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詩

道德經詩

發布時間: 2020-12-18 09:53:18

① 誰知道贊揚老子的詩句或名句或詩詞之類的句子呢跪謝!

●周恩來1916年3月20日曾寫過一篇文章,贊美老子李耳道家思想。1939年,總理在故鄉紹興與《戰旗專》雜志社屬一位領導談話,說自己最推崇《道德經》里的一句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所以,周總理贊美中國古代哲學道家思想,但並未有過贊美老子李耳本人的言論。

●孔子對老子李耳是非常敬重的。孔子曾三次問禮、求道於老子李耳,與孔子周遊列國所遭遇的冷漠相比,李耳的熱情給孔子以極大的感動。孔子盛 贊老子其人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 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嚴德猶龍邪!」

② 老子的詩句

老子只有《道德經》,沒有詩句。

③ 道德經感恩的詩句

首先、道德經講的是修己修道,最高理想是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所以扯不到感恩這種情感;
其次。。道德經不是詩經、裡面沒有詩句

④ 關於老子得詩

這些是老子的書中的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6.多言數窮,不如守中。7.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1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1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1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1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17.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絕學無憂。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1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20.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4]21.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2.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2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5]

⑤ 關於駁老子寫了道德經的詩句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老子《道德經》中說回,有智慧答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像我現在又講說關於老子的書,不必問,也知道是絕對沒有學問、沒有智慧的亂吹。「言者不如知者默」這話意是老子自己說的,白居易說,老子既然如此說,那他本身自然是智慧很高了,可是他為什麼自己還是寫了那麼多個字呢?世界上打老子耳光打得最好的,是白居易這首詩,縱然老子當時尚在,親耳親見,也只當充耳不聞,哈哈一笑,無所反駁了。

⑥ 《道德經》中關於「調節情緒辦法」的詩句有哪些

《道德經》復中關於「調節制情緒辦法」的詩句如下:

⑦ 贊美道德經的詩句

《讀老子書》 唐 白居易
言者不如智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智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⑧ 道德經:教民下一詩句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二 章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萬 物 。
萬 物 負 陰 而 抱 陽 , 沖 氣 以 為 和 。
人 之 所 惡 ,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為 稱 。
故 物 或 損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損 。
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
強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將 以 為 教 父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三 章
天 下 之 至 柔 , 馳 騁 天 下 之 至 堅 。
無 有 入 無 間 , 吾 是 以 知 無 為 之 有 益 。
不 言 之 教 , 無 為 之 益 , 天 下 希 及 之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四 章
名 與 身 孰 親 。 身 與 貨 孰 多 。 得 與 亡 孰 病 。
甚 愛 必 大 費 ﹔ 多 藏 必 厚 亡 。
故 知 足 不 辱 , 知 止 不 殆 , 可 以 長 久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五 章
大 成 若 缺 , 其 用 不 弊 。
大 盈 若 沖 , 其 用 不 窮 。
大 直 若 屈 , 大 巧 若 拙 , 大 辯 若 訥 。
靜 勝 躁 , 寒 勝 熱 。 清 靜 為 天 下 正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六 章
天 下 有 道 , 卻 走 馬 以 糞 。
天 下 無 道 , 戎 馬 生 於 郊 。
禍 莫 大 於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於 欲 得 。
故 知 足 之 足 , 常 足 矣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七 章
不 出 戶 , 知 天 下 ﹔ 不 窺 牖 , 見 天 道 。
其 出 彌 遠 , 其 知 彌 少 。
是 以 聖 人 不 行 而 知 , 不 見 而 明 , 不 為 而 成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八 章
為 學 日 益 , 為 道 日 損 。
損 之 又 損 , 以 至 於 無 為 。
無 為 而 無 不 為 。
取 天 下 常 以 無 事 , 及 其 有 事 , 不 足 以 取 天 下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九 章
聖 人 常 無 心 , 以 百 姓 心 為 心 。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善 者 , 吾 亦 善 之 ﹔ 德 善 。
信 者 , 吾 信 之 ﹔ 不 信 者 , 吾 亦 信 之 ﹔ 德 信 。
聖 人 在 天 下 , 歙 歙 焉 , 為 天 下 渾 其 心 ,
百 姓 皆 注 其 耳 目 , 聖 人 皆 孩 之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章
出 生 入 死 。
生 之 徒 , 十 有 三 ﹔
死 之 徒 , 十 有 三 ﹔
人 之 生 , 動 之 於 死 地 , 亦 十 有 三 。
夫 何 故 。
以 其 生 之 厚 。
蓋 聞 善 攝 生 者 , 路 行 不 遇 兕 虎 , 入 軍 不 被 甲 兵 ﹔
兕 無 所 投 其 角 , 虎 無 所 用 其 爪 , 兵 無 所 容 其 刃 。
夫 何 故 。 以 其 無 死 地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一 章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物 形 之 , 勢 成 之 。
是 以 萬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貴 德 。
道 之 尊 , 德 之 貴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自 然 。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長 之 育 之 ﹔ 成 之 熟 之 ﹔ 養 之 覆 之 。
生 而 不 有 , 為 而 不 恃 ,
長 而 不 宰 。 是 謂 玄 德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二 章
天 下 有 始 , 以 為 天 下 母 。
既 得 其 母 , 以 知 其 子 ,
復 守 其 母 , 沒 身 不 殆 。
塞 其 兌 , 閉 其 門 , 終 身 不 勤 。
開 其 兌 , 濟 其 事 , 終 身 不 救 。
見 小 曰 明 , 守 柔 曰 強 。
用 其 光 , 復 歸 其 明 , 無 遺 身 殃 ﹔ 是 為 襲 常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三 章
使 我 介 然 有 知 , 行 於 大 道 , 唯 施 是 畏 。
大 道 甚 夷 , 而 人 好 徑 。
朝 甚 除 , 田 甚 蕪 , 倉 甚 虛 ﹔
服 文 采 , 帶 利 劍 , 厭 飲 食 ,
財 貨 有 余 ﹔ 是 為 盜 誇 。
非 道 也 哉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四 章
善 建 者 不 拔 ,
善 抱 者 不 脫 , 子 孫 以 祭 祀 不 輟 。
修 之 於 身 , 其 德 乃 真 ﹔
修 之 於 家 , 其 德 乃 余 ﹔
修 之 於 鄉 , 其 德 乃 長 ﹔
修 之 於 邦 , 其 德 乃 豐 ﹔
修 之 於 天 下 , 其 德 乃 普 。
故 以 身 觀 身 ,
以 家 觀 家 , 以 鄉 觀 鄉 ,
以 邦 觀 邦 , 以 天 下 觀 天 下 。
吾 何 以 知 天 下 然 哉 。 以 此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五 章
含 「 德 」 之 厚 , 比 於 赤 子 。
毒 蟲 不 螫 , 猛 獸 不 據 , 攫 鳥 不 搏 。
骨 弱 筋 柔 而 握 固 。
未 知 牝 牡 之 合 而 峻 作 , 精 之 至 也 。
終 日 號 而 不 嗄 , 和 之 至 也 。
知 和 曰 「 常 」 ,
知 常 曰 「 明 」 。
益 生 曰 祥 。 心 使 氣 曰 強 。
物 壯 則 老 , 謂 之 不 道 , 不 道 早 已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六 章
知 者 不 言 , 言 者 不 知 。
挫 其 銳 , 解 其 紛 , 和 其 光 ,
同 其 塵 , 是 謂 「 玄 同 」 。
故 不 可 得 而 親 , 不 可 得 而 疏 ﹔
不 可 得 而 利 , 不 可 得 而 害 ﹔
不 可 得 而 貴 , 不 可 得 而 賤 。 故 為 天 下 貴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七 章
以 正 治 國 , 以 奇 用 兵 , 以 無 事 取 天 下 。
吾 何 以 知 其 然 哉 。 以 此 :
天 下 多 忌 諱 , 而 民 彌 貧 ﹔
人 多 利 器 , 國 家 滋 昏 ﹔
人 多 伎 巧 , 奇 物 滋 起 ﹔
法 令 滋 彰 , 盜 賊 多 有 。
故 聖 人 雲 :
「 我 無 為 , 而 民 自 化 ﹔
我 好 靜 , 而 民 自 正 ﹔
我 無 事 , 而 民 自 富 ﹔
我 無 欲 , 而 民 自 朴 。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八 章
其 政 悶 悶 , 其 民 淳 淳 ﹔
其 政 察 察 , 其 民 缺 缺 。
是 以 聖 人 方 而 不 割 , 廉 而 不 劌 ,
直 而 不 肆 , 光 而 不 耀 。
禍 兮 福 之 所 倚 , 福 兮 禍 之 所 伏 。
孰 知 其 極 。 其 無 正 也 。
正 復 為 奇 , 善 復 為 妖 。
人 之 迷 , 其 日 固 久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五 十 九 章
治 人 事 天 , 莫 若 嗇 。
夫 唯 嗇 , 是 謂 早 服 ﹔
早 服 謂 之 重 積 德 ﹔ 重 積 德 則 無 不 克 ﹔
無 不 克 則 莫 知 其 極 ﹔ 莫 知 其 極 , 可 以 有 國 ﹔
有 國 之 母 , 可 以 長 久 ﹔
是 謂 深 根 固 柢 , 長 生 久 視 之 道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章
治 大 國 , 若 烹 小 鮮 。
以 道 蒞 天 下 , 其 鬼 不 神 ﹔
非 其 鬼 不 神 , 其 神 不 傷 人 ﹔
非 其 神 不 傷 人 , 聖 人 亦 不 傷 人 。
夫 兩 不 相 傷 , 故 德 交 歸 焉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一 章
大 邦 者 下 流 , 天 下 之 牝 ,
天 下 之 交 也 。
牝 常 以 靜 勝 牡 , 以 靜 為 下 。
故 大 邦 以 下 小 邦 , 則 取 小 邦 ﹔
小 邦 以 下 大 邦 , 則 取 大 邦 。
故 或 下 以 取 , 或 下 而 取 。
大 邦 不 過 欲 兼 畜 人 , 小 邦 不 過 欲 入 事 人 。
夫 兩 者 各 得 所 欲 , 大 者 宜 為 下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二 章
道 者 萬 物 之 奧 。 善 人 之 寶 , 不 善 人 之 所 保 。
美 言 可 以 市 尊 , 美 行 可 以 加 人 。
人 之 不 善 , 何 棄 之 有 。
故 立 天 子 , 置 三 公 ,
雖 有 拱 璧 以 先 駟 馬 ,
不 如 坐 進 此 道 。
古 之 所 以 貴 此 道 者 何 。
不 曰 : 求 以 得 , 有 罪 以 免 邪 。 故 為 天 下 貴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三 章
為 無 為 , 事 無 事 , 味 無 味 。
圖 難 於 其 易 , 為 大 於 其 細 ﹔
天 下 難 事 , 必 作 於 易 ,
天 下 大 事 , 必 作 於 細 。
是 以 聖 人 終 不 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
夫 輕 諾 必 寡 信 , 多 易 必 多 難 。
是 以 聖 人 猶 難 之 , 故 終 無 難 矣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四 章
其 安 易 持 , 其 未 兆 易 謀 。
其 脆 易 泮 , 其 微 易 散 。
為 之 於 未 有 , 治 之 於 未 亂 。
合 抱 之 木 , 生 於 毫 末 ﹔
九 層 之 台 , 起 於 累 土 ﹔
千 里 之 行 , 始 於 足 下。
民 之 從 事 , 常 於 幾 成 而 敗 之 。
慎 終 如 始 , 則 無 敗 事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五 章
古 之 善 為 道 者 , 非 以 明 民 , 將 以 愚 之 。
民 之 難 治 , 以 其 智 多 。
故 以 智 治 國 , 國 之 賊 ﹔
不 以 智 治 國 , 國 之 福 。
知 此 兩 者 亦 稽 式 。
常 知 稽 式 , 是 謂 「 玄 德 」 。
「 玄 德 」 深 矣 , 遠 矣 , 與 物 反 矣 , 然 後 乃 至 大 順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六 章
江 海 之 所 以 能 為 百 谷 王 者 ,
以 其 善 下 之 , 故 能 為 百 谷 王 。
是 以 聖 人 欲 上 民 , 必 以 言 下 之 ﹔
欲 先 民 , 必 以 身 後 之 。
是 以 聖 人 處 上 而 民 不 重 , 處 前 而 民 不 害 。
是 以 天 下 樂 推 而 不 厭 。
以 其 不 爭 , 故 天 下 莫 能 與 之 爭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七 章
天 下 皆 謂 我 道 大 , 似 不 肖 。
夫 唯 大 , 故 似 不 肖 。
若 肖 , 久 矣 其 細 也 夫 。
我 有 三 寶 , 持 而 保 之 。
一 曰 慈 ,
二 曰 儉 ,
三 曰 不 敢 為 天 下 先 。
慈 故 能 勇 ﹔ 儉 故 能 廣 ﹔
不 敢 為 天 下 先 , 故 能 成 器 長 。
今 舍 慈 且 勇 ﹔ 舍 儉 且 廣 ﹔
舍 後 且 先 ﹔ 死 矣 。
夫 慈 以 戰 則 勝 , 以 守 則 固 。
天 將 救 之 , 以 慈 衛 之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八 章
善 為 士 者 , 不 武 ﹔
善 戰 者 , 不 怒 ﹔
善 勝 敵 者 , 不 與 ﹔
善 用 人 者 , 為 之 下 。
是 謂 不 爭 之 德 ,
是 謂 用 人 之 力 ,
是 謂 配 天 古 之 極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九 章
用 兵 有 言 :
「 吾 不 敢 為 主 , 而 為 客 ﹔
不 敢 進 寸 , 而 退 尺 。 」
是 謂 行 無 行 ﹔ 攘 無 臂 ﹔
扔 無 敵 ﹔ 執 無 兵 。
禍 莫 大 於 輕 敵 , 輕 敵 幾 喪 吾 寶 。
故 抗 兵 相 若 , 哀 者 勝 矣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章
吾 言 甚 易 知 , 甚 易 行 。
天 下 莫 能 知 , 莫 能 行 。
言 有 宗 , 事 有 君 。
夫 唯 無 知 , 是 以 不 我 知 。
知 我 者 希 , 則 我 者 貴 。
是 以 聖 人 被 褐 而 懷 玉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一 章
知 不 知 , 尚 矣 ﹔ 不 知 知 , 病 也 。
聖 人 不 病 , 以 其 病 病 。
夫 唯 病 病 , 是 以 不 病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二 章
民 不 畏 威 ,
則 大 威 至 。
無 狎 其 所 居 ,
無 厭 其 所 生 。
夫 唯 不 厭 ,
是 以 不 厭 。
是 以 聖 人 自 知 不 自 見 ﹔
自 愛 不 自 貴 。
故 去 彼 取 此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三 章
勇 於 敢 則 殺 , 勇 於 不 敢 則 活 。
此 兩 者 , 或 利 或 害 。
天 之 所 惡 , 孰 知 其 故 。
天 之 道 ,
不 爭 而 善 勝 , 不 言 而 善 應 ,
不 召 而 自 來 , 繟 然 而 善 謀 。
天 網 恢 恢 , 疏 而 不 失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四 章
民 不 畏 死 , 奈 何 以 死 懼 之 。
若 使 民 常 畏 死 , 而 為 奇 者 ,
吾 得 執 而 殺 之 , 孰 敢 。
常 有 司 殺 者 殺 。
夫 代 司 殺 者 殺 , 是 謂 代 大 匠 斲 ,
夫 代 大 匠 斲 者 , 希 有 不 傷 其 手 矣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五 章
民 之 飢 , 以 其 上 食 稅 之 多 , 是 以 飢 。
民 之 難 治 , 以 其 上 之 有 為 , 是 以 難 治 。
民 之 輕 死 , 以 其 上 求 生 之 厚 , 是 以 輕 死 。
夫 唯 無 以 生 為 者 , 是 賢 於 貴 生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六 章
人 之 生 也 柔 弱 , 其 死 也 堅 強 。
草 木 之 生 也 柔 脆 , 其 死 也 枯 槁 。
故 堅 強 者 死 之 徒 , 柔 弱 者 生 之 徒 。
是 以 兵 強 則 滅 , 木 強 則 折 。
強 大 處 下 , 柔 弱 處 上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七 章
天 之 道 , 其 猶 張 弓 歟 。
高 者 抑 之 , 下 者 舉 之 ﹔
有 余 者 損 之 , 不 足 者 補 之 。
天 之 道 , 損 有 余 而 補 不 足 。
人 之 道 , 則 不 然 , 損 不 足 以 奉 有 余 。
孰 能 有 余 以 奉 天 下 , 唯 有 道 者 。
是 以 聖 人 為 而 不 恃 , 功 成 而 不 處 , 其 不 欲 見 賢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八 章
天 下 莫 柔 弱 於 水 , 而 攻 堅 強 者 莫 之 能 勝 , 以 其 無 以 易 之 。
弱 之 勝 強 , 柔 之 勝 剛 ,
天 下 莫 不 知 , 莫 能 行 。
是 以 聖 人 雲 :
「 受 國 之 垢 , 是 謂 社 稷 主 ﹔
受 國 不 祥 , 是 為 天 下 王 。 」
正 言 若 反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七 十 九 章
和 大 怨 , 必 有 余 怨 ﹔
報 怨 以 德 , 安 可 以 為 善 。
是 以 聖 人 執 左 契 , 而 不 責 於 人 。
有 德 司 契 , 無 德 司 徹 。
天 道 無 親 , 常 與 善 人 。

老 子:「道 德 經」 : 第 八 十 章
小 國 寡 民 。
使 有 什 伯 之 器 而 不 用 ﹔
使 民 重 死 而 不 遠 徙 。
雖 有 舟 輿 , 無 所 乘 之 ,
雖 有 甲 兵 , 無 所 陳 之 。
使 民 復 結 繩 而 用 之 。
甘 其 食 , 美 其 服 , 安 其 居 , 樂 其 俗 。
鄰 國 相 望 , 雞 犬 之 聲 相 聞 ,
民 至 老 死 , 不 相 往 來 。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八 十 一 章
信 言 不 美 , 美 言 不 信 。
善 者 不 辯 , 辯 者 不 善 。
知 者 不 博 , 博 者 不 知 。
聖 人 不 積 , 既 以 為 人 己 愈 有 ,
既 以 與 人 己 愈 多 。
天 之 道 , 利 而 不 害 ﹔
聖 人 之 道 , 為 而 不 爭 。

⑨ 求關於老子道德經的詩或詞

老 子 故 宅
[明]謝 江

太白星傍飛紫閣, 洛陽羈客屢登游;
乎觀青嶂窗前擁,倒聽黃河檻外流;
細管疑從半天落,五雲偏向蕊官浮;
還丹妙訣人難遇,悵望函谷有跨牛。

⑩ 關於道德經的詩

唐 白居易《讀老子書》:
言者不如智者默,此語吾 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智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熱點內容
道德與社會關系 發布:2024-11-15 19:15:26 瀏覽:101
合肥高新技術法院 發布:2024-11-15 19:10:25 瀏覽:542
滕州法律援助收費嗎 發布:2024-11-15 18:25:41 瀏覽:893
檢察院委託辯護人申請法律援助告知書 發布:2024-11-15 18:17:22 瀏覽:997
安徽城市市容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15 18:09:31 瀏覽:311
山東司法大學 發布:2024-11-15 18:09:30 瀏覽:754
行政法范疇論文題目 發布:2024-11-15 17:49:43 瀏覽:676
學習經濟法的收獲體會 發布:2024-11-15 17:14:28 瀏覽:687
行政法與民法的交鋒 發布:2024-11-15 17:11:03 瀏覽:772
畜牧獸醫行政法規包括 發布:2024-11-15 17:00:08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