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素養
⑴ 如何提高全民法治素養
您好,一是普法內容貼近民生,探索「按需普法」。繼續堅持需求引領,及時更新普法內容,按需調整普法范圍,提高普法的針對性、方向性、影響力。繼續探索制定法治需求收集、分析機制,拓展群眾法律需求調查的范圍和渠道,了解群眾的法治需求。在南通政府門戶網站開展全市性的法治需求征詢活動,通過南通普法網、普法微博、普法微信等開設常態化法治需求調研欄目(板塊),繼續依託《崇法報》、《法潤江海報》開展群眾意見建議收集活動。繼續緊抓特殊時期和特殊人群法治宣傳教育,法治宣傳教育內容緊密結合糾紛調解、綜合治理、專項整治、特殊人群管理等各項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繼續依據經濟發展需求,結合陸海統籌、「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發展戰略,組織法律宣講團、法律服務團提供法律宣講、法律咨詢,切實提高法治宣傳服務經濟發展的實效性。普法內容緊緊圍繞宣傳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突出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緊密聯系與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培育法治理念、塑造法治信仰、弘揚法治精神,在全社會營造積極學法、自覺守法、正確用法的良好氛圍。
二是落實普法責任,探索「社會普法」。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誰執法、誰普法」精神,完善普法工作考核、督辦、追究等配套制度,推動執法部門法治宣傳責任的落實。制定下發《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單位職責》,進一步發揮宣傳、組織、文化、教育等部門和人民團體在普法教育中的職能作用。探索推行「普法日歷」和法治宣傳提示函制度,建立普法資源整合、統籌配置、經驗推廣等合作發展機制。藉助12348協調平台,發動全市律師、公證員、人民調解員等法律工作者參與法治宣傳,並使法治宣傳有效融入法律服務、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實現司法行政內部資源普法功能一體化。進一步貫徹落實市委《關於推進依法治市的實施意見》要求,引導、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法治宣傳,積極培育民間法治宣傳組織和團體,市、縣(市、區)分別建立法治宣傳志願者支隊和分隊,依託省普法志願者系統和南通市江海志願者服務平台,發布、開展各類志願普法活動。加大法治宣傳市場化運作及合作力度,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法治效益的有機統一。充分挖掘南通籍「中國好人」群體中的普法資源,探索建立「中國好人」普法微聯盟,參與各類法治宣傳活動。繼續發揮「名嘴普法」的品牌效應和親民效果,組織「江海普法名嘴」宣講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及法律法規、收集群眾需求、反映意見建議等。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⑵ 什麼是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試述二者的關系
1、道德素質,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內在基礎,此外還有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等許多,都是把一個特定的范圍詞加在「素質」之前,從而確定所指素質的范圍或方向。
2、法律素養指法律知識,即知道法律相關的規定;法律意識、法律觀念,即對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識,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履行法律的判決;用法能力,即個人將法律知識與法律意識內化後運用在生活實踐中行為的體現。
3、關系:一個人的法律素養如何,是通過其掌握、運用法律知識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識表現出來的。法律知識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現行法律條文中關於法律規則的知識;二是法律學問中關於原理的知識,即所謂的法理知識。
(2)法治素養擴展閱讀:
人的道德素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因素之一, 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讓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道德的因素在其中起著重要而關鍵的作用。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道德素質在人的整體素質中的關鍵地位。
以及對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性。社會發展需要人們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遠大的理想抱負,這是調節個人的行為、處理個人與他人和社會關系的必需,沒有人的道德素質,就沒有社會和諧。
⑶ 如何提高公民的法治素養八下政治
提高公民的政治素養,應該讓公民積極的參與政治,並且要堅持依法有序的參與。並且遵循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個人和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和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⑷ 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
1、要加強理論學習,特別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專個代表」重要屬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要進行全面深入的學習,以此來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只有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去學習思想道德,正確對待不良之風,做到勇於改正自己的不良之風,提高自身道德素質。
3、要掌握其基本理論和觀點,而且還要注重運用這些觀點,分析認識現實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在比較與鑒別中學習。在實踐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法治素養。
4、只有加強自我修養,努力成才,把自己造就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要加強自我修養,是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必然要求。
5、應當分得清先與後,該先的一馬當先,該後的甘居最後。先進性最重要的特點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群眾的前列,帶領群眾。
⑸ 公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提升法律素養
1、端正指導思想。提高公民法律素質的指導思想,應認真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結合以德治國,以學習憲法和法律法規為前提,以增強法律意識為核心,以提高法律能力為著眼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2、堅持以民為本。提高公民法律素質要以讓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准則,大力倡導「遵章循律、誠實守信、維權扶正、依法辦事、民主參與」的基本法律規范要求。
3、抓住重中之重。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領導幹部的帶頭作用、示範作用、主導作用十分重要。法律素質是領導幹部任職資格的必備條件。必然的發展趨勢是在新的歷史時期,領導幹部不具備相應的法律素質,將喪失領導資格。
4、深化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質,教育是基礎。按照「四五」普法的總體部署,通過不斷推進家庭教育、緊緊抓住學校教育、著力鞏固在崗教育、突出加強社會教育,促使公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化。
5、讓法律進基層。讓法律進基層定位是,在黨委的領導下,有關部門按照法制宣傳和法律服務的職能要求,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在基層深入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為廣大公民提供全方位的法治服務。
6、營造法治氛圍。大眾傳媒和文學藝術,對提高公民法律素質有著特殊的號召力、凝聚力、說服力,鞏固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7、體制機製法制並重。必須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把提倡與反對、引導與約束、鼓勵與鞭笞結合起來,通過嚴格的管理,扶持守法護法行為,抵制違法現象,懲治犯罪行為,促進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的社會風氣和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氛圍的形成、鞏固和發展。
(5)法治素養擴展閱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全民普法開展以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蓬勃發展,公民法律素質也不斷提高。公民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明顯增強,學法、用法、守法、護法的觀念和習慣逐步養成;各級領導幹部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制觀念,促進了領導方式、工作方式的轉變;
司法和執法人員的專業素質不斷提高,促進了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青少年法律素質的養成不斷取得成果;經營管理人員法制觀念逐步增強,依法經營管理已成為共識。
但是,不能不看到,公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及公務員的法律素質與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門乃至領導幹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以及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等現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群眾的學法積極性,等等。
這些問題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必然會影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建設進程。提高公民法律素質是一項長期而緊迫的任務。面對新形勢,必須抓住有利時機,積極探索規律,採取有效措施,努力使公民法律素質一個新的提高。
⑹ 大學生如何提升法治素養思修
大學生如何培養法制思維:
1、法治知識概念比法律知識概念的內涵更深刻、外延更廣泛。因此,要培育和養成新時代大學生核心法治素養,就要對大學生進行普法和法治宣傳教育,使大學生的法律知識不斷更新,還要擴展其法治知識儲備、豐富其法治知識結構。
2、一要認識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理論體系、發展規律和實踐經驗;二要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憲法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三要熟悉和掌握大學生應當遵循的有關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識,特別是與自身專業和未來職業實踐需要相關的法律知識。
3、健全的法治意識,是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精神要素。對於新時代大學生而言,健全法治意識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增強尊崇憲法、尊崇法律的法治意識,樹立憲法至上的法治觀念;二要增強規則意識,明確守法守規是每一個法治國家中公民的基本意識,堅持依法辦事。
4、三要增強程序意識,明確「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學會依靠程序辦事,遵循程序要求,形成程序觀念;四要增強平等意識,自覺維護和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上沒有特權」,堅持公平正義;五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維權、護權,尊重和保障他人的權利,自覺維護自身的權利,以法律為武器自覺與任何侵權和不法行為作斗爭。
(6)法治素養擴展閱讀:
嚴謹的法治思維,是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思維能力要求。法治思維是現代國家治理應當確立的基本思維模式。大學生是新時代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學會和運用法治思維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思維能力。
法治思維模式,就是運用法律的思維,是依靠法治本身固有的運行特性和對法治的信念來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法治思維與道德思維、政治思維、經濟思維、行政思維等思維模式的本質區別是,在治國理政、社會治理和行為方式上,它更側重於對法律規則和法律手段的運用與重視,強調法律的權威、依法行動和依法辦事。
大學生樹立法治思維,就是要樹立權力服從於法律的權力思維、理性平等的權利思維、依法辦事的程序思維、自覺主動的法律責任思維,提高對法治的踐行能力和運用能力。
⑺ 青少年如何學法 遵法 涵養法治素養
這樣通過自身不斷的學習和我們全社會學校的不斷的教育
⑻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是什麼的結果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是通過高等教育的結果。
⑼ 如何提高自身的法治思維和法治素養
參考答案:
一是要培養法治思維理念。首先,要養成運用法治思維的習慣。要通過各種途徑,培養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理念,使其認識到什麼是法治思維,為什麼要運用法治思維,怎樣運用法治思維,使「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成為領導幹部的常用語,使法治思維成為領導幹部自發的一種心理需求,養成依法履職、依規辦事的習慣。其次,要重視法治思維的實踐運用。在遇到權力與權利沖突、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沖突時,要牢固樹立民本意識,主動運用權利本位、正當程序等法治理念和法律原則處理問題,堅持依法辦事,減少官民對抗,樹立領導幹部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再次,要把握多種思維方式的合理運用。正確處理好政治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與法治思維的相互關系,使決策既合法合規、又合情合理。
二是要提升法治思維能力。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的提升,首先在於法律知識水平的提高。要不斷創新教育培訓方法,完善領導幹部學法制度,建立健全學法的長效機制。在學習形式上,要通過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法制講座等形式,通過舉辦領導幹部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專題研討班,定期組織領導幹部參加專門法律知識輪訓和新法律法規專題培訓。在學習內容上,既要學習憲法、通用法律知識以及與履行職責相關的法律知識,又要重視法律原則、法治精神等法治思維能力方面的學習培養。
三是要考核依法履職水平。要像考核經濟指標一樣,把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決策納入對領導幹部的考核內容,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要通過鼓勵、獎勵、晉職、晉級等激勵機制,引導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重視提拔使用法治思維意識強、善於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優秀幹部;要按照有權就有責、濫權應擔責、侵權要賠償的要求,強化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對那些不依法辦事的領導幹部要嚴肅進行批評教育;對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權益帶來重大損失,並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領導幹部,要嚴格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⑽ 什麼是法治素養,是思維政治素質
法治素養和思維政治素養是有一定區別的,總的來說,思想政治素養的范圍更大,而法治素養只是思想政治素養的一個方面。
法治素養是指人們通過運用法治思維,依法維護權利與依法履行義務的素質、修養和能力,對於保證人們尊法守法用法有重要意義。
但不論怎樣,對於我們個人來說,無論是法治素養和思維政治素養都是我們必須不斷提高的,這是國家教育的核心要求之一,更是作為一個公民的基本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