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時評

法治時評

發布時間: 2020-12-18 09:50:30

『壹』 求8篇最新時事評論,300字左右。謝謝

300字能評論什麼?估計一般評論也要1000多字。我給你,你自己縮減吧
給你個網址,很多評論,挺好的。http://news.sina.com.cn/opinion/shishi/index.html

求採納。下面是我選的幾篇,要是不好,上面那個網址有很多,自己選選,肯定有你需要的
詹勇:治理欠薪還需「制度護薪」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31日08:31 人民網-人民日報
摘要:深挖現象背後的深層問題,從源頭上進行治理,依法維護農民工權益,以制度代替突擊,以「護薪」取代「討薪」

「打工掙錢,天經地義!你拖欠工資就沒有良心!」人社部一位同志的疾呼言猶在耳。而更鼓舞人心的,是各地各部門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切實行動。自去年以來,人社部等四部委組成聯合督查組赴津、冀、遼等10個省份檢查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北京市為3.9萬名農民工追發工資1.7億元,新疆各級工會清欠農民工工資5.3億元,江西兩個月內為5萬多名農民工追回工資及賠償金逾7500萬元……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欠薪企業數量、涉及勞動者人數和欠薪金額,都比往年下降。

但也應該正視,臨近年關,欠薪現象仍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些個案時刻警醒我們,雖然經過集中整治,大面積的欠薪現象已得到有力遏制,但破解這一難題依然需要艱苦的努力。

表面上看,欠薪問題屬於勞資糾紛,但問題的解決,往往不像勒令企業老闆立馬給錢那麼簡單。事實證明,每一份工資要進入農民工的腰包,並不容易。以欠薪問題最為嚴重的建築行業為例,不簽勞動合同的用工方式,使農民工陷入維權陷阱;層層轉包的承包模式,使農民工處於利益鏈的最末端;墊資施工的運作模式,使農民工工資成了「連環債」中最脆弱的一環;項目結束才拿錢的結算方式,使農民工從一開始就進入「被拖欠」狀態。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治理欠薪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應深挖現象背後的深層問題,從源頭上進行治理,依法維護農民工權益,以制度代替突擊,以「護薪」取代「討薪」,方為治本之策。

事實上,從制度層面破解欠薪難題已經成為各地的創新實踐。北京推行勞動監察「網格化」管理模式,上海完善勞動關系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南寧、廣州等地建立舉報投訴制度、工資保障制度,成都實施「權益信息卡」和「工資銀行卡」等監管機制,都以不同形式開通了農民工拿到工資的「綠色通道」,拓展了保障權利的救濟渠道,值得總結和借鑒。

從目前看,各地治理欠薪,大多倚重行政力量,法治力量的運用還大有可為。比如,農民工在與欠薪企業的利益博弈中,明顯處於弱勢地位,由於法律等維權渠道存在的問題,「告他拖不起」成為農民工難以承受之重。而欠薪者的違法行為所付成本與其所獲豐厚利潤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助長了「欠他玩得起」的心態和行為。

有鑒於此,迫切需要在法律制度上作出調整完善,簡化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程序,降低農民工的維權成本;同時加快立法步伐,打造「惡意欠薪入罪」等「撒手鐧」,大幅提高違法欠薪成本,使惡意欠薪者得不償失、寸步難行。
張鳴:陳游標當好人做好事要講方法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31日08:42 南方網
原題《陳游標散財救窮的尷尬》

中國裸捐第一人,也是以捐款救難聞名的大陸企業家陳游標,揣了大筆的現金到台灣要給貧困戶發紅包。沒想到卻遭來不少質疑,即使一些非綠營的精英,對陳的做法也大不以為然。最初幾日,可以說是罵聲不斷,有人甚至要陳滾回去。然而,塞滿錢幣的紅包一包包發出來之後,事情有了戲劇性的變化———陳游標每日被大批的貧民追逐著,趕著要紅包,給則一片歡騰,三呼感謝,不給則破口大罵。這一幕,台灣的精英尷尬,陳游標也尷尬。

中國古代,一直有「救急不救窮」的諺語。什麼是急?逢災遭難就是急,這種時候要出來幫一把,讓人渡過難關。但一般性的貧窮,是沒法救的,今天給了,明天給不給?天天給,就等於一直養著,最終窮人還是窮。我不想用惡意猜度陳游標此行的動機,盡管台灣的生活水平實際比大陸高,大陸的窮人也比台灣多,但陳游標此番台灣撒錢,也未必真的是去跟台灣人別苗頭、比高低。就算承認陳此行目的像他所說的那樣,是感恩之旅,感謝歷次大陸受災之際台灣人的捐助,那好像最合適的時機,也該是在台灣受災的時候。台灣是多災的地方,風災、地震不斷,不愁沒這樣的機會。感恩的方式,要捐款也最好通過慈善機構。為什麼要這個時候,用撒錢的方式來回饋呢?就算收到你紅包的人都是真正的貧困戶,你的施捨,能起到多大作用呢?誰又知道,那些追逐陳游標的人,不是拿他當大頭來戲耍呢?

這樣的撒錢式的慈善並不始於陳游標,過去的歷史告訴我們,這樣的撒錢,跟隨便抓一把錢在大街亂撒一樣,除了滿足撒錢者的某種心理需要之外,對於窮人沒有多少益處。姑且不論好多的錢,其實落不到真正的窮人手裡,就是落到他們手裡,養成依賴,對他們以後的生計反而是毒葯。真正的濟貧,一是幫助他們在教育上提升,包括辦學和資助窮孩子上學,幫助失業的窮人接受培訓,以期再就業。二是定點定期幫助那些喪失勞動力的家庭,讓他們能夠活下去。三是幫助窮人學會自救,學會自謀生計,擺脫貧困。顯然,這三種形式,都需要組織來做,專業的助貧N G O組織可以很好地從事這樣的工作,至於陳游標這樣有善心的企業家,只需做到定期出錢就可以了。帶著大把的現金,滿世界撒錢,實際上不是做慈善,倒像是在做游戲。也許,正像陳游標在台灣說的那樣,他這樣做,無非是像小時候做好事,就能得到一朵小紅花一樣,求得大家的喝彩。

其實,他很可能還有一層意思沒說出來,當眾撒錢,看著眾人熱切盯著你和你的錢的眼神,那種眾星捧月式的感覺,的確夠銷魂的。大街上撒錢,也的確能把某些人人性不怎麼樣的一面暴露出來,看著大家你爭我奪,也的確有某種莫名的快感。不能否認,陳游標的確是個好人,也想做點好事,但是,好人做好事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否則,也許連一朵小紅花也換不來,反倒留下一片罵聲,拿到紅包的人,也未必真的念你的好。

薛世君:春節生命力在於文化多樣性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3日03:10 大洋網-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 官方微博
摘要:傳統總在不斷沿革,不斷千變萬化以適應時代,其活力就在於「多元化」、「多樣性」,春節亦然。多元化首先意味著多重選擇、自由選擇,有選擇就有生命力。

福虎辭舊歲,玉兔迎新春。今天是大年初一,新春佳節。在喜慶祥和的新年氣息中,臉上洋溢著幸福歡樂的您,或許還記得很多年前的春節習俗——貼春聯、做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放鞭炮、看春晚、給親朋拜年……多少有些按部就班,但如今,您的新年可能發生了變化:年夜飯不在家吃,改在了酒店;鞭炮「禁放」了,就拿「電子鞭炮」一聽脆響;拜年不再需要登門,「視頻拜年」、「簡訊拜年」逐漸流行;說不定,您還參加了一個旅行團,春節期間暢游「新馬泰」……總之,過節方式有了很多新花樣,變遷中的春節,正在日益多元化。

最典型者莫過於央視春晚的境遇了。除夕之夜,多家省級衛視沒有像往年那樣轉播央視春晚,而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安徽衛視播的是獨播劇《夏家三千金》,東方衛視推出了周立波的《壹周·立波秀》特別節目……央視春晚從無到有,從「唯一」到「可選」,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見證了過節娛樂方式多樣化的歷程,見證了春節文化日漸「多元化」的趨勢。

這種「多元化」,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逼出來的。如今,春節的境遇可謂是「內外夾擊」——內有傳統習俗在現代化轉型中的不適感,外有「洋節」的魅力沖擊;一方面是現代生活方式的解構,另一方面則是傳統過節習俗的掣肘。傳統農耕社會以安土重遷、子孫滿堂為主要精神特質,很多春節習俗均由此衍生而來,但今日社會流動劇烈,家庭結構日益分化,「團圓」不易,「年味」自然變淡,未能「與時俱進」的春節習俗也就面臨被架空的尷尬。況且,近年來,情人節、聖誕節等「洋節」備受推崇,傳統節日相形見絀。正因如此,「保衛春節」、「春節申遺」的呼聲此起彼伏。

其實,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習俗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持文化的連續性,一旦與社會發展相沖突就會自行調節,在傳統中加入時代特色,順時而動,隨時變遷,進而形成新習俗。就此而言,很多春節習俗根本不需要「保護」,自我更新、適應時代要求乃是其題中應有之義。比如此前曾有媒體報道,說是南京一對80後夫婦因爭執去誰家過年而積怨離婚。獨生子女時代,自然不能再因循男權社會時回婆家過年的傳統,而把娘家晾在一邊。此時,輪流過年等順應現代生活方式和時代特點的過節習俗,自然會磨合而生,成為新的傳統。

傳統總是在不斷地沿革,不斷地千變萬化以適應時代,其活力就在於「多元化」、「多樣性」,春節亦然。多元化首先意味著多重選擇、自由選擇,有選擇就有生命力,過節方式的豐富多彩必將增添春節的活力和魅力。很多人都惋惜一些過年的傳統在日漸式微,其實只是「更新」罷了,而且式微的同時也有新的傳統被「發明」出來,比如出門旅遊。多一種選擇,也就多一分魅力。

其次,春節的多元化也意味著「現代化」。「洋節」之所以走俏,就因為它們貼近現代生活。比如,聖誕節的娛樂性符合大眾文化娛樂化的口味,情人節的內涵滿足了年輕人愛浪漫的精神需求。那麼,春節也應該介入現代生活,融入現代氣息,通過自我更新和「與時俱進」,「進化」得老少咸宜、貫古通今,遇到洋節「入侵」,還能很快兼容並蓄,「中西合璧」,從而讓傳統節日兼具時代氣息,煥發持久的生命力。
鄭山海:40元限價中葯能醫好「看病貴」嗎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2日01:52 新京報 新京報網 官方微博
近日,杭州市衛生局再出新政,規定每帖中葯不得超過40元,此政策一出,不論是醫生還是患者均感不滿(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

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不論是疾病還是病人,都存在比較大的變數,中醫作為一種全科醫學,其面對的病人更是五花八門,既可能是「貧困病」,也可能為「富貴病」。現在不分差別地將一帖中葯的價格限制在40元錢以內,事實上是限制了中醫處方的自由,不論是對醫生還是患者,都無益處。

而且,中葯價格的制定,本身也不是恆定不變的,去年年初三七價格猛漲,到了年底,太子參的價格較1年前幾乎漲了10倍。中國中葯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證實:去年全國市場537種中葯材中有84%漲價,其中28%漲幅超過51%;位列漲幅榜前列的不乏冬蟲夏草、阿膠、西洋參、三七、牛黃等常見葯品,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可能出現,一帖中葯,今天還是40元以下,明天就可能「越界」了,如此,醫生除了要了解葯材的葯性外,恐怕還要像股民關心股價一樣,實時了解中葯的價格變化,否則,不可能開出合格的處方。

事實上,對中葯處方進行限價,最讓人不能理解的地方更在於,限制中葯處方同時,為何沒連同西葯處方一起限制?盡管沒有明確的統計數據,但就各家中西醫所佔的比例和中西醫科室的業務收入看,中醫相對於西醫本身就比較廉價,而且所佔的醫療市場遠遠少於西醫。換句話說,中醫並不是當前看病貴的主要推手,相反,倒是西醫的盲目輸液,新項目泛濫,新葯、貴葯源源不斷,導致一些科室,一天的平均醫療費用高達上萬元,限制這些高價的醫療項目,才是至關重要。

面對追問,杭州市衛生局的工作人員說,這個規定是專家們經過論證得出的。但為什麼中葯限價政策剛一出台就反對者雲集呢?醫療改革的主體是醫生和患者,進行醫療制度方面的改革,不認真調查醫生和病人的態度和想法,找一些不搭界的專家,閉門造車,這樣的政策必定會因為脫離實際而早早夭折,因此,杭州的40元一帖的中葯制度,實在是一出脫離醫生和病人進行醫療改革的反面教材。
趙普:「通道」里有沒有春天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30日14:55 農民日報
最近看到這哥倆是在「春晚」排練後台。有記者問他們:「嗓子啞成這樣還能行嗎?」他們回答:「沒事,扛一扛就過去了。」這是他們的習慣性回答,在之前的采訪中也聽到他們這樣說。從地下通道到走上「春晚」舞台,這中間千山萬水的跋涉,千難萬險的阻隔差不多都要「扛一扛」才能過得去吧。

成名的「旭日陽剛」現在很忙,可以預見「春晚」之後會更忙。演出邀約不斷、采訪拍攝不斷。脫貧是沒問題了,漸漸鼓起的腰包也能讓家人的生活好起來。然後呢?被正式的演出院團招為員工?簽約經紀公司?或是成為某娛樂場所的駐場歌手?反正通道是回不去了,那個曾經可以自由放歌的地方只屬於寂寂無名的後來者;昏暗雜沓的宿舍也回不去了,那個曾經可以提著酒瓶光著膀子宣洩的地方只屬於困頓迷惘的掙扎者。那麼,現在他們該去向哪裡?

我從看見那段視頻開始就預言他們會火,只是沒想到如此之快。底層生活的苦厄背景或許正迎合了大眾狂歡的需要——驚世駭俗地龍門一躍。人人都迫不及待地推上一把,成為迎接翻身咸魚的吹鼓手。心理學上的說法,這叫投射。即「旭日陽剛」某種程度上成了一種群體性心理的代言人。那是些太渴望通過努力和堅持贏得勝利的城裡人、鄉下人,農民工、正式工,金領、白領、藍領、花領……卻往往一敗塗地,概莫能外。他們時刻准備著開始人生的喜劇,卻常常無果而終直至謝幕。於是,「旭日陽剛」橫空出世,他們策馬,我們激揚。問題是狂歡過後呢?塵歸塵,土歸土?命運要是依然扼住你的咽喉呢?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卻總是姍姍來遲。憤懣與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能否擁有出路的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找到人生的「通道」,還有你能在「通道」里堅持多久。

我不建議將「旭日陽剛」奉為楷模,因為不能簡單地將他們現在的處境視作成功。他們只是自食其力的歌者,他們獲得了應有的掌聲和改善生存狀況的基本條件。但他們改變際遇的轉機太過偶然,偶然得脆弱不堪。他們甚至不能左右自己,我還擔心他們日後會淪為經紀人手中的提線木偶,到哪兒都唱《春天裡》,結果真實的人生離春天越來越遠。

「旭日陽剛」是我們的兄弟,是我們捧出來的兄弟。有一天,當「旭日」成為「夕陽」,「陽剛」漸漸老去,或許我們可以在經過通道時稍稍駐足?看看有沒有令你怦然心動的「春天」,當然,這取決於你是否期待春天。(作者系中央電視台主持人)

沙元森:讓住房回歸民生關鍵在執行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8日06:32 大眾網-齊魯晚報
摘要:這次調控成敗系於地方政府,算是牽住了牛繩,但是如何調動地方去積極地調控,又如何對調控不力的地方進行問責,目前還沒有細則。無論如何,中央政府先行打出的重拳,讓公眾對新一輪調控有了更多的期待。

1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出台了八條政策,被簡稱「國八條」。這已是2010年以來的第三輪調控,其中抑制投資性住房需求和強化地方政府責任的要求,打出了最有力量的兩記重拳。

根據新政策,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於六成。除此之外,對已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當地戶籍家庭、擁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當地戶籍家庭、無法提供一定年限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當地戶籍家庭,暫停在本地向其售房。這些要求都提高了購房的門檻,投資炒房,尤其是異地投資,將付出越來越高的成本。這無疑擊中了投資炒房的命門。

近幾年,房價在全國范圍內大幅度增長,給民眾生活帶來了沉重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買房的買成了房奴,買不起房的更是望房興嘆。市場上房子越來越多,而價格也越來越高,中國的樓市似乎擺脫了價值規律的調節。但另一方面,很多人都明白,逐利的資本已經扭曲了住房的基本屬性,越來越多的房子從生活必需品變成了投資品。資本逐利一旦壓倒了經濟民生,擁擠的「蝸居」和空曠的「鬼城」相應而生,製造了非常不和諧的社會現實。

房價上漲的理由或許有很多,比如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居民的改善性需求等,但群眾最不能容忍的則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炒房行為。炒房,無非是囤積居奇,待價而沽。在法律上,炒房是資本逐利的本能體現,很難簡單判定違法與否。但是在經濟社會領域里,炒房比炒蒜、炒姜有著更大的副作用,人可以不吃薑蒜,卻不能不住房子。炒房者的牟利直接加重了社會底層的生活成本,拉大了社會的貧富差距,由此可以認定炒房是一種不道德的投機。所以,當年有地產大佬說「炒房無罪」時,馬上就招來了公眾的一片罵聲。

打擊炒房,依靠炒房者的道德覺悟是不現實的,必須由國家通過針對性的政策壓縮炒房的盈利空間,最終使炒房成為無利可圖的事情。屆時,住房自然回歸其民生屬性。「國八條」的出台直指要害,已經很明確地向投資炒房說不。

調控做到了有的放矢,能不能最終擊中目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地方政府的作為。因為中國幅員遼闊,發展又不均衡,不同地區有著完全不同的房價,很難制定全國統一的房價調控目標,因此地方政府責任重大。「國八條」明確提出各級政府必須公布房價控制目標,一旦房價漲幅超過控制目標,將約談責任人。基於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一些地方政府對於以前的調控政策可能是有抵觸的,他們只強調住房的商品屬性,任由市場進行配置,而忽視了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責任,搞商業開發經常是超前的,抓保障性住房往往是滯後的。中央的政策落到地方打了折扣、走了樣子,一些地方政府應該是負有責任的,這也是之前多次調控幾乎淪為「空調」的主要原因。

這次調控成敗系於地方政府,算是牽住了牛繩,但是如何調動地方去積極地調控,又如何對調控不力的地方進行問責,目前還沒有細則。無論如何,中央政府先行打出的重拳,讓公眾對新一輪調控有了更多的期待。
秋風:公路收費背後的公路財政模式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9日09:38 南方網
海內外投資銀行都會贊美中國的基礎設施,尤其是公路建設成就。而在國內,民眾則在連聲抱怨公路收費太多、太高。

由此看來,高收費下的公路建設高速發展,與低收費下的低速發展,或許是兩種不同的模式。不幸的是,與對於這個收費主義的公共品供應模式,民眾並沒有多少發言權。唯一有權進行選擇的是政府部門,而政府部門之所以選擇高收費模式,還有一個財政上的考慮。

不妨看看北京市交通委給北京市人大代表李淑媛關於京石高速公路超期收費質詢答復中的說法:公路經營者首都高速公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擔負著500多公里已建成高速公路的管養任務和規劃新建300多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設任務,建設資金主要來自銀行貸款,新建高速公路也處於培育期,雲雲(1月27日《中國青年報》)。由此可以看出,首發公司收費的目的已經超乎了人們的想像。

按照常理,修建道路是政府部門的責任,兩三千年前的周代、秦代政府就承擔了這樣的責任。20多年前,我們卻走上另外一條路。當時,經濟增長、社會繁榮需要道路網路,而政府部門財力匱乏。於是乎,政府部門實行了「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公路建設模式。

推測起來,此處的貸款修路、收費還貸,都是針對同一條公路。也就是說,某一條公路的建設者通過貸款修建了該公路,並在該公路上設卡收費,償還該公路的建設貸款。一旦建設貸款償清,原則上該公路就應當免費使用,最多隻能為公路的養護收取低廉費用。在中國,這最後一點尤其是天經地義的,因為貸款修路的主體很少是私人企業,而主要是地方政府或者國有企業。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理由把修路當成一樁買賣來做。

事實與此完全相反。現實中的情形是,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早就不局限於同一條公路了。地方政府或者壟斷性國有企業建設了一條公路,可能使用了貸款,為此而設卡收費。但在償清貸款之後,他們繼續收費。理由是要建設其他公路,地方政府用這條公路收取的費用償還另外一條公路建設的貸款。

一度,投資銀行還為政府部門設計過一種資本運營模式,那就是政府部門把某些本來就是用財政資金修建的公路,包裝進入政府部門控股的上市公司。公路收取的費用成為該公司的營業收入來源,政府部門以此融資,建設其他公路。

不管怎樣,收費公路完全變形了。它已經不再是一種商業性公共品供應模式,而變成了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財政手段———考慮到地方政府現在還在獲得規模巨大的土地財政,公路收費也許算地方政府的第三財政,與土地財政相對應,也許可以將其稱為「公路財政」。地方政府通過收費公路獲得一般性財政收入,再使用這些收入進行投資,甚至用於公路建設之外的其他基礎設施領域。

從單純經濟的角度看,這樣的模式似乎相當成功,投資銀行家們也到處推銷這樣的公共品供應模式。但從政治的角度看,這樣的模式存在嚴重的缺陷。最大的問題在於,它混淆了財政與商業的關系。這一點是公路財政與土地財政的共通之處。

很顯然,政府部門從收費公路上獲得的收入,並非藉助於其公共管理者身份,而是作為經營者獲得的,因而似乎是商業性的。但它們在相當程度上是政府部門依靠權力獲得的,徵收的范圍十分廣泛,收入的規模也很大,因而也具有財政收入的性質。

正是藉助於這種性質的混淆,政府部門得以逃避管制。公路財政是政府部門以商業經營者身份獲得的,所以政府部門拒絕將其納入到預算之中。由此,我們的預算制度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土地財政與公路財政可能佔到地方政府實際收入的一半以上,它們卻在預算之外,由行政長官隨意使用。但作為商業,這些收費公路也從來不按照市場規則運轉,公路收費本身是由權力創造壟斷的機會,並由權力維持永久性高收費標准。

公路財政的這種性質混淆最嚴重的後果是政府部門患上了「收費公路依賴症」。與20年前相比,今日各級政府部門的財力已經大大提高,政府部門本來應當有充分的財政能力建設免費的公路。但是,伴隨著收費公路成為常態,今天各級政府部門基本上已經沒有建設免費公路的政治經濟學常識了。只要是等級略高一些的公路和橋梁,政府部門基本本能地按照收費公路的模式設計其建設體制。交通部有關官員面對公眾質疑而為收費公路作出的高調辯護就已經清楚地證實了,官員們的收費公路依賴症狀是如何的根深蒂固。也許可以說,官員們已經不知道不收費的公路該如何建設了。

換言之,土地財政、公路財政已經讓各級政府部門官員淡忘了自己在公共品供應問題上應當對國民承擔的分內責任。政府部門通過收費供應本當用財政提供的公共品,財政資金則被十分寬松地用於非公共品生產領域。人們已經有點搞不清楚,政府部門究竟是公共管理者,還是商人。這種混淆的後果是十分嚴重的,它正在顯現出來。

『貳』 一篇新聞評論 一篇身邊發生的新聞 一片關於法制的報告

中國學生慘

『叄』 怎麼寫法治中國的評論

中國的法律是改革開放後十年才具體修建的很年輕很不完善,而且有兩條大違背明主的法律非法集會和擾亂公共秩序

『肆』 求一篇《時事評論》的作文

美國走向末日,帝國衰落不可逆轉(帝國衰落是因為只獎勵特權階層,並為過去支出龐大。美國很可能重蹈覆轍)

美國衰落源於其內部問題,而非國際競爭。主要原因是獎勵了不該獎勵的人,並且支出比例嚴重失衡。一些短期問題,如龐大的財政赤字、高失業率、搖搖欲墜的基礎設施、以及失敗的基礎教育等等,都是錯誤激勵的表現。除非能夠調整其錯誤激勵的體系,否則美國將逐步淪入拉美國家之列。

帝國興起的原因是獎勵那些做出貢獻的人,並對未來投資。帝國衰落是因為只獎勵特權階層,並為過去支付龐大的支出。美國現在屬於後者。除非其政治體系能夠改變現在的激勵結構以及消費習慣,否則美國很可能衰落。

幾個月前,在有關提高國家債務上限的爭論中,共和黨和民主黨達成共識,授權在未來十年將預算赤字削減1.2萬億,並成立了一個超級委員會來負責相關細節。

超級委員會未能達成妥協。其後果不會在2012年浮出水面,因為授權的削減從2013年才開始。明年的大選可能會改變整個政治格局。很可能一黨會再次同時主導國會和白宮,這將意味著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

因此,超級委員會不用承擔自己失敗的後果,但卻為明年的大選提供了彈葯。這是美國政治體制失常的另一個例子。

獎勵錯誤

「佔領華爾街」運動的口號是「99%VS1%」。最頂層1%的人口擁有大約全部五分之一的收入和五分之二的財富,頂層10%的人口佔有超過一半的收入以及80%的財富。80%的人口基本上只擁有很少的財富,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幾乎沒有積蓄作為緩沖。這種不平等在過去20年內又幾乎翻了一番。

不平等是競爭的必然結果。當然,競爭具有鼓勵作用。不平等常常是鼓勵人們把蛋糕做大而值得付出的代價。蛋糕做大會使所有人獲益,但是不平等也隨之加劇。限制競爭提高了平等,但卻降低了人們工作的動力。社會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最糟糕的不平等來自限制競爭。這同時破壞了效率和社會和諧。比如菲律賓曾經被少數幾個鼓勵壟斷的家族所統治。在過去20年內,跟其他國家相比,這個國家變得越來越窮。菲律賓人在國外打工,寄錢回國,又延續了國內的低效率。很多拉美國家也有類似情況。

美國的情況也越來越類似。富人大都是企業管理人員,醫生,律師,銀行家等。他們獲得的獎勵跟表現無關,而是取決於他們的位置。企業經理比普通員工的工資要高,但是應該高多少呢?以什麼為基礎呢?

比如,現在美國大公司CEO們的工資是普通員工工資的343倍,1980年只是42倍。如果CEO們創造了很多價值,也算值這個工資。但是,看看股票市場,股東在過去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表現極為糟糕。如果股東也就是老闆表現糟糕,CEO們怎麼能夠拿千萬的報酬呢?薪酬顧問們或許可以給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這種現象已經持續太長時間了。當然,當CEO們拿千萬的報酬時,其直接下屬就會拿百萬的薪資。管理層薪酬上漲是美國不平等加劇的主要原因。從股票市場的表現來看,這種支出並無貢獻支撐。

公司治理的崩潰是美國經濟問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20世紀初期,大公司蓬勃發展,經理人而不是股東取得了企業控制權,有關這種模式可以提高效率的理論應運而生。

但是,因為經理人決定自己的薪酬,大公司最終淪為了經理人的牟利工具,而不是為股東或員工謀福利。董事會本應維護股東利益。但實際上,大多數董事都是CEO的朋友。或許可以這么說,美國經濟的失敗不是資本主義造成的,而是破壞資本主義造成的。

美國醫療費用如此之高,一半是因為醫生和醫院的收費高於其他國家。美國人口的健康狀況表明,費用越高不代表效果就越好。競爭在醫療市場上不起作用。醫生和病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嚴重降低了市場競爭分配資源的有效性。患者是弱勢群體,必須聽醫生的話,醫療市場自然具有通脹趨勢,因為醫生更偏好貴的治療方法。

患者要是有醫療保險,因而不拒絕高價,那麼價格上漲就會相對容易。當然,保費也會上漲,反映成本。這種螺旋式上升是美國醫療支出上漲失控的原因。

在其他發達國家,政府採取限制醫生收費和配給服務的措施,控制了醫療費用上漲失控的趨勢。有人認為美國在某些方面的服務確實更好,但這種孤立案例不足以證明一個醫療成本是別國兩倍,但是人口健康狀況卻沒有更好的體系的合理性。

金融專業人士是另一個不是根據貢獻獲取收入的例子。金融行業的薪酬已經增加到了其他行業的四倍,金融行業的崩潰,使得所有股東一無所有,需要納稅人救助。這個行業並沒有為股東牟利。為什麼其從業人員能夠獲得如此高的薪酬呢?

律師是另一群高收入人群。法治需要這種專業人士的維護。但是,美國的問題是律師數量太多了。這種供大於求造成了一系列規避或鑽制度空子的服務。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專門打事故官司的律師(ambulance chasers),他們尋找各種機會起訴醫院、醫生和保險公司。在高端服務領域,律師為企業提供如何在不違反規定的情況下最大化企業經理人利益的服務。對於法治來說比較重要的法律人士,例如法官、檢察官和辯護律師等等,其收入並不高。律師行業是另一個收入很高但不創造價值的例子。

為過去支出

要了解美國的財政問題,就必須研究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醫療和社會保障是美國最大也是增長最快的兩個預算項目。這兩項都針對退休人士。AARP有超過4000萬成員。美國處於投票年齡的人口為2.3億,但通常只有一半會參與投票。AARP成員當然有時間投票。如果他們真的關心某一問題,他們可以佔到投票人數的三分之一。因此,如果AARP反對,沒有任何政治人士能夠當選。這就是為什麼醫療和社會保障從來都不在預算削減范圍內的原因。

醫療和社會保障占聯邦支出的45%,財政收入的70%。據估計,這兩項支出到2016年將會達到總支出的51%。除非能夠遏制這種趨勢,否則,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兩項支出將吞噬全部預算,讓美國走向破產。

與此相反,聯邦政府花在教育上的錢只有3%。地方政府主要依靠房產稅提供教育服務。但是,看到聯邦政府成為只支持退休人員而非年輕人的機構,還是很令人震驚的。

除了對應該獎勵的人進行獎勵,帝國興起還有賴於對未來投資。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掀起了一股投資熱潮,打下了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礎。20世紀30年代的基礎設施建設和70年代的信息技術投資,在「二戰」後鞏固了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地位。

在過去20年內,美國卻似乎向著相反的方向前進。搖搖欲墜的基礎設施似乎表明,美國的錢大部分已經被用於負擔退休人士的生活了。

『伍』 與法律有關的社會新聞和相應的法律評論

吳睿鶇:年收入30萬免個稅與法律相悖:應當說,廣東省對服務業高端人才渴求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筆者覺得,省政協所提議對高級人才特殊的個稅優惠政策,無異是將個稅政策當作了獎品,隨意發放,此舉實在讓人難以苟同。一方面,與現行法律相悖。按照人大常委會最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從今年3月份起,全國個稅的起征點為2000元,也就是月免徵額度為2000元。而廣東省作為一級政府,當然沒有權力擅自提高免徵額度,出台與國家法律不符的政策。

二、淮北市法律援助工作成績斐然取得良好社會效益 法律援助是政府為民服務的「民心工程」,為夯實法律援助工作的基礎,在市、縣(區)健全法律援助的基礎上,全市27個鄉鎮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80%的社區(村)設立了法律援助點,基本形成了由市、縣(區)、鄉鎮、社區(村)四級法律援助縱向網路,並下發規范性文件,明確各援助工作站工作職責,制定工作站工作流程,使困難群眾能及時就近申請法律援助。

三、法律社會 家庭培養 教育機制:該如何直面劉海洋 :在涉及肇事者法律責任的討論中,有觀點認為,應依據刑法第341條,將肇事者的行為認定為非法狩獵或者殺害野生動物罪,但該法律保護的是國家野生動物資源,目的是懲處那些破壞野生動物的行為,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而在「傷熊事件」中,當事人傷害的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動物,更不屬於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劉海洋所傷害的那5隻熊是動物園花數萬元買回來的,為了飼養這些動物,動物園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來修建場地、配置設備、購買飼料等;並且動物園還利用這些動物來招攬遊人參觀獲取營業收入。這表明,雖然這5隻熊仍具有作為野生動物的生理特徵,但事實上已被賦予了社會屬性即財產屬性。劉所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法律所保護的公共財產,應依據「故意毀壞公私財產罪」定罪量刑。 刑法第275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過程中,應對當事人進行司法精神鑒定,然後在此前提下考慮對他的定罪量刑事宜。如果劉海洋不具有排除刑事責任的合法理由,其行為就符合故意毀壞財物罪。

四、謝岳明:法律給了「有償新聞」一記耳光:8月4日上午,山西檢察官進京抓捕央視女記者的案件在太原開庭審理,原央視記者李敏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期四年執行。
法律給了李敏一記「重拳」,這實際上則是法律給了「有償新聞」一記耳光。
有償新聞,是新聞工作者採取不正當手段向被采訪報道對象索取物質報酬的活動。有償新聞還包括故意隱匿和扣押新聞的活動。
有償新聞是任何意識形態,任何社會制度的新聞從業人員都不恥的行為。無論東方、西方,有償新聞都是新聞職業道德所明令禁止的。有償新聞,其實質就是某些新聞從業人員將國家和社會賦予的新聞機構傳播新聞的權利,作為個人和團體的私有商品非法出賣,權利和金錢進行了非法交易。有償新聞是"拜金主義"在新聞領域的反映,是新聞界的不正之風,它的存在和蔓延,是新聞行業的恥辱。
有償新聞的危害性可以從三個方面剖析:一是破壞了的真實性、客觀性、公正性的原則。因為有償新聞出於以提供信息服務來獲取利益的不正當方式。不少有償新聞為了達到某些個人或者集團的利益不惜誇大,歪曲事實,混淆黑白,顛倒是非,嚴重損害了公眾利益。二是降低了新聞報道的質量。我們知道,大眾傳媒判斷信息的取捨在於新聞價值。有償新聞選擇標準是為了其服務對象需要的宣傳效益,將一些毫無新聞價值或者新聞價值不高的東西充塞版面和節目,擠佔了真正有新聞價值報道的時間和空間,從而影響了新聞宣傳報道的質量。三是腐蝕了新聞工作隊伍。有償新聞使一些新聞工作者腐化墮落,蛻化變質,既是個人的淪喪,也使所在媒體的公信力遭到破壞。

五、放棄早產兒治療父親被判刑 引發法律與道德討論: 屠才良被判有罪,而且判處有期徒刑完全出乎意料。」為屠才良辯護的浙江君安世紀律師事務所陳俊華律師昨天下午對記者說。
一個多月前,屠才良被餘杭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因為他放棄治療自己體重僅950克的早產兒子,而是把孩子抱回家,導致出生才一天的早產兒夭折。(早報6月20日曾報道)
餘杭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後,於上周作出一審判決。陳俊華律師到餘杭看守所會見了被羈押的屠才良,並徵求屠對上訴的意見。
整個會見過程中屠才良的情緒非常激動。」陳俊華律師說,在一個多小時的會見中屠始終認為,自己不是醫學專家,也不懂法律,他只是聽了醫生的話,覺得孩子治不了了,加上自己也沒錢治,才把孩子抱回家的。
屠才良所在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顯示,屠的年收入為1.8萬元。據早產兒出生醫院相關護士事後證言,早產兒的治療費用一天要1000元至2000元,而且需要治療2—3個月。
沒錢放棄早產兒治療被判刑
法院的判決是8月1號下達的,原先被取保候審的屠才良在宣判當天就被收監,昨天離上訴的最後期限還有6天。
法院經審理查明,今年1月11日,屠才良妻子早產得一男嬰,胎齡6個月25天,體重950克。醫生告知屠嬰兒有呼吸困難、體重超輕等症狀,需要搶救,但搶救費用較高,以及即便嬰兒搶救存活也可能出現後遺症等情況。屠才良因不願意承擔其兒子的治療費及擔心嬰兒長大後會留下後遺症,未與其妻子等人商量,擅自決定放棄搶救,而後,將嬰兒從醫院新生兒科抱回家中,交由其母親照顧。由於未得到必要搶救,該嬰兒於次日淩晨5時許死亡。
法院認為,被告人屠才良對剛出生的兒子負有法定的撫養義務,但其卻怕增加自己的經濟負擔,放棄對嬰兒的必要救治,造成嬰兒死亡,屬拒不履行撫養義務,情節惡劣,其行為已構成遺棄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屠才良及其辯護人提出無罪辯護意見,法院不予採納。據此,一審法院認定屠才良犯遺棄罪,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六、武漢反扒人士涉嫌打死小偷引起社會關注 反扒聯盟法律地位引爭議: 「罐子」姓馮,27歲的自考大學生,「武漢反扒志願者聯盟」的成員。在一次行動中,小馮因涉嫌將一小偷故意傷害致死,於2006年12月10日被刑事拘留,並於同月28日被批准逮捕。

死亡的小偷叫陽滿(化名)。2006年9月24日,陽滿在武漢市青年路公交車站行竊時被志願者擒獲。「陽滿被擒獲後,對我們挑釁辱罵,小馮用甩棍打擊了楊某的腿部和胳膊。10分鍾後,警察將抓到的人帶走。陽滿當時就被帶到醫院做了專門檢查,拍片表明沒有內傷。」參加反扒活動的同伴「一輩子」(網名)回憶。不料,28天後,陽滿外出活動時,突發抽搐,意識模糊,被送至同濟醫院救治不及而死亡。經法醫鑒定認為,其系嚴重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出血,致中樞性呼吸循環功能衰竭而死亡。
建立反扒聯盟,是武漢一群年輕人在網上組織起來的。反扒聯盟先後進行了數十次反扒活動。7月份,名稱為武漢志願者聯盟的網站建起來了。反扒活動一度進入高潮。
據介紹,反扒聯盟的成員的交通和部分防身器械,都是自己出費用,並無一文報酬。他們一般採取驅趕或現場擒獲的方式,對付正在行竊的小偷,將擒獲的小偷扭送到就近的派出所。
武漢的小偷很猖狂,光天化日之下結伙偷竊,很多市民懾於威脅而不敢制止。我們想做的就是凝聚一股正氣,讓小偷們不敢過於放肆。網名「手術刀」的反扒聯盟成員這樣說。
因為小馮的被捕,反扒聯盟最近停止了反扒活動。大家都在等待案件的偵查結果。與此同時,對於反扒聯盟的地位及相關問題引起了諸多思考。
一種意見認為,反扒聯盟屬於沒有登記的社團,開展活動屬於非法。也有人認為,民間能夠自發組織一個專門打擊「扒手」的聯盟,不計名利,公開與違法人員作斗爭,不但合法,這更是一種見義勇為的公民精神。
據了解,反扒聯盟曾經向公安機關提出技術指導,警方沒有首肯,而當有人提出取締反扒聯盟,禁止其活動時,警方也沒有採納。「這裡面確實有些復雜!我們不發表看法,也不會出面叫停反扒聯盟。」武漢公安機關一位人士說。
打擊違法犯罪是法律賦予公安機關的職責和權力,反扒聯盟的活動合法嗎?這個問題同樣讓人爭議。武漢律師任訓祥認為,任何人在行使權利的時候,哪怕是維護社會正義,也要在法律限定的范圍內進行。在維護社會秩序的時候,要以合法對非法,不能以非法對非法。而另一名律師周靜雯則認為,任何一個普通公民,看到有人行竊時,都有權利、有義務進行制止並爭取將其扭送至公安機關。
爭論歸爭論,大多數群眾還是認為,應該承認反扒聯盟合法。因為法律並沒有禁止公民結隊反扒,那麼就不應該認定它是違法的。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恢忠認為,出現這些民間群體,說明它還是有一定社會需求的。應該鼓勵這些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志願者更好更多地為社會服務。現在人們對武漢反扒聯盟存在質疑,是因為沒有一個很好的引導機制,如果可能的話,有關部門可以對這些民間力量因勢利導,對他們進行相關的培訓,合力會比想像的要大。

七、女司機掌摑高速路女收費員 稱要挑戰法律:月25日深夜和26日凌晨,一名駕駛東風本田小轎車的女司機大鬧廣州白雲機場高速公路收費站,期間,她不但拿出車頭鎖、警示牌砸收費站,還高喊著「我要挑戰法律」,眾目睽睽之下,掌摑第五收費車道的收費員小藍。5月8日,在公安部門的勸說調解下,女司機再次來到機場高速公路收費站向小藍道歉,然而,女司機依然一副趾高氣揚姿態。這令小藍等收費員感到十分氣憤。 記者從機場公安分局獲悉,鬧事打人的女司機,在公安部門調解勸誡過程中,態度比較誠懇且願意上門道歉,故沒有處以行政拘留,而是處以200元行政處罰,目前,正在呈批當中。 4月25日晚11時55分 女司機兩度刁難女收費員 「那輛車開過來的時候,我就預感會出事。」回憶起那一場惡性事件,收費員小藍神色黯然,她告訴記者,當時女司機的車一下子就沖過了收費窗口,「我伸手去接卡,她卻沒有任何動靜,往常我會說『小姐,麻煩你把卡遞過來』,但是她眼光很凌厲,我看了一眼就嚇住了,所以只好盡全力彎下腰伸直手去夠她的卡。」 經過1分多鍾的努力,小藍才從女司機手中接過粵通卡,刷卡完畢,正當小藍要將卡還給女司機的時候,女司機卻發動了油門,「她把車又往前開了一點,這樣離收費站的距離就更遠了。」目擊事件全過程的當值班長曾站長告訴記者,為了把卡還給女司機,小藍又一次探出身子彎著腰把卡放在她手上,「可是,她不是開車離開,而是罵了起來。」女司機情緒激動,不但罵出來的話越來越難聽,而且還從車上沖了出來站到收費站窗前指手畫腳地越罵越凶。只有一年工作經驗的小藍嚇壞了,匆匆忙忙把收費站的窗戶拉上。

· 八、南京「6·30醉駕事件」引反思 法律不應再給寬宥南京「6·30醉駕事件」引反思 法律不應再給寬宥:6月30日醉酒駕車五死四傷 2009年8月19日下午,當筆者向發生在南京6月30日酒後駕車,導致5死4傷事故的目擊證人詢問時,在南京市江寧區金盛路上賣瓜的瓜農李虹仍心有餘悸,眼淚情不自禁地撲簌簌掉了下來:「太慘了!那個醉酒肇事的司機,應該蹲一輩子班房。」 2009年6月30日晚8時20分,李虹像往常一樣在路旁擺西瓜攤。突然,一輛牌號蘇ATH900的黑色別克轎車像野馬一樣,由南向北歪歪扭扭向她撞過來,「轟」的一聲,被撞飛的一輛垃圾車砸向瓜攤,她的額頭受傷,鮮血直流。 李虹看到,轎車繼續向前沖,撞到了路邊停放的兩輛轎車,破碎的玻璃散落一地。 之後,失控的汽車撞上一對散步的夫妻,男的被撞進路邊一輛麵包車內,女子被撞到另一輛車上。這名女子已有7個月身孕,未足月的嬰兒被撞了出來…… 目擊慘狀的路人紛紛大叫司機停車,可轎車繼續向前沖去,撞上路邊一輛停著的三廂轎車,該車後備箱被撞進車內,被撞掉的左輪胎在路上亂滾…… 轎車飛馳過一家超市門口,一對剛從超市購物出來的小夫妻被撞飛…… 在發生了一連串事故後,轎車依然沒有停下來,繼續向北飛馳。憤怒的市民紛紛奔跑著大喊「追上他!追上他!」一名路過的計程車司機駕車向肇事車輛追去。一會兒,計程車司機發現肇事車輛的引擎冒出白煙、速度減慢,他迅速將自己的車攔在了肇事車前方。 計程車司機下車後發現,肇事轎車內安全氣囊全部打開,車前蓋損毀嚴重,司機趴在方向盤上一言不發。這時警察聞訊趕到,看到這血淋淋的場面,忍不住號啕大哭。 李虹說,當天晚上她從公安部門了解到,肇事車輛沿途撞倒9名路人,撞壞停放轎車6輛。其中,3人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2人到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另外4名傷者在江寧區醫院救治。 警方將肇事司機控制後,發現其一身酒氣,經抽血化驗,司機血液中酒精含量為每百毫升381毫克。按照法律規定,成年人每百毫升80毫克就屬於醉酒,肇事司機屬嚴重醉酒駕駛。 肇事司機張明寶,43歲,個體施工隊負責人。審訊中張明寶交代:當天晚上,他約了幾個客戶在金盛路一家飯店吃飯,喝了七八兩白酒。飯後他駕車回家,由於喝酒太多,導致車輛失控。 酒醒後的張明寶意識到闖下大禍,面對警方的訊問,他聲音發顫,兩眼通紅,一再表示要賣房、賣車,盡最大努力賠償死者和傷者家屬。 警方於第二天對張明寶實施刑事拘留。

九、合浦2少年非法采沙場溺亡 家屬將通過法律索賠:7月20日,合浦西場鎮蜆港村兩名溺亡孩子的家人向記者表示,他們決定通過法律途徑,向沙場老闆索賠。7月13日下午,他們的孩子在一個非法采沙場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 據西場鎮蜆港村村民黃女士介紹,7月13日下午,村裡的小南(8歲)、小文(13歲)兩兄弟和堂哥小雄(14歲),一起到離村子不遠的鱟港江邊玩耍,隨後到正在作業的采沙場江邊游泳、玩水。不料剛過了一會兒,他們就往水裡沉。小南被哥哥小文奮力托出水面後大喊救命,被旁邊抽沙船上的幾名工人救起,但小文和小雄不幸遇難。 村民告訴記者,兩少年的屍體打撈上來以後,由於家人和采沙場老闆沒能就賠償達成一致協議,家屬找來大塊的冰塊敷在孩子遺體周圍,在出事地點停屍三日。 死者家屬指責說,未采沙前的鱟港江水深不足一米,挽起褲腳就可以直接過河,但現在采沙場的采沙導致河底高低不平,出現很多近十米的深坑,而采沙工地附近卻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或警示不可游泳的標志。他們認為,這起悲劇的發生與這個采沙場有著直接的因果聯系,采沙場老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還了解到,這個采沙場已開辦一年多,但並未持有開采證。 采沙場老闆裴某稱,出事前,現場的采沙工人多次警告三個孩子,讓他們不要在此游泳,但他們沒有理會。當孩子出事時,正在采沙的三位工人又積極施救,把小南救上岸後,又繼續潛到水裡搜救兩個孩子。「兩個溺亡的孩子,都屬於未成年人。孩子們在外出事,監護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事故發生後,合浦縣西場鎮政府非常重視,15日下午召集死者家屬和采沙場老闆開了調解會。死者家長認為,采沙場應向兩個孩子的家庭作出15萬元的一次性賠償,外加2萬元的安葬費。采沙場老闆認為,自己已盡到責任,出於人道主義,他只願意支付8000元的喪葬費。 16日,兩名溺水少年在停屍三日後被安葬。20日,死者的家人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委託律師,將通過法律途徑向采沙場索賠。

十、多個業主家門外被小偷踩點留下行動暗號:案發:冒充裝修工人行竊 12日下午5時40分左右,沙坪壩區梨樹灣的尚賞居小區,保安分隊長趙彬巡邏到B幢樓下電梯口。「抓賊!」突然,13樓有業主從陽台探出頭,大聲呼救。 趙彬堵住底樓電梯口,用步話機調來2名巡邏保安,同時指派另外的保安在負樓層的電梯口把守。眾保安很快到位,另一路保安則順著B幢的樓梯,逐層往上搜尋。 過了一會兒,底樓電梯門打開,走出一個穿紅衣、神色慌張的中年男子。趙彬上前詢身份。男子說,他是21樓張姓業主家的裝修工人。言畢,他掏出一張家裝公司名片,點起一根香煙。 「業主叫啥名?咋聯系?」面對追問時,男子只能講出業主姓名,卻不知聯系電話。 「他跑到我家裡偷走了電腦!」在13樓呼救的業主趕來,立刻認出男子就是盜賊。21樓張姓業主也接到物管通知趕回來,證實男子並非她家裝修工人。 聞訊趕來的眾業主十分氣憤,爭相「審訊」男子。男子最終坦白,他入室盜竊了一台筆記本電腦,藏在5樓的過道隱蔽處。在其指引下,保安找出了被盜的電腦。男子被移交派出所。 調查:門外發現神秘符號 盜賊哪裡來的膽子,大白天也敢入室盜竊?據B幢業主張先生說,面對業主「審問」時,賊娃子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同夥進小區已踩點兩三天,並根據哪些家白天沒人、哪些家晚上沒人,分別在家門外留下了記號。 昨日,重慶市尚賞居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陳光緒介紹,此事發生後,保安加大了巡邏力度,並在B幢13樓及相鄰樓層發現了7處神秘符號——其中4處由「+」「-」組成,多畫在防盜門外的牆壁上。另有3處只在門外畫了一個「A」。 經保安帶領,記者見到畫有這種符號的牆體。神秘符號僅離地約1米,一般不易發現。保安介紹,這些符號排列有一定規律,有的是「+」在上,「-」在下;有的則「-」在上,「+」在下。不同的排列代表什麼意思?保安也不太清楚。 尚賞居的業主群經過討論,對神秘符號給出了解釋:「+」在上「-」在下,表示業主家白天有人,晚上沒人;「-」在上「+」在下,則表示白天沒人,晚上有人。 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業主說:「我在網上查了一下盜賊踩點的新聞,國內其他城市也發現過這種符號,公安機關事後證實是入室盜竊的一種新趨勢。」 提醒:奇怪記號及時清除 記者昨從警方獲悉,盜賊姓袁,今年46歲,忠縣人,有入室盜竊前科,目前已被刑拘。對盜賊踩點留暗號一事,警方表示需進一步調查。 警方根據曾破獲的案例提醒市民:有的盜賊會佯裝發放廣告單的促銷員或聲稱替業主裝修混進小區踩點,慣用手法主要是在業主門把手上插廣告單,兩三天後再返回觀察,若廣告單未被去掉,就判斷室內可能近期無人,遂大肆入室盜竊。值得一提的是,門上或門框邊隨意塗畫或寫常人看不懂的符號等圖案,跟插廣告單的踩點原理相似——若數天無人清除,盜賊會認為室內無人,盜竊就可能發生。 警察認為,市民若發現門上插異物或塗有奇怪符號時,不管從保潔或防盜的角度講,都應立即清除。 發現小偷暗號全樓居民憂心兩月 昨日,沙坪壩區沙北街92號樓的居民說,他們也曾在樓內發現神秘暗號,不久便有盜賊光臨。 原來,在該樓5層與6層之間的過道上,樓梯上寫著「有狗,11.18」。一位住該樓2單元5樓的居民說,去年11月18日,他下班回家看見「有狗」字樣。幾天後,就有居民反映,深夜聽到樓道異響,推門發現有黑影倉惶往樓下跑。之後,因警車常到樓下停留,異響和黑影的事再未發生。 居民們推測,「有狗」是指樓上的偷不得,要偷就偷樓下的。發現小偷的暗號後,有的居民換了密碼鎖防盜,個別頂樓住戶乾脆自製鐵柵欄把整個樓道封死。 「發現小偷暗號讓我們擔驚受怕了近兩個月。」6樓的朱先生說,居民現在仍憂心忡忡——說不定那天,樓內又會出現讓人看不懂的字或符號。

『陸』 法律評論

這是年司法考試卷四的題目。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你應該還是在校學生。
你可以去購買司法考試歷年真題詳解,裡面的講解非常詳細。要過司考,必須看真題。

下面,給你幾個作參考:

一、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規制與約束
王學堂

據材料,某大學女生甲到國際知名連鎖店乙超市購物,被保安搜身。一審判決被告賠償精神損害11萬元。二審法院酌情改判乙超市賠償甲精神損害1萬元。本案最引人關注的是賠償數額,二審僅為一審數額的零頭,令人難以理解,於是法官自由裁量權也納入了公眾關注的視線。對此,本人觀點有三:

觀點之一,法官自由裁量權存在確有必要。法律具有規范、指引、評價、預測、教育的功能,法律的適用應當具有確定性,這種確定性就是體現在對相同或類似的行為應當有相同或類似的處理。但是,法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著漏洞(特別是成文法國家)。主要表現為: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模糊性和滯後性。如精神損害賠償相當長時間內被認為是資產階級法權而不被借鑒。同樣,對該案很多人提出精神損害賠償應當明碼標價、定額化,基於這種議論,最高司法機關在司法解釋的草案中,也曾經提出了這樣的意見。事實上,這是不合適的。因為社會中的人和事都是具體的、生動的,千變萬化,情況各異,即使對同樣的一件事,各人的感受也有所不同。精神損害要素的多元性、易變性、難測性等,決定了法律無法對精神損害賠償的標准規定得詳盡無遺,加之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水平不一,要在全國制定統一的賠償標准顯然是不現實的。普遍的法律規范和個案處理之間總是存在一定的距離,這是自由裁量權存在的現實基礎。丹寧勛爵將之形象地比喻為:「法官絕不可以改變法律織物的紡織材料,但是他可以也應該把皺折熨平。」

觀點之二,法官自由裁量權有其內在缺陷。法官自由裁量權是一把雙刃劍,其優勢是自由性,其內在缺陷也在於自由性。在「宜粗不宜細、成熟一條制定一條」的立法思想指導下,我國已制定出的法律存在著規范不詳、彈性極大、可操作性差的問題,導致法官有極大的自由裁量權,如本案中的1萬元和11萬元,正是其具體表現之一,極易造成司法之隨意性進而膨脹為司法專橫,直接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乃至國家和社會公眾的利益,最終破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社會主義法制原則,破壞我國法制的統一,有損於司法機關的形象及權威,有悖於司法機關的性質和宗旨。這也是公眾對司法進行指責的口實之一。波斯納將法官自由裁量權比喻為「黑箱」;英國法學家戴西也認為自由裁量是一種專斷的權力,與法治原則是不相容的。因為法治要求行為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對其局限性必須有充分認知。

觀點之三,規制與約束,自由裁量權的必由之路。必須承認,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是法官行使司法權力的一種常態,法律適用中同時並存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可測性與不可測性等特點,決定著適用法律也必然與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並存。只要我們對法官自由裁量權涵義及內在缺陷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後設計出一套完善合理的監控制度來有效控制它,就能使法官自由裁量權發揮最大效用,正如肖揚所言,「依法限制自由裁量的空間,實現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的有機統一」,上級法院的法官根據當事人的請求運用自己的法律專業知識和司法經驗對下級法院法官的司法判斷行為進行監督,使不正當運用自由裁量權的行為得到糾正。這種監督實際上是職業法官之間在共同的知識背景下所進行的一種專業性對話與交流。

但必須要申明,只要一審法院對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未超過合法、合理范圍的,二審法院就應當尊重一審法院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如無新的事實依據,不得擅自改變其審判結果,而不是本案的結果。
或許,這正是本案給我們的最重要啟示。

二、 私力救濟的底線

陳定良

近年來,「商家搜身案」屢屢見諸報端,卻屢「批」不止。人們或大力鞭撻,主張加大懲罰力度,規范商家行為;或大聲疾呼,要求廣大消費者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增強維權意識。輿論似乎成一邊倒的趨勢,共同將矛頭指向了那被認為是「強勢」的商家。而涉案的商家們除了承受點輿論壓力或賠點錢外,似乎也並無進一步的舉動,搜身案依然在有些地方發生著,人們不禁感到困惑……。作為一名從事法律工作的人,我也不免「三句話不離本行」,從法律的角度談談對這類案件的看法。

我認為,要杜絕此類現象發生,除了涉及司法審判以及消費者維權以外,還涉及商家的觀念轉變問題,即商家能否私力救濟以及私力救濟的底線的問題。一般認為,私力救濟是人類幼年時期盛行的制度,在現代文明昌盛時期,原則上是禁止私力救濟的。但是,考慮到私力救濟迅速、及時的特點,在私法領域,各國法律都例外地肯定特定情況下的私力救濟制度。具體到商家搜身等一系列的案件當中,在商場、超市林立,盜竊現象又比較嚴重的今天,逐一地要求公安部門出警不太現實,這就要求商家在一定范圍內實施私力救濟。我以為,如果商家有確鑿的證據懷疑顧客實施了盜竊行為時,可以採取一定的措施自我保護,如適當的詢問或在顧客完全同意的前提下,打開其背包、購物袋進行查看,但是在實施上述行為時,需要把握一個底線,那就是對消費者不能採取任何強制措施,不管是行為或是言語上,尤其是不能採取非法拘禁、暴力毆打、威脅或逼迫脫衣搜查等手段。即使是「當場抓獲」也應該按照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及時扭送公安機關處理,而不能濫用私刑。法院在審理此類民事案件時,一方面應當在把握「人身權優先於財產權」原則的前提下,結合個案情形,加大對消費者一方權益的保護,從而從反面促使商家完善自己的保安措施。對那些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另一方面,應該區分情形,合理地判斷商家的自我救濟行為是否超過了必要的限度,以此確定加重、減輕或免除其相應的民事責任,達到公平、正義的目的。具體到「甲女大學生被乙超市非法搜身」一案,我認為一審法院判定乙超市承擔11萬元精神損害賠償的判決比較妥當。

來源:人民法院報
三、舉證責任的分配
女大學生甲是否受到連鎖店乙的強迫而脫去內衣,對賠償數額的認定將有著重大的影響。一、二審法院在這一問題上作出了截然相反的裁決。分歧的關鍵在於舉證責任的分配:一審法院適用了舉證責任倒置規則,推定乙強迫甲脫衣的事實成立;二審法院則堅持了「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證據規則,將舉證責任分配給了原告,並最終因原告未充分舉證而認定強迫脫衣的事實不成立。筆者認為,一審法院對事實的認定是正確的,依據證據規則,應當認定強迫脫衣的事實成立。

首先,當事人的舉證條件決定了本案應適用舉證責任的倒置。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中雖然僅僅列明了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的幾種情形,但同時設定了彈性條款。《規定》第七條規定:「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本案即應適用該條的規定。縱觀本案事實,甲一個人到乙連鎖店購物,其事先不可能預見到糾紛的發生,也不可能事先為取證做必要的准備。在被帶進經理室後,甲孤身一人,更是喪失了獲取證據的條件。而乙作為連鎖店的經營者,物品失竊可以說是其經營損失的一部分,乙對此應當有所預見。與消費者甲相比,乙事先更有條件通過安裝監控設備等手段固定證據。在甲被帶進乙的經理室後,乙更是處於絕對的控制地位。在消費者甲根本不具備舉證條件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依據《規定》第七條適用舉證責任倒置,推定甲所主張的被強迫脫衣的事實存在。

其次,連鎖店乙的侵權行為決定了其應當承擔更重的舉證責任。本案中,連鎖店乙因懷疑消費者甲盜竊物品而對甲進行了搜身,「爭執過程中引來眾多顧客圍觀」,隨後又將甲帶進乙的經理辦公室進行盤問。乙的上述行為嚴重侵犯了甲的名譽權及人格權。正是乙的違法行為,使得甲被迫進入了經理辦公室這一特定的封閉場合,使得室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後無法查清。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法院只能要求造成事實不明的一方即本案中的乙承擔舉證責任。如果乙無法充分舉證,則其必須為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不利的後果。

最後,舉證責任的倒置有利於敦促乙改進安保措施。法院的判決,不僅要注重其在個案中對當事人利益的衡平,更要注重其對類似糾紛的防範作用。人民法院運用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將使更多的營業機構認識到,留置消費者進行盤問並非解決問題的良策,從而敦促其改進安保措施及解決糾紛的手段,學會以合法文明的方式與顧客相處。(王永亮)

四、 法官自由裁量權的邊界

「女大學生超市搜身案」,一審法院判決超市賠償女大學生精神損害11萬元,二審法院卻在基本事實不變的情況下,改判超市賠償精神損害1萬元。由此引發了對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思考。

自由裁量權是法律賦予法官的權力,適用於民事、刑事等各個領域。比如民法通則有關司法解釋規定,當事人請求撤銷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變更或撤銷;刑法分則中,許多條文都授予了法官對量刑的自由裁量權。法律為法官設置自由裁量權的目的在於,把簡單的、原則的法律規定靈活地應用到復雜的、具體的社會生活中去,以實現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義。為適應多變的社會生活,賦予法官自由裁量權是非常必要的,問題的核心是,法官自由裁量權的邊界在哪裡。

我認為,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的第一道邊界是法律,如果法律為自由裁量設置了明確的界限和范圍,法官必須在法定的限度內行使權力,不能越界,否則,危害甚大。比如試題中,原告起訴的賠償數額是10萬元,一審法院的法官卻自由裁量,判決被告賠償11萬元。這一判決違反了法律規定的「不告不理」原則。這樣的判決將會從根本上侵蝕我們的司法制度。還比如在刑事司法中,如果法官任意在刑法規定的法定刑幅度以外判處被告人刑罰,顯然是一個錯誤判決。可見,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的底線是法律。

然而,僅有法律作為自由裁量權的邊界是遠遠不夠的,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不是在法定限度內的隨心所欲,還必須受到社會常理和人們普遍觀念的約束。後者甚至是更重要的。因為對普通民眾而言,由於對法律基本制度或基本原理知之甚少,在判斷法官的自由裁量權行使得是否合理妥當時,往往不會在乎判決的結果是否合法,而可能更在意其是否合情理。如果法院判決被告賠償的數額超過原告的訴求,除了法律專業人士和被告之外,可能沒有多少人(包括原告自己)會認為法院的做法有問題,反而會覺得法院更加充分地保護了原告的合法權益。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是因為人們覺得這一結果是合理的。同樣,電影《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卻怎麼也弄不明白她只是想討個「說法」,派出所為什麼要把村長抓走。秋菊的困惑在於,盡管派出所是依法辦案,在秋菊看來卻是不合理的。對他們而言,合理的事,不合法也無關緊要;相反,合法的事,如果不合常理,也是不能接受的。

那麼,是不是說只要合乎常理的事就可以置法律於不顧呢?當然不是。在法律限度內的自由裁量要盡可能做到符合社會理性、社會公眾的認知水平,只有這樣,司法才能使更多的人接受和信服。試題中,二審判決把精神損害賠償改判為1萬元,盡管不違反任何法律規定,但卻遭到社會的質疑,引發公眾對司法公正性的懷疑,就是不當行使自由裁量權帶來的負面影響。司法的結果不但要符合法律的規定和原則,更要經得起社會公眾的檢驗,只有這樣,法官才能真正成為正義的守護神。(郭發產)

五、 淺議人格權的保護

乙超市對甲的非法搜查行為(不管是否進行了強制搜身)在廣為傳播後給甲造成了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和負擔,導致其出現了失眠、頭暈等症狀,無法繼續學業,很明顯乙超市的行為已嚴重侵害了甲的心理健康,理應承擔相應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這是因為,自然人不僅是肉體的存在,而且是心理的存在。享有健全豐富的精神生活,此乃人的基本需要、基本利益和基本權利。所謂精神生活,亦即心理活動、心理生活。現代醫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心理健全比肉體健全更重要。因此,保護人的正當心理利益,不使心理遭受非法侵擾,不使人無端地遭受心理痛苦,便成為民法的基本任務之一。保護之道首先在於肯認人的心理利益權,並且使之明細化和定型化,同時,尚應建立對被害人同質救濟的制度,療治其心理創傷,祛除其心理痛苦,使之恢復完滿狀態。於是,精神人格權制度應運而生。

具體在本案中,首先,乙超市在對甲進行全身搜查時,無論其是否強令甲脫去了內衣,都已違反了「禁止對自然人的人身或住所進行非法搜查」的相關法律規定,構成了違法行為。這是因為,人的人身權利或者與人身權利有關的住宅權等享有不受侵犯的權利,除非是有搜查權的人員,經法定機關批准,按照法定的程序而進行的搜查。這里的「有搜查權的人員」,主要是指司法行政機關中有權進行搜查的人員,「法定機關」就是指有搜查權的司法行政機關或其上一級機關。而乙超市既不是有搜查權的部門,其人員也就更談不上是有搜查權的人員了。雖然其認為自己在超市內已張貼告示,保留對顧客進行搜查的權利,但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可知,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或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時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的規定,如果經營者的格式合同、通知、店堂告示等含有上述所禁止的內容,其內容無效。

其次,乙超市在進行非法搜查行為時主觀方面明顯表現為故意,並對此事件的傳播採取一種放任的態度,而在此事件傳播後甲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出現了失眠、頭暈等症狀,無法繼續學業。根據社會一般經驗和智力水平可以認定,乙超市的上述非法行為足以給甲造成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和負擔,導致其出現失眠、頭暈等症狀,以至無法繼續學業。

誠然,心理健康權並不屬於我國現行法律所規定的健康權,也未被單獨列為一類權利,但這並不代表其不受法律的保護,因為,民法設立的具體精神人格權類型,僅具宣示功能,而非法定和限制。況且,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中已規定:「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郭 磊)

六、 企業保安的許可權

企業保安是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秩序,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的重要力量,在現代社會管理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但與預期作用相左的是,實踐中,企業保安非法侵犯他人權利的事件卻時有發生。具體到本案,超市一方的違法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保安阻攔甲並強行將其帶至值班經理辦公室;(2)讓女工作人員對甲強制搜身;(3)在超市內張貼告示,聲稱保留對顧客搜查的權利。這些行為的共性在於,三者均為超市的保安措施,並且均超越了企業保安的應有許可權,最終造成了對甲人身權利的侵犯、人格尊嚴的侮辱。

關於企業保安的許可權范圍或說職責范圍,現行法律並沒有明確的規定,目前,在規范層面只有部委規章以及一些地方規章對其作出了界定。有代表性的如,公安部2000年出台的《關於保安服務公司規范管理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公安部規定》)、深圳市1994年出台的《深圳經濟特區企業事業單位保安工作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深圳市規定》)等。其中《公安部規定》第十三條規定,保安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1)剝奪、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2)搜查他人的身體或者扣押他人合法證件、合法財產;(3)辱罵、毆打他人或者教唆毆打他人。本案中,超市保安強行將甲帶至值班經理辦公室的行為限制並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如此這般的保安措施不僅與《公安部規定》不符,並在根本上構成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違背。

我國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根據上述兩條規定的精神可以推定,人身權利為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非經國家司法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被任意限制;人格尊嚴體現了公民基於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對自己社會價值的自我認識和評價,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對之辱沒。企業保安不等於公安機關,其職責僅限於協助公安機關維持社會秩序。且不說本案之中甲開始只是被懷疑為「攜帶了未結賬的商品」(結果證明是一種無端的猜測),即便其竊取商品被當場發現,保安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也無權私自對其進行人身限制並強制搜身,而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將事情交由公安機關處理。

概而言之,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當處於優位保護的地位。為減少甚至杜絕以「保安」的名義對其橫加踐踏的事件,當務之急應以法律的形式對企業保安人員的權責作出明確的界定,以克服《公安部規定》位階偏低的局限;同時,立法應對企業保安人員的培訓、考核以及錄用等問題作出規定,以確保保安人員品德優良、業務熟稔、恪盡職守。
(朱建敏)

來源:人民法院報

『柒』 如何實現法治成就報道的有效傳播

近年來,我國在法治精神的弘揚和法治理念的深化、法律體系的形成、推進依法行政、保障司法公正、建設法治社會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新媒體時代,公眾參與表達的方式進一步多元化,海量信息在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不少負面信息、虛假信息也趁機渾水摸魚,極大地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當我們的報道所述事實不能令人信服時,就會令讀者產生困惑,如果我們的報道平淡、枯燥、乏味,宣傳味太濃,就不被讀者認同,不但談不上有效傳播,還會降低法治媒體的公信力及影響力。
實現法治成就報道的有效傳播,不僅僅是做大做強正面宣傳的需要,也是客觀、公正、全面地反映我們社會生活的要求。作為政法宣傳的主陣地、主喉舌、主渠道,法治媒體的法治成就報道,須增強理性認識,尊重傳播規律,回歸新聞本質,加強傳播過程的公信力與感染力,使傳播對象在接受傳播的過程中認同傳播者所陳述的事實、接受傳播者的觀點,獲得最大的傳播效果。
信息真實是大前提
客觀、公正、及時、准確,以及對問題的透明開放,是法治成就報道引發受眾認同,並進而培育受眾行為和情感忠誠度的基礎和前提。法治成就報道不僅要事實真實,而且要表述得當,不誇大其詞。2008年,我們曾以《都安,一切都平安》為題報道廣西都安縣平安創建工作,當時記者對自己巧借縣名突出都安縣平安創建成就的標題很是得意。不料報道刊發後,一群來自都安縣的群眾就到報社拉橫幅表示抗議,據了解,他們因一起斗毆事件未獲得滿意的賠償而質疑當地司法部門執法不公,他們認為:「既然都安一切都平安了,就不應該發生斗毆事件,更不應該出現執法不公的問題。」我們不去評判這起由斗毆引發的官司是否存在司法不公的問題,單從這起標題事件中就可得出警示:法治成就報道應體現嚴格的真實性,不能偏離新聞規律,不能以「宣傳需要」為借口,任意地拔高典型或說過頭話。
一些法治成就報道之所以讓讀者難以信服,並非都是無中生有的假新聞,主要是不尊重新聞規律,把沒有新聞價值的事件當新聞去做,以新聞的名義推銷給受眾;有些媒體的做法,就是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既無針對性,更無創造性,硬是把以往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績說成是貫徹落實的結果。由此寫出的成就報道不僅會因「穿靴戴帽」而失實,還相當於肯定了形式主義的做法。廣西法治日報社在《廣西創建社會和諧穩定模範區》大型系列報道策劃中就強調了讓成就報道回歸真實的問題。實,就是要講符合實際的話不講脫離實際的話,講管用的話不講虛話,講有感而發的話不講無病呻吟的話,講明白通俗的話不講故作高深的話。在話語表達上,力戒炫耀、吹噓、不切實際的表達,回歸新聞的客觀表述。比如在《社區矯正讓失足者重獲新生》一文中,一開始就交代了「作為新的監禁刑罰執行活動,社區矯正尤需規范」的背景,對成就則表述為「我區各地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社區矯正新路子,有些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這其中由於使用了「一些」、「有些」的限定詞,表述有分寸,也更客觀准確。
找准關聯點是黏合劑
與受眾的關注點分歧,是影響有效傳播的重要因素,傳播無效的新聞信息,不可能解決實際問題,更不可能帶來社會效益。政法綜治工作承擔著大量的行政管理職能,很多職能都涉及人民群眾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但在各報的市場調查中,法治成就報道卻不被看好,主要是因為沒有找准要宣傳的法治成就給群眾的受益點,未形成與讀者的關聯。
能動司法是中國司法順應時代挑戰在工作思路和運作上對社會轉型的積極回應,要求人民法院在堅持公正與效率的基礎上,更好地體現人民司法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這項改革成就涉及面廣,對這一段歷程的概括總結和凝練升華,對作者的思想水平和創新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戰。遺憾的是,不少聚焦「能動司法」的稿件,採用的都是自上而下的角度,遠離讀者的感受,導致受眾無法解碼新聞信息。而《光明日報》發表的《司法,在改革中前行》在對這一司法改革成就進行報道時,沒有選擇大而空的角度來報道最高法院的做法,而是抓住了「民以食為天」的心理,以「王四叫花雞、王四桂花酒……這是江蘇省常熟市赫赫有名的美食。然而,就在2011年12月,常熟的市民們突然聽說,以後可能吃不到這些東西了。」這個人們非常關注的熱點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常熟市人民法院積極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小故事,僅僅用了不到900個字,就將「能動司法」的服務性、主動性、高效性這三個顯著特徵詮釋得非常生動,正是因為找到了成就報道與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關聯點,用小故事把看似遙遠、抽象的法治精神內核與法治理念轉化成離廣大人民群眾最近、最熟悉的新聞事件,既回答了讀者欲知的事情,又宣傳了司法為民的成就。
由靜轉動是保鮮劑
時效性是構成新聞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條新聞的傳播與發生之間的距離越短,它的新聞價值也就越大。成就報道屬過去時,最大的缺陷就是因為有一定時間跨度而缺乏時效性。要改變成就報道時效不強的狀況,除緊追線索,以獨特的視角從法治成就中挖掘讀者想知道的信息,從而達到相對延長時效的目的,還要設法把靜態轉為動態,把過去進行時轉變為現在進行時。
獲得第23屆中國新聞獎文字通訊類一等獎的《「和諧搬遷」背後的故事》就是從舊聞中發掘的好新聞。記者在2012年春節期間參加新春走基層活動時,從眾多基層事件中選取了江西省貴溪市和諧拆遷的舊聞,通過搬遷前後的對比,把江西省委、省政府「群眾至上」的工作理念這個大主題通過一個很小的畫面展開,小中見大,見微知著,折射出「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在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基層的「落地生根」。該文無論是立意、謀篇、文筆、采訪的深入以及思想的深度提煉都令人稱道,而記者化舊為新,化遠為近的寫作手法,也值得我們借鑒,將他們走進江西省貴溪市濱江生態小區時所聽到的歌聲作為文章的開頭,從描述一位搬遷群眾「生活在畫里」的喜悅心情入手,把「和諧搬遷」背後的各級黨委、政府「不搞強行搬遷,不傷群眾感情,把群眾滿意作為搬遷安置工作的基礎」這一理念通過所見所聞真實地呈現給讀者。在謀篇布局中,作者由點及面、由表及裡,運用鮮活的事例和細節,生動地展現「和諧搬遷」的起因、過程及成效,達到「後發制人」的效果。文章的結尾又再次引領讀者回到「紅燈籠、紅對聯、紅窗花、紅辣椒……所到之處,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一派紅紅火火。美滋滋、喜洋洋、樂呵呵、笑哈哈」的現場,首尾呼應再現場景的手法將全文中最新的事實拎出來,使這個材料堆里挖出的新聞接「地氣」、冒「熱氣」,增加了新聞的時效性。
獨到視角是殺手鐧
信息越泛濫,越需要思想的指引,在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多元、多變的今天,要使法治成就報道浸透思想性,以深刻的思考、獨到的見解永葆與時俱進的話語魅力,讓讀者經常「享受」思想盛宴,就少不了新聞評論這個殺手鐧。法治成就報道不僅僅是為了展示法治成就,更重要的是肩負宣傳依法治國的主張,擔負著指導工作的重任。所以在推出重大典型時,配上一篇指導性強的新聞評論,使新聞與評論相互深化,互相延伸,不僅可以讓讀者正確認識成就,也將體現在新聞報道中的指導性明明白白地「說」出來,以突出思辨色彩,形成正面宣傳的強勢效果。
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制度化、常態化,是廣西靖西縣創新社會管理、破解工業化進程中矛盾糾紛高發帶來的諸多社會難題的一個創舉,實現了企業、黨委和政府、企業和周邊群眾三方共贏的良好局面,為廣西社會管理創新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本。我們通過深入靖西縣最大的民營企業廣西信發鋁有限公司采訪,將其經驗中最具特色的每年繳納400多萬元共建資金,企業、周邊百姓和政府利益「捆綁」作為引題,以《信發鋁:社會責任制度化下活地企三贏「好棋」》為主題,通過企業進駐之初,由於征地、采礦、文化差異、溝通不暢等等原因,造成企業與周邊群眾糾紛不斷的背景,再現了靖西縣委在解決這個棘手問題時如何既考慮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又維護群眾利益的做法,信發鋁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僅為農民發放失地補償費,還投入巨資對開采過的被征地復墾換來三贏結局的故事。為給讀者以正確認識成就的視角和判斷標准,我們給這篇文章配發了短評,指出靖西成功的經驗,在於信發鋁勇於承擔社會責任,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政府創新社會管理和服務手段,拿出有效辦法,協調各方利益。文章發表後,受到廣泛好評,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的一位領導說,長期以來企業發展與百姓利益之間的矛盾似乎難以調和,這篇報道把新聞事實放到時代的大背景下來分析,寫得既有思想性又有可讀性,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思路與作法。
傳播技巧是調味劑
法治成就報道題材時間跨度大,文章框架大,如果把新聞簡單地推到讀者面前,就很容易寫枯燥。傳播的表現形式與受眾樂於接受的方式不一致,就必然使讀者產生厭惡。為了避免這種結果,在寫作時將硬題材做軟處理,把理性的東西感性化,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把宏觀的東西微觀化;在語言表達上,多用文學語言,多做具體、形象、生動的描繪,大膽地把比喻、抒情等文學手法運用在硬題材的寫作上,努力把文件語言和法律術語轉換成易讀易懂的群眾語言,運用鮮活的語言說明事物、表達觀點,無異於烹調中的調味劑,給讀者必讀、易讀、悅讀的法治成就報道。
廣西首府南寧市在深化平安建設過程中開展「人人積小安,共建大平安」活動,從民生的角度去解決平安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大力實施七大政法民生工程、通過文化建設為平安建設注入活力,至2013年已經連續五次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管理優秀城市」稱號。對於橫跨5年的成就報道,怎麼寫,才能避免就事論事的枯燥沉悶、甚至過分「拔高」的空泛空洞?寫什麼,才能在情理交融中贏得讀者的信任、激發人們的信心?記者在采訪時既注意收集宏觀、綜合、概括的硬性材料和數據,又注意收集感性、典型生動的軟性素材,注重發掘和掌握大量有情節、細節、充滿生活化的生動活潑的故事,寫作時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在寫稿時盡量採用諸如「賭棍」如何變隊長,找到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舞台之類故事性強、感情色彩鮮明的材料說明觀點,用諸如「百舸爭流千帆競,揚帆破浪正當時。匆匆的步履,是為追尋共同的『平安夢』,不倦的探索,是為了把追夢路上那盞燈點得更亮」之類的文學語言讓讀者產生愉悅之感,用「多一個球場少一個賭場」之類的群眾語言從感情上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將南寧市平安創建工作表達得有聲有色。現場、細節、氣氛、與文氣渾然一體,讓人眼前一亮,留給讀者新、美、酣暢、大氣、文氣而不霸氣的感覺,增強了報道的可讀性和感染力。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現代法治精神的提出與弘揚,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運用新聞工作者自身的智慧、分析和思辨能力,看到受眾無法直接洞悉的新聞事實本質,將其提煉出來,以一種平和、親近、可信的方式告知受眾,以實現法治成就報道的有效傳播,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作者系廣西法治日報社副總編輯)
員寧珠 《 新聞戰線 》(2014年第6期)

『捌』 人民日報評論:依法辦什麼事會「寸步難行」

機關公文及常用文種寫作知識

你好!現在我和你一起共同學習機關公文以及常用文種的寫作知識。在開始之前,首先說明兩點:一是這次所講的公文主要指行政機關公文,黨的機關公文的不同點穿插說明;二是希望大家以聽為主,以工作思考為主,大量的內容將發到區域網,供大家參考。結合我局實際,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講, 機關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規則;第二講,常用公文和文種的寫法;第三講,怎樣寫好機關公文。因個人水平有限,有不正確和不到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第一講 機關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規則
公文在我國歷史上由來已久,新中國成立後,公文的范疇比過去擴大了。目前人們習慣上理解的公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眾團體在辦理公務中形成和使用的通用公文;另一類是外交、軍事等領域使用的專用公文。我們這里主要是討論行政機關的通用公文處理問題。
行政機關的公文(包括電報,下同),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機關公文的重要作用。就我局來講,要傳達貫徹國家礦產資源管理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對礦產資源勘查活動實施監督管理;要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向上級請示問題、匯報情況,要答復礦業權人的請求事項等等,都離不開公文這一重要工具。可以說,離開了這個工具,我們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活動將寸步難行。我相信,大家一定有比較深切的體會。
那麼,行政機關的公文具體包括哪些種類呢?根據年8月發布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規定,共有十三類,十四種。大家可以參照學習。黨的機關公文種類:決議、決定、指示、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公報、條例、規定、函、會議紀要等14種。

在的工作實踐中,為了能用最少的語言,表達最多的內容和信息,機關公文逐漸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和運行傳遞的制度,並在《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中有明確的規定。掌握公文的格式和運行要求,是做好公文處理工作的一個基本條件。現在,我們分別進行簡要的介紹。
一、公文的格式
根據規定,公文一般由發文機關、秘密等級、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識、發文字、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成文日期、附註、附件、主題詞、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等部分組成。
一份完整的公文,我們通常把它分為文頭、主文、文尾三部分。這里,我們結合下圖逐項予以說明:
(一)文頭部分。位於公文首頁上端,一般約佔A4型公文紙的1/3或2/5。注意:發文字的年份要用伯數字完整填寫,不能把「」寫成「97」,讓人誤解為「」或「」等;括要用六角括「〔〕」,而不是「()」或「[]」;機密以上的公文要印文件份數序;一般上行文需要標注簽發人姓名。
這里,大家要注意請示的格式:一是上報公文的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80mm,留出的空白供上級機關批示文件使用。二是上報公文需要標識簽發人姓名,平行排列於發文字右側。發文字居左空1字,簽發人姓名居右空1字;簽發人用3仿宋字,簽發人後標全形冒,冒後用3楷體字標識簽發人姓名。如有多個簽發人,主辦單位簽發人姓名置於第1行,其他簽發人姓名從第2行起在主辦單位簽發人姓名之下按發文機關順序依次順排,下移紅色反線,應使發文字與最後一個簽發人姓名處在同一行。
(二)主文部分。從標題一直到,都屬於主文部分,是公文最重要的部分。請大家注意的內容有:
1、標題。除法律法規外,一般不加書名,不加標點符。同時,標題時,既要反映文章的主題,文題相符;又要規范格式,不能把片語、名稱人為地分行。
2、主送機關。普發性下行文主送機關較多,一般使用泛稱。上行文的主送機關一般是一個。請示、批復、意見、函的主送機關只能是一個。沒有特指主送機關的公布性公文,如公告、通告等,不寫主送機關。
3、正文。內容較多時,分層序碼的規范順序是:「一」、「(一)」、「1、」、「(1)」、「 」。
4、成文時間。以領導人簽發日期為准,聯合行文以最後機關領導人簽發日期為准。同時要用漢字而不能用伯數字。「零」寫為「O」。
5、。務使與正文同處一面,不得採取標識「此頁無正文」的方法解決。
(三)文尾部分。這一部分內容雖然不多,卻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地方。
1、主題詞。是經過規范處理的用來標引公文主題內容的詞,主要作用是便於電腦存儲和文件檢索。按規定,公文應當依據辦公廳秘書局印發的《公文主題詞表》標注主題詞,實際情況是縣級以下機關的公文,對標注主題詞未做硬性要求,但上行文要按上級機關要求標注。
具體標注中應注意掌握選詞原則。一份文件主題詞不能超過5個。順序是先標類別詞,再標類屬詞。在標類屬詞時,先標反映文件內容的詞,最後標反映文種的詞。各主題詞之間空1格,不加標點。如《關於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就要先標類別詞「水利」,再標類屬詞「水土保持」,最後標文種「通知」。另外,主題詞表中沒有的詞,我們叫「詞」,在必須標注時,應在該詞後加「△」符。如《關於張龍之等4名同志任職的通知》,其主題詞為:幹部任免 張龍之等△ 通知。
2、附註。主要用於說明其他項目不便說明的事項。可以解釋名詞術語,可以說明發至級別。請示應註明人姓名和。附註應加括,位置居左空2格,在成文時間下一行。
(四)公文排版規格。《辦法》規定,公文用紙採用A4型紙,幅面尺寸為:mm×mm。公文頁邊與版心尺寸:
公文用紙天頭(上白邊)為:37mm±1mm
公文用紙訂口(左白邊)為:28mm±1mm
版心尺寸為:mm×mm(不含頁碼)
排版規格:正文用3仿宋體字,文中如有小標題可用3小標宋體字或黑體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個字。
二、行文規則
公文行文方向有四個:上行(請示、報告)、下行(通知、通報)、平行(函)、泛行(通告、布告)。這里,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一般不得越級請示,因特殊情況必須越級請示的,應抄送被越過的上級機關。所謂特殊情況指:重大緊急事項,不越級請示要誤時誤事;被直接上級機關擱置而又急需解決的問題;與直接上級機關意見分歧一時難以協調統一,而又急於處理的事項。
2、請示一般只寫一個主送機關,如需同時送其他機關,應當用抄送形式。如果寫幾個主送機關,可能是誰都不批復,或者是幾個單位都批復,但批復意見又不一致,難以貫徹執行。
3、請示應一文一事,同時,不得抄送下級機關。
4、報告中不得帶請示事項,也不得越級報告。
第二講 常用公文和文種的寫法
基層常用的公文有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意見、函、會議紀要。其他文種有:述職報告、調研報告、工作計劃、工作總結、領導講話等。現結合我局實際,主要講以下幾種:
一、決定的寫法
1.表彰決定:這類知照性決定,就是把決定事項簡要地傳達給有關單位,極少有要求執行的具體意見,它的內容比較單純,主要是決定依據和決定事項,即使有召或者鼓動性的結尾,也很簡短。在寫法上往往開門見山,直接陳述,篇段合一,語句簡練、明快。
2.處分決定的寫法有所不同,應寫受處分人的身份、錯誤事實、錯誤性質、根源、本人對錯誤的態度、處分內容等。
3.關於重大行動或重要事項的決定。這類決定用於安排較大范圍的重大行動或重要事項,一經發出,震動較大。如:《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定》等。這類決定大都經過一定的會議討論通過。它的寫法更強調把道理說清楚、講透徹,以便盡可能地統一認識,增強執行決定的自覺性。
4、變更或撤消性決定。如:《關於撤消XX廠「文明單位」稱的決定》。
二、通知的寫法
通知是使用得比較多的一種公文。大多是下行文,有一定的指揮、指導性和廣泛性。大多數類型的通知對受文對象總是有所要求,提出需要執行或辦理的事項。通知還有明顯的時間性,有些通知,如會議通知,只是在指定的一段時間里有效。大部分都遵循的要求是:依據—目的—文種承啟語—事項—要求。
按《辦法》通知可以分為批轉和轉發性通知,傳達、要求執行、周知性通知及人事任免通知三種。一些同志在使用通知時存在這樣幾個問題:一是標題繁瑣。比如出現幾個「關於」或「通知的通知」等情況;二是轉發和批轉性通知的按語部分文字過多或態度不明確;三是要求執行或周知性的通知的引言部分未能表明行文的目的和所依據的事由。因此,我們在擬制通知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標題。一般由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三部分組成,只使用一個介詞「關於」再加事由和通知即可。如:《甘肅省關於印發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要點的通知》。在起草層層轉發的通知時,要盡量把標題寫得簡明些。可以採取兩種辦法解決:一是對各個轉發通知都提出了具體要求的,可以綜合改寫為一個新的「通知」,貫穿全部內容或主要精神。二是對非政策性文件,幾個轉發通知又無新要求的,可以減少中間層次,直接轉發。如:關於轉發計委「關於轉發省計委『關於轉發國家計委辦公廳《關於批轉(<××日報>)發行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如果改寫為:××計委關於轉發國家計委辦公廳批轉《××日報》發行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就簡明多了。
2.批轉和轉發性通知。這類通知是針對被批轉或轉發的公文而發的,通知成了主件,原公文成了附件,正件、附件一起,組成了批轉性或轉發性通知。正文包括兩個部分:轉發對象和批註意見。轉發對象要寫明被批轉、轉發的公文名稱及原發文單位。批註意見要寫明對所轉發公文的態度、意見和執行要求。批轉性通知的批語和轉發性通知的按語,可長可短,應看具體情況而定。有的照批照轉,只極為簡要地表明態度、作出評價、提出要求。如:「省經貿委《關於年經濟運行調控方案》已經省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有的強調重點,在寫明態度、評價和要求之後,再結合實際情況,對所轉發公文的重要意義或者某一方面的精神,突出加以強調,以引起重視。有的補充完善,對所轉發的公文除作出基本肯定外,還就其本身不夠完善的地方作些補充、說明。但一般情況下,批語和按語不易過多,以免與轉發、批轉文件內容重復。
3.要求執行和周知性通知。引言部分一定要寫清楚行文的緣由、意義、目的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政策。
4.要根據轉發公文的不同情況,恰當使用習慣用語。如表態的「同意」、「原則同意」、「基本同意」等詞語;提出要求希望的「希遵照辦理」、「請認真貫徹執行」、「請研究執行」、「請參照執行」、「供參考」、「請研究試行」等詞語。
5.任免通知。除法定機關的主要領導人外,其他任免一般採用「通知」。任免通知正文只寫明經某級組織決定,任命(或免去)某人擔任某項職務即可。有的還寫明任期和待遇。
三、通報的寫法:
通報可分為表揚性通報、批評性通報、情況通報等。
(一)表揚性通報:正文一般包括先進事跡及其意義、先進經驗、表彰決定、希望和要求四個部分。
先進事跡是這類通報的主要內容。在直述式通報中,這部分內容直接在通報中敘述,寫得詳細些。在轉述式通報中,這部分內容已出現在通報的附件中,就不必再重敘述先進事跡了,只須概括地強調或突出要點。直述式通報在介紹先進事跡時,應做到:第一,要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簡明地交代清楚。第二,要實事求是,不能任意誇大、渲染。第三,要重點突出,涉及能體現先進的精神境界和突出通報中心的,就把事實寫得詳細些,無關緊要的可一筆帶過或略而不記。先進事跡的意義和先進經驗,是通報的主旨。著重表彰先進事跡的通報,應在介紹事跡的基礎上,說明其意義。
表彰決定是寫明領導機關對先進表彰獎勵的決定,它通常寫在通報的末尾部分。
希望和要求,既包括對被表彰者的勉勵和期望,又包括對廣大眾的召和希望。這一部分要發掘先進的典型意義和時代精神,針對當時形勢需要有感而發,力求符合實際,有針對性,概括、鮮明、不千篇一律。」
(二)批評性通報:這類通報的內容除在一定范圍內公布對某單位、某人、某事的批評處理外,著重是要從被通報的事件中吸取教訓,以典型事例對眾進行教育,以防類似事件的發生。其懲戒作用十分突出。這類通報,有的是批評錯誤、公布處分決定,行文較短。有的除批評錯誤、宣布處分外,側重於情況,總結教訓,指導改進工作,篇幅就要長些。正文包括錯誤事實、根源和教訓、處理決定、希望和要求四部分。
(三)情況通報:分為敘述情況;情況,闡明意義;提出意見和要求。情況通報也是我們在工作中使用較多的一種通報種類。如《關於年度探礦權年檢有關情況的通報》。
四、報告的寫法

報告種類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工作報告、情況報告、答復報告、報送文件的報告(如《關於上報年度會計報表的報告》)等。
1.工作報告。這是用於匯報工作進程、總結工作經驗、反映工作問題、提出工作意見的報告。這類報告是報告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它的正文,一般包括基本情況、主要成績、經驗體會、存在問題、今後意見等幾部分。格式上,每一部分可標出序數分項寫,或列出小標題來寫。根據需要,工作報告可以寫成綜合性的,也可以寫成專題性的。
綜合性的工作報告,它是不同階段、不同范圍的全面工作總結或匯報。可以是各方面的綜合工作,或者一個系統、一個部門的全面工作。如《XX局XX年工作總結》
專題性的工作報告強調專一性,它是就某一項或某一方面的工作向上級機關所作的報告。它可分為總結經驗的專題工作報告和研究工作的專題工作報告。前一類就是呈報上級的專題工作總結,它不需要答復,後一類通常是就落實、開展、加強、發展、改進、改革某項工作向上級作的專題報告。它不一定在工作結束後才寫,常常是在工作進程中,待工作告一段落時寫好,待上級答復、批轉。如《關於X省清理整頓工作的報告》以及我局地質災害現場會經驗材料。
2.情況報告。這是對工作中的重大情況、特殊情況、新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後,向上級作出的報告。它不需要答復、主要是讓上級了解、掌握情況,以便根據情況採取措施,指導工作。向上級提出工作建議的報告,也屬這一類。如《XX商業局關於百貨大樓重大火災事故的報告》。
3.答復報告。這是答復上級機關的查詢、提問或匯報執行上級機關某項指示、意見的結果的報告。正文包括答復依據、答復事項兩部分,寫法比較。有的先寫依據,後答復;有的邊寫依據,邊答復。如《XX財政局關於民政幹部學校有關情況的報告》。
五、請示的寫法
請示一般由請示事由、請示事項、結尾三部分組成。結尾常以請求語作結,習慣用的有「以上意見是否妥當,請批示」、「妥否?請指示」、「當否?請批復」、「以上意見如可行(或如無不妥),請批轉有關單位執行」等。撰寫請示應注意:
第一,要控制使用,當用才用。必須辦理而在自己職權范圍內又不能解決,確實需要請示上級的才可行文請示。不要動輒請示,把矛盾上交。
第二,要一文一事為宜,切忌把不相關聯的問題放在一個請示里,使上級無法批復,影響工作。
第三,要按級請示,確實必須越級請示的,也應同時抄送直接的上級機關。如果一項請示涉及不止一個上級機關,應當以主管此項請示的上級機關為主送單位,其他為抄送單位,避免職責不明,耽誤處理時間。除領導直接交辦的事項外,請示不要直接送領導者個人,也不要同時抄送同級和下級機關。
第四,它的格式也包括標題、正文和結尾。它的標題一定要寫明事由,不能光寫「請示」,以提請上級機關注意,及時處理。
注意:寫請示,語言要謙遜,態度要誠懇;原因要說明,不批準的後果要表達,要讓上級感到不批准就說不過去。
六、意見的寫法
意見是《辦法》中新增加的文種。主要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從行文方向看可以是上行文,也可以是下行文。作為上行文,可用於向上級機關報請批轉或轉發有關事項。作為下行文,可用於領導機關或某些重要問題提出處理的方針、原則和措施、辦法。
意見一般由引言、正文和結尾三部分組成。引言要寫明提出意見的事由、依據和目的。正文部分是意見所提出的具體見解和措施辦法,可採用小標題或圍繞問題分條列項進行撰寫。結尾,對貫徹意見提出具體要求。意見的標題由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組成。
七、函的寫法
函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在上下級機關之間、平級機關之間或不相隸屬的機關單位之間,涉及各方面的公務,都可使用。
較為正規的公函,格式可分為三部分:
開頭,包括標題、編和受文單位。標題可由發函單位、事由、文種組成。
正文是函的主要部分,要看不同用途來確定寫法。去函要把商洽的原委、詢問的問題、請求的事項、告知的情況等寫清楚,以便得到對方的支持、理解或回答。復函,要針對來件所詢問的問題、商請的事項給予明確答復,不能含糊其詞,模稜兩可,不著邊際。
結尾包括結束語及署名、日期。結束語如去函的「為要」、「為盼」、「為感」、「為荷」,復函的「待此復函」、「此復」等。也可不寫結束語,正文寫完即結束。
撰寫函件應注意:
第一,要寫得內容專一、集中、中心突出,一般要一函一事。
第二,要有分寸。對上應尊重,對下應謙遜,對平行或不相隸屬機關,應以禮相待。語氣應力求平和、禮貌。要摒棄不必要的客套、無須講的道理、空洞的套話。
第三,恰當使用習慣用語。
八、會議紀要的寫法
辦公會議紀要的標題,可寫為會議名稱加紀要。專題會議紀要的標題可寫為事由加會議紀要。如:關於減輕農民負擔問題的會議紀要。一般機關的辦公會議、常務會議都有固定的文頭。如:甘肅省省長辦公會議紀要、甘肅省常務會議紀要等。正文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簡要敘述會議組織情況,可以寫出會議時間、地點、主持人、出席人員、列席人員(辦公會議的列席人員通常寫在正文之後)等。若會議只有一個議題,可以寫明專題研究討論的議題名稱。如:專題研究了農業問題等。
第二部分是寫會議精神和議定事項,這是紀要的主要部分。這部分可以寫對議題的討論情況、各種意見、建議、會議作出的決議、決定,布置的工作、任務,將要採取的措施和要求等。
若只有一個議題,常採用貫通式的縱式結構,不分條款。專題會議紀要也可採用這種寫法;若多項議題,可依會議議程的先後順序安排組織材料。
撰寫會議紀要應注意:
第一,會議紀要是對所有會議材料的概括、綜合和提煉,因此,要定好紀要必須做好處理材料的工作。要廣泛搜議材料,全面掌握會議情況;要按照會議精神和領導工作意圖,對材料進行分類和篩選;要對選用的材料進行和綜合,圍繞中心組織好材料。
第二,紀要篇幅不宜過長,語言要簡明扼要。紀要常用第三人稱進行敘述,如「會議認為」、「會議強調」、「會議指出」、「會議召」、「會議決定」之類。
第三,會議紀要必須全面准確地反映會議情況和基本精神,其內容必須真實、准確。因此,會議記錄人員一定要聚精會神,盡最大努力作好會議記錄。
九、述職報告的寫法
(一)述職報告的特點
述職報告是黨政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幹部,向主管領導部門、人事部門或選區的選民,或本單位的職工眾,陳述自己在一定時期內工作實績、問題和設想的自我述評性的報告文書。主要特點是:自述性、自評性、報告性。
自述性,就是要求報告人,自己述說自己在一定時期內履行職責的情況。因此,必須使用第一人稱。
自評性,就是要求報告人,依據崗位規范和職責目標,對自己任期內的德、能、勤、績、廉等方面的情況,作自我評估、自我鑒定、自我定性。對工作的走向,前因後果,要敘述清楚,評得恰當;所敘述的事情,要概敘,讓人一目瞭然,並從中引出自評。但要強調:切忌浮泛的空談,切勿引經據典的論證,定性必須在定量證明的基礎上進行。
報告性,就是要求報告人,明白自己的「身份」,以被考核、要接受評議、監督的身份,履行職責做報告。語言必須得體,應有禮貌、謙遜、誠懇、朴實、掌握尺寸,不可誇誇其談,嘩眾取寵。
要注意將「工作總結」同述職報告區別開來。工作總結,可以是單位的、集體的、也可以是個人的,其寫作角度是全方位的,即凡屬重大的工作業績,出現的問題,經驗教訓,今後工作設想等都可以寫,而述職報告卻不同,它要求側重寫個人執行職守方面的有關情況,往往不與本部門、本單位的總體業績、問題相摻雜。
(二)述職報告的寫法
述職報告一般由標題、抬頭、正文、落款四部分組成。
1.標題
述職報告的標題,常見的寫法有三種:
①文種式標題,只寫《述職報告》。
②公文式標題,姓名+時限+事由+文種名稱,如《××19××至19××試聘期述職報告》、《19××年至19××年任商業局長職務的述職報告》。
③文章式標題
用正題,或正副題配合,如《19××年述職報告》、《思想工作要結合經濟工作一起抓——××造紙廠廠長王××的述職報告》。
2.抬頭
①書面報告的抬頭,寫主送單位名稱如「××黨委」、「××組織部」或「××人事處」等。
②口述報告的抬頭,寫對聽者的稱謂如「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各位同志」,或「各位領導,同志們」。
3.正文
述職報告的正文,由開頭、主體、結尾三部分組成。
①開頭
開頭,又叫引語,一般交代任職的自然情況,包括何時任何職,變動情況及背景;崗位職責和考核期內的目標任務情況及個人認識;對自己工作盡職的整體估價,確定述職范圍和基調。這部分要寫得簡明扼要,給聽者一個大體印象。
②主體
主體,是述職報告的中心內容,主要寫實績、做法、經驗、體會或教訓、問題,要強調寫好以下幾個方面:
對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法紀和指示的貫徹執行情況;對上級交辦事項的完成情況;對分管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在工作中出了哪些主意,採取了哪些措施,作出哪些決策,解決了哪些實際問題,糾正了哪些偏差,做了哪些實際工作,取得了哪些業績;個人的思想作風、職業道德,廉潔從政和關心眾等情況;寫出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今後改進的意見和措施。
這部分,要寫得具體、充實、有理有據、條理清楚。由於這部分內容涉及面廣,量多,所以宜分條列項寫出。「條」、「項」要注意內在邏輯關系安排好。
③結尾
結尾一般寫結束語。用「以上報告,請審閱」、「以上報告,請審查」、「特此報告,請審查」、「以上報告,請領導、同志們批評指正」等作結。
4.落款
述職報告的落款,寫上述職人姓名和述職日期或成文日期。署名可放在標題之下,也可以放文尾。
十、調查報告的寫法:(〈興國調查〉)
調查報告大致可分為三類:綜合調查報告(社情調查)、專題調查報告(研究型、總結型、探討型、披露型)、考察報告。特點是:以事喻理,重在說明;材料求實,刻意求真;形式多樣,適應性強。
在調查研究,獲取大量材料數據的基礎上,可以著手寫調查報告。一般分為前言、正文、結語三部分。
(一)前言。包括的內容:一是說明調查的緣起和目的—調查什麼,解決什麼問題;二是說明調查的對象和范圍;三是調查的經過—時間、地點、過程等。
(二)正文。可分為橫式結構和縱式結構兩種:
一是橫式結構,將內容概括為若干平列的部分,分別說明和闡述。
二是縱式結構,將內容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或內部邏輯關系進行組織,前面的內容是後面的前提和條件,後面的內容是前面的發展和結果,次序不能顛倒。
在寫作時要注意做到:既要實事求是,全面反映情況,又要有鮮明的傾向性,防止材料羅列;要詳略得當,點面結合,有概述、有典型,防止以偏蓋全;要以說明、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事例和數據說話,防止過多的議論和說理。
(三)結語。可以是前面內容的概括和補充,也可以是對策和建議。文字可長可短,但要提供有實際價值的東西。
調查報告,重在事實清楚,說明充分,觀點突出,對策有效。
十一、工作總結的寫法
總結,就是對過去一定時期內的實踐活動包括工作、學習、思想等方面進行回顧、、評價,以得出經驗教訓或引出規律性的認識而形成的一種文書。它主要回答的是「做了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的問題,是我們在工作中最常見、也最難以掌握的一種文書。大體上分為綜合性總結和專題性總結。
綜合性總結又叫全面總結,展現的是一個地區、一個單位整個工作情況的全貌。一般按照基本情況、成績收獲、存在問題、經驗體會、今後意見幾個部分來寫。如工作報告、單位年度工作總結等。
專題性總結是對某項工作、某項活動或某個問題所做的專門總結,內容單純、集中、詳盡、具體,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往往起到典型引路、推動全盤的效果。如年度依法行政工作總結等。
(一)總結的結構形式。常見的有:
1、分點式。將內容按性質和主次分點平列,各點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關系,有事例、有、有結論,優點是行文簡潔、生動活潑,但很難把握。一般用於帶全局性的專題總結。
2、小標題式。將內容分為若干個小標題,按成功的原因、經驗,或者階段性標志來寫。多用於專

『玖』 800字的時事評論怎麼寫啊

新春伊始,「微博打拐」火熱,既彰顯了社會正義力量,又表明我們的社會,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正在表現出難能可貴的相互呼應、合作求解的意願和能力。但也應冷靜地看到,「微博打拐」不能任由拯救激情橫沖直撞,而要注意方式方法,將情感和理性結合起來,有序進行,提高科學性、有效性。

比如,被拐兒童和乞討兒童有交集,但畢竟不能混為一談,尤其是通過街拍、微博「打拐」的網友,大多並非專業人士,這一方面可能造成侵犯乞討兒童的肖像權和隱私權;另一方面,到底被拍的孩子是因為生計乞討,還是被拐賣後充當工具,組織者是拐賣兒童嫌犯、還是孩子父母,往往一時難以分辨。有鑒於此,法律界等專業人士呼籲,發現乞討兒童後,最重要的是撥打110報警,請公安部門進一步偵查詢問。一則,撥打110是符合正當維權程序的做法,再者,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沖突,撥打110也是最冷靜的處理方式。

同時也應看到,「微博打拐」只是全社會治理拐賣兒童問題中的一個部分。 「打拐」工作任重道遠,近年來,有關部門打拐行動一直在努力。去年4月,公安部宣布啟動全國第五次打拐專項行動,解救被拐賣兒童6785人,先後三批次發出A級通緝令通緝30名重大拐賣犯罪嫌疑人。目前,公安部已建立全國打拐DNA信息庫,用高科技手段解救被拐兒童。截至去年11月11日,已經有876個孩子通過資料庫找到了父母。

打擊重拳之下,違法犯罪還是屢禁不止。原因何在?誠如陳士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對拐賣兒童犯罪屢打不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犯罪分子能夠獲得暴利。犯罪分子主要通過拐騙方式獲得小孩,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拐入地,通常一個男孩能賣出四五萬元,女孩能賣出兩三萬的高價。

也就是說,利益鏈條的滋生蔓延,違法成本和回報嚴重不成比例,是拐賣兒童犯罪之所以猖獗的症結所在,盡管我國從《刑法》到《未成年人保護法》再到相關部門的通知通告,不乏涉及「打拐」的明確規定,但如何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提高處罰和量刑標准,大幅度增加拐賣兒童犯罪的成本,使其成為犯罪分子不敢觸碰的「高壓線」,還需在法治建設和執行上有更大的力度。

微博的話題總是從一個熱點向另一個熱點轉換,而那些快忘了父母模樣卻依然鄉音不改的被拐孩子,卻依然是社會揮之不去的痛。「微博打拐」喚起的熱情和關注不應隨時間而流逝,有關部門的行動和努力也應一如既往,只有這樣,才能為被拐賣的孩子們找到新的希望。

一條尋找丟失孩子的微博,被轉發了6000多次,開頭一句話是:「互聯網能再創奇跡嗎?」其實,面對拐賣兒童這樣復雜的社會問題,治理之道,遠不能依賴網路奇跡,而要寄希望於理性和法治的力量,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給每一個孩子以有力的呵護。

熱點內容
破壞青苗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09 15:47:27 瀏覽:157
民法典第1編總則 發布:2025-01-09 15:33:45 瀏覽:740
北京淵遠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09 15:06:27 瀏覽:911
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09 15:03:15 瀏覽:100
2019年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5-01-09 14:56:46 瀏覽:741
行政訴訟法關於迴避規定 發布:2025-01-09 14:40:55 瀏覽:142
涉訴信訪法官 發布:2025-01-09 14:40:08 瀏覽:653
民事訴訟法的視聽資料咋么理解 發布:2025-01-09 14:30:07 瀏覽:842
教育法規和教育行政法規的區別 發布:2025-01-09 14:18:45 瀏覽:409
嵊州律師事務所電話 發布:2025-01-09 14:11:09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