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法學所
⑴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地理位置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位於紫禁城東北角、景山東麓的沙灘北街15號院。該址清朝時為軍機大臣、大內學士富察·容傅恆的家廟;民國時經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重新設計,是為北京大學地質館,成為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舊址的一部分。1964年,法學所由位於南禮士路的原中央政法幹部學校搬入於此至今。
⑵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招考研究生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招收研究生的。每年根據具體實際情況來計劃招生人數。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簡稱社科院法學所,其中,法學所下設12個研究室、10個非實體研究中心,主辦2份國家級法學核心期刊以及「中國法學網」,擁有一座法學專業圖書館,還和國際法所共同設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以及法學博士後流動站。
網上報名填寫報考信息時注意事項:
(1)考生只填報我院的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進入復試基本分數要求後,考生可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其他招生單位的生源餘缺信息並根據自己的成績再填報調劑志願。
(2)應試的外國語語種可從英語一或日語中任選一種。
(3)同等學力的報考人員,應按法學系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4)國家按照一區、二區、三區確定考生參加復試基本分數要求,一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等11省(市);二區包括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陝西等10省(市);三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
工作單位在民族區域自治地方范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委託培養方式),方可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接收的推薦免試生須在國家規定的報名時間內進行網上報名以及到報考點辦理報名確認手續,亦不得再報名參加統考。否則,將取消推免生資格,列為統考生。
現役軍人報考,應事先認真閱讀了解有關報考規定,遵守保密規定,按照有關規定填報報考信息。
⑶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怎麼樣
建院前的中抄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有經濟研究所、哲學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考古研究所、歷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歷史研究所、文學研所、外國文學研究所、語言研究所、法學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世界經...
⑷ 中國社科院,北大,清華,人大法學博士哪個比較好
這四個學校的法學博士目前從各方面講都屬國內法學界的上乘,如要非得分出一個高下,個人認為應是中國社科研法學所,北京大學法學院,人民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社科院看似不起眼,實則藏龍卧虎,如王家福、梁慧星、李林等,而且享有國家頂級智庫的美譽,自不待言,國家社科基金的評選佔有很大分量。故排名第一,應無爭議。北京大學法學院背靠北大這一黃金招牌即可不愁吃喝,而且學校向來對法學還蠻重視,進校領導之列者,前有羅豪才,後有吳志攀;名師雲集,各個在本細分學科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如陳興良、陳瑞華、劉劍文等。之所能排名第二而力壓人大法學院的原因不在於實力,而在於學校的名氣。人大法學院實力毋庸置疑,一些實力派大佬坐鎮,如高銘暄、王作富、許崇德、史濟春等,中青年搭台唱戲,如王利明、張新寶、韓大元、張志銘等,年輕人嶄露頭角,如王旭、徐陽光、余履雪、郭銳等。老牌名校,長久不衰,依然堅挺,如不是學校排名的問題,絕對是法學超霸。清華法學院最近幾年異軍突起,名校+名師模式席捲大江南北,終於搶來一席之地,但與前四位相比,仍然年輕,暫且排第四。
以上僅供參考,博士一方面拼的是學校,更重要的是導師,所以選一個大牛級的導師是關鍵。
⑸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怎樣啊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Law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簡稱社科院法學所,是中國國家級法學研究機構,是馬克思主義法學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堅強陣地、法學基本理論與法治重大現實問題研究的最高殿堂、黨和國家在民主法治人權領域的思想庫和智囊團。
社科院法學所是根據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的提議,由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於1958年設立的,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新聞學家張友漁任首任所長。1977年改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2年10月,原法學所國際法研究室升格為所級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2009年9月正式更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與法學所合稱「兩所」。法學所歷任所長王仲方、孫亞明、王叔文、王家福、劉海年、夏勇,現任所長李林。
法學所下設12個研究室、10個非實體研究中心,主辦2份國家級法學核心期刊以及「中國法學網」,擁有一座法學專業圖書館,還和國際法所共同設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以及法學博士後流動站。截至2012年8月,除聘任的海內外名譽教授、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員外,受聘在崗人員110餘人,其中,終身研究員(教授)1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3人、榮譽學部委員10人,研究員(教授、編審)29人、副研究員(副教授、副編審)32人,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42人。
⑹ 中國社科院的法學實力怎麼樣在全國排名第幾
中國社科院的法學實力不會低於人大等文法類院校,從每年初試分數看就可以略知一二。你登陸它們的網站看看吧。具體排第幾沒有這方面排名,即使排名估計也是前幾位。這里魁斗級別的導師多。
⑺ 為什麼中國社科院會有法學所和國際法所兩個
國際法所就是原抄法學所國際法研襲究室,後升格為所級。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世界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國際交往越來越廣泛。在這種形勢下,各國都十分注重運用政治、經濟、法律手段調整對外關系和處理國際事務。為加強注重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的研究,2002年10月,原法學所國際法研究室升格為所級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2009年9月正式更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與法學所合稱「兩所」。
⑻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的法碩怎麼樣啊
法碩最好還是去大學(校)好,如果是學術類的法學碩士去社科院法學所還不錯的。
⑼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系怎麼樣
客觀而言,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系是更好的。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的突出優勢在於實行師徒制,小班教學。在本科生階段就可以選擇導師,導師可以從社科院法學研究所選擇,師資強大,提供的機遇很多。
⑽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知名學者
王家福、李步雲
註: 為表彰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建設和法治建設做出傑出貢獻的老法學家,營造法學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法學理論隊伍,經中國法學會各研究會、省級法學會、全國重點法學院校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推薦,中國法學會會長會議討論研究,2012年9月,中國法學會決定授予王作富等25位同志「全國傑出資深法學家」稱號。 第一屆(1995年):夏勇
第二屆(1999年):信春鷹、孫憲忠
第四屆(2005年):莫紀宏
第六屆(2011年):熊秋紅
第七屆(2014年):張生 王家福: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法學會原副會長,原中國法學會民法經濟法研究會會長
李步雲: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法理學研究會顧問,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顧問
梁慧星: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日民商法研究會會長
劉海年:中國法學會互聯網與信息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律史學會學術顧問,中國人權研究會顧問
張慶福:中國憲法學研究會顧問,原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會長
劉楠來:中國國際法學會原副會長
陳明俠: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顧問
劉兆興: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李順德:中國知識產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副會長
王曉曄:中國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競爭法專業委員會主任
李林: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海峽兩岸關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陳澤憲:國際刑法協會中國分會副主席,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副會長
陳甦: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莫紀宏:國際憲法學協會副主席,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馮軍: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孫憲忠: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李明德: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吳玉章:中國法律史學會會長
劉作翔: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副會長
王敏遠: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周漢華:中國法學會互聯網與信息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行政法學會政府規制專業委員會會長
沈涓: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
冀祥德: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張廣興: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陳欣新: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副會長
薛寧蘭: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鄒海林: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熊秋紅: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謝增毅: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柳華文:中國行為法學會軟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海洋法學會常務理事
常紀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分會副會長
渠濤: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日民商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劉仁文:中國犯罪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理事
張生: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
謝鴻飛: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
鄧子濱:中國警察法學會常務理事
席月民: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高旭晨:中國法律史學會秘書長
高漢成:中國法律史學會副秘書長
徐立志: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
葉自強: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余少祥:中國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