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的道德
1.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道德規范
協會(Associations)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
National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Radio-Television News Directors Association
Society of American Business Editors and Writers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新聞機構(News organizations)
The Associated Press
Dow Jones
Gannett Co.
Hearst Newspapers
E.W. Scripps Co.
Knight Ridder
美國各州(Regional)
Arizona
The Arizona Republic, Phoenix
California
Los Angeles Time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San Jose Mercury News
Connecticut
The News-Times, Danbury
Delaware
The News Journal, Newcastle
District of Columbia
The Washington Post
Florida
Orlando Sentinel
The Tampa Tribune
Illinois
Chicago Tribune
The News-Gazette, Champaign
Indiana
The Herald-Times, Bloomington
The Journal Gazette, Fort Wayne
Iowa
The Gazette, Cedar Rapids
Missouri
The Kansas City Star
Nebraska
Lincoln Journal Star
New Jersey
The Record, Hackensack
Asbury Park Press, Neptune
New York
The New York Times Code of Ethics and Integrity Statement
The Journal News, White Plains
Oregon
Statesman Journal, Salem
Pennsylvania
The Tribune-Democrat, Johnstown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Pittsburgh Post-Gazette
York Daily Record
Texas
The Dallas Morning News
Houston Chronicle
San Antonio Express-News
Utah
Deseret News, Salt Lake City
Virginia
Daily Press, Newport News
The Virginian Pilot, Norfolk
Richmond Times-Dispatch
The Roanoke Times
Washington
The Seattle Times
Wisconsin
Wisconsin State Journal, Madison
2. 求一些違背新聞道德的事例
近年來,我國新聞界在弘揚新聞職業精神和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容於各種主客觀原因,在新聞傳媒領域引進競爭機制後,一些新聞從業人員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一些喪失新聞職業精神的報道時有出現。如《新聞記者》雜志每年公布的「十大假新聞」,2007年度轟動全國的「毒香蕉」事件和「紙餡包子」事件,四家記者站記者向企業索要錢財、涉嫌敲詐案件等。這些只是缺乏新聞職業精神表現的典型事例,其他一些喪失職業精神和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還可歸結為「有償新聞」、「受賄新聞」、「策劃新聞」、「收受紅包禮品」、「偷拍偷錄侵犯公民隱私權」、「媒介越軌審判」、「虛假低俗廣告」以及「炒作明星緋聞和犯罪新聞」等。這些現象的產生使得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受到嚴重侵害,新聞工作者的社會形象也遭到嚴重破壞,造成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3. 新聞道德和新聞價值哪個更重要
新聞的價值是以新聞道德為基礎的,新聞的報道若只是以價值為取向,而沒有道德的支撐,是很難讓讀者信任的!
4. (急)新聞價值比新聞道德更重要/論點論據/例子
謝謝主席,各位好!
首先來看對方今天的論證,也正是對方的漏洞所在。
第一,對方辯友今天更我們討論了很多關於追求新聞價值而忽略新聞道德的例子,但是對方辯友在證明新聞道德很重要的同時並沒有論證它比我方的新聞價值更重要。
第二,對方擴大了道德的范圍,將新聞道德與社會道德相混淆。我方想請問:當社會需求,媒體需求,受眾需求存在差異性的時候,如果論證你方觀點?你方如何用你的新聞道德取捨新聞?你方從一辯到四辯的論證,都是建立在社會需求,媒體需求,受眾需求不存在差異性這一個假設上,從而把新聞道德與社會道德等同起來。可實際上,對方的假設是不完全成立的。
第三,對方辯友告訴我們,新聞具有的引導性不算新聞價值,我就奇怪了,難道新聞發布之後對於我們社會產生的一種引導作用就不是新聞的價值了么?那對方辯友口中的新聞價值究竟是什麼?
第四,對方說沒有新聞道德哪裡來的新聞價值。我方可以大膽的告訴你,沒有新聞道德也有可能有新聞價值。舉個例子好了,新聞工作者甲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剽竊了乙還沒有發表但很有新聞價值的新聞,然後發表出來。對方辯友你還能堅持說這篇新聞因為沒有了新聞道德而失去了新聞價值么?
第五,對方說新聞道德更能促進新聞的健康發展。但我們看到,真正推動新聞事業發展的原動力來自新聞價值。
第六,對方說有新聞價值的東西不一定能被報道,那是因為新聞道德對新聞價值有約束作用。這也只能說明新聞道德能促進新聞傳播事業正常有序的發展,難道就能說新聞道德比新聞價值更重要麼?對方你說重要就重要,總得給我們一個有力比較標准吧。
今天,我方說新聞價值比新聞道德更重要,是因為我們堅持以下的三大標准:1 誰能在根本上滿足受眾需求2誰更能促進新聞事業的長遠發展3誰更能實現新聞的社會引導功能。
首先,受眾之所以會刊新聞就是從新聞中學會他們項要的東西,也就是新聞價值,其次一直所追求的是新聞價值,而不是新聞道德,難道大家視為了知道新聞道德而去看新聞的么?受眾對其新聞的需求從本質上說是源於對新聞價值的追求,
其次,真正推動新聞事業發展的原動力是來自對新聞價值的不斷追求,新聞價值的實現是新聞傳播的最終目的。只有做到新聞價值的不斷提升才可以使新聞傳達更及時,更有效,更符合受眾的需求,從而不斷推動新聞事業不斷的發展,而新聞道德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新聞傳播事業正常有序的發展。
最後,誰更能實現新聞的社會引導功能,當然是新聞價值!如果不是源於新聞價值對受眾的吸引力,新聞如何發輝它的社會引導功能,正是新聞價值它讓受眾了解真相,引導受眾認識了解社會,容易融入社會。
綜上所述,我方堅持認為,新聞價值比新聞道德更重要
對方擴大了道德的范圍,將新聞道德與社會道德相混淆
這個超出了我的想像,看來要當心對方玩概念擴大化啊。但是這樣一來,對手的漏洞更多了啊
謝謝各位,剛才已經看完各位給出的資料和意見實在收獲頗豐。除此以外,我還有一點想法:
1,如此來說,我方必須在新聞道德的定義上做文章,辨晰出職業道德和社會道德的不同並加以說明。
2,如果對方從侵犯個人隱私,最終導致某些不良影響致使當事人受到侵害來說如當初的水門事件等,又應用什麼來應對?
3,如果論辯中提及新聞道德是新聞從業人員的底線,因此成為衡量新聞是否可推向觀眾的准繩,進而提出沒有新聞道德便無以謂新聞又如何應對。
我在准備自己的資料的同時也在考慮對方會從什麼角度立論,舉什麼例子來證明他們論點。這樣麻煩大家換位成對方,想一下他們會怎麼說。
5. 違背新聞行業道德規范,會給社會帶來什麼問題
違背新聞道德規范,不僅會給社會帶來對新聞隊伍,新聞行業認識上的偏見,更是降低了人們對於新聞的信任度!
6. 中國最早全面論述新聞道德的新聞輿論家是誰
中國最早的新聞學家——徐寶璜先生,是中國 新聞史上最早較為全面論述新聞道德的新聞理 論家。他在1919年出版的《新聞學》一書第六 章第十三節專門談到「訪員應守之金科玉律」。
徐寶璜認為,「報紙既為社會之公共機關,故其記者 亦為社會之公人,責任匪輕,處之宜慎,遇事當求其 真,發言應本乎正,本獨立之精神,作神聖之事業, 信仰取得,權威自立,尊嚴立見。世有誤認報紙為文 人游戲三味之筆,舞文弄墨之場者;有誤認報紙為一 人一派之機關,其均可以返矣。……然報紙雖為社會 之公器,應以社會之利益為利益,但究系私人獨立經 營或集資經營之物,而非社會所公有,自亦不能無私 之一面。以營業維持新聞紙之生命,乃至正當之辦法, 亦凡百商業共有之義,所應注意者,即如何方能公私 兼顧,復能不以私害公也。」
徐寶璜明確指出報紙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報人辦 報的目的務必正確的觀點,主張「公私兼顧」、 「不以私害公」,他的新聞倫理思想是基於他 對報紙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他認為,報紙是社 會的公共事業,它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教育、 文化等有著重大的關系。他還說:「新聞事業 為神聖事業;新聞記者,對於社會負有重大之 責任。被以顛倒是非、博官列賄,或專以致富 為目的而辦新聞紙者,乃新聞事業之罪人也。」
7. 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的概念是什麼
內容真實,以客觀角度把把新聞的真實內容給大家
一、責 任
第一條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所從事的事業,擔負著傳播先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維護國家利益,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人類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會責任。
第二條 熱愛祖國和人民,珍視國家和人民賦予的權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服務。
第三條 忠誠黨的新聞事業,堅持黨性原則,堅定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第四條 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
第五條 保守國家秘密。
第六條 真實報道新聞,正確引導輿論,努力傳播知識,熱情提供服務,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和文化需要。
二、真 實
第七條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應該對報道內容的真實和准確負責,報道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不編造新聞,不歪曲、誇大事實。
第八條 消息來源必須真實可靠。應深入新聞現場採集第一手信息,保證新聞要素准確無誤;未經證實的消息,應加以說明;除需要對提供信息者保密外,報道中應指明消息來源。
第九條 認真核實報道內容,包括基本事實、背景資料、引述轉述語言等。對稿件中採用的聲音、圖像、數據、文件摘錄及其他材料,做到真實、准確、科學、統一。
第十條 報道中的細節必須真實,不加以拔高、想像和誇張。報道所採用的聲音、圖像均應來自新聞現場或與報道主題相關的采編活動,而非個人編造或拼接。
第十一條 在報道、說明、解釋和評論事實時,要全面把握和正確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和主流,避免因為報道膚淺、片面而導致公眾對事物的判斷產生偏差或錯誤。
第十二條 報道一經發布,如果發現錯誤,應立即公開更正。
三、公 正
第十三條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應堅持客觀公正的職業理念,堅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忠於事實,追求真理的職業精神。
第十四條 堅持准確、公正、全面、客觀的報道原則。不從個人或小團體利益出發進行影響公共利益的報道。
第十五條 區分報道事實和評價事實,不將評論或猜測作為認定的事實發表。
第十六條 不參與任何可能有損於自身公正和信譽的組織及活動;不在自己服務的媒體上發表本人及親屬涉訴事件的報道和評論;不阻撓正當的輿論監督。
第十七條 正確行使輿論監督職能,勇於批評和揭露違法違紀行為、消極腐敗現象和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風氣,弘揚社會正氣,捍衛社會公正,維護社會穩定。
第十八條 批評性或揭露性報道要有利於問題的解決。不追求所謂「轟動效應」、嘩眾取寵;不以個人情緒代替政策法律、發泄私憤、中傷他人。尊重被批評者申辯的權利。
第十九條 案件報道不應影響司法公正和法律判決。不偏袒訴訟任何一方;案件判決前,不作定罪、定性報道;不針對法庭審判活動進行暗訪;報道公開審理的案件,應遵守相關法律規定。
第二十條 報道中避免對種族、性別、年齡、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居住地等的任何歧視。
四、導 向
第二十一條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必須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第二十二條 把好政治關、事實關、安全播出關。杜絕政治導向問題和政策性錯誤,不給不良言論、有害信息提供傳播渠道。
第二十三條 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及時傳達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呼聲,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
第二十四條 報道內容要符合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習俗等社會環境要求。
第二十五條 堅持正確的新聞價值取向,維護國家尊嚴、民族榮譽和社會道德規范。不宣揚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第二十六條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嚴肅認真地考慮新聞傳播的社會效果。不片面追求經濟利益,不報道危害國家安全、影響社會穩定、違背社會公德、損害公共利益的內容。堅持報道的高品質、高品位,不迎合庸俗、低級趣味。
第二十七條 對重大事件、社會熱點和敏感問題的報道,應注意把握分寸、時機、力度,釋疑解惑,積極引導。不炒作和蓄意製造輿論「熱點」,誤導受眾。
五、品 格
第二十八條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應恪守敬業奉獻、誠實公正、團結協作、遵紀守法的職業道德。
第二十九條 尊重公民和法人的名譽權、榮譽權,尊重個人隱私權、肖像權,不揭人隱私,避免損害他人名譽的報道。
第三十條 努力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文化環境。不傳播含有恐怖、暴力、色情、封建迷信和偽科學的內容。
第三十一條 報道意外事件,應顧及受害人及家屬的感受,在提問和錄音、錄像時應避免對其心理造成傷害。
第三十二條 尊重和保護未成年人、婦女、老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報道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和性侵犯的受害者時,錄音、圖像應經過特殊處理,使之不可辨認;不公布其真實姓名,不描述犯罪過程。
第三十三條 涉及使用其他新聞來源的報道時,應尊重其他新聞來源和相關作者的知識產權。對內容的選擇應忠實於原作,不斷章取義。
第三十四條 尊重采訪對象的聲明和要求,采訪時應主動出示工作證件或單位介紹信。
第三十五條 保持良好的社會形象。進行報道活動時,衣著、語言和行為要符合大眾審美情趣,避免在社會上產生不良影響。
第三十六條 同行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支持,開展正當的業務競爭。
六、廉 潔
第三十七條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應該清正廉潔,克己奉公,反對任何形式的「有償新聞」。
第三十八條 不利用職務之便,直接或間接地為本人、親屬及其他人謀取私利。
第三十九條 不擅自組團進行采訪活動,不參加他人擅自組織的采訪活動。不以任何名義索要、接受和借用報道對象的錢物。
第四十條 不以批評報道相威脅或以表揚報道相引誘,為個人和小團體謀利。不以「公開曝光」、「編發內參」等方式要挾他人以達到個人目的或其它不正當目的。
第四十一條 嚴格區分新聞報道與廣告,不以任何形式從事廣告和其他經營活動。不利用新聞報道拉贊助、拉廣告;不以新聞報道形式為企業或產品做變相廣告或形象宣傳;廣告和廣告信息應有明確廣告標識。
第四十二條 自覺遵守有關廉政的規章制度和財經紀律,自覺接受公眾和有關部門的監督。
七、附 則
第四十三條 全國各廣播電視製作、播出機構的編輯記者遵守本准則。
第四十四條 違犯本准則的編輯記者,將在行業內通報批評;觸犯黨紀政紀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觸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8. 新聞從業者職業道德修養
一、加強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教育
為了從根本上遏制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出現偏差,必須解決新聞從業人員的思想意識問題和職業道德觀念。新聞工作者要通過思想道德建設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新聞工作當作為人民服務的崗位,而不是為個人牟取私利的職業。
新聞從業人員,包括采編人員,經營管理人員,都必須學習一些基本的新聞理論,樹立馬克思注意新聞觀,能夠識別並抵制西方錯誤的新聞觀的侵蝕,從而堅持新聞工作者的無產階級黨性原則,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二、加強新聞立法,增強法制觀念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也是新聞人必須恪守的職業倫理底線,對肆意妄為、挑戰底線的造假者進行再嚴厲的道德譴責都不過分。假新聞之所以出籠,固然受到了當下新聞界追逐眼球經濟,淡化社會責任流弊的激勵。但造假者也是瞅准了新聞立法滯後、對虛假新聞法律懲治偏軟乃至違法成本過低的氣候。單憑職業道德的軟約束,恐怕是圈不住離經叛道的記者們的,從這個角度說,立法阻擊惡意炒作虛假新聞的行為,不失為一種選擇。
三、加強社會監督和媒體相互監督
社會監督在此是指政府,社會團體以及受眾通過社會輿論或行動對新聞媒介形成壓力,比如拒買,拒賣等手段,對媒介及從業人員進行外在的強制性管理。
9. 新聞的道德是什麼意思啊
新聞的道德是報道事實、不虛假、不誇張,傳遞最新消息
10. 新聞價值與新聞道德有何區別
區別:
1、內容不同:
新聞價值是事實的內含,而新聞道德是行為准則和規范。
2、特點不同:
新聞價值具有真實性、時新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趣味性等特點,而新聞道德具有社會性、階級性、規范性、約束性、實踐性等特點。
3、取決因素不同:
新聞價值取決於兩點:一是在多大程度上及以怎樣的方式與公眾的利益相關聯,二是能否滿足人們的感官需要。
(10)新聞的道德擴展閱讀:
一、新聞道德通常包含有以下內容:
(一)尊重新聞自由。
(二)獻身於正義、人道、國民幸福。
(三)報道真實、公正。
(四)重視品格和責任,拒受饋贈和賄賂。
(五)不得自私、攻訐、誹謗、抄襲、造謠。
(六)不侵犯個人隱私。
(七)為新聞來源保密。
(八)拒絕和不寫廣告新聞。
二、新聞價值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新聞滿足受眾的生理需要性
因為,一般只有人們在滿足了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後,才會談到其他的需要。若新聞越能滿足人們急切需要的物質生存資料,那麼它的新聞價值就越大,特別是在物資緊缺的年代,這種表現就更明顯。
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在經濟發展落後的地區,有關有關柴米油鹽供應的新聞就,更能滿足老百姓的需要,而在經濟發展比較發達的地區,有關柴米油鹽供應的新聞就少受受眾的青睞。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它與一個地區人們的文化素質和人們的心態是緊密聯系的。
若人們的基本需要已滿足,人們又不思進取,那麼這種新聞便會失去它的吸引力。但是人們的基本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例如在經濟發達的地區,有關房地產的新聞會更吸引受眾的興趣。所以,在不同的地區,基本需求各不相同,只有緊緊抓住人們的基本需求特點,才能寫出好的新聞。
2、新聞滿足受眾的安全需要性
突出表現在受眾對事關自己利益的事特別關注,它與第一點是緊密相連的,但是它並沒有第一點那麼關繫到生存的問題。
如比較關注有關權益保護的問題。新聞的階級性問題可以在這一部分得到說明,人們處於一定的階級中,為了求得一定的安全感,人們必須對於階級問題有個態度,或支持,或反對。所以,新聞的階級性也是新聞產生社會效應應該考慮的問題。
3、新聞滿足社交的需要性
表現在新聞中,人們比較關注的是歸屬感,突出表現在人們對於與自己接近性的問題比較感興趣,包括心理與地理的接近。
4、新聞滿足心理的需要性
在這方面突出表現是受眾對於有關滿足自己的自尊、尊重、權威與地位等的需要,如對於國家及個人榮譽的問題比較感興趣。中國地位提升的新聞會受到受眾的注意。對於有關自己的榮譽的新聞,受眾會更加關注。
5、新聞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性
這方面表現在新聞中就是對於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的新聞的需要,如,對於培訓機會的獲得的新聞的關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