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會學在中國
1. 法社會學的多元主義法律觀
在西方語匯中,「法」和「法律」是有著明顯區別的。如拉丁文中表示「法」的詞是「jus」,含有抽象意義上的法、權利和公平等意味;而表示「法律」的詞是「Lex」,含有規范、規則之義,原指羅馬王政時期國王制定的法律和共和國時期各立法機構通過的法律,即制定法。在希臘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等西方語言中,也都有類似的區別。故而,西方學者常常把「法」和「法律」二元化:「法」指永恆的、普遍有效的正義原則和道德公理,即自然法;而「法律」是由國家機關制定與頒布的具體行為規則,即實在法。法律是法的真實或虛假的表現形式。但這種意義上的法律二元化,很難說與法律社會學有直接的關系。
在法社會學中,法律多元主義(Pluralism)意指法不只是出自國家,國家的法只是社會法律秩序的一部分,而且不必然是最重要的部分,只要是由權威機關——國家、教會、公司、學校或其他社會團體確認並保障實施的規則,就是法律。法律多元主義突出地體現在埃利希的「國家法」(「審判規范」)和「活法」,現實主義法學派的「書本上的法」與「行動中的法」,法人類學者的「國家法」和「非國家法」等理論中。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刑、法、律可以互訓。「從時間順序上看,今天稱之為古代法的,在三代是刑,在春秋戰國是法,秦漢以後則主要是律。」「法」與「律」復合,作為「法律」獨立合成詞,最早出自《莊子?徐無鬼》:「法律之士廣治」。除了個別情況外,上述的刑、法、律和法律,基本上都是在國家法的意義上來講的,因而都不屬於法律多元主義。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歷史上就沒有法律多元主義。范忠信教授認為,中國古代法律實際上是一種二元體制:一種是國家制定法,古稱「刑」、「法」、「律」或「刑法」;另一種是社會生成法(由國家默認、容許者),古稱「禮法」或「德法」。它們之上的共同指導原則是「天理」、「道」或者「德」。元代蘇天爵(1293~1352)就曾指出:「法者,天下之公,所以輔乎治也;律者,歷代之典,所以行乎法也。古自昔國家為治者,必立一代之法,立法者必制一定之律。」在蘇天爵看來,「律」指的是成文法,是「行乎法」、即以「法」為內容的。這顯然也是一種「法」和「律」的二元化觀念。事實上,除了國法以外,古人還常談到家法、宗法、族法、習慣法等等。也就是說,在古人心目中,除了國家法之外,還有民間法。
將法和法律混為一談,既導致了法學理論的混亂和貧弱,又極大地局限了法理學的研究視野;在法律實踐中,則一方面不利於對自然生成的社會秩序的關注與尊重,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對國家制定法的認識、評價與完善。因此,最好是將「法」視為類(屬)概念,即用「法」這一概念來指稱自然法、民間法(包括習慣法、宗教法)、國家法(包括成文法和判例法)、超國家法、世界法等等的集合;而將「法律」視為種概念,即用「法律」來特指國家法,尤其是國家成文法。
2. 請論述法社會學經歷的幾個階段
1.社會抄學的創立或發端階段
時間范圍:19世紀30年代—19世紀末
代表人物:孔德(法)、斯賓塞(英)
特點:
一是與哲學關系密切;
二是受實證主義思潮影響極大;
三是創立社會學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2、社會學的形成或經典階段
時間范圍: 19世紀末—20世紀30年代
代表人物:迪爾凱姆、韋伯
代表學派:芝加哥學派
特點:
一是確立自己的研究范圍和方法;
二是研究的問題越來越具體
3、廣泛發展階段(即是指當代社會學的發展)
時間范圍: 20世紀40年代至今
這一階段主要是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理論流派:
結構功能主義(帕森斯/默頓)
社會沖突論(科塞/達倫多夫)
社會交換論(霍曼斯/布勞)
符號互動論(庫利/戈夫曼)
3. 從法律社會學的視角談國家治理的現代化
中國作為一個走向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家,與進入後現代的歐美發達國家有著不一樣的國情,因此,「治理」一詞在中國與所謂去國家化的「治理」亦有不同的意涵。早在先秦時就有「明分職,序事業,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則公道達而私門塞矣,公義明而私事息矣」之說,這里「治理」指的就是國家要分明職司,各司其職,管理社會事務,實現公道正義。今天國家治理社會事務的內容遠比古代中國豐富,治理的意涵也豐富得多,《決定》所說的治理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國家治理體系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即「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治理能力就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執行能力,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方面事務的能力。
對於歐美學者在論述他們的「治理」概念時所闡述的思想,我們也應該大膽借鑒和吸收其合理的成分。《決定》提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就要求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創新社會治理體制,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治理,體現了治理主體多元的思路,但這並不等於多元「化」和多元「共治」,更不是「去國家化」,在多元主體參與治理的格局中仍然需要以政府為主導。但政府如何主導,如何扮演這個角色,又需要引進「治理」的思維。要積極培育和支持社會組織的發展,發揮非政府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鼓勵社會協同,發展社會自治。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要求
在一個現代國家,一個有效的、具有執行能力的國家治理體系如何才能走向現代化,筆者認為可以循著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
國家最高權力的唯一性。國家治理的主權性質體現在國家最高權力一旦確立,就具有唯一性,不可違抗、不可挑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當今世界無論民主體制還是威權體制都是如此。在實行競選式民主的國家,國家最高領導人一旦按法定程序產生,失敗的一方就必須接受,雖然可以挑戰,但是要等到下一次選舉才行。2000年的美國大選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與共和黨候選人布希因得票十分接近而產生爭議,但經過最高法院判決有爭議選區選票的歸屬、確定布希當選後,戈爾盡管內心不舒服,還是大度地接受了這個結果並向布希致電祝賀。而有的國家雖然表面看起來實行了民主競選,但失敗的候選人常常拒不承認、胡攪蠻纏,甚至發動街頭抗爭,不僅導致民主的失敗,也導致國家的失敗。在非競爭性選舉的國家,任何政治力量、政治人物如果企圖挑戰、違抗國家最高權力或者挑戰既定的權力繼承和交接安排,國家必須有能力予以嚴厲懲處。
軍隊、警察等強制力量的從屬性。任何一個國家,對外為了抵禦侵略和威脅,維護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就必須建立、維持一支常備軍;對內維護社會的安寧、保護個人的生命財產,就必須建立警察、監獄等強制機關。在一個現代國家,任何執掌國家政權的政黨、政治力量和政治領導人,要掌控和維系國家,就必須掌握對軍隊、警察的指揮權。不同的國家,治軍的體制和原則不同。在中國,實行的是執政黨領導軍隊的原則,而在歐美國家,實行的是文職官員控制武裝力量的原則。表述的話語大相徑庭,但其中所蘊含的政治原理其實是相通的,即軍事是政治的繼續,軍隊必須接受政治領導,服從政治權威。如在美國,總統作為國家的政治領導人不得為現役軍人,他任命的國防部長和海陸空三軍部長都必須是文職官員,均屬於政治任命,必須接受和認同總統的政策綱領。麥克阿瑟因為在朝鮮戰爭上與總統產生分歧而公然指責杜魯門的政策最終被撤職的經典案例就說明,軍事將領必須接受總統的領導。在中國,過去的革命戰爭年代就形成了黨指揮槍的傳統,在中國共產黨實現由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之後,更要堅持這個原則。
國家治理體系的制度安排精緻化。近代歐美思想家曾提出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問題:人類社會要建立一個好的政府,是靠機遇還是靠深思熟慮的選擇?政治制度是合理選擇和預先設計的結果,還是自然的產物?從人類社會的政治發展歷史來看,社會公共治理體系中天然的成份愈來愈少,而人類理性的成份愈來愈多,人類智慧的含量愈來愈高。當人類社會處於蒙昧狀態時,社會公權力組織完全受天然的血緣關系支配。而隨著國家的產生,社會公權力機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到了近代,實現「共和」、廢除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貴族制和君主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政治目標。資產階級對人類政治文明發展最重要的貢獻就在於他們在創建自己的國家的過程中,經過深思熟慮,對國家機關的設置、權力劃分、權力配置和制衡進行了精心設計,形成一整套政治制度。
國家治理的法治化。隨著人類理性因素在國家治理中日益占支配的地位,感性因素逐步讓位於理性因素。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過這樣的問題:「由最好的一人還是由最好的法律統治較為有利?」在他看來,政治治理中非感情的法律優於有感情的人。法律一旦產生,就是沒有感情的,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其好惡的改變而改變。盡管人們在制定法律時是有偏好的,但被制定出來的法律畢竟是人類理性和智慧的產物,是人們深思熟慮、精心安排的結果。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法律和制度愈來愈復雜,尤其是到了近代,除了規范社會生活的普通法,還產生了規范國家治理活動的憲法,並建立了違憲審查制度。從功能上說,憲法之不同於普通法的特點就在於「舉國上下,同受其治」,是否實行依憲治國也成為判斷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確定了依法治國的目標,《決定》中進一步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建立健全全社會忠於、遵守、維護、運用憲法法律的制度」,「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專題研究依法治國問題,這是值得期待的。
國家對社會的治理精細化。回顧人類社會管理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就是不斷地由粗放到精細、由混亂到有序的歷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必然要求國家對社會的管理更加精細化、有序化。有出國經歷的人會發現,在歐美發達國家,包括行路駕車、傾倒垃圾、公共場所說話吸煙、養貓遛狗等,對個人生活的規范和管理幾乎無處不在。以傾倒垃圾為例,發達國家的垃圾處理都有非常精細的分類和嚴格的規制,垃圾的分類和回收分類之細、管理之嚴、法規之全,令人嘆為觀止。在日本,垃圾分為八大類,其中僅塑料就區分為塑料瓶類、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在瑞典,玻璃器皿要區分有色玻璃和無色透明玻璃。扔垃圾也有嚴格的規則,譬如屬於可燃垃圾的食物垃圾就要瀝干水分用專用的紙袋包好,有害垃圾裝入垃圾袋後必須標有「有害」的標識。每周或每月哪一天可以扔什麼類型的垃圾也都有嚴格規定,亂扔垃圾將會遭到嚴厲的處罰,包括罰款和監禁。反觀我國,社會治理中還存在頗多缺陷,如社會管理盲區甚多無法可依無章可循,或者有規無管、習慣於運動式突擊檢查,以及管理碎片化、短期行為、政出多門和部門主義、地方主義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削弱了國家的治理能力,必須通過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在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的精緻化、國家治理的法治化過程中,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告別粗放式的治理,實現治理的精細化。
4. 當前我國法律社會學研究有何重要意義
一、促進了法學理論在價值觀、方法論等方面的變革
隨著社會的變革及法學研究的進步,我國的法學理論逐漸走出了蘇聯的模式,開始尋找自己的發展路徑。但是,仍然存在過多注重研究「應當是怎樣的法」,而忽視「實際上是怎樣的法」;過分強調「書本上的法律」,而忽視「行動中的法律」等缺陷和不足。
20世紀80年代,法社會學逐步走入中國法學研究的視野,它注重法的社會性,重視研究法的社會功能和社會效益,強調法與民族傳統模式及心理結構的關系,要求法學家走出書齋,改變繁瑣的注釋方式,從事社會實證的考察分析,致力於解剖社會的「活法」,這些對舊有的法理學的僵化模式和教條化理論不啻是一種強有利的沖擊和改造。受法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的影響,我國出現了一批傾向於社會學研究的法學家,他們從社會對法的實際需要出發,將「習慣法」、「民間法」等概念納入法學研究的范疇,並試圖從「本土資源」、「本土文化」中探索適合於中國的法治之路,提出了很多大膽而創新的觀點,逐漸推動著法學理論在價值觀和方法論等方面的變革。
二、促進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
法社會學在中國起步雖然較晚,但是發展的卻很迅速。隨著法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的廣泛傳播與運用,法學理論在價值觀和方法論上的變革及我國法制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很多學者看到了我國社會中實踐與理論嚴重脫節的現象,在對原因進行探討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
在這種情況下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其基本內涵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這是對我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法律等現狀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體現了法及法治的最終目標和追求。在這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是善、功利、義,也不是將法治理念單單界定為正義,而是將其概括為五個方面。從內容上來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在法治的大背景下,結合我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在平衡了法與社會的關系的前提下而得出的。這種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一種法社會學的方法。
法社會學不但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同時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法社會學理論及方法與中國法治實踐相結合而取得的成果,它看到了法與社會的互動和制約關系,並將這種關系進行處理和總結,從而得出一個適合於中國社會的法治理念。自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被提出來以後,全國各地除了理論上認真學習和體會以外,還將其與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聯系起來,採取各種方法和途徑將該理念貫徹於立法、執法、司法的各個環節,並取得了很多切實的成果,使我國的法治進程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三、為解決價值沖突提供了廣泛的途徑
法的價值沖突是我國司法實踐的困境之一。法的價值沖突導致實踐中出現很多有爭議的案件,甚至冤假錯案的出現。沖突的解決必須從社會入手,必須將法與社會融合起來以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法社會學的研究在這個時候就更顯得必要和重要了。
首先,法社會學者為我們提供的解決價值沖突的基本原則---最佳利益原則。
在當代中國,解決價值沖突的原則包括法定價值優先原則、合階級性原則、綜合測評原則等等。但這些原則在適用的時候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其他原則作為補充,最佳利益原則可以作為其中一個。權利沖突是價值沖突的表現形式,而權利沖突實際上是一種利益沖突。最佳利益原則是利益原則和效益原則的統一,是解決價值沖突的有效途徑。利益原則源於龐德關於法律任務的理解。他認為,法律的任務在於以最小的浪費來調整各種利益的沖突,保障和實現社會利益。龐德的社會利益理論受到了耶林社會功利主義法學的影響,可以說這種社會利益理論,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當利益發生沖突時,需要對利益進行一種權衡,同時還要考慮一種成本,這也是功利主義的應有之意,這里被稱為是效益原則。當然,現實中的沖突往往很復雜,而且很多時候不是一個原則就可以解決的,在必要的時候將利益與效益統一結合,從而實現一種最佳的利益。至於選擇的方法問題,龐德的理論是立足社會利益,通過經驗的方法、理性的方法、和權威性觀念的方法在最小的阻礙和最少浪費的情況下給予整個利益方案以最大的效果。
其次,關於價值沖突的解決途徑。就我國目前價值沖突的解決途徑來看,有學者將其概括為主體認同方式和外在統一方式、民主方式與專制方式、不違法方式與違法方式。在法治實踐中,這些價值沖突的解決方式確實存在,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這些方式還不夠具體。法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為我們提供了更廣泛更理性的途徑。
(一)謹慎立法。這不但是解決價值沖突的有效途徑,也是預防價值沖突的前提。謹慎立法的關鍵在於立法者。首先立法者要有正確的、統一的法價值觀。在價值多元的時代,要建立法的信仰,立法者就必須要明白法的價值是什麼,法追求的是什麼。在我們國家,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著立法者的價值觀,也指導著我國的法治實踐。謹慎立法還要求立法者在正確、統一的價值觀的指導下制定出良好的法律。良好的法律一定是適合於一國實際的可以被普遍實施的法律。這就要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不能脫離一國國情而採取簡單的「拿來主義」。法的價值寓於「法的精神」之中,立法者一定要在正確的價值觀的指導下充分的理解法的精神,根據法的精神去挖掘法治的「本土資源」,變「送法下鄉」為「下鄉尋法」,然後制定出適合於本民族、本國家的法律,這樣的法律才是良好的法律。在正確的價值觀基礎上制定出的良好的法律,可以預防並解決法的價值沖突,也才能被普遍的實施並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發揮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這是解決法價值沖突的必要途徑。
在我國,關於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可以說是一個爭論已久的問題,到現在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在我國的司法審判中並沒有真正的發揮。長期以來,法官只能嚴格依法辦事,被動地適用法律,使法律適應已經變動的社會需要那是立法機關的事,法官只是一個沒有意志的生靈。事實上,法官的作用和地位不止於此,作為最重要的法律職業者之一,在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法治實踐中,法官發揮著舉足輕重地作用。埃利希作為自由法學的創始人,主張「自由判決」,發揮法官個人對法的創製作用。他在《法律的自由發現和自由法學》一書中說:「法律是社會有機的基礎,法官只適用國家制定的法律是不夠的,法律適用的任何學說都不可能擺脫下面這些困難,即:第一次制定出來的規則,從本質上說,都是不完整的,一旦當它被制定出來時,它在實際上就變成了舊的東西了。這種規則,既難治理現在,更不用說治理將來了……負責適用法律的人,既然是本民族和本時代的人,它就會根據本民族的時代的精神,就不會根據立法者的意圖,用以往世紀的精神來適用法律」。霍姆斯,美國一位重要的法社會學家,也是法官,他認為「法律的發展不是來自歷史,也不像分析法學家認為的完全來自自身邏輯的演繹,而主要是來自執法者自身的經驗。也就是說,發展法律的任務主要落在法官身上」。以上兩位法社會學家的論述,充分說明了法官的作用。法律的具體生命需要法官來賦予,法律的血肉最終隱藏在法官的具體判決中,在沒有制定法和司法解釋予以規范的情況下,要充分發揮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來解決價值沖突。
(三)正視類法律規范的作用。
類法律規范包括黨的政策、組織紀律、習慣規范和道德規范等等。這些類法律規范就是「活的法律」、「行動中的法律」。龐德說社會控制的手段除了法律還有道德、宗教和教育等。在法律不能或者不及時,我們需要通過其他方式來解決問題。在我國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政治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多元文化的共存和相互撞擊,以及社會生活復雜性和多樣性等原因, 在社會生活中,類法律規范在規范組織和個人行為、彌補制定法的不足、調解矛盾和沖突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正視類法律規范的作用,不但可以健全我們的法制,還可以在價值沖突時多一種選擇,從而使法制建設和法治實踐更順利地進行。
以上為有關論述,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5. 法律社會學與法學的區別和聯系
(一)法學與社會學
社會學是一門重要的具有綜合意義的社會科學,主要研究社會結版構、社會活動及其進權程的宏觀問題。法學與社會學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互交錯的關系。一方面法學是要研究社會中的法,把法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來研究,另一方面,社會學要通過法律來研究社會,因此兩者有著極其廣泛的共同論題。
6. 法社會學的中國觀點
長期以來,中復國法學界一制直認為,法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上升為國家意志的統治階級的意志。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學術研究與思考的深入,這一傳統觀點的局限性也日益明顯。於是,有學者提出法律是理性與意志的復合體;有的提出「法是『理』與『力』的結合」,有的則認為「法是理性的對話」;也有學者認為法律是一個安排秩序的分類體系;還有的認為法律是一種激勵機制。上述種種觀點,借用一個學者的話說,都接觸到了法律的某些面相,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並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或核心。
7. 中國,法社會學有哪些有名的研究人員
郭星華,周孝正
8. 韋伯的法律社會學的讀後感 跪求!!!!
法律社會學,目前的譯著並不多,只有科特威爾《法律社會學導論》,布律爾《法律社會學》,埃利希的《法律社會學基本原理》,作為法律社會學奠基者的韋伯,國內對其宗教社會學的重視遠超過對其法律社會學的重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簡惠美和康樂翻譯的《法律社會學》則填補了這個空白。這本書是由韋伯《經濟與社會》中的專門一章《法律社會學》,曾由美國兩位學者將該章與《經濟與社會》中其他與法律社會學相關的章節編成一集《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後由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出版,此次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韋伯作品集之IX的《法律社會學》以德文原著為准,並結合英譯本翻譯而成,且將英文、日文譯本添加的譯注和中文譯本的譯注連同德文文本作者的原注一並收入。
法學中的法律觀與法律社會學中的法律觀是兩種不同的法律觀,前者從參與者的內在視角考察法律中的正義問題,後者則從觀察者的外在視角看法律。早期的社會學如孔德、斯賓塞只是將自然科學的方法直接引入社會科學,稱為「社會物理學」。韋伯作為一個新康德主義者,堅持事實與價值二分的思想,試圖結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兩種研究方法,他最早將主觀意圖、行為動機引入社會學研究,強調社會科學也是一種經驗事實,對社會行動的主觀意義可以進行理解,並對其過程及結果可以進行因果解釋。他採用的理念類型的方法,從雜多現實中抽離出某些特徵組成一系列清楚定義的理念型概念,它們代表著行動者在特定情境下,其行動中之「意義關聯」的種種可能形式,從而對價值進行實證研究。
在《法律社會學》一書中,全書共分八章,韋伯的旁徵博引,其中很多史實與術語對於非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我們理解起來是比較困難,但韋伯《法律社會學》的主題只有一個即法律的合理化。這是與他的中心論題即資本主義為何出現在西方相關聯。從法律是如何在此種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的角度出發將法律與統治、與政治(國家形式、行政層級)、法律與經濟作了全面的考察。
法律的演進過程經歷習慣、習俗、慣例到法四個階段,首先是一種呆板的、機械式的重復,純粹事實的習慣,經由心理對此習慣的「擬向」,讓人感到具「拘束性的」,既而形成一種普遍的共識,即令人在有意無意之中越來越「期待」他人也做出意義相對應的行為,最後此種價值共識被賦予法規范的特徵,由強制機構予以保障。也就是說秩序的合法性不僅建立在價值共識的基礎之上,而且需要外在的保障。由此將法律的內在面向(理念和價值)和外在面向(利益、制裁等構成的整體)統一起來。
法律的合理化是三種合理化結合下實現的。一種是規則的合理化。市場的擴大,貿易的發展使個人從團體中分離,主觀權利設定方式即授權規范不斷增多,財產責任取代身體責任,個人責任取代團體責任。
在傳統型社會和卡里斯瑪型社會,主觀的權利與客觀的規范合二為一,即擁有特權的個人依據為他而設的客觀規定來當作自己的主觀權利。因此,特別法無非是支配者的主觀權利,普遍有效的規范不存在。商品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要求形式上的法律平等以客觀的形式規范予以保障,要求用「規則」取代「特權」,代議制國家於是形成,行政體制的「合理」構造,即行政事務的連續性和文牘性,以能力而不是以身份為標準的行政組織,嚴格的等級科層制結構,公共事務與私人事務的分離,形成一個官僚科層制的非人格化統治的社會。
二是社會行動的目的合理性,韋伯將人的行為分為四種,基於情感的,導源於感情沉迷;基於價值合理的:取決於對秩序作為某種倫理、信念;基於傳統性行動,源於傳統;基於目的理性,由對特定外在後果的預期、即由利益情勢所保障。商品經濟的可計算性要求主體基於目的理性而行動。
三是科學合理性。貿易的發展,使得交易的復雜需要法律人士專業知識的幫助。新興的市民階層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保障自己的權利,也需要藉助法律專業人員來為他們提供咨詢,充當他們與政府之間進行談判的中介人,並在政治和司法程序中代表他們的利益。法律職業共同體運用從羅馬法和教會法中傳承而來的各種解釋技術,通過對社會中現有的規范性因素進行收集、概括和總結,創造出一套抽象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則,使每一具體案件都可以通過邏輯方法得出判決,從而形成是一個沒有漏洞的、邏輯一致的體系。
三個面向「合理化」構成近代資本主義形式理性法律,其形成過程是教會法與世俗法、實質與形式分離的過程。道德等實質價值技術化進入法律,自主的道德中立的法律可以用於任何調整目的,法律合理化的過程也是現代化過程。韋伯意識到現代社會是一個「專家沒有精神,縱欲者沒有靈魂」信仰缺失的社會,形式與實質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沖突,形式重視個人能力,能排除絕對恣意和集體主義,但形式化之抽象性格在給予形式上合法之利益最大自由的同時,卻處處傷害了「實質公道的理想」。
韋伯是現代文明之子,其創造的概念如理念型、形式理性等一直沿用至今,其意識到的形式與實質之矛盾我們仍無法超越,韋伯《法律社會學》中價值的實證研究進路對於處於轉型中的中國意義重大。中國目前的社會矛盾,很多時候是日益分化的利益與價值之爭,因此只有對價值進行實證研究,對法治的具體路徑進行描述,法治目標才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9. 如何認識法社會學
社專門社眼光析律門交叉科
於概念同派與理解普遍解釋:由家制定或認並由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權利義務內容反映由特定物質條件所決定統治階級意志確認、保護發展統治階級利社關系社秩序目行規范體系
於普遍解釋社幾面著與其同獨特解釋:
1.產普遍解釋認由由家制定或認並由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社研究看些社習慣與社道德能發揮作用具調解與間關系特點術界稱習慣並由家制定實施實際發揮著作用文雖家制訂實施制訂實施仍能脫離社否則民遵守民遵守律能稱社認產於社
2.主要屬性普遍解釋認階級屬性主要屬性律階級統治工具統治階級服務社認主要屬性社屬性歸根結底規范社秩序反映階級屬性律脫離社民所接受
3.與道德關系析實證主義認即家意志表現道德關要家制訂實施即惡亦自認民所接受才能稱認道德與關即惡非社問題傾向於自派並進步進行發展於家、社、公民三階層社認社階層與道德聯系才緊密