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立法
Ⅰ 政策合法化與政策法律化的聯系和區別
政策來合法化是政策的價值認可,源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向法律轉化,即政策立法。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合法化的一種重要而又特殊的形式,兩者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政策合法化並不等於政策一定要法律化,而政策法律化必須要遵循政策的合法化,也就是說政策一定要在合法的前提下才能轉化為政策的法律化而固定下來,總的來說政策的法律化必須是政策的合法化, 而政策的合法化並不一定要轉成政策的法律化,就這么簡單的道理。
Ⅱ 在中國,立法如何反映法律與政策之間的關系
黨的政策與法的關系:
黨領導人民制定和修改憲法,把黨的主張上升為憲法,反映的就是人民的意志,因為黨的路線和方針政策是廣大人民群眾願望、要求、利益的體現。憲法是黨的正確主張和人民共同意志相統一的法律體現。
(一)法是實現執政黨政策的工具
在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以法的形式肯定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對鞏固共產黨領導人民所取得的勝利成果,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綱領,貫徹各項方針,政策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二)黨的政策是國家立法之源
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處於領導地位。樹立黨在國家活動中的威性是中國各項事業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的必然要求,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主要依靠黨實行民主的科學的決策,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來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斷前進。體現在我國黨委領導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中,中國社會主義具體實踐與探索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往往先經黨的代表大會討論分析並向全國人大提出立法建議,再由全國人大以法的形式予以公布。關於政治方面和重大經濟,行政方面的立法,在制定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應將立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呈報中共中央審批。
(三)黨的政策與法的靈魂的結合
在我國,黨的政策與法的靈魂二者統一於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實現黨的領導首先要靠黨的政策的正確。政策的正確與否一個重要的檢驗標准就是看是否符合最大多數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在人民群眾的實踐中經的起檢驗,從而得到人民的擁護。而法的靈魂是實現公平與正義。法所要維護的就是其所轄范圍下所有個體的權益並確保其公平。一切公民個人生存權,發展權,自由權,表達權與參與權無不通過法的形式得以肯定。
由此可見,政黨政策所予以終極指向的與法所訴求的共同點都著眼於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
Ⅲ 政策,法律,法規的區別與聯系
首先,我們區分政策與法律.法規。 政策是大的原則性的,具有綱領性的特點,通常不具體,只是同宏觀上確定一個一定時期內的奮斗努力方向。有權威性,但是法律效力較低。
而法律,法規都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有很強的法律效力, 什麼叫法律效力呢?簡單點來說就是法律的約束力。法律明文規定你應該怎麼做,不能怎麼做,你就不能違背,否則就要受到懲罰。法規與法律的區別在哪裡呢,法律的立改廢只能通過全國人大來決定,而法規是由國家機關制定的,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而法律則不同,如憲法,作為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是由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投票決定,國家主席頒布施行的。(以下摘自網路)「法律」和「法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立法許可權和法律效力各有不同,不可混淆。「法律」,在我國,是專門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國家主席簽署公布的規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一般均以「法」字配稱,如《刑法》、《民法》、《婚姻法》、《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等。
「法規」是法律效力相對低於憲法和法律的規范性文件。「法規」主要有如下三種形式,一是由國務院及其所屬政府部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而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也稱行政規章;二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和頒布的地方性法規;三是較大的市(省會、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一般用「條例」、「規定」、「規則」、「辦法」稱謂,如《徵兵工作條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等。
「法律」通常可以簡稱「法」。比如,稱全國人大制定某部法律為「立法」。但是,「法規」則以其不同的形式,分別稱為「行政規章」,或稱為「地方法規」,而一般不能簡稱為「法」,因而也不能將制定行政規章或地方性法規籠統地稱為「立法」。
有的媒體在報道中,稱某市政府頒布的《關於加強環境保護的暫行規定》,是以「立法」的形式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有的媒體在報道中稱,某省人大通過了《預算審批監督辦法》,是用「立法」形式規范政府預算。這兩種說法都是不夠准確的。按照法律規范,政府部門頒布的法規應稱為「行政規章」,而某省人大通過的法規應稱「地方法規」。
Ⅳ 政策和法律是什麼關系
政策與法律的聯系:
1、雖然政策與法律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社會生活中能夠發生巨大的影響,但政策這種社會調整措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政策調整往往缺乏明確性和系統性。政策規范的內容傾向於原則、抽象,權利與義務的規定不明確、不具體,相比之下,法律則傾向於明確、具體、有保障,要求有嚴格的邏輯結構、統一的體系。
3、政策缺少法律規范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國家強制性,不能像法律直接憑借國家強制力來保障實行。
4、政策缺少法律規范所具有的穩定性。政策有很大的靈活性,它可以根據形勢的變化而改變。較之法律的修改,政策的文化所受的限制和約束要小得多。
(4)政策立法擴展閱讀:
政策與法律的區別
1、意志屬性不同。
法律由特定國家機關根據職權和程序依法制定和承認,體現國家意志,具有普遍約束力,並向全社會開放;政黨政策制定的黨的領導機關依照黨章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
反映了全黨的意志,和他們的強制實現黨的組織和黨員僅限於和內容不允許向公眾披露。然而,在政黨合法化的趨勢下,政黨尤其是執政黨的政策公開與秘密的范圍也應依法界定。
2、規格的形式是不同的。
法律表現為規范性的法律文件或國家認可的其他形式的來源,以規則為主要形式,邏輯結構嚴謹,權利義務規定明確。另一方面,政黨政策沒有法律等明確、具體的規范性形式,表現為決議、聲明、決定、聲明和通知等,具有較強的程序性、原則性和方向性。
3、實施方式不同
法律的執行與國家強制有關,是有組織的、專門的和有計劃的。黨的政策是在黨的紀律的保證下執行的,除非政策轉化為法律,否則政策的執行與國家強制無關。
Ⅳ 法律、法規、政策、標準是如何區別和分類的
區別:
1、制定主體不同
2、制定程序不同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
政策是國家政權機關、政黨組織和其他社會政治集團為了實現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的利益與意志,以權威形式標准化地規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奮斗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採取的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
標準是規范性文件之一。其定義是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5)政策立法擴展閱讀:
基本內涵
簡述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會認可國家確認立法機關制定規范的行為規則,並由國家強制力(主要是司法機關)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社會規范)。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法學家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
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國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法制健全的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
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Ⅵ 「政策」和「立法/法律」的關系
政策是制定法律的基本依據。
法律實際上多數是規范化、具體化和定型化了的黨的政策。
法律和政策都是治理國家兩個不可缺少的工具。
法律和政策聯系緊密、相輔相成,但是二者不能相互代替,各自有自己的特點和作用。
Ⅶ 產業政策法的產業政策法的立法模式
當今世界,產業政策法的立法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為傾斜型產業政策立法模式,二為競爭型產業政策立法模式。前者以日本為代表,後者以美國為代表。
傾斜型產業政策立法模式重視產業結構的法律調整,多見於一些後發國家。它往往在法律中規定,國家要集中必要的資源、資金和技術力量,實行傾斜性投入和扶持,以加快本國主導產業的超常發展,力求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達到縮短同發達國家差距或增強國際競爭優勢的目的。相比美國而言,日本在20 世紀80年代以前是個後發國家。二戰以後,日本經濟發展經歷了經濟復興時期、高速增長時期、全面趕超時期和結構轉換時期。在每個時期,日本都不斷制定穩定產業發展的有關法律法規,以集中力量有秩序地恢復和加快特定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政策法既有統籌性,又有動態連貫性。
競爭型產業政策立法模式傾向於產業組織的法律調整,集中於調整競爭關系與防止壟斷方面,多見於一些先行國家。它強調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為各類產業創造一種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使產業結構的調整順應市場需求結構發展的趨勢,讓企業在市場機製作用下自覺地進行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和更新換代,盡可能不採取強制性的行政手段。在美國,他們重視反壟斷這類產業組織政策及其法律化,而產業結構政策及其法律化被認為沒有多大積極意義。1984年9 月美國《經濟問題雜志》曾寫道:「一個世紀以來,反托拉斯法已成為美國的一項具有連貫性的政策。它被用來改善產業的行為——這是我們唯一的產業政策。」 美國雖曾制定過一些涉及產業結構政策方面的法律,如《農業貿易發展與援助法》(1954年)、《產業復興法》(1933年),但這些產業政策法都是特殊的、偶然的、零碎的,因此,它不具有典型性。
中國的國情與上述兩國均有所不同。一方面,產業結構存在下列嚴重問題:農業基礎薄弱;一般加工能力嚴重過剩;主導產業不明顯,「夕陽產業」問題突出;重復建設和地區布局同構化嚴重;產業融合度低,高度化層次低,出口貿易初級化等。同時,產業結構出現了三個制約的「瓶頸」現象:一是農業對工業的制約;二是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對加工工業的制約;三是上游工業對下游工業的制約。另一方面,產業組織上存在集中度低、企業規模小、規模不經濟等嚴重現象。因此,中國的產業政策立法模式應不同於美、日等國的立法模式,我們既要重視產業結構立法,也要重視產業組織立法,雙軌齊下。只有這樣,才能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提升我國的產業競爭力。
Ⅷ 法律和政策的關系是什麼
法律以政策為指導,首先表現在立法方面,政策是法律制定的依據;其次在法律專的實屬施方面,政策對法律具有指導作用。
反過來,政策依靠法律實施。依法治國下政策的空間相應的就要縮小,但並不意味著依法治國的狀態下政策就沒有發揮作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法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但並不意味著法不能因時而變,只是法的任何變動都須遵循嚴格、固定且專業性很強的程序,程序性是法的重要特徵。
政策可應形勢變化作出較為迅速的反應和調整,其程序性約束也不及法那樣嚴格和專門化。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政策可朝令夕改或無最基本的程序要求。
(8)政策立法擴展閱讀:
法的實施與國家強制相關,且是有組織、專門化和程序化的。政黨政策以黨的紀律保障實施,其實施不與國家強制相關,除非它已轉化為法律。
法傾向於只調整可能且必須以法定權利義務來界定的,具有交涉性和可訴性的社會關系和行為領域。
一般而言,政黨政策調整的社會關系和領域比法律為廣,對黨的組織和黨的成員的要求也比法的要求為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政黨政策可涵蓋法的調整范圍,法也有其相對獨立的調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