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法治論文
1. 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論文
淺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人們對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實施所持有的內心信念和觀念。先進的法治理念能夠引領和指導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的法律活動,是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國家權力、服務人民、管理社會的行動指南,是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承擔責任的思想基礎和價值標准。
2005年,以胡錦濤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這一意義重大、內涵豐富的政治和法律命題。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念下,在我們國家法制建設的過程中,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持和遵循依法治國、公平正義、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關於社會主義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觀念,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要求、精神實質和基本原則的概括和反映,是立法、執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基本指導思想。一定的法治理念由一定的社會歷史制度、法律文化和價值觀所決定,一旦形成,便固化於人們的思想中,具有相當的穩定性、持久性;有什麼樣的法治理想、信念和觀念,就會表現為什麼樣的立法、執法及守法行為。法治理念是靈魂,決定著法治的效果。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出了一系列正確的法治理念。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先進的社會制度,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也一定是先進的法治理念,是真正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體現以下本質要求,必須反映和堅持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反映和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反映和堅持黨的領導,反映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反映和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的原則要求,必須反映和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
按照這些本質要求,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的內容。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二、堅持貫徹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必要性
(一)時代發展的需要
當前我國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發展階段。新的發展時期,必然要對法制建設提出新的要求,政法隊伍、政法工作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就必須有一個科學、明確、符合時代需要的執法指導思想。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各種經濟成份不斷出現,使經濟實體呈現多元化,必然導致經濟利益的多元化。這一時期,既是戰略機遇期,也是社會矛盾尖銳化時期和社會問題多發期,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各階層收入差距的拉大、就業形勢嚴峻等社會矛盾和問題不斷增多,人們的思想、觀念、利益也同時發生著變化,各種利益沖突不斷發生,這也要求政法機關要有一個科學、正確的法治理念,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出公平、正義,維護各個階層群眾的合法權益。因此,在我國政法戰線堅持和貫徹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非常及時的戰略舉措。
(二)法制建設的需要
隨著我國各項改革的不斷擴大和深化,司法體制的改革和調整也必將提上日程。當前我國立法體制中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立法的超前、快速、規模龐大、盲目立法等,使出台的法律、法規難於滲透到社會生活實際領域,難於被民眾認同、消化、接受,最後變為一紙空文。目前中國的法律很難經得起理性的檢驗,中國的執法困境,立法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包括司法制度、執法機制怎麼改、如何改才能適應我國民主法制建設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法制需求,也需要我們有一個統一明確的認識。
(三)社會穩定的需要
中國的發展、富強、崛起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影響社會穩定與和諧的因素還大量存在,改革和發展中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逐步暴露出來,人民內部矛盾凸顯,有的甚至引發**。社會管理、經濟管理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也不斷出現,極易滋生和誘發違法犯罪,甚至導致嚴重刑事犯罪高發。而擔負維護穩定重任的政法機關需要進一步明確自己的使命,需要有一個正確的法治理念。
(四)執法的需要
在建設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人民群眾民主法治意識日益增強,人民群眾通過司法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要求不斷提高。而我們政法隊伍、檢察隊伍在執法中存在的執法不嚴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為的現象,甚至執法犯法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上述行為的背後存在著不合時宜的執法觀念急需糾正,混亂的執法思想需要澄清,不適應新形勢的執法思想迫切需要得到改變。
面對新形勢,法律工作者必須主動應對新挑戰,積極適應新要求,盡快提高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防範和打擊違法犯罪的能力、維護國家政治穩定的能力、公正執法的能力。而要做到這些,必須用科學、先進、正確的法治理念武裝政法幹警頭腦,也就是說,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政法工作。
三、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途徑
如何使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走入執法者頭腦,讓他們在深刻理解、共同感受、真切內化這些法律理念的基礎上,引導和自律執法辦案行為,應當成為政法隊伍建設共同面臨、必須正視和認真對待的一項重要而極有現實意義的任務。
(一)堅持依法治國
所謂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實踐依法治國理念對執法工作具體有以下三點基本要求:努力提高法律素養——踐行依法治國理念的前提;堅持嚴格執法——法治的基本內涵;模範遵守法律——執法者的應盡責任。
(二)堅持執法為民
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執政理念對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憲法原則在政法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政法工作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證。
執法為民,就是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各項政法工作中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執法公正、一心為民。正是因為執法為民理念對於政法工作的重要作用,因此,各級政法機關和廣大政法幹警,要在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中,全面深刻理解執法為民內涵,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理念。
(三)堅持追求公平正義的理念
公平正義是自古以來人類社會共同的、不懈地嚮往和追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最高價值目標追求和重要任務,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永恆主題和神聖職責,也是政法幹警崇高而偉大的使命。只有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才能使憲法規定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任務落到實處,才能真正維護人民的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1.合法合理。合理性是指執法中正確行使自由裁量權,所採取的措施、作出的決定合乎理性,符合案件事實、情節,防止濫用職權、顯失公平。法律設定自由裁量權是使執法機關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既遵守一般要求又體現個別化,按照合理而公正的原則作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從而更加准確地貫徹法律的意圖。
2.平等對待。平等對待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的具體要求,是公平正義的載體和支撐。沒有平等對待,正義便成為抽象的空談。平等對待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反對特權,法律上的平等對待,排除任何特權,反對給予同等條件者不同的待遇。要求在執法中堅持依法平等保護各類主體的合法權益,不分地域、不分公私、不分貧富、不分民族出身,一律提供平等的司法保護和法律服務。二是禁止歧視,與反對特權相對,法律上的平等對待不允許對任何在社會關系中處於劣勢地位的主體有歧視待遇。按照公平正義原則的要求,這些人不但不應當受到其他人的歧視,而且還應當得到社會給予他們的關懷援助。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司法救助制度、未成年人在刑事訴訟中的特殊規定等都貫徹了這一原則。
3.實體與程序公正並重。程序公正不僅是實體公正實現的前提和保障,而且本身也具有獨立的價值。在現代社會,程序法是否完備並得到嚴格的遵守執行,是衡量一個國家法制文明、司法公正、訴訟民主、人權保障程度的重要標志。程序公正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目的和價值:一是應當保障實體公正的實現。實體公正是一種結果的公正,而任何結果都是經過一定的過程得以實現的。程序的設計配置,首先是保證執法司法機關正確地發現案件的真實情況,全面客觀地收集證據,准確地適用法律,正確地處理案件,保證實體法的實現。二是賦予當事人充分的權利並提供權利被侵犯時的救濟渠道,有效地保障人權。程序公正要求以人為本,充分尊重當事人、行政相對人的人格尊嚴和主體地位,保障其應有的知情、參與、陳述、抗辯、申訴、獲得法律幫助等各項權利,使其感受到客觀、公平、充分參與、主張和意見得到充分表達,增強行政執法決定和司法決定的可接受性。三是規范執法行為,克服執法者的隨意性,防止權力的濫用。任何權力都有濫用的可能,僅僅把正義實現的希望寄託於執法者良好的道德修養是不夠的。只有藉助制度的力量和約束,人們才能對執法的結果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預期,而程序正義的一個突出功能就是對權力可能被濫用進行限制和制約。
(四)樹立服務大局思想
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是執法機關應切實履行的重大職責。牢固樹立服務大局的理念,要求各級執法部門要把執法工作放到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來認識、把握和部署,立足本職,全面正確履行職責。
1.牢固樹立服務大局的思想。要善於圍繞大局籌劃部署工作。學會從大局出發、從大局著眼,自覺地把各項工作融入到大局之中來思考、謀劃和部署,把本地、本部門的工作作為保障黨和國家大局的必要環節努力做好,使各項工作切實體現服務大局的要求。為此,要做到兩點,一要統籌兼顧;二要善於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時,適時地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研究工作思路,確定工作重點,調整策略方法,增添工作舉措,確保在服務大局中更有作為。
2.立足本職。立足本職是服務大局的基礎。執法人員要立足各自的工作崗位,結合自己的職責任務去服務大局,切實執好法、辦好案、服好務,不能把大局看成是「摸不到,夠不著」的目標,對服務大局無從著手。實際上,我們的日常工作與大局工作就是緊密相關的,按照崗位職責要求,認真盡職盡責做好每一項工作,辦好每一件案件,就是為大局服務。本職工作做不好,服務大局就會成為一句空話。要依法做好本職工作,按照法律賦予的許可權,嚴格依法辦事,公正文明執法,熱情周到服務,不失職、瀆職,不濫用職權,不違法辦案、執法違法,優質高效地做好崗位職責所要求的具體工作,正確有效地為大局服務,使人民群眾滿意,黨委、政府滿意。
3.正確履職。正確履職是服務大局的關鍵。執法部門、執法人員只有全面正確履行好各自的職責,才能正確而有效地服務大局,取得好的效果。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靈魂。正如胡錦濤同志指出的:「理念是行動的指南。我們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要積極加強法制建設,又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特別是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堅持貫徹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對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2. 論依法治國的必要性論文 ~急用&加分
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十五」計劃綱要明確指出:要「依法行政,從嚴治政」。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機關行使管理國家公共事務的行政權力,必須依據體現人民意志的法律。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國家普遍遵循的一項法治原則,實行依法行政,是現代政府管理模式和行政觀念的一場深刻革命。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民主法制建設,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已成為全國人民和全體公務員的高度共識。我國加入WTO以後,對加強政府法制建設、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意識與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廣大公務員要強化依法行政觀念,切實提高能力。積極推動依法行政的進程,是公務員牢固樹立依法行政觀念的基礎。
一、依法行政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
在我國這樣一個歷史上封建統治時間較長、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不高、公民法治觀念較為淡薄的國家,要實現法治這一宏偉任務,就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認真總結我國法制建設的經驗教訓,積極借鑒其他國家正確的法治理論和成功的做法,大膽探索,勇於實踐,整體實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這一復雜的系統工程。
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
「依法治國」作為治國方略,已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而依法治國的關鍵則在於行政機關能否做到依法行政。
(一)從法治原則的角度而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環節。
依法治國的核心應該是立法機關依法立法,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在這三者之中,依法立法是基礎,獨立司法是保障,依法行政才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據統計,改革開放20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280多部法律,國務院制定了700多部行政法規,地方政權機關制定了4000多部地方性法規,其中大約有80%的法律法規是要由行政機關去貫徹落實的。因此,依法治國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決於能否依法行政。必須加強依法行政的法制建設,使各級領導幹部在日常公共事務中嚴格做到依法辦事,做到政令暢通,執法如山,有令必行,有禁必止。這樣,依法治國的原則才能通過政府行為落實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二)從權力制約的角度來看,依法行政也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
法治的核心是有效地約束公共權力。依法治國的重點是依法治權,治權的重點又在於治行政權力,確保依法行政。依法制約國家機關的權力,依法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既是現代法治的宗旨,也是依法治國的價值取向。憲法賦予國家行政機關極其廣泛的權力范圍,幾乎涉及社會的各個角落。行政權是國家權力中最為活躍的權力,行政權最易膨脹,它最需要自由又最容易無度,最需要控制又最難以控制。這種無所不在的公共權力必然需要依法制約,也最需要公眾監督。從行政權力的性質來看,行政權力也是最難制約的,行政權與立法權和司法權不同,可以為被管理者設定義務,可以獨立實施行政處罰,在管理中具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被濫用的可能性就大。因此,如何實現依法行政,應該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
(三)從民主政治建設的目標來看,依法行政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的十五大確定的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目標。只有在整個社會范圍內形成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社會氛圍,領導幹部依法辦事,公民依法盡義務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使法律法規能夠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得到普遍切實的遵守,才能實現依法治國。而要做到這一切,關鍵還在於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國家政府行使權力時所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則。它反映了社會從人治向法治轉變的歷史進程。不奉行法治原則,談不上依法行政。人治與主觀隨意性相聯系,權力的行使由個人意志決定;依法行政與法治相聯系,權力的行使以人民制定的法律為依據和評判標准。依法行政原則的確立,對於象我國這樣缺乏法制傳統的國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保證行政管理為人民服務的目標
人民通過權力機關制定法律,表達意志,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就將保證行政管理遵循為人民服務的目標,使行政管理不致偏離航道。無庸諱言,行政管理范圍的寬闊和行政工作人員的眾多,作出背離為人民服務宗旨的行為,甚至侵犯公民合法權益的事,也時常出現。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只有依靠嚴格貫徹依法行政的原則。
2.保證行政管理的統一性、連續性和穩定性
依法治國的最重要的特點是這個國家一切活動的統一性、連續性和穩定性。這同時也是依法行政給行政管理帶來的保障。依法行政能保證行政管理的統一,有了統一性,才能有公平和公正。社會的不公正、不公平,是產生社會不滿,甚至不穩定的重要因素。「依法治國」作為治國方略,已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而依法治國的關鍵則在於行政機關能否做到依法行政。所謂依法行政就是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必須由法律授權並依據法律規定。法律是行政機關據以活動和人們對該活動進行評判的標准。據統計,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百分之八十需要行政機關去執行。行政機關的施政行為與公民息息相關,直接為公民所感受,因而行政機關能否依法辦事,對公民的榜樣作用也最強。然而,目前我國的行政執法現狀卻不容樂觀,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甚至越權執法、執法犯法、徇私枉法的現象還時有發生。
這種現象不僅損害了廣大公民的合法權益,而且極大地損害了法律的權威性,敗壞了政府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行政機關的依法行政。
連續性與穩定性,同樣是社會穩定的重要條件。市場經濟之所以必須是法治經濟,就是由於法治所帶來的統一性和連續性。要保持行政管理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只有依靠依法行政。
3.保證提高行政效率
依法行政,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決策,依照法律規定執法,以保證行政管理符合國家和人民的要求,避免不公、錯誤和違法,減少糾紛和矛盾。同時,按法律規定的程序辦事,遵守法定的操作規則,都將大大提高行政效率,這也一再為我國歷史所證明。不能將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對立起來。
4.保證對行政管理的監督有統一的標准和程序
要使監督取得成效,必須解決監督什麼和如何監督的問題,也就是需要有監督的標准和程序。所謂監督的標准,就是對行政行為是否違法的評判標准。而能夠提供是非評判的唯一標准,是法律;所謂監督程序,即進行監督要經歷哪些步驟、方式和時限。程序就是操作規則。遵循法定程序進行監督,才能保障監督順利、有效、正確地進行。
目前,我國社會正處於一個轉型時期,人治社會應當逐步向法治社會過渡,而這種過渡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依法行政的實現程度。實踐證明,實行依法行政,保障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才能避免首長負責制下產生的主觀隨意性和盲目性,實行依法行政,才能避免和減少各種行政違法行為及由此給公民、法人造成的損失,並有助於提高行政效率。
3. 德治與法治的論文
摘要:法治在當下中國法學界中沒有統一的定義,「依法治國、舉措而已」、「君尊則令行」則是古代法家所述。道德是人們關於善與惡、正義非正義、光榮與恥辱、公正與偏私等觀念、原則和規范的總和,以德服人是傳承的文化。法治和德治是兩種互補的社會控制模式,但在現代社會中,法治是主流,治國在制度層面上只能依法,道德通過轉化參與了治國,但不能謂之德治,它的主要功能在於育人。因此,依法治國、以德育人,共創理想社會,既是法律與道德在現代社會中的合理分工,又是法治與德治的對立統一。人類關於法、德的經驗和原理,揭示了法治、德治的含義與構成,法治及德治的歷史和實踐表明,法治之法應具有道德性,法治離不開道德。但法治是現代化社會的主流控制模式,是未來中國的必由之路。而為了促成法治的實現,從中國的社會實際出發,必須加強道德建設。從中國當今的實踐出發,從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刻反思中找到德治與法治互相契合的現實合理性。關鍵詞:法治;德治;社會控制模式引言:在現實社會中,社會控制和管理是極為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運用什麼樣的社會控制模式來管理當今社會,來促進新世紀發展進程中中國的各項社會事業,概括起來講,有法治和德治兩種典型的模式。用法來治理國家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如果沒有德治因素的存在,那樣是否能夠給我們帶來理想的社會?本文主要對法治與德治的相關問題進行一些必要的探討。一、法治的含義、特徵和歷史演變(一)法治的含義法治是什麼,在當下中國法學界並沒有統一的定義。在英文中,與之相對應的常見詞有:「rule of the law」、「rule by law」、「government through law」等。這些詞的含義分別可以譯為「法的統治」、「依法統治」、「通過法律的治理」。由此,法治應是社會控制的一種模式,是指人們通過或主要通過法律對國家的治理而求理想社會的實現。(二)中國古代法家提倡的「法治」古代中國法家曾提倡的「法治」,強調以國家暴力為後盾的法律的作用,認為法律的強制手段是最有效的,甚至是唯一有效的統治方法;強調只要有根據統治階級的意志所立的法,並堅決貫徹實施,就能輕而易舉地治理好國家,即所謂「依法治國,舉措而已。」⑴基於好利惡害的人性論,他們認為必須依法為本,使法、勢、術相結合;為了法律的推行必須建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政權。他們的「法治」是封建君主專制政體下的法治,盡管他們說維護君權的目的是為了實行「法治」,即所謂「君尊則令行」,但由於君主手執權柄,有權立法也有權廢法,即便隨意立法也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而對此法家只能曉之以利害。因此,法家的「法治」根本不等同於後來西方資產階級提出的與民主制度相關聯的「法治」。而歷史亦以秦王朝的迅速覆亡證明了法家「法治」的不可行。(三)現代法治的特徵現代意義上的法治來源於近代西方法律文化。法治是民主政治的產物,發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法治和憲政緊密相連,沒有憲政就沒有法治;法治的核心不只是國家通過法律控制社會,而且它本身也要為法律所支配;法治最基本的原則是「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既是一種治國方式和社會控制模式,又是一套價值系統,目標是理想社會生活方式的建立。(四)法治的構成要件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曾對法治作過相當經典的解釋:「法治應包括兩種含義:已成立的法律秩序獲得普通的服從;而大家要服從的法律本身又應該是制定良好的法律。」⑵這揭示了法治構成中兩個最基本的要件,即法的普遍性和法的優良性。由於亞里士多德生活於並且也贊成將人分等級並視之為公平、合理的社會,所以我們應賦予他法治構成的框架以新的內容。在現代社會,所謂法的普遍性,即是人們平等一致地遵守而且是嚴格遵守已有的法律,實質是法律至上;法的優良性應是被遵守的法律含有民主、公平、自由、人權等這些最基本的人類價值觀,也即法的正義性。隨著法治的實踐展開,後世學者對亞里士多德的法治觀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在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上有了擴充。法治的形式要件至少包括法制的統一性、法制的一般性、規范的有效性、司法的中立性和法律工作的職業性;法治的實質要件則外化為以下制度和原則,即權力控制與制衡、國家責任和權力與責任相統一、權利保障和社會自由、公民義務的法律化和相對化;同時,法治還有以下精神要件:善法、惡法價值標準的確立,法律至上地位的認同,法的統治觀念的養成,權利文化人文基礎的建立等。⑶(五)法治的歷史及其發展現代意義上的法治形成於近代西方,但其精神和傳統可以上溯至古希臘。古希臘尤其是雅典的城邦民主和法治達到了古典世界的輝煌,其在公民范圍內實現了較為徹底的民主和法治,但人的等級性劃分和奴隸制度的存在,又使它與現代世界的民主和法治有了分野。⑷然而古希臘已在思想上和傳統上為後來所有類型的西方民主和法治奠定了基礎。羅馬繼受了飽含法治精神的希臘理性法思想。羅馬從王政到共和到帝國初期,不僅創制了龐大的法律體系,而且將法制的精神貫徹於法律之中,其中體現人的理性的平等、意思自治和權利的私法可謂是對集中體現於公法領域的希臘法治精神的弘揚和拓展。⑸進入帝國後,皇權對法制精神的破壞和干擾很大,但歷史形成的傳統未曾消失。中世紀,西方的理性思想和法治精神被籠罩於宗教的帷幕之下,但法律的神聖性和權威性依然在歷史和大眾中流傳。⑹近代以來,思想家們對權力本質的深刻認識推動著西方法治理論走向完備。「權力就其本質而言是邪惡的,不論其行使者是誰。」⑺但有組織的人類社會又無法取消權力,所以減輕權力對人的傷害的最佳途徑就是給權力劃分界限即「以權力制約權力」;而這一切都需要在體現民意的法律基礎上和框架內展開,也即將權力納入法律,從而使人的安全、財產、自由、尊嚴等得到法律的保障。這條思路引導出來的政治法律制度或者社會控制模式就是法治。為了讓法治成為現實,西方思想家拿出了「分權與制衡」的實施方案,將專制集權制度改造為以權力制約權力的分權體制,通過分權和制衡來實現法治和人權。建構法治的思想和方案是西方文明的特定產物。它一方面源於商品經濟高度發展所引起的社會關系的契約化,⑻同時又植根於希臘的理性文化和基督教宗教文化中的人性惡論。人性惡的文化促成人們優選客觀公正的法律而不是主觀性強的道德作為解決糾紛的社會控制方式。社會關系的契約化形成人們事實上的平等和獨立,這構成法治經濟基礎。在人類文明史上,這兩者的充分發達和結合僅限於西方,應該說是世界的特例而不是通例。⑼近代以來,法治文明隨西方文明來至世界各地。現在法治已成為大多數國家的社會控制模式。但顯然各國的法治程度並不相同且各有特色,因而不能簡單地用西方法治的經驗和標准來衡量已發展了的現代法治。現代法治是建立在更廣泛的民主政治、市場經濟和與傳統相結合的理性文化之上的,西方的經驗和標准只是特定的一種,而不是全部或惟一。二、德治的概念和在中西方實踐中的困境(一)德治的含義如同法治一樣,什麼是德治也有不同的見解。筆者認為,德治是一種對應於法治的社會控制模式。簡單地說是以德治國或者說道德的統治(rule of morality)。即人們藉助或主要藉助道德的作用對社會進行調節和控制而求理想社會的實現。(二)道德的特徵道德是人們關於善與惡、正義非正義、光榮與恥辱、公正與偏私等觀念、原則和規范的總和。道德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它的內容與評價總是由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首先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在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道德總是統治階級的道德。不同於法律主要指向人們的外部行為,要求人們外部行為的合法性;道德主要通過對人們內心的信念和思想活動動機的調整來影響人們的外部行為。道德調整的范圍比法律調整的范圍要廣泛得多,幾乎覆蓋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領域和一切社會關系。道德調整的意義在於要求個人對他人,個人對社會應當履行的基本義務,這種義務的履行並不以行為人取得某種權利為前提條件。道德調整主要建立在社會主體的倫理認同和道德評價的基礎之上,它主要通過人們內在信念和社會輿論的遣責來保證人們對道德規范的遵守。⑽(三)德治在中西方實踐中的困境道德以向人們發出道德指令來協調相互間的關系。但由於人類艱於自律易受本性影響,由於德和人的品質相聯系,道德特別是個人美德和公共道德便具有了高尚情懷,從而德治也成為一種理想。中國自孔子開始,儒家思想在理想層面上始終以德治為目標,西方哲人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揭示他對德治的嚮往。但德治在現實中屢屢陷入困境。在中國,孔子的仁政德治從春秋戰國到漢初能競爭過「重刑輕罪」的法家學說;漢武帝雖然接受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獻言,推行「禮法結合」,但實質上是「外儒內法」,德治的實質已不存在;即使是名義上的德治在晚清變法修律中也不敵西方法治而被取而代之。在西方,柏拉圖中年以後雖然內心固守但實際已放棄理想國的追求,改為第二等的選擇:法律和秩序。他在《法律篇》中說:「人類的本性將永遠傾向於貪婪和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樂而無任何理性,人們會首先考慮這些,然後考慮公正和善德。這樣,人們的心靈是一片黑暗,他們的所作所為,最後使得他們和整個國家充滿了罪行。如果人根據理性和神的恩惠的陽光指導自己行動,他們用不著法律來支配自己,因為沒有任何法律或秩序能比知識更有力量,理性不應該受任何東西的束縛,它應該是萬事的主宰者,如果它真的名副其實,而且本質上是自由的話。但是,現在找不到這樣的人,即使有也非常之少;因此我們必須作第二最佳的選擇,這就是法律和秩序。」⑾盡管柏拉圖的《理想國》仍受推崇,但理性的西方文化總將其視為烏托邦,從亞里士多德開始,法治國是人類最理想的國家成為西方的傳統。中西的歷史實踐揭示出人類在法治與德治問題上的一個基本經驗:作為主要的社會控制模式,德治是一種理想,現實中為法治所代替是必然的。三、法治與德治的關系在現實社會中,社會控制和管理是極為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德治雖不能作為主要模式與法治相競爭,但法治從來沒有也不可能代替道德的重要作用。相反,理想的法治必須有道德的支持,這部分是由於法律自身的缺陷,部分是由於道德和法律具有不可替換的互補功能。舉幾個最慘痛的例子:一個是蘇格拉底之死。蘇格拉底是在完全符合雅典法治的前提下,依據當時的法律以民主投票的方式判處死刑的。另一個例子是西塞羅的法治理論和實踐未能阻止羅馬共和國的蛻變,甚至他自己也被殘殺。還有一個例子是在世界公認的優秀的《魏瑪憲法》制度框架下,希特勒通過法定選舉程序上台執政實施專制獨裁。盡管法律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具有高度裨益的社會生活制度,它像人類創造的大多數制度一樣也存在著某種弊端。如果我們對這些弊端不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完全視而不見,那麼它們就會發展為嚴重的操作困難。法律的這些缺欠部分源於其保守的傾向,部分源於其形式結構中所固有的僵化呆板因素,還有一部分源於與其控製作用有關的限制方面。⑿此外,法律乃至法治還有一個更根本的缺陷,即法律不能治本。所以,法律至上但法律並不萬能,因為法律只關注人們的外部行為而無法深入人們的內心世界。僅此就奠定了道德在法治社會中的重要性,況且如前所述其互補性並非僅此而已。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源於法與道德的關系。第一、法治之法應該有而且必然有道德性。法治是奉行法治國家人民的目標,但不是終極目標,終極目標是人們理想社會的實現。這勢必牽扯涉到人們對理想社會的評判,而人類的任何理想都不可能也不應該與道德相抵觸。一旦法律變成缺德的東西,法治也會成為壓制人類理想的東西,很難想像,這樣的法律能被人們接受,這樣的法治能實現它自己的目標。歷史表明,缺德的法律即使在強權保護之下,也只能行用一時,最終不免背上「惡法」的罵名;而那些具有深厚道德基礎的法律都具有悠久的歷史。例如,民法中關於善良風俗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刑事法中制止邪惡、保護善良的各項規范;憲法中關於尊重人格的人權規范;社會立法中體現人道和仁愛的福利法等,都是符合人類道德要求的良法,因而有堅韌的生命力。第二、法律應具有道德性,並不意味著道德可以直接成為治國的依據,進而將德治與法治在治國層面上相提並論。國家特別是現代國家機構龐大、事務繁多。按西方的設置,立法、司法、行政每一部分都是復雜的系統。這些系統自身內部及其相互之間要保持有序運轉,才能確保國家和社會的正常,稍有紊亂和沖突便有陷國家和社會於混亂之中的危險。避免這樣的危險靠道德是很危險的也是很困難的。首先道德是有爭議的。不同的人對道德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一個社會中同時存在著不同的道德,即使同一個人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對同樣的人不同的事同樣的事不同的人,都有可能出現道德評判上的變化。其次,道德還是不確定的。道德有部分表現為以信仰、意識、心理和習慣的方式存在,沒有明確成形的表現形式,呈現出不確定性。再次,憑藉輿論和內心,道德雖有一定的甚至強大的壓力,但這種壓力缺乏強制性,這使它的效力受到限制。道德的這些屬性使它難以擔當治國重任。這是因為治國要以制度為依據,國家行為才能達到某種程度的統一性、確定性、連續性和有效性,將社會控制在有序和可預見的范圍內,人們也因此才可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計劃。而法律本身就是一種制度化的設置,它在一國主權內的惟一性、同一性、確定性、穩定性和權威性,特別是它獨有的強制性,保證了制度的規范和有效,從而成為治國的依據。正如羅斯科龐德所說:「社會控制是需要權力的——它需要用其他人的壓力來影響人們行為的那種權力。作為社會控制的一種高度專門形式的法律秩序,是建築在政治組織社會的權力或強力之上的。但法律絕不是權力,它只是把權力的行使加以組織和系統化起來,並使權力有效地維護和促進文明的一種東西。」⒀法律的制度化、系統性和強制力,使它在與道德、宗教、行政、教育等的競爭中, 成為最有效的治國之具。⒁第三,道德的非制度性並不意味著它未參與治國,雖然就制度而言,道德確實無法成為法律這樣的治國之具,但間接來看,道德一方面可以轉化為制度,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人的塑造而參與治國。良法具有道德性,是從法律角度說的;從道德方面說,法律中的道德性即是道德的法律化,表明這部分法律是由道德轉化來的。人類歷史上相當多的法律是這種情形,傳統中國在這方面最為典型。法律化的道德雖然在形式上已不同於道德,但我們也不能斷然地說道德沒有參與治國;當然我們也不能認為這就是德治,畢竟法律化的德已不是原本意義上的德,法律的屬性已使之與道德有了形式和本質的區別。同樣,接受道德教育和影響的人成為法律職業者,也在一定程序上促成了道德對治國的參與,但我們同樣不可以說這就是德治。第四、道德法律化既指部分道德也是指部分法律。並不是所有的道德可以上升為法律,而法律更不能完全道德化。道德特別是特定社會中的主流道德與法律,在物質基礎、指導思想、社會任務和終極目標上都相一致或相近,因此,它們的內容和功能就有了交叉和重疊,這恰好構成道德向法律轉化的基礎。脫離這個基礎將道德強行上升為法律,不只混淆了兩者之間的界限,造成功能上的錯位,最終也將犧牲雙方。道德是對人的上位要求,建立在人一定的品質之上並以培養高尚的人為目標;法律是對人的下位也即最起碼的要求,隱含對現實中人的理性認識,僅以人的守法為目標。甚至有一種說法:道德的底線即是法律的常規。例如,我們在道德上有樂善好施的義務,但法律上只禁止人們欺詐和傷害他人。又如,婚姻在道德上最好不要離異,但法律上還是允許人們自願離婚。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法治之法雖需要有道德性,但絕不是全部的道德化。法治和德治是兩種互補的社會控制模式,但在現代社會中,法治是主流治國在制度層面上只能依法,道德通過轉化參與了治國,但不能謂之德治,它的主要功能在於育人。因此,依法治國、以德育人,共創理想社會,既是法律與道德在現代社會中的合理分工,又是法治與德治的對立統一。論法治與德治
4. 法治觀念論文100字
1、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發生的研究》,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為了……,對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的發生進行了研究」。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於摘要的編寫。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9.論文結構要清晰,重點突出自己的思想和內容,不要把別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混淆在一起,一定要有自己的東西在裡面。
10.嚴格按照碩士論文書寫規范進行論文撰寫。論文的整體風格,編排要整潔清爽。
論文常被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論文格式封面論文常指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總稱為論文[1]。論文格式就是指進行論文寫作時的樣式要求,以及寫作標准。直觀的說,論文格式就是論文達到可公之於眾的標准樣式和內容要求。
結構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附錄和致謝[2]。
題目
1.題名規范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論文的特定內容,有助於選定關鍵詞,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
2.命題方式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
3.英文題名方法
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
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
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
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5. 法制教育的論文
交通法規,生命之友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交通也在不斷發展,出行早已經以車代步了。人們在走親訪友、外出旅遊的同時也在追求更舒適、更便捷、更快…… 自行車、摩托車、轎車也已經進入了居民的生活。
但在此同時,一個個忍不慘睹的故事又時時提醒著人們生命的可貴。那觸目驚心的交通事故不禁使人毛骨悚然,他無情的吞噬著人的生命,他不知使多少家庭面臨妻離子散的慘劇,使他們從此失去笑容。
記得去年的一天,在遙遠的西藏南路發生了一場慘絕人寰的事故——那是一個婦女在黃燈的時候,一下子騎得很快,眼睛只盯著對面的黃燈,就在黃燈轉為紅,燈的那一刻,她突然轉彎,可是她萬萬想不到身後一輛大橋二線向她駛來,由於騎得太快,而且距離車太近,所以她根本無法停下來,就在女兒一聲凄慘的叫聲中,母女倆人倒在了車下,而且女兒的身體還被壓在了車下,就這樣兩人躺在血泊之中……那時候就因為這位婦女的一句:"還要等,很煩。"就失去了自己和女兒寶貴的生命。就因為她沒有遵守最最基本的交通法規才使這慘劇發生。同時驗證了"交通法規生命之友"這句話。
不僅如此,很多人應該知道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這使多少人傷心?使多少人受傷?甚至使一些剛踏入人生的孩子留下難以抹去的陰影……
不少同學經常以為這種事情論不到「我」,以為自己的騎車技術十分「棒」,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但當你騎著車在馬路上追逐,當你與夥伴在馬路上玩耍時,你是否想過危險就在身邊;當你的親朋好友不顧一切亂穿馬路、闖紅燈的時候,你可想到這時的死神正在向他們招手……你知不知道這些會帶來什麼?是傷?是殘?是死?是痛苦?是悲劇?是一個破碎的家庭?還是……
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一點一滴積累,遵守交通。
在這生命與血換來的教訓中,我們應「文明騎車、文明走路、文明乘車」讓悲劇不在發生,讓安全的警鍾在我們耳畔長鳴。
6. 我的法治觀 論文
法治應該是我說得最多的話題了。我始終認為法律包含著三個層面。
最低的是制度層面,即法律就是制度的化身。在這一點上,我常說,我們跟經濟學有共同的交集,那就是制度經濟學。經濟學家要建立各種制度,我們法律學家也要建立各種制度。制度包含各種方面。
除了制度層面,我認為方法層面的法律是更高一層的法治。實際上我們學法律,也是學一種方法,這可以從法學院里法律教育的方法中揣摩出來。典型的美國法學教育方式,是教授拿出一個案例,讓學生來漫無拘束地討論,人人都可以自由發言;但是到最後,學生要問老師:你有什麼意見?老師說,我沒有意見和結論,我教給你們的是方法,是用法律思維。
過去我們有一篇文章,叫做「Thinking like a Lawyer」,這就是像「律師一樣思考」,像法律人那樣去思考。法律的思維特點是什麼?首要的是重證據,無論何事都要拿出證據,沒有證據你就不要說話;沒有證據說的話沒用,人家也不會採納你。不僅拿證據說話,而且拿證據作為辯論的手段。
第三個層面,我覺得法律還必須要有一種理念。這個理念對我們來說就是法治。我們現在已經把對法律的理解進一步提升了,法制和法治的區別就在這里。我們原來說,法律是人民的意志,人民的意志則當然全部是正確的。現在我們則認識到法律有善法和惡法的區分了,制度裡面也有好壞之分了。判斷善法和惡法,就在於有沒有法治理念。就像憲法有好壞一樣,有憲法不等於有憲政,只有好的憲法,才可能被叫做憲政。憲政是在constitution後面加一個ism,這就說明憲法是有理念的。
如此,我們研究法律,就不能僅僅關注制度本身,還有方法和理念。
與法治息息相關的是憲政。憲政裡面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兩個,一個民主,一個自由。憲政作為憲法的核心理念,是評判憲法好壞的重要標志。而這個評判,就是靠民主和自由這兩個基本的東西。
民主講了國家權力是從哪裡來的。是上帝賦予神權最高?君權最高?還是民權最高?實際上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不管你是什麼樣的制度,人民的選舉權、監督權的有無,是評價國家權力的劃分是否科學、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據。權力之間的分工制約,是憲政體制最根本的東西。三權分立也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或者其他什麼制度也好,人們要看哪一種權力分工最科學,人民得有個比較。從這個角度來說,民主表達了權力的來源,或者說「主權在民」的思想。這是民主的核心精神。
自由是憲政的第二個核心內容。自由回答的是公民到底享有哪些權利、國家賦予了多大的保障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權利的保障,必須是實實在在的,當你的權利受到侵犯的時候,國家會來保護權利不受侵犯,那麼這個問題就是自由的問題、人權的問題。所以憲法裡面應該規定公民的人權,應該規定公民的自由和限度。這就是自由的問題。
一般來說,西方傳統中所講的自由與民主,實際上就是公民和國家的契約。既然要規定憲法,憲法就要保障公民有哪些權利,或規定公民可以放棄哪些權利。所以權利的限度或者自由的限度,本身就是一個契約問題。我們國家的憲法,現在還有什麼政府的政策,這顯然沒必要。憲法就是講國家機關的設置和公權力的分配,完全不用講我們施行哪些政策,政策畢竟是會變的。
所以說來說去,如果脫離民主和自由,或者脫離我們共同的憲政理念,再提依法治國,那就沒有意思了。我們生活在共同的社會里,沒有一個共同的標准那怎麼行啊!
依據對於制度、方法、理念三個層次的區分,我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六十年,前三十年就是從法律實用主義到法律虛無主義,後三十年是從法律經驗主義到法律理念主義。
所謂法律理念主義,就是把法律從工具、從制度變成治國的理念。目前這個階段剛剛開始,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7. 論大學生法治思維的培養的1000多字論文
您好,九品文化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有需要可以通過頭像找到我構建和諧社會,創建和諧校園
[內容摘要] 高等學校是人才薈萃、知識集中的地方,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生力軍和重要基地。構建和諧的大學校園,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把思想活躍、多元文化交融的高校建設成為和諧的「高地」,成為和諧社會中的「首善之區」,是一個有重大現實意義的新課題。
[關鍵詞] 創建和諧校園 依法治校,校園環境 安全穩定
黨的第十六六中全會,作出了《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綱領性文件,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高等學校是人才薈萃、知識集中的地方,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生力軍和重要基地。構建和諧的大學校園,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實現了快速、持續、健康的發展,面對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利益格局急劇調整、社會矛盾日趨復雜的新形勢,如何把思想活躍、多元文化交融的高校建設成為和諧的「高地」,成為和諧社會中的「首善之區」,是一個有重大現實意義的新課題。
一、科學發展是建設和諧校園的根本。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步伐,前進中的各種困難,必須通過發展來解決。要牢牢把握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在確定思路、做出決策、安排工作等各個環節,都要以師生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教師的發展上,樹立教師是學校第一資源的觀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為他們創造施展才能的舞台。在學生的培養上,既要有精英教育的質量觀,給少數智商發展水平高的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也要樹立大眾化的質量觀,給大多數學生提供成長成才的空間。
二、法律和制度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基礎。只有依法治校,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協調、平衡各種關系,促進校園和諧。要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規范辦學行為,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依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規范學生管理,服務學生成才;修訂和完善校內各項規章制度,使之與法律法規相銜接,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個性發展,從而在校園營造一個民主法治、管理有序、校園安定的和諧環境。要健全溝通機制,如建立學生議事會制度、校長信箱、校領導接待日、黨員接待日、學生事務申訴中心等;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會等的作用,使學生社團組織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發揮獨特的作用。要把提高青年學生的法律素質,作為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納入教育的整體規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間受到法治的熏陶。以抓「學風」、「考風」為突破口,加強誠信教育,規范學生行為。廣大教師要言傳身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自覺貫徹法治精神,促進自身法律素質的提高。要通過法制教育,使廣大師生遵紀守法,自覺維護校園和諧與穩定。
三、濃厚的學術空氣是和諧校園不可缺少的條件。當前,宿舍文化、課桌文化、服飾文化、網路文化、簡訊文化、卡通文化、新新人類語言文化等非主流文化的傳播中,消極因素的影響成為校園中不和諧的音符。學校要加大投入,把學生文化建設納入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在人、財、物等方面加大投入,完善文化設施,美化校園景觀,充實文化標志,改善公寓環境建設,增強藝術感,提升文化品位;辦好學生公寓文化宣傳主題板報、報紙和主題網站,形成公寓文化的系統化、主題化,如文化月、藝術月、衛生月、安全月、讀書月、節約月等。在公寓社區內設置「文化牆」或開辟「文化走廊」,增添文化氛圍。通過公寓文化建設,必將增強學生自我控制的"「軟約束"」,樹立集體和"「家園」"意識,加強宣傳文化陣地建設,增強學校文化競爭力,堅決抵制各種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對學生的侵蝕和影響。
四、校園平安是和諧校園的保障。維護校園安全穩定,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基礎性工作。在學校周邊,網吧多、出租房多、無證攤點多、娛樂場所多、交通隱患多。如果校園周邊矛盾激化、秩序混亂,師生就難以安心教書和勤奮學習。所以,學校要始終把確保校園穩定作為頭等大事。定期開展創建"「平安校園"」的活動,加強學校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選配好高素質的學生輔導員隊伍、建立輔導員日查寢制度、輔導員談話制度、思想政治工作進網路、建立輔導員工作室、黨團活動室、社團活動室、心理咨詢室、校領導值班制度、校園110報警求助系統等。都是為和諧校園的建設、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都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條件。
五、做好貧困生的助學幫困和畢業生就業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設立獎助學金、建立經濟困難大學生認定製度、設立助學基金、做好助學貸款等工作,建立多渠道資助體系;通過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把就業指導課納入教學計劃,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月活動,優化就業服務環境,提升就業服務水平;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指導,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確保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六、良好的校園環境,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前提。我校處在城郊結合部,相關設施沒有完全配套,部分教師工作、學習、生活還存在諸多不便。所以,就要提升服務質量,努力使校園成為師生溫馨的家園。要從師生最急、最盼、最憂、最怨的問題入手,把師生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急師生之所急、想師生之所想、辦師生之所盼、解師生之所怨,認真研究解決事關師生切身利益的問題。
《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深刻地闡明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性質和定位,強調我們構建的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指明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和重大部署。繼承、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境界。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決定》精神,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建湖南女大和諧校園扎實工作,努力奮斗.
和諧校園建設視野下高校團建工作探析
[內容提要] 和諧校園建設是時代進步和高校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共青團組織應從團學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出發,緊緊圍繞和諧校園建設的實踐,積極圍繞學校改革發展的中心工作,始終以科學發展觀和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注重分析市場經濟的發展、擴招和高等教育大眾化、學生群體利益訴求多樣化、繳費上學和就業壓力增大、學制和學分制的改革、網路媒體的快速崛起等方面給高校共青團工作提出的挑戰和機遇,進一步扎實推進共青團的各項工作,使高校團建工作上層次,上水平,努力消除校園建設中的不穩定、不和諧因素。高校團組織必須正視當前變化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站在和諧校園建設的高度努力解決高校團建工作中面臨這些矛盾,在工作中積極創新理念、准確定位、創新模式、深化提高、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營造氛圍、拓寬渠道、規范管理、提升層次,不斷增強高校共青團組織和共青團工作在和諧校園建設實踐中的影響力、創造力和凝聚力。
[關鍵詞] 團組織;共青團工作;和諧校園建設
大學校園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諧社會建設培養輸送高素質人才的基地,是引領社會文明與發展的機構,理應擔負起構建和諧社會的重任,建設和諧校園。高校團組織緊緊圍繞和諧校園建設,始終以科學發展觀和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中心工作,進一步扎實推進共青團的各項工作,使高校團建工作呈現出了上層次,團干能力有提高的大好局面。但也不可否認,在建設和諧校園的過程中,高校共青團工作中也存在和出現了一些不和諧因素。
一、和諧校園建設中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1.處於轉型期,市場經濟的發展給高校共青團工作提出新課題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市場經濟運作模式的逐步成熟,校園中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人生追求也隨之產生了許多新的變化。現在大學生大多是上世紀80年代後出生的,伴隨著中國20年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他們,和以往的大學生有著明顯的不同。他們中存在著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意識不夠、誠信意識和人際關系緊張、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價值取向物質化、缺乏艱苦奮斗意識、貪圖安逸、對人生和工作過於現實、急功近利等特點,使得他們潛意識中的理想與現實、奉獻與索取的矛盾沖突越來越激烈。如何引導他們在開放務實的現實中更好地實現其自身的價值,使其走好自己的成長成才之路,是高校共青組織和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2.受擴招的影響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對象進一步多元化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民辦高等教育的異軍突起,高等教育在經歷了1999年以來擴招之後,大眾化的趨勢更加明顯。高校校園內學生的數量驟然增加,學生及學生家庭的成分日益復雜,而高校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徑卻沒有太大和有效的變革。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僵化、針對性不夠強、保證監督措施不力等等,使得高校共青團工作對象呈現出多層次、多元化的復雜特點。無形中使高校共青團工作走入了誤區,出現了偏差,不利於引導青年大學生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盡快成長成才。
3.各學生群體利益訴求多樣化,已成為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重要而急迫問題
和諧人際關系是和諧校園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際和諧的根本是利益訴求的和諧。雖然在校園內,各學生群體的根本利益和根本目標與學校是一致的,但在共青團工作中各學生群體的具體利益訴求關系確實不盡相同。如在某些具體的利益訴求中出現的個別利益「對立」。因此,作為高校的共青團組織,如何通過開展主題鮮明、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高雅文娛活動引導學生各群體利益訴求與學校建設發展趨於一致,建立健全各學生群體利益訴求機制,協調兼顧各學生群體之間的利益,讓每個群體都感到自己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分子,自己的勞動得到尊重和回報,從而積極主動地為和諧校園建設而努力奮斗是擺在高校團組織面前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新問題,也是對其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和工作水平的考驗。
4.繳費上學和就業壓力的影響,對高校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繳費上學」、「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概念已逐漸被社會、家庭和學生接受。而每年數百萬的高校畢業生確實是一個令社會和政府頭痛的問題。近幾年來就業壓力的也逐漸增大。僅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達到495萬人,比2006年增加82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大學生就業:期待社會共同推進》,《中國教育報》2007年3月5日)。如何應對就業壓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如何有效引導在校生,疏導因「交費上學」和「就業壓力」而產生的矛盾、恐懼、失落心理,使其能更好地面對求學和就業的嚴峻考驗,進一步轉變大學生就業思想,做好人生的職業規劃,深入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及每個家庭和個人在考慮教育投入與回報關系時也開始對學校的生活、學習和發展環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作為消費者,只會以是否有利於自身素質的提升,是否有利於將來的就業,是否有利於以後的成長成才等來衡量高校團組織開展一系列活動的含金量,衡量學校的教學、管理,以此來確定是否參與各種活動。
5.學制和學分制的改革,使高校共青團工作組織模式不適應,工作難度進一步增大在彈性學制和學分制下,以班為單位、以宿舍為單位的建制都將受到影響,班級、宿舍的概念會進一步弱化。同時,《高等教育學校管理規定》對在校學生實行本科不超過8年,專科不超過6年的彈性規定,使學生個人的自主性得到了體現、而集體主義意識和集體參與意識將會更加淡漠。這都使得高校共青團原有的組織形式與長期形成的院系、班級或宿舍為單位開展活動的傳統組織體系不相適應,使團組織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受到極大影響,也進一步增強了團組織在實踐中有針對性開展各種活動的難度。
6.網路媒體的快速崛起對高校共青團工作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挑戰
最近十年來,隨著電子產品和通訊網路的迅速發展,互聯網作為繼報刊、廣播和電視之後的第四媒體迅速崛起,其滲透力與影響力與日俱增,尤其是對伴隨著手機媒體出現的新生代來講,其表現形式和作用方式已經對具有較高文化層次的特殊群體——在校大學生和高校共青團組織產生深遠而特殊的影響。但是,網路上的信息的魚龍混雜,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及宗教仇視、種族歧視等文化垃圾,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個性心理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嚴重危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網路的虛擬性、封閉型也大大增強了人們之間感情的隔閡,使得一些青年的政治意識、階級意識、甚至國家民族大局意識淡化。這就要求高校的共青團組織必須建立信息化工作機制,牢固佔領網路工作陣地,主動推進團組織的信息化建設,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以適應青年學生發展的需求(陳卓武:《高校團工作信息化建設》,《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第4期,第45頁)。
二、和諧校園建設視野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思考與實踐
高校是全社會的晴雨表,在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存在一些影響校園穩定建設的不和諧因素(馬德秀:《和諧校園與高校黨建》,《光明日報》,2007年1月31日)。高校團組織必須正視它們,把圍繞和諧校園建設作為戰略任務納入到學校的建設發展規劃中去的工作中心,努力解決高校團建工作中面臨的不斷提升高校共青團組織自身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的問題。
1.高校共青團的工作要創新理念,准確定位,樹立共青團工作的價值取向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團組織要主動去適應市場經濟的開放性、競爭性、創造性、盲目性、自發性、投機性、逐利性的特點,將其納入到時代與社會不斷前進和學校改革發展的大背景下去研究探討,要深刻認識和諧校園建設的目的在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現代化,全面培養德、智、體、美、勞同發展的人才。和諧校園建設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關鍵在於「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這就要求校園建設必須有必要的張力,而不是絕對的無排斥的整合。高校共青團組織要緊密結合教書育人這一中心任務,創新理念,准確定位。以育人為本,樹立高校共青團工作普遍認同的基本價值取向,培養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高校共青團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原則,按照黨對青年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培養和諧校園的精神支柱,不斷在正確的價值理念上取得共識,竭誠服務於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新形勢下,實現和諧校園建設,要求高校共青團組織把維護學生的根本利益和具體利益結合起來。滿足學生:在知識方面,堅持追求真理,崇尚科學而成長成才;在行為上,致力於奉獻社會,服務社會辦學理念的實現;在精神上,提倡學術自由,思想解放,追求理想;在校園文化活動上,從實踐中全面提升能力,增長才幹,培養高素質人才。同時,團組織還要按照「三貼近」原則,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盡可能在思想、學習、生活、擇業等具體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具體困難和實際問題。因此,有了這樣的共識,我們創新了工作理念,樹立新了新價值取向,才能使高校共青團工作更好地服務於和諧校園建設。
2.高校共青團的工作要創新模式,深化提高,加強共青團的自身建設
胡錦濤同志指出,共青團工作要在工作思路上創新,工作方式上創新,自身建設上創新。這為新世紀新階段共青團工作指明了方向(廖飛:《新團務管理的科學內涵與主要任務》,《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第22頁)。高校共青團自身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自身管理機制建設、自身組織建設和自身作風建設。團的自身管理機制建設是前提,自身組織建設是保障,自身作風建設是關鍵。(1)共青團自身管理機制的和諧建設。建設和諧校園,必然對高校的共青團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我們也一直在反思共青團事務的管理機制問題,深入研究共青團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共青團建設發展的規律,不斷提高管理意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始終把團自身管理機制的和諧建設作為重要內容,放在重要位置上來抓,大力推進共青團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自身管理機制上創新,開創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面。為此,首先就要抓好團組織自身建設理念的樹立;其次是抓團組織自身的管理機制運作;再者是提高團組織自身的管理效率和降低自身的管理成本;第四是抓團組織管理人員的素質,力求通過管理突破瓶頸,尋求共青團自身管理機制的創新和和諧校園建設核心競爭力的突破。(2)共青團自身組織的和諧建設。一所大學,院(系)、班級是共青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諧校園實現共青團自身組織的和諧建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院(系)、班級的基層團組織的協調共處、協調配合。實現共青團自身組織建設的和諧,關鍵存在於嚴格按照團的章程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充分相信學生,充分依賴學生,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宗旨,強化團的目標考核和項目運作機制,不斷增強團的工作覆蓋面,提高團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為和諧校園建設營造良好氛圍。(3)共青團自身作風的和諧建設。作風是校風的導向,滲透於師生員工日常學習、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其行為往往容易成為教師與學生的效仿、評論的對象,自覺不自覺地對教師與學生的行為產生導向作用。作風能滋養好的學風,培養出好的教風。團組織自身作風建設主要通過各級團組織的團幹部來體現。目前團幹部教育、培養的內容和方式都迫切要求在實踐中得以提高,以改善團幹部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團務管理重在提高把知識運用於新的環境和情景的職業操作能力,目的使團幹部迅速適應新的工作,拓展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結構,不斷加強和改進團組織機關和服務部門的工作作風,切實提高工作效率。要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上狠下功夫,努力改進工作作風中存在的問題(賽雲秀:《加強「三風」建設提高育人質量》,《光明日報》2007年4月9日)。要不求「過得去」,力求「過得硬」為廣大師生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使高校團組織的管理和服務保障工作更好的適應和諧校園建設的需要,豐富校園里的團學活動。
3.高校共青團的工作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抓好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各學生組織建設高校共青團工作基本上是「一體兩翼」的工作局面,即以共青團組織為主體,以學生會、學生社團為兩翼,圍繞學校的中心任務來開展工作(李忠偉、姚遠、孫德剛:《新形勢下做好高校共青團工作的思考》,《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第1期,第52頁)。學生會、學生社團是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學生組織,是共青團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職能上的延伸,其作用是無以替代的。充分發揮各級團組織的優勢,根據各級團組織自身特點和活動規律進行引導和管理,指導他們獨立自主地按照各自地章程開展工作,從人力、財力、物力上給與提供充足的保障,以保證活動開展的豐富而有教育意義。
除此之外,切實加強團學幹部的培訓力度。要積極探索團學幹部培訓的新體制,更新培訓理念,豐富培訓方法,將團學幹部的能力本位培訓和實踐操作技能培訓相結合,用先進理論武裝團學幹部頭腦,以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包括黨建帶團建工程、在學生社團中設團支部等,逐步形成團組織工作的長效機制。
加強團學幹部理論武裝。基層團學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構築強大精神支柱。要持之以恆地學習理論,在系統上下功夫,堅持理論學習與把握青年工作規律相結合、與指導工作實踐相結合、與提高工作能力相結合,自覺把學習成果運用於工作時間,要加大對團學幹部學習的檢查、考核工作能力,抓好時間、內容、人員和效果的「四落實」。
增強團學幹部服務意識。基層團學幹部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牢固樹立服務大局、服務同學、服務集體的意識。按照「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精幹高效」的要求,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把同學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准。
4.高校共青團的工作要營造氛圍,拓寬渠道,加強共青團的信息化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使網路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央16號文件,2004年8月26日)這是推進團學工作信息化進程的重要指導思想。共青團工作信息化就是為了充分利用、組織網路系統和信息網路系統,進一步促進和豐富共青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更好地在思想政治工作、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活動、科技創新等方面對學生開展教育,提供有效服務。鞏固共青團網路宣傳陣地。高校共青團組織要在以往團刊、廣播、櫥窗等傳統的宣傳陣地基礎上,拓展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的新空間、新渠道。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網路資源,開展和建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路信息平台,實踐以組織建設上網、校園文化上網、社會實踐上網、志願服務行動上網等主要內容的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進網路工程。要建立共青團組織的專業網站,加強基層團組織的思想建設與組織建設,促進組織創新與教育創新。
利用網路信息化的開放性,使團的活動不再受校園和人數的限制,將活動在不同地點同時展開,提高活動的覆蓋面和學生的參與面。共青團的網路信息化資源,將共青團的工作從流水作業變為分布式作業,使分工合作得到更好的協調統一,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網路的及時性,明晰團的工作思路,使團的工作與廣大團員青年及時交流、反饋,促進學生對團組織及學校有關部門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主要包括:一是建設網上團幹部隊伍,加強其理論學習、計算機技能、人文修養的多方面培訓,發揮團組織在網路建設中的思想優勢。二是積極開設網上校園,嘗試建立網上團支部,採用在線交流來開拓工作思路,採用自定義的工作方式來豐富工作內容,採用整體協作來提高工作效率,逐漸形成完善開放的工作體系。三是營造大學生情感歸屬的網路空間。要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深入分析研究,因勢利導,建設有特色、有內容、有教育意義的網路來引導潮流,將青年學生牢牢團結在團組織周圍。
5.高校共青團的工作要規范管理,提升層次,倡導開展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校園文化是拓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種手段。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共青團工作和和諧校園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注重活動的科技性、內涵性,多注重不同層次學生對文化生活的需要,多注重活動中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滲透,積極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審美情趣,提升和諧校園的文化品位。(1)以社會實踐和青年志願服務為內容,堅持服務社會,提升能力,培養青年學生在實踐中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實踐是育人的重要手段,也是青年學生成長的大課堂,是建設新時期和諧校園的有效途徑。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成長成才。
8. 法制小論文
遵紀守法 嚴以律己—爭當一個文明的新時代青少年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和社會主義法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社會對個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依法辦事,已成為人們的共同信念。一個國家的法律體制完善與否也日益成為衡量這個國家現代化程度高低的標志。我國法律法規也日趨完善,只要留意不難發現我們身邊無處不存在法律的氣息。《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教師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現代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作為一名青少年要學習法律知識,學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護法,只有全體人民的法制意識加強了,才能實行依法治國,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強大。 然而,根據管家有關數據表明:我國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長趨勢,可見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對我們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違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比如在社會不講社會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毆、偷竊敲詐。在學校不遵守中學生守則、違反校紀校規。這些青少年學生雖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但他們無法真心地體會到事態的嚴重性。因此校園中違紀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反校規校紀大不了被老師批評,沒什麼大不了的,殊不知習慣成自然,違紀就會逐步成違法,以後到社會就有可能作為法的事。有的同學認為如今是追求個性化的社會,如果被學校這個規那個矩束縛,不利於自己發展,作了違紀的事才能體現自己的瀟灑,但是,設想一下,如果學校沒有了校規校紀,那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如何保障?一個從小沒有遵紀守法的意識與習慣的人,長大了很難說他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 有人說「掌握電子計算機應用技術是跨入21世紀的名片,而具備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才是跨入21世紀的通行證」。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是促進生產力發展,實現人民民主專政的工具,它的根本任務是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現。公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學法才能明確哪些是可以做或必須做的,哪些是不該做或禁止做的,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維護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四化建設的生力軍。青少年學法、知法、守法的狀況如何對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關系極大,青少年要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接受法制教育逐步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 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是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廣大青少年都想成為有用之才,而要成才首先必須健康的成長。由於青少年年齡小,閱歷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易受不良風氣的影響,青少年容易沖動,特別是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或自己的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容易失去理智,導致違法犯罪。因此,為了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預防和減少犯罪,就需要對青少年進行正面的法制教育,正確引導、讓他們能懂法、守法、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養成守法習慣,培養守法意識,提高守法能力。 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是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需要。維護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要運用好這個權利,只有學法懂法,才能認清和揭露違法犯罪行為。 遵紀守法,學法護法是一種被人們公認的美德。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遵紀是守法的基礎,青少年時代是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代,我們青少年學生要認真學習《中學生守則》、遵守校紀校規,遵紀守法,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自強、自尊、自重、自愛,爭當一個文明的新時代青少年。
9. 1500字論文:論我國當前依法治國的形勢
一、前些復年腐敗分子對法治建設的破制壞,造成了極為惡劣的法制環境。
二、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後,以前留下的各種隱患使得改革步履維艱的現實環境。
三、新的領導集體對法治重建的信心和反腐力度的加大,使國家有了新的希望
四、腐敗分子不會甘於失敗,會有瘋狂反撲的可能,因而法制之路充滿險阻任重而道遠。
只要抓住以上四點中心進行立論拓展,寫出一篇1500字的文章並不難。
10. 法制論文
要充分而全面地構建一個法治社會,首先要從每個人、每一件小事上做起,才能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最後事半功倍。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要做到國泰民安,才能強盛興旺。而國泰民安,也並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雖說,現當今的社會沒有槍聲,沒有戰亂,但是我們總能從各個細節中感受到有些人行為的污穢,靈魂的骯臟,這本是與「法治社會」的醒目標題所相排斥的,如果不杜絕這一現象,讓犯罪者無法醒悟,或風華正茂的青年又走上絕望的不歸路,那麼無疑,「構建法治社會」將永遠成為一句空話,一句只能付諸東流、而無法兌現的空話。於是,我們也深深領悟到期間的意義之大,責任之重。同樣,這也需要每個人身體力行,把那些犯罪者從絕望的谷底拉回現實,邁向美好。作為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除了要學好文化知識,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竭盡所能,為這個社會作出一絲小小的貢獻。雖然我們力量微薄,但是只要有汗水的付出,就會有歡欣的回報。我是這樣做的,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勉,以追求更大的進步:每天清晨,當我們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校園,我會忙不迭地向夥伴們提醒幾句:「看到紙屑我們一定要把它撿起,丟進垃圾箱。「記得要打掃小崗位,保持校園整潔。」……我明白,這些並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個小小的意識,它更體現了人們心中強烈的環保觀念,還帶動著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每天上課,我會提醒自己要努力學習,只有好好學習,全面發展,長大之後才會成為國家之棟梁,民族之驕傲,更為構建和諧社會起到帶頭作用,為人民的幸福穩定盡一份自己的力量。每到假日,我會焦灼地打開電腦,不是為了休閑娛樂,而是希望能由我在鍵盤上的敲擊,來為網民們宣傳一些有關法治的信息,讓他們時刻記得:自己作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肩上擔負著神聖的使命,同樣也為不法分子以及處在正義與邪惡徘徊點的朋友,敲響警鍾……
其次,要消除人們「萬事為己」的錯誤觀念,避免有些人走向極端,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培養國民 「無私奉獻」、「勤勞朴實」的品質,多舉辦有意義的群體活動,並分設一些獎項,讓大家有更強的動力來全面構建法治社會。並且,在實踐中有突出表現的要給予嘉獎,讓他成為一個榜樣,希望每個人都來效仿,甚至是超越。
之後,強化人們的法制觀念,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法制社會,否則,人們的言語和表情就只能永遠書寫「無知」二字。每個人都像我一樣,多了解法律知識,開闊視野。同樣也要在了解法制信息的同時,多閱讀書籍,因為書是無價的的,它的璀璨,超過了冬日最絢麗的那道光芒;它的深度,遠遠超過了人們想像中的疊加!讓大家不斷地充實自己,磨練自己,最終才能升華自己,提高自己。
只要人人都行動起來,終有一天,「構建法治社會」的諾言會用我們每個人的雙手來實現這個理想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