管理,優化風險管理崗位設里
個人住房信貸業務的操作人員同公司業務的信貸人員有明顯的不同,他們既負責對項目的調查、審批,又負責對借款個人的調查、審批和手續辦理,也可能僅僅負責兩者中的一塊。所以,對操作人員的管理,是防範操作風險中最重要也是難度最大的一環。經驗數據表明,一旦有銀行內部職工的參與,操作風險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沒有優良的人才配備和科學的激勵機制,再完美的管理框架也是無法運作的。從市場發展的要求來看,商業銀行的發展是在風險與機會中不斷謀求平衡的過程。因此,在風險管理體系內建立「 風險經理制」,其職能宜確定為以效益為中心,以風險控制和防範為責任,在信貸審查、檢查和不良信貸的管理中將風險控制在更低點。
二、擔保風險
1)擔保風險
信貸擔保只是發放信貸的必要條件而不是發放信貸的充分條件。商業銀行對信貸擔保還存在一種錯誤認識,即過於看重信貸擔保的作用,認為只要有信貸擔保就可以發放信貸。信貸擔保只是分散了信貸風險,提供了一種補償功能,但它不能改變借款人的信用狀況,也不能保證足額償還信貸,因此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信貸風險。缺乏判斷抵押品評估機構評估資格和識別評估結論准確與否的標准。對於是由銀行還是由借款人聘用評估機構、聘用具有什麼資格的評估機構、如何考核評估機構的資信狀況、如何判定評估機構的評估結論是否准確等沒有明確要求。實際情況是評估機構基本上是由借款人聘用,支付評估費用,受聘的評估機構往往考慮借款人的要求,高估抵押物價值,銀行只要看到評估機構的評估報告後就予以認可,造成大多抵押物價值高估,銀行處置抵押物時,要麼抵押物有價無市,要麼清算價值大大低於賬面價值。另外也沒有判斷抵押物變現能力的標准。造成實際工作中無法判斷抵押物是否為市場所接受,接受程度如何。
2)擔保風險管理對策及建議
1)銀行必須健全保證人擔保制度,加強對保證人的風險審查,對其償債能力進行深入分析:一是從單個保證人出發,考核該保證人的保證能力,其財務狀況是否能夠承擔對外保證的數量,對外提供保證總額與其有形凈資產是否在合理的比例關系之內;二是從風險控制角度,把相互保證的保證人視作一組借款人,審查其信用集中情況,防範由於保證不充分而導致的風險過度集中;三是設定授信企業的擔保額度,嚴格限制超額企業的信貸准入。加強對保證人財務實力的分析。在分析保證人的財務實力時,首先要分析掌握保證人的財務狀況、現金流量、信用評級和或有負債的信息。其次,要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判斷保證人是否有履行其義務的能力,分析重點:一是保證人的或有負債情況,特別是保證人所提供的數量和金額;二是對外提供保證總額與保證人的有形凈資產是否在合理的比例關系之內。
2)加強對抵押物、質押物的分析。要按照Mark to Market的原則評估抵押物、質押物。對於抵押物,要考慮抵押物的可變現性和未來的清算價值;對於股票、股份和收費權來說,要考慮公司狀況和市場變化的影響,股票未來的價格變化,也要考慮學校、高速公路收費權的不確定性,以切實保護銀行的債權。
3)銀行應對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的資格和聲譽進行調查,內容包括:評估機構與借款人是否存在資金或其他利益關系;評估機構與借款人或與銀行內部人員之間的關系;評估機構使用的評估方法是否適用於評估項目,評估機構以往的評估結論是否符合實際情況等。
4)規范信用擔保機構。一是對於擔保公司要視同信貸客戶管理,經過統一授信確定其擔保額度。同時,在授信時,探索建立符合擔保公司經營管理實際的評信授信體系。二是認真審查擔保公司披露的擔保額度是否全面,擔保額度是否超過擔保公司注冊資本的一定倍數,風險補償機制是否健全。三是注意防範借款人與擔保公司聯合欺詐銀行產生的風險,考察擔保機構所設定的反擔保措施是否完備。對於擔保機構所出具的受擔保企業的評估報告,銀行還需派人對借款企業進行調查等。 1)道德風險的概念
道德風險是委託人與代理人簽約後,在履行過程中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具有信息優勢的一方有可能為實現其自身利益最大化,採取不利於他人的行動,侵佔他人的利益,從而造成他人損失的可能性。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著多層次和多方面的委託代理關系,因此由於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道德風險在商業銀行的經營過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和客觀存在。中國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仍然是信貸業務,信貸業務的道德風險問題也成為商業銀行風險防範的研究重點。
2)中國國有商業銀行信貸過程中道德風險層次及其表現形式
根據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管理體制和操作流程,道德風險主要存在於以下三個層次,並具體表現為:
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決策層的道德風險:商業銀行信貸的決策層主要是各級行的領導和信貸審批人員。在中國商業銀行的產權體制下,進行信貸決策的個人大多不擁有與其職權相適應的產權,事實上並無足夠的經濟能力對決策結果負責,或者只負有微不足道的責任,而且在中國商業銀行內部管理機制下,決策人員對信貸所創造的風險和收益所承擔的責權利也是不對等的,這是決策層存在道德風險的根本原因,具體表現在決策行為的非市場化,對高級管理層的約束力軟化,對違規行為反應遲鈍等等。
商業銀行管理層的道德風險:商業銀行的管理層主要指各級管理行的信貸業務管理人員。決策層的道德風險增加了管理層的道德風險,如表達意見不是從實際出發而是「迎合上意」,利益目標短期化,在決策層對管理層的約束力軟化的情況下,不同形式的越權經營,對下級違規行為反應麻木甚至默許,賬外經營,操縱會計報表,人為調整統計數據,報喜不報憂等等。
商業銀行經營層的道德風險:商業銀行的經營層是指信貸業務的直接經辦人員。他們是信息的收集者,是微觀信息量最豐富的層次,由於其獲取的微觀信息量最大,當管理層的監督不到位時,成為商業銀行內部道德風險發生頻率最高的層次。如工作人員利用制度漏洞,高素質人員利用電腦作案,信貸及不良資產管理人員刪除不利信息或提供不實信息誤導管理層等等。
3)中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產生道德風險行為的防範對策
由於中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產生道德風險問題的原因復雜,影響因素較多,因此,要有效防範道德風險就必須內外部、制度和人及產生道德風險的各層次進行綜合防範。
首先,建立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應該說國內商業銀行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作為中國商業銀行主體的國有商業銀行仍然沒有完全擺脫政企不分的局面,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股東作用仍然有限,產權不清、內部人控制等問題難以有效解決,股東大會及商業銀行內部監督系統還無法實現對決策層和高級管理層的有效制約。必須真正建立起商業銀行決策層以其自身權益對銀行的經營效果負責,經營者直接承受經營失敗的經濟責任的管理體制,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的道德風險控制才可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其次,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將中國商業銀行部門分散管理的風險管理方式變為流程管理和系統管理。根據商業銀行的日常經營管理行為將風險控制分為業務流程的風險控制與管理流程的風險控制進行分別的研究與設計。要在既定的組織結構下,加強各部門內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有效控制各項管理工作及工作流程中的風險,從而充分發揮內部控制體系在道德風險防範中的作用。
第三,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外部監督,可有效地降低商業銀行內部道德風險。充分發揮銀監會及銀行同業公會的作用,如建立金融從業人員信息庫,對不適合擔任商業銀行高級管理職務的人員信息予以充分披露,提高商業銀行獲取人力資源信息的能力;要求各商業銀行提高對違規經營責任人員處罰的透明度等等。同時也要明確監管部門的責任,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外部監督的及時有效。從而促使商業銀行在進行高級管理人員任用時不僅僅限於銀行監管部門的資格審查,而且從自身的風險控制角度自覺加強人事任用的審慎性,降低商業銀行信貸過程中管理層的道德風險。
第四,以法約束,加大對信貸人員從事道德風險行為的懲罰力度。
制訂嚴格執行剛性的法律制度對防範銀行信貸人員的道德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根據香港《防止賄賂條例》第九條(香港法例第201 章) 規定,銀行信貸業務人員為本人或親屬接受客戶的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如金錢、禮物、職位、服務、優待等利益,從而在處理信貸業務中給予優待,即為違法,其最高刑罰是入獄7 年及罰款港幣50 萬元,同時將招致最高7 年的禁止擔任任何法團或公共機構管理人員職位或在任何專業中執業的處罰。通過嚴厲的刑罰,發揮了其在維護金融秩序中的巨大威懾作用,遏制了信貸業務人員的貪欲,使信貸業務人員不以身試法,防止了信貸業務中的道德風險行為。
第五,塑造誠信企業文化,建立廉潔高效的信貸人員隊伍。
企業文化是決定企業運作的核心模式和信念。健全的道德文化,是各級員工處理日常事務的決策基礎。如果各級信貸業務人員都能自發地維持高的道德標准,則銀行無須擔心違法活動的發生。通過建立誠信企業文化,加強對信貸人員的誠信管理。要經常留意各級信貸人員的行為,及早發現問題;要通過不同的人與客戶進行聯絡,防止其對信貸人員進行腐蝕;要通過內部投訴機制,舉報各種舞弊行為;要針對員工的具體情況,安排周密的培訓計劃,如經常開展案例分析,以案說法等防範教育,使信貸從業人員認識到風險,加深其對法律、監管規定、道德標準的認識,提高其對道德兩難問題的警覺性及處理有關問題的技巧。

⑤ 以信貸市場為例,為什麼說金融危機是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激化的結果

好比有一人開了錢來櫃專源門放貸掙錢,姑且叫他黃老闆。有一一群苦工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就去找黃老闆借錢。本來應該是顧客是上帝的,但是上帝都沒錢也沒權,就變成了黃老闆的個人逆向選擇。看哪個苦工家妹子張的漂亮就放貸給誰。久了大家都知道,放貸與否不是看是不是能還上,而且看老闆的個人喜好。金融市場就出現了混亂。
但是呢錢櫃錢也是有限的,黃老闆借的人多了,庫內就沒有M了。市場上就產生了通貨膨脹、泡沫化。這是黃老闆就猶豫還借不借錢出去了。不借錢呢,自己掙不了錢。沒利潤,卻每個月還要交各種保護費啊、物業費啊、發工資啊啥的。漸漸的錢櫃也沒錢了。
苦工借不到錢,就沒錢去老動力市場求職、沒錢買房子消費、市場上提供的產品也越來越少。漸漸的雙方都沒錢了,誰對誰都沒信心。金融危機就出來了

⑥ 什麼是商業銀行信貸風險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表現形式如下:

一.信貸風險的類型可以從總體上劃分為非市場性風險和市場性風險兩類。

  1. 非市場風險主要指自然和社會風險。自然風險是指由於自然因素使借款人蒙受經濟損失無法償還信貸本息的風險;社會風險是指由於個人或團體在社會上的行為引起的風險;

  2. 市場性風險主要來自企業(借款人)的生產和銷售風險(即借款人在商品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由市場條件和生產技術等因素變動而引起的風險。

二.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防範, 主要是不良信貸的防範。

三.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產生的原因及防範的措施 :

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怪圈 我國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改革似乎形成這樣一個怪圈:放權讓利→內部 人控制→不良貸款巨額遞增→加強監管→信貸緊縮→產生新的不良資產,即我 國政府在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處於一種兩難境地包裝:既擔心過度監 管會造成信貸緊縮,又擔心權力過度下放會導致對內部人控制的失控,那麼,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國信貸管理體制改革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呢?其原因之一是國有商業銀行產權主體虛置。現代企業理論要求所有人和債 1 權人對經營者進行監督和約束,而國有銀行的所有權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代錶行使的,銀行的債權人主要是儲蓄的居民,經營權掌握在銀行經理。

⑦ 怎樣降低信貸風險措施

主要風險現況

分析信貸風險是加強信貸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信貸業務風險包括內部風險和外部風險,其中內部風險起主導作用,並決定外部風險。

(一) 內部風險

1、素質風險。是指因信貸人員個人素質原因導致的信貸風險,信貸人員個人素質包括業務素質和品德素質兩個方面。業務素質偏低的信貸員一般很難對一筆貸款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使貸款的風險增大;品德素質較差的信貸人員則容易導致以權謀私、以貸謀私的道德風險。

2、程序風險。信貸審批程序復雜往往使得貸款風險變得不易控制,有時甚至加大風險。

3、管理風險。貸後管理是信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貸後管理能否落實到位是貸款能否正常收回的關鍵。從現行管理機制看,貸後管理仍不同程度存在流於形式、走過場或不到位的現象,給貸款的安全回收帶來了一定的隱患。

4、政策風險。每一種信貸業務的開辦和發展都以相應的信貸政策作為前提,但在現實中,信貸業務有時很難與信貸政策變化相適應。

(二) 外部風險

1、經營風險。對於借款人來說,一旦貸款到手,主動權就轉移到借款人這邊,貸款使用和歸還主要由借款人把握,貸款人既不能參與借款人的經營管理,更不能幹預其經營決策。借款人經營上的風險將直接影響農信社貸款的安全,從而導致農信社貸款的風險。

2、中介風險。一些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為了眼前利益或某些不正當收益,會為借款人出具不真實的報告,隱瞞借款人的財務狀況問題。這種做法使農信社在不真實資料的誤導之下錯誤地發放貸款,造成較大的潛在風險。

3、行政風險。農信社作為非銀行性金融機構,雖然在人事、行政、業務上不受當地政府管理,但並不等於不受當地政府影響,有時受影響的程度還比較大。

4、誠信風險。借款人還貸意願與其法定代表的個人品德有關,還貸能力強的借款人還貸意願不一定強;還貸能力弱的借款人,還貸意願不一定差。

二、 當前信貸風險形成的原因

(一)歷史原因。由於歷史和體制的原因,農信社在長期經營中形成的不良貸款已成為難以化解的歷史包袱。由農行代為管理時,農信社成了農行的「小金庫」,人行代管時,又成為人行「自留地」。這些由過去政府行為造成的不良貸款幾乎占不良貸款總額的三分之一,至今落實債務難,收回更難,已基本形成損失。

(二)管理體制的原因。農信社自1994年和農行脫鉤以來,雖然一直不停地進行改革,但總也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產權制度不明晰,管理體制相對落後,缺乏應有的自我約束機制和風險防範機制,導致信貸資產管理成了「良心帳」,違規現象屢禁不止,無法適應現代金融企業的需要。特別是近幾年,銀監部門對信用社的風險等級進行評定,好多信用社成為高風險社或資不抵債社,為增加利潤,甩掉帽子,很多信用社以存貸規模的擴大來掩蓋信用社的風險,通過貸款規模的擴張稀釋不良資產,重經營、輕管理,重規模、輕質量,重增量、輕存量,對到逾期貸款進行借新還舊,甚至以貸收息。表面上看降低了不良貸款佔比,但不良貸款總額並未取得實際下降,且在社會上形成了極壞的負面影響,致使一部分貸戶形成攀比意識,沒有還款意識,甚至不願還款。

(三)道德風險嚴重。一是人員素質低下引發的道德風險。由於信用社從業人員多為近親繁殖,素質相對較低,缺乏良好的職業素養,又沒有相應的監督制約機制,因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而引發的信貸風險愈演愈烈,成為農信社信貸資金的最大風險之一。二是信貸人員暗箱操作引發的道德風險。在業務操作中,信貸人員不按規章制度辦事,放款的隨意性大,關系貸款、人情貸款嚴重;有的信貸人員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吃、拿、卡、要現象嚴重,導致「老實人貸不到款,貸到款的不是好人」的現象,一大批信譽不好、人品低劣的人成為信用社的「黃金客戶」;還有的信貸人員和貸戶相互勾結,沆瀣一氣,和貸戶通風報信,致使貸款形成損失。三是用人不善引發的道德風險。信用社在選人用人上,缺乏科學考評機制,任人唯親、任人唯錢、任人唯權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善於鑽營的所謂「能人」走上了信用社的領導崗位。這些人將信用社的資金作為自己的「自留地」,放款隨意,熱衷於發放人情貸款、關系貸款、大額貸款。為了逃避上級部門的監管,違規操作,主要表現為化整為零貸款、冒名貸款,更有甚者,用假名字、假身份證發放貸款,真正的借款人一個字都沒有簽,一旦貸款形成風險,無法維權。

(四)信貸風險防範機制不健全。一是貸款的「三查」流於形式,貸前調查缺乏科學全面的調查論證,信貸人員有時單憑貸款人口頭陳述就草率做出決定,貸時審查有的其實就是社領導說了算,審貸小組形同虛設,貸後檢查更是流於形式,僅填制檔案時在貸後跟蹤表上簽個字了事,貸款放了以後,再無人過問。二是貸款擔保抵押徒有虛名。無效抵押、抵押不足值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保證貸款實行夫妻互保、父子互保,聯保貸款實行父親貸款,兒子及妻子擔保或貸款人互相擔保等形式,純粹逃避上級部門檢查,起不到一點保證的作用。有些抵押品不辦理抵押登記、造成重復多頭抵押,形成不應有的貸款風險。四是責任追究不到位。對信貸資金造成損失的責任人,信用社沒有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和損失賠罰制度,對那些給信用社資金造成巨額損失的責任人,上級管理部門不願或不敢把他交到經偵部門或司法部門,內部處理最多給予下崗收貸或開除留用的處分。還有的領導指使或授意下屬人員發放違規違紀貸款嚴重,造成大批貸款損失,一走了之,責任得不到追究,形成惡性循環。違法成本過低,無法形成有效的行業自律和他律機制,導致信貸人員有一種僥幸心理和攀比心理,形不成威懾機制。

(五)法制觀念淡漠。部分信貸人員素質低下,不學法、不知法、不懂法。有的信貸員在發放貸款時,不知道如何防範風險,對抵押物不評估、不登記,或者抵押物不具備抵押資格,形成無效抵押,在發生風險時,無法優先受償;有的在辦理質押貸款時,不扣留質物,不辦理質押登記轉移手續,或擅自把質物退還本人,形成無效質押;有的發放冒名貸款、假名貸款不認為是犯法,而認為不過是貸款違規……;清收過程中,不知道該如何維護信用社的債權,常常因貸款喪失訴訟時效而無法維權;等等現象體現出信貸人員法制觀念淡漠的本質。

三、 商業銀行加強信貸風險管理的對策

(一)強化信貸人員的業務素質

業務要發展,人才是關鍵。由於今天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新知識、新技能、新方法日新月異,這對信貸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農信社正處在改革的關鍵期和歷史轉型期,抓好員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必須把對員工的思想教育當成一項長期的重要的工作來抓,深入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警示教育等,切實增強員工愛崗敬業和遵紀守法意識,為農信社潛在的道德風險和人為風險上一把「安全鎖」。農信社應把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作為重點,把一批業務素質、管理水平、職業素養較高的人充實到信貸隊伍中去,加大對員工的教育培訓力度,特別是加大法律知識的教育培訓力度,使員工學法、知法、守法,增強遵章守規意識,實現依法合規經營,弱化「道德風險」,防範經濟案件的發生。因此,不僅要抓好崗前培訓,而且更要抓好在崗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也不能片面地理解為學歷教育「拿本本」,重點應加強法律法規及具體操作規程的培訓和學習。對基層一線的信貸從業人員,以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為主,教他們具體怎麼辦,包括:調查報告怎麼寫、項目貸款合不合格的標准及條件是什麼、如何評定企業的信用等級、貸後檢查的內容以及風險評估等。

(二)規范信貸操作流程

規范的信貸業務操作制度一般包括貸前調查、貸款審批和貸後管理三個部分。在發放貸款時,要嚴格執行《擔保法》、《貸款通則》、《物權法》等法律法規,堅持貸款的「三查」制度,保證信貸業務高速度、高效益、高質量發展。貸前調查突出一個「准」字,信貸員對借款人的資信、貸款項目、抵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等做全面調查,嚴格審查擔保人、擔保公司的擔保資格和抵押物的變現能力,做到情況真實,數字准確,責任明確,從源頭上防範貸款風險;貸中審查突出一個「穩」字,貸款審批要嚴格按照審貸分離的原則,經貸審會研究後發放,貸審會要充分發揮審貸職責,每個成員都要實事求是地發表貸與不貸地意見,決不能只看領導的眼色,違心地發表意見,對貸款發放不符合規定要求或手續不全的堅決拒批,堅決杜絕人情放款和行政意見放款;貸後檢查突出一個「狠」字,要強化貸後管理,貸款發放後,信貸員要勤跟蹤監督,發現風險苗頭立即強制收回貸款。同時要大力開展陽光信貸工程,發放貸款陽光操作,逐筆公示,堅決杜絕一個人說了算。

(三)建立科學快速的信貸風險識別預警機制

建立科學的信貸風險預警體系,有助於改變傳統管理模式下風險判斷表面化和風險反應滯後的狀況,加強信貸風險搜索的系統性和准確性,提高信貸風險分析的技術含量。一是要拓寬信息來源的渠道,改變單一依靠貸款企業報送報表獲取信息的做法,廣泛收集有關行及相關企業的企業法人代表個人資料,企業的信用狀況及有無違約記錄,企業的償債能力、成長能力、盈利能力,生產經營狀況、資金營運狀況、企業財務管理狀況及有無違紀記錄,企業經營水平及市場發展前景等資料,並及時進行分析和評價,從而獲取足夠的信息,才能對企業實行有效監測,防範信貸風險。二是發揮信用社同業工會的作用,及時互通信息,共同防範企業利用信用社之間的競爭,採取欺騙的行為。三是加強與財政、審計、稅務等政府職能部門的聯系,及時了解和掌握政府職能部門對企業(或企業法人代表)監督檢查中的信息和資料,再將資料進行分析和判斷,及時發現有可能要出現的風險,並提出防範措施,做好防範工作。

(四) 開展科學的貸款組合管理

投資多樣化和分散化可以減少各種貸款的相關性,使風險貸款組合的總風險最小。最常用的方式是放款數量分散化和授信對象多樣化,即農信社應盡量避免大額貸款,增加小額貸款,從而把貸款給更多的人。依據概率分析的結果,分散貸款的平均值越接近平均值,風險的可能性越小。

⑧ 信貸風險的類型有哪些

1、操作風險

入市承諾的兌現使得中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度不斷提高,本土商業銀行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這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基於本土商業銀行產權缺位、內部控制機制缺乏,流程設計失當等因素所造成的操作風險日益凸顯。

2、擔保風險

信貸擔保只是發放信貸的必要條件而不是發放信貸的充分條件。商業銀行對信貸擔保還存在一種錯誤認識,即過於看重信貸擔保的作用,認為只要有信貸擔保就可以發放信貸。

信貸擔保只是分散了信貸風險,提供了一種補償功能,但它不能改變借款人的信用狀況,也不能保證足額償還信貸,因此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信貸風險。

3、道德風險的概念

道德風險是委託人與代理人簽約後,在履行過程中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具有信息優勢的一方有可能為實現其自身利益最大化,採取不利於他人的行動,侵佔他人的利益,從而造成他人損失的可能性。

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著多層次和多方面的委託代理關系,因此由於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道德風險在商業銀行的經營過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和客觀存在。中國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仍然是信貸業務,信貸業務的道德風險問題也成為商業銀行風險防範的研究重點。

(8)信貸道德風險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小微信貸的貸前風控包含以下三個步驟:申請准入及預判、上門查看並收集信息和整合信息形成初判。

申請准入及預判是指和客戶初次接觸,申請准入分兩步走:首先,和客戶介紹機構的信貸基本政策,包括產品五大要素、信用記錄要求和其他禁止性要求,看客戶是否能夠同意,同時了解客戶的需求,看是否與機構政策相匹配,相互明確合作的基礎條件。

其次,了解客戶是干什麼行業的?要多少錢?貸款是干什麼的?確保客戶是正當經營、用途和需求。這些條件滿足了,基本上可以給予准入。

⑨ 如何防範信貸道德風險

先通過查證信的方式,了解借款人,在和借款人當面聊天以及通過他身邊的人了解他的人品,等等問題,就可以判斷其怎麼樣?

⑩ 如何解決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中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

發送信號 (比如可以簽訂合約.提升機會成本(比如高水平工資,可以將保險當作一種附帶利益,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建立信譽

熱點內容
行政法規的三種命名方式 發布:2024-09-20 00:30:30 瀏覽:521
2016合同法pdf 發布:2024-09-19 22:42:11 瀏覽:606
建發集團法律顧問年薪 發布:2024-09-19 22:24:40 瀏覽:409
反對永居條例 發布:2024-09-19 21:41:27 瀏覽:602
民法315 發布:2024-09-19 21:33:56 瀏覽:483
刑法的根基與哲學 發布:2024-09-19 20:59:19 瀏覽:462
潮州基層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09-19 20:45:47 瀏覽:552
蘋果售後條例 發布:2024-09-19 19:51:38 瀏覽:510
合同法第211條規定是什麼 發布:2024-09-19 19:15:50 瀏覽:488
不能成為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事 發布:2024-09-19 16:35:44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