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社會道德的事例

社會道德的事例

發布時間: 2020-12-18 04:39:48

㈠ 近年社會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小悅悅遭碾壓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時30分許,一出慘劇發生在佛上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年僅兩歲的女童小

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櫃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八個路人,竟然對此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陳賢妹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小悅悅在廣州軍區陸軍總醫院重症監護室,腦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腦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在零時32分離世。

拾荒阿姨陳姨救人的過程,恰好被事發地旁邊一間勞保店的視頻監控記錄,這段視頻還包括在陳姨之前路過的18個人。陳姨並不知道,她是第19個路人,前18個,或是視而不見,或是看兩眼然後離開。

第一個人:一名白衣深色褲男子,左右張望後,徑直從小悅悅腳邊經過; 第二個人:摩托車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悅悅,一拐彎繞過離開; 第三個人:淺色長袖衣服男,一直盯著小悅悅,然後像躲著走,越來越遠。

第四個人:開著藍色後尾箱三輪車男, 從店鋪門口兩次橫向經過, 對2 米外的小悅悅視若無睹。

第五個人: 踩著三輪車的藍衣男子;

第六個人:另一摩托車男經過;

第七個人:黑衣男子開摩托車經過,不斷回望小悅悅;

第八個人:一名中年女子帶著黃衣小女孩經過,看了幾眼沒有停步; 第九個人:一個穿雨衣的摩托車男子經過;

第十個人:穿著藍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悅悅身邊來回兩次,除了驚異的目光外再無動作。??

記錄這一切的視頻,來自廣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華勞保經營部,事發地點恰好就是該店鋪的門前。這間勞保店位於兩條巷道的交叉口,與多數商家一樣,其兩邊的門口上方均安裝了視頻監控。不料,其中一邊的視頻監控,剛好拍下悅悅兩度被碾壓的全過程。

㈡ 社會道德的事例的作文

東西需要道德來體現。比如:有很多的壞人做那些不知羞恥的醜事。也有一些人在政治方面做的很全面,那些好人們不是為了我們的世界在不斷的做著好事嗎?這些人是值得敬佩的,在現在的世界裡已經有很多的了。
只有我們都為我們的政治的做出自己的選擇,不過,你們的選擇是怎麼樣的?是要做一個被人罵的狗血淋頭的惡人,還是做一個名垂青史的善人。不管怎樣;不管那種選擇;不管你認為是對是錯。都是你的選擇。
我記得以前有過這樣一件事,這事也許能給我們這些人做一些政治影響。兩年前的一個中午,太陽炙烤著大地,知了在樹上不停的叫著,沒有一絲風。我和小夥伴陳威相約在河邊的橋洞下乘涼。我想那裡可能涼快一些。來到河邊,果然,一陣陣涼風從河邊迎面吹來,真舒服啊!我們躺在橋洞里美美地睡了個午覺。醒來以後,我們沒有什麼事情可做,覺得有些無聊。我倆商量著:「去河邊岩石里找螃蟹玩吧。」我們倆一拍即和,於是一人劃分一塊河灘,開始仔細尋找起來。我正專心致志地撥弄岩石,突然聽見陳威大聲呼叫;「救命呀!救命呀」我尋聲望去,只見他已經掉到水裡了!水不斷的向他嘴裡猛罐,嗆的他喘不過氣來,我嚇壞了,連忙大聲叫起來:「救命呀!救命呀!」我一邊喊一邊向河邊跑,看有沒有大人經過。正在這危機的時刻,有一位大伯路過這里,看見我又哭又喊,他馬上明白了怎麼回事,沖到河邊,他來不及脫衣服就一頭扎進了河裡。大伯在水裡面摸索了好一會,把頭露出水面吸了幾口氣,又扎進去,這樣反復幾次才終於找到了陳威,並把他從河裡拉了上來。一上岸,只見大伯臉色蒼白,呼吸急促,雙唇發紫,身子軟軟地倒在了地下……
這就是道德,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所以品德是我國的第一思想政治,如果我們的社會沒有品德和思想的話就別提什麼在世界發達了。想要在世界壯大起來大家就都要有思想理念和道德政治。
記得我從小就見過很多的好人好事和很多不好的人做的「蠢人蠢事」。做好事的人總是讓人敬佩他們,因為他們有著好的思想品質。那些做「蠢人蠢事」的人就讓大家從心裏面瞧不起他,因為他的思想品質是讓人打心裏面瞧不起。
以前我就想過我一定要做一個好人讓人引起注意,這種思想是我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想法。可是到了我讀三.四.五年級的時候才知道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那麼多的壞蛋了,因為——好人是不是那麼容易當的。現在的好人的人漸漸變少了。因為當好人也會被人罵的狗血淋頭但是好人他是值得的。

㈢ 關於道德的事例

這個就很多了,古時候的摘錄幾個:
01.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02 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
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03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
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04 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
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
「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05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
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06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07 戲綵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09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 行佣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㈣ 舉一些近期發生的關於社會公德的事例

一、退休老人喬秀文

退休戶籍民警喬秀文是晉源區金勝鎮人,他幾十年如一日自己過著儉朴版的生活權,卻慷慨解囊資助孤兒或貧困學生上學,救治貧病交加、生命垂危的陌路人。他還想方設法為群眾辦好事,他為孤寡老人送米、送面;

為癱瘓老人按摩、陪其聊天;他逢年過節主動打掃公廁衛生……他用平凡的事跡感動著周圍的人,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愛戴。

二、拖車不收車主的費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拖車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並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停放的地點。因採取不正確的方法拖車造成機動車損壞的,應當依法承擔補償責任。

(4)社會道德的事例擴展閱讀

社會公德的基本特點

1、基礎性。

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在每一個社會都被看作是最起碼的道德准則,是為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正常進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會公德,是對社會生活中每個人的最低層次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礎之上還有許多更高的道德標准和道德要求。

2、全民性。

社會公德是社會全體成員都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具有最廣泛的群眾性和適用范圍。在同一社會中,任何社會成員不管屬於哪個階級或從事何種職業,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簡單規則,都必須遵守,否則就要受到社會輿論譴責。

㈤ 反映社會公德事例

一、撿破爛老人姚義德

人物介紹:姚義德今年52歲,是河南社旗縣朱集鎮古城村人,他的老伴孫慶榮今年58歲,也是河南人,夫婦倆20年前來到海南至今一直靠撿破爛、干雜工為生。老姚的親生孩子有3女2男,最大的今年30多歲,最小的也20多歲了,都已在海南成家。

從1988年開始至今,老姚夫婦先後收養了10名棄嬰。他說:「見死不救是一場大罪,自己少吃一點,多苦一點,救一條生命,該多值呀!不過有些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十分嚴重,這些女孩都很好,多可惜呀!」

二、好司機吳斌

5月29日中午11時10分,吳斌駕駛杭州長運浙A19115大型客車從無錫返回杭州。11時40分左右行駛至錫宜高速公路宜興方向陽山路段時(江蘇境內),突然有一塊鐵塊從空中飛落擊碎車輛前擋風玻璃再砸向吳斌的腹部和手臂,導致吳斌肝臟破裂及肋骨多處骨折,肺、腸挫傷。

車載攝像頭記錄下了全過程,畫面顯示在危急關頭,吳斌強忍劇烈的疼痛將車輛緩緩停下,拉上手剎、開啟雙閃燈,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車措施,之後,他又以驚人的毅力,從駕駛室艱難地站起來告知車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後打開車門,安全疏散旅客。當做完這些以後,耗盡了最後一絲力氣的他,癱坐在座位上。

由於吳斌的肝臟損傷實在太嚴重了,按醫生的說法,他的肝臟已經象一座被掏空了的山,輸入的血已經相當於給全身的血換了一遍。需要渡過最關鍵的5天排異觀察期。由於吳斌搶救已輸血1萬多cc,院方血液緊張,為此,杭州長運正在動員職工為吳斌獻血,還打算今天專門安排大巴車開到無錫解放軍101醫院獻血。他的同事們也都一直默默地為他祈禱,希望能給他力量,創造生命的奇跡。

可惜吳斌還是沒有等到。6月1日凌晨零點十三分,吳斌病情突然出現惡化,呼吸加快,心率加快。雖經醫院全力救治,吳斌終於還是於2012年6月1日凌晨3點45分過世,享年48歲。

三、退休老兵殷昌傑

今年79歲的殷昌傑老人是一名退伍老兵,1999年從台灣來到廈門,租住在廈門集美大學附近的一所學生公寓內,打算在此安度晚年。在一次和學生們聊天的過程中,老人發現很多大學生家境貧寒,便萌發了用自己的退休金資助貧困大學生的想法。

他先後拿出幾十萬元的收入資助上百名貧困大學生。值得深思的是,6年來,老人資助的幾百名貧困學生,居然很少有人向他表示謝意。6年來,老人只收到過一張賀年卡,還沒有署名。

四、退休老人喬秀文

退休戶籍民警喬秀文是晉源區金勝鎮人,他幾十年如一日自己過著儉朴的生活,卻慷慨解囊資助孤兒或貧困學生上學,救治貧病交加、生命垂危的陌路人。他還想方設法為群眾辦好事,他為孤寡老人送米、送面;為癱瘓老人按摩、陪其聊天;他逢年過節主動打掃公廁衛生……他用平凡的事跡感動著周圍的人,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愛戴。

五、村支書楊聖滿:奔波20年為鄉親引來汩汩清泉

河北省蔚縣柳河口村支部書記楊聖滿任職後,自費為鄉親們找水奔波20年。20年來,他幾乎花掉自家全部積蓄,最終為村民引來汩汩清泉。

柳河口位於蔚縣大南山腳下,全村800多人,由於地勢較高,地質構造復雜,飲用水極為匱乏。從上世紀70年代起,柳河口村村民開始四處找水,先後挖了20多眼井,卻沒有打出一滴水。村民夏天只能飲用澇壩水,冬天只能喝積雪融水。

1988年,楊聖滿當選村支書後,把自己經營多年的木材經銷生意交給妻子料理,帶領鄉親們踏上了漫長而艱辛的尋水之路。1993年,村裡決定從相隔4公里的鄰村引水,4公里長的石頭水渠,他帶領鄉親們一塊一塊挖,一尺一尺刨,終於把水引到村子裡。

2002年,鄰村水井水位下降,吃水難又成為柳河口村村民面臨的問題。這一次,楊聖滿下了決心,一定要從根本上解決吃水難題。之後數年,他奔波於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等地,苦苦尋求找水良方。親戚、朋友得知他打井的消息後,都勸他不要冒這個險,妻子更是極力反對。可是,楊聖滿決心已下。

2004年3月,他根據收集到的打井信息和資料,拿出自家12萬元錢,請來打井隊,著手實施打井計劃。在打井的6個月里,他把鋪蓋卷搬進工棚,日夜堅守。可是,直到打井鑽頭鑽到200米以下,打到的依然是堅硬岩石,第一次打井就這樣宣告失敗了。隨後兩年,固執的楊聖滿接連打了6眼井,仍然一無所獲,卻為此用掉了自家50萬元存款。

有的鄉親動搖了,有的人在背後笑他「一根筋」,這時候,楊聖滿開始謀劃新的引水方案。2006年8月,經過周密論證,柳河口村決定把8公里外的山泉水引到村子裡,楊聖滿帶領鄉親們投入到新一輪找水「戰斗」中。山上本來沒有路,楊聖滿和鄉親們硬是用鐵鍬、錘子一寸一寸鑿出一條山路。

到2006年10月,投資20萬元、長達8000多米的管道鋪設完畢,同時還建起兩個揚水池和兩個蓄水池。泉水翻山越嶺引到柳河口村,村民們從此喝上了甘甜水。

㈥ 社會文明道德的素材故事

【道德與規則】

72歲的「金融大鱷」
索羅斯近日獲得第二屆「代頓和平獎」。有關消息說獲獎的原因「是他捐出巨款,給波斯尼亞地區的人民在戰後重建生活,並成立量子基金支持慈善事業。」對許多亞洲人來說,這消息簡直太「豈有此理」了。索羅斯這個「大玩家」,曾迫使英格蘭銀行屈服,挑起亞洲金融風暴,導致東南亞國家金融危機,似乎是個毫無道德可言的人。

其實索羅斯既然被稱為「金融大鱷」,說明他對金融圈裡的游戲規則玩得很老練,是個地道的規則的「大玩家」。索羅斯自己也曾說過,金融市場是不屬於道德范疇的,它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按規則來操作說不上有無道德,只是操作而已。常言道,「在商言商」。索羅斯「言商」的道德標准就是遵守商界的游戲規則。在這種規則中,對游戲的各方,只論輸贏,不論道德。從某種意義上說,亞洲金融危機中,一些國家的金融業遭到重創,難道不是因為他們違反了國際金融業的游戲規則而受到的懲罰嗎?因此,我們面臨的不僅是道德問題,更主要的是如何學會規則和建立規則。有了規則的力量,道德標准才有實際意義。就是在慈善事業中,規則也是必要的。但是,在我們這個國家,慈善行為可能更多的是道德的沖動或者具有某些功利的目的,而缺少有效的行善的規則,這種規則應達到把行善本身作為目的,而不是功利的手段。這樣,我們就不會面對那麼多的諸如扶貧資金被挪用、救災物資不知去向、甚至捐給孩子們上學的錢也變成了個別人的消費基金等等的問題。

莎士比亞:道德是遠勝於富貴的資產,它可以使一個凡人成為不朽的神明。

㈦ 社會道德的小事例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在這個社會中,有許多行為規范約束著我們的一言一行,這就是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其實很簡單,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細想一想,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道德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有一次,我和媽媽到銀行存錢,銀行里人頭攢動,我和媽媽排了很長時間的隊伍才輪到我們。就在我們走向櫃台時,一位70多歲的老人忽然跌跌撞撞地走了過來。我開始還認為他是有什麼東西丟在那裡要拿回去,可他還沒站穩,就發話了:「請問一下養老保險怎麼取?」
我可不高興了,明明是我們先來了,怎麼讓他先辦起業務呢?而且這么大人了,先來後到這點道理不懂嗎? 可媽媽卻好像讓著他一樣,什麼話也沒說,而且還把身子往一邊讓了讓。 媽媽的舉動,更讓我驚訝和氣憤,難道媽媽也不懂這點道理嗎? 媽媽好象看見了我表情的變化,就悄悄把我拉到一邊,微笑著對我說:「你是不是有點不高興啊?」我用勁地點了點頭,氣憤地說出了我的想法。媽媽的臉色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對我說:「你這就不對了。雖然先來後到是規矩,但是他畢竟是位老人啊!而且他跌跌撞撞,必然有重要的事情。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種道德的表現,所以我們必須要讓著他,尊敬他。」我這才點了點頭。媽媽的表情終於由嚴肅化為輕松,「如果你也是一位老人,你願意為這么一件小事而和別人爭吵嗎?」我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 這是,那位老人的事已經辦好了,正招呼我們過去。他這時向我們解釋:「剛才真對不起,我有點急事,讓你們久等了!」我笑著說:「沒關系!這不算什麼!」 同時,我也看見了媽媽贊許的目光。
可見,道德還能讓社會更加和諧,幸福,美滿。
但是社會上還存在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最近,汶川發生了大地震,許多人為次慷慨解囊。但是,我在報紙上看見一條反面的新聞:「某地區奧運火炬手在繞過捐款箱後,把一隻空的手放在箱子邊,什麼也沒捐。」 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沒有錯,他們已經捐過了錢,只是幾位記者沒拍到照片,就讓他們空大波,指責聲,叫喊聲,責罵聲,不絕於耳。經事後調查,火炬手並著手再走了一邊。這件事讓火炬手很郁悶,人民很納悶,也讓社會充滿了疑問,這記者怎麼這樣呢!我則感到很氣憤,媒體本是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更加了解社會,卻報道出這么一條消息,又和報假新聞有什麼區別呢!這是拿災區人們的利益開玩笑,是對火炬手的不尊重,是對社會的形象的嚴重損害!實事求是道德的基本表現,而這家媒體卻連這點道德都做不到,還怎麼再談自己的信譽呢?
這是道德負面的例子,通過這件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做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是道德的基本表現,我們要遵循它。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質,我們要捍衛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㈧ 舉出隨著社會發展道德變化的例子

你生活在這么一個道德隨便的國家還舉不出例子?文革的道德和現在的道德,版計劃生育時的道權德和現在的道德,彭宇案之前的道德和現在的道德,古時候三從四德時候的道德和現在半邊天的道德。。。。。簡直不可勝舉,因為道德本身就是服從於大多數人的東西,而大多數人的意志又是會隨著社會發展隨波逐流的,道德隨社會發展變化是必然的事情。

㈨ 有那些道德維持社會秩序的事例

孔子作《春秋》,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用周禮來維護當時被破壞的社會等級制度。這種史學經世的意識到司馬談、司馬遷纂修歷史的時候變得更加自覺。司馬談說:「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事,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史記·太史公自序》)一名史學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躍然紙上。司馬遷著《史記》,更是高標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漢書·司馬遷傳》)。閱讀《史記》,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越是變革時期的史事,司馬遷記載得越詳細,用力也越勤。這就反映出他確實抓住了歷史的要害,是為活人寫歷史,為國家的需要寫歷史,為民族的未來寫歷史。唐玄宗時期,被譽為「董狐式」的史學家吳兢用一種特殊的體裁撰寫了《貞觀政要》一書。這是一部記錄唐太宗時代的政治史專題。他在《序》中寫到:「庶乎有國有家者克遵前軌,擇善而從,則可久之業益彰矣。」這不僅是對前朝為政者的仰慕,更是希望當今及今後統治者能夠從歷史中汲取有益的經驗。杜佑的《通典》雖是私家著作,但他在《自序》中也旗幟鮮明地指出其著史的目的是要「實采群言,征諸人事,將施有政」(《通典·自序》),經世致用的史學思想躍然紙上。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以「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進〈資治通鑒〉表》)為編纂原則,更是封建時代優秀史傢具有強烈的關注國家與社會的政治意識的典型代表。 其次,歷代史家及其作品中包含著濃烈的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先哲對中華民族興衰榮辱的辯證總結。歷史是客觀的,但是記載歷史過程的史學作品總是要帶上史學家個人的思考。宋代蘇洵在《史論》一文中說「史何為而作乎?其有憂也」;司馬遷說「述往事,思來者」(《漢書·司馬遷傳》),這都准確地表達了中國傳統史學的人文情懷。孔子作《春秋》,充滿著他對自己所處時代的憂患,筆墨之中隱含著微言大義。司馬談初作《史記》的動機是要歌頌漢興以來建立的豐功偉業,司馬遷繼承父業之後卻賦予《史記》更多的憂患意識。在《史記·封禪書》、《平準書》中,司馬遷對武帝時代業已暴露的種種社會問題的揭露和對武帝封禪求仙的嘲笑與諷刺,更是一個優秀史家內心憂患意識的集中表現。東漢後期史學家、政論家崔

㈩ 社會公德的案例有哪些!

社會公德是人類抄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不約而同的社會的准則
包括人的道德修養、思想覺悟、文化素質、生活方式、行為習慣、行動准則等方面的內容
社會公德是法律的有機組合,補充了法律缺失和不夠健全以及不能監管到位的方面
社會公德有效制約了社會的腐朽,有效的提高人民的素質

熱點內容
朱曉東法院 發布:2024-09-19 09:57:08 瀏覽:789
逃犯條例駁回 發布:2024-09-19 09:11:26 瀏覽:80
公司法方面的法律法規大全 發布:2024-09-19 08:56:11 瀏覽:734
法是社會本質的要求 發布:2024-09-19 06:17:07 瀏覽:637
清末司法改革 發布:2024-09-19 06:12:16 瀏覽:245
社會與法2017迷情 發布:2024-09-19 05:44:15 瀏覽:648
勞動法職工必要的休息時間 發布:2024-09-19 05:32:04 瀏覽:31
律師合同交底法律服務 發布:2024-09-19 05:19:35 瀏覽:887
廣告發律師 發布:2024-09-19 05:05:36 瀏覽:110
法社會學譯叢 發布:2024-09-19 03:39:33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