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聽證會

立法聽證會

發布時間: 2020-12-18 01:35:32

A. 立法聽證會的必要條件

聽證會是社會化監督的一部分,聽證會是審批環節的附加或前提附加物

所以其是回審批環節中的一環,聽證答員是否參加都無所謂,但是審批申請方必須參加,不然就會被聽證會斃掉,直接導致後續審批終結

舉2個教簡單的例子,第一是居民區開飯店,因為有油煙,那麼在食品衛生許可證下放之前,必須要有30名居民代表組成聽證會表決是否同意,聽證會上飯店老闆就要承諾,我會裝多少多少設備來解決掉油煙,並出示發票和產品說明書,只要有1個代表否決,那麼飯店就開不成

第二是密集居住區的空地上建新大樓,可能會造成其他大樓的採光困難,如果聽證失敗,就不能造起來

B. 立法聽證會的舉行體現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1、立法聽證會的舉行,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性質,說明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廣泛性和專真實性的特點,表明人民享有屬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2、立法聽證會的舉行,尊重和保護了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表達權,體現了公民可以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3、立法聽證會的舉行,有助於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有利於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有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4、立法聽證會的舉行,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進步,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發展。

C. 什麼是聽證會

聽證會起源於英美,是一種把司法審判的模式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的制度。專聽證會模擬司法審判,由意見屬相反的雙方互相辯論,其結果通常對最後的處理有拘束力。在中國,除了行政程序中有聽證制度外,立法中也有聽證制度,已經有多個地方的人大在制定地方性法規時進行了聽證。
聽證會是一個新生事物,因此有必要明確它的含義。聽證會有幾層意思:第一,立法聽證是由誰來聽?示範稿規定是由立法機關的主體來聽證,不是工作人員來聽證。第二,聽證會聽什麼?既包括對與立法有關的客觀事實的描述和反映,又包括聽證陳述人從自身出發提出的包含個人價值取向的主觀意見;第三,聽證會與其他聽取意見的方式,如座談會、論證會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公開性,聽證陳述人是從報名的公眾中產生的,而不是由會議的舉辦者在小范圍內邀請的,會議的舉行也是公開的,允許公眾旁聽,允許記者采訪和報道;第四,強調聽證會的作用,聽證會中獲取的信息和公眾意見,應當作為立法的重要依據。對聽證會中公眾反映強烈的、重要的意見,法案沒有採納的應當做出說明。

D. 某市人大法制委召開立法聽證會為何要按照上述原則確定聽證陳述人八下政治

人大法制委召開立法聽證會。
這是一種民主決策的體現。
它有利於聽證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E. 立法聽證會的舉行體現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主要體現了:

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立法聽專證會的舉行,體屬現了我國的國家性質,說明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的特點,表明人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②我國公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參與民主決策。材料中所述立法聽證會的舉行,尊重和保護了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表達權,體現了公民可以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③材料中所述立法聽證會的舉行,有助於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有利於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有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④材料中所述立法聽證會的舉行,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進步,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發展。

F. 立法聽證會上 政府官員需要發言嗎

不需要。
就修改個人所得稅法,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定於2005年9月27日在北京舉行關於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准聽證會。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中首次舉行立法聽證會。

立法聽證,是在法律規定的程序下,徵求意見的特別方式。我國《立法法》規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員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立法聽證,不是代替立法機關決策,而是徵求民意的一種方式。聽證的結果無非是兩種:一種是改變了立法機關原來的決定,另一種則是維持立法機關原來的決定。聽證人員的安排,直接影響著聽證的結果。此次
個人所得稅法修改聽證,安排了四個方面的陳述人,他們分別來自中央政府機關、工薪階層、全國總工會和地方財政稅務部門。無論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還是地方財政或者稅務部門的代表,都代表著政府的意見。事實上,這些人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他們屬於工薪階層,是國家的納稅人,而另一方面他們又是收稅人,是國家的代表。這些人在聽證會上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如果他們代表工薪階層發表意見,由於他們大部分集中在首都北京或者大型城市,那麼,其局限性顯而易見。根據聽證會組織者的安排,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代表可能僅僅介紹草案起草的情況,與其這樣,不如事先將他們的意見整理成書面材料,印發給各位代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負責同志不再佔用發言時間和出席代表名額。

考慮到個人所得稅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稅,聽證會的組織者安排了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省、自治區財政或者稅務部門的代表3人,直轄市財政或者稅務部門的代表1人,代表地方政府發表意見。作為全國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安排中已經充分考慮到了各個地方的代表名額分配問題,在聽證會上最好不要邀請地方政府官員特別是財政或者稅務部門的代表參加。按照人民主權原則,在涉及到財產分配的問題時,最好由選民或者納稅人直接參與決策,而不應當考慮地方政府部門的利益。因為從本質上來說,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直接關繫到納稅人個人財產的分配問題,盡管中央和地方之間存在著稅收比例分配問題,但這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完善憲法或者制定專門的法律加以解決。換句話說,個人所得稅法主要涉及到國家與公民之間的財產分配問題,地方政府不應參與其中。當個人稅收法律關系確定之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完全可以通過再次立法或者財政轉移支付的方式,解決彼此的分歧和矛盾。地方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參與討論個人所得稅法中起征點的問題,似乎是將不同的問題混淆在一起,容易轉移視線,增加立法聽證的復雜性。
眾所周知,全國總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組織,廣大的工薪收入者都是工會會員。但是,工會組織是一種政治或者社會性組織。在涉及到公民基本權利問題時,工會組織不能越俎代庖。誠然,個人所得稅的增加或者減少,涉及到工會成員的基本權利。不過在討論公民基本納稅義務的時候,作為政治和社會性組織的工會最好不要參與其中,因為工會的代表同時也屬於工薪階層,在聽證會上工會代表同樣會出現身份混同的問題。事實上,全國總工會不可能代表全國的工薪階層拿出具體的立法方案,如果那樣的話,個人所得稅法修改中的立法聽證也就不需要了。
在立法機關,沒有政府的意志,沒有地方部門的意見,只有全國選民的意見。直接在全國「年滿18周歲,有工資、薪金收入的公民」中選舉陳述人,並且「由聽證會按照東、中、西部地區都有適當名額,工薪收入較高的、較低的行業、職業都有適當名額,代表不同觀點的各方都有適當名額的原則,在申請報名的人員中選擇確定」聽證會的陳述人,更有利於廣納善言,制定科學的法律。

G. 立法聽證會屬於民主決策還是民主監督

民主決策,公民直接參與決策有四種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立法聽證會便是社會聽證制度體現。聽證於民是為了決策利民。

H. 《立法法》哪些條款規定了立法主體可以採取聽證會的方式聽取意見

《立法法》
第三十六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員會、回有關的專門委員答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法律案有關問題專業性較強,需要進行可行性評價的,應當召開論證會,聽取有關專家、部門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方面的意見。論證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法律案有關問題存在重大意見分歧或者涉及利益關系重大調整,需要進行聽證的,應當召開聽證會,聽取有關基層和群體代表、部門、人民團體、專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有關方面的意見。聽證情況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
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將法律草案發送相關領域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及有關部門、組織和專家徵求意見。
第六十七條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行政法規草案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除外。

I. 聽證會怎麼開

什麼是聽證會?」:從字面上講,聽證會就是聽取意見、證明是否正確合理合法的會議。聽證會起源於英美,從司法領域引入到立法、行政領域。我國現在的聽證會制度又與國外有所不同:主要是在行政、立法領域實行聽證制度。
2、(1)關於立法聽證:2000年3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首次將立法聽證引入立法程序: 第五條:「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第五十八條:「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所謂的立法聽證:是指立法機關採取會議形式,就某項社會問題是否需要立法、或者在立法過程中就草案內容是否合理、可行,公開地、直接地聽取公眾意見的程序制度。如:最近舉行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有關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准舉行立法聽證會。
(2)關於行政聽證:主要規定在《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中,是為了保證行政程序公開、民主、公正而設立的程序:《行政處罰法》第五章行政處罰的決定第三節聽證程序 第四十二條:「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聽證依照以下程序組織:
(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後三日內提出;
(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三)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
(四)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迴避;
(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代理;
(六)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
(七)聽證應當製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後簽字或者蓋章。
當事人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有異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三條:「聽證結束後,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決定。」 《行政許可法》第四章 行政許可的實施程序 第四節 聽證 第四十六條:「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實施行政許可應當聽證的事項,或者行政機關認為需要聽證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許可事項,行政機關應當向社會公告,並舉行聽證。」 第四十七條 :「行政許可直接涉及申請人與他人之間重大利益關系的,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許可決定前,應當告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享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在被告知聽證權利之日起五日內提出聽證申請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二十日內組織聽證。」 不同的是:《行政許可法》要求「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聽證筆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而《行政處罰法》則未做此要求。 3、「法律角度講這樣的會議和別的會議有什麼不同」: 從法律角度來看,與座談會、論證會相比,聽證會具有法定性、程序性、透明度高、參與人員更廣泛的特點,表現在:舉行聽證會的時間、地點、內容一般要事先向社會公布,允許公民報名參加,允許公民旁聽和新聞媒體采訪報道;聽證會要有不同意見甚至反對意見,要進行激烈公開辯論;聽證前一般都要規定聽證參加人和旁聽人的組成及權利,並對聽證內容、方式、聽證報告書等作出規定等。 聽證會制度追求和體現的是民主、公正、客觀,這是它與其他形式的會議的根本不同之處。雖然我國現階段的聽證制度還很不完善,如參加聽證會的人員范圍有限、透明度不夠、聽證會的拘束力較低等,致使聽證經常流於形式,人民滿意度不高,但能夠舉行聽證,畢竟是在民主的進程中又邁進了一步,期待聽證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吧。

J. 舉行個人所得稅立法聽證會有何重要意義

為了使立法機關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意見和實際情況,我國的立法法明確規定:「列入常務專委員會會議議屬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員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歷來非常重視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以往聽取意見的主要方式,一是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較大的市、中央有關部門、有關教學研究機構等徵求書面意見,二是邀請有關方面人士召開座談會徵求意見,三是將一些法律草案在報紙上發布,向全社會徵求意見。這次舉行立法聽證會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的又一種重要方式,是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增加立法工作透明度,推進立法民主的一項重大舉措,對於擴大公民的立法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熱點內容
道德經全文pdf 發布:2025-01-10 20:19:12 瀏覽:210
中政律師 發布:2025-01-10 19:29:49 瀏覽:247
民法59條 發布:2025-01-10 19:24:10 瀏覽:850
民法典有幾個編 發布:2025-01-10 19:19:47 瀏覽:134
法院延期開庭申請書 發布:2025-01-10 18:27:13 瀏覽:688
法學專業實習日誌 發布:2025-01-10 18:20:31 瀏覽:726
法律法規和規章三者的區別 發布:2025-01-10 17:27:28 瀏覽:79
自考經濟法分章試題 發布:2025-01-10 17:26:46 瀏覽:416
奴隸制社會軍事經濟法的特點 發布:2025-01-10 17:26:43 瀏覽:706
16歲具備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1-10 17:05:58 瀏覽: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