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議會
1. 法國制憲會議,立法會議,國民議會的區別
制憲議會復實際上並沒有廢除王權制,但它頒布的人權宣言,確立人權、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財產權等資本主義的基本原則,但並沒有取消行會制度,沒有沒收或拍賣教會財產。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企圖勾結外國力量撲滅革命,中途被識破押回巴黎。廣大群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君主立憲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憲法》,召開立法會議,維護君主立憲制,反對革命繼續發展。 後來,第一、二等級和大資產階級的取得了妥協,但和佔法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沒有緩和,相反,人民在斗爭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推翻君主立憲派統治,逮捕路易十六國王。9月21日召開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法蘭西共和國。
2. 議會制度的立法過程
立法程序即一系列議會審議議案的規則。 1958年的憲法在保留主要的傳統做法的同時對立法程序進行了相當程度的修正和細化。 憲法39條明文規定只有政府和議會成員才有權提出立法動議。 政府立法動議由總理在徵求國家委員會並由總理委員會討論後提出。 前者是一個政府的咨詢機構, 它審查有關法律議案的合法性, 後者主要通過對議案的採納來體現政府的一致性 。提交議會審議的議案並不是單個政府官員提交的文本, 而是總體上反映了政府的態度。 一旦獲得總理委員會的通過, 議案就可提交國民會議或參議院中的任何一院審議, 但是財政立法除外, 因為根據憲法, 這類法律必須首先提交國民議會審議。
由國民代表或參議員提出的議案必須提交起草者所屬的議院審議。 憲法明文規定議員提出的議案不能威脅到公共財政的收支平衡, 否則, 它們將被宣布為無效的。
法律議案一旦被列入議事日程並公開,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 國會或參議院就可以著手工作。 首先, 議案由議會的六個委員會之一加以審查, 其方式可以是收集信息、意見, 召開聽政會, 對議案進行逐條的討論。 這一過程進行完時, 議會委員會對建議修改稿進行投票表決。 議會委員會的工作是相當重要的, 它可以使有關專家對相應問題給出意見或建議。
在委員會的工作結束後, 由政府提議將議案列入公開會議的優先審議的議事日程。 公開會議的辯論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一般性討論, 對法律議案的優、缺點進行綜合性的討論。 政府相關部門代表以及議會成員就議案的意義和價值發表意見。 在公開會議的第二階段, 議案被詳細的逐條審議, 任何修改意見, 無論是由委員會提出的或出自國會代表或參議員的動議而進行的討論, 都被提上議事日程。 憲法和兩院規章對議案條款和修改意見得到討論方式都有詳細的規定。 針對某一具體問題的討論隨響應的條款和修改意見稿被通過或否決而結束。 政府有權以威脅到國家財政平衡為由, 通過各種方式對某一修正案提出反駁, 或者要求相應的議院對數條修正案或條款只進行一次表決。 後者叫做「凍結投票」, 它可以避免一些特殊敏感的表決, 並且從議案的技術和政治角度進行綜合性的討論。
只有在國民議會里, 政府對其議案是否被通過承擔責任(49條)。這時,國會必須採納議案或提出對政府的不信任案,解散政府。這一程序經常被認為過分嚴厲,它使得國會代表在困難時期承擔起支持政府或否決政府的責任,並承擔由此帶來的國會自身被解散的風險。無論如何,議會兩院的辯論隨投票表決而結束,或通過既定的方式或通過49條。
憲法規定,兩院通過的法律必須具有相同的內容。「SHUTTLE」程序要求直到兩院就議案的所有條款通過辯論都達成一致時才能被通過。這一情形在兩院都有相同的多數黨占統治地位時很容易發生。但是,當兩院由不同的多數黨控制時,這一議案就面臨著不能通過的危險。為了避免第三共和國時期出現的對議案的凍結局面,尤其是由參議院引起的,憲法45條就國民會議和參議院的地位給出了一個折中性的處理程序,規定在必要的情形下,國民議會享有最終決定權。
當議會的兩地讀程序結束後(特殊的情況下可僅由一院進行),意見不統一時,政府可成立一個分別由兩院組成的七人委員會,這一委員會將起草一個兩院都同意的文本。通常在兩院都由共同的多數黨控制時,往往容易達成一致意見,文本隨即會被提交兩院審議。但是當兩院在政治上存在重大分歧時,聯合委員會可能無法起草出令兩院都滿意的文本,或者聯合委員會所起草的文本不能同時被兩院通過。此時,在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再讀後,可以由總理提請單獨由國民議會做出最終表決。在這種情況下,對議案的修改權受到極其嚴格的限制, 從而對議案不可能作出太大的變動。
這一體制使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往往在提議組成聯合委員會之前,會就一項法律達成一致意見,或同意聯合委員會的意見。大拿市,尤其是在像1981、1986以及從1988到1993年反對意見強勁的特殊情形下,政府不得不請求國會否決參議院的反對意見並通過法律案。1958年憲法保證了立法體系的運作,它足以使得來自參議院的任何敵對意見都無法阻止政府與國民議會中多數在政治上達成一致。
當法律案通過後,無論其是被兩院通過或者由國民議會最終審議並通過的,它將被提交共和國總統。總統必須在15日內簽署並公布。在此期間,法律將送交憲法委員會審查其合憲性。無須提交合憲審查的法律案或被全部或部分審查為合憲的法律將由共和國總統公布並且刊登在全國性的政府公報上。 除了上述針對一般法律的立法程序外,還有幾種特殊程序適用於財政立法、社會福利法、組織法、憲法修改章程、授權立法,締結條約法和公民表決法。
財政立法,主要是針對涉及預算的條款有一套特殊的程序以避免其被凍結,從而影響整個國家的協調運作。對財政立法案的辯論執行特殊程序,其必須在每年十月初提交國民議會審議通過下一年的預算,國會必須在七十天內通過預算案。如果議會位能通過財政法案, 政府有權利命令其實施,從而保證來年1月1日在征稅和公共支出上不致發生阻滯。如果議會一旦否定財政法案——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緊急條款將被採用,從而保證征稅和最小開支上的順暢。
1996年2月通過的憲法修正案(47條1款)對社會保障的財政法案的審議適用新的程序。這些由政府提出的新的議案是對有關社會保障的財政穩定性的一般條件做出規定。如果議會50天內對這個議案未作出決議, 政府可以命令將其付諸實施。
1958年憲法(46條)創制了一項有關憲法實施的新的憲法類型——組織法 這些被認為十分重要的有關憲法實體運作的法律, 在生效前必須提交憲法委員會審查其合憲性。
1958年憲法針對憲法的修改規定了兩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89條)是當修正案在提交公民表決或由議會兩院組成的稱作代表大會(CONGRESS)的聯合會議表決前,必須由國民議會或參議院一致通過。後者必須獲得3/5 的多數贊成方能通過。第二種方式,根據憲法第二條規定,可將修正案直接訴諸公民表決,其曾在1962和1969年由戴高樂總統適用。 1962年這一程序在使共和國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問題上獲得通過。 但是1969年針對法國區域化和改變參議院的權力問題在這一程序上遭到否決,從而導致戴高樂總統辭職。 其他關於憲法的修正條款根據89條規定的程序提出——兩院都獲通過再提交代表大會。 針對將修正案在未經議會辯論和表決的情形下直接訴諸法國人民表決是否有必要和明智, 這一憲法性和政治性的問題仍存在爭議。
起初, 憲法(38條)允許議會授權政府在一定的時間和地區內發布屬於法定措施范圍內的條例。 這些並不受憲法委員會嚴格控制的授權立法的目的, 是授權政府採用特殊手段或採取緊急措施, 而這些可能要經過長期的議會辯論才能通過。 在特定的情形下, 這就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國家領導人對主要條約的批准須經議會表決。 憲法(53條)詳細規定條約的簽定必須經國會和參議院表決才能生效。 有關條約批準的法律案由政府提出並由議會審議(通常在簡易程序下進行)。 一旦法律案被通過, 條約就被明確的批准。
憲法11條針對無須議會表決即可生效的法律作了詳細規定。 在有關政府組織形式或有關條約的批準的有限情形下, 在議會召開期間, 總統就有關政府或議會的議案可以直接訴諸公民表決通過。 這一很少使用但又十分重要的程序使戴高樂總統在第五共和國早期得以使其ALGERIAN政策直接進行全民公決並獲得通過, 1992年, 它又使梅特蘭總統的MAASTRICHT條約直接獲得了通過, 其改變了歐盟的基本架構。
3. 英國首相是如何通過議會掌握立法權的還有, 議會和內閣哪個權利更大
英國議會分上下院,其中有實權的是下院。議會掌握立法權,首相掌握行政版權,所以,權英國的行政權與立法權原本是分開的。
但是,我們要注意下首相的產生,首相是下院多數黨的領袖,名義上由國王任命,無需對選民負責。多數黨必然是控制了議會,且多數黨又接受首相的領導,這么一來,英國的立法與行政大全就落到一個人身上了。
我還是要申明下,英國首相雖然大權在握,並且只要能控制議會,就能永遠幹下去,但是這個位置是不穩的。英國議會選舉比較頻繁,首相做事稍不如意,選民就可以讓他這個黨派喪失多數黨的地位。所以,雖然首相集行政、立法大權於一身,但英國還是個非常標準的民主國家。
4. 美國聯邦、政府、議會、州,在立法和法律實施上有什麼聯系
這個問來題不太容易用幾源句話說清楚。
聯邦是米國的結構,由其53個獨立州組成的。政府分為聯邦政府和州政府,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間沒有隸屬關系。議會是立法機構,但是沒有執法權。政府首腦可以支持議會通過的議案,也可以提出否決的意見,被政府首腦否決後的議會議案,如果要成為法律,必須由議會再次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方可。
美國是一個聯邦國,各個州的立法獨立於聯邦政府的立法,作為聯邦政府,其主要許可權是執行和維護美國憲法,對違背憲法的行為,可以由最高法院裁定違憲。但是最高法院沒有立法權,也沒有提出法律議案的權力,只有解釋和裁決權。
由於州的立法獨立於聯邦,所以法律的實施也是各自為政,以州劃界。基層法院和上訴法院是法律實施的主要機構。
國情不同,沒有多少可以直接套用的介紹模式。
5. 國家議會委員會在立法中的主要作用
西方議會建立初期時所抄設立的數量有限的委員會,主要是作為程序性、內務性的工作機構。
進入本世紀中葉以來,由於政治、經濟、社會等綜合因素的作用,委員會制度已成為西方議會制度的剛性構件部分。
有人稱委員會為「行動中的國會」。立法權是議會的傳統權力,立法權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立法活動、立法程序來實現的。
在這個過程中,委員會發揮著十分重要的立法功能。
簡而言之,西方議會的立法程序是:議員聯名提出議案-眾議院(下議院)討論通過-參議院(上議院)討論、修改、表決-總統簽字發布實施。
6. 從美國議會立法過程中學到了什麼
1.國會議員向本院(參議院或眾議院)提出立法議案。
2.參議院或眾議院將議案列入回議程。
3.參議院或眾議答院對議案進行審議。
4.議案在本院通過則提交另一院進行審議。
5.國會另一院審議後如果對議案有修改意見,則將修改後的議案提交原審議議院再次審議並表決。
6.原議院審議修改議案之後再次向另一議院提交審議。5-6的過程可以無限反復直到兩院達成一致,全都通過議案。
7.兩院通過議案之後交由總統簽署生效。
8.總統如拒絕簽署,則經過兩院全體會議三分之二以上通過,則法案自動生效,無需總統簽署。
7. 法國歷史上的立法機構:制憲議會,立法議會,國民議會和三級會議分別是哪年成立的
法國制憲議會成立於1789年7月9日,於1791年9月30日解散。
法國立法議會,成立於1791年10月1日。
法國國民公會經專歷了成立於1792年。屬
1302年,腓力四世因向教會增稅而與教皇博尼法斯八世(Boniface VIII)沖突。為了與教廷對抗,腓力四世於1302年5月10日召開了第一次三級會議
法國國民議會在第四共和國時期(1946年到1958年)出現
8. 國務院和議會,立法會的區別
我國的全國人大是立法單位,是最高權利機構,相當於國外的議會(立法會)職能。
而我國的國務院是行政機構,屬於全國人大(立法會)的執行機構,國務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由於各國的國體、政體不同,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也不同。
在專制國家,君主或獨裁者集中掌握國家權力,並通過其軍政官僚機構對國家實行統治與管理。在資本主義民主制國家,國家權力一般劃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三個部分,分別由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行使。
資本主義國家奉行「三權分立」原則,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相互分立,又相互制約與平衡。
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權力機關是民主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機關。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國家和人民的意志,集中統一掌握和行使國家權力,國家的行政、審判和檢察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全國人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9. 議會完全行使立法權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和立法有關的權利全部歸議會,比如什麼立法條例什麼的
10. 英國首相怎麼通過議會掌握立法權
我簡單講一下吧。
英國議會分上下院,其中有實權的是下院。議會掌握立法權,首相掌握行政權,所以,英國的回行政權與立法權原本是分開的。
但是,我們要注意下首相的產生,首相是下院多數黨的領袖,名義上由國王任命,無需對選民負責。多數黨必然是控制了議會,且多數黨又接受首相的領導,這么一來,英國的立法與行政大全就落到一個人身上了。
我還是要申明下,英國首相雖然大權在握,並且只要能控制議會,就能永遠幹下去,但是這個位置是不穩的。英答國議會選舉比較頻繁,首相做事稍不如意,選民就可以讓他這個黨派喪失多數黨的地位。所以,雖然首相集行政、立法大權於一身,但英國還是個非常標準的民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