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法與社會作文

法與社會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18 22:01:26

Ⅰ 關於法律的作文

一,用思考,良心和勇氣去追求正義

前段時間,最能反映我們現行司法體制的弊端消息莫過於下面這一則:

一場審判中的所有人———辯方律師、公訴人、審判長、主審方法院院長都持無罪意見,但受審者周澄最終獲刑5年。在周澄刑滿出獄之後,完全出於偶然,他得到了一套與案件 審判有關的案卷副本。這套案卷副本顯示:當年決定他命運的那場審判竟是「上面要判幾年就是幾年」。(12月7日《中國青年報》)

這則消息一出來,評論如潮,人們紛紛對現行的司法體制進行反思。是的,法官除了法律無上司,但今天我們的法院卻是人、財、物都控制在地方政府手中,而司法改革討論了多年,並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問題是,即使在這樣的司法體制下,法官就有權作出違背法律的判決嗎?法官能用這樣一條理由來為自己開脫責任嗎?因此,對於這一問題,我們還必須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從社會學意義上講,人雖然是一個個社會組織的成員,但仍然沒有擺脫我們首先是一個人,一個應當具有良心和道德、正義感的人這一事實本身。同樣,作為一個政府公務員、司法者,首先是一個社會意義上的人,然後才是國家機器中的一份子。作為公務員、司法者,是否僅僅按照指令行事,還是通過獨立的思考作出符合法律意志的結論,並拒絕執行公然違背法律意志的命令,這深刻地考驗著每個公務員與司法者的思考能力、良心與勇氣。

在周澄挪用公款案中,原本溪市平山區檢察院起訴科科長滕儉秋對此案提起了公訴,今天周澄案的申訴狀也出自她的手。她解釋道:「不是說我不在位了,我就說周澄無罪,即便是當時,我也明白無誤地持無罪的觀點。但是上面定了調子,說只要證據搞好就行,我們也只好盡量往有罪上*。」同樣,在審判中,據知情人士講,上面非要判,而司法機關則認為無罪,但頂不住上面的壓力。知情人士講,這些討論已全部記錄在案。所以,因為上面要定周的罪,滕儉秋就往有罪上*提起了公訴,而法院從院長到審判員也就以有罪進行判決,盡管他們都認為周無罪。由此可以看出這是什麼樣的邏輯。

有鑒於公務員服從法律而不是上司命令的重要性,《公務員法》第五十四條特別作出規定:公務員執行公務時,認為上級的決定或者命令有錯誤的,可以向上級提出改正或者撤銷該決定或者命令的意見;上級不改變該決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執行的,公務員應當執行該決定或者命令,執行的後果由上級負責,公務員不承擔責任;但是,公務員執行明顯違法的決定或者命令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顯然,僅僅《公務員法》這一條規定並不能保證公務員、司法者在執行公務與司法活動中可以免除職務變動與失去職位之憂,司法體制的改革必須提上議事日程。

早在19世紀德國法學家耶林諄諄告誡我們「為權利而斗爭」!權利不是一天能得到的,每個人的正義行動會將涓涓細流匯成奔騰的大江,因此,每個人必須牢記,沒有經過思考的生活不值得過,司法者、公務員必須用思考、良心與勇氣來追求正義!

二,一個我很喜歡的小文章:

悼 兄

生命原來竟如此的脆弱,生命原來竟不允許反悔。

是的,人的一生中能有幾次重新開始的機會呢?哥沒有了這樣一個機會,法律的嚴肅剝奪了你生存的機會。只是這一次機會的剝奪,你的歸宿就局限在了一隻狹小的盒子。我無論如何都難以想像出,在這么一個小小的盒子里,你是如何的蜷縮,怎樣的伸展。

在這個物質的世界裡,一個鮮活的生命在頃刻間灰飛煙滅,物質實現了轉換。雖只改變了存在的狀態,但這么一個轉變過程卻得到法律的襄助。平凡的人可以有權利選擇死,但沒有權利選擇死的時間,沒有權利選擇死的方式。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麼多的法學家為廢除極刑而疲於奔命。的確,我們痛恨的是殘忍的犯罪事實,惡心的犯罪行為,可恥的犯罪動機。我們痛心的是犯罪者,你曾經善良過,曾經有過夢想,你知道死亡意味著什麼,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去承受自己能夠預知死亡結果而且要真切的感受那份痛苦。我寧願你是白痴,你不明白死亡的痛苦,就沒有了畏懼,在不經意中失去了生命。那樣對於關心他的人也可以把這一切歸於天命,而不用在此深深自責。但現實的法律卻是相反,白痴不用去死,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你,必須承受分離,選擇死亡。

32歲的你,人生的歷程就此提前結束。寫下這個文章不為紀念你,真的,你的的確確錯了。只為一種親情,一種近似溺愛的惋惜。如果,如果,如果我可以把你影響,我想你做和我一樣的循規蹈矩的凡人。但是,我沒有辦法影響你,我心虛地把這歸咎與我們道不同,我無法為你謀劃人生。我為自己的不開心感到些許釋然,感覺那樣我也為你做了什麼,哪怕除了難過,我幾乎從沒有為你付出過什麼。

哥,我想你是不會記怪我吧,象我這樣的人寧願在你去了之後每年的年飯擺上你的一副筷,卻不願在你錯誤之前和你相處一天,哪怕只是一天。我們將關心停留在心裡。在某個良心發現後的反省自責和深深懊悔中,我們執著地堅持中國人情感的含蓄習慣,在你的錯誤中保持緘默。或是抽身轉去,把自身置於安全地帶。是中國人的意識讓我沒有了選擇,除了選擇難過。

對於你,哥,你應該高興,你成了我們全家關注的焦點,這是你最大的願望和以往從未得到過的。我們都為你難過,我們都為你擔心。當我們拿出了決心,真誠地想為你做點什麼的時候,你去了哪裡?你為什麼沉默?

看著你居住的小盒子,我哭著告訴別人,關心家人吧!我家已經受到了懲罰!

三,武俠流行之法律分析(我擬的一個題目,這個文章很有意思,視角非常獨特)

分析武俠,「武」只是其中一面。社會既有沖突,又必須有合作。堅持正統的梁羽生甚至說,寧可無武,不可無俠。「俠」究竟為何物?嫉惡如仇、情深義重,乃至捐軀赴國難等等,都屬「俠」的范疇。但概括而言,則是「信」與「義」,即行為在形式上守信,於內容上守義。

司馬遷在《游俠列傳》中指出:「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10]輕生死、重然諾,言必信,行必果是俠的一個基本特徵。守信是俠客於江湖的立身之本。無論在哪本武俠小說中,守信都是江湖中的基本規范,不講信義最為人不齒。這是因為社會是因人的行為活動而得以延續的,社會中人的行為是互動的,只有對他人的行為具有可期待性和可預測性,人們才能夠理性地決定自己該如何作為,社會也才能延續下去。要使人的行為具有可預測性,一是由社會定一套行為規范,並監管其實施,二是由個人對自己的承諾進行擔保。前者如法律,法律的主要功能就「在於建立和保持一種可以大致確定的預期,以便利人們的相互交往行為。」[11]後者就是信譽。武俠世界選擇了信譽。經濟學家,如張維迎,認為「與法律相比,信譽機制是一種成本更低的機制」。他舉了個在家樓前小賣部買飲料的例子,如果付了錢拿了飲料要出門時,店主說你還沒付錢呢,這樣的問題法律無法解決,因為法官沒辦法判斷誰說的是真話,如果給小賣部裝上監視器,成本又太高。但實際上這種事情不大可能發生,因為如果鄰居們都知道這件事後,也都不敢去了,店就得關門。店主由於害怕失去未來的生意,才不敢耍賴,這就是信譽機制。[12] 信譽的機制運行實際依賴於未來的懲罰。

但以此來審視一下武俠世界,卻會發現把信譽看得比性命還重的俠士們的條件與此並不相符。俠客們並不是因為「害怕失去未來的生意」才行俠仗義。作生意是為了得利,而行俠則是付出。俠客遵守諾言,此次捨身相助,是為了今後還能無數次捨身相助,這樣的邏輯即使不是荒謬,也是於情不符的,特別是在遵守諾言即意味著死亡的情況下(這在追求戲劇效果的武俠小說中比比皆是),即一次性博弈時,仍信守諾言,就更與「理」不通了。

在高度流動的市場經濟中,另一維護信譽機制的方式是建立企業,企業是將一次性博弈轉化為重復博弈的機制,是信譽的載體,即所謂以「廟」的聲譽來約束和尚的行為。[13]對於武林人士來說,門派就是他們的「廟」,即企業,門派使俠客個體的行為轉換為了群體行為,這樣門派就有積極性去監督其門徒的行為,在小說中也確實有不少的敘述,如《天龍八部》里,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師年輕時與葉二娘偷情,最終被揭露出來,在武林群雄面前,為了少林寺的清譽,玄慈自己下令按門規受杖責而死。但從總體來看,這種作用並不佔主要地位,而且其中更多體現地是個人的道德行為。在武俠世界裡,真正的俠客往往是無門無派的,特別在古龍的小說往往更是如此,對他們來說,幾乎看不到「企業」的作用。

經濟學家的理論與武俠世界的「現實」是矛盾的。當然人們最為常見的反應是武俠小說根本就是虛幻的,不是現實。但武俠小說的武功描寫雖被很多人視為荒唐,而其對人性的刻畫卻很少被人指責。人們在讀武俠時,對這種「現實」是接受的。其矛盾何在呢?

「經濟人」是經濟學的基本假設,而俠客的行動邏輯與經濟理論的分歧原因似乎也在此,因為俠客的行為是利他的。但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分歧原因並不成立。因為俠客的行為同樣是利己:信守諾言,獲得一種守諾的心理滿足。守諾實際是江湖世界的一種意識形態,信守諾言,可以獲得社會的道德認同,並使內心的信念得到踐行。對於道德君子來說,道德行為是一種能給自身帶來效用滿足的自利行為。

但問題並沒有解決,道德如果是個人的行為,那可以理解,但它成為社會的規范時,成為一種內化於人心的意識形態時,它必須滿足一定的社會條件,經濟學家們分析的正是這些社會條件,如害怕未來的懲罰和「廟」的約束作用。那武俠世界的「意識形態」是如何形成的呢?目前還沒有一本武俠小說講述武俠世界是如何形成的,而都是直接端給了我們一個武俠世界。武俠本非現實,江湖是人造的江湖,江湖世界的意識形態實際是作者和讀者共同為它預置的。武俠看似是江湖世界的人物,其實他們所遵從的的意識形態是作者和讀者以自己的觀念強加的,實際他們活在人們的觀念世界中。武俠守信是作者和讀者的要求,而不是其自身的現實行動邏輯。[14]如果守信僅僅是為了滿足內心信念,而這種信念又是沒來由的,不守信僅僅是遭到人們的白眼,並無其他懲罰,那麼按現實邏輯,這種「守信」就是不可信的。武俠世界裡俠客們作為道德君子的守信行為在經濟學家看來,只是人們的良好願望而已,不可能實現。如果經濟學家的理論沒錯的話,但人們又並不覺得武俠的「現實」有什麼不對,那麼一個可能的解釋就是武俠世界與人們觀念中的應然社會相符,所以人們相信;而與經濟學家眼中的實然社會不同,所以它與理論矛盾。從本文下面的第四部分可以看到,這種觀念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分歧將是分析的一個重要楔子。

無論能否實現,守信是俠的行為在形式上的要求,而重義則是實質上的要求。在武俠世界裡,「義」的內容極其廣泛,幾乎集中了人類所有的美德:嫉惡如仇、鋤強扶弱,如《飛狐外傳》中的胡斐;情深意重、視友情高於一切,如《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李尋歡;挺身而出、抗擊外侮、救民族於危亡,如「俠之大者」郭靖;以蒼生為己念,為免生靈遭兵戈塗炭而不惜殞命,如號稱「天下第一英雄」的蕭峰,……。武俠世界是一個俠「義」的世界,是一個正義永遠壓倒邪惡的世界,是一個讓人感動也讓人神往的世界。想想被稱為經典一段的《雪山飛狐》里胡一刀與苗人鳳比武那一場,生死決斗中,英雄間的肝膽相照、義薄雲天簡直讓君子國的人也會汗顏。

作為武俠世界的兩個支柱,如果說「武」體現了人的自然屬性,那麼「俠」就是人的社會屬性。「武」是武俠世界的權力資源,是社會中的支配手段,而「俠」則是武俠世界的道德資源,是社會的聯系紐帶,「俠義精神是一種以正義感為基礎的社會粘結劑。」[15] 前者解決沖突,後者實現整合。當然,這是個看上去有點簡單化的分析。因為俠義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支配人的資源,比如相識、不相識的英雄好漢們看見宋江便會喊聲「哥哥」,納頭便拜,就因為宋江人稱「呼保義」、「及時雨」。但這種「支配」與「武」的支配畢竟還有所不同,它是對象的主動拜服,而非強制性的支配。如果說「武」讓甲能支配乙,「俠」則讓乙拜服甲,正是兩者的互動共同使武俠世界的童話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俠肝義膽,長劍獨行,杏花春雨江南,白馬秋風塞上,這是一個何等簡單而浪漫的世界!以至於說起「人在江湖」,讓人更多地感到的不是無奈,而是神往。

四、「他者」:法律為何缺失

行文至此,可能沒有人覺得這是一篇關於法律的文章,從前面的分析中並沒有看出什麼法理學意義來。然而,只要讓我們稍稍把眼睛從武俠世界移開,對比一下同樣反映西方人英雄崇拜情結的美國西部片,問題頓時就凸現出來。蠻荒的西部,是美國人的武俠世界。荒漠、小鎮、牛仔、快槍手,誰的槍拔得快,誰的槍法更准,誰就是強者。沖突往往展開在強盜與小鎮執法官之間——小鎮的居民受強盜騷擾,於是大家湊錢請來快槍俠擔任執法官維護小鎮安寧,或者出賞金請槍手破案,經過精彩而激烈的槍戰,最後強盜被殲滅,這是大多數美國西部片的情節。大家注意,雖然最後也是靠武力解決問題,但槍手是為社區的居民執法,其行為的性質是行使公共權力,而不僅僅是個人的俠義之舉——雖然有個人俠義的成分。

在中國人的江湖世界裡,則看不到法律。這是一個沒有法律,甚至沒有國家(很多武俠小說無國家背景,只是一個純粹的江湖)的社會。按照西方人的觀念,法律是一種公共契約,小鎮執法官可以看作是美國國家形成過程中司法機構的雛形。按現實生活的邏輯,有人群的地方,就應該會有公共權力和規則的存在,但在武俠世界裡,卻看不到公共權力和法律——法律是由公共權力來制定和執行的公共行為規則,雖然江湖世界裡也有行為規則,如「義」,但它只是由個人來自覺遵守,違反者也只是受到俠義之士的個別懲處,而不是由公共權力按程序來規范化地普遍執行,因而不是法律——即是在個別情況下有,也幾乎無一例外地是被極力批判的對象,如《笑傲江湖》里五嶽劍派盟主左冷禪對未守「規矩」的劉正風的「執法」就被描述得極其丑惡而血腥。而江湖上最常見的殺人,就幾乎未看到按法律程序受到懲處或者按法定程序進行。江湖中公共權力的代表,武林盟主,雖然被無數人爭奪,但大多數情況是到故事說完也沒誰能如願以償當上。所謂武林盟主,總是為智者高人所不屑,只有那些武功雖高(因而有資格去爭),但未臻化境(所以才想去爭)的野心家們去你爭我奪,引來江湖血雨腥風,最後不得不由雖無意盟主之位卻被捲入漩渦的主人公,或單槍匹馬或偕久已退隱江湖的「民間」高手收拾殘局,而那個好不容易拼殺出來的「盟主」,作為邪惡的化身,椅子還沒坐熱,就被剪除。末了,在感嘆一番世人痴愚之後,主人公拭凈血跡,緩緩收劍入鞘,長嘆一聲,歸隱田園。沒有了盟主,沒有了權威,於是一切復歸平靜。爭奪盟主,成為江湖永久的笑柄。

武俠世界是一個反權威的世界。

沒有公共權力,沒有法律,也沒有本文前述信譽機制的作用,卻人人稱信守義,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虛幻的世界,可它卻為大家所接受,甚至沉迷其中。這正是本文第三部分所指出的「觀念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分歧」。

在分析這個矛盾之前,先說一個有趣的心理測驗。被測者須在幾個選擇項中選擇自己願意變成的動物,有人選擇變成鳥,測試答案說這反映了想擺脫繁瑣俗事紛擾的心理。同樣,對缺失公共權力和法律的虛幻的武俠世界的迷戀,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潛意識里對公共權力與法律的渴望「擺脫」。武俠世界是中國人觀念世界的反映,而非對客觀現實的忠實描摹。觀念世界是自我意識的反映,在中國人的觀念世界裡,缺失了公共權力和法律,說明它們並沒有成為中國人自我意識的一部分。對此,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它們是外在的,強制的,而不是如西方人那樣,是內在的,自發的。

從法律的起源看,中國的法律起源於氏族部落間的征戰,即所謂「刑起於兵」。氏族內部以血緣為紐帶時,還可以習慣來調整,但對被征服的部落,血緣親情是不存在的,只有靠嚴酷的法來維系。「在我國原始社會,法律調整的直接對象是部落和氏族間的關系,個人則主要由氏族原有的習慣所約束。」[16]隨著征服疆域的擴大,在國家形成的過程中,為維系統治,血緣紐帶逐步加強,原來的氏族成員成為統治國家的一小部分貴族,而越來越多的被征服者成了受法統治的子民。上層政治社會與下層世俗社會因異質和利益沖突而對立。對基層社會來說,法律是強加的,外在的。以前對中國「法」字的解釋,多認為「水」旁是公平的象徵,而這顯然與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法觀念有所不符,蘇力教授則認為「水」旁指稱的是法像水一樣自上而下地頒布,[17]這也許能在一定程度上作為佐證。而看西方法律,古希臘羅馬的法律起源於貴族與平民斗爭的民主政治,是貴族與平民意志和利益的共同產物,法律自始就是市民社會的一部分,是市民社會的內在物,對市民而言,公共權力和法律是「我的」,而不是「他者」。但對中國老百姓來說,公共權力和法律則是不折不扣的他者,是一種壓迫物。這種他者意識,決定了普通中國人內心中對公共權力和法律的厭棄,公共權力和法律從未內化為中國人自我意識的一部分。

「創造者不願再看見自己,——於是他創造了世界。」[18]中國人便有了這樣一個武俠世界。中國人的選擇是回歸自然,以武功一較高下,只有武功才是自我的,而其他則是外在的,是社會性的。

福柯為我們提供了兩種權力分析的圖式,一種是「契約——壓迫圖式」,是法律的圖式,另一種是「戰爭——鎮壓圖式」,或稱「統治——鎮壓圖式」,前者是合法與不合法之間的對立,而後者是斗爭和屈服的對立。[19]顯而易見,法律的圖式可適用於西方,而「統治——鎮壓圖式」與中國則是吻合的。由於公共權力和法律是外在物,非契約產生,具鎮壓性,因而中國人對這種外在束縛物有著一種天然的離心傾向,遁世便成了中國人一個永恆的主題,甚至在本已是虛幻的武俠世界裡也是如此。小說終篇,袁承志、令狐沖、楊過、張無忌們年紀輕輕就紛紛退隱江湖,去享受田園生活,這似乎也是作者和讀者所能想到的最好結局,而沒有退出江湖的郭靖、黃蓉,只好戰死襄陽。美國西部片的結局雖也是槍手騎馬遠去,但他卻是去往另一個小鎮,繼續下一個賞金、美女與槍戰之旅。

這里就有個中、西方文化中的悖論,也就是在本文第二部分開始時提出的集體主義與英雄情結的矛盾問題。我們總是認為西方文化是張揚的、個人主義的、彼岸的,而中國文化是內斂的、集體主義的、此岸的。從很多表象上看,確實如此,但從另一些表象看,比如從俠文化看,西方卻又是制度化的、約束的、現實的,而中國文化是任性的、放縱的、出世的。其實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個性的自由解放,都有著俠文化,都有著英雄情結,但西方人找到了平衡自我與他人、個體與社會的聯結物與減震器——法律,而在中國,法律不能擔當起這樣的角色,個人與社會間是沖突的、對立的,所以中國人總是在治世與亂世、入世與出世間徘徊。

中國人雖然把英文中的「law」翻譯成了中國自古就有的「法律」,但從前述分析可以看出,兩者雖然不能說在本質上不同,但至少在某些「質」上,是不同的。語詞在人為上的對應,掩蓋了這種不同。「正是在詞中,我們所想像的東西變成了我們所認識的東西,反過來,我們所認識的東西變成了我們每天表象給自身的東西。」[20]

我們在自己創造的語言里迷了路。

但幸好人類在理性之外還有感性,在學術中迷失的方向,也許在文學中可以找回。文學是對人的心靈世界的直接描摹。武俠文學以成人的童話給我們展示了中國人真實的心靈世界。

這種形而下的感性層面與形而上的哲學層面是相通的。中國的傳統思想主要受著儒、釋、道思想的浸染。「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道家和佛家,既強調個體,又強調普遍性和超越性,個體的人同時又是超越的人。」[21]中國人通過思想達到個人具體性與社會普遍性的溝通,而非通過行為的制度化。從對「類崇拜」和「個體英雄意識」的滿足看,武俠就是這樣一個達到個體性與超越性統一的範例。「至於佔主導地位的儒家,則強調社會群體性,其主體性主要表現為社會倫理型思維,就個人而言,則是道德實踐型思維,其意向之所在,主要是道德實踐。主體內在的道德意志,就是世界的根本意義,因而也是人生的根本意義。」[22]重俠守義,快意恩仇,重道德而非尚法律,個體的道德自律成為社會群體性的基石,武俠世界才是中國人的理想社會。

五、意識,抑或無意識:武俠文化的精神分析

武俠文化的流行折射出國人對法律的厭棄心理,但按照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觀點,一個普遍的看法卻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法的需求會促使人們法觀念的形成。而且事實也似乎映證了這一點,表現之一是官司越來越多。這讓法治論者頗為鼓舞,因為據說這象徵著中國人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雲雲。

目前訴訟案大幅上升,是否就是因為對公共權力和法律的信任?這是很可懷疑的。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流動性的增強所造成的糾紛本身數量的增加可能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實際上,公民對法律的信任度,隨著司法腐敗的滋生蔓延,是在降低而不是在增加。官司打輸了,人們認為這是因為在法院「沒人」,打贏了,則是由於關系「硬」。一個並非是嚴格實證性的判斷是,真正相信司法機關會嚴格依法判案、「只服從法律」的老百姓並不多。

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社會秩序一定大亂。按照一般的、實際也就是西方的話語解釋,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的最後防線,在一個以法律維系的現代社會里,對法律信仰的喪失,昭示著社會秩序的崩潰,然而這在中國起碼現在並未出現。中國人對法律的不信任是對法律「公正」的不信任,而並非對法律制裁力的不信任。當人們紛紛尋求法律討個「說法」時,只不過是要藉助法律的力量制裁侵害自己的人而已,人們訴求的不是法律的公正,而是法律的力量。所以人們打官司,各種手段往往無所不用其極,造成被動受腐敗之害與主動推動腐敗的惡性循環。法律的被實施,同時也就是法律的被破壞。法治論者所無法認同的事實是,法律的推行,實際是在不斷強化它在民眾中的異己性。

從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法律在民眾中的這種異己性並非無源之水,也絕不僅僅是當代的所謂「司法腐敗」所能承當全部責任的——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腐敗是「果」而非「因」,是因為異己而腐敗,而不是因為腐敗而異己。這種異己性可以追溯到法律形成之初,它經過歷史的不斷強化,形成了一種強大的民族心理,並在文學作品的創作與閱讀中顯露無遺。

看看被讀者們譽為天下第一英雄蕭峰(即喬峰)的舉止:喬峰其時身在京西路汝州,這日來到梁縣,身邊銀兩已盡,當晚潛入縣衙,在公庫盜了幾百兩銀子。一路上大吃大喝,雞鴨魚肉、高梁美酒,都是大宋官家給他付錢。

——金庸:《天龍八部》第20回。

很少有讀者讀到此處時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反而是贊賞甚至羨慕。這樣一種與「官家」的疏離與對立情緒,已深入心理中的無意識層面,以至難以察覺。除了在新中國成立後,它被政治話語強迫地「弱化」了一段時間外,一直,並且至今,是中國普通民眾的一種主流心理。公家的東西,當官的,上頭規定,等等這些語匯的心理內涵是任何一個中國人不難體會的。

這種心理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在香港這樣可稱得上厲行法治的社會里,武俠文學卻仍是大行其道,甚至香港電影里,黑社會的血腥火並、肆無忌憚的街頭槍戰與砍殺,讓人懷疑是否該實行軍管才行,而這與香港社會實際上的法度謹嚴形成強烈反差。這是否是在法治約束下,中國人心理中不合法潛意識的一種合法形式的紓放?[23]如果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那麼這種社會存在就絕不僅僅是當下的社會現實,——香港當下的社會現實是法治的,但其文化產品所折射的民眾潛意識卻很不「法治」——過去的社會意識的累積,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存在。為什麼武俠文學僅流行於華人圈,並非主要因為語言障礙,而是文化心理的壁壘使然;為什麼武俠文學能流行於華人圈,哪怕他們散居各地,生活環境各異,包括居於法治之邦的法治之民,這是因為他們的心理中總有一部分是共通的。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之間緣何發生錯位?榮格的心理學思想提供了答案。榮格對心理學的最大貢獻在於提出了「集體無意識」的概念。「集體無意識是精神的一部分,它與個人無意識截然不同,因為它的存在不像後者那樣可以歸結為個人的經驗,因此不能為個人所獲得。」[24]它是種族的共同的心靈的遺留物,具有超個體的「集體」的性質,不是個體在後天經驗中獲得的,而是本能遺傳的。榮格同時引入「原型(archetype)」的概念。原型是可以通過生活遺傳來生成的深層心理模式,這種心理模式並非來自「個人記憶中的殘跡」,而是來自「遺傳的大腦結構本身」。原型與個人記憶無關,而是一種由生理遺傳得來的大腦記憶。「從科學的、因果的角度看,原始意象可以設想為一種記憶埋藏(bury),一種印記或者記憶痕跡,它源自同類體驗的無數過程的凝聚(condense)。在這方面它是某些不斷發生的心理體驗的沉積

Ⅱ 入學作業讓寫一篇作文,主題是「法律與個人、生活、社會、國家的關系」誰給我點靈感

道德規范作為人類道德行為的基本准則,是對一定社會道德關系的反映,是一定的社會對人們提出的道德要求。道德規范在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中,居於重要位置,也是我國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愛國守法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一個基本的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是每位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准則。

愛國守法,反映的是公民個人與國家、與祖國、與社會的關系,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最基本的規范。道德規范的產生和形成不是主觀意志的產物,它反映的是客觀的社會道德關系,是特定社會對其成員提出的道德要求。愛國守法可以說是任何一個社會都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任何一個社會和階級都特別重視的一種道德規范。一個人,是社會的人,是國家的公民、祖國大家庭的成員,不管公民個人是否自覺意識到,主觀上是否願意去遵守這一道德規范,他都必須處理與國家、與祖國、與社會的關系,履行自己對祖國、對社會的義務和責任。這正是道德規范對公民個人有約束力的重要條件。因此,愛國守法這一基本道德規范,體現的是一種客觀的社會道德關系,同時,遵守這一道德規范還需要公民個人這一行為主體真正認識規范的客觀性、科學性及不可違抗性,自覺地、主動地去實踐規范。

愛國守法作為基本的公民道德規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愛國,二是守法。

愛國,是對公民行為提出的一個基本道德准則。我國古代一些思想家和志士仁人給我們留下了十分寶貴而豐厚的精神資源,「臨患不忘國」、「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名言佳句,世代傳承。這些精神已經凝結成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核心內容,成為抵禦內憂外患的強有力的精神支柱。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賦予愛國以新的時代內容,使這一道德規范得到了質的提升,從而根本區別於傳統道德。 1949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就規定了「愛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國民的公德之一;1982年五屆人大通過的憲法再一次規定,「愛祖國」是公民公德規范。

愛國是一個具體的歷史的范疇,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容和主題。在新世紀,愛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熱愛祖國,培養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第二,堅持社會主義與愛國主義的統一。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一個愛國者必然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積極建設者和奉獻者。第三,實現各民族的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第四,維護國家尊嚴和形象,把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祖國的命運與公民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個人利益要服從祖國整體的利益。第五,要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決不妄自菲薄,數典忘祖,喪失國格和人格。

守法,是對公民行為提出的又一個基本道德准則。這是基於法律與道德的關系而提出的。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後者是前者的道義基礎或價值基礎,前者是後者實施的重要保證。在對社會秩序的維護上,兩者缺一不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守法作為道德規范提出,是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一個具體內容。從一定意義上說,守法是道德的底線。在任何社會,守法都是對一個公民行為的最起碼的規定,是維護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正常秩序的基本要求。守法,作為法律的要求,是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底線;作為道德規范,則啟迪公民自覺地意識到,個人行為不僅必須守法,同時也應當守法,從而增強公民道德上的守法自覺性與主動性,充分發揮道德的自律功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也是道德經濟,而法制建設和道德建設的重要基礎,則是公民必須要守法。因此,守法這一規范要求公民: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依法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集體利益,依法保護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獲得的正當利益;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積極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把個人權利與個人義務結合起來,把尊重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結合起來;承擔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道德責任,為形成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良好的人文環境和社會秩序作出應有的貢獻。

愛國守法這一公民道德基本規范的有效實施,對於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對於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維護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對於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更好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於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對於規范社會經濟生活秩序,強化公民的法律意識,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乃至全社會的道德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Ⅲ 請以「法律」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生活與法律同行》
法律對於我們每一人而言都非常重要,它貫穿於我們周圍的每個角落----你看得到的,或是看不到的。
想起上學期思修老師請專家作演講給我們普法,那位專家告訴我們,生活要與法律同行,要杜絕身邊的違法行為,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法律,我們對它並不陌生,但也不熟悉,我們常常覺著它離我們很遠,甚至認為我們這一輩子也不會跟它打交道,然而通過很多實事證明我們錯了。
2004年在雲南大學宿舍連殺四個人,這就是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事件」。邵瑞傑是馬加爵大學三年半最好的朋友,因為打牌與馬加爵發生口角,批評了馬加爵的為人,於是被殺害。後立馬加爵供述:我跟邵瑞傑很好,邵還說我為人不好。我們那麼多年住在一起,我把邵當作朋友,真心的朋友也不多。想不到他們這樣說我的為人。我很絕望,我在雲南大學一個朋友也沒有……我把他當朋友,他這么說我,我就恨他們。」 唐學李:沒有在邵瑞傑和馬加爵的奪命牌局中爭吵,也不曾和馬加爵有任何過節。在唐學李女友看來,二人甚至算是不錯的朋友,唐平時喊馬加爵「馬哥」,從來沒有言語不慎得罪馬加爵,只因為他暫時借住在馬加爵宿舍里,那兩天又總是睡在宿舍不愛出門,妨礙了馬加爵的殺人計劃,因而被殺。馬加爵親口承認為什麼第一個殺唐:「不是先後的問題,而是下手的機會來了,他恰好那時在寢室。如果是別人,結果也會一樣。」 龔博:和馬加爵從來沒有沖突,來往不多,同樣沒有參與馬和邵的牌局,因為過生日沒請馬加爵,而邵瑞傑又用此事教訓馬加爵:「就是因為你人品不好,所以龔博過生日都沒叫你」因而被馬加爵懷恨,慘遭殺害。楊開紅:馬加爵正在宿舍里處理殺死邵瑞傑時留下的血跡時,恰巧來到馬加爵的宿舍找人,馬加爵擔心事情泄露,殺害了楊開紅。
我不知道別人看完這則事件有什麼感想,我,特別害怕,我不得不想想我自己,萬一有一天我跟同學發生口角,他們會不會也會這樣?為什麼學生會變成這樣,這的確是一個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所以我們不僅要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意識,而且要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只有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不斷提高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才能擔負起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重任。
努力樹立法律信仰。一個人只有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會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
積極宣傳法律知識。我們在自己學習和掌握法律知識的同時,還要向其他人宣傳法律知識,特別要宣傳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觀念,幫助人們徹底根除「權大於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等封建殘餘思想,宣傳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優越性,使人們了解、熟悉和認同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從而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良好風尚。
同時,我們不僅要有守法意識,自覺遵守國家法律,而且要有護法精神,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法律權威。
生活與法律同行,讓我們揚起風帆,繼續走向每好未來!

Ⅳ 關於【【法律與我】】的作文與【【法律與社會】】的作文

我們生活在法制的國度,處處需有法,處處需遵法,而作為青少年,我們要應該讓法律在心間長駐。 法律是和諧之基,有了法律社會才能發展進步;法律是文明之花,有了法律公民才能提高素養;法律是實踐之果,有了法律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先哲盧俊曾喟嘆:「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其實所謂枷鎖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律的隱喻。

如果人間沒有了法律的規則,將出現兩種極端的局面,一者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資源按需分配,屆時國家、監獄、軍隊、警察等一系列暴力機構將不復存在,當然法律也因為失去了保障其實行的強制力而逐漸消亡。整個社會進入一種理想化的狀態,個人的情感與道德的約束超越法律,達到完美的境界。其二種情況有可能世界將混亂一片,人們的基本權利,如生命、財產、健康、性自由等等都得不到保障,整個社會因為規則的缺失而最後崩潰,人類也將隨之走向滅亡。較之二者,也許在現階段看來,第二種狀態具有出現的蓋然性。由是觀之,吾國吾民依然無法擺脫社會規則之清朗。

法律是規則和原則統一。法律首先是規則。法律總是表現為一條一條的規則,規則是法律最基本的表現形式。但是,由於規則本身具有滯後性、有限性等弱點,因而,規則要和原則結合起來,要深入探究法律背後共同的東西,這樣才能全面充分地掌握法律。第四,法律應該是網路全書。學習法律不僅僅需要學習法律規則方面的知識,而且需要掌握和這些法律規則有關的非常豐富的廣博的知識。人的任何知識、任何經驗,對他的法律理解和法律執法都大有裨益。
人們要理解法律首先要成年,要長大成人,要經歷一些事情,見過一些世面,積累一些經驗,對人生有全面而真切的體會和領悟,才能理解法律的真諦。因為法律是經驗之談,是人生法則。
人是社會動物,是在社會生活中逐漸成為人的。人成年以後,就基本上習得傳承了歷史傳統、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而法律不過是歷史傳統、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具體化、規則化和體系化,所以成年人的學問與法律是一脈相承的。
至於怎樣才算成年,不可能有劃一的標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一般說來,人越老越成年。因為人越老,越是歷事無數,越是見多識廣,越有經驗,也越理解法,也許可以在這個意義上理解孔子所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法律猶如一個飽經風霜、見多識廣、老成持重的智慧老人的家常話語和諄諄教誨。
這其實也指明了學習法律的正道。學習法律應向生活學習,向經驗學習,爾要學法律,功夫在法外,應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在法學院校學習的法律其實也是從社會實踐中積累總結出來的,生活是根基,法律是花朵,根基深厚,才能碩果累累,有了豐富的生活閱歷,就更能理解法律的究竟。所以,首先要做成人,然後才能理解法。
法律是生活的網路全書,它要告訴人們為人處世之方,待人接物之法,安身立命之道,為此,法律必須生活化、世俗化。那種沒有生活根基,不關切人生,不食人間煙火的法,不是人法而是神法。法典不是《聖經》,不要用聖人的標准去要求成年的人們。法律只規定人們能做到的,不要勉為其難,遠離人們生活的法律必然會為人們所離棄。
法律是廣大民眾的日用品,而不是某些人物的專利品,法律是天下公器,而不是個人私物,法律應是行話術語最少甚至沒有行話術語,只要能識文斷字、有一般理解力的人就能理解和踐行。法律要是成年人不能理解,就沒有了人氣,沒有了根基,就會成為僵死的教條。法律要平視人、正視人而不要拔高人、美化人,要把大眾看作是普通的平凡的人們。
大家知道,目前我們有三種知識是需要普及也能夠普及的,這就是文化知識、科普知識和法律知識。為什麼法律知識和文化知識、科普知識能夠相提並論呢?就是因為法律是成年人的學問。我們想一想,法律知識和別的知識有什麼不同呢?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法律知識,它是最不需要概念術語的知識,它是最需要大眾化、通俗化的知識。現實中發生的很多法律問題都是老百姓日常生產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法律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以老百姓能夠理解、接受的方式加以解決。誰最了解日常事務?誰最能理解老百姓接受什麼法律規則?是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他們最有發言權。例如陪審員制度,把那些最了解情況的,最有代表性的老百姓選舉為陪審員,這些陪審員往往不是什麼法律專家,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法律是何物,可是他的權力和法官是一樣的,這就說明法律並不需要專業化。反過來,其他的知識卻更為專業化和職業化,比如醫生看病。要是人們躺在病床上,旁邊給人們看病的醫生是沒有學過任何醫療知識的醫生,人們就會感到十分可怕!這就意味著,法律和別的知識不一樣,在很大程度上它需要大眾化、通俗化和生活化。現在我們法學界出現一種現象,看不起常識,認為寫東西「太常識」會顯得自己沒有水平,所以認為現在的法律「專業槽」太淺,以至於誰都可以到裡面「吃上一口」。一些學者寫東西非要語不驚人死不休,認為寫得讓人看不懂才是有水平。我認為,這恰恰是對法律的誤解。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的法律寫得極度專業化,只有少數人才能看得懂,廣大老百姓根本無從理解,這還叫法律嗎?法律是老百姓的生活法則,絕不是高超無用的屠龍之技。
我期待著有那麼一天,法律的精神信仰會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姿態悄然進入民眾的內心深處,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直至成為華夏大地全體公民的精神支柱。相信因信仰而存在的法治之花會更加美麗!
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法治一直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神聖目標。亞里士多德曾說,法治包括兩重涵義:已成立的法律必須被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是本身制定良好的法律。幾千年來,多少哲人為法治所魂牽夢縈,多少智慧為法治所激情碰撞,多少先賢又為法治而折腰吶喊。法治已經成為西方發達國家所接受的最具普適性的原則。換言之,法治作為一種信仰成為最基本的准則。美國著名法史學家伯爾曼說,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他將形同虛設。當美國的總統選舉陷入僵局時,是作為正義化身的最高法院一錘定音決定布希和戈爾孰是總統。盡管戈爾存有不滿,但他接受最高法院的裁決。事實上,他所服從的不僅僅是美國最高法院,而是通過最高法院所張揚出來的法治理念和信仰。
二十世紀是中國歷史關鍵的轉折時期,中國告別了自己的傳統時期,進入了現代;二十世紀是中國現代化建構和發展的時期,是我們跨出古典中國、進入現代中國,在很多方面都發生斷裂性變化的時代;二十世紀,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全球化和市場化的時代,我們面對的高速的經濟增長方式和社會變化都將我們帶入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速度之中。中國的今天,非常像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像是德萊塞1900年出版《嘉麗妹妹》的時代,這個時代充滿了問題和矛盾,但也充滿了活力和慾望;它不是一灘死水,卻是到處噴發的美麗的混亂;它不符合我們的理想的標准,卻展出了超出我們想像力的能量…
所以,我們當下最需要的便是一種社會普遍的法治意識,特別是從我們中學生時代開始,有法治理念,有法律意識,這樣法治社會才得以建立,社會秩序終能保障。

Ⅳ 作文《社會與法觀後感2016年》

深藍的夜幕。在人們歡呼之際,我卻陷入了沉思:煙花在空中描繪出一幅絢麗的圖畫,繪出了節日的美景;鞭炮聲交織成一曲震耳欲聾的交響樂,奏出了喜慶的氣氛。但是,那畫筆是一筆一筆畫上去的,每一筆都是一束煙花用燃燒換來的綻放,都是無數火星用熄滅換來的閃光;那曲是一聲一聲奏出來的,每一聲都是一掛鞭炮驚天動地的破碎,都是一枚小炮從被點燃走向隨風飄落和過程。它們的生命固然短暫,但是它們在夜空中留下了最輝煌的一刻,在人的心裡留下了閃光的永恆。我不禁想到了人生。在短暫的一生中,有的人碌碌無為,成為了世界上真正的過客,有的人勤勤懇懇,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這個世界增添一分精彩。哪怕這一分精彩是微不足道的,但也足以感受到生命的價值……
在那一天,我獲得了人生的一大真理,而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依舊感受到了人生的哲理。
我是個戀舊的人,這在我的抽屜中就能看出來:舊書、舊文具簇擁在這個狹小的空,時而還有些針頭線腦之類。不知為何,我總捨不得丟掉它們,好像我與它們之間有一種割捨不下的情緣。但是,這些雜亂的舊物經常給我添了許多麻煩。於是,我終於下決心扔掉它們。抽屜一下子變得整齊了,我會隨之學會了舍棄。當你犯了錯誤時,試著舍棄導致你悔恨的種種錯誤,舍棄因犯錯而帶來的自卑與羞辱;當你遭受挫折時,試著舍棄你的沮喪與絕望,才能產生堅強的信念支持你面對現實……,舍棄是艱難的,但是在舍棄下才能有新的開始,才能漸漸成熟起來。那一天,我又一次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其實,生活就是課堂。在這個大課堂中,我們不斷吸取教訓,不斷獲得新知;在這個大課堂中,我們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刷新生活。睜大你的雙眼,讓我們在浩瀚的課堂中,來探尋人生的真諦。

Ⅵ 我眼中的法律 作文

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途徑,與道德相比,法律更客觀,范圍較窄,並且以強制手段發揮作用。當維護社會秩序的道德力量不夠的時候,需要用法律手段解決。
在公共生活中,法律具有指引作用,強製作用,預測作用和評價作用。所以每個公民都應該知法守法,這樣社會才能更穩定,經濟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有人認為學法是一件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的事。其實,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當今我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法。我們身邊的學多問題都要依法解決。所以,一個合格的公民必須是一個知法,懂法,且要守法的公民。要有法制觀念,要懂法律知識。要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對於香港這個有名的法制社會,大家都不會陌生。可是大家知道嗎?香港的法律是多麼的井井有條。無論是在生活中,學習中,還是在工作中,人們都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所以,香港的經濟處於領先地位。人們的文化素質也很高。可見,法律是多麼的重要!
知法,守法是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人民的希望。祖國和人民盼望我們健康成長,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我們青少年學生不僅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要有法律知識和守法觀念,懂得合法與非法,違法與犯罪等道理,自覺依法辦事。這樣才能抵制各種不良影響,促進自己健康成長。否則,就會成為法盲,就會自覺的或不自覺的做出損害國家,社會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使自己陷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如果社會成員不懂法,不守法,大家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那社會就會陷入極端混亂之中。那樣社會就無法存在和平發展。人們就無法生活,學習和工作,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各種權利就無法得到保護。因此,知法、守法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為了祖國的明天,也為了我們自己,去學法、了解法,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吧!

Ⅶ 關於法律的作文300字

法律伴我成長
法律是我們人人都要遵守的。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就是說任何事物都不能缺少束縛它的規則,否則就會方寸大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希望讓未成年人嚴於律己。
我的身邊就有一些關於未成年人犯罪活生生的例子。幾個初中生沉迷於網路游戲中,整天泡在網吧里。身上的錢花光了,就將罪惡的雙手伸向身邊的人,向未成年人勒索錢財。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這些不良少年逃不過法律的制裁,被送去少管所進行勞教。這真是惡有惡報啊!他們輕視法律,在不良的環境影響下,走上了道德敗壞,違法犯罪的道路。我們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絕不能像故事中的少年那樣以身試法,觸犯了法規,到時候後悔莫及。
還有一個實例。一個中學生,新買的電動車被盜了,心裡感到很不平衡,報復的心理促使它產生了邪惡的念頭,於是進行還擊。他多次偷盜電動車和摩托車,成了臭名遠揚的「江洋大盜」。紙是包不住火的,一次在這名未成年人准備作案的時候被民警抓個正著,當場擒獲。事實證明,誰把法律當兒戲,誰就必定倒在法律之下。這位中學生戴上了偷竊的罪名,從此他的人生便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筆,就像一張雪白的紙張滴上了烏黑的墨水印,很難再擦掉了。我們同樣作為中學生,不應該有不健康的思想,因此我們現在如果多學一些法律知識,懂得什麼是違法的,什麼是合法的,要做到對於違法的事應該及時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身心健康地成長。
我認為,現在的未成年人應該學法守法,從小抓起,對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多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曠課、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偷竊、故意毀壞財物;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等行為。
只有做到這些自我保護措施,從生活的經驗教訓中悟出實實在在的道理和人生價值,遵守法律,讓法律與我同行!讓法律伴我成長!

Ⅷ 求一篇親情與法律為題的作文

對不起,這問題太有深度了,法律是不外乎人情,可是合法的
所謂法律信仰,就是人們對法律的無限信服與崇拜,並以之為行為的最高准則。「一個社會公眾對法律的信仰生成相當重要,它是一個國家法治化的關鍵性要素。正因為如此,伯爾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才會廣為流傳,成為所有崇尚法治的人們確信的一條真理性原則。[2]」法律信仰是人們對法律的一種認同和依歸,其實質是追求法律至上和法律統治。只有信仰法律,才可能守法。法律作為公平、正義的象徵,守法僅是法信仰的外在表現形式,守法精神才是法信仰的靈魂。守法精神要求的是主體不僅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內化為道義上的一種責任和義務,變被迫守法為自願守法,由強制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
綜觀人類社會發展史,越是民主化和秩序化的社會,該社會場景下的市民對法律的崇尚和需求就越強。這些市民之所以追求法律(規則)至上,首先是他們習慣於信賴法律規則;更重要的電子商務資料庫是他們有條件通過法律規則來保障自身權利實現的最大化和對政府權力控制的具體化。這是因為「法律規則是一種普遍、穩定、明確的社會規范,是一種公共權威,而非人格權威、特權威嚴及親情,在調整社會向高層次發展中,能自動地排除或抵制偶然性、任意性及特權的侵害,使社會在嚴密的規范化、制度化的良性運動中,形成一種高度穩定有序的秩序和狀態;其次,法律規則對人們的生活安排方面,它要求個人之間、個人與政府及組織之間有一種默契,一種自我調節的機制,這種『默契』和『調節機制』經法律的確定性配置後,能促成人類生活的高度和諧,予以人的自由與尊嚴最大化保障,讓人有絕對的權力,不依賴於階級或國家,設計的是一幅自由自在的充滿人性關懷的生活模型。」[3]因此,要提升一個國家公民整體的法律素養,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傳授給公民法律知識和培育其法律意識乃至法律信仰;二是大力推進社會的民主化和法治化進程。勿容置疑,作為造化育人的高等學府,主導性培育和快速提升青年學生的法律素養,是其參與社會現代化進程和塑造「現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職責。然而,近年來一升再升的大學生犯罪數據,頻頻向我們告示:校園並不平靜,大學生們的法律素養還十分貧瘠。廣州市司法局的吳雲南等同志對廣東全省49所普通高校進行了調查,結果念人震撼,1981—1998年,這49所普通高校曾有違法和犯罪的學生626人,約占同期在校學生總數的干分之二。浙江嘉興市秀洲區人事勞動保障局兩名公務員2003年4月3日下午在辦公室里遇刺。警方確認,犯罪嫌疑人周一超時年22歲,是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系應屆畢業生。原來,他在該區公開招考公務員中,已通過筆試、面試,但健康檢查不合格,未被錄用。因情緒悲觀,產生報復念頭,遂遷怒於人事部門的招考人員,最終導致行凶殺人。2003年3月28日,在南京市浦口區檢察院掛牌成立了全國首家大學生犯罪預防中心,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南京10所高校成為首批中心成員。之所以要建立這個「大學生犯罪預防中心」,是因為該院通過調查分析發現,2001年該區在校大學生的犯罪率比上年上升300%,2002年比2001年上升120%,並且還得出結論,大學生犯罪大多是因為不懂法。
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大學生犯罪數據,能夠予之以較為恰當的解釋是:現行的學校「法制教育」課,根本沒有讓學生真正懂法。正如「硫酸傷熊」案當事人劉海洋(清華大學學生)所言:「我們上大一就學了《法律基礎》課,學了民法和刑法等,但我只知道獵殺野生動物違法,但用試劑燒傷動物園里的動物是不是違法就不清楚了,從這段心語中,也許會讓我們得到比「事件」本身更富有檢討意義的啟示,我國高校的法制教育模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Ⅸ 關於法律的作文800字

法律來是維護社會秩序源的重要途徑,與道德相比,法律更客觀,范圍較窄,並且以強制手段發揮作用。當維護社會秩序的道德力量不夠的時候,需要用法律手段解決。

在公共生活中,法律具有指引作用,強製作用,預測作用和評價作用。所以每個公民都應該知法守法,這樣社會才能更穩定,經濟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有人認為學法是一件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的事。其實,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當今我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法。我們身邊的學多問題都要依法解決。所以,一個合格的公民必須是一個知法,懂法,且要守法的公民。要有法制觀念,要懂法律知識。要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對於香港這個有名的法制社會,大家都不會陌生。可是大家知道嗎?香港的法律是多麼的井井有條。無論是在生活中,學習中,還是在工作中,人們都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所以,香港的經濟處於領先地位。人們的文化素質也很高。可見,法律是多麼的重要!

Ⅹ 道德與法律,作文

什麼是法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的;是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所以我們又常常把法律稱為「國法」。
因此,一直以來,法律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很遠的。其實,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因為法律與道德是分不開的,那麼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又是什麼樣的呢?
有這么一個故事:
某村的張大爺一生操勞,撫育了六個兒子,他用全部財力和滿身疾病換來了兒子們的成家立業。長子承包村裡的魚塘,一年純收入三萬余元,但對老人卻「一毛不拔」,其他幾個兒子也拒絕贍養老人。張大爺孤獨地住在村外簡陋茅屋裡,靠鄰里接濟度日,也無錢看病,村委會幹部多次出面調解,要求六個兒子共同贍養老人,但六個兒子卻互相推脫,老人的生活一直無人照顧,村裡人對此義憤填膺,主動幫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調解無效後,判決六個兒子每年共同支付張大爺三千元贍養費,共同承擔醫療費用。
這樣的故事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在道德無法差遣人們去負起應負的責任時,法律就會體現出它的強制性。
大千世界,紛繁復雜,法律制定得再多,也不能詳盡地規范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嚴禁遺棄、拒絕贍養老人的行為,但卻無法使人們自覺地尊敬老人。道德則涉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們的心靈,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廣的范圍內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所以,法律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的,法治與德治同樣重要,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現在的中國便是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因此,我們應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那麼,我們青少年該如何護法、維德呢?
我們應該要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地守法、護法,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以此,來維護法律與道德。

熱點內容
法官與原告認識 發布:2024-09-21 02:26:10 瀏覽:837
法院填塞 發布:2024-09-21 02:22:33 瀏覽:340
民法典的個人財產 發布:2024-09-21 01:16:51 瀏覽:116
法治新北方 發布:2024-09-21 00:57:21 瀏覽:453
中級經濟法2019記憶錦囊 發布:2024-09-21 00:16:40 瀏覽:694
公司保本合作法律性質 發布:2024-09-20 23:13:17 瀏覽:523
司法嬌心得 發布:2024-09-20 19:59:46 瀏覽:402
價值取向道德 發布:2024-09-20 19:53:32 瀏覽:903
寺廟更換法人法規 發布:2024-09-20 18:51:31 瀏覽:841
四所法學院 發布:2024-09-20 18:37:34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